做凡人做了将近两个月,孟采觉得比之做神仙累的多,原先在天上哪里有这许多计较。今日想捣东家蛋,明日要掀西家屋瓦,前日里与南家比试烧了衣衫,后日扰北家清净,事做得当然也能受得骂扛得打,桩桩件件皆是随心。

    哪里像今日这般,整日想着同一人,念着同一件事,实在憋闷。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当时思来想后才答应,总不能只受了好处却不愿忍受坏的一面。她确确实实因此机缘避了天上诸多烦恼,见了这人间繁华,甚至还实实在在的做了一回凡人,也因此让原本苦命的世子妃改了下一世命格,并非全然是坏事。

    诸如小织、老杨叔等不也是为了讨生活才离乡背井,各有各的因缘计较相聚在这世子府里。

    做人做的久了,孟采觉得自己做的越来越像,比如说她何时曾花这么多时间去思虑一件事,她的小脑袋里现在装满了宋亦言,以及该如何对他好。

    要说对人好的法子孟采一时半会说不上来,若是要论如何讨爹爹欢心,她能说出件件桩桩一箩筐。

    当年她同哥哥姜日新偷拿鸽仙的蛋来敷,气得爹爹好一阵子不理她,娘亲也躲着不见不愿帮她求情,最后无奈只能拿出杀手锏——陪爹爹下棋。

    幼时刚启蒙时姜郎君欢天喜地的教兄妹俩下棋,一开始兄妹俩抢着要和爹爹下,谁都不让谁。再后来兄妹俩棋艺越来越好,两人棋逢对手互不相让,对上一坐就是大半天。老父亲见自己压根掺和不进去,只能无奈地让鸽子递邀帖给大司。

    那之后兄妹俩再不愿同老父亲对弈,她爹那手臭棋,输难,赢了又无趣。自此,每每两兄妹见大司都会投去同情的目光,对大司更加尊敬喜爱,如同自家长辈一般对待。

    孟采想,只要不用陪爹爹下棋,没有什么是她不能做的。区区一个宋亦言,看她如何将好一股脑的倒给他,也让他日久见人心,时时念着她的好,日日想法子还她的好。

    说到做问题又来了,爹爹想要的好最大莫过于陪他下棋,那于宋亦言而言呢?为了摸清楚宋亦言喜好,孟采派小织去打听,小织胆小不愿去问刘管事,只剩徐真可问。

    这几日徐真老觉得有人在背后盯着他,可是一转身又不见人,一眼望去都是府里的熟面孔,可他也肯定不是自己的错觉。他自小作为贴身侍卫培养,这点警觉还有。

    正当他想不明白之际,小织出现在他面前,他也就了然。看着面前捏着衣角低着头的婢女,问的直接:“有事找我?”

    小织抬起头向他重重点头,接下来又是一阵忸怩,徐真见不得她这般,又道:“有事直说,若非难缠我绝不推脱。”

    他说的直接,小织反而有些不好意思,拉他离了众人视线才开口:“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是……就是……那个……”

    徐真颇感头疼,他一向直来直去惯了,实在受不了别人说话如此含糊,遂打断小织的话头,道:“你想好了再与我说罢。”

    说完他真的转身就走,小织拉住他的手臂,急道:“哎呀,这事不难办,我只是一时没想好要如何说。你再多等我一会。”

    小织眼里清亮如蒙了层水光,徐真抽回手立在一旁,倒不好再着急走。

    “其实就是……哎,就是世子妃想知道世子有何喜好。”小织越说声音越低,实在想不出来如何婉转,斗争了半天还是直接了当的问。

    这一问真问到了徐真,在宋亦言身边这么久,他确实说不上来他有何喜好。吃穿用度他统统不在意,不好风雅亦不流连风月。

    他曾经想过,成亲后会不会有些变化,可他依旧这般清冷。面对世子妃他不拒绝也不曾主动,哪怕世子妃病危他也不见有多伤悲。

    徐真不敢看小织殷切的眼神,他大概猜到小织问这些的原因,不过是世子妃有意讨好世子。他知道这注定是难以办成的事,虽有心帮世子妃一把,又无能为力。

    他对上小织一脸探究的眼睛,不忍道:“世子并无喜好,你同世子妃说不必浪费心思,若世子有心何至于此,你只叫世子妃过好自己的日子罢。”

    小织不明白徐真的好意,只以为徐真不愿帮忙,才字字句句冷硬无情。可试都没试过怎么就让人放弃呢,别人不理解她又怎么不明白世子妃那些期盼。

    世子妃好不容易从阎王那里逃过一劫,她下定决心好好活着也下定决心要世子的心,小织无论如何都不忍心转达这些话。

    “你我各自为主,我懂。可是世子妃已经嫁给世子,她想要丈夫的心有什么错,为什么要这样无情……”

    小织没想哭,只是说着说着心疼世子妃,眼泪不受控的往下掉。一旁的徐真心里发慌,忙拉了小织往深处走,脸涨得通红。

    “并非我不愿意帮忙,只是世子确实没有什么喜好。若是知道我也想世子能活得有些烟火气,不似这般清冷。”徐真狠心说的直白,若是给了世子妃希望才是最大的残忍,“你这何苦呢,要是世子妃为难你,我愿意亲自去和世子妃说。”

    “所以没别的法子吗?世子妃这辈子都不可能得到世子的心?”小织感到绝望,生生忍住泪水只哭腔明显。

    “我无意泼你冷水,但恐怕如此。你且劝劝世子妃,至少世子能保她一世安虞。”至少世子不近女色,世子妃不必担心失去世子,也不必担心有一天要和别的女人争抢丈夫。

    听完小织的话孟采不知该高兴还是失望,也就是说世子没有不良嗜好也无喜好,还真是会给她出难题。

    不过想来也是,若任务简单也不必非要她来人间一趟。既然宋亦言没有喜好,那她便一样一样的去试,说不定哪天歪打正着就中了他下怀。

    小织以为孟采一定会失望说不定还会病上一场,没想到世子妃不但没生病,反而燃起了斗志,她又不知是祸是福,只庆幸孟采身子无虞。

    孟采还未来得及做些什么,先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孟采的生父孟卓。孟采在刚进入这具身体时,承接了一些关于孟父的记忆,却都不是什么好的回忆。加上她亲爹在天上,也就从未想过要见一见这里的家人。

    不过在天上凤凰一脉颇看重亲情,因凤凰稀少,又重血统,每只小凤凰自诞生的那天不仅自家父母兄长疼爱有加,七大姑八大叔个个都不吝啬爱护之意,也因此从小就纵的这些小凤凰无法无天(此处仅指姜家兄妹俩)。

    “爹爹今日怎的来看女儿?”孟采如今扮人妻子扮人女儿越发顺手,头次见孟卓语气亲昵真如同亲父女一般。

    孟卓对这个女儿向来不怎么上心,自是看不出来她有何异样,如同宋亦言一般,因为不熟悉也就分不清真伪。

    孟卓见女儿面上堆笑言语亲昵丝毫不为所动,轻哼了一声:“你是我女儿,来看你还需知会一声?如今嫁了世子做了世子妃,倒会装模作样。”

    孟采知他们父女关系一般,只是没想到一般到如此程度,虽孟父言语讥讽她却并不生气,“父亲说哪里的话,女儿以为父亲有事才来,不想父亲只是想念女儿,是我的不是。”

    此话一出孟卓深深看着孟采,她毫无以往在家时的瑟缩,他认定孟采是因有世子做后盾才这般镇定,心下更是气愤,“哼,世子妃听着确实比孟家庶女威风啊,不过做了半年世子妃就修得气定神闲,我却不知我孟卓的女儿有如此风采。你这威风在自家人面前充了便罢,何来脸面去宫中显摆,教人传的满都城风语,以为我孟家儿女都这般跋扈。”

    孟采听的一头雾水,问道:“父亲说的女儿怎么不知,自女儿嫁进世子府,从未做过仗势显摆之事,父亲怎的无故冤枉人?”

    “你在这隐世一般的世子府还真做起了隐士,连自己做了什么都装作不知,真是枉费我养育你十几年。”孟卓站起身指着她鼻子,怒气涛涛。

    “父亲今日来此定不是来同我打哑迷,不如直说罢,到底是听了什么风言风语来这里诬蔑女儿。”

    孟采不明白为什么当父亲的对自己女儿不闻不问,没出事当是忘了有这么个女儿,出了事又以为自己养育了有资格来教训。不过听了些闲言碎语,不听女儿辩驳不先问女儿事情原委直接定罪,这到底养的是女儿还是仇人。

    之前在天上她不知道闯了多少祸,哪怕如此姜郎君从未偏听偏信,只当着他面烧光董风帆羽毛那次当场发作。

    “好,你不承认那我说给你听,看你如何狡辩。中元节那日你是不是入了宫,宫娥是不是无意洒了汤水在你身上?”孟卓拍着桌子,重重坐回椅子里。

    “确有此事,事发突然我只自行擦拭,并未责备宫娥。”

    “那二世子妃有心帮你,你又为何让人难堪?”

    孟采算是想通那日大家对她的冷淡态度是怎么回事,她当时还奇怪为何头一回见面便被一众女眷不喜,原来是这样。

    孟卓见女儿不答话,以为她心虚,心中坚信她如传闻一般不堪,“怎么,现下不以为冤枉你了?”

    孟采不知如何解释,也不想知道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只觉得委屈。当日大家皆是客气待之,谁承想有人在背地里说她的不是,她又不能挨个去解释,就算解释能说的明白吗。

    连自己的父亲都不信她,那些与她毫无瓜葛的人,怎会信她并非苛责下人、不领人情之人。

    “你现在赶紧递帖到二世子府同二世子妃解释,也要去宫里和天香郡主解释清楚,我孟家丢不起这脸。”说到这里孟卓难掩嫌弃,向孟采命令。

    天香郡主大概是那天坐孟采旁边不搭理她的那位,二世子妃便是那位好心帮她却被她忽略的那位。

    孟采定定的看着孟卓,语气坚定:“不去,女儿那日并非有意摆谱,只是因为……”

    话未说完便被孟卓打断,他不可思议的看着孟采,这是她第一次反抗他,“你若不去,我便当没有你这个女儿。”

    孟采气极,提高了嗓门控诉:“你几时当过有我这个女儿,之前在孟家我不曾得你照拂,如今我嫁来世子府你也未曾提点一二,更无一点关心我在这里过的好不好。今日你听了些传闻,不问我实情如何,就断定我如传言般不堪,本就没当我是你女儿。既然我无娘家可靠,你也不当我是你女儿,倒不必特意跑来划清界限。”

    孟卓好似第一次认识这个他从未放在心上的女儿,以前难得去一趟她们母女所在院子,孟采行礼后总是低着头缩在母亲身后,一副上不了台面的样子。如今她口齿伶俐,在他面前毫不露怯,还敢言语顶撞并违抗他的命令,全无半点闺中时的拘谨不安。

    也正是如此,他感到自己大家长的权威受到挑战,他好心来此提点她一二,她不但不领情还言辞冒犯,果然丫头的女儿终究难成大器。全郢国谁人不知九世子与大权无望,郢王此着明眼人一看便知,不过是给九世子找个靠山,他这蠢女儿竟以为攀上高枝,不把孟家放在眼里。

    “愚蠢……”

    孟卓怒气正盛,话头却被打断,清冷的声音倏然响起:“岳丈上门造访,小婿来迟望见谅。”

    宋亦言作揖后站到孟采身边,神情淡漠更显高贵俊逸。

    “贤婿客气。今日只是做父亲的来看看你们,顺便来此和阿采说两句话,看到你们过得好我就放心了。”不愧是郢国最大世家,孟卓变脸变得迅速,泰然应对。

    “是我们的不是,日后有空我会常带阿采回家探望,以慰岳丈思念之情。”宋亦言回的真诚。

    孟采一直觉得奇怪,他是怎么把这样真切的话说的不带丝毫感情,却又让人不觉得是敷衍呢。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寒喧半天,竟一路寒喧到府门口,直到孟卓上了马车才结束。或许连宋亦言自己都说不出来,他是怎么做到不让别人的话掉在地上,明明自己并不热衷却总是有话必回。

    传到孟卓耳朵里的话自然也传到宋亦言耳朵里,虽然他无心朝堂,但只要他是郢国的九世子一天,便还会有人愿意卖个人情给他。

    他并非有意来当救美英雄,只是听说孟卓来府上去了孟采院里,理所应当前来拜见。他听到孟卓的兴师问罪,也听到孟采想解释却无机会,听到孟卓以断绝关系相逼,也听到孟采回击的字字句句。

    他以为自己今日有些冲动,不该在双方没辨明白之前就进去打断,他应该置身事外,让这对父女去解决他们的问题。可是他当时只想着平息冲突,便如此做了。

    原本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了解内情的人如何都想不到,小事变成大事,成了这都城贵妇口中的谈资,只当事人隐于深府不得知。

    当日宴席中当事人之一的二世子妃余氏虽不屑去传闲话,却有要好的女伴登门来问,余氏如实说了情形,往外传的时候却成了另外的版本。

    余氏娘家与二世子母妃娘家有些渊源,这门婚事算是二世子这方促成,也因此余氏在都城贵妇圈中颇说的上话。有了余氏本人出面首肯,众人更是深信不疑。

    当事人之二的天香郡主不知向谁抱怨了几句,竟也传的人尽皆知,当然所说版本又与原主所说差之千里。

    天香郡主母妃出身普通,好在郢王儿子众多却少女儿缘,郢王因此对她们母女照顾有加。即便如此,天香郡主对那些出身不好的王公贵族态度复杂,就好比孟采,她看不起她庶女出身嫁了高门,却又深知她的苦楚。

    她抱怨宴席见闻时带了五分气,听到最终版本时有三分爽,最后又生出二分不忍。

    原来那天有人瞧见宋亦言下马车后伸手扶了孟采一把,远远的只看见孟采脸上明媚的笑,加上各种流传出来的版本,最后便是:孟大世家的庶女把九世子调教的服服帖帖,借着九世子的势在宫中飞扬跋扈,脚踢宫娥手推二世子妃,就连天香郡主看不过去有意调停,她一并不放在眼里。

    这编排的本事连少司也要甘拜下风。

    宋亦言转来时孟采还坐在刚才的位置,见他来头转向一侧抹了把眼泪。有时候就是这样,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果敢坚强,一旦有人同你并肩一起,反让心中生出一些自怜来。

    宋亦言没来之前,孟采只想着怎么气势汹汹把架吵赢,尚且没顾上委屈的情绪,等他来了到走了这一会,她那些委屈和没吵明白的架便占了主导,眼泪也就不争气的掉下来。

    两人一时无话,沉默了很久。孟采在调整情绪,而宋亦言只是在她旁边的位置上坐着,不看她也没安慰她。

    很久后,孟采倔强道:“我还没同父亲说个明白呢。”过了一会又说,“也罢,他不信我,说再多也无益。”说完想到宋亦言并不知情他们父女间的纠葛,不过再懒得开口。

    “若要解开误会,岳父的话是有几分道理。二嫂为人亲善识大体,在女眷中说话有些份量,若是与她说清楚,有她替你澄清事半功倍。”

    “我才不在乎呢,任他们误会去好了。世子你呢,也认为我如外面传的那样吗?”孟采虽不知外面如何传她,但能让自己亲爹上门教训肯定不堪的很。不过她又不会一辈子待在这里,等任务完成她立马就走,懒得去自证清白。

    “那你呢,不介意被人误解吗?”宋亦言看着她。

    “自是不想,不过已经这样了,他们对我来说并非要紧之人,气气就过去了。”

    孟采脸上还有哭过的痕迹,莹白的脸上也因情绪激动浮上两抹红晕,双眼通红而眼神坚定。

    她只是没想到他知情。

    宋亦言有种奇怪的感觉,他以为只有自己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原来不止自己一个。

    “你刚刚表情不一样诶,像笑又不像。”孟采眨着两只狭长的眼睛在宋亦言面前晃,她的确有那么一瞬感觉他的表情不一样,但又说不上来。

    “你还没回答我呢。”孟采想起来这个被宋亦言忽略的问题,气鼓鼓的重复。

    “我信你,也知道你并非如传言所说。”

    宋亦言刚说完,随即孟采眼里盈满光彩,好像有流萤住在她眼里,每当她欢欣雀悦之时飞将出来停在眼眸中间。他想到中元那晚孟采艰难掏出花灯的样子,以及双手托着花灯时眼里的可惜,他早了然一切,或许他欠缺的是了解她太少。

    “那日后你便唤我阿采,刚刚你这样称呼我很喜欢。”

    “好,阿采。”

    自那日两人相谈之后,每一日宋亦言院子或房间都会多一样东西。今日是院子里多了水缸,里面有游鱼有睡莲;明日书房多了一盆绿植;后日饭间多了一道“世子妃特意吩咐”的菜……

    宋亦言不知道孟采去哪里弄来这些东西,竟然每天都不重样。某天卧房多了件东西——床凳,宋亦言开始头疼,再继续下去不知道还会出现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

    宋亦言头疼完换徐真头疼,世子妃用意明显,他不回应就算了还让他做说客。

    自从孟采病危那天起他便在心里同情起她,之后她奇迹般病愈,做了一堆讨好世子的事,他都看在眼里,若换作他早被感动,哪里像世子这般拒人于千里之外。

    那天他已经拒绝过一次小织,虽然他的确不知道世子喜好,如今又要去拒绝一次,他终于体会到当天小织的纠结。

    有一天他也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含糊不干脆。

    幸运的徐真在世子妃院门口转了三个来回就被小织看到,因着先前那次接触小织还在气他的直接,走到他跟前叉着腰问:“怎么不敲门在这里乱转?”

    见了人徐真更犹豫,偷瞧了一眼院内,见只有小织,侧过身子让出个空隙,讷讷地道:“可得空一块走走?”

    这回不求人小织没了拘谨,放下叉腰的双手出了院门跟着他走。“出来了,有什么事就说吧?不如就像你上回说的,想清楚了再来找我?”说着假装转身往回走。

    徐真呵呵一笑,干咳一声道:“那日是我性急,不懂你的煎熬。”小织不追问,忍着笑等他开口,“你知道最近世子妃每日都往世子院里送东西……”

    “对呀,世子喜欢哪一样?”小织笑着抢问。

    徐真尴尬,伸手不打笑脸人,可他将要说的话……

    他一向不擅长拐弯抹脚,心下一横语速很快地说:“世子说以后不必送了,他不好这些。世子妃的心意他都知道,心领了。”

    宋亦言以为孟采是为了当日替她免去同父亲的一番争吵才如此,他确实不需要这些,也不用她为他做这些。

    是心碎的声音,小织听得很清楚。她的心,世子妃的心,皆因这句话,碎了。

    还能做些什么呢,如今。

    徐真看着小织欣喜的脸转为灰败,心有不忍,挠着头安慰了一句,“你劝劝世子妃……”说完灰溜溜的转身就走。

    “嗯。”走了几步后小织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他并未转身,还是不忍去看小织的脸。

    “小织你来的正好,快看看我这副字写的怎么样?”孟采看着自己写的字甚是得意。小织慢慢摇过去,心不在焉的附和。

    徐真头疼完换小织头疼,要怎么婉转的提醒呢,可她要是会的话,事情也不会发展到如今这地步。

    “尤其这最后两句,写的最是应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你说世子知道这些都是我做的,会感念我的好邀我共饮一杯吗?”孟采吃吃的笑。

    “夫人您觉得呢?有没有觉得世子似乎不太懂风月之事?”这已经是小织委婉的极限。

    “诗里说的是雪天邀朋友一块喝酒,本就不关风和月的事,或许我亲自送去更能体现诚意。”

    果然委婉没用,孟采完全没注意小织话里的关键,小织急道:“也许世子根本不在意这些,谁送结果都一样。这么多天世子从未来看过一眼,只有小织知道世子妃您每天想明天送什么想的头痛,可世子那边连个回礼都没有。”

    孟采感受到小织话里的不平,不急不忙安慰:“小织,我没关系的。虽然每天都会发愁明天要送什么,可是也因此每天都变得充实,想像着世子收到礼物的样子,或开心或不耐烦……本来只是我一时心血来潮,没想到真正实施起来反而是我自己先变得开心。这幅字帖晚饭后我亲自拿给世子,就当作最后一次的礼物吧。所以小织,你不必为我不平,这些都是我自愿做的。”

    小织有种想哭的冲突,重重的朝孟采点头,她突然想到那天世子妃郑重问她的话:若有一天她有了自由要做什么。

    若有一天不必计较得失,要去做什么……呢。

    这几日宋亦言用完晚膳习惯在府中散步消食,郢国都城位属极北还未到九月夜里已经有了凉意,若起了风再掀落几片叶子便有几分秋日萧索之意。

    月亮隐身不见,星辰清亮,院子水岸边的芦苇上散落几点流萤,宋亦言的影子拖的很长很黯淡,徐真在他几步之遥静静的跟着。

    也许连宋亦言自己也未注意到,他开始计算每日行动轨迹以及特别的计算方式。例如今日从卧房铜镜边上两只木鸟旁起始(宋亦言还记得初见这两只涂画的红绿黄蓝五彩纷呈的木鸟时的诧异,徐真在收这份礼物时也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又去了书房绿植处,行到正厅多了台白瓷蜡碟的左几边(现已置放了蜡烛,夜里不忘叫婢子点上),刚好又到餐桌旁,上面放着的还是前两日送来的海棠花,竟然插在御赐的青瓷里;饭后到府中散步必然会经过院子那一缸游鱼睡莲……

    若是回程便会经过院子那缸游鱼睡莲,直到卧房两只五彩木鸟处,这一日便如此打发了。

    宋亦言甫一进门就看见两只木鸟中间多了一张宣纸,走近拿在手上,字体是时下正兴的将点画做了古拙变化的小楷,上面写的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落款处又以草书写下阿采二字,与正文相比实在难以入眼。落款下空白处画着火炉、冒着热气的茶杯和一张笑着的雪人脸,画技比之字来显得稚嫩,一如刚受了先生点化的稚童,说个物件学生一一以最朴素的方式呈现,画完后不忘睁着纯真的眼睛等待先生的夸奖。

    宋亦言脸上舒展开来,嘴角微微向上牵起,不显山不露水,他却清楚的感受到这一变化。可能平时脸上用到的肌肉太少,难得一用时哪怕如此细微还是精准的捕捉到。

章节目录

靡不有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罗扇扑流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罗扇扑流萤并收藏靡不有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