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崔朔朝楼上冲去,以他聪慧,一眼就知情况——他虽是文官,到底习武,身形矫健,三两下跃上二楼,与鲁仞缠斗在一起。晚柠听见外头喊叫声与兵器碰撞声,心中一喜,忙偷偷捅破门脸处糊的纸,露出一丝裂隙,隐隐约约可瞧见二人打斗场面。
崔朔明显落了下分,鲁仞能与苏离不分伯仲,甚至略高一筹,何况与崔朔呢?崔朔是学剑术,到底并非本职兼年岁尚浅,武艺不济。不消片刻,崔朔左臂便中了一剑,殷红鲜血顺着胳膊淌下,染湿锦袍。
但他心性坚韧,从不轻易服输,因而即便被压制,仍旧毫无惧色,一味奋勇抵抗。眼见崔朔已支撑不住,晚柠急得团团转,却不知如何是好,她头次如此痛恨自己无力。
正焦灼间,一把冰凉长剑横亘而来,抬眼见一张热烈飒爽容颜,朝阳长公主手握长剑,站在崔朔身侧,一双明亮凤目透着坚毅,眉宇之间俱是凛冽战意,“我来助你。”
说话间,朝阳长公主剑一扬,脚尖轻点,腾空跃起,行止迅速,一脚踹在鲁仞胸膛,使其跌退数步,险些跌下楼梯。趁此时机,朝阳长公主长剑舞动,一招一式皆凌厉无匹,攻向敌首。
鲁仞没料到朝阳长公主武艺如此高强,且前儿被苏离重伤,尚未痊愈,动作略有凝滞。使一时间吃亏不小,连退数步,终于避让不迭,被长剑割破右腕,顿时鲜血淋漓。
朝阳长公主招招夺命,不似寻常朝堂官员那般花拳绣腿,反是颇具威力。但鲁仞也并非浪得虚名,招式诡谲迅捷,剑法亦是刁钻狠辣,交锋许久,竟与朝阳、崔朔二人斗了个旗鼓相当。
眼看着局面僵持,朝阳长公主渐渐有所体力不支,崔朔也逐渐败象尽现之时,听见楼下传来一阵骚乱,张泽率领衙役和金吾卫迅速冲了上来,与刺客厮杀起来。
局势登时掉了个儿,鲁仞见状不妙,不敢恋战,趁混乱之际,脚踩墙壁借力腾空而起,跃到屋檐之上,纵身一掠便消失无踪。至于其他刺客,已然来不及撤离,在杀伤数人后,纷纷自尽。
朝阳见刺客悉数毙命,这才收了长剑,缓缓吐出一口气,额角沁出细密汗珠。下头张泽先确认时孟情况,发现她虽未伤到要害,可伤得极重,忙让人带去看医匠。随后冲上楼来,确保朝阳长公主安全无虞,行礼请罪,“臣等救驾来迟,望长公主恕罪。”
“此事怪不得你。”朝阳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又扫视众人一圈,时孟及些许伤员被送往医馆救治,崔朔则冲进包厢,扶起晚柠仔细查看伤势,晚柠躲在里头还算安全,除去些许擦伤外,并无其他,反倒崔朔满身是血,脸上沾着灰尘,伤得不轻,却仍关注晚柠,“你怎样,可还好?”
崔朔语调微微颤抖,晚柠听得清楚,她拉住崔朔手,感觉到他手指微微发凉,柔声道,“不妨事,只是皮肉伤,休养几日就好。此次多谢司直,若非司直及时赶来,我等怕要遭遇不测……”
外头朝阳长公主瞧着遍地狼藉,声音微冷,“跑了一刺客,诸位决意如何处理?”
“禀长公主,他跑不了,府尹布下人手在外头等着他。”张泽闻言,拱手答道,眸中多了丝冷意。他一得到消息,赶来之余就传信给苏离,苏离早已与毕逸淳在外头等候,欲瓮中捉鳖。
“今夜之事,兹事体大,需立刻禀告陛下,还请诸位稍待片刻。”朝阳微微颔首,又嘱咐张泽带人处置残局。转头见晚柠搀扶崔朔过来,笑道,“亏得王丫头机灵,引了刺客,叫我有时间寻着个趁手兵器,不然绝不是那刺客对手。”
“不,我没做什么。倒是长公主英武,才能化险为夷。”晚柠羞愧道,她是真没做什么,连抵御鲁仞都乃崔朔与朝阳功劳,哪里愿领这番夸赞,实在担当不起。想起崔朔,又忙补充道,“也亏得崔司直及时救援。”
正在几人叙话之时,另处本就受伤不轻的鲁仞撞上了整装待发苏离与毕逸淳,苏离冷眼瞧着他,嘴角勾起讽刺弧度,“毕叔,此人就交于你,我为毕叔护法,如何?”
“善!”毕逸淳应声道,提刀逼近,鲁仞见行迹暴露,索性放弃逃脱,与毕逸淳刀剑相对,激战起来。二人武艺本相差不大,奈何鲁仞鏖战半晌,早已精疲力竭,加之挨了朝阳数招,内力损耗严重,渐渐落入颓势。
毕逸淳见机会难得,乘胜追击,一记重刀砍在鲁仞肩胛骨上,鲁仞惨呼一声,手中兵刃滑落在地,单膝跪地喘气,显然受了内伤,再难爬起。毕逸淳俯身拾起地上兵刃,一步步靠近他,居高临下盯着鲁仞,“许久未见了,鲁兄!”
“毕兄。”鲁仞忽得哂笑,模样狼狈而淡定,“我也不曾想到你我能再见,若是你,那我输得不冤……呵,毕兄,当年你义正词严说江湖不该掺和朝堂之事,现不还成了官府走狗,为朝廷卖命!”
“那可是拜鲁兄所赐。”毕逸淳神色微变,俯下身正要卸了鲁仞下颚,鲁仞却似知他所为,忽的仰起脖颈,咬碎藏在牙齿缝隙毒药,“毕兄我欠你一命,总归要偿还的……”
说罢,鲁仞仰天大笑,笑声凄凉悲惨,如野兽濒死之际,对上毕逸淳惊愕眼神,他嘴边溢出鲜血,毕兄,我本不想对你动手,我们认识十余载,相交多年,你为我做了许多……”他深吸一口气,压抑哽咽,“可惜你我注定是敌人,我不能留你泄露晋安计划……”
毕逸淳怔怔看他咽下最后气息,心脏仿佛被只无形巨手握紧,他不知自己该是如何心情。恨了数十载之人死在面前,却无丝毫畅快之感,反是沉甸甸,沉得胸腔胀痛,闷疼异常,令人窒息。
苏离站在一旁,静默不语,直至远处出来马蹄声,低叹道,“世事无常,人生苦短,何苦执迷不悟呢……”他抬眼望向天际,好似要透过迷雾看向远山,眉宇间笼罩阴郁之色,“毕叔,鲁仞虽死,你我之职尚未完全,先将尸首带去大理寺细查,另派人封锁街巷,不许任何人离开。”
“好!”毕逸淳收敛心神,点头应了,吩咐属下把尸首抬走。张泽业已带着人赶到,清理场地,安排守卫巡逻,一切井井有条,很快便恢复原状,唯独空气里弥漫着淡淡血腥,昭示着方才经历危急。
这番骇人听闻刺杀,就这么落下帷幕,但其中风云还丝毫未停,各种谣言四散飞扬,甚嚣尘上。麟嘉帝听闻阿姐遇袭更是勃然大怒,“先是清源,后为皇姐,逆党将朕京都视为无人之地,想来来,想走走,搅弄得一团糟!你们一个个都是干什么的,竟没半点察觉,简直废物至极!”
德禄则在一侧小心翼翼伺候,并不敢接话,连服侍麟嘉帝多年老人都是如此,更别提其他了。殿内一片肃穆,一个个噤若寒蝉,不敢吭声,生恐惹得陛下,叫龙颜震怒。然麟嘉帝不容他们如此沉默,冷笑道,“前些儿不个顶个能说,现怎不说了!”
众人将求助目光看向苏离,谁都不愿在此刻触碰麟嘉帝霉头。苏离垂首恭谨立着,既无惧怕,亦无慌乱,不疾不徐开口,“陛下,刺客虽已伏诛,但背后谋划者仍逍遥法外。臣以为此番事情并非偶然,或说,背后谋划之人,图谋之深远,远超臣等预料。”
这话无半点用处,偏是叫麟嘉帝怒火平息些许,“继续说。”
“臣私以为,此事件需与前些时候那廉家案联系起来。”苏离斟酌字句,尽量叫麟嘉帝莫要太恼怒,“臣原当廉家无后嗣,可朝廷收拢其势力时,发觉早在廉罡尚在人世之际,就将廉家势力转交徒弟廉肇——私下暂且不知——而廉肇此人则消失无影无踪,连带铺子都被迅速卖出,不给臣等留半分痕迹。”
“故臣怀疑,廉肇、或说廉家早暗投逆党……大理寺调查刺客来历,发觉他们在京都蛰伏多年,最早那个乃二十年前进京,素来老实,直至此次暗杀方浮出水面。”苏离顿了顿,“如此大手笔,偏一无所获,臣斗胆猜测,此次刺杀不过个幌子,为隐藏些许东西所做举措。”
苏离此番言语,与实际相差无几,但并非风宿不欲刺杀麟嘉帝,而是无法。二十多年来,不知派了多少人,皆铩羽而归,不仅无法取麟嘉帝性命,反倒打草惊蛇,让麟嘉帝警惕防范。
只纵如苏离所言,朝堂仍需将大量人力放在追寻凶手,保护宗亲之上。若不这般,谁知逆党是否会行刺太子、皇帝,或随意一皇室宗亲。连宗亲都无法庇佑,于帝王威严乃重大打击,更遑论其他?
掂量其中曲折利益,麟嘉帝缓缓吐出口浊气,闭目沉思片刻,忽睁开眼,“大理寺查的如何?”
白峻拱手出列回禀道,“臣已让人将刺客身份仔细梳查,察觉他们平日里都爱至寺庙中,偏又不去同一间,除此外,暂无相同处。人际关系处,臣已派人查访,估摸三五日便能拿到结果。”
“嗯。”麟嘉帝略颔首,“传令下去,加强戒备,定要查出他们如何联系……且,如若这么些人户籍路引都无问题,恐有官员从中作梗,务必严查。”
白峻躬身领旨,殿内陷入短暂寂静。片刻,麟嘉帝再度开口,“过些时候就是年关,各国使臣都会入京,届时诸位卿家须得警醒些,尤是金吾卫,这事关大陈颜面。要真在众目睽睽下出了事,岂不成笑柄。”他扫视底下众臣,目光凌厉,“尔等明白吗?”
其实已有些许使臣暂住京城,但刺杀消息皆被麟嘉帝压下,并没宣扬开来。因此,即便使臣察觉风声,也不知具体情况,只当是普通的宵小行径,并无大碍。但要在朝拜之礼上出岔子,这便是天大的笑话了。
“臣等遵命。”众臣齐刷刷拱手应诺,表情肃穆。麟嘉帝满意点头,挥袖让他们退下,却不知有无人发现,麟嘉帝略过苏离所言幌子一事,并未对其深究,或指派他人调查。
待人群渐渐散尽,麟嘉帝坐于座上,脸色晦涩难辨,突兀问一句,“左卿觉得,长离言语可真。”
左缙从暗处缓缓显出身影,单膝跪地,恭敬答道,“启奏陛下,臣之身份,叫臣不敢妄自揣测,但如若一定要臣说明,那臣觉得苏府尹言辞凿凿,颇有几分根据。”
“你知道,我问的并非此事。”麟嘉帝挑高眉梢,不复方才重臣面前怒形于色,反是露出几分玩味之色,轻描淡写道,“我叫缉影卫暗中查探,不知缉影卫处查探如何,可曾传回消息?”
缉影卫虽为皇室近卫,人数稀少,可武功极高,擅长刺杀,行动迅捷敏锐,且训练有素,又专替麟嘉帝搜罗天下消息。此次刺杀大案却无提前查出端倪,叫得缉影卫颇没面子,故左缙沉吟稍顷,才低声答道,“回陛下,尹逸追着人查到天元宗上头,却遭到阻拦,不得进展……不过暗查刺客之事略有头绪,这些刺客所入寺庙,都有处是奉无上天尊的。”
“佛寺奉道家尊神,倒是个新鲜事。”麟嘉帝冷笑,眸中闪烁冰凉杀机。佛家素来是随世事,喜将天下万神收入囊中,编造典故,这他知晓,只此次是巧合或为故意,就值得好生琢磨一番,“你且继续跟进,若有线索及时告诉朕。”
左缙低眉敛目,道了声是。
麟嘉帝摆摆手,示意左缙退下,自己则站在窗边,望向外头景致。这延英殿建的甚好,视野宽阔,一览无余,可见宫墙巍峨,檐牙高啄;台楼阁层叠,雕梁画栋,琼楼玉宇。只可惜,这样美丽景致下,隐藏多少肮脏龌龊?想到今日这恰似巧合众事,麟嘉帝唇角微勾,露出一抹嘲讽笑容。
他倒要瞧瞧,这济济满堂,衮衮诸公,究竟有多少是忠心耿耿,又有几人居心叵测!
崔朔明显落了下分,鲁仞能与苏离不分伯仲,甚至略高一筹,何况与崔朔呢?崔朔是学剑术,到底并非本职兼年岁尚浅,武艺不济。不消片刻,崔朔左臂便中了一剑,殷红鲜血顺着胳膊淌下,染湿锦袍。
但他心性坚韧,从不轻易服输,因而即便被压制,仍旧毫无惧色,一味奋勇抵抗。眼见崔朔已支撑不住,晚柠急得团团转,却不知如何是好,她头次如此痛恨自己无力。
正焦灼间,一把冰凉长剑横亘而来,抬眼见一张热烈飒爽容颜,朝阳长公主手握长剑,站在崔朔身侧,一双明亮凤目透着坚毅,眉宇之间俱是凛冽战意,“我来助你。”
说话间,朝阳长公主剑一扬,脚尖轻点,腾空跃起,行止迅速,一脚踹在鲁仞胸膛,使其跌退数步,险些跌下楼梯。趁此时机,朝阳长公主长剑舞动,一招一式皆凌厉无匹,攻向敌首。
鲁仞没料到朝阳长公主武艺如此高强,且前儿被苏离重伤,尚未痊愈,动作略有凝滞。使一时间吃亏不小,连退数步,终于避让不迭,被长剑割破右腕,顿时鲜血淋漓。
朝阳长公主招招夺命,不似寻常朝堂官员那般花拳绣腿,反是颇具威力。但鲁仞也并非浪得虚名,招式诡谲迅捷,剑法亦是刁钻狠辣,交锋许久,竟与朝阳、崔朔二人斗了个旗鼓相当。
眼看着局面僵持,朝阳长公主渐渐有所体力不支,崔朔也逐渐败象尽现之时,听见楼下传来一阵骚乱,张泽率领衙役和金吾卫迅速冲了上来,与刺客厮杀起来。
局势登时掉了个儿,鲁仞见状不妙,不敢恋战,趁混乱之际,脚踩墙壁借力腾空而起,跃到屋檐之上,纵身一掠便消失无踪。至于其他刺客,已然来不及撤离,在杀伤数人后,纷纷自尽。
朝阳见刺客悉数毙命,这才收了长剑,缓缓吐出一口气,额角沁出细密汗珠。下头张泽先确认时孟情况,发现她虽未伤到要害,可伤得极重,忙让人带去看医匠。随后冲上楼来,确保朝阳长公主安全无虞,行礼请罪,“臣等救驾来迟,望长公主恕罪。”
“此事怪不得你。”朝阳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又扫视众人一圈,时孟及些许伤员被送往医馆救治,崔朔则冲进包厢,扶起晚柠仔细查看伤势,晚柠躲在里头还算安全,除去些许擦伤外,并无其他,反倒崔朔满身是血,脸上沾着灰尘,伤得不轻,却仍关注晚柠,“你怎样,可还好?”
崔朔语调微微颤抖,晚柠听得清楚,她拉住崔朔手,感觉到他手指微微发凉,柔声道,“不妨事,只是皮肉伤,休养几日就好。此次多谢司直,若非司直及时赶来,我等怕要遭遇不测……”
外头朝阳长公主瞧着遍地狼藉,声音微冷,“跑了一刺客,诸位决意如何处理?”
“禀长公主,他跑不了,府尹布下人手在外头等着他。”张泽闻言,拱手答道,眸中多了丝冷意。他一得到消息,赶来之余就传信给苏离,苏离早已与毕逸淳在外头等候,欲瓮中捉鳖。
“今夜之事,兹事体大,需立刻禀告陛下,还请诸位稍待片刻。”朝阳微微颔首,又嘱咐张泽带人处置残局。转头见晚柠搀扶崔朔过来,笑道,“亏得王丫头机灵,引了刺客,叫我有时间寻着个趁手兵器,不然绝不是那刺客对手。”
“不,我没做什么。倒是长公主英武,才能化险为夷。”晚柠羞愧道,她是真没做什么,连抵御鲁仞都乃崔朔与朝阳功劳,哪里愿领这番夸赞,实在担当不起。想起崔朔,又忙补充道,“也亏得崔司直及时救援。”
正在几人叙话之时,另处本就受伤不轻的鲁仞撞上了整装待发苏离与毕逸淳,苏离冷眼瞧着他,嘴角勾起讽刺弧度,“毕叔,此人就交于你,我为毕叔护法,如何?”
“善!”毕逸淳应声道,提刀逼近,鲁仞见行迹暴露,索性放弃逃脱,与毕逸淳刀剑相对,激战起来。二人武艺本相差不大,奈何鲁仞鏖战半晌,早已精疲力竭,加之挨了朝阳数招,内力损耗严重,渐渐落入颓势。
毕逸淳见机会难得,乘胜追击,一记重刀砍在鲁仞肩胛骨上,鲁仞惨呼一声,手中兵刃滑落在地,单膝跪地喘气,显然受了内伤,再难爬起。毕逸淳俯身拾起地上兵刃,一步步靠近他,居高临下盯着鲁仞,“许久未见了,鲁兄!”
“毕兄。”鲁仞忽得哂笑,模样狼狈而淡定,“我也不曾想到你我能再见,若是你,那我输得不冤……呵,毕兄,当年你义正词严说江湖不该掺和朝堂之事,现不还成了官府走狗,为朝廷卖命!”
“那可是拜鲁兄所赐。”毕逸淳神色微变,俯下身正要卸了鲁仞下颚,鲁仞却似知他所为,忽的仰起脖颈,咬碎藏在牙齿缝隙毒药,“毕兄我欠你一命,总归要偿还的……”
说罢,鲁仞仰天大笑,笑声凄凉悲惨,如野兽濒死之际,对上毕逸淳惊愕眼神,他嘴边溢出鲜血,毕兄,我本不想对你动手,我们认识十余载,相交多年,你为我做了许多……”他深吸一口气,压抑哽咽,“可惜你我注定是敌人,我不能留你泄露晋安计划……”
毕逸淳怔怔看他咽下最后气息,心脏仿佛被只无形巨手握紧,他不知自己该是如何心情。恨了数十载之人死在面前,却无丝毫畅快之感,反是沉甸甸,沉得胸腔胀痛,闷疼异常,令人窒息。
苏离站在一旁,静默不语,直至远处出来马蹄声,低叹道,“世事无常,人生苦短,何苦执迷不悟呢……”他抬眼望向天际,好似要透过迷雾看向远山,眉宇间笼罩阴郁之色,“毕叔,鲁仞虽死,你我之职尚未完全,先将尸首带去大理寺细查,另派人封锁街巷,不许任何人离开。”
“好!”毕逸淳收敛心神,点头应了,吩咐属下把尸首抬走。张泽业已带着人赶到,清理场地,安排守卫巡逻,一切井井有条,很快便恢复原状,唯独空气里弥漫着淡淡血腥,昭示着方才经历危急。
这番骇人听闻刺杀,就这么落下帷幕,但其中风云还丝毫未停,各种谣言四散飞扬,甚嚣尘上。麟嘉帝听闻阿姐遇袭更是勃然大怒,“先是清源,后为皇姐,逆党将朕京都视为无人之地,想来来,想走走,搅弄得一团糟!你们一个个都是干什么的,竟没半点察觉,简直废物至极!”
德禄则在一侧小心翼翼伺候,并不敢接话,连服侍麟嘉帝多年老人都是如此,更别提其他了。殿内一片肃穆,一个个噤若寒蝉,不敢吭声,生恐惹得陛下,叫龙颜震怒。然麟嘉帝不容他们如此沉默,冷笑道,“前些儿不个顶个能说,现怎不说了!”
众人将求助目光看向苏离,谁都不愿在此刻触碰麟嘉帝霉头。苏离垂首恭谨立着,既无惧怕,亦无慌乱,不疾不徐开口,“陛下,刺客虽已伏诛,但背后谋划者仍逍遥法外。臣以为此番事情并非偶然,或说,背后谋划之人,图谋之深远,远超臣等预料。”
这话无半点用处,偏是叫麟嘉帝怒火平息些许,“继续说。”
“臣私以为,此事件需与前些时候那廉家案联系起来。”苏离斟酌字句,尽量叫麟嘉帝莫要太恼怒,“臣原当廉家无后嗣,可朝廷收拢其势力时,发觉早在廉罡尚在人世之际,就将廉家势力转交徒弟廉肇——私下暂且不知——而廉肇此人则消失无影无踪,连带铺子都被迅速卖出,不给臣等留半分痕迹。”
“故臣怀疑,廉肇、或说廉家早暗投逆党……大理寺调查刺客来历,发觉他们在京都蛰伏多年,最早那个乃二十年前进京,素来老实,直至此次暗杀方浮出水面。”苏离顿了顿,“如此大手笔,偏一无所获,臣斗胆猜测,此次刺杀不过个幌子,为隐藏些许东西所做举措。”
苏离此番言语,与实际相差无几,但并非风宿不欲刺杀麟嘉帝,而是无法。二十多年来,不知派了多少人,皆铩羽而归,不仅无法取麟嘉帝性命,反倒打草惊蛇,让麟嘉帝警惕防范。
只纵如苏离所言,朝堂仍需将大量人力放在追寻凶手,保护宗亲之上。若不这般,谁知逆党是否会行刺太子、皇帝,或随意一皇室宗亲。连宗亲都无法庇佑,于帝王威严乃重大打击,更遑论其他?
掂量其中曲折利益,麟嘉帝缓缓吐出口浊气,闭目沉思片刻,忽睁开眼,“大理寺查的如何?”
白峻拱手出列回禀道,“臣已让人将刺客身份仔细梳查,察觉他们平日里都爱至寺庙中,偏又不去同一间,除此外,暂无相同处。人际关系处,臣已派人查访,估摸三五日便能拿到结果。”
“嗯。”麟嘉帝略颔首,“传令下去,加强戒备,定要查出他们如何联系……且,如若这么些人户籍路引都无问题,恐有官员从中作梗,务必严查。”
白峻躬身领旨,殿内陷入短暂寂静。片刻,麟嘉帝再度开口,“过些时候就是年关,各国使臣都会入京,届时诸位卿家须得警醒些,尤是金吾卫,这事关大陈颜面。要真在众目睽睽下出了事,岂不成笑柄。”他扫视底下众臣,目光凌厉,“尔等明白吗?”
其实已有些许使臣暂住京城,但刺杀消息皆被麟嘉帝压下,并没宣扬开来。因此,即便使臣察觉风声,也不知具体情况,只当是普通的宵小行径,并无大碍。但要在朝拜之礼上出岔子,这便是天大的笑话了。
“臣等遵命。”众臣齐刷刷拱手应诺,表情肃穆。麟嘉帝满意点头,挥袖让他们退下,却不知有无人发现,麟嘉帝略过苏离所言幌子一事,并未对其深究,或指派他人调查。
待人群渐渐散尽,麟嘉帝坐于座上,脸色晦涩难辨,突兀问一句,“左卿觉得,长离言语可真。”
左缙从暗处缓缓显出身影,单膝跪地,恭敬答道,“启奏陛下,臣之身份,叫臣不敢妄自揣测,但如若一定要臣说明,那臣觉得苏府尹言辞凿凿,颇有几分根据。”
“你知道,我问的并非此事。”麟嘉帝挑高眉梢,不复方才重臣面前怒形于色,反是露出几分玩味之色,轻描淡写道,“我叫缉影卫暗中查探,不知缉影卫处查探如何,可曾传回消息?”
缉影卫虽为皇室近卫,人数稀少,可武功极高,擅长刺杀,行动迅捷敏锐,且训练有素,又专替麟嘉帝搜罗天下消息。此次刺杀大案却无提前查出端倪,叫得缉影卫颇没面子,故左缙沉吟稍顷,才低声答道,“回陛下,尹逸追着人查到天元宗上头,却遭到阻拦,不得进展……不过暗查刺客之事略有头绪,这些刺客所入寺庙,都有处是奉无上天尊的。”
“佛寺奉道家尊神,倒是个新鲜事。”麟嘉帝冷笑,眸中闪烁冰凉杀机。佛家素来是随世事,喜将天下万神收入囊中,编造典故,这他知晓,只此次是巧合或为故意,就值得好生琢磨一番,“你且继续跟进,若有线索及时告诉朕。”
左缙低眉敛目,道了声是。
麟嘉帝摆摆手,示意左缙退下,自己则站在窗边,望向外头景致。这延英殿建的甚好,视野宽阔,一览无余,可见宫墙巍峨,檐牙高啄;台楼阁层叠,雕梁画栋,琼楼玉宇。只可惜,这样美丽景致下,隐藏多少肮脏龌龊?想到今日这恰似巧合众事,麟嘉帝唇角微勾,露出一抹嘲讽笑容。
他倒要瞧瞧,这济济满堂,衮衮诸公,究竟有多少是忠心耿耿,又有几人居心叵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