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恂自梦中醒来,已是傍晚时分。

    这一觉睡得并不安稳,令他额头直冒虚汗,自几日前传出流言以来,他便心神不宁。一时不知是该借流言以为自用,还是畏于流言取消行动。

    其实他还是怕的。日子越近,他便越来越恐惧,哪怕眼下至尊外出,太子有监国之责,也不能抵消这样的恐惧。

    殿外的天渐次暗了下来,只余一抹橘色的霞光昏黄的照在他的脸上。

    他心中一时怅惘不已,好似兀自被时光抛的远远的。

    稍后,元超元隆前来,将午时射入内院的箭矢交给他。那箭分明是宫内式样,元超将箭头回转,六个大字映入元恂眼帘,只见上书:天子元恂之箭

    元恂一怔,忽地烫手似的连忙丢开。

    元超元隆对视一眼,心知他彷徨。便劝他犹疑不是办法,唯面对才是应对之举。

    "此箭定然是宫里的娘子传出信来,望殿下成事,她还等着您呢…"

    可直到举事那一日,铠甲已上身的元恂依然犹豫不决。

    他没有勇气与皇父对决,但他现在没有办法。

    穆泰陆睿对他的支持仿佛成了负累,母后的期盼也成了枷锁。每个人似乎都在生拉硬拽,迫的他必然起事才可以。

    唯有一人始终不更服饰,不配长剑。

    元恂看着镜中人出现,不免颤着声唤了句:"高郎。"

    高道悦直至此时,才寻了元隆元超外出,侍卫换班的机会,亲至元恂身边。他一贯不主张元恂下此决定。

    "他们拥护你,不过是为出师有名。然你一旦落入他们手中,你便是被挟的太子,无论将来号令是否为你所愿,你也都是谋反的主谋。他们想要从龙之功,却将殿下置于火烤之上,其心可诛。"

    元恂不□□泪,握着他的手说:"可是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孤还有机会回头吗?"

    高道悦坚定的回握住他的手,"有机会,只要殿下如如不动,一切都不会发生。"

    元恂悬而未决的心,正慢慢偏向高道悦,几欲被说服。

    夕阳西下,他微胖的身躯坐于胡床上,竟也慢慢直挺起来。他的口中一遍遍喏喏重复着,"我不动,便无事。"

    高道悦从不敷衍他,他凝视他,也一遍遍回答,"殿下只要不动,便无事。"

    元恂忽的想起了年少时,时常飘荡于梦中的几分游思,此刻像一场涩勒的旧梦一般向他袭来。

    在昏黄的光线下透露着丝丝脉络,像彩锦上交织紧密的针线。

    乍一看极奇华美,细看之下,原来那折出耀眼光芒的根根脉络,竟都沁着鲜血。

    他突然害怕起来,连声音也不觉低了几分。

    此刻,仿佛有一个清冷的女声在他耳边响起来。那声音他很熟悉,听起来却还很年轻,像是已故的太后阿祖年轻时。

    只听太后先抱着他哄了哄,而后才抬起头,对一侧的什么人说道:"吾欲以此子为太子,你愿意成全他吗?"

    他很猛然的反应过来,那个跪于一侧阴影下的女人应该是他的母亲。

    大魏的皇宫里,有子贵母死一说。常太后冯太后又以此为旧制,屠戮了三代太子的生母。

    他彼时是襁褓之内的婴孩,他企图挣扎,想要哭喊,奈何只能发生牙牙的稚音。

    太后依旧抱着他,她顺势左右摇了摇,以作安抚。然后他看见了母亲娇美的面容,十分凄楚的神情。

    她在回忆里永远没有声音。

    她只是泫然欲泣的看向他,最终慢慢将头低下去。

    太后抱着他,面向了一片湖光山色。又等了一会儿,方才掀开了面前鹅黄色的帘幕,向前走去。

    有两根流苏的珠很偶然的从他面上拂过,很轻,又很慢。

    像是初晨残留檐上缓缓滴落的雨,也像是猝不及防溅于人面上的血。

    他听到了遥遥回荡在宫廊中的哭声,他也终于忍不住大哭起来。

    高道悦在他眼前重重倒下。

    因来不及反应,他的眼还睁着,他还维持着跪姿。

    在他被戎装待发的元隆一剑毙命时,他的最后一句话也依然是:"殿下,如如不动,你便无事。"

    元超元隆敢在太子殿中拔剑,可见高道悦所言非虚,可那又能如何呢?

    他抬起头来,只见暮色四合。天空像一块巨大的蓝黑色绸缎,密不透风的笼罩着他。

    殿中黑压压的人,都穿着黑色的新袍,他们都跪在自己面前。

    元隆向他拱手道:"臣已斩杀妖言惑众者,还请殿下振臂一呼,臣等即刻出发。"

    是他的犹豫不决害了他,他不该直到此时才回过味来,可是已经太迟了。

    他只要一起身,便会化为戏台上的小傀儡,一颦一笑不再由己。

    他坐于胡床上的挺直身躯终又缓缓的松懈下来。

    仿佛是一阵释然的笑意,由他唇边逐渐绽开。

    他当年救不了母亲,原来母亲也救不了他。

    元隆见他面上终于一松,不由得也跟着松了一口气,暗示阿弟元超同促太子上路。

    兄弟两一齐带头喊起来,转眼间是殿上的众人一同喊了起来。

    元恂听了好久,才听出来。自皇父诏禁北语之后,他已许久听不到如此整齐划一的鲜卑语了。

    他们正在齐喊"倍当" ,是万岁的意思。

    他抬起头来,檐上不知何时来了一群乌鸦。此时也被这气势如虹的声音所扰,忽的乱飞而起。

    只见他们悠然一阵,好似在识别方向,随后转头而去。

    元禧此刻正立于城墙上,眼见一群乌鸦飞过。听身后刚抓捕了一众行迹诡秘者的将士们抱怨:"这是什么天,闷死人,一丝风也没有。"

    却还得整装待发似的穿着戎装,当然心烦。

    有心腹上前来打探:"殿下,这是什么情况?忽然叫兄弟们驻扎于此。"

    元禧仍在观天,眼看黑云压城,却不见一滴雨,沉闷的让人心里发慌。

    他口不对心,只说:"又不是光咱们驻扎。"

    护军将军比他们早一刻出城,此刻就在洛阳最外沿分四路驻守。

    明眼人一瞧就是要出事,却偏偏说不上来到底是什么事,这才是最严重的一种情况。

    元禧忽然想起很多年前一个熟悉的雨夜,也是这般雨前闷热了许久。年少时的他简直烦的吃不下饭,早早就躺倒了,正是皇父暴崩的那一晚。

    他忽的心里一沉,连忙着人核对令牌,几位心腹将军的令牌一应俱全。

    他不由得攥紧了拳头,唯独他的州牧令不在。

    心腹连忙上前:"必是落在家中了,阿嫂定会看顾的。"

    心腹口中的阿嫂是至尊为他所聘的新妃,中书令陇西李冲之兄李辅之女。

    他一想到此处,便更无法安然了。

    就在今日午后,他方接到至尊从嵩山发来的密令。他那连襟,元丕之子元超便带着夫人上门做客。(注1)

    李氏两姊妹于内室说话,只余他二人面面相觑。

    不过元禧何许人也,自不会让气氛不睦,便嘱人安排歌舞清乐,以邀元超观赏。

    他因有要事在身,颇有些坐立不安。

    那元超倒十分识趣,忙道:"殿下不必屈尊陪同。"

    他方腾出身来,着手布置布防事宜,未回内寝取走令牌。

    虽然司州牧令需与咸阳王令一道才能调兵,但既是驻扎城门,自然是防着什么人出城。若要出城,一道州牧之令便够了。

    事已至此,元禧也只能暗祈:但愿他的新王妃是个警醒之人。

    其实,他也不确定至尊密令到底是冲着谁来的。但是这件事太巧,前后脚都像被安排过一样。那样刚刚好,不免让人生疑。

    他既寄希望他的新王妃,自然也寄希望于城内执令的李彪。

    希望无论如何,他都能将贼人拦在城内,万勿将人留至城外。

    唯有如此,他的错处尚能掩盖。

    他正作思量,城内忽有三道哨箭发上天际。心腹将手一指,"殿下你看,人都抓住了。"

    他心一松,雨终于落了下来。

    李彪令人将鸣镝箭发出后,才亲自带人去灭王南寺甍栋干云的高台上的狼烟之火,不叫引起群众惶恐。

    人群中有一布衣者,此时正踮起脚来张望。他一脸谦卑,笑着请教一旁的大哥,“这是怎么了?”

    那大哥看的久些此时正撑着一把伞。只道:"大概是有人要出逃,惊动了金墉城里的主子,派人抓捕。"

    那布衣者又问:"金墉城里的主子?"

    那大哥看了看他,"你刚南迁来的吧,如今宫阙未就,皇帝皇后都住在金墉城,相当于代皇宫吧。如今皇帝北行,能做主的自然只有女主子喽。"

    那布衣者既得此讯,便佝偻着身子,顺从的随着被驱赶的人群一起四散归家。

    待至家中阖好门窗,他忽似变了一张脸。正冷峻而慎笃的坐于灯下,将收集来的消息一一用蝇头小字写在小小的一方纸上。随后盖上一方红印,这是南齐暗探的标志。

    待这字隐了去,纸上只余一方闲章时。他方至屋后召唤信鸽,由他豢养已久的小宝贝将他的信带出去。

    这时,他才抬头仰望,澄明的天空中透出一阵雨后独特的清爽来。

    他想:明天应该有个好日头。(注2)

    韶华直至此刻尚饿着,为着元恂之事不定,她便心下难安。

    彼时一听事发,韶华即令领军将军元俨立刻关闭城门,勒门防遏,又遣一小队人马冲着东宫而去。思量着万一形势难以控制,便命人攻入东宫,挟其人家眷,以令将士们束手。

    直至戌时末,元俨派人来回禀时,她方松了一口气,转头便命尚书陆琇驰启于元宏。

    这气一松,便愈发饿了。这才一会儿的功夫,几欲咕咕叫起来,实是不雅。

    剧鹏亲奉了道小菜来。

    自太后时起,剧鹏便为给事中,此后便一直为门下省宫官,侍奉元宏身边。

    此番元宏幸嵩岳,便将剧鹏调任以事韶华。他素来勤勉,又粗览经史,闲晓吏事,于政事上,比他外任幽州刺史的阿兄还要强些。(注3)

    他奉来的这道小菜为脆脯,以鸡鸭鸽雁鹅,拼作一只花瓣盘。(注4)

    韶华的眼睛落在那鸽脯上,尝一口,甜脆殊常,用来下酒或和稀粥甚佳。

    剧鹏正怕她饿久了伤脾胃,又恐她不喜这清淡晡食。原本担忧许久,眼下也不免跟着她一起笑起来。

    韶华吃饱喝足,想到元恂来。他忙于起事,恐还未用餐,便嘱剧鹏亲自往秘室送膳于元恂。

    元恂此时正被禁锢于幽室内,只余顶上一方小窗,透下一地月光来。

    因恐他自戕,此时已为他易服。素衣常服,都是他往日的装束,只是地点不同。

    这里自不比东宫舒适,但至少很自在。虽然依旧有即将面对皇父盛怒的恐慌,但至少此时此刻,他是闲适安静的。

    剧鹏为他带来晡食,叫他想起了少年时代生活在太后身边的往事。

    而这一餐之后,他会面对什么呢?

    他微微一笑,倒颇有些坦然。好像已经卸下了太子沉重的枷锁,变回了少时那个彬彬有礼的皇子。对剧鹏致谢,"有劳昭仪娘子和阿翁记挂。"

    陆琇厥明方至,元宏听闻后依旧外寝其事,至汴口而还。

    元禧早已在外殿跪候至尊,他心中思虑着自己的过失,想来应不至大错。

    至尊阿兄对他素来爱遇,只要他提前作出姿态来,想必能过关。

    未几,至尊果然驾到。

    瞧他一副恭敬模样倒未开口,气定神闲的将之前弹劾他收受穆泰货贿一卷丢给他。

    元禧果然大惊,只好辩驳原是穆泰那厮企图拖他下水,早有布局。

    又道,“还不止如此。”又把元超嘱其夫人入咸阳王宅中盗取州牧令一事具陈。

    元宏面上无甚表情。冷了他一阵儿,元禧额上便渗出汗珠来。元宏这方开口:"冬天来了,你很热吗?"

    元禧听他这不阴不阳的问话,一时紧张,只摇摇头。

    元宏其后才道:"既看管不好州牧令,便交还给元干吧。"

    元禧哪敢反驳,只好应下。

    元宏不待他喘口气,又立刻道:"你随我来。"

    方至元恂处。

    元宏因顾及脸面,遣众宫人皆出。唯留元禧在身侧,亲数元恂数罪。

    元宏自觉失望,又实在失落。

    他虽以事诱元恂,只等瓮中捉鳖,谁曾想,竟当真捉住了他。

    他当真要北逃,要与那些叛乱之徒一齐反他,反对大魏的国策。

    天下未有无父之国。

    此子包藏祸心,乃第一恨。

    第二恨,是恨他无能。

    庸碌无为,轻信人言,至使陷入泥泞,为人所误。

    读书难明,又不识大是大非,素日昏昏粥粥,以致如此。

    身为太子,实难担当大任。

    元宏自认诸子之中,唯他一人得以悉心教导。

    为替他立威,甚至延迟册其同月而产的阿弟元恪王爵。

    便是怕元恪起争夺之心,不敬兄长。

    谁知,竟仍是如此。

    “他们不懂,你也不懂。”

    说完这一句的元宏突然有些无力,许是失望透顶无以言表。

    亦或是赶路辛劳,执仗的手竟有所松懈,仗忽落于地上。

    元禧连忙将他扶于座上,顺从召令,自执仗更代,百余下。

    这才令人将元恂扶曳出外,拘于城西别馆中。

    元宏眼看力乏,却仍不肯歇。

    晚又举宴群臣于清徽堂,议废储一事。

    元宏先赦免太子诸师之过。

    司空、太子太傅穆亮,尚书仆射、太子少保李冲,并免冠稽首而谢。(注5)

    元宏却道:"卿所谢者私也,我所议者国也。古人有言,大义灭亲。今元恂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脱待我无后,恐有永嘉之乱。"

    乃将元恂废为庶人,置之河阳,以兵守之。

    服食所供,粗免饥寒而已。

    元宏做完了这一切,才忽觉头疼脑热,一时不能自持。

    自服用寒食散后,方才得以舒缓。

    韶华喂他热酒散药,又解开他的衣袍。

    使他卧于窗口的塌上,冷风拂过,有利于行散。

    他倒在她的膝上叹息,眯着眼睛又想到了太后将他幽于暗室之苦,转眼又想起了元恂。

    他被杖责时哭的那样伤心,就像他很小的时候,时常夜半惊啼那样。

    他想起他小的时候也曾在平城宫的雪地里射柿,拿一串红彤彤的柿子奉至自己跟前。

    他那样天真可爱,也像这柿果一般让人欣喜。

    他也曾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提着刚打下的鹿,割鹿尾以献君主。

    小小的元恂便已开始记得皇父逐鹿中原的梦想。

    他那样跌跌撞撞的奔向自己而来,元宏只觉得这是多么令人骄傲的儿子。

    他也曾抱着他立于白楼之上,远眺平城诸景。

    元恂会指着远处的白登山说要和皇父一起去登上那山。

    而等真登上那山了,却又眺望着远方说想和皇父一起去更远的地方。

    若问他:更远的地方在哪里呢?

    他会若有所思,然后才说,更远的地方在灵丘道的那一边,在觉山的另一边。

    他微笑,灵丘道侧有觉山,而那一边是通向中原的路。

    原来他说过的话,小小的元恂都记得。

    他拉住他的小手,振臂高呼起来。他们异口同声,说着一样的话,"到中原当皇帝去。"

    彼时,韶华也在侧。

    她摸了摸元恂柔软的头发,给他戴上了一顶精致的虎头帽。

    他又抬手将那小帽拨正,将那活灵活现的虎头,正对着元恂的两眼之间。

    他先与韶华相视一笑,又去逗一逗元恂,最后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然而,这一切都结束了。

    元宏在冰冷的寒夜中阖上眼,竟忽的落下泪来。

章节目录

北魏-太和轶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京墨13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京墨13并收藏北魏-太和轶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