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内烟花绽放不休,城内城外爆竹声声不除,今日家宴,安康帝脚步有些虚浮的从花萼楼中走出。
三皇子搀扶在侧,嘴上笑意盈盈,露出一口洁白的牙。
“儿臣送父皇回去休息,四弟顽皮,倒是让父皇多喝了许多。”
安康帝拍了拍他的手臂,脸上浮现几分醉意的熏红,可眉眼间却带着笑意:
“你四弟哪有这样的胆子,都是你这个泼皮教的,哪有一点儿当皇兄的样子,不成体统!”
三皇子挠头笑了笑,佯装撒痴:
“今夜高兴,咱们团聚在一块,儿臣心里十分高兴,这才造次了,往后再也不敢了,父皇您心胸宽广,就饶了儿臣这一次吧。”
安康帝哼了一声,没半分计较的模样,钱四合也凑上前来,笑着插嘴:
“除岁迎新,摒弃旧日,开迎新岁,往日圣人怪罪殿下,今日却是万万不能咯。”
“你这老货!”安康帝怪了一嘴,顺着钱四合的手上了轿撵。
他回过头来,见三皇子亦跟随在侧,开口道:
“别跟着了,回去吧。今夜宫门比平日里晚半个时辰下落,却也不能坏了规矩。”
“是,父皇放心。”三皇子恭敬应着,停下脚步站在原地目送着帝王轿撵越走越远。
等到轿撵拐角消失在视线内,他才转过身大步朝着宫门的方向走去,路上还遇见了德妃。
“娘娘近日似乎消瘦了些,可是想念二哥了?对了,今日家宴似乎二哥没来呢?娘娘可知为何?”
为何?还能是为何?自然是因为之前二皇子递过来雪花一样的奏请折子,皆被安康帝按下不回。
时间长了,惹的中书和门下两省的官员,看见二皇子的奏章都不再上呈天听了。
德妃看着他嘴角讥讽的笑意,面无波动,只声线冷了下来:
“三皇子人逢喜事笑盈开,却也别忘了登高跌重的道理。月有阴晴圆缺,人也是一样,没人能一直在走在前面,也不会有人一直停留在原地。”
三皇子嘴角裂的更大,他上前两步,走到德妃身侧,压低了声量。
“是吗?那我就等着看。更何况,我不需要一直走在前面,但只要能一直走在二哥前面,就万事足矣!哈哈哈……”
三皇子说罢,大笑着离去,跟他斗?他倒是要看看老二还能怎么翻身!
“娘娘……三殿下也太过分了些,他…….”宫女面露不愤,接下来的话却被德妃扬手打断。
“你过不过分又如何?如今我们母子势弱,他趾高气扬再寻常不过。捧高踩低,在宫里也一贯如此不是吗?”
德妃的眉目平静,她在深宫多年,早就练就了一身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就算是天塌下来,也不能让旁人看出半点儿端倪。
眼泪和发怒只会让别人得意讥讽,甚至还会因此狠狠地再踩上几脚。
宫女忧心忡忡:“可是,二殿下他真的……真的被圣上所厌弃了吗?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久,二皇子殿下却还是不得圣人原谅,可明明三皇子犯下的错更大……”
“够了。”
德妃的眉目变得冷凝:“宫里从不以常理的是非对错而认定,宫里的对错只在于龙椅上那位的喜恶而定。”
前方的甬道又长又深,朱红的宫墙在喜庆红灯的照耀下像血一样浓稠,像一只长着血盆大口的怪物,只要稍有不慎,便被吞入腹中,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胜负还未定,我儿还未输,三皇子和贤妃也别得意的太早!”
……
钱四合跟在轿撵旁,小心问道:“圣人,回紫宸殿安歇吗?”
安康帝的声音略显困顿,低应了一声:
“回吧,新年伊始,朕也偷闲两日,好好歇一歇。”
钱四合笑:
“圣人说的是,那会儿门下省的李大人还送来了几本新奏章,想来也不是什么要紧事,您的龙体安康最为重要,晚些时候再操劳也是不要紧的。”
轿撵内沉默了一息,安康帝的声音再度传来:
“回太极殿。”
“诶哟,圣人您这是……”
“不过几本折子,早看早清,看完了朕再好好歇一歇。”
钱四合叹了口气:“圣人是千古明君,大酆如今的国泰民安全都倚靠圣人的励精图治,宵衣旰食。有您,是百姓之福。”
轿撵内传来安康帝低低笑声:“你这老货,油嘴滑舌!”
“奴所言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虚假,天打雷劈。”
“好了,去太极殿吧。”
钱四合挥挥手,示意领头的轿夫前往太极殿的方向。
太极殿内,
两个宫女守在大殿内打着瞌睡,一只手轻拍了拍其中一人的肩膀,小宫女猛地惊醒,想要发出惊呼,却被那只手捂住了嘴。
“这是太极殿,可不能没了分寸。”
小宫女怔怔看着眼前的人,一身墨绿宫裙,头发高高盘起,是宫里嬷嬷的打扮,面容平凡,眸亮幽深,瞧着面生的很。
“嬷嬷饶恕,我们不是故意的,今夜年关轮值的两个姐姐有事,临时叫了我们来顶上……”
两个小宫女悲悲怯怯,着实是害怕的紧。
宫里面拜高踩低,期待弱者已然是司空见惯,每逢佳节年关,便有人不想当值,又不能误了差事,便找那些个反抗不了,无背景,无地位的小宫女,小内侍来替。
不过在太极殿这事儿并不常见,只因今日新年,安康帝照例应当歇在紫宸殿,太极殿无人前来,那两个本该当值的宫女才敢动这样的心思。
“别怕,我知道原不该是你们当值,你们下去歇着吧,新年伊始,没得这儿熬着,正好我年岁大了无事,我这儿替你们盯着。”
两个小宫女面面相觑,结结巴巴道:
“嬷嬷您…..不用了不用了,怎么好劳烦您老人家来替我们,这…这…这不合规矩……”
似乎是知道她们的担忧,她温和的笑了笑:
“别怕,我是前几个月从掖庭调出来的,此前在重华殿负责奉茶,前两日太极殿的孙嬷嬷烫伤了手,才把我调过来的。”
两个小宫女对视一眼,态度已然有了动摇。
“更何况今夜圣人按旧例安寝紫宸殿,不会来太极殿的,没有人会发现的。”
她的声音似乎有股安定人心的力量,两个小宫女临走前还不忘问上一句。
“敢问嬷嬷名讳?”
“……就叫我珍嬷嬷吧。”
一刻钟后,轿撵停在太极殿前,下了轿,寒冬的冷风一吹,安康帝的酒瞬时间清醒了不少。
进了殿,他径直走向龙椅,正欲批阅奏章,却忽然感到口干,正要开口,便见一只略显粗糙的手端来一盏清茶。
安康帝顺势多看了一眼,见是个生面孔,伸手端茶的动作停下,钱四合见状忙解释了一番。
“孙嬷嬷烫伤了手,便让内侍省调来了一个泡茶手艺不错的来顶替几日。”
安康帝点了点头,清浅的酌了一口茶,是他平日里喝惯的八分烫,加了薄荷叶,清香爽口,最是提神。
而后便将目光放在了新送来的半摞奏章上,拿起一本开始低头批阅,钱四合默默数着,一本,两本,三本……
直到安康帝翻开第六本,大殿之内的气氛忽而冷凝了下来,钱四合察觉到帝王威赫的目光扫过自己,吓得‘扑通’跪倒在地,额头紧贴着地面的毯子,大气不敢喘。
“这奏章是谁呈上来的?”
钱四合被这话问的不明所以,却还是立马回道:“是门下省李长明大人。”
下一刻,钱四合就被狠狠的一脚踹翻在地,连同一起落下来的还有字迹艳红的奏章。
“怎么?连你也掺合进这里面的事儿来了!老二给了你多少好处,说!”
面对安康帝突如其来的暴怒,钱四合早就吓得脸色苍白,但到底是御前伺候的人,他从只言片语中察觉到了问题的关键。
再看扔下来的折子上,用鲜红的字写着‘灏’字,瞬间便反应了过来,头重重地磕在地上,砰砰作响。
“圣人明鉴,就算是给奴一百个胆子,奴也绝不敢与皇子勾结算计您。奴跟在您身边几十年,没有一刻生出过背主之心,若有半句虚言,天打雷劈,不得好死呐!”
钱四合额头已经磕出血来,顺着脸庞上的鼻涕眼泪一齐蜿蜒而下,好不可怜。
安康帝胸口起伏不定,理智渐渐回笼,却见刚才奉茶的宫嬷嬷跪行至奏章前,双手捧起,将头深埋。
“圣人,婢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二殿下此举不一定是心有别想,而是……”
“而是什么?”
安康帝已然彻底冷静了下来,门下省李长明是他的心腹之臣,绝不会站队哪一方,还有钱四合,自幼服侍在侧,人精一样的东西,以老二的本事也收买不了他。
珍嬷嬷默了一默,缓缓开口:“而是二皇子殿下对圣人的一片孺慕敬仰之情。”
话音落下,大殿内陷入了一片寂静,珍嬷嬷的声音有些颤,却还是继续说下去。
“婢子老家曾流传一种说法,若想保佑双亲安康,需以用血书写祈福,如此才能感动三清神仙,以示诚心。婢子想,二殿下应当便是以此法,对圣人阐述心中懊悔,恳求原谅。”
安康帝默然坐回龙椅,钱四合没忍住抬起头看向这个新来的奉茶嬷嬷,心里着实捏了一把冷汗。
“老二除了这封奏章,还送了什么东西来?”
钱四合一愣,连脸上的血珠都来不及擦,匆匆忙忙的跑走,没一会儿捧着一个木盒子跑回来。
“李大人送过来的时候,也未曾说这是二殿下的,这才乱放一气,幸好没丢。”
安康帝打开盒子,里面一沓沓宣纸上,密密麻麻用血书写祈福消灾的经文。
钱四合脸上血迹已然干涸,他用余光打量了一眼安康帝沉默的侧脸,便已然知道,二皇子这回,是要翻身了!
三皇子搀扶在侧,嘴上笑意盈盈,露出一口洁白的牙。
“儿臣送父皇回去休息,四弟顽皮,倒是让父皇多喝了许多。”
安康帝拍了拍他的手臂,脸上浮现几分醉意的熏红,可眉眼间却带着笑意:
“你四弟哪有这样的胆子,都是你这个泼皮教的,哪有一点儿当皇兄的样子,不成体统!”
三皇子挠头笑了笑,佯装撒痴:
“今夜高兴,咱们团聚在一块,儿臣心里十分高兴,这才造次了,往后再也不敢了,父皇您心胸宽广,就饶了儿臣这一次吧。”
安康帝哼了一声,没半分计较的模样,钱四合也凑上前来,笑着插嘴:
“除岁迎新,摒弃旧日,开迎新岁,往日圣人怪罪殿下,今日却是万万不能咯。”
“你这老货!”安康帝怪了一嘴,顺着钱四合的手上了轿撵。
他回过头来,见三皇子亦跟随在侧,开口道:
“别跟着了,回去吧。今夜宫门比平日里晚半个时辰下落,却也不能坏了规矩。”
“是,父皇放心。”三皇子恭敬应着,停下脚步站在原地目送着帝王轿撵越走越远。
等到轿撵拐角消失在视线内,他才转过身大步朝着宫门的方向走去,路上还遇见了德妃。
“娘娘近日似乎消瘦了些,可是想念二哥了?对了,今日家宴似乎二哥没来呢?娘娘可知为何?”
为何?还能是为何?自然是因为之前二皇子递过来雪花一样的奏请折子,皆被安康帝按下不回。
时间长了,惹的中书和门下两省的官员,看见二皇子的奏章都不再上呈天听了。
德妃看着他嘴角讥讽的笑意,面无波动,只声线冷了下来:
“三皇子人逢喜事笑盈开,却也别忘了登高跌重的道理。月有阴晴圆缺,人也是一样,没人能一直在走在前面,也不会有人一直停留在原地。”
三皇子嘴角裂的更大,他上前两步,走到德妃身侧,压低了声量。
“是吗?那我就等着看。更何况,我不需要一直走在前面,但只要能一直走在二哥前面,就万事足矣!哈哈哈……”
三皇子说罢,大笑着离去,跟他斗?他倒是要看看老二还能怎么翻身!
“娘娘……三殿下也太过分了些,他…….”宫女面露不愤,接下来的话却被德妃扬手打断。
“你过不过分又如何?如今我们母子势弱,他趾高气扬再寻常不过。捧高踩低,在宫里也一贯如此不是吗?”
德妃的眉目平静,她在深宫多年,早就练就了一身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就算是天塌下来,也不能让旁人看出半点儿端倪。
眼泪和发怒只会让别人得意讥讽,甚至还会因此狠狠地再踩上几脚。
宫女忧心忡忡:“可是,二殿下他真的……真的被圣上所厌弃了吗?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久,二皇子殿下却还是不得圣人原谅,可明明三皇子犯下的错更大……”
“够了。”
德妃的眉目变得冷凝:“宫里从不以常理的是非对错而认定,宫里的对错只在于龙椅上那位的喜恶而定。”
前方的甬道又长又深,朱红的宫墙在喜庆红灯的照耀下像血一样浓稠,像一只长着血盆大口的怪物,只要稍有不慎,便被吞入腹中,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胜负还未定,我儿还未输,三皇子和贤妃也别得意的太早!”
……
钱四合跟在轿撵旁,小心问道:“圣人,回紫宸殿安歇吗?”
安康帝的声音略显困顿,低应了一声:
“回吧,新年伊始,朕也偷闲两日,好好歇一歇。”
钱四合笑:
“圣人说的是,那会儿门下省的李大人还送来了几本新奏章,想来也不是什么要紧事,您的龙体安康最为重要,晚些时候再操劳也是不要紧的。”
轿撵内沉默了一息,安康帝的声音再度传来:
“回太极殿。”
“诶哟,圣人您这是……”
“不过几本折子,早看早清,看完了朕再好好歇一歇。”
钱四合叹了口气:“圣人是千古明君,大酆如今的国泰民安全都倚靠圣人的励精图治,宵衣旰食。有您,是百姓之福。”
轿撵内传来安康帝低低笑声:“你这老货,油嘴滑舌!”
“奴所言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虚假,天打雷劈。”
“好了,去太极殿吧。”
钱四合挥挥手,示意领头的轿夫前往太极殿的方向。
太极殿内,
两个宫女守在大殿内打着瞌睡,一只手轻拍了拍其中一人的肩膀,小宫女猛地惊醒,想要发出惊呼,却被那只手捂住了嘴。
“这是太极殿,可不能没了分寸。”
小宫女怔怔看着眼前的人,一身墨绿宫裙,头发高高盘起,是宫里嬷嬷的打扮,面容平凡,眸亮幽深,瞧着面生的很。
“嬷嬷饶恕,我们不是故意的,今夜年关轮值的两个姐姐有事,临时叫了我们来顶上……”
两个小宫女悲悲怯怯,着实是害怕的紧。
宫里面拜高踩低,期待弱者已然是司空见惯,每逢佳节年关,便有人不想当值,又不能误了差事,便找那些个反抗不了,无背景,无地位的小宫女,小内侍来替。
不过在太极殿这事儿并不常见,只因今日新年,安康帝照例应当歇在紫宸殿,太极殿无人前来,那两个本该当值的宫女才敢动这样的心思。
“别怕,我知道原不该是你们当值,你们下去歇着吧,新年伊始,没得这儿熬着,正好我年岁大了无事,我这儿替你们盯着。”
两个小宫女面面相觑,结结巴巴道:
“嬷嬷您…..不用了不用了,怎么好劳烦您老人家来替我们,这…这…这不合规矩……”
似乎是知道她们的担忧,她温和的笑了笑:
“别怕,我是前几个月从掖庭调出来的,此前在重华殿负责奉茶,前两日太极殿的孙嬷嬷烫伤了手,才把我调过来的。”
两个小宫女对视一眼,态度已然有了动摇。
“更何况今夜圣人按旧例安寝紫宸殿,不会来太极殿的,没有人会发现的。”
她的声音似乎有股安定人心的力量,两个小宫女临走前还不忘问上一句。
“敢问嬷嬷名讳?”
“……就叫我珍嬷嬷吧。”
一刻钟后,轿撵停在太极殿前,下了轿,寒冬的冷风一吹,安康帝的酒瞬时间清醒了不少。
进了殿,他径直走向龙椅,正欲批阅奏章,却忽然感到口干,正要开口,便见一只略显粗糙的手端来一盏清茶。
安康帝顺势多看了一眼,见是个生面孔,伸手端茶的动作停下,钱四合见状忙解释了一番。
“孙嬷嬷烫伤了手,便让内侍省调来了一个泡茶手艺不错的来顶替几日。”
安康帝点了点头,清浅的酌了一口茶,是他平日里喝惯的八分烫,加了薄荷叶,清香爽口,最是提神。
而后便将目光放在了新送来的半摞奏章上,拿起一本开始低头批阅,钱四合默默数着,一本,两本,三本……
直到安康帝翻开第六本,大殿之内的气氛忽而冷凝了下来,钱四合察觉到帝王威赫的目光扫过自己,吓得‘扑通’跪倒在地,额头紧贴着地面的毯子,大气不敢喘。
“这奏章是谁呈上来的?”
钱四合被这话问的不明所以,却还是立马回道:“是门下省李长明大人。”
下一刻,钱四合就被狠狠的一脚踹翻在地,连同一起落下来的还有字迹艳红的奏章。
“怎么?连你也掺合进这里面的事儿来了!老二给了你多少好处,说!”
面对安康帝突如其来的暴怒,钱四合早就吓得脸色苍白,但到底是御前伺候的人,他从只言片语中察觉到了问题的关键。
再看扔下来的折子上,用鲜红的字写着‘灏’字,瞬间便反应了过来,头重重地磕在地上,砰砰作响。
“圣人明鉴,就算是给奴一百个胆子,奴也绝不敢与皇子勾结算计您。奴跟在您身边几十年,没有一刻生出过背主之心,若有半句虚言,天打雷劈,不得好死呐!”
钱四合额头已经磕出血来,顺着脸庞上的鼻涕眼泪一齐蜿蜒而下,好不可怜。
安康帝胸口起伏不定,理智渐渐回笼,却见刚才奉茶的宫嬷嬷跪行至奏章前,双手捧起,将头深埋。
“圣人,婢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二殿下此举不一定是心有别想,而是……”
“而是什么?”
安康帝已然彻底冷静了下来,门下省李长明是他的心腹之臣,绝不会站队哪一方,还有钱四合,自幼服侍在侧,人精一样的东西,以老二的本事也收买不了他。
珍嬷嬷默了一默,缓缓开口:“而是二皇子殿下对圣人的一片孺慕敬仰之情。”
话音落下,大殿内陷入了一片寂静,珍嬷嬷的声音有些颤,却还是继续说下去。
“婢子老家曾流传一种说法,若想保佑双亲安康,需以用血书写祈福,如此才能感动三清神仙,以示诚心。婢子想,二殿下应当便是以此法,对圣人阐述心中懊悔,恳求原谅。”
安康帝默然坐回龙椅,钱四合没忍住抬起头看向这个新来的奉茶嬷嬷,心里着实捏了一把冷汗。
“老二除了这封奏章,还送了什么东西来?”
钱四合一愣,连脸上的血珠都来不及擦,匆匆忙忙的跑走,没一会儿捧着一个木盒子跑回来。
“李大人送过来的时候,也未曾说这是二殿下的,这才乱放一气,幸好没丢。”
安康帝打开盒子,里面一沓沓宣纸上,密密麻麻用血书写祈福消灾的经文。
钱四合脸上血迹已然干涸,他用余光打量了一眼安康帝沉默的侧脸,便已然知道,二皇子这回,是要翻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