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听这动静,屋里人赶忙冲向门口。
一到门外,果然看见一个十分消瘦的白发老人扑倒在门外的水泥石台上。
不远处两个出声的过路人,看见店里出来人也快步走了过来。
“大叔,大叔?”
苏卫华试探着上前轻唤了两声,见老人没有回应,忙又招呼丁大勇一起,小心翼翼把老人翻转过来,这才发现老人此时面色苍白,气息虚弱,额头上还磕了个血口子,看着伤得可不轻。
“这得赶紧送医院啊!”
苏丽珍便连忙嘱咐王树把平时拉酒水的推车腾出来,又让李翠英去找条厚实的褥子铺上,准备把人送去医院。
趁着准备的工夫,苏丽珍便跟那两个路人打听是怎么回事,
其中一个赶忙解释道:“小姑娘,这可不关我们的事啊!我们从这条街过来,老远就看见这个老人家站在你家店门口,一动不动地往里头看。”
“我们还以为他在跟你们店里人搭话,谁知道我们走到你家这边的墙角时,他就突然整个人往前扑倒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老毛病,但是真跟我们没关系!”
苏丽珍连忙安抚对方:“两位叔叔误会了,我不是怀疑你们。只是这位老大爷眼下看着情况紧急,实在耽误不得。但有些话不好说,我们就是想请两位帮忙做个见证,也免得将来闹出什么误会解释不清。”
那两人一听就明白了,当下满口答应下来,还把自己的联系地址留给苏丽珍,说是随时愿意帮他们证明。
这边一说妥当,那边推车也准备好了,在场几个男同志一起,把老人抬上了车。
丁大勇和王树把人送去医院。
苏丽珍这边谢过了两个路人,又问在场围观的其他人,有是否认识老人的,众人都各自摇头。
苏丽珍最后又把店员工们召集到一起,仔细询问了一番,确定店里也没人见过这老人。估计就是寻常想要进店的客人,或许手头拮据,所以才迟迟站在门口不敢进来?
没打听出结果也不能不管,人是经由他们送去医院的,所谓“送佛送到西”,眼下还是得想办法通知对方家人才行。
她也没耽搁,当即去了街道和派出所,把情况反应了一遍。
街道宋主任这会儿没在,但是其他人跟苏家也比较熟,一听这事也没含糊,立即派了个人跟苏丽珍一起去了趟分管这一片的派出所。
老熟人秦所长刚好在,就亲自带着苏丽珍和街道的同志赶到医院了解情况。
到了医院,他们刚好找到正在办住院手续的丁大勇。一问才知道老人的情况不算好,身上的病症多且杂,还有严重的营养不良,晕倒是因为低血糖。人送到医院经过医生救治,原本已经苏醒,只是醒过来没多久又开始呕吐。
医生说是之前那一摔造成了轻微脑震荡,也不排除更严重的后果,一切需要住院进一步观察。
他们一行人过来时,王树正留在病房里照顾老人。
似乎是刚刚折腾得厉害了,医生打了针,老人这会儿已经睡着了。
秦所长和街道的工作人员走到病床边仔细端详老人,这一看,秦所长立马吃了一惊。
“是孟老!”
睡梦中的老人似乎也听到了这一声惊呼,皱了皱花白的眉头,似乎很不愿被人打扰。
秦所长连忙比了个手势,示意大家出去说。
一出病房,秦所长就主动对苏丽珍解释道:“这位孟老叫孟知详,他的情况比较复杂。孟老原先是凤城大学的教授,当年遭人迫害被下放,妻儿也因此病逝。”
“平/反后政府返还了他的家产,可他却坚持守在妻儿的坟冢前,一直不愿回来。”
几乎是他刚说完,一旁街道的工作人员立马惊呼道:“是不是那个在老‘富人巷’里有两家大宅子的留美博士?”
他这么一喊,连苏丽珍都想起来了。
当初他们还在客运站摆摊时,有两个姓周的混混受人指使,找他们麻烦。她拜托张表舅和他丈人一家,使了个小计策,把这兄弟俩教训了一顿。(见第46章)
这俩混子当初挨揍的地方就是所谓的“富人巷”,那一片在过去都是有钱的富户人家居住,后来浩劫时期下放了一批人,等平/反后回来的并不多,那一片地方也越发没落。
这位在“富人巷”有两套大宅子,却死守着乡下妻儿坟冢不肯回来的老人,苏丽珍上辈子就记得特别清楚。
因为老人去世后,家产无人继承,两座宅子最后被收归国有,报纸上当时刊登过那两块地皮的价值,几乎震惊了半座凤城市。
没想到机缘巧合,今天竟无意间救了这位正主。
“孩子,今天还真是多亏了你们!”
秦所长继续说道,“孟老还有个亲人在首都,但因为两地距离太远,往来不便,所以委托了一个联系人隔段时间就过来照看下孟老。”
“只是我听说这个联系人近期去了南方,又把人托付给了我一个在市局工作的老战友。孟老的情况耽误不得,我现在就去找我这个老战友,叫他想办法跟孟老那边的联系人或者亲人联系上,让那边尽快安排人过来。”
“不过珍珍,这段时间还得劳烦你们家,先帮着照看一下孟老这边。”
赶上这种情况,苏丽珍自然痛快地答应下来。
秦所长又拍了拍丁大勇和王树的肩膀,说了声“辛苦”,就带着街道的工作人员一起走了。
眼见这会儿时间不早,苏丽珍准备让丁大勇先去工地,顺便回去跟苏卫华他们交代一声,自己和王树留下照看孟老。
又从丁大勇那里要来医院的收据,把他垫的钱补给他,丁大勇不肯拿,被苏丽珍强塞了过去。
“大勇哥,你拿着,这不是咱自己的事。人家秦伯伯也说是把人托付给我家了,所以以后肯定是直接找我们说话,自然不能让你来垫钱。”
“再说,你好不容易攒了这点私房钱,总不能一次都搭进去吧!”
听小师妹打趣自己,丁大勇登时有些不好意思。
别看他现在动辄一掏一把钱,可那其实都是公司的公款,真属于他自己的那份,一个巴掌都凑不上。
这可不是丁大勇没挣钱!
因为年前他为躲避催婚,把所有赚的钱一声不吭都拿去买房子,惹得丁大娘伤心不已。所以作为惩罚,现在丁大勇每月到手的钱都必须上交。
这个规定也是苏卫华当初拍板定下的,丁大勇可不敢不听。
所以这位手底下管着三、四十号人的公司总经理,其实兜里比脸都干净。
还是苏丽珍和苏小麦跟家长们求情,说好歹一个公司的领导,不能出门连根买烟钱都掏不出来,丁大勇这才被获准,每月能拿个五块钱做花用。
这五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的,害得这一向粗枝大叶的人每天也要精打细算,就差扒拉算盘珠子了,真是想想就好笑。
丁大勇被调侃,自己也傻笑两声,想想小师妹说的有道理,这才收了钱。
苏丽珍刚把丁大勇送出病房,就见之前说去找人的秦所长忽然去而复返,而且身后还跟着两个面生的人。
“秦伯伯,您怎么又回来了?”
秦所长看见苏丽珍,老远就一拍大腿,指着身后两人中年岁大的那个,说道:“嗐,这可真赶巧了!孩子,这就是我说的那个战友,他是市局消防队的大队长,也是我的老上级。”
接着又对这人道:“老营长,就是这俩孩子和他们的家人发现了晕倒的孟老,又及时把人送到了医院。”
这位秦所长的老上级立马向苏丽珍两人表达了感谢,“孩子们,这次真是要感谢你们及时帮忙!我姓唐,你们要不嫌弃,就像喊你们秦伯伯一样,喊我声唐伯伯就行。”
苏丽珍观察这位唐大队长大约四十七、八的年纪,长得浓眉大眼,一身正气,心里十分有好感,当下也不扭捏,大大方方喊了人。
秦所长又指旁边的年轻人道:“这是孟老在太平庄大队的邻居,叫小田。,”
这个叫小田的小伙子年岁不大,这会儿满头满脸的汗水,神色狼狈又焦急,刚刚秦所长说话的时候,就不停往病房里张望,这会儿见终于能说上话,便赶忙跟苏丽珍再次确认,“这位大妹子,里头俺孟爷爷到底咋样了?俺现在能进去看看他不?”
苏丽珍看他确实着急,便又把医生诊断的结果详细复述了一遍,末了还道:“孟老刚刚睡着,他现在身体比较虚弱,医生说睡着反而是好事,有助身体机能恢复。”
小田听完犹豫了一瞬,到底怕惊扰孟知详,没敢进去。
扒着门窗户往里看了一会儿,他就抱着脑袋蹲在地上,嘴里不停念叨着“完了完了”,神情沮丧极了。
唐大队长便跟苏丽珍两人解释道:“我也是太平庄出来的,小田他爸是大队书记,我们两家是没出五服的亲戚。孟老坚持住在太平庄,先前他一个故交的晚辈就托付我和小田他爸一起照顾老人家。”
“孟老今天有事进城,本来是小田他爸陪着来的,但是不巧大队养猪场的猪闹了瘟,书记没时间出来,这才让小田送孟老过来。没想到小田中途买水的工夫,就跟老人家走散了!”
“小田里外找了半天,实在找不着,只好来找我。我带了人四处打听,听说之前有人看见你们店的人送一个晕倒的老人去医院,我听人描述那个老人很像是孟老,就这么挨着个儿的打听下来,就来了医院,正好跟老秦碰上了。”
他话音一落,蹲着的小田几乎带着哭腔说道:“俺完了,俺没照看好孟爷爷,俺爸回去非弄死俺不可!”
“俺也对不起沈先生,人家给俺们大队又捐学校、又捐猪场的,就让俺们帮忙照顾个人!可俺都干了啥,俺把人照顾得进了医院,俺咋那么没用,呜呜……”
说着、说着,最后竟抱头痛哭起来。
唐大队长看他那样,忍不住直皱眉头。苏丽珍瞧见他好几次抬腿,似乎想踹对方一脚,估计是顾忌她和师哥在场,到底忍了下来。
最后还是秦所长拍了拍小田肩膀,宽慰了他几句,好歹让这小伙子止住了泪。
既然孟老这边的人来了,苏丽珍他们也算完成了任务,在确定医院这边不需要他们留下后,三人就准备回去了。
走的时候,唐大队长再次表达了感谢,并把之前苏丽珍垫付的医药费还给了她。
这么会儿的工夫,花出去的钱又回到手上,苏丽珍心里还不由感叹,今天这好事做的还挺容易。
回去跟家人说起这位孟老的来历,众人也是唏嘘不已,都对这位命运坎坷的老人充满了同情。
苏卫华和李翠英还商量着等老人稍微好一些,他们也去医院探望一下,毕竟也算是缘分一场。
夫妻俩是两天后去的,原本苏丽珍也想跟着去一趟,只是刚好那天要返校拿成绩单,因此就错过了。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结束了,没想到一周后,店里突然有人带着礼物登门拜访。
那是一个她以为此生再不会见到的沈家人。
一到门外,果然看见一个十分消瘦的白发老人扑倒在门外的水泥石台上。
不远处两个出声的过路人,看见店里出来人也快步走了过来。
“大叔,大叔?”
苏卫华试探着上前轻唤了两声,见老人没有回应,忙又招呼丁大勇一起,小心翼翼把老人翻转过来,这才发现老人此时面色苍白,气息虚弱,额头上还磕了个血口子,看着伤得可不轻。
“这得赶紧送医院啊!”
苏丽珍便连忙嘱咐王树把平时拉酒水的推车腾出来,又让李翠英去找条厚实的褥子铺上,准备把人送去医院。
趁着准备的工夫,苏丽珍便跟那两个路人打听是怎么回事,
其中一个赶忙解释道:“小姑娘,这可不关我们的事啊!我们从这条街过来,老远就看见这个老人家站在你家店门口,一动不动地往里头看。”
“我们还以为他在跟你们店里人搭话,谁知道我们走到你家这边的墙角时,他就突然整个人往前扑倒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老毛病,但是真跟我们没关系!”
苏丽珍连忙安抚对方:“两位叔叔误会了,我不是怀疑你们。只是这位老大爷眼下看着情况紧急,实在耽误不得。但有些话不好说,我们就是想请两位帮忙做个见证,也免得将来闹出什么误会解释不清。”
那两人一听就明白了,当下满口答应下来,还把自己的联系地址留给苏丽珍,说是随时愿意帮他们证明。
这边一说妥当,那边推车也准备好了,在场几个男同志一起,把老人抬上了车。
丁大勇和王树把人送去医院。
苏丽珍这边谢过了两个路人,又问在场围观的其他人,有是否认识老人的,众人都各自摇头。
苏丽珍最后又把店员工们召集到一起,仔细询问了一番,确定店里也没人见过这老人。估计就是寻常想要进店的客人,或许手头拮据,所以才迟迟站在门口不敢进来?
没打听出结果也不能不管,人是经由他们送去医院的,所谓“送佛送到西”,眼下还是得想办法通知对方家人才行。
她也没耽搁,当即去了街道和派出所,把情况反应了一遍。
街道宋主任这会儿没在,但是其他人跟苏家也比较熟,一听这事也没含糊,立即派了个人跟苏丽珍一起去了趟分管这一片的派出所。
老熟人秦所长刚好在,就亲自带着苏丽珍和街道的同志赶到医院了解情况。
到了医院,他们刚好找到正在办住院手续的丁大勇。一问才知道老人的情况不算好,身上的病症多且杂,还有严重的营养不良,晕倒是因为低血糖。人送到医院经过医生救治,原本已经苏醒,只是醒过来没多久又开始呕吐。
医生说是之前那一摔造成了轻微脑震荡,也不排除更严重的后果,一切需要住院进一步观察。
他们一行人过来时,王树正留在病房里照顾老人。
似乎是刚刚折腾得厉害了,医生打了针,老人这会儿已经睡着了。
秦所长和街道的工作人员走到病床边仔细端详老人,这一看,秦所长立马吃了一惊。
“是孟老!”
睡梦中的老人似乎也听到了这一声惊呼,皱了皱花白的眉头,似乎很不愿被人打扰。
秦所长连忙比了个手势,示意大家出去说。
一出病房,秦所长就主动对苏丽珍解释道:“这位孟老叫孟知详,他的情况比较复杂。孟老原先是凤城大学的教授,当年遭人迫害被下放,妻儿也因此病逝。”
“平/反后政府返还了他的家产,可他却坚持守在妻儿的坟冢前,一直不愿回来。”
几乎是他刚说完,一旁街道的工作人员立马惊呼道:“是不是那个在老‘富人巷’里有两家大宅子的留美博士?”
他这么一喊,连苏丽珍都想起来了。
当初他们还在客运站摆摊时,有两个姓周的混混受人指使,找他们麻烦。她拜托张表舅和他丈人一家,使了个小计策,把这兄弟俩教训了一顿。(见第46章)
这俩混子当初挨揍的地方就是所谓的“富人巷”,那一片在过去都是有钱的富户人家居住,后来浩劫时期下放了一批人,等平/反后回来的并不多,那一片地方也越发没落。
这位在“富人巷”有两套大宅子,却死守着乡下妻儿坟冢不肯回来的老人,苏丽珍上辈子就记得特别清楚。
因为老人去世后,家产无人继承,两座宅子最后被收归国有,报纸上当时刊登过那两块地皮的价值,几乎震惊了半座凤城市。
没想到机缘巧合,今天竟无意间救了这位正主。
“孩子,今天还真是多亏了你们!”
秦所长继续说道,“孟老还有个亲人在首都,但因为两地距离太远,往来不便,所以委托了一个联系人隔段时间就过来照看下孟老。”
“只是我听说这个联系人近期去了南方,又把人托付给了我一个在市局工作的老战友。孟老的情况耽误不得,我现在就去找我这个老战友,叫他想办法跟孟老那边的联系人或者亲人联系上,让那边尽快安排人过来。”
“不过珍珍,这段时间还得劳烦你们家,先帮着照看一下孟老这边。”
赶上这种情况,苏丽珍自然痛快地答应下来。
秦所长又拍了拍丁大勇和王树的肩膀,说了声“辛苦”,就带着街道的工作人员一起走了。
眼见这会儿时间不早,苏丽珍准备让丁大勇先去工地,顺便回去跟苏卫华他们交代一声,自己和王树留下照看孟老。
又从丁大勇那里要来医院的收据,把他垫的钱补给他,丁大勇不肯拿,被苏丽珍强塞了过去。
“大勇哥,你拿着,这不是咱自己的事。人家秦伯伯也说是把人托付给我家了,所以以后肯定是直接找我们说话,自然不能让你来垫钱。”
“再说,你好不容易攒了这点私房钱,总不能一次都搭进去吧!”
听小师妹打趣自己,丁大勇登时有些不好意思。
别看他现在动辄一掏一把钱,可那其实都是公司的公款,真属于他自己的那份,一个巴掌都凑不上。
这可不是丁大勇没挣钱!
因为年前他为躲避催婚,把所有赚的钱一声不吭都拿去买房子,惹得丁大娘伤心不已。所以作为惩罚,现在丁大勇每月到手的钱都必须上交。
这个规定也是苏卫华当初拍板定下的,丁大勇可不敢不听。
所以这位手底下管着三、四十号人的公司总经理,其实兜里比脸都干净。
还是苏丽珍和苏小麦跟家长们求情,说好歹一个公司的领导,不能出门连根买烟钱都掏不出来,丁大勇这才被获准,每月能拿个五块钱做花用。
这五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的,害得这一向粗枝大叶的人每天也要精打细算,就差扒拉算盘珠子了,真是想想就好笑。
丁大勇被调侃,自己也傻笑两声,想想小师妹说的有道理,这才收了钱。
苏丽珍刚把丁大勇送出病房,就见之前说去找人的秦所长忽然去而复返,而且身后还跟着两个面生的人。
“秦伯伯,您怎么又回来了?”
秦所长看见苏丽珍,老远就一拍大腿,指着身后两人中年岁大的那个,说道:“嗐,这可真赶巧了!孩子,这就是我说的那个战友,他是市局消防队的大队长,也是我的老上级。”
接着又对这人道:“老营长,就是这俩孩子和他们的家人发现了晕倒的孟老,又及时把人送到了医院。”
这位秦所长的老上级立马向苏丽珍两人表达了感谢,“孩子们,这次真是要感谢你们及时帮忙!我姓唐,你们要不嫌弃,就像喊你们秦伯伯一样,喊我声唐伯伯就行。”
苏丽珍观察这位唐大队长大约四十七、八的年纪,长得浓眉大眼,一身正气,心里十分有好感,当下也不扭捏,大大方方喊了人。
秦所长又指旁边的年轻人道:“这是孟老在太平庄大队的邻居,叫小田。,”
这个叫小田的小伙子年岁不大,这会儿满头满脸的汗水,神色狼狈又焦急,刚刚秦所长说话的时候,就不停往病房里张望,这会儿见终于能说上话,便赶忙跟苏丽珍再次确认,“这位大妹子,里头俺孟爷爷到底咋样了?俺现在能进去看看他不?”
苏丽珍看他确实着急,便又把医生诊断的结果详细复述了一遍,末了还道:“孟老刚刚睡着,他现在身体比较虚弱,医生说睡着反而是好事,有助身体机能恢复。”
小田听完犹豫了一瞬,到底怕惊扰孟知详,没敢进去。
扒着门窗户往里看了一会儿,他就抱着脑袋蹲在地上,嘴里不停念叨着“完了完了”,神情沮丧极了。
唐大队长便跟苏丽珍两人解释道:“我也是太平庄出来的,小田他爸是大队书记,我们两家是没出五服的亲戚。孟老坚持住在太平庄,先前他一个故交的晚辈就托付我和小田他爸一起照顾老人家。”
“孟老今天有事进城,本来是小田他爸陪着来的,但是不巧大队养猪场的猪闹了瘟,书记没时间出来,这才让小田送孟老过来。没想到小田中途买水的工夫,就跟老人家走散了!”
“小田里外找了半天,实在找不着,只好来找我。我带了人四处打听,听说之前有人看见你们店的人送一个晕倒的老人去医院,我听人描述那个老人很像是孟老,就这么挨着个儿的打听下来,就来了医院,正好跟老秦碰上了。”
他话音一落,蹲着的小田几乎带着哭腔说道:“俺完了,俺没照看好孟爷爷,俺爸回去非弄死俺不可!”
“俺也对不起沈先生,人家给俺们大队又捐学校、又捐猪场的,就让俺们帮忙照顾个人!可俺都干了啥,俺把人照顾得进了医院,俺咋那么没用,呜呜……”
说着、说着,最后竟抱头痛哭起来。
唐大队长看他那样,忍不住直皱眉头。苏丽珍瞧见他好几次抬腿,似乎想踹对方一脚,估计是顾忌她和师哥在场,到底忍了下来。
最后还是秦所长拍了拍小田肩膀,宽慰了他几句,好歹让这小伙子止住了泪。
既然孟老这边的人来了,苏丽珍他们也算完成了任务,在确定医院这边不需要他们留下后,三人就准备回去了。
走的时候,唐大队长再次表达了感谢,并把之前苏丽珍垫付的医药费还给了她。
这么会儿的工夫,花出去的钱又回到手上,苏丽珍心里还不由感叹,今天这好事做的还挺容易。
回去跟家人说起这位孟老的来历,众人也是唏嘘不已,都对这位命运坎坷的老人充满了同情。
苏卫华和李翠英还商量着等老人稍微好一些,他们也去医院探望一下,毕竟也算是缘分一场。
夫妻俩是两天后去的,原本苏丽珍也想跟着去一趟,只是刚好那天要返校拿成绩单,因此就错过了。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结束了,没想到一周后,店里突然有人带着礼物登门拜访。
那是一个她以为此生再不会见到的沈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