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排好了一切,苏丽珍突然想起店里没有猪蹄了,卤好的熟猪蹄倒是有,但那不是她想要的。
她也是突然想起,之前孟知详晕倒在店门口那次,听那个一同陪老爷子来的小田说过,孟老的妻子,也就是苏爷爷的养姐生前很喜欢吃蹄花汤。
孟老偶然认识一个从川省来的老太太,做这道蹄花汤最是地道,所以每逢孟老妻子的忌日,老爷子就要到城里请这个老太太帮着做一道蹄花汤。
只是那天孟老进城来找那个老太太的时候,才得知老人已经过世了,孟老本就身体不好,受了这个打击,加上思念亡妻,那天才会彻底支撑不住。
如果说苏丽珍之前对孟老只是敬佩和感慨,那现在就是爱屋及乌的关切,所以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她都想帮老人实现。
她连忙安排张表舅去买猪蹄,打算中午让李翠英做一道蹄花汤。
她对妈妈的手艺还是很有信心的,不说百分百还原蜀地的味道,能有个八/九成也是对孟爷爷的安慰了。
至于苏爷爷,他厨艺卓绝,但是本人却对入口的东西没什么偏好,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
苏丽珍只记得他很爱喝茶,绿茶、红茶、花茶,不拘什么茶,都能喝的津津有味。
那时,他们时常浪迹街头,别说是茶,连口热水都费劲。苏爷爷有时候想的厉害,就扒拉草根嚼几口。苏丽珍那时候常想,要是以后她有能力,一定要搜集来各种各样的茶孝敬他老人家。
也许是她执念太深,以至于重生后但凡走到卖茶的地方总要下意识买上许多,偏偏买回来又不喝,李翠英和苏小麦只偶尔喝点花茶,苏卫华动手术之前,医生也不允许他喝茶。
一来二去,那些茶叶只能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柜子里,叫苏卫华和李翠英哭笑不得。
后来这个小癖好不知道怎么传扬开来,逢年过节亲戚朋友来往时,大家总是要给他们家备上一包好茶。如今家里的茶叶已经攒了大半个柜子,就算楼下饭店每天取用也架不住大伙儿不断往里添。
还有前几天沈瑞来的那回,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竟然也带了许多名贵茶叶,李翠英整理的时候直咂舌,直说光这些好茶就抵得上一般人半年的工资,可真叫人破费了。
想起沈瑞,苏丽珍的目光微暗。
方才在包厢里听了一耳朵,原来苏爷爷居然跟沈家也颇有渊源。
苏爷爷当年参军后,因为生的瘦小,加上厨艺好,队里的人喜欢他,也不让他上战场,只在后勤负责给大伙儿做饭。
在一次重要战役中,作为总指挥的一位沈姓首长负伤严重,部队就安排苏爷爷专门照顾这位沈首长。苏爷爷做的饭菜特别好吃,人又机灵能干,沈首长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提前康复归队,临走时就把苏爷爷要走了,从此后南征北战一直把苏爷爷带在身边。
这位沈首长就是沈瑞的爷爷。
建国后,苏爷爷退伍,沈首长就把他安排到部队食堂做饭。后来苏爷爷的妻子瘫痪,身边不能离人太久,而部队离苏家又太远,也是沈首长出面,将他调到离家最近的一家机关单位做午饭。
苏爷爷对沈瑞的爷爷很是敬重,对沈家也充满感激,而沈瑞对苏爷爷的态度也是亲昵中不失尊敬,看得出双方交情是真的不错。
苏丽珍不由想起上辈子苏爷爷临终前,除了把《料经》留给她,还交给她一个地址,并一再嘱咐她,让她等自己死后就去找地址上一个叫沈瑞的人,这个人一定会把她带回国。
姓沈的人不知凡几,她当时根本没想到这个沈瑞就是沈哲的小叔。
而她也确实在苏爷爷过世后,第一时间去找了这个人。只是她不是为自己,她是想找到人后,请对方帮忙处理苏爷爷的后事,最好能把苏爷爷的骨灰带回故土。
可是她运气不好,当她找过去的时候,沈瑞刚好不在,他的助理又看她衣衫褴褛,形容狼狈,以为她是骗子,拒绝帮她联系老板。
苏丽珍担心时间长了,苏爷爷的尸身被发现,也没跟他过多纠缠。像他们这种异国的流浪汉,身上没有身份证明,死了只会被拉走胡乱处理,甚至不知被倒卖到什么地方去。
她不能看着苏爷爷落得那样的下场,正好九十年代初纽市黑/帮猖獗,为争夺地盘三不五时就要火拼一场。她背着苏爷爷的尸体,跑到黑/帮混迹的地方,守了一整天,果然再次碰到火拼场面,她暗中潜伏,趁乱捡走了地上一具尸体的手木仓。
她将这把手木仓卖掉,又求了唐人街一个说得上话的大佬,请他出面,帮忙找到一家殡仪馆,将苏爷爷的尸骨火化了。
她本来想再去找一趟那个沈瑞,无论如何请他帮忙把苏爷爷送回国,可惜终没能实现。
那次偷拿手木仓,因为躲避不及时,她被流弹击中,为了省钱,她只在唐人街一家地下诊所草草处理了一下,等拿到苏爷爷的骨灰后,她伤口感染加上营养不良,到底没撑住,死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里。
临死前,除了悔恨愧对父母之外,她最遗憾的就是没来得及联系到人把苏爷爷送回去。
想到这,她心中悲痛的同时不免又生出几分怨怼。那个沈瑞,关键时刻不在,手下的人也狗屁不通,真是枉费苏爷爷对他的信重。
再想起刚刚在包厢里,苏爷爷言语间对他的倚重、慈爱,苏丽珍只觉得胸口像压了块大石头,闷得她格外难受。
本来想着以后没机会、也不需要再接触这个人,可因为苏爷爷,怕是躲不掉了。
她不由深吸一口气。
罢了,反正看在苏爷爷的面子上,她就当他是座佛陀雕像,敬着远着就是。
收回注意力,她想起要给苏爷爷泡茶这事,只是包厢里之前已经上了好茶,苏爷爷毕竟年纪大了,短时间不宜喝太多茶。
正思量间,她突然瞥见柜台边上张表舅他们卸下来的不少乡下特产。
走过去翻找一通,很快找出一小兜毛桃和青李。
这些毛桃和青李都未经嫁接,虽然果味浓郁,但是个头小,口感发硬,味道偏酸,不比同一时间下来的香瓜和甜杏好吃,不过因为苏丽珍嗜酸,所以姨姥姥还是给她装了不少带回来。
她思索片刻,洗了几个毛桃和青李,去核切丁,用热水冲泡,等稍凉一些,再加入蜂蜜和少量乌龙茶汤调匀。
一股桃李的水果清香开始飘散在后厨里,张舅妈等人在旁边看着,头一次见这种拿水果泡茶的,几人不由啧啧称奇。
等苏丽珍将调好的水果茶用一个透明的玻璃水壶装好,白色带着一丝深红的毛桃,浅黄色的青李,浅棕色发粉的茶汤,在壶身几朵浅蓝色小花的映衬下,视觉效果超群,一下迷倒了所有人。
苏丽珍把剩下的水果茶给他们一人倒了一小杯尝了尝,各各都说好!尤其是几个女同志,觉得这水果茶好闻、好喝还好看,一个个像看西洋景,拿在手里都舍不得喝,直问苏丽珍是怎么想到的。
苏丽珍心中苦笑,哪里是她想到的。不过是上辈子刚到米国时,在餐馆洗盘子,偶然看见洋老板一家这么做过,她才学会的。
把那兜子毛桃、青李留在后厨,让大家自己泡,苏丽珍端着一壶泡好的水果茶回到包厢。
只是她刚掀开珠帘进来,就见坐在包厢里的一众人齐齐将含笑的目光投向她,不由一怔。
尤其坐在最边上那位,看过来的眼神要笑不笑的,让她心里很是不痛快。
苏丽珍把自己的视线集中在苏爷爷、孟爷爷和父母这边,连一公分也不肯往旁边沈瑞的身上移。
她笑着问道:“爸、妈,你们怎么这么看着我?”
李翠英就笑着朝她招手,“珍珍快来,我们正说呢,原来你长得跟苏叔的姐姐有些像呢!”
苏丽珍闻言也有些惊讶,苏爷爷的姐姐,孟老的妻子,她像那位夫人吗?
一旁的苏小麦跟她解释,刚刚大家谈到他们上次救孟老爷子那次,原来孟老晕倒在他们店门前还真是有几分缘分使然。
那天,孟老乍然听说经常给妻子做祭品的老人过世,心情郁卒,加上来时坐车颠簸辛苦,不免有些头晕眼花。陪同老爷子一块来的小田以为他是热的,忙将马车停在路边,自己四下打听去买解暑的绿豆汤。
正巧小田马车停放的位置离他们家饭店不远,也不知怎么,孟老昏沉间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麻辣香味,极似妻子生前喜欢的川菜味道,他便下意识循着香味找到了饭店。
刚到店门口,就听见屋子里有人喊了声“珍珍”,却是跟他妻子的小名一样!
孟老一时便有些恍惚,下意识探头往里看,入眼就是一个少女端坐在大厅正对门口的桌子前,安静地埋头写字。
盛夏的阳光洒在她白净的面庞和秀美的身躯上,像是给她罩了一层梦幻的轻纱,那么恬静、美好,一如镌刻在他心底的那道身影。
孟老只以为自己看到了年轻时的爱妻,当即激动不已,也许情绪起伏太大,紧接着就眼前一黑,之后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醒了才知道自己晕倒在人家店门口,幸亏老板一家心善,抓紧时间将他送到医院,好歹没贻误病情。
她也是突然想起,之前孟知详晕倒在店门口那次,听那个一同陪老爷子来的小田说过,孟老的妻子,也就是苏爷爷的养姐生前很喜欢吃蹄花汤。
孟老偶然认识一个从川省来的老太太,做这道蹄花汤最是地道,所以每逢孟老妻子的忌日,老爷子就要到城里请这个老太太帮着做一道蹄花汤。
只是那天孟老进城来找那个老太太的时候,才得知老人已经过世了,孟老本就身体不好,受了这个打击,加上思念亡妻,那天才会彻底支撑不住。
如果说苏丽珍之前对孟老只是敬佩和感慨,那现在就是爱屋及乌的关切,所以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她都想帮老人实现。
她连忙安排张表舅去买猪蹄,打算中午让李翠英做一道蹄花汤。
她对妈妈的手艺还是很有信心的,不说百分百还原蜀地的味道,能有个八/九成也是对孟爷爷的安慰了。
至于苏爷爷,他厨艺卓绝,但是本人却对入口的东西没什么偏好,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
苏丽珍只记得他很爱喝茶,绿茶、红茶、花茶,不拘什么茶,都能喝的津津有味。
那时,他们时常浪迹街头,别说是茶,连口热水都费劲。苏爷爷有时候想的厉害,就扒拉草根嚼几口。苏丽珍那时候常想,要是以后她有能力,一定要搜集来各种各样的茶孝敬他老人家。
也许是她执念太深,以至于重生后但凡走到卖茶的地方总要下意识买上许多,偏偏买回来又不喝,李翠英和苏小麦只偶尔喝点花茶,苏卫华动手术之前,医生也不允许他喝茶。
一来二去,那些茶叶只能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柜子里,叫苏卫华和李翠英哭笑不得。
后来这个小癖好不知道怎么传扬开来,逢年过节亲戚朋友来往时,大家总是要给他们家备上一包好茶。如今家里的茶叶已经攒了大半个柜子,就算楼下饭店每天取用也架不住大伙儿不断往里添。
还有前几天沈瑞来的那回,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竟然也带了许多名贵茶叶,李翠英整理的时候直咂舌,直说光这些好茶就抵得上一般人半年的工资,可真叫人破费了。
想起沈瑞,苏丽珍的目光微暗。
方才在包厢里听了一耳朵,原来苏爷爷居然跟沈家也颇有渊源。
苏爷爷当年参军后,因为生的瘦小,加上厨艺好,队里的人喜欢他,也不让他上战场,只在后勤负责给大伙儿做饭。
在一次重要战役中,作为总指挥的一位沈姓首长负伤严重,部队就安排苏爷爷专门照顾这位沈首长。苏爷爷做的饭菜特别好吃,人又机灵能干,沈首长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提前康复归队,临走时就把苏爷爷要走了,从此后南征北战一直把苏爷爷带在身边。
这位沈首长就是沈瑞的爷爷。
建国后,苏爷爷退伍,沈首长就把他安排到部队食堂做饭。后来苏爷爷的妻子瘫痪,身边不能离人太久,而部队离苏家又太远,也是沈首长出面,将他调到离家最近的一家机关单位做午饭。
苏爷爷对沈瑞的爷爷很是敬重,对沈家也充满感激,而沈瑞对苏爷爷的态度也是亲昵中不失尊敬,看得出双方交情是真的不错。
苏丽珍不由想起上辈子苏爷爷临终前,除了把《料经》留给她,还交给她一个地址,并一再嘱咐她,让她等自己死后就去找地址上一个叫沈瑞的人,这个人一定会把她带回国。
姓沈的人不知凡几,她当时根本没想到这个沈瑞就是沈哲的小叔。
而她也确实在苏爷爷过世后,第一时间去找了这个人。只是她不是为自己,她是想找到人后,请对方帮忙处理苏爷爷的后事,最好能把苏爷爷的骨灰带回故土。
可是她运气不好,当她找过去的时候,沈瑞刚好不在,他的助理又看她衣衫褴褛,形容狼狈,以为她是骗子,拒绝帮她联系老板。
苏丽珍担心时间长了,苏爷爷的尸身被发现,也没跟他过多纠缠。像他们这种异国的流浪汉,身上没有身份证明,死了只会被拉走胡乱处理,甚至不知被倒卖到什么地方去。
她不能看着苏爷爷落得那样的下场,正好九十年代初纽市黑/帮猖獗,为争夺地盘三不五时就要火拼一场。她背着苏爷爷的尸体,跑到黑/帮混迹的地方,守了一整天,果然再次碰到火拼场面,她暗中潜伏,趁乱捡走了地上一具尸体的手木仓。
她将这把手木仓卖掉,又求了唐人街一个说得上话的大佬,请他出面,帮忙找到一家殡仪馆,将苏爷爷的尸骨火化了。
她本来想再去找一趟那个沈瑞,无论如何请他帮忙把苏爷爷送回国,可惜终没能实现。
那次偷拿手木仓,因为躲避不及时,她被流弹击中,为了省钱,她只在唐人街一家地下诊所草草处理了一下,等拿到苏爷爷的骨灰后,她伤口感染加上营养不良,到底没撑住,死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里。
临死前,除了悔恨愧对父母之外,她最遗憾的就是没来得及联系到人把苏爷爷送回去。
想到这,她心中悲痛的同时不免又生出几分怨怼。那个沈瑞,关键时刻不在,手下的人也狗屁不通,真是枉费苏爷爷对他的信重。
再想起刚刚在包厢里,苏爷爷言语间对他的倚重、慈爱,苏丽珍只觉得胸口像压了块大石头,闷得她格外难受。
本来想着以后没机会、也不需要再接触这个人,可因为苏爷爷,怕是躲不掉了。
她不由深吸一口气。
罢了,反正看在苏爷爷的面子上,她就当他是座佛陀雕像,敬着远着就是。
收回注意力,她想起要给苏爷爷泡茶这事,只是包厢里之前已经上了好茶,苏爷爷毕竟年纪大了,短时间不宜喝太多茶。
正思量间,她突然瞥见柜台边上张表舅他们卸下来的不少乡下特产。
走过去翻找一通,很快找出一小兜毛桃和青李。
这些毛桃和青李都未经嫁接,虽然果味浓郁,但是个头小,口感发硬,味道偏酸,不比同一时间下来的香瓜和甜杏好吃,不过因为苏丽珍嗜酸,所以姨姥姥还是给她装了不少带回来。
她思索片刻,洗了几个毛桃和青李,去核切丁,用热水冲泡,等稍凉一些,再加入蜂蜜和少量乌龙茶汤调匀。
一股桃李的水果清香开始飘散在后厨里,张舅妈等人在旁边看着,头一次见这种拿水果泡茶的,几人不由啧啧称奇。
等苏丽珍将调好的水果茶用一个透明的玻璃水壶装好,白色带着一丝深红的毛桃,浅黄色的青李,浅棕色发粉的茶汤,在壶身几朵浅蓝色小花的映衬下,视觉效果超群,一下迷倒了所有人。
苏丽珍把剩下的水果茶给他们一人倒了一小杯尝了尝,各各都说好!尤其是几个女同志,觉得这水果茶好闻、好喝还好看,一个个像看西洋景,拿在手里都舍不得喝,直问苏丽珍是怎么想到的。
苏丽珍心中苦笑,哪里是她想到的。不过是上辈子刚到米国时,在餐馆洗盘子,偶然看见洋老板一家这么做过,她才学会的。
把那兜子毛桃、青李留在后厨,让大家自己泡,苏丽珍端着一壶泡好的水果茶回到包厢。
只是她刚掀开珠帘进来,就见坐在包厢里的一众人齐齐将含笑的目光投向她,不由一怔。
尤其坐在最边上那位,看过来的眼神要笑不笑的,让她心里很是不痛快。
苏丽珍把自己的视线集中在苏爷爷、孟爷爷和父母这边,连一公分也不肯往旁边沈瑞的身上移。
她笑着问道:“爸、妈,你们怎么这么看着我?”
李翠英就笑着朝她招手,“珍珍快来,我们正说呢,原来你长得跟苏叔的姐姐有些像呢!”
苏丽珍闻言也有些惊讶,苏爷爷的姐姐,孟老的妻子,她像那位夫人吗?
一旁的苏小麦跟她解释,刚刚大家谈到他们上次救孟老爷子那次,原来孟老晕倒在他们店门前还真是有几分缘分使然。
那天,孟老乍然听说经常给妻子做祭品的老人过世,心情郁卒,加上来时坐车颠簸辛苦,不免有些头晕眼花。陪同老爷子一块来的小田以为他是热的,忙将马车停在路边,自己四下打听去买解暑的绿豆汤。
正巧小田马车停放的位置离他们家饭店不远,也不知怎么,孟老昏沉间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麻辣香味,极似妻子生前喜欢的川菜味道,他便下意识循着香味找到了饭店。
刚到店门口,就听见屋子里有人喊了声“珍珍”,却是跟他妻子的小名一样!
孟老一时便有些恍惚,下意识探头往里看,入眼就是一个少女端坐在大厅正对门口的桌子前,安静地埋头写字。
盛夏的阳光洒在她白净的面庞和秀美的身躯上,像是给她罩了一层梦幻的轻纱,那么恬静、美好,一如镌刻在他心底的那道身影。
孟老只以为自己看到了年轻时的爱妻,当即激动不已,也许情绪起伏太大,紧接着就眼前一黑,之后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醒了才知道自己晕倒在人家店门口,幸亏老板一家心善,抓紧时间将他送到医院,好歹没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