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过后,还有时间,你去寻陛下吧。”
马车之上,沉竹低声同霍间重说道。
“为何?”霍间重边说着,边握住了她的手,“夫人昨夜不才说过,事情已无转圜。”
“兴许有呢?”沉竹抬头对上霍间重的眼睛,“同陛下说,你不想娶布素公主,看看陛下是如何说。”
沉竹想让霍间重去试探陛下是否知晓皇后所做之事,毕竟霍间重当初在剑下救了他的性命,同陛下说明自己的态度,兴许陛下会有所作为,这是沉竹最后能做的事,至少若她不动手,他还能活下来。
可这又有什么用呢?她必定会动手。
“好,我听夫人的。”霍间重应道,在他心中,沉竹此刻的平淡和先前的愤怒都要更真实些。
就当作是最后的关心吧,沉竹这样想到,她不忍再去看霍间重的眼眸,转头掀开车帘看向车窗之外,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一片和乐的景象。
“滁州的家宅可还留着?”沉竹向霍间重问道。
“还在。”霍间重摆弄着沉竹的手说道,“先前在滁州城外驻扎的敌军,因昭王一事已然撤退了,现下应当聚在覃国国都,等候着大军的号角。”
“久不回去,那间宅子要找个人打理才是。”
“那便让霍任芙回去一趟吧,去看看那间宅子,再找个可靠的人看管着。”霍间重顺着沉竹的话说道,“她同我不止念叨过一次,她想回滁州看看。”
霍间重的这番话正和沉竹意,若是霍间重出事,霍任芙也应当有个去处才是。
马车逐渐停在霍府门前,沉竹牵着霍间重的手下车,站在门前仔细打量了府门前的牌匾,这块牌匾是霍间重刚到燕京时,陛下赏来的,她好像从未认真看过这匾上的字,也未曾猜想过这上面的字入木几分。
“午后见过陛下,便归家罢。”沉竹勾起笑容对霍间重说道,“我在家中等你。”
她会等霍间重回来,等到陛下的答复。
午后,霍间重拿着当初刚救下陛下时,陛下给他的信物进宫,霍任芙安排着自己日后回到滁州的事宜,沉竹便一个人在府中转着。
她还记得园中花圃里的花是她与霍任芙定下,正厅中的木椅是她与霍任芙定下了样式,霍间重亲去城中木匠铺子里取回来的,还有她刚走过的这长廊,前年元宵时她们刚到燕京,在这长廊上一同挂上了从集市上买来的圆灯,那圆灯外面糊着一层白色的宣纸,里面放着的烛火将这灯笼的颜色变得暖黄,灯笼上还画着三只兔子和一轮明月,明月旁写着两行小字:“朵则朵额,消得良辰。”
原来自己竟记得如此清楚,脑中回响起这字句时,沉竹自己都有些惊讶。
一路上沉竹除了回忆,也将从正屋到府中各处出口的路摸了个清楚,何处有人把守,有几人把守都默默记下,在脑中规划着自己动手后该从何处离开霍府,与润夏安排的接应的人汇合。
就这样从午后走到夕阳,沉竹再一次走到门前时,恰好霍间重打开府门,从宫中返回。
可惜他的脸阴沉沉的,看来事情并没有转机。
“陛下如何说?”
“陛下什么都没说。”霍间重说着走到了沉竹身边,“他知道我的来意,同我下了一个下午的棋。”
“提及皇后时呢?他的态度如何?”
“同往常一样,没什么异常。”
景王的态度让沉竹猜不出什么来,只好牵着霍间重的手往主屋走着。
“那两个时辰很煎熬吧。”沉竹忽地向霍间重说道。
霍间重听后闷着声音“嗯”了一声,随后看向沉竹说道:“你知我是有些坐不住的,我幼时的夫子没教过我该如何下棋,直到从军之后和同僚们交际我才了解了一些。”
“从头输到尾?”沉竹打趣道。
“陛下自然是比我精通的,因而让我赢了一局。”
沉竹听后点了点头,将话重新说回了正题:“若婚退不了,那便将这流程走下去,往后的事便走一步看一步,总会有解法的。”
沉竹主动地谈起了未来,哪怕她知道这样的未来不会到来,但这样的话还是令霍间重感到振奋。
“总会有解法。”他说着将沉竹抱在了怀中,“你我永不会分开。”
第五日,沉竹按照和润夏的约定,来到了拂尘寺的后山。
月色高悬,四下无云也无风,这日的夜晚同它的白日一般晴朗,让人不会怀疑有变故发生。
润夏依旧穿着那日的素色衣衫等候在那间小亭中,受杨谣启发,沉竹这次特意抬头去看了此前从未注意过的,横在小亭一侧的牌匾。
解灵亭。
沉竹简单扫了一眼牌匾后在润夏面前坐下,不待她开口,润夏便率先开口道:“可考虑好了?”
她像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沉竹的答案,或者说,沉竹今日来此赴约本就出乎她的意料。
“考虑好了。”沉竹干脆地回答道,“后日,我便会动手,彼时我需要一匹快马备在霍府的后门处,至于出城我会自己想办法。”
听到陈述这样的回答,润夏说不清自己心中时高兴还是难过,她既期待她能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又为自己多了一个同伴感到庆幸。
“我会按你说的去做。”说着,润夏从袖中拿出一张图纸放到沉竹面前,“出城之后,去这个地方等候。”
她指着图纸中央一处名叫槐乡的地方。
“那里会有人给你一个隐蔽的住处,不到一个月,你便能得到最后的解药。”
沉竹听后将图纸收下,随后问道:“你离开这个燕京城后也去往了此处?”
润夏摇了摇头说道:“若是每次都安排在一处,这地方怕是不日里便要你夫君带人查处了罢。”
“他之后不会这个机会了。”沉竹说这话时,没带什么多余的感情。
“你替他感到可惜吗?”润夏探究地看向沉竹,“我以为五日的时间过后,我在此处不会见到你。”
沉竹没去回答这个问题,她心中约莫是有些害怕回答的,怕回答之后便会出现破绽,怕自己会有更多的感情表露在润夏的面前。
“若是我得不到解药呢?若是我得到解药之后还是在下一年的春天死去呢?可有人会来为我收尸?”
沉竹还是提出了这个带着点傻气的问题,她知道这是一个选择,而选择背后意味着她要履行她所厌恶的等待。
“我没有等到人来给我收尸。”润夏浅笑着说道,“这过程是很难捱,但兴许这会是最后一次等待,先前每月等待赋凌司解药的时刻比这难熬多了不是吗?你可想好了你之后要做的事?”
“想好了。”沉竹很快回答道,但她没有同润夏接着谈起下文。
润夏看出了这一点,也不追问下去。
“霍间重可有觉出端倪?”润夏用平淡的语气问道,“薛祁同我说,他昨日去找过陛下。”
“没有。”沉竹察觉出了润夏想要问些什么,“皇后娘娘那日宫宴上做出了那样出乎意料的决定,任谁都该做出些反应,他进宫向陛下请求,看是否能拒掉这门亲事,但陛下什么也没说,同他下了一整个下午的棋,他只赢了一局。”
“赐婚一事的确意外,你也不必记挂在心上,你我都知晓这婚事只会进行到定下婚书昭告天下的那一步,至于再往后,霍间重那时应已死在了你的刀下。”
是啊,沉竹知晓此事,那日宫宴上听到薛祁说道此事时她本是没什么感觉的,但她忘不了霍间重最后看向自己的那一眼,那一眼像是在同她说:你终究是要将我抛下的。
那时她感到了难过,不过这情绪很淡,庭院里的冷风不肖片刻便将这点难过吹散,只是她会记得,就如同她记得她们在燕京城的那些过往一般。
“我若是记挂,今日便不会来了。”
润夏听后将笑容收回,关于沉竹的事,她牵扯了太多的个人情绪。
“这兴许是你我的最后一面了。”她同沉竹说起告别的话,“可我希望之后还能再见到你。”
见到她说些什么?二人一起回忆在赋凌司的过往吗?于沉竹而言,这可算不上一段很好的记忆,好些在赋凌司的事若不是特意提起,她已快要记不清。
但润夏确是这样想的,她从袖中又拿出了一个香囊,同她在拂尘寺后山与沉竹见到的第一面时给沉竹的那个没什么两样。
“我先前同你说过,我眼下帮着不少有困难的商队解决些事情,若我没记错,你在商队待了很久。”润夏说着将那只小巧的青色香囊推到了沉竹面前,“香囊里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能找到我的地方。”
这次的香囊上没有绣着竹叶,绣着再普通不过的两朵粉花,润夏的话也说的明确,不用沉竹再去猜。
沉竹没说什么,将香囊收下后,便转身离开了她曾辗转过无数次的拂尘寺。
这夜无风,但沉竹骑着急驰的马还是能听到风从耳边呼啸而过,那只香囊被她放在衣袖最浅的地方,回京的路上并不全是平坦的路,那只香囊永远落在了路上一棵杨树旁。
沉竹之后再没走过这条路,不知这条路上每逢春日杨树便会连成荫蔽。
马车之上,沉竹低声同霍间重说道。
“为何?”霍间重边说着,边握住了她的手,“夫人昨夜不才说过,事情已无转圜。”
“兴许有呢?”沉竹抬头对上霍间重的眼睛,“同陛下说,你不想娶布素公主,看看陛下是如何说。”
沉竹想让霍间重去试探陛下是否知晓皇后所做之事,毕竟霍间重当初在剑下救了他的性命,同陛下说明自己的态度,兴许陛下会有所作为,这是沉竹最后能做的事,至少若她不动手,他还能活下来。
可这又有什么用呢?她必定会动手。
“好,我听夫人的。”霍间重应道,在他心中,沉竹此刻的平淡和先前的愤怒都要更真实些。
就当作是最后的关心吧,沉竹这样想到,她不忍再去看霍间重的眼眸,转头掀开车帘看向车窗之外,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一片和乐的景象。
“滁州的家宅可还留着?”沉竹向霍间重问道。
“还在。”霍间重摆弄着沉竹的手说道,“先前在滁州城外驻扎的敌军,因昭王一事已然撤退了,现下应当聚在覃国国都,等候着大军的号角。”
“久不回去,那间宅子要找个人打理才是。”
“那便让霍任芙回去一趟吧,去看看那间宅子,再找个可靠的人看管着。”霍间重顺着沉竹的话说道,“她同我不止念叨过一次,她想回滁州看看。”
霍间重的这番话正和沉竹意,若是霍间重出事,霍任芙也应当有个去处才是。
马车逐渐停在霍府门前,沉竹牵着霍间重的手下车,站在门前仔细打量了府门前的牌匾,这块牌匾是霍间重刚到燕京时,陛下赏来的,她好像从未认真看过这匾上的字,也未曾猜想过这上面的字入木几分。
“午后见过陛下,便归家罢。”沉竹勾起笑容对霍间重说道,“我在家中等你。”
她会等霍间重回来,等到陛下的答复。
午后,霍间重拿着当初刚救下陛下时,陛下给他的信物进宫,霍任芙安排着自己日后回到滁州的事宜,沉竹便一个人在府中转着。
她还记得园中花圃里的花是她与霍任芙定下,正厅中的木椅是她与霍任芙定下了样式,霍间重亲去城中木匠铺子里取回来的,还有她刚走过的这长廊,前年元宵时她们刚到燕京,在这长廊上一同挂上了从集市上买来的圆灯,那圆灯外面糊着一层白色的宣纸,里面放着的烛火将这灯笼的颜色变得暖黄,灯笼上还画着三只兔子和一轮明月,明月旁写着两行小字:“朵则朵额,消得良辰。”
原来自己竟记得如此清楚,脑中回响起这字句时,沉竹自己都有些惊讶。
一路上沉竹除了回忆,也将从正屋到府中各处出口的路摸了个清楚,何处有人把守,有几人把守都默默记下,在脑中规划着自己动手后该从何处离开霍府,与润夏安排的接应的人汇合。
就这样从午后走到夕阳,沉竹再一次走到门前时,恰好霍间重打开府门,从宫中返回。
可惜他的脸阴沉沉的,看来事情并没有转机。
“陛下如何说?”
“陛下什么都没说。”霍间重说着走到了沉竹身边,“他知道我的来意,同我下了一个下午的棋。”
“提及皇后时呢?他的态度如何?”
“同往常一样,没什么异常。”
景王的态度让沉竹猜不出什么来,只好牵着霍间重的手往主屋走着。
“那两个时辰很煎熬吧。”沉竹忽地向霍间重说道。
霍间重听后闷着声音“嗯”了一声,随后看向沉竹说道:“你知我是有些坐不住的,我幼时的夫子没教过我该如何下棋,直到从军之后和同僚们交际我才了解了一些。”
“从头输到尾?”沉竹打趣道。
“陛下自然是比我精通的,因而让我赢了一局。”
沉竹听后点了点头,将话重新说回了正题:“若婚退不了,那便将这流程走下去,往后的事便走一步看一步,总会有解法的。”
沉竹主动地谈起了未来,哪怕她知道这样的未来不会到来,但这样的话还是令霍间重感到振奋。
“总会有解法。”他说着将沉竹抱在了怀中,“你我永不会分开。”
第五日,沉竹按照和润夏的约定,来到了拂尘寺的后山。
月色高悬,四下无云也无风,这日的夜晚同它的白日一般晴朗,让人不会怀疑有变故发生。
润夏依旧穿着那日的素色衣衫等候在那间小亭中,受杨谣启发,沉竹这次特意抬头去看了此前从未注意过的,横在小亭一侧的牌匾。
解灵亭。
沉竹简单扫了一眼牌匾后在润夏面前坐下,不待她开口,润夏便率先开口道:“可考虑好了?”
她像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沉竹的答案,或者说,沉竹今日来此赴约本就出乎她的意料。
“考虑好了。”沉竹干脆地回答道,“后日,我便会动手,彼时我需要一匹快马备在霍府的后门处,至于出城我会自己想办法。”
听到陈述这样的回答,润夏说不清自己心中时高兴还是难过,她既期待她能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又为自己多了一个同伴感到庆幸。
“我会按你说的去做。”说着,润夏从袖中拿出一张图纸放到沉竹面前,“出城之后,去这个地方等候。”
她指着图纸中央一处名叫槐乡的地方。
“那里会有人给你一个隐蔽的住处,不到一个月,你便能得到最后的解药。”
沉竹听后将图纸收下,随后问道:“你离开这个燕京城后也去往了此处?”
润夏摇了摇头说道:“若是每次都安排在一处,这地方怕是不日里便要你夫君带人查处了罢。”
“他之后不会这个机会了。”沉竹说这话时,没带什么多余的感情。
“你替他感到可惜吗?”润夏探究地看向沉竹,“我以为五日的时间过后,我在此处不会见到你。”
沉竹没去回答这个问题,她心中约莫是有些害怕回答的,怕回答之后便会出现破绽,怕自己会有更多的感情表露在润夏的面前。
“若是我得不到解药呢?若是我得到解药之后还是在下一年的春天死去呢?可有人会来为我收尸?”
沉竹还是提出了这个带着点傻气的问题,她知道这是一个选择,而选择背后意味着她要履行她所厌恶的等待。
“我没有等到人来给我收尸。”润夏浅笑着说道,“这过程是很难捱,但兴许这会是最后一次等待,先前每月等待赋凌司解药的时刻比这难熬多了不是吗?你可想好了你之后要做的事?”
“想好了。”沉竹很快回答道,但她没有同润夏接着谈起下文。
润夏看出了这一点,也不追问下去。
“霍间重可有觉出端倪?”润夏用平淡的语气问道,“薛祁同我说,他昨日去找过陛下。”
“没有。”沉竹察觉出了润夏想要问些什么,“皇后娘娘那日宫宴上做出了那样出乎意料的决定,任谁都该做出些反应,他进宫向陛下请求,看是否能拒掉这门亲事,但陛下什么也没说,同他下了一整个下午的棋,他只赢了一局。”
“赐婚一事的确意外,你也不必记挂在心上,你我都知晓这婚事只会进行到定下婚书昭告天下的那一步,至于再往后,霍间重那时应已死在了你的刀下。”
是啊,沉竹知晓此事,那日宫宴上听到薛祁说道此事时她本是没什么感觉的,但她忘不了霍间重最后看向自己的那一眼,那一眼像是在同她说:你终究是要将我抛下的。
那时她感到了难过,不过这情绪很淡,庭院里的冷风不肖片刻便将这点难过吹散,只是她会记得,就如同她记得她们在燕京城的那些过往一般。
“我若是记挂,今日便不会来了。”
润夏听后将笑容收回,关于沉竹的事,她牵扯了太多的个人情绪。
“这兴许是你我的最后一面了。”她同沉竹说起告别的话,“可我希望之后还能再见到你。”
见到她说些什么?二人一起回忆在赋凌司的过往吗?于沉竹而言,这可算不上一段很好的记忆,好些在赋凌司的事若不是特意提起,她已快要记不清。
但润夏确是这样想的,她从袖中又拿出了一个香囊,同她在拂尘寺后山与沉竹见到的第一面时给沉竹的那个没什么两样。
“我先前同你说过,我眼下帮着不少有困难的商队解决些事情,若我没记错,你在商队待了很久。”润夏说着将那只小巧的青色香囊推到了沉竹面前,“香囊里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能找到我的地方。”
这次的香囊上没有绣着竹叶,绣着再普通不过的两朵粉花,润夏的话也说的明确,不用沉竹再去猜。
沉竹没说什么,将香囊收下后,便转身离开了她曾辗转过无数次的拂尘寺。
这夜无风,但沉竹骑着急驰的马还是能听到风从耳边呼啸而过,那只香囊被她放在衣袖最浅的地方,回京的路上并不全是平坦的路,那只香囊永远落在了路上一棵杨树旁。
沉竹之后再没走过这条路,不知这条路上每逢春日杨树便会连成荫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