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不出口,毕竟自由就在眼前,瞒住霍间重,她成功的几率就会更大。
她的确是个不值得信任的人,她有些戚戚地想到。
“你可知有关皇后的种种?”她还是问道。
她现下仍不知晓薛祁为何转变会如此之大,会在大战前夕默许赋凌司杀了霍间重。
不过利用赋凌司的身份除掉霍间重的确是件极为方便的事,不会为她惹来任何麻烦。
如此想来,在大战前将军被敌国细作刺杀而死,或许也是个能煽动士气的办法,再者吴大人用兵有道,又有东羌的一千精骑相助,这一战不论有无霍间重做阵,兆国都有着胜算。
若只是因为“不需要”便要费力夺人性命,未免太说不过去了些。
“我只比众人知道的多一些。薛氏一族跟随先帝反了大周,自立为王,又跟着先帝开疆拓土,有了如今兆国这样大的疆土,薛祁也是因着家中原因才与彼时的景王、如今的陛下结成亲事,只是大婚不过一年,薛祁的父母便意外离世,自那以后,家中便由薛丕薛大人,也是她的大伯做主,她与薛大人关系如何我便不知晓了,至少表面上是过得去的。”
霍间重说着微弯了身子去握住沉竹垂在身边的手。
“你近来好像对皇后的事颇为关心,不过她近来确是有些反常。”
沉竹低头看了看霍间重握住自己的手,不再纠结放任他牵着。
“我记得你同我说过,先前景王设宴时我也看到了、听到了一些,薛祁与陛下的关系应当是极好的,可今日殿上,陛下没说几句话,二人之间连眼神交流都欠奉,可不论薛祁说什么,陛下都不曾反驳……”沉竹边说边思考着,按照润夏所言薛祁一开始便不喜景王,爱慕昭王,又是因何会帮着景王登上皇位,甚至…….
“杀害昭王的凶手可找到了?”沉竹已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问出这个问题。
“你今日进宫时刚问过我这个问题。”霍间重放软了声音回答道。
“廷正监呢?其中可有着关于薛祁的事宜?”
“薛家与廷正监处理的事没有关联,唯一与薛祁有关的一件事便就是当初杨谣一事了。”
“这件事同她有关?”沉竹惊讶地向霍间重问道。
“那日给杨谣昭王和晏家小姐在园中私会的侍女,几经查探,发现其与薛祁身边的一位侍女交情匪浅。”霍间重边一点点地靠近沉竹边说道。
“此事陛下可知,那杨谣又可知晓?”沉竹追问道。
“我不知陛下是否知晓此事,但杨谣被转送至城外寺庙的那天,曾对转送她的廷正监护卫说过,她想见薛祁一面,如此看来,应当是知晓此事的,但廷正监受景王管辖,此事上报给景王之后便没了回音。”
“杨谣呢?杨家出事后,她如何了?”沉竹边说着,边用空着的那只手将霍间重刚落在她颈侧的头挪开。
霍间重被强硬地挪开脑袋也不显失落,反倒一手握住沉竹的腰,将沉竹拉到了自己跟前,正色说道:“杨家的女子都被发卖,杨谣倒是免受了牵连,依旧在寺庙之中苦修。”
“你怀疑是薛祁杀了昭王,且杨谣知道薛祁有着不可告人的隐秘?”霍间重看着沉竹近在咫尺的垂着的眼眸,开口问道。
“杨谣先前在廷正监留下的东西,你们可一一查验过了?”
“她没在廷正监留下什么东西。”霍间重的手隔着沉竹单薄的寝衣摩挲着她腰处的皮肤,“她在廷正监关押时,便只有一身华服和头上那堆金玉,离开时也是这些。”
沉竹刚寻到的线索瞬间便断掉,但她仍旧想要去廷正监看一看,去曾经关着杨谣的地方寻一寻,那里可有她想要知晓的东西。
“明日,带我去廷正监。”沉竹抬眼,同霍间重早已晕开春色的眼眸,才意识到两人间的距离不知何时变得如此近,但她没去在意这些,她等待着霍间重肯定的回答。
自她那日见过润夏后便将那柄赋凌司匕首藏在了桌下,只是至今她还未等到将着匕首拿出的机会。
她到底还是心软了,想要去探查事情到底有无转机,她本可以现在就拿出放在桌案下的匕首,杀了霍间重,找到润夏,拿到解药。
见沉竹神情严肃,霍间重便敛去了自己眼中的那点轻易不可察的荡漾,笑着回答说:“好。”
天再次亮起,离沉竹与润夏约定的日子加上今日,便只剩两日了。
沉竹跟着枕边人一起苏醒,叫来沁兰简单梳妆过后,一道去了廷正监。
兴许是因为朝中安定,这时的廷正监已不像先前那般严防死守,沉竹进了廷正监便来到了曾经杨谣待过的监牢。
此处监牢,其实说是寝屋更确切些,毕竟那时杨大人还未失势。
沉竹还记得自己见杨谣的最后一面,还记得她在自己面前说过的话,可到底时过境迁,只有屋中的布置仍然如旧。
“这里之后可曾关过别的人?”沉竹向霍间重派来给自己引路的侍卫问道。
“不曾,廷正监之后的犯人都关在牢狱之中,不曾关在此处,我们只在她走后简要的打扫过这间屋子,并未动过屋内的布置。”
“打扫时,可有发现些什么东西?”
“不曾。”那侍卫摇了摇头回答道。
沉竹听后点了点头,让那侍卫先去外边等候。
或者她在担忧霍间重知晓了什么,比起旁敲侧击地询问,显然是先下手更为方便些。
杨谣曾在此处待了一夜,屋内器具想必并未全部被使用过。
沉竹先是到床榻处查看,并未发现什么,随后她再次坐到了那张曾经摆满饭菜的矮桌后,回想着那夜杨谣同自己说过的话,但可惜她并不是杨谣能够信任并托付的人,她与杨谣的那段对话太过纯粹并无深意。
恐惧和不安,大抵在她前去寺庙的路上朝她席卷而来,因而她想到了可能救下她的最后一根稻草,薛祁。
沉竹如此想着,用手查看着这张矮桌。
她将头低下查看着桌下可有潜藏着信息,但桌面之下平整,没藏着任何东西。
可怜沉竹查看得太过认真,起身时,头重重地撞上了矮桌的边缘,头上用来簪发的一根木簪也应声而落下。
沉竹揉了揉头,那处似已生出一个小小的鼓包。
她伸手去够那个掉在一侧桌角旁的木簪,拿到木簪后,鬼使神差地抬起了离木簪最近的那个桌角。
圆柱形的木制桌角中间被人钻出了空隙,那点缝隙中似乎藏着什么。
沉竹将桌角抬起,用那根木簪的尖部一点一点将那缝隙里的东西牵拉了出来。
是一张被折叠了很多次的纸条。
她将那木簪放到桌案之上,不顾头发失去了木簪的支撑已变得凌乱。
她耐心地将这纸条一点点地打开,纸条上的字迹很小,她凑得很近才将上面的内容看清。
字虽小了些,但杨谣的字迹仍就工整。
“薛祁与昭王有染,信物在拂尘寺后山亭匾后。”
其中信物自是两人定情的信物。
这简短的一句话对一个皇后而言,着实是个极大的威胁。
沉竹将这纸条握在手中,现下她终是知晓了事情始末,可又能如何呢?
不论将这纸条交给霍间重或是交给薛祁,事情都不会有任何改变,她还是会被派去刺杀霍间重,这时赋凌司做下的决定,与薛祁无关。
这是自己早该认清的事实。
只是拿着纸条去和薛祁谈判,兴许能为霍间重换来生机,但死的便会是自己。
晚秋时节的风透着初冬的寒冷,沉竹坐在大门和窗户都紧闭着的屋子之内,寒冷依旧从脚底钻到了头顶。
她不过是在拖延时间。
让自己多些时间来贪恋,来告别。
她将纸条重新塞了回去,在原位坐着,直到正午的阳光透过窗纸洒了进来,她方感觉到体温似有回升。
有高大的人影在门后出现,那人影在简单同门外的侍卫交代后便推开了房门,让更多光线涌了进来。
是霍间重。
“可找到了些什么?”霍间重浅笑着问她,“到了该用午饭的时候,你可有什么想吃的?”
沉竹看着霍间重的脸,五味杂陈。
她忽地想起霍任芙同她说过的有关霍间重的过往,两次考学,一次中榜,却因父母急病弃了功名前去战场,只为多些银钱来给父母看病,可他的父母还是死了,他也并未因此一蹶不振,靠着自己在战场上挣下了功名,带着家人一路从滁州走到燕京,日子也在越过越好……
她在心中诘问,就如同自己当初刚进赋凌司一般。
为何这样的事会落在这样的人身上。
她的手再一次攥紧。
她没有选择。
她无奈地耸了耸肩同霍间重说道:“没找到什么,至于午饭,你的事可办完了?霍任芙定在家中已备好了午饭,可要一同归家?”
“好。”
霍间重的语气中带着笑意。
她的确是个不值得信任的人,她有些戚戚地想到。
“你可知有关皇后的种种?”她还是问道。
她现下仍不知晓薛祁为何转变会如此之大,会在大战前夕默许赋凌司杀了霍间重。
不过利用赋凌司的身份除掉霍间重的确是件极为方便的事,不会为她惹来任何麻烦。
如此想来,在大战前将军被敌国细作刺杀而死,或许也是个能煽动士气的办法,再者吴大人用兵有道,又有东羌的一千精骑相助,这一战不论有无霍间重做阵,兆国都有着胜算。
若只是因为“不需要”便要费力夺人性命,未免太说不过去了些。
“我只比众人知道的多一些。薛氏一族跟随先帝反了大周,自立为王,又跟着先帝开疆拓土,有了如今兆国这样大的疆土,薛祁也是因着家中原因才与彼时的景王、如今的陛下结成亲事,只是大婚不过一年,薛祁的父母便意外离世,自那以后,家中便由薛丕薛大人,也是她的大伯做主,她与薛大人关系如何我便不知晓了,至少表面上是过得去的。”
霍间重说着微弯了身子去握住沉竹垂在身边的手。
“你近来好像对皇后的事颇为关心,不过她近来确是有些反常。”
沉竹低头看了看霍间重握住自己的手,不再纠结放任他牵着。
“我记得你同我说过,先前景王设宴时我也看到了、听到了一些,薛祁与陛下的关系应当是极好的,可今日殿上,陛下没说几句话,二人之间连眼神交流都欠奉,可不论薛祁说什么,陛下都不曾反驳……”沉竹边说边思考着,按照润夏所言薛祁一开始便不喜景王,爱慕昭王,又是因何会帮着景王登上皇位,甚至…….
“杀害昭王的凶手可找到了?”沉竹已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问出这个问题。
“你今日进宫时刚问过我这个问题。”霍间重放软了声音回答道。
“廷正监呢?其中可有着关于薛祁的事宜?”
“薛家与廷正监处理的事没有关联,唯一与薛祁有关的一件事便就是当初杨谣一事了。”
“这件事同她有关?”沉竹惊讶地向霍间重问道。
“那日给杨谣昭王和晏家小姐在园中私会的侍女,几经查探,发现其与薛祁身边的一位侍女交情匪浅。”霍间重边一点点地靠近沉竹边说道。
“此事陛下可知,那杨谣又可知晓?”沉竹追问道。
“我不知陛下是否知晓此事,但杨谣被转送至城外寺庙的那天,曾对转送她的廷正监护卫说过,她想见薛祁一面,如此看来,应当是知晓此事的,但廷正监受景王管辖,此事上报给景王之后便没了回音。”
“杨谣呢?杨家出事后,她如何了?”沉竹边说着,边用空着的那只手将霍间重刚落在她颈侧的头挪开。
霍间重被强硬地挪开脑袋也不显失落,反倒一手握住沉竹的腰,将沉竹拉到了自己跟前,正色说道:“杨家的女子都被发卖,杨谣倒是免受了牵连,依旧在寺庙之中苦修。”
“你怀疑是薛祁杀了昭王,且杨谣知道薛祁有着不可告人的隐秘?”霍间重看着沉竹近在咫尺的垂着的眼眸,开口问道。
“杨谣先前在廷正监留下的东西,你们可一一查验过了?”
“她没在廷正监留下什么东西。”霍间重的手隔着沉竹单薄的寝衣摩挲着她腰处的皮肤,“她在廷正监关押时,便只有一身华服和头上那堆金玉,离开时也是这些。”
沉竹刚寻到的线索瞬间便断掉,但她仍旧想要去廷正监看一看,去曾经关着杨谣的地方寻一寻,那里可有她想要知晓的东西。
“明日,带我去廷正监。”沉竹抬眼,同霍间重早已晕开春色的眼眸,才意识到两人间的距离不知何时变得如此近,但她没去在意这些,她等待着霍间重肯定的回答。
自她那日见过润夏后便将那柄赋凌司匕首藏在了桌下,只是至今她还未等到将着匕首拿出的机会。
她到底还是心软了,想要去探查事情到底有无转机,她本可以现在就拿出放在桌案下的匕首,杀了霍间重,找到润夏,拿到解药。
见沉竹神情严肃,霍间重便敛去了自己眼中的那点轻易不可察的荡漾,笑着回答说:“好。”
天再次亮起,离沉竹与润夏约定的日子加上今日,便只剩两日了。
沉竹跟着枕边人一起苏醒,叫来沁兰简单梳妆过后,一道去了廷正监。
兴许是因为朝中安定,这时的廷正监已不像先前那般严防死守,沉竹进了廷正监便来到了曾经杨谣待过的监牢。
此处监牢,其实说是寝屋更确切些,毕竟那时杨大人还未失势。
沉竹还记得自己见杨谣的最后一面,还记得她在自己面前说过的话,可到底时过境迁,只有屋中的布置仍然如旧。
“这里之后可曾关过别的人?”沉竹向霍间重派来给自己引路的侍卫问道。
“不曾,廷正监之后的犯人都关在牢狱之中,不曾关在此处,我们只在她走后简要的打扫过这间屋子,并未动过屋内的布置。”
“打扫时,可有发现些什么东西?”
“不曾。”那侍卫摇了摇头回答道。
沉竹听后点了点头,让那侍卫先去外边等候。
或者她在担忧霍间重知晓了什么,比起旁敲侧击地询问,显然是先下手更为方便些。
杨谣曾在此处待了一夜,屋内器具想必并未全部被使用过。
沉竹先是到床榻处查看,并未发现什么,随后她再次坐到了那张曾经摆满饭菜的矮桌后,回想着那夜杨谣同自己说过的话,但可惜她并不是杨谣能够信任并托付的人,她与杨谣的那段对话太过纯粹并无深意。
恐惧和不安,大抵在她前去寺庙的路上朝她席卷而来,因而她想到了可能救下她的最后一根稻草,薛祁。
沉竹如此想着,用手查看着这张矮桌。
她将头低下查看着桌下可有潜藏着信息,但桌面之下平整,没藏着任何东西。
可怜沉竹查看得太过认真,起身时,头重重地撞上了矮桌的边缘,头上用来簪发的一根木簪也应声而落下。
沉竹揉了揉头,那处似已生出一个小小的鼓包。
她伸手去够那个掉在一侧桌角旁的木簪,拿到木簪后,鬼使神差地抬起了离木簪最近的那个桌角。
圆柱形的木制桌角中间被人钻出了空隙,那点缝隙中似乎藏着什么。
沉竹将桌角抬起,用那根木簪的尖部一点一点将那缝隙里的东西牵拉了出来。
是一张被折叠了很多次的纸条。
她将那木簪放到桌案之上,不顾头发失去了木簪的支撑已变得凌乱。
她耐心地将这纸条一点点地打开,纸条上的字迹很小,她凑得很近才将上面的内容看清。
字虽小了些,但杨谣的字迹仍就工整。
“薛祁与昭王有染,信物在拂尘寺后山亭匾后。”
其中信物自是两人定情的信物。
这简短的一句话对一个皇后而言,着实是个极大的威胁。
沉竹将这纸条握在手中,现下她终是知晓了事情始末,可又能如何呢?
不论将这纸条交给霍间重或是交给薛祁,事情都不会有任何改变,她还是会被派去刺杀霍间重,这时赋凌司做下的决定,与薛祁无关。
这是自己早该认清的事实。
只是拿着纸条去和薛祁谈判,兴许能为霍间重换来生机,但死的便会是自己。
晚秋时节的风透着初冬的寒冷,沉竹坐在大门和窗户都紧闭着的屋子之内,寒冷依旧从脚底钻到了头顶。
她不过是在拖延时间。
让自己多些时间来贪恋,来告别。
她将纸条重新塞了回去,在原位坐着,直到正午的阳光透过窗纸洒了进来,她方感觉到体温似有回升。
有高大的人影在门后出现,那人影在简单同门外的侍卫交代后便推开了房门,让更多光线涌了进来。
是霍间重。
“可找到了些什么?”霍间重浅笑着问她,“到了该用午饭的时候,你可有什么想吃的?”
沉竹看着霍间重的脸,五味杂陈。
她忽地想起霍任芙同她说过的有关霍间重的过往,两次考学,一次中榜,却因父母急病弃了功名前去战场,只为多些银钱来给父母看病,可他的父母还是死了,他也并未因此一蹶不振,靠着自己在战场上挣下了功名,带着家人一路从滁州走到燕京,日子也在越过越好……
她在心中诘问,就如同自己当初刚进赋凌司一般。
为何这样的事会落在这样的人身上。
她的手再一次攥紧。
她没有选择。
她无奈地耸了耸肩同霍间重说道:“没找到什么,至于午饭,你的事可办完了?霍任芙定在家中已备好了午饭,可要一同归家?”
“好。”
霍间重的语气中带着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