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爷在金陵可有住处?此间风大,又天色已晚,世子爷留下住一晚再走吧。”俞氏道。
城门上钥,再返回淮安已是不现实,戚灵玉便未推辞。
晚饭设在堂屋,男女不同席,男人这一桌坐了窦老太君的长子——文昌伯府的主人窦国舅。
除此之外,还坐了一个戚灵玉不认识的中年人,满身贵重但浮华的料子,透着铜臭气儿。约莫是个商贾。
戚灵玉入席时,这餐饭已经食用过半。桌前二人显然酒过三巡,脸上都微带着醺意。
俞氏一路引着她到桌前,先向文昌伯道:“夫君,这是宁国府的世子,便是他救了灵玉。”
闻声,文昌伯只是眼皮一抬,睨了戚灵玉一眼,微一摆手道:“这样……来人,给世子爷添双碗筷。”
既无起身的意思,也无向她介绍那商贾的打算。戚灵玉微一拧眉。
风景瑜虽是小辈,宁国府这一辈在朝中也无说得上话的主事人,可到底是上京勋贵,又是天子近侍。还将她从水匪窝中救下。
她舅舅如此,委实轻慢了些。
俞氏也觉得不妥,微一顿,便转身吩咐下人道:“把吃完的菜都撤了,再上些新的来。”
下人依言,端走一碟下筷过半的茴香豆。
刚刚端起,便听文昌伯手一压,道:“诶,还没吃完呢,干嘛命人端走?”
俞氏轻嗔道:“一叠茴香豆而已,都吃了一半,来了客人,这样摆在桌面上多不好看。”
便见那满身绫罗的商贾笑道:“诶,嫂子这话说得可不妥。你再仔细瞧瞧,这可不是寻常的茴香豆。”
俞氏看了半晌,没看出端倪。只是愧赦笑笑:“妾身看不出这其中门道。”
文昌伯摆手道:“她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
商贾这才呵呵笑道:“嫂子认不得也寻常。这道菜,表面上是茴香豆,实质上只是借它一层皮。”
待想起什么,又转头朝戚灵玉道:“世子爷从上京来,见多识广,不妨尝一口试试。”
戚灵玉夹了一颗,放进嘴里。
刚一入口,便又顿住。
茴香豆本是江淮一带民间的下酒菜,取蚕豆所制,加八角豆皮熬煮而成,口感清香绵密。
只是这入口的茴香豆,竟泛着稍许鲜甜河蟹味。加之口感绵密,粗尝竟与蟹黄毫无二致。
她顿了顿,想起上京那些世族家宴的门道,抬起头来:“莫不是取深秋河蟹脂膏,杂以鱼肉火腿熬煮,炖出高汤,将蚕豆放入其中泡发,令其吸饱汁水,再行炖煮?”
话音落,商贾抚掌大笑:“不愧是世子爷,这做法说得一丝不差!”
俞氏眼角余光扫了戚灵玉一眼,却道:“一道下酒菜而已……未免太奢费了些。”
商贾道:“嫂子莫介意,这些都是我从越州带来,孝敬国舅他老人家的,并未花府上分文。”
见戚灵玉一字不差说出门道,文昌伯也来了兴致,起身给她倒了杯酒,口中反驳道:“你知道什么。世子爷从上京来,对这些门道想必自是门儿清,早就见怪不怪了吧?”
戚灵玉沉声不语,心下微窒。
她爹从不许府中这样耗费。
常言道树大招风,荣国公位高权重,满朝文武都等着揪他的小辫子。
如此行事,岂非授人以柄?
连她爹手握实权,尚要府中低调行事。文昌伯府身为天子岳家,滔天富贵,却无权柄,怎敢如此招摇过市?
如此一想,她连饮酒都没了兴致。
文昌伯却丝毫未察觉她的异样,反是指着桌上另一道菜笑道:“世子爷再尝尝这道。”
那盘中物晶莹如玉质,汤汁色泽鲜亮。放入口中时软滑弹牙,稍含一会,却又带着满口鲜香,入口即化。戚灵玉稍顿:“这是鲟鱼髓?”
那商贾笑道:“世子爷果然见识非凡!寻常人家可吃不到这种好东西。我也是难得从渔民手里头得了一条。”
戚灵玉却微微变了脸色,转向文昌伯:“大人可知,鲟鱼在上京,又被唤作‘鳇鱼’,鲟鱼髓被唤作‘龙筋’,乃是皇家专供之物。”
文昌伯满不在乎地摆摆手:“这有什么。从前在宫中,先皇设宴,没少拿这道菜招待我。”
戚灵玉皱起眉:“这如何能一并而论?先皇设宴,那叫赏赐。府中私设,那叫僭越!”
这话口气极冲,在场之人都变了脸色。
文昌伯酒醒了大半,向后一靠,冷冷一笑:“世子爷好大的气派,在本侯的府上,管教起我来了!”
戚灵玉心烦意乱。
若非是怜惜文昌伯府满府老幼,又是她的外家,她何出此言!
她在心里回忆着文昌伯府的上一世。
窦老太君共二子三女,长女嫁入皇宫,次女嫁与荣国公为正妻后,留下一个女儿便撒手人寰。窦府便又将幺女给荣国公做续弦。
男丁中长子为妾室所生,幼子为亲生。但长子虽非亲生,却生母早逝,是由窦老太君照看着长大。
窦老太君待这个长子极为亲善,便连先帝赐爵,一伯一侯,都是照着长幼次序,长子袭伯爵,幼子袭侯爵。
个中缘由,戚灵玉曾听她娘说过,外祖母是个极好面子的人,不肯教人议论她苛待庶子。是以行事间也处处顾忌,不对长子多加管束。
想来也是如此,才纵出了文昌伯如此恣意的作风。
外祖母待文昌伯优容,管束亲生子却苛刻。引得次子安远侯心绪愤愤,背着祖母,处处都要与伯府争上一二。这两府竞相攀比,奢费程度竟是不相上下。
上一世窦府被抄,最终她这两位舅舅,文昌伯于炎炎夏日渴死狱中,安远侯秋后被斩首弃市。
虽说与新帝登基脱不了干系,可若非这二人行事不谨,何至于此?
在到府之前,她本还欲就天子南下之事,稍微透些口风。
可眼下瞧见她舅舅如此张扬行事,只怕没几日就要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又何敢透露半分?
俞氏见状,忙打圆场:“世子爷切莫动气。金陵远离上京,我等实未听过此事,实乃无心之失。若世子爷行走御前,可否替我等遮掩一二?”
戚灵玉心中微叹,却想起上一世俞氏的结局。
伯府被抄,除却外祖母因年事已高被赦免,接回祖地养老。其余人都被流去了岭南。
俞氏与文昌伯育有一女,名唤窦月晓。临抄家前,俞氏见势不对,匆匆将女儿许给了越州一户破落书香门第在上京赶考的独子。
又在临行前,抓着小姑子荣国公夫人的手,涕泪俱下,让她把窦月晓认作义女,捎进国公府。
——后来戚灵玉才知道,那越州的破落书香门第,姓宋。
那时宋衍已经进府半年。
阖府就连下人都知道,宋衍是荣国公属意的金龟婿。
窦月晓却拿着越州宋家的家书,在国公府与宋衍认了这一门亲。
国公府落败时,戚灵玉确实恨极了窦月晓。
恨她在自己与宋衍之间横插一脚,恨她能得荣国公的偏袒,恨她分明受国公府庇佑,却恩将仇报,独善其身。
可在那之前,因着舅母的眼泪,因着那到了岭南后没半年便断绝的家书。
她倒也并非没有怜惜过这个表姐,没有怜惜过俞氏这个舅母。
她沉默片刻,还是委婉提醒:“夫人要知道,世上无不漏风之墙。即便我不说,这些事也总有一日会传到天子耳中。”
如若不然,窦家在落罪时,又怎会是以僭越天子,篡权谋位之名?
似乎是想起风景瑜还在御前行走,文昌伯悻悻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用过晚饭,俞氏领着戚灵玉到了客房。
这排厢房紧挨着俞氏的院子,也就一墙之隔。戚灵玉梳洗完毕,在院中晾了片刻头发,便沿着抄手游廊走回房中歇下。
忽听得隔着一道院墙,传来一道天真又带着些许软糯的女声:“阿娘,可是灵玉阿姐来了?她住在哪个院子?我寻她去。”
戚灵玉一怔。
这声音于她而言太过遥远,却又熟悉。她怔了片刻,才想起来是未出阁前的窦月晓。
还未回过神,忽听俞氏厉声道:“不许去!”
俞氏一向和颜悦色。
窦月晓显是被吓住了。隔了一会,才听得她怯怯出声:“……娘?为什么?”
俞氏沉默片刻:“怪我和你爹,凡事都依着你,惯得你太过天真。你难道忘了,你那阿姐被水匪掳去了?你未出阁的姑娘家,少与她打交道,免得带累坏了你自己的声名。”
“可不是说又被救回来了?再说……被水匪掳走,也不是阿姐的错。”少女悻悻然,不服辩驳。
俞氏长叹了一口气,却语重心长道:“为娘岂会不知道不是你阿姐的错?只是口舌无眼,传出去了,别人的嘴难道是你管得住的?”
“可表姐上回来时,还送了我一对攒金丝对簪。我还打算着送一张新得的绣面还她,若就这样不去见她,她怨我怎么办啊!”
“要送就差仆役去送。就这么一点东西,谅你表姐也不缺,”俞氏话里带了几分烦躁,“还有,你从前跟在你表姐屁股后头,怎么也不学着她些,多长些心眼子。分明是文昌伯府的正经小姐,眼皮子竟这样浅,一点小玩意就让你那表姐哄了去。”
少女闷闷然应了声是。
隔着墙,戚灵玉默然无语。
若是上一世的她站在此处,听了这番话,只怕已是震惊于这位面慈手软的舅母的两副面孔。
更甚至,已经愤愤然跳出去为自己声辩。
只是她到底嫁过了人,也见过后宅里那些曲曲绕绕,落井下石。便也晓得,她这舅母说的,句句是正理。
她甚至无法因着俞氏的亲疏有别,生出几分气怒来。在尚算青葱的年岁里,她黑是黑,白是白,可到底随着年岁增长,明白了这世上的事,十有八九都是蒙蒙的灰浊。
城门上钥,再返回淮安已是不现实,戚灵玉便未推辞。
晚饭设在堂屋,男女不同席,男人这一桌坐了窦老太君的长子——文昌伯府的主人窦国舅。
除此之外,还坐了一个戚灵玉不认识的中年人,满身贵重但浮华的料子,透着铜臭气儿。约莫是个商贾。
戚灵玉入席时,这餐饭已经食用过半。桌前二人显然酒过三巡,脸上都微带着醺意。
俞氏一路引着她到桌前,先向文昌伯道:“夫君,这是宁国府的世子,便是他救了灵玉。”
闻声,文昌伯只是眼皮一抬,睨了戚灵玉一眼,微一摆手道:“这样……来人,给世子爷添双碗筷。”
既无起身的意思,也无向她介绍那商贾的打算。戚灵玉微一拧眉。
风景瑜虽是小辈,宁国府这一辈在朝中也无说得上话的主事人,可到底是上京勋贵,又是天子近侍。还将她从水匪窝中救下。
她舅舅如此,委实轻慢了些。
俞氏也觉得不妥,微一顿,便转身吩咐下人道:“把吃完的菜都撤了,再上些新的来。”
下人依言,端走一碟下筷过半的茴香豆。
刚刚端起,便听文昌伯手一压,道:“诶,还没吃完呢,干嘛命人端走?”
俞氏轻嗔道:“一叠茴香豆而已,都吃了一半,来了客人,这样摆在桌面上多不好看。”
便见那满身绫罗的商贾笑道:“诶,嫂子这话说得可不妥。你再仔细瞧瞧,这可不是寻常的茴香豆。”
俞氏看了半晌,没看出端倪。只是愧赦笑笑:“妾身看不出这其中门道。”
文昌伯摆手道:“她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
商贾这才呵呵笑道:“嫂子认不得也寻常。这道菜,表面上是茴香豆,实质上只是借它一层皮。”
待想起什么,又转头朝戚灵玉道:“世子爷从上京来,见多识广,不妨尝一口试试。”
戚灵玉夹了一颗,放进嘴里。
刚一入口,便又顿住。
茴香豆本是江淮一带民间的下酒菜,取蚕豆所制,加八角豆皮熬煮而成,口感清香绵密。
只是这入口的茴香豆,竟泛着稍许鲜甜河蟹味。加之口感绵密,粗尝竟与蟹黄毫无二致。
她顿了顿,想起上京那些世族家宴的门道,抬起头来:“莫不是取深秋河蟹脂膏,杂以鱼肉火腿熬煮,炖出高汤,将蚕豆放入其中泡发,令其吸饱汁水,再行炖煮?”
话音落,商贾抚掌大笑:“不愧是世子爷,这做法说得一丝不差!”
俞氏眼角余光扫了戚灵玉一眼,却道:“一道下酒菜而已……未免太奢费了些。”
商贾道:“嫂子莫介意,这些都是我从越州带来,孝敬国舅他老人家的,并未花府上分文。”
见戚灵玉一字不差说出门道,文昌伯也来了兴致,起身给她倒了杯酒,口中反驳道:“你知道什么。世子爷从上京来,对这些门道想必自是门儿清,早就见怪不怪了吧?”
戚灵玉沉声不语,心下微窒。
她爹从不许府中这样耗费。
常言道树大招风,荣国公位高权重,满朝文武都等着揪他的小辫子。
如此行事,岂非授人以柄?
连她爹手握实权,尚要府中低调行事。文昌伯府身为天子岳家,滔天富贵,却无权柄,怎敢如此招摇过市?
如此一想,她连饮酒都没了兴致。
文昌伯却丝毫未察觉她的异样,反是指着桌上另一道菜笑道:“世子爷再尝尝这道。”
那盘中物晶莹如玉质,汤汁色泽鲜亮。放入口中时软滑弹牙,稍含一会,却又带着满口鲜香,入口即化。戚灵玉稍顿:“这是鲟鱼髓?”
那商贾笑道:“世子爷果然见识非凡!寻常人家可吃不到这种好东西。我也是难得从渔民手里头得了一条。”
戚灵玉却微微变了脸色,转向文昌伯:“大人可知,鲟鱼在上京,又被唤作‘鳇鱼’,鲟鱼髓被唤作‘龙筋’,乃是皇家专供之物。”
文昌伯满不在乎地摆摆手:“这有什么。从前在宫中,先皇设宴,没少拿这道菜招待我。”
戚灵玉皱起眉:“这如何能一并而论?先皇设宴,那叫赏赐。府中私设,那叫僭越!”
这话口气极冲,在场之人都变了脸色。
文昌伯酒醒了大半,向后一靠,冷冷一笑:“世子爷好大的气派,在本侯的府上,管教起我来了!”
戚灵玉心烦意乱。
若非是怜惜文昌伯府满府老幼,又是她的外家,她何出此言!
她在心里回忆着文昌伯府的上一世。
窦老太君共二子三女,长女嫁入皇宫,次女嫁与荣国公为正妻后,留下一个女儿便撒手人寰。窦府便又将幺女给荣国公做续弦。
男丁中长子为妾室所生,幼子为亲生。但长子虽非亲生,却生母早逝,是由窦老太君照看着长大。
窦老太君待这个长子极为亲善,便连先帝赐爵,一伯一侯,都是照着长幼次序,长子袭伯爵,幼子袭侯爵。
个中缘由,戚灵玉曾听她娘说过,外祖母是个极好面子的人,不肯教人议论她苛待庶子。是以行事间也处处顾忌,不对长子多加管束。
想来也是如此,才纵出了文昌伯如此恣意的作风。
外祖母待文昌伯优容,管束亲生子却苛刻。引得次子安远侯心绪愤愤,背着祖母,处处都要与伯府争上一二。这两府竞相攀比,奢费程度竟是不相上下。
上一世窦府被抄,最终她这两位舅舅,文昌伯于炎炎夏日渴死狱中,安远侯秋后被斩首弃市。
虽说与新帝登基脱不了干系,可若非这二人行事不谨,何至于此?
在到府之前,她本还欲就天子南下之事,稍微透些口风。
可眼下瞧见她舅舅如此张扬行事,只怕没几日就要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又何敢透露半分?
俞氏见状,忙打圆场:“世子爷切莫动气。金陵远离上京,我等实未听过此事,实乃无心之失。若世子爷行走御前,可否替我等遮掩一二?”
戚灵玉心中微叹,却想起上一世俞氏的结局。
伯府被抄,除却外祖母因年事已高被赦免,接回祖地养老。其余人都被流去了岭南。
俞氏与文昌伯育有一女,名唤窦月晓。临抄家前,俞氏见势不对,匆匆将女儿许给了越州一户破落书香门第在上京赶考的独子。
又在临行前,抓着小姑子荣国公夫人的手,涕泪俱下,让她把窦月晓认作义女,捎进国公府。
——后来戚灵玉才知道,那越州的破落书香门第,姓宋。
那时宋衍已经进府半年。
阖府就连下人都知道,宋衍是荣国公属意的金龟婿。
窦月晓却拿着越州宋家的家书,在国公府与宋衍认了这一门亲。
国公府落败时,戚灵玉确实恨极了窦月晓。
恨她在自己与宋衍之间横插一脚,恨她能得荣国公的偏袒,恨她分明受国公府庇佑,却恩将仇报,独善其身。
可在那之前,因着舅母的眼泪,因着那到了岭南后没半年便断绝的家书。
她倒也并非没有怜惜过这个表姐,没有怜惜过俞氏这个舅母。
她沉默片刻,还是委婉提醒:“夫人要知道,世上无不漏风之墙。即便我不说,这些事也总有一日会传到天子耳中。”
如若不然,窦家在落罪时,又怎会是以僭越天子,篡权谋位之名?
似乎是想起风景瑜还在御前行走,文昌伯悻悻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用过晚饭,俞氏领着戚灵玉到了客房。
这排厢房紧挨着俞氏的院子,也就一墙之隔。戚灵玉梳洗完毕,在院中晾了片刻头发,便沿着抄手游廊走回房中歇下。
忽听得隔着一道院墙,传来一道天真又带着些许软糯的女声:“阿娘,可是灵玉阿姐来了?她住在哪个院子?我寻她去。”
戚灵玉一怔。
这声音于她而言太过遥远,却又熟悉。她怔了片刻,才想起来是未出阁前的窦月晓。
还未回过神,忽听俞氏厉声道:“不许去!”
俞氏一向和颜悦色。
窦月晓显是被吓住了。隔了一会,才听得她怯怯出声:“……娘?为什么?”
俞氏沉默片刻:“怪我和你爹,凡事都依着你,惯得你太过天真。你难道忘了,你那阿姐被水匪掳去了?你未出阁的姑娘家,少与她打交道,免得带累坏了你自己的声名。”
“可不是说又被救回来了?再说……被水匪掳走,也不是阿姐的错。”少女悻悻然,不服辩驳。
俞氏长叹了一口气,却语重心长道:“为娘岂会不知道不是你阿姐的错?只是口舌无眼,传出去了,别人的嘴难道是你管得住的?”
“可表姐上回来时,还送了我一对攒金丝对簪。我还打算着送一张新得的绣面还她,若就这样不去见她,她怨我怎么办啊!”
“要送就差仆役去送。就这么一点东西,谅你表姐也不缺,”俞氏话里带了几分烦躁,“还有,你从前跟在你表姐屁股后头,怎么也不学着她些,多长些心眼子。分明是文昌伯府的正经小姐,眼皮子竟这样浅,一点小玩意就让你那表姐哄了去。”
少女闷闷然应了声是。
隔着墙,戚灵玉默然无语。
若是上一世的她站在此处,听了这番话,只怕已是震惊于这位面慈手软的舅母的两副面孔。
更甚至,已经愤愤然跳出去为自己声辩。
只是她到底嫁过了人,也见过后宅里那些曲曲绕绕,落井下石。便也晓得,她这舅母说的,句句是正理。
她甚至无法因着俞氏的亲疏有别,生出几分气怒来。在尚算青葱的年岁里,她黑是黑,白是白,可到底随着年岁增长,明白了这世上的事,十有八九都是蒙蒙的灰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