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窗棂外梨花吐蕊,枝头上的喜鹊从一大清早就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正是一年春好的时节。
潘雪音坐在菱花窗下,一针一线地绣香囊。
她生得极美,往那一坐,娴静得好似一幅画。如云的乌发上斜斜地插了一只碧玉簪,白皙的脖颈勾勒出优美的弧度,脊背却是挺得笔直,身子微侧,海棠色的襦裙下,金线绣着莲花的绣鞋,正闲适地搭在美人榻边的脚踏上。
丫鬟百香斟了茶水来,笑道:“姑娘,歇会儿吧,您都绣了小半个时辰了,脖子酸不酸?奴婢给您捏捏,松快松快?您且喝杯茶,歇上一会儿。”
潘雪音闻言扭了扭发酸的脖子,伸了个懒腰。她不是做惯了绣活的人,虽说十三四岁时,她母亲曾请人来教过她女红。但定国公府里统共就只有她这么一位姑娘,打小是在锦绣堆里娇养着长大的,府里又有专门做这事的绣娘,因此也并不指靠她做衣裳鞋袜,说是学女工,不过也就是学学捻针拿线罢了,哪里正儿八经做过这些活计。
只是她兄长潘雪亭在她跟前无意中提了几回,说是同窗好友穿着的鞋袜都是他亲妹妹做的,穿上既好看又舒服,言语间隐隐流露出些许羡慕之意。
潘雪音听了这话,便觉得汗颜,心里有些过意不去。说起来,兄长是极为疼爱她的,从小护着她,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总让着她,从不和她这个妹妹抢。可仔细想起来,她受了他许多的好,却从未为他做过些什么。旁人有自家妹妹做鞋袜,只可惜她针线不好,实在是做不出来。就算做出来了,怕也是穿着别扭不舒服。
她要做针线,便只会做些香囊帕子之类的小玩意。于是,思来想去,她便找来了缎子和丝线,想要做只香囊出来。可谁知道,这做香囊也没她想的那般容易。费了好几日的工夫,到现在才将将缝好,绣出个大概的样子来。
潘雪音侧过身来,任由百香在身后捏拿捶打肩背,她则是端起了茶杯。
白瓷杯里的茶汤嫩绿明亮,鲜醇甘爽。
轻啜一口,潘雪音抬眸问:“是明前雪芽?”
百香捏着肩膀,笑着回道:“是呢。昨儿世子爷让人送来的,说您爱喝这茶,这是今年清明的新茶。”
潘雪音点了点头,唇角翘了起来,脸颊上便漾起两只浅浅的梨涡。
“我就猜到。”她道。
除了兄长,再没有人像他这般细心。她爱吃的,爱喝的,乃至爱看的书,爱穿的衣裳式样,他都一一记得。要说这世上有谁比她更了解自己,那便是兄长了。
百香瞧了眼潘雪音放在一旁的香囊,笑着问:“呀,姑娘,您绣的这只鹅,可真好看,胖乎乎的,看着就喜人。”
潘雪音听了,半晌没说话。连喝了几口茶,这才忍不住问:“真的像鹅?”
百香不由纳闷:“不是么?”这左看右看,怎么看都像一只扑棱着翅膀飞不起来的大白鹅啊。
就在百香还在盯着笸箩里的荷包,苦思冥想,上面绣的东西,除了像大白鹅,还像什么的时候,忽然有个小丫鬟来回话,说是夫人请姑娘过去说话。
潘雪音有些惊讶。她每日里闲来无事,总要去母亲那里坐上一会儿,陪母亲说会儿话,不过都是闲聊罢了。没有要紧事,母亲鲜少会这样打发人来郑重其事地叫她过去。
她心里隐隐不安,问那来传话的小丫鬟,“可是出了什么事?”
小丫鬟摇头,如实道:“奴婢也不知。这会儿公爷也在夫人那里,一块儿等着您过去呢。”
听了这话,潘雪音不由得愈发狐疑。她爹娘感情不睦,自打她记事起,她爹便极少同她娘在一处说话。倒不是她爹不肯,只是她娘从不给他好脸色,即便他腆着脸上赶着去她娘那里,说不上两句话,也会被她娘冷着脸打发出来。今日不知为何,她爹娘竟在一处,还要找她过去说事,这太反常了。
潘雪音生怕是出了什么大事,顾不上多想,便急急忙忙到了她母亲住的院子。
一进屋,就看到她爹娘一东一西地分别坐在两张圈椅上,一个低头品茶,一个则是抬头望着房梁出神。
两人的面色都很是凝重。
潘雪音见状,悬着的心不由又攥紧了几分。
“爹,娘。”她着急问道:“出什么事了?”
沈暮云抬头,见是女儿来了,缓缓放下茶盏,笑着温声叫她:“音音,来,到娘这儿来坐。”
沈暮云虽才年过四旬,但已是两鬓斑白。虽是如此,可仍能看得出,她年轻时,也曾是面容姣好的女子。
定国公潘珏自与沈暮云成婚,后宅便只有这一位夫人,以及与沈氏夫人膝下的一儿一女。沈暮云与潘珏感情冷淡,但对小女潘雪音却是看得跟眼珠子似的,疼爱极了。
只有在见到女儿时,沈暮云那张常年无喜无悲的脸上才露出些笑来。
潘雪音观她母亲此刻的神色,便知道应不是什么坏事,悬着的心也安定了几分。
潘雪音的父亲潘珏怕沈暮云,但潘雪音却一点儿也不怕沈暮云。她母亲不管对待父兄如何冷淡刻薄,待她却一贯是温和怜爱的。她走到沈暮云身旁,挨着沈暮云坐下,扭头问她:“娘,您找我什么事?”
沈暮云拉着女儿的手,满眼慈爱地端详了潘雪音一阵子,直看得她心里发毛,这才见她母亲伸出手来,将她鬓角的一缕碎发别到了脑后,又轻轻摸了摸她的发髻,这才长长叹了口气,道:“日子过得可真快,转眼间我们音音也是个大姑娘了。”
潘雪音心里咯噔一下,便听到她爹道:“今日进宫面圣,圣上提起孝懿皇后来,又怜惜咱们家人丁单薄,特意问起你的事来。”
潘雪音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潘珏幽幽道:“圣上说,你打小就像你姑祖母,模样随了她,就连性子,也有七八分像。”
孝懿皇后潘念春是当今圣上青梅竹马的元后,与皇帝少年夫妻,十分恩爱。只可惜,当年生皇长子时难产而亡。皇帝悲痛不已,将潘皇后所出的嫡长子萧照册封为太子,并带在身边亲自教养长大。
萧照生得光风霁月,恭谦勤谨,贤明仁爱,是朝野上下一致称赞的储君。可就是这样一位太子,却犯下了私通敌国,意图谋逆的大罪。圣上震怒之下,下旨将萧照废为庶人,并圈禁了起来。可谁知当夜萧照竟点火自焚了。
第二日,大火扑灭,清点尸首,发现唯独少了怀有九个月身孕的太子妃谢氏。后来,皇帝命人搜寻太子妃谢氏,并于三日后,在京郊的云阳山上搜到了由太子死士护送逃走的谢氏及其诞下的遗腹子,并秘密处置了。
定国公府是废太子萧照的外祖家,且潘珏同萧照是表兄弟,又是太子伴读。按说废太子事发,定国公府该受牵连的。只是幸亏皇帝念在潘皇后当年的情分上,并未迁怒于潘氏一族,也未削去定国公府的爵位,已算是网开一面了。
因废太子的关系,定国公府失去了往昔的荣宠,日渐衰落,就连子嗣也十分单薄。潘珏已近天命之年,膝下只有一双儿女。独子潘雪亭又是个自幼毁了容的,于仕途上无望,将来只能靠着荫封度日。但女儿潘雪音却是从小生得花明玉净,尤其是眉眼,与当年的潘皇后有些肖似。
皇帝年事已高,近一两年来身子不好。人到了暮年,便总爱想起年轻时的事来。近些日子,皇帝一改往昔的冷淡,总爱召潘珏进宫,同他说起当年与潘皇后之间的点点滴滴,不知怎么的,今日便说到了潘雪音的身上,问起潘雪音有无婚配之事。
潘雪音坐在菱花窗下,一针一线地绣香囊。
她生得极美,往那一坐,娴静得好似一幅画。如云的乌发上斜斜地插了一只碧玉簪,白皙的脖颈勾勒出优美的弧度,脊背却是挺得笔直,身子微侧,海棠色的襦裙下,金线绣着莲花的绣鞋,正闲适地搭在美人榻边的脚踏上。
丫鬟百香斟了茶水来,笑道:“姑娘,歇会儿吧,您都绣了小半个时辰了,脖子酸不酸?奴婢给您捏捏,松快松快?您且喝杯茶,歇上一会儿。”
潘雪音闻言扭了扭发酸的脖子,伸了个懒腰。她不是做惯了绣活的人,虽说十三四岁时,她母亲曾请人来教过她女红。但定国公府里统共就只有她这么一位姑娘,打小是在锦绣堆里娇养着长大的,府里又有专门做这事的绣娘,因此也并不指靠她做衣裳鞋袜,说是学女工,不过也就是学学捻针拿线罢了,哪里正儿八经做过这些活计。
只是她兄长潘雪亭在她跟前无意中提了几回,说是同窗好友穿着的鞋袜都是他亲妹妹做的,穿上既好看又舒服,言语间隐隐流露出些许羡慕之意。
潘雪音听了这话,便觉得汗颜,心里有些过意不去。说起来,兄长是极为疼爱她的,从小护着她,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总让着她,从不和她这个妹妹抢。可仔细想起来,她受了他许多的好,却从未为他做过些什么。旁人有自家妹妹做鞋袜,只可惜她针线不好,实在是做不出来。就算做出来了,怕也是穿着别扭不舒服。
她要做针线,便只会做些香囊帕子之类的小玩意。于是,思来想去,她便找来了缎子和丝线,想要做只香囊出来。可谁知道,这做香囊也没她想的那般容易。费了好几日的工夫,到现在才将将缝好,绣出个大概的样子来。
潘雪音侧过身来,任由百香在身后捏拿捶打肩背,她则是端起了茶杯。
白瓷杯里的茶汤嫩绿明亮,鲜醇甘爽。
轻啜一口,潘雪音抬眸问:“是明前雪芽?”
百香捏着肩膀,笑着回道:“是呢。昨儿世子爷让人送来的,说您爱喝这茶,这是今年清明的新茶。”
潘雪音点了点头,唇角翘了起来,脸颊上便漾起两只浅浅的梨涡。
“我就猜到。”她道。
除了兄长,再没有人像他这般细心。她爱吃的,爱喝的,乃至爱看的书,爱穿的衣裳式样,他都一一记得。要说这世上有谁比她更了解自己,那便是兄长了。
百香瞧了眼潘雪音放在一旁的香囊,笑着问:“呀,姑娘,您绣的这只鹅,可真好看,胖乎乎的,看着就喜人。”
潘雪音听了,半晌没说话。连喝了几口茶,这才忍不住问:“真的像鹅?”
百香不由纳闷:“不是么?”这左看右看,怎么看都像一只扑棱着翅膀飞不起来的大白鹅啊。
就在百香还在盯着笸箩里的荷包,苦思冥想,上面绣的东西,除了像大白鹅,还像什么的时候,忽然有个小丫鬟来回话,说是夫人请姑娘过去说话。
潘雪音有些惊讶。她每日里闲来无事,总要去母亲那里坐上一会儿,陪母亲说会儿话,不过都是闲聊罢了。没有要紧事,母亲鲜少会这样打发人来郑重其事地叫她过去。
她心里隐隐不安,问那来传话的小丫鬟,“可是出了什么事?”
小丫鬟摇头,如实道:“奴婢也不知。这会儿公爷也在夫人那里,一块儿等着您过去呢。”
听了这话,潘雪音不由得愈发狐疑。她爹娘感情不睦,自打她记事起,她爹便极少同她娘在一处说话。倒不是她爹不肯,只是她娘从不给他好脸色,即便他腆着脸上赶着去她娘那里,说不上两句话,也会被她娘冷着脸打发出来。今日不知为何,她爹娘竟在一处,还要找她过去说事,这太反常了。
潘雪音生怕是出了什么大事,顾不上多想,便急急忙忙到了她母亲住的院子。
一进屋,就看到她爹娘一东一西地分别坐在两张圈椅上,一个低头品茶,一个则是抬头望着房梁出神。
两人的面色都很是凝重。
潘雪音见状,悬着的心不由又攥紧了几分。
“爹,娘。”她着急问道:“出什么事了?”
沈暮云抬头,见是女儿来了,缓缓放下茶盏,笑着温声叫她:“音音,来,到娘这儿来坐。”
沈暮云虽才年过四旬,但已是两鬓斑白。虽是如此,可仍能看得出,她年轻时,也曾是面容姣好的女子。
定国公潘珏自与沈暮云成婚,后宅便只有这一位夫人,以及与沈氏夫人膝下的一儿一女。沈暮云与潘珏感情冷淡,但对小女潘雪音却是看得跟眼珠子似的,疼爱极了。
只有在见到女儿时,沈暮云那张常年无喜无悲的脸上才露出些笑来。
潘雪音观她母亲此刻的神色,便知道应不是什么坏事,悬着的心也安定了几分。
潘雪音的父亲潘珏怕沈暮云,但潘雪音却一点儿也不怕沈暮云。她母亲不管对待父兄如何冷淡刻薄,待她却一贯是温和怜爱的。她走到沈暮云身旁,挨着沈暮云坐下,扭头问她:“娘,您找我什么事?”
沈暮云拉着女儿的手,满眼慈爱地端详了潘雪音一阵子,直看得她心里发毛,这才见她母亲伸出手来,将她鬓角的一缕碎发别到了脑后,又轻轻摸了摸她的发髻,这才长长叹了口气,道:“日子过得可真快,转眼间我们音音也是个大姑娘了。”
潘雪音心里咯噔一下,便听到她爹道:“今日进宫面圣,圣上提起孝懿皇后来,又怜惜咱们家人丁单薄,特意问起你的事来。”
潘雪音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潘珏幽幽道:“圣上说,你打小就像你姑祖母,模样随了她,就连性子,也有七八分像。”
孝懿皇后潘念春是当今圣上青梅竹马的元后,与皇帝少年夫妻,十分恩爱。只可惜,当年生皇长子时难产而亡。皇帝悲痛不已,将潘皇后所出的嫡长子萧照册封为太子,并带在身边亲自教养长大。
萧照生得光风霁月,恭谦勤谨,贤明仁爱,是朝野上下一致称赞的储君。可就是这样一位太子,却犯下了私通敌国,意图谋逆的大罪。圣上震怒之下,下旨将萧照废为庶人,并圈禁了起来。可谁知当夜萧照竟点火自焚了。
第二日,大火扑灭,清点尸首,发现唯独少了怀有九个月身孕的太子妃谢氏。后来,皇帝命人搜寻太子妃谢氏,并于三日后,在京郊的云阳山上搜到了由太子死士护送逃走的谢氏及其诞下的遗腹子,并秘密处置了。
定国公府是废太子萧照的外祖家,且潘珏同萧照是表兄弟,又是太子伴读。按说废太子事发,定国公府该受牵连的。只是幸亏皇帝念在潘皇后当年的情分上,并未迁怒于潘氏一族,也未削去定国公府的爵位,已算是网开一面了。
因废太子的关系,定国公府失去了往昔的荣宠,日渐衰落,就连子嗣也十分单薄。潘珏已近天命之年,膝下只有一双儿女。独子潘雪亭又是个自幼毁了容的,于仕途上无望,将来只能靠着荫封度日。但女儿潘雪音却是从小生得花明玉净,尤其是眉眼,与当年的潘皇后有些肖似。
皇帝年事已高,近一两年来身子不好。人到了暮年,便总爱想起年轻时的事来。近些日子,皇帝一改往昔的冷淡,总爱召潘珏进宫,同他说起当年与潘皇后之间的点点滴滴,不知怎么的,今日便说到了潘雪音的身上,问起潘雪音有无婚配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