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知乐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眼睛一亮。
当她真正往外走,越想越不可能,眼神逐渐黯淡。
“七七。”盛兰越朝她打招呼。
于知乐弯了弯嘴角,问:“不是去京市参加交流活动了吗?”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盛兰越眉头微蹙,面露担忧。
文宛白的新剧本打磨好了,希望他尽早参与排练,所以他比计划提前了两天回省城办手续。
他从于佩兰口中得知,每周三于知乐都会到国营饭店教胡老三做菜,所以来找她,但没听说于家发生了什么大事。
于知乐嘴角下垂,把周岳生的事告诉他。
“没事的。”盛兰越柔声安慰,“过几天我就调到京市了,我给你打听消息。”
“好。”于知乐点了点头。
随后,盛兰越给她讲了很多交流活动期间发生的趣事,尽力让她心情好起来。
“啊,我的鱼腌得差不多了。”于知乐忽然想起做菜的事,“我先进去了,等会一起吃饭。”
“嗯,去吧。”盛兰越笑得温柔。
临走前,于知乐环视店内一周,没发现陈昭的身影,觉着奇怪。
进了厨房,她接受来自胡老三师徒三人揶揄的眼神,倒把事情忘了。
“多几个备选对象是好事。”胡老三哈哈大笑,“以后我拉一车人给小双选。”
于知乐苦笑不得,连忙将他的注意力拉回到鲫鱼身上。
腌制好的鲫鱼去掉姜葱,加入半碗水淀粉,让鱼均匀裹上淀粉液。
于知乐在锅里下宽油,烧到油面轻微翻动,下鲫鱼炸到表面微黄,捞出控油。
接着,她把炸鱼的油舀出,只留下一铁勺左右的量,再擓入些许荤油,油热倒入准备好的调料。
各种泡制品独特的味道融合扩散,发出诱人的酸味,让大家不自觉分泌唾液。
翻炒间,食材的原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淡酱黄色。
“辣椒表面微焦的时候,加豆瓣酱。”于知乐手上翻炒的动作不停。
过了一会,她往锅里加了两勺水,盖上锅盖焖煮。
“这小味,绝对开胃下饭。”胡老三咂舌感叹,又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
四五分钟之后,于知乐掀开盖子,汤汁沸腾得像奔腾中的江流。
“酱油调味,白糖提鲜。”她边下调料边说,“然后下鲫鱼煮到沸腾,转中小火再熬十来分钟。”
鱼下锅,没一会汤汁就开始翻滚,于知乐计算着时间加入鱼泡、鱼蛋一起煮。
中小火之下,汤汁逐渐软化炸泡的鱼皮,让鲫鱼染上了泡椒的香辣味道。
最后,于知乐把鱼转移到瓦锅内,倒入汤汁,在表面撒一层干辣椒,再泼上半勺热油。
滋啦滋啦的声音消退,空气中的香味浓郁了几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泡椒鲫鱼出锅。
胡老三迫不及待尝了一筷子,当即竖起大拇指夸赞。
炸过的鱼皮沁满汤汁,鱼肉鲜嫩不腥,再配上一小撮脆爽的泡萝卜丝,口感与味觉享受同时达到巅峰。
吞咽之后,口舌间残留微微的麻感,让人想一口接一口,吃个不停。
“再来杯冰啤酒,更爽快。”胡老三吃得连连摇头。
这会才九点半,店里只有姜荣和盛兰越,胡蓝被香味勾得受不了了。
她在筷筒里拿了一双筷子,从取餐的窗口探进头,说:“老三,端来让我尝尝。”
胡老三索性让于知乐把锅端出去,又让于梦君弄了一大盆饭。
他和张海兰则各自占一个灶台,一人做一道小炒,就当提前吃员工餐了。
“老姜,过来吃点。”胡老三招呼道。
姜荣好像没听到他的声音,一动不动,眼神朦胧。
胡老三直接将他拉到桌子边,摁着坐下,往他手里塞了一副碗筷。
大家齐齐落座,陈昭还是不见踪影。
“蓝姐,看见小昭了吗?”于知乐问。
胡蓝回答:“你们进后厨的时候,他就出去了,说去一趟邮局,很快就回来。”
她的话音刚落,陈昭的声音就响了,伴随着一阵乒里乓啷的响声。
“我回来了!”他手里提着几罐汽水,语气欢快,“我考上罐头厂了,请大家喝汽水。”
看见桌子中央的泡椒鲫鱼,他两眼放光,匆忙放下汽水,跑进后厨洗手,又匆匆跑出。
“好了,开饭。”胡老三沉声道。
大伙纷纷动筷,吃了起来。
陈昭在桌角磕掉瓶盖,塞给于知乐,小声道:“黄山没考上,喜上加喜。”
“那多吃点。”于知乐笑着给他夹了一块鲫鱼。
鲫鱼的长刺早已被切断,又进过油锅,吃起来没那么费劲。
陈昭尝了一大口,脸瞬间涨红,灌了几口汽水才把辣味压下去。
“好辣,但是好好吃。”他说完又往嘴里塞了一筷子鱼肉,这回辣得扒了半碗饭。
又菜又爱吃的样子让众人忍不住笑出声。
姜荣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揩去眼角的泪水,大口吃饭。
泡椒鲫鱼冰汽水,尖椒回锅肉炒黄瓜,这一顿大家吃得痛快。
饭后,于知乐与胡老三谈了泡椒等配料的供应问题,又口头描述了几道泡椒味型的菜的做法。
于初月写了一份协议,双方签名画押,胡老三交付定金。
海隅村从下周起,每周一给国营饭店供应五大坛泡椒、泡萝卜等泡制品。
之后,胡老三又钻进了后厨,开始做泡椒鲫鱼,供客人免费品尝,以便于根据大部分人的口味进行改进。
“你和读书的时候一样。”盛兰越笑道。
他一直坐在边上等待,看于知乐认真地与胡老三商量价格,检查协议书。
“是啊,还要像以前那样,没空理你。”于知乐应声,“我还要去找一位老师聊副业的事。”
盛兰越笑容更盛:“没关系,今年生日在省城过吗?我带你去看电影。”
“可能,到时我给你打电话。”于知乐想了想,没给出肯定的答案。
她以往的生日都是在省城过的,她不确定今年于佩兰夫妻二人有没有假期。
“等你消息。”说完,盛兰越道别离开。
于知乐看向于初月说:“初月,你先休息一会,我去趟陈老家。”
“行,我等你回来。”于初月应道。
“我也去,我也去。”陈昭积极举手,“我也去老陈家。”
两人出门,照着之前陈老给的地址找出,来到一座小院前,敲响门。
“来了。”陈老声音含糊。
一开门,于知乐发现他一手握着笔,一手拿着白馒头。
“欸?小于,小昭。”陈老颇为惊讶,赶忙让两人进门。
进院后,他表情忐忑:“你来是为了海带养殖的事吗?是有好消息,还是?”
“好消息,我把海带苗的定金都带来了。”于知乐笑着说。
陈老愣了几秒,大笑:“那就好,那就好。”
“多亏您走了一趟周边的村子。”于知乐将二婶娘的话复述给他听。
提起这事,陈老将笔记本推到于知乐面前,说:“我去附近的村子看过,不同村子的海域条件有些许差异,有更适合养殖的海货,不会与海隅村有冲突。”
本子上有一幅简略地形图,标注了村名,每一个村名旁边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
于知乐的视线在纸张上快速扫过,捕捉到几个关键字眼。
周边村子养殖业发达,对海隅村成立副食品加工厂是件好事。
“那您现在是什么想法?”于知乐问。
陈老答道:“我准备写一份共同富裕计划书,让公社牵头办专家组,帮助大家发展养殖业。”
说着,他递过一个手工装订的薄本子。
于知乐定睛一看,是周岳生之前写的计划书的精进版。
“我修改了部分内容,增添了一些细节,会更适合海隅村长期发展。”陈老说。
于知乐翻看过后,才知道他口中的“一些”是直接在原计划基础上提出来海洋牧场的建设,越看越惊讶。
这一步对于目前的海隅村而言,跨得实在太大了。
“你不用担心专业问题,海隅村的专家组是独立于公社的,而且我们会循序渐进。”陈老读懂了她的忧虑,“周小哥看了我的计划后,帮我联系了几位同行,你这边同意就可以立即开始了。”
“周岳生?”于知乐反问。
陈老给出肯定回复,继续道:“过几天,应该会有几个人被转去海隅村的牛棚,我再去找你。”
于知乐沉默良久,说:“好,那就按计划进行。”
之后,陈老就她原定的人手计划进行了修改,又给她补充了一些细节。
“聊完了吗?”陈昭推门而入,手里拿着铝饭盒。
见状,两人愣了好一会,刚才聊得投入,都没发现他出了门。
“聊完了。”于知乐掏出海带苗定金。
陈昭把饭盒递给陈老,说:“胡三哥的饭盒,他不着急用,有空再还。”
“谢谢,谢谢。”陈老看着面前两人,表情动容。
于知乐二人没停留太久,道别离开。
路上,他们撞见张翠花和一个老头,两人都很生气。
“气死我了!她怎么敢辞工的!”
当她真正往外走,越想越不可能,眼神逐渐黯淡。
“七七。”盛兰越朝她打招呼。
于知乐弯了弯嘴角,问:“不是去京市参加交流活动了吗?”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盛兰越眉头微蹙,面露担忧。
文宛白的新剧本打磨好了,希望他尽早参与排练,所以他比计划提前了两天回省城办手续。
他从于佩兰口中得知,每周三于知乐都会到国营饭店教胡老三做菜,所以来找她,但没听说于家发生了什么大事。
于知乐嘴角下垂,把周岳生的事告诉他。
“没事的。”盛兰越柔声安慰,“过几天我就调到京市了,我给你打听消息。”
“好。”于知乐点了点头。
随后,盛兰越给她讲了很多交流活动期间发生的趣事,尽力让她心情好起来。
“啊,我的鱼腌得差不多了。”于知乐忽然想起做菜的事,“我先进去了,等会一起吃饭。”
“嗯,去吧。”盛兰越笑得温柔。
临走前,于知乐环视店内一周,没发现陈昭的身影,觉着奇怪。
进了厨房,她接受来自胡老三师徒三人揶揄的眼神,倒把事情忘了。
“多几个备选对象是好事。”胡老三哈哈大笑,“以后我拉一车人给小双选。”
于知乐苦笑不得,连忙将他的注意力拉回到鲫鱼身上。
腌制好的鲫鱼去掉姜葱,加入半碗水淀粉,让鱼均匀裹上淀粉液。
于知乐在锅里下宽油,烧到油面轻微翻动,下鲫鱼炸到表面微黄,捞出控油。
接着,她把炸鱼的油舀出,只留下一铁勺左右的量,再擓入些许荤油,油热倒入准备好的调料。
各种泡制品独特的味道融合扩散,发出诱人的酸味,让大家不自觉分泌唾液。
翻炒间,食材的原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淡酱黄色。
“辣椒表面微焦的时候,加豆瓣酱。”于知乐手上翻炒的动作不停。
过了一会,她往锅里加了两勺水,盖上锅盖焖煮。
“这小味,绝对开胃下饭。”胡老三咂舌感叹,又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
四五分钟之后,于知乐掀开盖子,汤汁沸腾得像奔腾中的江流。
“酱油调味,白糖提鲜。”她边下调料边说,“然后下鲫鱼煮到沸腾,转中小火再熬十来分钟。”
鱼下锅,没一会汤汁就开始翻滚,于知乐计算着时间加入鱼泡、鱼蛋一起煮。
中小火之下,汤汁逐渐软化炸泡的鱼皮,让鲫鱼染上了泡椒的香辣味道。
最后,于知乐把鱼转移到瓦锅内,倒入汤汁,在表面撒一层干辣椒,再泼上半勺热油。
滋啦滋啦的声音消退,空气中的香味浓郁了几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泡椒鲫鱼出锅。
胡老三迫不及待尝了一筷子,当即竖起大拇指夸赞。
炸过的鱼皮沁满汤汁,鱼肉鲜嫩不腥,再配上一小撮脆爽的泡萝卜丝,口感与味觉享受同时达到巅峰。
吞咽之后,口舌间残留微微的麻感,让人想一口接一口,吃个不停。
“再来杯冰啤酒,更爽快。”胡老三吃得连连摇头。
这会才九点半,店里只有姜荣和盛兰越,胡蓝被香味勾得受不了了。
她在筷筒里拿了一双筷子,从取餐的窗口探进头,说:“老三,端来让我尝尝。”
胡老三索性让于知乐把锅端出去,又让于梦君弄了一大盆饭。
他和张海兰则各自占一个灶台,一人做一道小炒,就当提前吃员工餐了。
“老姜,过来吃点。”胡老三招呼道。
姜荣好像没听到他的声音,一动不动,眼神朦胧。
胡老三直接将他拉到桌子边,摁着坐下,往他手里塞了一副碗筷。
大家齐齐落座,陈昭还是不见踪影。
“蓝姐,看见小昭了吗?”于知乐问。
胡蓝回答:“你们进后厨的时候,他就出去了,说去一趟邮局,很快就回来。”
她的话音刚落,陈昭的声音就响了,伴随着一阵乒里乓啷的响声。
“我回来了!”他手里提着几罐汽水,语气欢快,“我考上罐头厂了,请大家喝汽水。”
看见桌子中央的泡椒鲫鱼,他两眼放光,匆忙放下汽水,跑进后厨洗手,又匆匆跑出。
“好了,开饭。”胡老三沉声道。
大伙纷纷动筷,吃了起来。
陈昭在桌角磕掉瓶盖,塞给于知乐,小声道:“黄山没考上,喜上加喜。”
“那多吃点。”于知乐笑着给他夹了一块鲫鱼。
鲫鱼的长刺早已被切断,又进过油锅,吃起来没那么费劲。
陈昭尝了一大口,脸瞬间涨红,灌了几口汽水才把辣味压下去。
“好辣,但是好好吃。”他说完又往嘴里塞了一筷子鱼肉,这回辣得扒了半碗饭。
又菜又爱吃的样子让众人忍不住笑出声。
姜荣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揩去眼角的泪水,大口吃饭。
泡椒鲫鱼冰汽水,尖椒回锅肉炒黄瓜,这一顿大家吃得痛快。
饭后,于知乐与胡老三谈了泡椒等配料的供应问题,又口头描述了几道泡椒味型的菜的做法。
于初月写了一份协议,双方签名画押,胡老三交付定金。
海隅村从下周起,每周一给国营饭店供应五大坛泡椒、泡萝卜等泡制品。
之后,胡老三又钻进了后厨,开始做泡椒鲫鱼,供客人免费品尝,以便于根据大部分人的口味进行改进。
“你和读书的时候一样。”盛兰越笑道。
他一直坐在边上等待,看于知乐认真地与胡老三商量价格,检查协议书。
“是啊,还要像以前那样,没空理你。”于知乐应声,“我还要去找一位老师聊副业的事。”
盛兰越笑容更盛:“没关系,今年生日在省城过吗?我带你去看电影。”
“可能,到时我给你打电话。”于知乐想了想,没给出肯定的答案。
她以往的生日都是在省城过的,她不确定今年于佩兰夫妻二人有没有假期。
“等你消息。”说完,盛兰越道别离开。
于知乐看向于初月说:“初月,你先休息一会,我去趟陈老家。”
“行,我等你回来。”于初月应道。
“我也去,我也去。”陈昭积极举手,“我也去老陈家。”
两人出门,照着之前陈老给的地址找出,来到一座小院前,敲响门。
“来了。”陈老声音含糊。
一开门,于知乐发现他一手握着笔,一手拿着白馒头。
“欸?小于,小昭。”陈老颇为惊讶,赶忙让两人进门。
进院后,他表情忐忑:“你来是为了海带养殖的事吗?是有好消息,还是?”
“好消息,我把海带苗的定金都带来了。”于知乐笑着说。
陈老愣了几秒,大笑:“那就好,那就好。”
“多亏您走了一趟周边的村子。”于知乐将二婶娘的话复述给他听。
提起这事,陈老将笔记本推到于知乐面前,说:“我去附近的村子看过,不同村子的海域条件有些许差异,有更适合养殖的海货,不会与海隅村有冲突。”
本子上有一幅简略地形图,标注了村名,每一个村名旁边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
于知乐的视线在纸张上快速扫过,捕捉到几个关键字眼。
周边村子养殖业发达,对海隅村成立副食品加工厂是件好事。
“那您现在是什么想法?”于知乐问。
陈老答道:“我准备写一份共同富裕计划书,让公社牵头办专家组,帮助大家发展养殖业。”
说着,他递过一个手工装订的薄本子。
于知乐定睛一看,是周岳生之前写的计划书的精进版。
“我修改了部分内容,增添了一些细节,会更适合海隅村长期发展。”陈老说。
于知乐翻看过后,才知道他口中的“一些”是直接在原计划基础上提出来海洋牧场的建设,越看越惊讶。
这一步对于目前的海隅村而言,跨得实在太大了。
“你不用担心专业问题,海隅村的专家组是独立于公社的,而且我们会循序渐进。”陈老读懂了她的忧虑,“周小哥看了我的计划后,帮我联系了几位同行,你这边同意就可以立即开始了。”
“周岳生?”于知乐反问。
陈老给出肯定回复,继续道:“过几天,应该会有几个人被转去海隅村的牛棚,我再去找你。”
于知乐沉默良久,说:“好,那就按计划进行。”
之后,陈老就她原定的人手计划进行了修改,又给她补充了一些细节。
“聊完了吗?”陈昭推门而入,手里拿着铝饭盒。
见状,两人愣了好一会,刚才聊得投入,都没发现他出了门。
“聊完了。”于知乐掏出海带苗定金。
陈昭把饭盒递给陈老,说:“胡三哥的饭盒,他不着急用,有空再还。”
“谢谢,谢谢。”陈老看着面前两人,表情动容。
于知乐二人没停留太久,道别离开。
路上,他们撞见张翠花和一个老头,两人都很生气。
“气死我了!她怎么敢辞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