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双眼睛同时盯着于知乐。
于知乐笑了笑:“第一个是罐头厂招到了新船长,第二个是盛兰越的近况。”
“乐乐,你这猜得也太快了。”胡双姿势还没摆定半分钟,摆了摆手,“一点意思都没有。”
“好了,赶紧说。”张文心催促。
胡双也不卖关子了,说:“罐头厂确实招到新船长了,目前还在和原先的班子磨合,估计会在秋收前后通知于爷爷。”
秋收对于远洋队是一个重要节点,每年秋收过后会选拔第二年的船员进行训练,的确是个宣布更新换代的好时机。
此时,这点对海隅村也很有利,她们还有半个多月的缓冲时间,足以建好新的小院。
“那有关于盛兰越的消息呢?”于知乐追问。
胡双侧身将长凳边的一沓报纸捧上桌面,拿起一张展示,说:“看!”
版面的中央是盛兰越张手谢幕的照片,黑体字标题加粗加黑——华国舞蹈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剩下为数不多的地方,写报导的人竭尽毕生文学修养,将所有美好的词句堆砌到他身上。
“哇,盛兰越上京市晚报头条了,这照片拍得真好。”张文心惊呼。
“不止,京市军区报、京市早报,还有京市青年报。”胡双放下这张,一一拿起别的展示,“这是都是我娘寄回来的。”
于知乐眼里笑意更盛,在心底默默祝贺。
彼时,捕鱼小分队的人恰好结束早上的学习从图书角出来,凑近来看,不禁想起火光中那个让所有人移不开眼的画面。
“我娘寄了两份,一份留在图书角,一份给乐乐。”胡双边说边把报纸分成两堆。
于知乐把报纸放进图书角,又抱起自己那份,对她说:“走吧,回家吃饭。”
说完,一行人说笑着离开小院,院里一下就安静了。
在她们离开后不久,李然走进图书角,翻看起崭新的报纸。
与此同时,相同的报纸在于家小院里被传阅。
“小盛怎么瘦了这么多?”于婉琴说。
于海光解释:“文工团的孩子总是不按时吃饭,有时一排练就是一整天。”
“能做到拔尖的都不容易,他们爹娘肯定又骄傲又心疼。”于婉琴感叹道。
周岳生想起部队的年底汇演,说:“部队每年十二月都有汇演,家属也能去看,今年盛兰越肯定会参加。”
“我要去。”于知乐直言。
胡双一向对这些汇演不热衷,一听她说要去京市,连忙道:“那今年我也去,正好可以结伴坐火车。”
蓝圆圆也表现出了极大兴趣,但她更关注的是歌舞剧的服装。
“那就大家一块去,到时我给你们买票。”于海光说,“在京市多待几天,好好逛一逛。”
就这么闲聊几句,几人十二月中下旬的行程就定了下来。
这时,于越和陈昭把饭菜烧好了,陆续端上桌。众人没再继续这个话题,热热闹闹地开饭。
胡双又在海隅村住了两天,生活过得那叫一个精彩。
白天不是跑到虾池边凑热闹,就是到小院溜达。傍晚帮着副业组排练样板戏,甚至还蹭捕鱼小分队的船出了一趟海。
她离开的第二天,村里又送出一批酸辣海蜇罐头,这回整整五百罐。
葛小菊和张灵多要了几罐,两人打算回程路过其他镇时去推销推销,尽全力去提高海隅牌的知名度。
她们出发后,于知乐和张文心、于初月讨论起新小院的事。
“你说要用青砖建?”于初月怀疑自己听错了,惊讶反问。
青砖产量少还贵,村里还没几家能住上青砖瓦房,她觉得有点浪费。
于知乐给出原因:“我们做的都是要进口的东西,卫生是最重要的。将来品牌名声传出去了,肯定会有人慕名上门谈合作,第一印象就很重要。”
张文心点头附和她的想法。
于初月沉思一会,觉得她说得有道理,说:“可是青砖没有那么好弄,听说砖厂常年排队,起码得等三个月。”
按照海隅村目前的情况,肯定等不了这么长时间。
“这两天我抽空去问一问。”于知乐说,“最好在中秋之前能开工。”
于初月应好,在记事本上做了一个标记。
临近正午,三人起身回家,又遇到小分队众人学习结束,再次结伴往外走。
“我投给京市青年报社的稿被退回来了。”于白薇主动提起文章的事,表情失落。
张文心大大咧咧地说:“多大点事,这家报社不收就再投另一家,你写得好肯定有人赏识。”
“我换了信封和邮票,给省城报社寄去了。”于白薇应声。
于知乐笑道:“这样的心态挺好的,做事能成功。”
朋友们纷纷开口附和,并说要向于白薇学习,让她闹了个大红脸。她心底的那点坏情绪也因为她们的声声夸赞消失得无影无踪。
走到岔路口,众人分开,各自回家。
吃过午饭,于知乐准备午休,却看见周岳生推自行车往外走。
“你要去哪儿?”她开口叫住他。
周岳生没讲得很详细,只说去镇上找人。
“我也去,新小院要定青砖,我去砖厂一趟。”于知乐回屋拿上图纸,要跟他一起出门。
“给我吧,我顺路。”周岳生看她发青的眼底,心疼地摸了摸她的脸,“傍晚你还要看着排练,明天又要早起,中午多睡会。”
于知乐张手要抱抱,被他搂进怀里,柔声道:“谢谢生哥。”
周岳生轻拍两下她的头,又在她抬头时迅速亲了一口,让她赶紧进屋休息。
直到于知乐去副业组小院参加排练,他都没有回来。两人再见上面已经是排练结束后,周岳生到小院门口接她。
“我把图纸给那边看了,说是要用两车砖。但是走正常程序的话,要等上四五个月。”周岳生牵着她的手,转告砖厂的回复。
时间比预想的还要长,于知乐暗暗叹了一口气,决定先将就一段时间,等买到砖再翻修。
“不过。”周岳生顿了顿。
于知乐眼睛一亮,追问:“你是不是有别的法子能弄来砖?”
借着手电筒的光,周岳生侧过脸就能看清她脸上的欣喜,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告诉她。
说来也巧,他从砖厂出来后就去找宁谭,刚踏进武装部就听到负责文职工作的干事聊起邻居。
他邻居是船厂的小管理层,半年前分到了一个更宽敞的院子,想接乡下的父母进城享福,但老两口不想离开老家。他就想给父母盖个好院子,各种托关系弄来条子在砖厂订了几车青砖。等了小半年,青砖刚到手,结果老两口架不住孙辈周周回去劝,最终还是答应进城了。
周岳生问清对方的身份,立即去船厂找他,对方手里刚好只剩两车。
“这也太巧了。”于知乐惊叹。
每一步都像设计好一样,但凡哪个环节差一点点,她们都买不到这批砖。
“你运气一直都很好。”周岳生说。
他想起之前她赶海的经历,她总能比别人发现更多的海货。
于知乐停下脚步,踮脚轻啄他的嘴唇,说:“这份幸运背后也有你的付出。”
下一秒,手电筒灭了,两人融入夜色。
重物落地,呼吸交融。距离缩短的同时,心和心也靠得更近。
这晚,解决了一个棘手难题的于知乐一夜无眠,第二天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
青砖在这天下午被送来海隅村,堆放在副业组小院附近的空地,引来了村里人的围观并引发了一些争议。
老支书晚上就召开短会,解释了建青瓦小院的原因,并告知大家村里即将成立副食品加工厂。
这个名头听起来很大,很快就盖过了青砖的事,成为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话题。
接下来几天,她们陆续送出第三、四批鲜海蜇罐头,终于完成了所有订单,收到全部尾款。
期间,虾池也完工了,于知乐还组织了一次全员排练。
中秋节前一天,副业组所有小组的负责人齐聚小院开会。
与以往流程相同,于知乐和张文心分别总结各自负责的小组近段时间的工作表现,再宣布未来三个月的工作重心,最后是人员调整。
“新小院十七号开始动工。”于知乐说,“时间比较紧急,所以副食品小组全员都要帮忙,饭就由鱼糜小组和吃食摊的人一起做。”
“好。”被提到的小组的负责人齐声应道。
会议结束后,于知乐和陈昭回家,走着走着身后响起自行车铃声。
随后,周岳生在他们身边刹停车,让陈昭把车骑回家。他则牵起于知乐的手,慢慢悠悠往家里走。
“最近怎么总往镇上跑?”于知乐挠挠他的掌心,“总是见不到你。”
周岳生才说了几个字就被交谈声打断。
两人疑惑转身,看见几个拎着包裹的人在说话,但他们看对方的眼神很警惕。
“兄弟,你知道于船长的新家在哪里吗?”其中一人小跑上前询问。
于知乐笑了笑:“第一个是罐头厂招到了新船长,第二个是盛兰越的近况。”
“乐乐,你这猜得也太快了。”胡双姿势还没摆定半分钟,摆了摆手,“一点意思都没有。”
“好了,赶紧说。”张文心催促。
胡双也不卖关子了,说:“罐头厂确实招到新船长了,目前还在和原先的班子磨合,估计会在秋收前后通知于爷爷。”
秋收对于远洋队是一个重要节点,每年秋收过后会选拔第二年的船员进行训练,的确是个宣布更新换代的好时机。
此时,这点对海隅村也很有利,她们还有半个多月的缓冲时间,足以建好新的小院。
“那有关于盛兰越的消息呢?”于知乐追问。
胡双侧身将长凳边的一沓报纸捧上桌面,拿起一张展示,说:“看!”
版面的中央是盛兰越张手谢幕的照片,黑体字标题加粗加黑——华国舞蹈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剩下为数不多的地方,写报导的人竭尽毕生文学修养,将所有美好的词句堆砌到他身上。
“哇,盛兰越上京市晚报头条了,这照片拍得真好。”张文心惊呼。
“不止,京市军区报、京市早报,还有京市青年报。”胡双放下这张,一一拿起别的展示,“这是都是我娘寄回来的。”
于知乐眼里笑意更盛,在心底默默祝贺。
彼时,捕鱼小分队的人恰好结束早上的学习从图书角出来,凑近来看,不禁想起火光中那个让所有人移不开眼的画面。
“我娘寄了两份,一份留在图书角,一份给乐乐。”胡双边说边把报纸分成两堆。
于知乐把报纸放进图书角,又抱起自己那份,对她说:“走吧,回家吃饭。”
说完,一行人说笑着离开小院,院里一下就安静了。
在她们离开后不久,李然走进图书角,翻看起崭新的报纸。
与此同时,相同的报纸在于家小院里被传阅。
“小盛怎么瘦了这么多?”于婉琴说。
于海光解释:“文工团的孩子总是不按时吃饭,有时一排练就是一整天。”
“能做到拔尖的都不容易,他们爹娘肯定又骄傲又心疼。”于婉琴感叹道。
周岳生想起部队的年底汇演,说:“部队每年十二月都有汇演,家属也能去看,今年盛兰越肯定会参加。”
“我要去。”于知乐直言。
胡双一向对这些汇演不热衷,一听她说要去京市,连忙道:“那今年我也去,正好可以结伴坐火车。”
蓝圆圆也表现出了极大兴趣,但她更关注的是歌舞剧的服装。
“那就大家一块去,到时我给你们买票。”于海光说,“在京市多待几天,好好逛一逛。”
就这么闲聊几句,几人十二月中下旬的行程就定了下来。
这时,于越和陈昭把饭菜烧好了,陆续端上桌。众人没再继续这个话题,热热闹闹地开饭。
胡双又在海隅村住了两天,生活过得那叫一个精彩。
白天不是跑到虾池边凑热闹,就是到小院溜达。傍晚帮着副业组排练样板戏,甚至还蹭捕鱼小分队的船出了一趟海。
她离开的第二天,村里又送出一批酸辣海蜇罐头,这回整整五百罐。
葛小菊和张灵多要了几罐,两人打算回程路过其他镇时去推销推销,尽全力去提高海隅牌的知名度。
她们出发后,于知乐和张文心、于初月讨论起新小院的事。
“你说要用青砖建?”于初月怀疑自己听错了,惊讶反问。
青砖产量少还贵,村里还没几家能住上青砖瓦房,她觉得有点浪费。
于知乐给出原因:“我们做的都是要进口的东西,卫生是最重要的。将来品牌名声传出去了,肯定会有人慕名上门谈合作,第一印象就很重要。”
张文心点头附和她的想法。
于初月沉思一会,觉得她说得有道理,说:“可是青砖没有那么好弄,听说砖厂常年排队,起码得等三个月。”
按照海隅村目前的情况,肯定等不了这么长时间。
“这两天我抽空去问一问。”于知乐说,“最好在中秋之前能开工。”
于初月应好,在记事本上做了一个标记。
临近正午,三人起身回家,又遇到小分队众人学习结束,再次结伴往外走。
“我投给京市青年报社的稿被退回来了。”于白薇主动提起文章的事,表情失落。
张文心大大咧咧地说:“多大点事,这家报社不收就再投另一家,你写得好肯定有人赏识。”
“我换了信封和邮票,给省城报社寄去了。”于白薇应声。
于知乐笑道:“这样的心态挺好的,做事能成功。”
朋友们纷纷开口附和,并说要向于白薇学习,让她闹了个大红脸。她心底的那点坏情绪也因为她们的声声夸赞消失得无影无踪。
走到岔路口,众人分开,各自回家。
吃过午饭,于知乐准备午休,却看见周岳生推自行车往外走。
“你要去哪儿?”她开口叫住他。
周岳生没讲得很详细,只说去镇上找人。
“我也去,新小院要定青砖,我去砖厂一趟。”于知乐回屋拿上图纸,要跟他一起出门。
“给我吧,我顺路。”周岳生看她发青的眼底,心疼地摸了摸她的脸,“傍晚你还要看着排练,明天又要早起,中午多睡会。”
于知乐张手要抱抱,被他搂进怀里,柔声道:“谢谢生哥。”
周岳生轻拍两下她的头,又在她抬头时迅速亲了一口,让她赶紧进屋休息。
直到于知乐去副业组小院参加排练,他都没有回来。两人再见上面已经是排练结束后,周岳生到小院门口接她。
“我把图纸给那边看了,说是要用两车砖。但是走正常程序的话,要等上四五个月。”周岳生牵着她的手,转告砖厂的回复。
时间比预想的还要长,于知乐暗暗叹了一口气,决定先将就一段时间,等买到砖再翻修。
“不过。”周岳生顿了顿。
于知乐眼睛一亮,追问:“你是不是有别的法子能弄来砖?”
借着手电筒的光,周岳生侧过脸就能看清她脸上的欣喜,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告诉她。
说来也巧,他从砖厂出来后就去找宁谭,刚踏进武装部就听到负责文职工作的干事聊起邻居。
他邻居是船厂的小管理层,半年前分到了一个更宽敞的院子,想接乡下的父母进城享福,但老两口不想离开老家。他就想给父母盖个好院子,各种托关系弄来条子在砖厂订了几车青砖。等了小半年,青砖刚到手,结果老两口架不住孙辈周周回去劝,最终还是答应进城了。
周岳生问清对方的身份,立即去船厂找他,对方手里刚好只剩两车。
“这也太巧了。”于知乐惊叹。
每一步都像设计好一样,但凡哪个环节差一点点,她们都买不到这批砖。
“你运气一直都很好。”周岳生说。
他想起之前她赶海的经历,她总能比别人发现更多的海货。
于知乐停下脚步,踮脚轻啄他的嘴唇,说:“这份幸运背后也有你的付出。”
下一秒,手电筒灭了,两人融入夜色。
重物落地,呼吸交融。距离缩短的同时,心和心也靠得更近。
这晚,解决了一个棘手难题的于知乐一夜无眠,第二天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
青砖在这天下午被送来海隅村,堆放在副业组小院附近的空地,引来了村里人的围观并引发了一些争议。
老支书晚上就召开短会,解释了建青瓦小院的原因,并告知大家村里即将成立副食品加工厂。
这个名头听起来很大,很快就盖过了青砖的事,成为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话题。
接下来几天,她们陆续送出第三、四批鲜海蜇罐头,终于完成了所有订单,收到全部尾款。
期间,虾池也完工了,于知乐还组织了一次全员排练。
中秋节前一天,副业组所有小组的负责人齐聚小院开会。
与以往流程相同,于知乐和张文心分别总结各自负责的小组近段时间的工作表现,再宣布未来三个月的工作重心,最后是人员调整。
“新小院十七号开始动工。”于知乐说,“时间比较紧急,所以副食品小组全员都要帮忙,饭就由鱼糜小组和吃食摊的人一起做。”
“好。”被提到的小组的负责人齐声应道。
会议结束后,于知乐和陈昭回家,走着走着身后响起自行车铃声。
随后,周岳生在他们身边刹停车,让陈昭把车骑回家。他则牵起于知乐的手,慢慢悠悠往家里走。
“最近怎么总往镇上跑?”于知乐挠挠他的掌心,“总是见不到你。”
周岳生才说了几个字就被交谈声打断。
两人疑惑转身,看见几个拎着包裹的人在说话,但他们看对方的眼神很警惕。
“兄弟,你知道于船长的新家在哪里吗?”其中一人小跑上前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