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葱郁,夏日漫长。

    院中鸟鸣声声婉转悠扬,沈应初听得的惊诧渐渐和缓。

    桌上摆的,正是《端州志》和关书。

    古彦涛迟疑道,“…除了关书他们那日还说了别的,我在一旁罚站,听得一些…”

    他心思聪敏,隐约察觉陆姐姐在沈哥哥口中,依旧是个谜团。

    她从哪里来,她的来历,只有祖父知晓。

    翩然出现在刺史府中。

    她的才学、作画的造诣,祖父似乎了然于心。

    祖父放心她的人品,竟好像认识了许久一般。

    可来端州前,古彦涛确定自己从未见过她。

    沈应摸摸他的头,“沈哥哥有些事想不明白,你记得多少,可能说一说?”

    古彦涛收拾桌上用具,细声对沈应道,“那日她来授课,正好遇上祖父与我对弈。”

    “我因出言不逊,祖父罚我站在一旁,邀陆姐姐手谈一局。”

    沈应听得一半,心中豁然开朗。

    古大人怕是故意罚的古彦涛,为的就是邀她下棋。

    那局棋,定有蹊跷。

    他眸光深深,“那局棋,你记得多少?”

    古彦涛歪头想了想,“应…记得大半。”

    沈应召来军士,不多时桌上便摆上棋具。

    棋盘上纵横交错。

    树荫下,小小男童为他重摆当日棋局。

    “当日祖父执黑子,陆姐姐执白子。”

    他慢慢回想当日两人下棋情状,交错落子。有时难以决断停下许久,沈应静候并不催促。

    “我只记得这些,其他记不清了。”

    “好样的,有这半局也足够了,记你一功!”

    古彦涛得他夸赞,清秀小脸绽开喜色。

    暖风徐徐,一池莲花盛放。

    因着院子临近莲池,在军士陪同下陆遐可到莲池凉亭静坐半个时辰。

    当然是在戴着脚铐的情况下。

    这是极宽宥的恩典。

    陆遐垂眸,睫羽投下些许暗影,凉亭外荷花袅袅而立,

    莲叶舒展,风送来一池莲香。

    余光身畔似立了一人,当是来唤她的军士,她一回眸,却是沈应。

    眉眼凛然,朗朗夏日下四目相对。

    当日对谈,可谓不欢而散。

    她心里藏着事,无法明言。

    他疑心她是奸细,言语尖刺。

    沈应眸光紧锁着她,并不言语。

    陆遐打破宁静,冷道,“还有半刻钟,罪女谨记时辰。”

    星眸清亮,似跳动着不羁的火焰。

    沈应撩衣坐在亭中石桌前,“府中莲池景色雅致,我路过正好来看看。”

    “不敢劳烦将军解释,只怕将军怪罪手下军士,让奸细在府中乱走。”

    语意甚冲,沈应眸光在她容色上一顿,心下明悟,“你在生气?”

    “罪女岂敢!”她分明蕴着怒气。

    沈应薄唇微启,深邃目光紧紧锁着她,似要将她看透,“刺史一案,难道我不该疑你?”

    ”路引损毁,你本就当罚,纵然隐下文书不报非你示意,也是有罪。”

    “刺史遇害,你嫌疑最重,却无任何证据教人信服,教我如何不生疑?”

    神武军护卫国境,容不得奸细猖獗,如果不是入城后一幕加上府衙私刑,他半点不会宽宥!

    陆遐思绪翻涌,纠结如麻,她当然知道生气得没有道理,触怒他非明智之举,可她就是忍不住。

    “无话可说,我便当你认可。”沈应不在意,他揭开桌上棋盒,“你我手谈一局,赢了容你多留半个时辰。”

    “我若不依呢?”

    “你可以试试。”

    陆遐咬牙起身落座,两人静默,摆开棋局对弈。

    下得大半,柔荑停住,下一瞬指间白子被她抛回棋盒,棋子相碰清脆一响。

    静深目光凝在她身上,长指间的黑子徐徐放回,那双手骨节分明。

    她果然记得。

    记得这是她与古大人下的那局棋。

    “古彦涛找到了?”

    沈应心下赞叹,口中却道,“不下了?”

    “认输。”陆遐淡静道,“棋局我记得,你不必拐弯抹角。”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痛快,沈应颌首,开门见山,“…古大人给了你关书,之前为何隐瞒不提?”

    满目荷花清影,陆遐别过头轻声道,“路引损毁,关书只是权宜之计,无多少助力。”

    这是实情,也是她担忧之处。

    男子剑眉蹙起,显然不信她话中之意,“棋局深意,又作何解释?”

    “古大人一时兴起,你想多了。”

    沈应目光如炬,“《端州志》一书并无端阳三景,你从哪里看来?”

    “想是一时记岔,随口一说。”桌底下双手紧紧攥起。

    连《端州志》也知晓,他究竟得了多少线索?

    她咬牙,“罪女句句属实,将军要再盘问?”

    “既然属实,为何不敢看我?”

    男子剑眉星目,英气勃发,陆遐被亭外日光刺眼,终又别开了视线。

    一席话,教她心尖发颤,她闭眼不敢再看,唯有睫羽轻颤泄漏心绪。

    “你不肯说,不如让我猜猜…路引损毁乃无心之举,牵连晏北,你不愿晏北受罚,故而文书中只道自己不慎。”

    陆遐既惊且怯,陡然睁目,水光流转,他从哪里知道晏北此人?

    “古大人得斥候来报,知道屹越异动苦无实证,恰好你来访,他欲照拂于你才许了一纸关书。”

    他知道晏北,陆遐只当他问过谢映君,知晓她身份。

    却不料…他未知晓真正缘由…

    陆遐星眸微怔,隐隐松了一口气…

    也好。

    再好不过。

    “你从晏北口中得知附近州县有人在收购粮食、马匹,疑心军中有人倒卖军粮给屹越。古大人也有察觉,才在下棋时对你道上下不能相顾,根基不稳,意指端州军不能同心。”

    “屹越暗越孤梅山,按兵不动,欲水淹端州,此线索是你从《端州志》上推测,也是你借观莲之举告知古大人,因此古大人暗派心腹,坏了敌军部署。”

    沈应摊开《端州志》,书上从头到尾无一字提及端阳三景,而是详记了端州的水利、民生。

    他是在看完此书之后,方明白提起《端州志》之用意。

    “允安八年,七月初,连日淫雨,河水骤高二丈余,城不没者仅一版,淹坏人畜、庐舍无数,父老谓百余年所未有…”

    他重重一叹,“端州水利整顿,虽然不至于出现允安八年的大水,可连日大雨,若人为筑堤围洪,难保不会重现,屹越奸计若成,不须一战端州便休矣…”

    “晏北与你相识,与军中相熟,得知疑你为凶手,半夜留字助你星夜逃出,是也不是?”

    “…是。”她柔唇几张终于应道,“古大人言独木难支,我便知他顾虑,端州军不可信。”

    宁愿信晏北之言出逃,也不敢落入端州军手中。

    沈应取出那封关书,递与她,“有关书在手,尚能分辨一二,为何上次相谈不提一字。”

    将如此重要之物藏于木盒之内,连古彦涛也瞒着。

    陆遐展开那纸,纸上墨色苍劲,她百感交集,“端州军追捕甚急,我已起疑,思来想去应与这封关书有关,默诵之后才察觉古大人安排。”

    他不懂,陆遐再落子,为他接续整局棋,“你依棋谱解一看便知,若疑心我作假,可与古彦涛相证。”

    沈应接过关书,以两人方才所下之棋两相对照,一看关书,恍然明悟。

    上面分明写了古大人疑心端州军内有人暗通敌军,贩卖军粮一事。

    列了他怀疑之人。

    古大人相邀她下棋,便是让她记下棋谱,解关书之秘。

    “关书无棋谱相合只是普通一纸文书,古彦涛年纪尚小,记不清楚许多细节,就算知晓关书所在也无妨。”

    “我有一事不解,木盒是你当日所赠,你在离开刺史府之前就将关书藏在其中,彼时敌人尚无动静…”

    “我知道你想要问什么。”

    “缘由有三。”陆遐摩挲棋盘纹路,她柔指细白,指上隐有薄茧,终于坦白道。

    “一是古大人以关书相托时所言,他虽然对古彦涛言,我当日细想,其意却在我。他道重之、慎之,不可轻率,意在让我细看关书。”

    “二是他言舍弃棋子,尚有一线生机,恐怕当时已察觉有性命之忧,让我往下部署,有嘱托之意。”

    可惜她逃脱之后身在牢狱,不能探查。

    “三是他言教古彦涛须得受点苦头,暗指后面追捕。”

    她星夜奔逃,敌人穷追不舍,受的何指一点苦头。

    “我当日回想他所言,决意将关书藏在木盒内。”

    “可你不是说无棋谱就只是一纸普通文书…”

    是普通文书,她却不能真带在身上,且不说后面可能的追捕之举,万一损毁…篡改之嫌百口莫辩。

    事实证明,她的猜想是对的。

    关书,从一开始便放在古彦涛身边,被他贴身带走,她无仿冒之嫌,虽然她记得全部棋局,却有古彦涛验证一二,非是一人之言。

    她将一切和盘托出,静看男子沉思。

    端州一事,她心中坦荡。

    唯一不能对他言之处,唯有…身份。

    路引是佐证,固然能证清白,她盼的…却是其他。

    人心总是不足,她一而再再二三提醒自己,还是免不了心存念想。

    指尖轻颤。

    她心思细腻,与古大人对弈之后便想得这般深远。

    或许早在看到《端州志》,便隐约觉得会有今日。

    沈应目光深浓,眼底寒芒一闪而过。

    她不再冷言冷语,沈应随口道,“晏北是容膝阁之人,你与容膝阁阁主是旧识?”

    陆遐心中警惕,轻声道,“将军何意?”

    沈应似未察觉她一瞬的僵硬,“容膝阁阁主谢映君是清源书院的学生,晏北暗救于你,定然相识,我以为你也是书院之人。”

章节目录

月当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雪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雪窦并收藏月当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