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之衡匆匆赶到偏院时,火势已灭,只余一股焦灼之气萦绕不散。但见靠墙那排黄瓜藤七扭八歪,皆被烧得焦黑,一片狼藉之景。
柳清立于院中,俏脸被熏得漆黑,发髻亦有些散乱,几缕发丝卷曲焦黄。
沈之衡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出言斥道:“多大人了,玩什么不好,偏要玩火?”
柳清却似浑不在意,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在黑乎乎的脸上格外醒目。
她练喷火,是为混进那杂耍班子,好潜入秦府打探消息。此事若教沈之衡知晓,定然又要阻拦,万万不可与他言明。
思及此处,柳清便将到嘴边的言语尽数吞回腹中,只拿一双清澈的眸子望向沈之衡,摆出一副无辜神情。
沈之衡见她没事,一颗心这才放了下来,便转身去打量那被烧毁的黄瓜藤,突然,眼角瞥见窗台上躺着一只鸽子,他心中一跳,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便快步走过去,仔细查看那鸽子。
传信署的信鸽,翅根处皆有特殊标记。沈之衡展开鸽翼,一眼便看到那让他心惊的记号。他呼吸一滞,转头看向柳清:“这鸽子,怎么回事?”
柳清答得干脆:“我练喷火时它自己闯进来的,被火一燎,就掉下来了。”
沈之衡眼前一黑,颤声问道:“那它,它脚上可有系着信筒?”
柳清点头:“原是有的,可惜烧没了。”
沈之衡如遭雷击,脚下一个踉跄,捧着鸽子便往外走。柳清在后头不解地喊:“喂,怎的拿走了?你要一个人吃独食吗?”
沈之衡一个趔趄,险些栽倒在地。
沈之衡走后,柳清丝毫没从方才的变故中吸取教训,重整旗鼓,又练起钻火圈来。她纵身一跃,从熊熊燃烧的火圈中翻滚而出!稳稳落地时,正好落在小镜子脚边。
小镜子刚要进院子,被她这出场方式吓了一跳:“主子,莫要再练了,听说杂耍班子已经到城门口了,明天就能进城。”
“这么快?”柳清从地上爬起,看了看日头,抬脚就走。
城门外,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这班杂耍伶人原是从京城来,途经清河县,因着秦家盛情邀约,这才暂且在此落脚几日。杂耍班子人多势众,便在城门外扎了营,预备明日再入城,往秦府去。
班主也是个爱凑热闹的,见围观百姓不少,便心血来潮,支了个小台子就地表演起来。
柳清站在人群里看了一会儿,只觉得这些戏耍技法自己也不在话下,便挤到后台去找班主,“班主老爷,您这杂耍班子还缺人吗?我想加入。”
班主上下打量柳清,只见她灰头土脸,头发还带着几缕焦黄,一看就是个被烟火熏黑的可怜丫头。莫不是被哪家苛刻的主母赶了出来,走投无路,才想来这杂耍班子讨口饭吃?
班主心中暗自思忖,眼珠子滴溜一转,语气热络地招呼柳清上前,“丫头,多大年纪了?哪人啊?来,我带你逛逛这后台。”
柳清本还担心班主不肯收留,见他如此热情,心中一喜,便竹筒倒豆子般,将自己编好的说辞一股脑儿全说了出来:“我叫柳儿,今年十八,无父无母,自小流浪在外,就想找个地方混口饭吃。”
班主听她说完,脸上笑意更甚,直带着她往里走,“好好好,你这丫头看着机灵,倒也适合吃我们这碗饭。只是……我们这杂耍班子,规矩也多,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要想留下,需得经受考验才行。”
柳清拍着胸脯保证:“班主您放心,我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罪都能受,只要您肯收留我,让我做什么都行!”
班主见她如此爽快,心中更加欢喜,“好!既然你如此有诚意,那我就给你个机会。”
他拉着柳清来到一处帐篷,指着里面一个半人高的瓷瓶说:“看到那瓶子了吗?你若能钻进去,只将脑袋露在外面,我就收你进我们杂耍班子,如何?”
柳清幼时,曾在京城的百戏大会上见过“瓶中人”的表演。
记忆中,那是一只半臂高的瓷瓶,瓶口处露着一名女子的头颅,那女子在旁边艺人的指示下做着古怪夸张的表情,引得百姓阵阵叫好。
父亲当时解释说,那女子身怀缩骨功,是从小练就而成超绝技艺。柳清那时还颇为叹服。
而眼下帐篷里的瓷瓶比那只大得多,孩童钻进去不成问题,但柳清一没练过缩骨功,二是已成年,身量已定,若想钻得进去,怕得是把四肢掰折了才进得去。
班主见她面有犹豫,也不催促,只笑眯眯地说:“丫头,可要想好了,这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可就没了。”
柳清咬了咬牙,决定试试,若是不成功,大不了再想别的法子。
她松了松筋骨,走近前去,试探着将一只腿伸进瓶口,觉得瓶内空间比想象中大,便一鼓作气,打算将另一只腿也伸进去。
谁知刚一动作,不知从何处竟窜出只猴,径直跳到柳清背上,吓得她惊呼一声,失了平衡,重重摔了下去,瓷瓶也应声而裂。
“你这混小子!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柳清还未从地上爬起,就听班主已气急败坏吼骂起来,但骂的不是那上蹿下跳的猴子,而是立在一边的瘦小孩童。
那孩子不过七八岁的年纪,身穿一身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衣裳,瘦得像根豆芽菜,此时正怯生生地盯着帐篷里摔倒在地的柳清。
他手里拖着一条长绳,长绳另一端空空如也,显然那猴子就是从他手中逃脱的。
班主抄起一根竹条,劈头盖脸就往那孩童身上招呼。柳清小心翼翼地从碎瓷片里爬出来,见状大惊失色。那孩子纵使犯了错,也不该如此遭人毒打!
她刚要上前阻拦,忽见旁边走来个妇人,手里拿着个明晃晃的大勺,像是正在生火做饭,她一把挡在班主身前,粗声粗气地说:“莫要打坏了,到时候卖不出好价钱。”
那妇人说完,冷冷瞥了一眼躺在地上不动弹的孩子,便自顾自回去做饭了。
班主怒气未消,又在那孩童身上打了数下,见他只是闷声不吭,便啐了一口,转身去捉帐篷里乱窜的猴子。
他见柳清面露惧色,便堆起笑来,说道:“丫头别怕,这小子皮实着呢,打几下无妨。此处不好待了,咱们换个地方说话。”说罢便要拉柳清走。
柳清不着痕迹地避开他的手,跑去那孩子身边。那孩子被打得皮开肉绽,却牙关紧咬丝毫不喊痛,柳清心中不忍,柔声问:“你叫什么名字?”
那孩子依旧一言不发,身后,班主提着只猴踱步出来,“他呀,是个死不了的,路上遇上的流民,赶也赶不走。”
“流民?”柳清疑惑,“哪里来的?”
“北边永安县的,闹饥荒呢。”
永安县闹饥荒的事,柳清也略有耳闻,眼下亲眼见到逃难来的孩子,实在心酸,便想着能帮一把帮一把,把这孩子接进府里随意安排些活计,也好过在这挨打受罪。
但她现在的身份是无依无靠的孤女,贸然把人带走,怕是会让班主起疑,这卧底杂耍班子的计策怕是会泡汤。
柳清心中暗自思忖,面上却不动声色,只随意说道:“这孩子怪可怜的,班主可否行个方便,容我给他上药?”
班主嗤笑一声:“我这可没药给他用。丫头,你若真想救他,我给你个机会,留在我这杂耍团做工,他打碎的瓷瓶,便由你来赔,你看如何?”
柳清本就想留下,如此一来正合她意,当即做出感激之态,“多谢班主老爷收留。”
班主拎着猴走远,柳清把那孩子搬挪进帐篷里,谁料,刚才还奄奄一息的小子,此时却突然挣扎起身,疯狂推着柳清的胳膊。
“快走!你别来这杂耍团做工,他们都是坏人!”那孩子突然开口,声音嘶哑,像是许久未曾说过话。
柳清一个不查,被他推得跌坐在地,隐约察觉到什么,赶紧问道:“怎么回事?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方才挨打时,半滴眼泪也没掉的孩子,此时却红了眼眶,他死死盯着柳清,声音颤抖:“我阿姐……我阿姐钻了那瓷瓶后,就消失了,姐姐你别来这杂耍团了,快些离开吧!”
消失了?
孩童之言不可尽信,但钻了瓷瓶就消失这事,总归得有个说法。
柳清柔声问:“你阿姐什么时候不见的?你仔细说说,我帮你找。”
那孩子见柳清没有不信他的意思,情绪渐渐稳定下来,抽噎着说:“半月前,我和阿姐从宁远县逃荒出来,路上遇见这杂耍班子,那班主声称可以收留我们,让我们在杂耍班子里帮忙干活。那日,我躲在帐篷外,亲眼看见阿姐钻进了这瓷瓶里……”
说到此处,他情绪又激动起来:“我觉着新奇,本想着凑近再看看,可班主突然出现,把我打晕,再醒来时,阿姐就不见了!我在杂耍班子里到处打问,但谁都不肯告诉我阿姐去了哪……”
柳清立于院中,俏脸被熏得漆黑,发髻亦有些散乱,几缕发丝卷曲焦黄。
沈之衡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出言斥道:“多大人了,玩什么不好,偏要玩火?”
柳清却似浑不在意,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在黑乎乎的脸上格外醒目。
她练喷火,是为混进那杂耍班子,好潜入秦府打探消息。此事若教沈之衡知晓,定然又要阻拦,万万不可与他言明。
思及此处,柳清便将到嘴边的言语尽数吞回腹中,只拿一双清澈的眸子望向沈之衡,摆出一副无辜神情。
沈之衡见她没事,一颗心这才放了下来,便转身去打量那被烧毁的黄瓜藤,突然,眼角瞥见窗台上躺着一只鸽子,他心中一跳,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便快步走过去,仔细查看那鸽子。
传信署的信鸽,翅根处皆有特殊标记。沈之衡展开鸽翼,一眼便看到那让他心惊的记号。他呼吸一滞,转头看向柳清:“这鸽子,怎么回事?”
柳清答得干脆:“我练喷火时它自己闯进来的,被火一燎,就掉下来了。”
沈之衡眼前一黑,颤声问道:“那它,它脚上可有系着信筒?”
柳清点头:“原是有的,可惜烧没了。”
沈之衡如遭雷击,脚下一个踉跄,捧着鸽子便往外走。柳清在后头不解地喊:“喂,怎的拿走了?你要一个人吃独食吗?”
沈之衡一个趔趄,险些栽倒在地。
沈之衡走后,柳清丝毫没从方才的变故中吸取教训,重整旗鼓,又练起钻火圈来。她纵身一跃,从熊熊燃烧的火圈中翻滚而出!稳稳落地时,正好落在小镜子脚边。
小镜子刚要进院子,被她这出场方式吓了一跳:“主子,莫要再练了,听说杂耍班子已经到城门口了,明天就能进城。”
“这么快?”柳清从地上爬起,看了看日头,抬脚就走。
城门外,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这班杂耍伶人原是从京城来,途经清河县,因着秦家盛情邀约,这才暂且在此落脚几日。杂耍班子人多势众,便在城门外扎了营,预备明日再入城,往秦府去。
班主也是个爱凑热闹的,见围观百姓不少,便心血来潮,支了个小台子就地表演起来。
柳清站在人群里看了一会儿,只觉得这些戏耍技法自己也不在话下,便挤到后台去找班主,“班主老爷,您这杂耍班子还缺人吗?我想加入。”
班主上下打量柳清,只见她灰头土脸,头发还带着几缕焦黄,一看就是个被烟火熏黑的可怜丫头。莫不是被哪家苛刻的主母赶了出来,走投无路,才想来这杂耍班子讨口饭吃?
班主心中暗自思忖,眼珠子滴溜一转,语气热络地招呼柳清上前,“丫头,多大年纪了?哪人啊?来,我带你逛逛这后台。”
柳清本还担心班主不肯收留,见他如此热情,心中一喜,便竹筒倒豆子般,将自己编好的说辞一股脑儿全说了出来:“我叫柳儿,今年十八,无父无母,自小流浪在外,就想找个地方混口饭吃。”
班主听她说完,脸上笑意更甚,直带着她往里走,“好好好,你这丫头看着机灵,倒也适合吃我们这碗饭。只是……我们这杂耍班子,规矩也多,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要想留下,需得经受考验才行。”
柳清拍着胸脯保证:“班主您放心,我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罪都能受,只要您肯收留我,让我做什么都行!”
班主见她如此爽快,心中更加欢喜,“好!既然你如此有诚意,那我就给你个机会。”
他拉着柳清来到一处帐篷,指着里面一个半人高的瓷瓶说:“看到那瓶子了吗?你若能钻进去,只将脑袋露在外面,我就收你进我们杂耍班子,如何?”
柳清幼时,曾在京城的百戏大会上见过“瓶中人”的表演。
记忆中,那是一只半臂高的瓷瓶,瓶口处露着一名女子的头颅,那女子在旁边艺人的指示下做着古怪夸张的表情,引得百姓阵阵叫好。
父亲当时解释说,那女子身怀缩骨功,是从小练就而成超绝技艺。柳清那时还颇为叹服。
而眼下帐篷里的瓷瓶比那只大得多,孩童钻进去不成问题,但柳清一没练过缩骨功,二是已成年,身量已定,若想钻得进去,怕得是把四肢掰折了才进得去。
班主见她面有犹豫,也不催促,只笑眯眯地说:“丫头,可要想好了,这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可就没了。”
柳清咬了咬牙,决定试试,若是不成功,大不了再想别的法子。
她松了松筋骨,走近前去,试探着将一只腿伸进瓶口,觉得瓶内空间比想象中大,便一鼓作气,打算将另一只腿也伸进去。
谁知刚一动作,不知从何处竟窜出只猴,径直跳到柳清背上,吓得她惊呼一声,失了平衡,重重摔了下去,瓷瓶也应声而裂。
“你这混小子!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柳清还未从地上爬起,就听班主已气急败坏吼骂起来,但骂的不是那上蹿下跳的猴子,而是立在一边的瘦小孩童。
那孩子不过七八岁的年纪,身穿一身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衣裳,瘦得像根豆芽菜,此时正怯生生地盯着帐篷里摔倒在地的柳清。
他手里拖着一条长绳,长绳另一端空空如也,显然那猴子就是从他手中逃脱的。
班主抄起一根竹条,劈头盖脸就往那孩童身上招呼。柳清小心翼翼地从碎瓷片里爬出来,见状大惊失色。那孩子纵使犯了错,也不该如此遭人毒打!
她刚要上前阻拦,忽见旁边走来个妇人,手里拿着个明晃晃的大勺,像是正在生火做饭,她一把挡在班主身前,粗声粗气地说:“莫要打坏了,到时候卖不出好价钱。”
那妇人说完,冷冷瞥了一眼躺在地上不动弹的孩子,便自顾自回去做饭了。
班主怒气未消,又在那孩童身上打了数下,见他只是闷声不吭,便啐了一口,转身去捉帐篷里乱窜的猴子。
他见柳清面露惧色,便堆起笑来,说道:“丫头别怕,这小子皮实着呢,打几下无妨。此处不好待了,咱们换个地方说话。”说罢便要拉柳清走。
柳清不着痕迹地避开他的手,跑去那孩子身边。那孩子被打得皮开肉绽,却牙关紧咬丝毫不喊痛,柳清心中不忍,柔声问:“你叫什么名字?”
那孩子依旧一言不发,身后,班主提着只猴踱步出来,“他呀,是个死不了的,路上遇上的流民,赶也赶不走。”
“流民?”柳清疑惑,“哪里来的?”
“北边永安县的,闹饥荒呢。”
永安县闹饥荒的事,柳清也略有耳闻,眼下亲眼见到逃难来的孩子,实在心酸,便想着能帮一把帮一把,把这孩子接进府里随意安排些活计,也好过在这挨打受罪。
但她现在的身份是无依无靠的孤女,贸然把人带走,怕是会让班主起疑,这卧底杂耍班子的计策怕是会泡汤。
柳清心中暗自思忖,面上却不动声色,只随意说道:“这孩子怪可怜的,班主可否行个方便,容我给他上药?”
班主嗤笑一声:“我这可没药给他用。丫头,你若真想救他,我给你个机会,留在我这杂耍团做工,他打碎的瓷瓶,便由你来赔,你看如何?”
柳清本就想留下,如此一来正合她意,当即做出感激之态,“多谢班主老爷收留。”
班主拎着猴走远,柳清把那孩子搬挪进帐篷里,谁料,刚才还奄奄一息的小子,此时却突然挣扎起身,疯狂推着柳清的胳膊。
“快走!你别来这杂耍团做工,他们都是坏人!”那孩子突然开口,声音嘶哑,像是许久未曾说过话。
柳清一个不查,被他推得跌坐在地,隐约察觉到什么,赶紧问道:“怎么回事?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方才挨打时,半滴眼泪也没掉的孩子,此时却红了眼眶,他死死盯着柳清,声音颤抖:“我阿姐……我阿姐钻了那瓷瓶后,就消失了,姐姐你别来这杂耍团了,快些离开吧!”
消失了?
孩童之言不可尽信,但钻了瓷瓶就消失这事,总归得有个说法。
柳清柔声问:“你阿姐什么时候不见的?你仔细说说,我帮你找。”
那孩子见柳清没有不信他的意思,情绪渐渐稳定下来,抽噎着说:“半月前,我和阿姐从宁远县逃荒出来,路上遇见这杂耍班子,那班主声称可以收留我们,让我们在杂耍班子里帮忙干活。那日,我躲在帐篷外,亲眼看见阿姐钻进了这瓷瓶里……”
说到此处,他情绪又激动起来:“我觉着新奇,本想着凑近再看看,可班主突然出现,把我打晕,再醒来时,阿姐就不见了!我在杂耍班子里到处打问,但谁都不肯告诉我阿姐去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