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花灯、生辰礼
苏远矜身上围了毯子,晚月今日也在前头的马车上,正提了刚烧开的热水泡茶。
泥炉上置了架子,炭火烘得架子上的米糍粑起了硬皮,米香味萦绕在车内。
夹了糍粑下来,肉脯也放上去浅浅烘一下,再配上昨日万安镇买的招牌咸鲜小菜,也算一顿有滋有味的朝食。
赶路的日子比起之前算不上安逸舒适,但离开了那高高的宫墙,自由畅快的感觉也总是教人着迷的。
车队出了万安镇之后要往徐州去,徐州与万安镇中间有高山阻隔,虽修了官道,毕竟要翻山越岭,官道又曲折蜿蜒,很是要费些时间。
中午在驿站休整过,晚上却没法赶到下一个驿站,眼看日头落了,护卫不敢擅专,来到车前询问顾秉清的意思:“公子,离驿站还有四十里左右,是冒夜前行还是择地安营?”
顾秉清接了羊皮地图就着仅剩的天光仔细看了片刻,若是寻常时候,拿出营帐就地扎营,或是点了火把赶路都没什么所谓,男子们受些苦累无妨。
这次有苏远矜同行,还并一些宫婢女眷,顾秉清记得之前太医叮嘱过,苏远矜因幼时落湖,身子不宜受寒。
不论冒夜前行还是扎营,更深露重又有霜寒,终归是不妥:“我看不远处有个村落,过去找户人家借宿一晚。”
村子确实近,照着地图走了一刻钟左右便能瞧见村里的炊烟。
进了村口,马车停在田垄边一块比较大的空地上,不远处有人匆匆赶来,身子有些佝偻,眼里藏着些小心翼翼的警惕。
还未及身前便躬身问好:“见过贵人,卑下是这青山村的里正,不知贵人到青山村有何事?”
充当管事的东宫属官刘远开口回话:“我家主家是到外地探亲的,只是驿站路远,故而想到村里借宿一晚。”
青山村里正听完这话面上警惕之色消下去:“如此,请贵人随老朽来,村里恰好有人家新修了屋舍,想来应该能接待贵人。”
借宿的人家看起来颇有家资,新修的大瓦房宽敞明亮,里正领着人上门说明情况后,穿着长衫的青年拱手见礼:“小生李文宣,寒舍粗鄙,怠慢贵客了,不知贵客如何称呼?”
麻烦别人,若再让管事回话实在是有些失礼了,顾秉清便也拱手回礼:“在下顾远,叨扰了。”
李文宣引人进了家里,指着厢房介绍道:“这边本也是留作客房,床榻皆是新打的,贵客若不嫌弃便住这屋吧。
至于贵客的随侍,下首三间并门口两间都有被褥,只是恐怕要挤一些。”
顾秉清只说无妨,李文宣又问起吃食,得知一行人还未用夕食,又张罗了吃食待客。
用过夕食天已经黑透了,李文宣妻子燃了炭盆烹煮热茶,几人围坐闲谈,顾秉清问起李文宣:“我观李兄行止有礼,想来也是读书人,可有科考过?”
李文宣闻言有些低落:“去年曾下场一试,未曾考上,如今还是秀才。”
顾秉清正想着是不是该说两句勉励之言,就听李文宣似是自嘲:“不过我考不上也是应当,我有一师兄,文采斐然,下场几次也未曾中举,他都不中,遑论我呢。”
说完似是想起什么,有些期待地问顾秉清:“顾公子也是读书人吧,不知能不能帮我看看先前写的文章,若能得顾公子指点一二,便是我天资愚钝,能有一二进益也是好的。”
顾秉清应下,二人便一道去了书房,苏远矜留下同李文宣的妻子张氏烤火。
瞧着张氏神情拘谨,苏远矜柔声问起张氏夕食一道小菜的做法,张氏果然自在许多。
顾秉清一去便去了许久,苏远矜同张氏闲坐后又洗漱过,在李家厢房的榻上看了小半个时辰的书,顾秉清才回来。
等顾秉清洗漱过上了榻,苏远矜已经握不住手里的书卷,眼皮颤抖着打架,困得迷迷糊糊。
顾秉清上榻把苏远矜手中的书拿了放到一旁,搂住人慢慢睡了过去。
第二日吃了朝食要准备赶路,苏远矜取了二十两银留在厢房,谢过张氏辛苦张罗饭菜便上了马车。
李文宣对顾秉清颇有些相见恨晚,满脸诚恳谢过了顾秉清昨夜的指点和赠书,目送马车许久才回了屋子。
进屋就见妻子张氏慌慌张张拿了信纸,手中捧着二十两白银上前来:“这是厢房贵人留下的,你快瞧瞧写了什么!”
信纸上面的字迹十分清秀,虽能看出是女子所书,但一笔一划却暗藏锋芒。
信上谢过了张氏一家的招待,又说了务必收下银钱,本就叨扰,不能再教他们破费。
张氏听完暗自咋舌,他们虽宰了鸡鸭招待,但村里自己养的并不费什么钱,算上贵人的侍从吃喝,还没到一两银的花费,怎么好收这么大的谢礼。
李文宣倒是比她淡定些,想了想对张氏道:“无妨,你便收好就是。”
这边车队出了乡道,马车驶入官道继续赶路,顾秉清同苏远矜说起李文宣,言他基础扎实,于策论上少了些变通,太高的名次拿不到,上榜应是不难的。
又说他昨夜还看了李文宣师兄的文章诗词,果真是文采不俗,策论也能称得上翔实可行,多次科考不中实在不该。
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顾秉清甚少与苏远矜谈及政事,刚才他话中透露出科举选官的反常,倒令苏远矜有些诧异。
沉默片刻,苏远矜直接问了出来:“殿下是怀疑科举有猫腻?”
顾秉清眼中染上几分讥诮:“不是怀疑,我们此次出行便是为了此事。”
说完顾秉清复又看向苏远矜:“此行或不会太平,阿矜可怕?”
苏远矜了解顾秉清,他不是剑走偏锋之人,谋定而后动才是他的风格。
若此行真有性命之忧,他绝不会带上她。倒不是说她自信在他心中分量多重,她只是了解他而已。
“现在怕也晚了”,想起之前宫里宫外的动静,泰康寺外那冬日发芽的凤凰花木,回去定是一堆事,苏远矜立马强调:“夫妻自是一体,殿下去哪我便去哪。”
这样的话苏远矜甚少说,顾秉清不管她是不是诓他的,盯着苏远矜的眼睛郑重道:“阿矜这话,我铭记于心。”
天黑之前车队到了徐州城内,徐州有运河码头,从徐州乘船往安州定州都极快,船只中途若不停靠,两三日便可到达。
顾秉清没计划在徐州逗留,在徐州城内歇了一晚,第二日便登上了南下的船只。
船顺流而下,行船极快,两日后在中途码头停了一个时辰左右,买了些码头附近售卖的瓜果补给。
码头附近售卖瓜果的几个小贩帮忙抬了筐子上船,没人注意上船时队伍的末尾多了一人,更没人注意那人是否同小贩们一起下了船。
时间一到船驶出码头,苏远矜从舱门往外望去,一个穿着短打的男子被刘远引着进了船舱。
苏远矜正好奇着,那人问安抬首:“臣季文端,拜见太子,太子妃。”
顾秉清叫人起身,苏远矜看出两人有正事要说,同顾秉清说要到舱外看看风景便往外去了。
再见季文端已经是第二日,船到了安州码头停靠,季文端已经换了装束,引着太子殿下一行人往安州城内梨树巷去了。
梨树巷在安州内城,巷子算不上宽敞,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仅容一辆马车通过。
巷子里的住户多是读书人家,见马车停在那座空置的宅子旁边不免多看了两眼。
空置的宅子之前的主家似乎是姓章,还是书院里的业师,据说遭了劫匪,一夕之间人便没了,巷子里的人家还恐慌过一阵。
不等巷子里的邻居上前搭话,马车里下来了一对年轻男女,带着丫鬟小厮进了先前章家隔壁的院子,院门一关隔绝了邻居探寻的目光。
宅子算不上大,一共才两进的院子,收拾得倒是齐整,扫撒一番擦去浮尘便可住了。
安顿下来又去了小半天,前几日在船上苏远矜虽没有晕船之症,但又是马车又是船的,到底舟车劳顿。
沐浴过后有种难得的踏实安定的感觉,不知不觉便睡了过去,连顾秉清何时回房都不知。
第二日苏远矜醒来榻上也只她一人,若非晚月说起,苏远矜甚至怀疑顾秉清是不是根本就没回来过。
往后几日也是如此,顾秉清早出晚归很是忙碌。直到这日晚上,顾秉清匆匆归来,先来见了苏远矜,看她安静在窗前看书,喝了盏茶便出去了。
片刻后回转,云淡风轻对苏远矜解释:“外头有个小贼,侍卫抓到后不知如何处置,没吓着阿矜吧?”
这两日院子里看似平静,但频繁巡守的侍卫,暗处似有似无的视线,顾秉清的忙碌,都预示着有事发生,只是顾秉清不说,她就权当不知。
约莫外头抓住的也不是什么小贼,苏远矜没问,只平静道:“没有,既是小贼,院里那么多侍卫巡守,出不了什么事的,我也没什么可怕的。”
苏远矜说罢见顾秉清眉宇间的疲累,转而问道:“殿下可用过夕食了?”
顾秉清听到禀告梨树巷有刺客,理智上知道不会有事,那么多侍从暗卫,不至于护不住苏远矜,但心底到底是担忧,匆匆赶回来,苏远矜问起才发觉腹中空空。
苏远矜吩咐人去做些清淡的吃食,又让顾秉清先去沐浴,等他洗好出来,苏远矜正接过晚月手中的碗放到桌上,烛光映着她的侧脸,沉静温柔。
见顾秉清出来,苏远矜侧身让他入座,桌上一碗银丝面,鸡汤煨了一整个下午,撇去了油脂后汤色清亮,撕得细细的鸡丝铺在上面,切得细碎的小葱翠绿诱人,旁边有一碟切得极细的炝炒菜心,看上去也清爽可口。
许是被吃食的香气勾着,顾秉清腹中饥饿感更甚,坐下提箸开吃。
苏远矜见他的头发还在滴水,拿了布巾给他吸水,顾秉清吃完一碗银丝面,发梢也基本干了。
南方的宅子没有地龙,苏远矜示意下人挪了个炭盆到顾秉清后头,他发根处被烘起几缕白色的水蒸气,无端有些好笑。
苏远矜含笑看着,太子殿下历来是肃穆威严的,她还真没见过他这幅模样。
苏远矜抿着唇角以防笑出声来,移目对上顾秉清的目光,他手上还拿着白瓷小杯,里头是洛神玫瑰茄加上冰糖熬的饮子。
顾秉清并未发觉自己脑袋上冒着“白烟”,见苏远矜笑,眼中有些疑惑:“阿矜有什么开心事要分享么?”
苏远矜实在忍不住,在顾秉清疑惑的目光中,到梳妆台上拿了铜镜过来照着顾秉清的头:“殿下您自个儿看吧!”
顾秉清这才反应过来,回头看了眼身后的炭盆,又看苏远矜笑得实在是开怀,心中没丁点恼怒,反而接了铜镜放回妆台:“拿着怪沉的。”
放回了铜镜,顾秉清一面烤着头发,一面拉过了苏远矜的手摩挲:“多谢你,阿矜。”
苏远矜有些不太适应这样温情的顾秉清,好似自从顾秉清年前病了那一场之后,他对她便温柔耐心许多,与前世相敬如宾甚至稍显冷淡的态度大相径庭。
许是苏远矜不愿意去想,也不愿意承认,年前那场风雪,带来了发烧生病的顾秉清,病好了给她留下的是一个体贴温柔的丈夫。
年后从到温泉行宫避寒开始,他一举一动亲近之意更是明显,苏远矜不是没感受到,她只是害怕。
前世她是被叶楚枫推下台阶摔死的,按理来说与顾秉清无关,但事关生死,重生后她确实是迁怒他,防备他,怀疑他。
那子立母死的秘密,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苏远矜实在是怕,怕他骗她利用她。
但这些日子真真切切的相处,苏远矜内心又并非毫无触动,所以面对顾秉清的亲近,她只能逃避。
“殿下,时候不早了,早些安置吧。”苏远矜抽出顾秉清握住的手,借故整理床榻往一旁去了。
顾秉清也不逼她,烘干了头发,洁牙漱口简单洗漱后上榻,把人搂在怀中睡觉。
顾秉清不知道原因,但能感受到苏远矜的犹豫和动摇,不过也无妨,左右日子还长,他愿意等。
第二天是正月十五,算算日子他们出来也有些时日了。
元宵是年节的尾巴,元宵这天不设宵禁,街道坊市张灯结彩,少男少女们结伴出游,点花灯猜灯谜看烟火,热闹得紧。
顾秉清邀了苏远矜晚上出门逛灯会,用过夕食便要出门。他们如今住的梨树巷离坊市并不远,干脆没坐马车步行过去。
南方水乡,白墙黛瓦,其间有河道纵横交错,古老的石桥随处可见,踏上经年踩踏而光滑的石桥,河水映着花灯,波光粼粼向远方。
越接近坊市,人声越是鼎沸,卖花灯的小贩早已支起了摊子,一眼看过去根本望不到头。
花灯的种类更是繁复多样,有传统吉祥纹样花灯,有长长的巨龙腾飞花灯,有衣袂飘飘的仙女花灯,还有许多俏皮灵动的小兔子小狮子花灯。
路上有许多稚气顽皮的小童,手里提了诸如小兔子、小狮子、小老虎一类花灯,欢快地嬉笑跑闹,任凭身后的父母亲人追逐。
沿着蜿蜒的花灯道,路过花灯街穿梭的行人,转过弯发现前方有个宽阔的广场。
广场中央有座巨大的花灯塔,塔身整体呈圆柱形,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灯,每一层的花灯都有一个主题,造型各异的花灯照得广场亮如白昼。
花灯塔周围围了一圈人,除却观赏花灯,最为热切的便是那些猜灯谜的。花灯塔的每个花灯都有对应的灯谜,第一个猜出灯谜的便可赢得对应的花灯。
灯塔顶端的那盏格外精美,是一盏组合花灯——莲花、游鱼、亭台。
莲花花瓣层层叠叠绽放,游鱼是金色的锦鲤栩栩如生,亭台中似乎有佳人倩影。据说这盏组合花灯乃是安州首富所赠,赢下这盏花灯的人另有珍宝相送。
苏远矜远远看去,那花灯确实精美,顾秉清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回过头一看苏远矜手中那盏小兔子花灯,无端生出一股豪情:“我去给阿矜赢那盏怎么样?”
苏远矜忙拉住他:“我只要手中这盏就好,我们去那边看看吧,好像有卖吃食呢。”
苏远矜手中的花灯是前面一个小摊上得的,有一农家小童想要,但她的父母都没读过什么书猜不出灯谜,说是拿银钱买摊主又不卖。
顾秉清苏远矜两人都猜出了灯谜,得了两盏,送了一盏给小童,另一盏便是苏远矜手中这盏了。
拉着顾秉清远离了花灯塔,另一条街上都是卖吃食的,白白胖胖的元宵团子,又香又甜的糖人,蒸腾着热气的馄饨,看上去都十足诱人。
路过元宵摊时苏远矜多看了一眼,就被热情的跑堂迎了坐下,两人便要了一份元宵并一份糖不甩。
元宵一份四个,馅料除了经典的黑芝麻和花生,还有豆沙馅和桂花馅。
糖不甩是糯米团煮熟后裹上了炒香的花生碎和芝麻碎,外头淋了糖浆。两种吃食原材料差异不大,却因为做法不同有了不同的口感。
苏远矜和顾秉清分食了元宵和糖不甩,跑堂来结账见状嘴甜说起了吉祥话:“您二位夫妻感情真好,吃了咱这元宵,今后定是和美甜蜜,承惠半钱银子。”
虽知道这话跑堂肯定也旁人说过数次,但顾秉清就是高兴,直接留了一两,跑堂拿了赏银更是殷勤,笑眯眯送了财神爷出门。
吃过元宵出来,街上的人明显更多,有一家老小出来玩的,爹爹扛起孩儿在肩头,娘亲帮孩儿提着花灯,挨挨挤挤在人群里看杂耍。
有年轻男女结伴同行,两人间的氛围羞涩又紧张,被舞龙舞狮的突然凑上来吓一跳,男子稳住被吓得差点摔倒的女子,放开后两人羞得手脚都不知往哪放,在旁人善意的取笑中红着脸走远。
苏远矜沉浸在热闹的氛围中,不自觉露出盈盈笑意,突然有只大手覆上她的手背,身旁的顾秉清面上装得一片坦然,仿佛牵她手的不是他:“人多,别走散了。”
苏远矜被他牵着,瞥见他微红的耳廓,余光瞧见路人揶揄的眼神,脸上也染上淡淡的红晕。
两人牵着手走了许久,苏远矜甚至觉得自己手心都热的微微出汗,在卖枣糕的小店前才找到借口抽出手来:“不知道晚月她们玩得如何,我们买点枣糕带回去给她们尝尝吧。”
顾秉清跟在苏远矜身后进了枣糕铺子,小二包好了苏远矜要的几包枣糕、马蹄糕和桃花酥,正打算交到苏远矜手上,顾秉清伸手接了过来,另一只手拿了银子递过去。
这家枣糕名气很大,各色糕点瞧着好看吃着美味,招牌的枣糕更是香甜湿润又软和,因而卖得并不便宜。
顾秉清递了三两银子,小二接过低头找钱,找了二钱银,顾秉清接了过来,提着糕点与苏远矜出了铺子。
苏远矜看顾秉清一手提了那么多糕点,便想着自己接过来一点,才说完顾秉清立马毫不犹豫拒绝了:“为人夫君,出门在外,唯二的作用便是付银钱和拎包裹,夫人何必剥夺我的这一点小小乐趣。”
苏远矜不知道顾秉清哪里听来的这理论,看他一幅信誓旦旦的模样,忍不住有些想笑,又见他另一只手中还握着两钱碎银便道:“我还以为你不会要那找的两钱银呢,毕竟刚刚可是大方得很呢。”
顾秉清知道苏远矜是打趣他元宵摊跑堂赏银的事,本想借口说钱袋里最少也是一两,找了碎银不好拿。
捏了捏手中的二钱银,顾秉清压低了些声音在苏远矜耳边笑着开口:“元宵摊的跑堂会说话,赏银是他应得的,夫人说是也不是?”
苏远矜回想那跑堂的话,无非是他们夫妻感情好、和美甜蜜之类,苏远矜没好意思接话,两人慢慢走着回了梨树巷。
回到小院,晚月她们还未归,元宵佳节,苏远矜不想拘着她们,索性把丫鬟婢女们都放了出去玩,顾秉清也交代手底下不当值的侍卫们一同去了。
苏远矜坐下喝了一盏茶的工夫,外头嬉笑打闹的声音远远传来,进了院门声音便收敛了,只安静的脚步声近了,是晚月同四五个婢女手中提了花灯进来。
几人上前请安,苏远矜把带回来的枣糕点心让她们拿去一齐分了。
片刻后留守小院的丫鬟婆子烧好了水,苏远矜沐浴梳洗过后便上了榻。
顾秉清沐浴后进了寝屋,外头还热闹着,远远有烟火声和喧闹声传来,他上了榻一时也睡不着,便和苏远矜讲起了日程:“安州的事差不多了,阿矜是想多留两日,还是启程前往定州?”
安定两州相邻,安州州府到定州州府,快马走官道半日便够了。
苏远矜虽觉得安州不错,建筑和街道都和京中不同,但定州是她外祖家所在之地,她母亲在定州长大,她实在很想去瞧瞧生养母亲的地方。
苏远矜把心中所想如实同顾秉清说了,顾秉清决定第二日一早就收拾东西往定州去。
第二天一早,吃过朝食顾秉清便吩咐开始收拾,下人们手脚麻利,且此次他们在安州也没待许久,之前马车上的许多东西只要再放上去即可,是以中午前便出发了。
定州的建筑和植被同安州其实很相似,但进入了定州的地界,苏远矜无端就是觉得定州更亲切。
随着马车前行,离定州府城越近,苏远矜心中的期待和紧张就越甚。
到了定州州府,穿过市坊的喧闹和嘈杂,马车停下,苏远矜掀开车帘,看到马车停在挂着“沈府”二字的大宅前,鼻头就突然有些酸。
下了马车,苏远矜更是生出一种近乡情更怯的踌躇和犹豫。
顾秉清牵了她的手下马车:“这是沈家老宅,舅父知道我们要来定州,特意写信嘱咐过,要我们一定要住这。”
苏远矜知道舅父沈翰思的为人,若非顾秉清主动提起,他绝不会置喙太子殿下的任何决定,这次来定州住沈府,多半是太子体恤她。
苏远矜回握住顾秉清的手,朝他露出个感激的笑。
那边沈府早已经开了府门,沈翰思留在定州守着老宅的老伯上前请安:“给小姐姑爷请安,卑下沈甫安,是御史中丞沈翰思大人留在定州的管家,恭迎小姐姑爷入府。”
苏远矜的外祖父母当年离京外任定州,她母亲沈从南和舅父沈翰思皆是在定州长大,这宅院是苏远矜外祖父母一手置办的,她生母沈从南所住的院落至今还保存完好。
苏远矜只在三岁那年被沈从南带回来过一次,关于定州沈府的一切在她的记忆中早已模糊。
只是进了府中,路过前院,苏远矜会觉得墙角的那棵桂花树眼熟,到了后院,池塘眼熟,池塘旁边的亭子和秋千也眼熟。
似乎在她年幼时,她与母亲沈从南曾闻过前院的桂花香,她曾坐着秋千越荡越高,也曾拉着在亭子里喝茶纳凉的母亲,非要她带她去池边喂锦鲤。
苏远矜知道这一切只是她的想象,自母亲去世,这样平凡琐碎的午后也成了奢望,现在也早已经不是金桂飘香的季节。
在沈府住下的第二日,顾秉清出门参加定州学子的集会去了,等他回来,派人来找苏远矜时,她正待在沈从南从前住的院子里。
“小姐,姑爷归家带了朋友,特意让奴婢来请您到前院见客。”
苏远矜一头雾水,顾秉清不是没分寸的人,怎的出门参加个集会便带了外人回来?
不过虽然心头疑虑,苏远矜面上却没表现出来:“你且去回话,我先回去更衣,片刻就来。”
丫鬟依言回话去了,苏远矜回去更衣后便去了前院,还未到正屋,就见正屋前的院子里堆了几个箱笼。
苏远矜心下更是好奇,直到进了正屋,里头三皇子顾秉言正与顾秉清喝茶,这才明白过来。
见苏远矜进来,顾秉言起身欲拜,一句“参加太子妃”还未出口,苏远矜便先开口:“三弟来了,我先前不知,怠慢之处还望见谅。”
顾秉言闻言收起了拜见太子妃的架势,从善如流笑道:“是我贸然来访未曾先告知,嫂嫂哪里的话。”
简单寒暄后双方又坐下,顾秉清开口解释,顾秉言来南方巡查铺子产业,今日遇见了顾秉清,知道他们夫妇也到了定州,便来拜访一番。
至于外头院子里的箱笼,顾秉言说自己也只是个跑腿的,那里头的东西都是五公主顾灵思要他带来给太子妃嫂嫂的礼物。
苏远矜自是谢过,说起来她也搜罗了些有趣的小玩意给五公主,就是不知道是三皇子先归京还是他们先回去。
若是她和顾秉清先回还好,若是三皇子先回去,少不得要麻烦他给五公主带东西。
三皇子并未在沈府多留,喝了盏茶便说外头还有应酬,起身告辞后自顾离去,顾秉清也没留他用夕食。
苏远矜本有些担忧,恐失了礼数,顾秉清却让她不必在意,顾秉言这人随性得很,不必在意这些,说罢又吩咐人把前院的箱笼抬到后院去。
两人用过夕食,苏远矜正打算打开那些箱笼看看,就听门房来报,外头又有访客。
今日沈府倒是热闹,眼见着天都快黑了,又有人来访。
苏远矜猜测来人是找顾秉清的,不成想那访客却是冲着她来的。来人也不是旁人,正是季文端。
季文端也带了几个箱笼过来,说是受苏远矜舅母和表妹的嘱托来送东西。
苏远矜只在他们在安州下船、梨树巷安顿的那日见过季文端,往后便没再见过他。
听季文端言下之意,是他回京给太子办事时去了京中沈家,舅母和表妹托他带了东西,另有表妹沈音的一封书信给苏远矜。
苏远矜接了书信谢过,顾秉清和季文端有事到书房去了,苏远矜自个先回了院子。
苏远矜先拆了沈音的信来看,信中沈音先是抱怨京中无聊,冬日里一片萧瑟,不像定州还有常青树的绿色点缀。
又说天寒了舅母拘着她,她连院子都甚少出,羡慕苏远矜能同太子出远门游玩。
之后又说苏远矜既然在定州,等回京的时候,叫苏远矜千万别忘了给她带东西,单子她都列好了。沈音毕竟在定州待了六年,定州她可比苏远矜熟悉得多。
最后信中最重要的,是沈音说今年本以为能亲自给苏远矜庆贺生辰,结果她又不在京中,希望季文端不要太慢,能赶得上苏远矜生辰前把她的生辰礼送到。
不必说,季文端带来的箱笼里,装的必定就是舅母和表妹为她准备的礼物了。
往年舅父一家不在京中,每逢苏远矜生辰,总有来自定州的礼物,如今舅父一家回了京中,自己却偏巧来了定州,虽路线变了,生辰礼却没缺过。
苏远矜打开箱笼看了,果不其然如往年一样,里头不论是镶金缀玉的簪子,成套的头面耳环,水头极好的玉镯,舅父舅母是真把她当女儿疼。
除却可以傍身的珍贵之物,舅母和表妹亲手绣的帕子香囊也不缺,沈音还另外赠了一本古籍,她知晓苏远矜素来喜爱读书,直言是她从舅父那软磨硬泡才得来的。
看完了这边,苏远矜索性又叫人开了五公主送来的箱笼。
里头也都是精挑细选的精美物件,有几件机巧有趣的手工艺品,还附上了五公主手书,仔细交待了能工巧匠设置的机关在哪。
苏远矜失笑,这倒是符合五公主爱玩的心性。目光错开,却见大的箱子里还有个小的,包裹得十分严实。
苏远矜亲手抱了出来,揭开层层包裹,里头的木盒没太多花哨的纹饰,瞧着也不大起眼。
苏远矜好奇里头到底装了什么,打开一看竟是几本书,书本装帧精美却并不新。
一本一本看过去,竟是成套的《列州游》,与先前来时马车上,顾秉清借给苏远矜看过的那本安州的地方志是一套。
《列州游》据传全本共计十二册,乃是前人周游国境时所记,年老归家后慢慢编纂成书,书肆老板恐销路不畅,只堪堪印发了几套,后经几十年渐渐遗失散落。
苏远矜小心翼翼翻看了几册,心头高兴却又有些犹豫,五公主顾灵思多喜欢机巧之物,却是没听过她还收藏了这套书。
况且苏远矜回忆了下几次与五公主相处,她也没透露过自己喜欢这些书,怎的五公主会老远送了这书来?
联想来时马车上顾秉清的那两本安定两州地方志,苏远矜心中有所怀疑,但不管谁送的,送书的目的为何,苏远矜不得不承认这书简直送到了她心坎上。
长在京都多年,苏远矜去的地方却不多,之前没出嫁的时候祖母拘着,在府内行事都格外小心,最远也不过到京郊的寺庙上香祈福。
此次随顾秉清出门,苏远矜面上看不大出什么,实则心底是极其欣喜的。
苏远矜从未同任何人说过,她对这世间的山川河流、异地风俗是极其感兴趣的,绝不希望一生见过的只有京都的风景。
但世道对女子向来苛刻,男子尚有外出的机会,女子却被困在宅院之中,终其一生都难以走出。
选了本蜀地地方志来看,苏远矜读得入迷,连顾秉清回来都没怎么在意,真恨不得长出十双眼睛十个脑袋,能一夜看尽了这几本书。
顾秉清回来见苏远矜看书看得入迷,知道她开了五公主送来的箱笼,定是看到那套书了,欣喜于她果真喜欢,便笑着道:“早知阿矜如此喜欢这套书,早该找出来给你的,也省得放在东宫的书库里吃灰。”
苏远矜闻言心道果然是他的藏书,介于他割爱相赠,勉强移开看书的目光看了顾秉清一眼:“多谢殿下,我真的很喜欢。”
说完也不待顾秉清反应,复又沉到书中去了,直到顾秉清洗漱好上榻安寝,言说烛火幽微不及日光明亮,恐伤了眼睛,才半哄骗半强硬的收了苏远矜手中的书。
泥炉上置了架子,炭火烘得架子上的米糍粑起了硬皮,米香味萦绕在车内。
夹了糍粑下来,肉脯也放上去浅浅烘一下,再配上昨日万安镇买的招牌咸鲜小菜,也算一顿有滋有味的朝食。
赶路的日子比起之前算不上安逸舒适,但离开了那高高的宫墙,自由畅快的感觉也总是教人着迷的。
车队出了万安镇之后要往徐州去,徐州与万安镇中间有高山阻隔,虽修了官道,毕竟要翻山越岭,官道又曲折蜿蜒,很是要费些时间。
中午在驿站休整过,晚上却没法赶到下一个驿站,眼看日头落了,护卫不敢擅专,来到车前询问顾秉清的意思:“公子,离驿站还有四十里左右,是冒夜前行还是择地安营?”
顾秉清接了羊皮地图就着仅剩的天光仔细看了片刻,若是寻常时候,拿出营帐就地扎营,或是点了火把赶路都没什么所谓,男子们受些苦累无妨。
这次有苏远矜同行,还并一些宫婢女眷,顾秉清记得之前太医叮嘱过,苏远矜因幼时落湖,身子不宜受寒。
不论冒夜前行还是扎营,更深露重又有霜寒,终归是不妥:“我看不远处有个村落,过去找户人家借宿一晚。”
村子确实近,照着地图走了一刻钟左右便能瞧见村里的炊烟。
进了村口,马车停在田垄边一块比较大的空地上,不远处有人匆匆赶来,身子有些佝偻,眼里藏着些小心翼翼的警惕。
还未及身前便躬身问好:“见过贵人,卑下是这青山村的里正,不知贵人到青山村有何事?”
充当管事的东宫属官刘远开口回话:“我家主家是到外地探亲的,只是驿站路远,故而想到村里借宿一晚。”
青山村里正听完这话面上警惕之色消下去:“如此,请贵人随老朽来,村里恰好有人家新修了屋舍,想来应该能接待贵人。”
借宿的人家看起来颇有家资,新修的大瓦房宽敞明亮,里正领着人上门说明情况后,穿着长衫的青年拱手见礼:“小生李文宣,寒舍粗鄙,怠慢贵客了,不知贵客如何称呼?”
麻烦别人,若再让管事回话实在是有些失礼了,顾秉清便也拱手回礼:“在下顾远,叨扰了。”
李文宣引人进了家里,指着厢房介绍道:“这边本也是留作客房,床榻皆是新打的,贵客若不嫌弃便住这屋吧。
至于贵客的随侍,下首三间并门口两间都有被褥,只是恐怕要挤一些。”
顾秉清只说无妨,李文宣又问起吃食,得知一行人还未用夕食,又张罗了吃食待客。
用过夕食天已经黑透了,李文宣妻子燃了炭盆烹煮热茶,几人围坐闲谈,顾秉清问起李文宣:“我观李兄行止有礼,想来也是读书人,可有科考过?”
李文宣闻言有些低落:“去年曾下场一试,未曾考上,如今还是秀才。”
顾秉清正想着是不是该说两句勉励之言,就听李文宣似是自嘲:“不过我考不上也是应当,我有一师兄,文采斐然,下场几次也未曾中举,他都不中,遑论我呢。”
说完似是想起什么,有些期待地问顾秉清:“顾公子也是读书人吧,不知能不能帮我看看先前写的文章,若能得顾公子指点一二,便是我天资愚钝,能有一二进益也是好的。”
顾秉清应下,二人便一道去了书房,苏远矜留下同李文宣的妻子张氏烤火。
瞧着张氏神情拘谨,苏远矜柔声问起张氏夕食一道小菜的做法,张氏果然自在许多。
顾秉清一去便去了许久,苏远矜同张氏闲坐后又洗漱过,在李家厢房的榻上看了小半个时辰的书,顾秉清才回来。
等顾秉清洗漱过上了榻,苏远矜已经握不住手里的书卷,眼皮颤抖着打架,困得迷迷糊糊。
顾秉清上榻把苏远矜手中的书拿了放到一旁,搂住人慢慢睡了过去。
第二日吃了朝食要准备赶路,苏远矜取了二十两银留在厢房,谢过张氏辛苦张罗饭菜便上了马车。
李文宣对顾秉清颇有些相见恨晚,满脸诚恳谢过了顾秉清昨夜的指点和赠书,目送马车许久才回了屋子。
进屋就见妻子张氏慌慌张张拿了信纸,手中捧着二十两白银上前来:“这是厢房贵人留下的,你快瞧瞧写了什么!”
信纸上面的字迹十分清秀,虽能看出是女子所书,但一笔一划却暗藏锋芒。
信上谢过了张氏一家的招待,又说了务必收下银钱,本就叨扰,不能再教他们破费。
张氏听完暗自咋舌,他们虽宰了鸡鸭招待,但村里自己养的并不费什么钱,算上贵人的侍从吃喝,还没到一两银的花费,怎么好收这么大的谢礼。
李文宣倒是比她淡定些,想了想对张氏道:“无妨,你便收好就是。”
这边车队出了乡道,马车驶入官道继续赶路,顾秉清同苏远矜说起李文宣,言他基础扎实,于策论上少了些变通,太高的名次拿不到,上榜应是不难的。
又说他昨夜还看了李文宣师兄的文章诗词,果真是文采不俗,策论也能称得上翔实可行,多次科考不中实在不该。
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顾秉清甚少与苏远矜谈及政事,刚才他话中透露出科举选官的反常,倒令苏远矜有些诧异。
沉默片刻,苏远矜直接问了出来:“殿下是怀疑科举有猫腻?”
顾秉清眼中染上几分讥诮:“不是怀疑,我们此次出行便是为了此事。”
说完顾秉清复又看向苏远矜:“此行或不会太平,阿矜可怕?”
苏远矜了解顾秉清,他不是剑走偏锋之人,谋定而后动才是他的风格。
若此行真有性命之忧,他绝不会带上她。倒不是说她自信在他心中分量多重,她只是了解他而已。
“现在怕也晚了”,想起之前宫里宫外的动静,泰康寺外那冬日发芽的凤凰花木,回去定是一堆事,苏远矜立马强调:“夫妻自是一体,殿下去哪我便去哪。”
这样的话苏远矜甚少说,顾秉清不管她是不是诓他的,盯着苏远矜的眼睛郑重道:“阿矜这话,我铭记于心。”
天黑之前车队到了徐州城内,徐州有运河码头,从徐州乘船往安州定州都极快,船只中途若不停靠,两三日便可到达。
顾秉清没计划在徐州逗留,在徐州城内歇了一晚,第二日便登上了南下的船只。
船顺流而下,行船极快,两日后在中途码头停了一个时辰左右,买了些码头附近售卖的瓜果补给。
码头附近售卖瓜果的几个小贩帮忙抬了筐子上船,没人注意上船时队伍的末尾多了一人,更没人注意那人是否同小贩们一起下了船。
时间一到船驶出码头,苏远矜从舱门往外望去,一个穿着短打的男子被刘远引着进了船舱。
苏远矜正好奇着,那人问安抬首:“臣季文端,拜见太子,太子妃。”
顾秉清叫人起身,苏远矜看出两人有正事要说,同顾秉清说要到舱外看看风景便往外去了。
再见季文端已经是第二日,船到了安州码头停靠,季文端已经换了装束,引着太子殿下一行人往安州城内梨树巷去了。
梨树巷在安州内城,巷子算不上宽敞,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仅容一辆马车通过。
巷子里的住户多是读书人家,见马车停在那座空置的宅子旁边不免多看了两眼。
空置的宅子之前的主家似乎是姓章,还是书院里的业师,据说遭了劫匪,一夕之间人便没了,巷子里的人家还恐慌过一阵。
不等巷子里的邻居上前搭话,马车里下来了一对年轻男女,带着丫鬟小厮进了先前章家隔壁的院子,院门一关隔绝了邻居探寻的目光。
宅子算不上大,一共才两进的院子,收拾得倒是齐整,扫撒一番擦去浮尘便可住了。
安顿下来又去了小半天,前几日在船上苏远矜虽没有晕船之症,但又是马车又是船的,到底舟车劳顿。
沐浴过后有种难得的踏实安定的感觉,不知不觉便睡了过去,连顾秉清何时回房都不知。
第二日苏远矜醒来榻上也只她一人,若非晚月说起,苏远矜甚至怀疑顾秉清是不是根本就没回来过。
往后几日也是如此,顾秉清早出晚归很是忙碌。直到这日晚上,顾秉清匆匆归来,先来见了苏远矜,看她安静在窗前看书,喝了盏茶便出去了。
片刻后回转,云淡风轻对苏远矜解释:“外头有个小贼,侍卫抓到后不知如何处置,没吓着阿矜吧?”
这两日院子里看似平静,但频繁巡守的侍卫,暗处似有似无的视线,顾秉清的忙碌,都预示着有事发生,只是顾秉清不说,她就权当不知。
约莫外头抓住的也不是什么小贼,苏远矜没问,只平静道:“没有,既是小贼,院里那么多侍卫巡守,出不了什么事的,我也没什么可怕的。”
苏远矜说罢见顾秉清眉宇间的疲累,转而问道:“殿下可用过夕食了?”
顾秉清听到禀告梨树巷有刺客,理智上知道不会有事,那么多侍从暗卫,不至于护不住苏远矜,但心底到底是担忧,匆匆赶回来,苏远矜问起才发觉腹中空空。
苏远矜吩咐人去做些清淡的吃食,又让顾秉清先去沐浴,等他洗好出来,苏远矜正接过晚月手中的碗放到桌上,烛光映着她的侧脸,沉静温柔。
见顾秉清出来,苏远矜侧身让他入座,桌上一碗银丝面,鸡汤煨了一整个下午,撇去了油脂后汤色清亮,撕得细细的鸡丝铺在上面,切得细碎的小葱翠绿诱人,旁边有一碟切得极细的炝炒菜心,看上去也清爽可口。
许是被吃食的香气勾着,顾秉清腹中饥饿感更甚,坐下提箸开吃。
苏远矜见他的头发还在滴水,拿了布巾给他吸水,顾秉清吃完一碗银丝面,发梢也基本干了。
南方的宅子没有地龙,苏远矜示意下人挪了个炭盆到顾秉清后头,他发根处被烘起几缕白色的水蒸气,无端有些好笑。
苏远矜含笑看着,太子殿下历来是肃穆威严的,她还真没见过他这幅模样。
苏远矜抿着唇角以防笑出声来,移目对上顾秉清的目光,他手上还拿着白瓷小杯,里头是洛神玫瑰茄加上冰糖熬的饮子。
顾秉清并未发觉自己脑袋上冒着“白烟”,见苏远矜笑,眼中有些疑惑:“阿矜有什么开心事要分享么?”
苏远矜实在忍不住,在顾秉清疑惑的目光中,到梳妆台上拿了铜镜过来照着顾秉清的头:“殿下您自个儿看吧!”
顾秉清这才反应过来,回头看了眼身后的炭盆,又看苏远矜笑得实在是开怀,心中没丁点恼怒,反而接了铜镜放回妆台:“拿着怪沉的。”
放回了铜镜,顾秉清一面烤着头发,一面拉过了苏远矜的手摩挲:“多谢你,阿矜。”
苏远矜有些不太适应这样温情的顾秉清,好似自从顾秉清年前病了那一场之后,他对她便温柔耐心许多,与前世相敬如宾甚至稍显冷淡的态度大相径庭。
许是苏远矜不愿意去想,也不愿意承认,年前那场风雪,带来了发烧生病的顾秉清,病好了给她留下的是一个体贴温柔的丈夫。
年后从到温泉行宫避寒开始,他一举一动亲近之意更是明显,苏远矜不是没感受到,她只是害怕。
前世她是被叶楚枫推下台阶摔死的,按理来说与顾秉清无关,但事关生死,重生后她确实是迁怒他,防备他,怀疑他。
那子立母死的秘密,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苏远矜实在是怕,怕他骗她利用她。
但这些日子真真切切的相处,苏远矜内心又并非毫无触动,所以面对顾秉清的亲近,她只能逃避。
“殿下,时候不早了,早些安置吧。”苏远矜抽出顾秉清握住的手,借故整理床榻往一旁去了。
顾秉清也不逼她,烘干了头发,洁牙漱口简单洗漱后上榻,把人搂在怀中睡觉。
顾秉清不知道原因,但能感受到苏远矜的犹豫和动摇,不过也无妨,左右日子还长,他愿意等。
第二天是正月十五,算算日子他们出来也有些时日了。
元宵是年节的尾巴,元宵这天不设宵禁,街道坊市张灯结彩,少男少女们结伴出游,点花灯猜灯谜看烟火,热闹得紧。
顾秉清邀了苏远矜晚上出门逛灯会,用过夕食便要出门。他们如今住的梨树巷离坊市并不远,干脆没坐马车步行过去。
南方水乡,白墙黛瓦,其间有河道纵横交错,古老的石桥随处可见,踏上经年踩踏而光滑的石桥,河水映着花灯,波光粼粼向远方。
越接近坊市,人声越是鼎沸,卖花灯的小贩早已支起了摊子,一眼看过去根本望不到头。
花灯的种类更是繁复多样,有传统吉祥纹样花灯,有长长的巨龙腾飞花灯,有衣袂飘飘的仙女花灯,还有许多俏皮灵动的小兔子小狮子花灯。
路上有许多稚气顽皮的小童,手里提了诸如小兔子、小狮子、小老虎一类花灯,欢快地嬉笑跑闹,任凭身后的父母亲人追逐。
沿着蜿蜒的花灯道,路过花灯街穿梭的行人,转过弯发现前方有个宽阔的广场。
广场中央有座巨大的花灯塔,塔身整体呈圆柱形,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灯,每一层的花灯都有一个主题,造型各异的花灯照得广场亮如白昼。
花灯塔周围围了一圈人,除却观赏花灯,最为热切的便是那些猜灯谜的。花灯塔的每个花灯都有对应的灯谜,第一个猜出灯谜的便可赢得对应的花灯。
灯塔顶端的那盏格外精美,是一盏组合花灯——莲花、游鱼、亭台。
莲花花瓣层层叠叠绽放,游鱼是金色的锦鲤栩栩如生,亭台中似乎有佳人倩影。据说这盏组合花灯乃是安州首富所赠,赢下这盏花灯的人另有珍宝相送。
苏远矜远远看去,那花灯确实精美,顾秉清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回过头一看苏远矜手中那盏小兔子花灯,无端生出一股豪情:“我去给阿矜赢那盏怎么样?”
苏远矜忙拉住他:“我只要手中这盏就好,我们去那边看看吧,好像有卖吃食呢。”
苏远矜手中的花灯是前面一个小摊上得的,有一农家小童想要,但她的父母都没读过什么书猜不出灯谜,说是拿银钱买摊主又不卖。
顾秉清苏远矜两人都猜出了灯谜,得了两盏,送了一盏给小童,另一盏便是苏远矜手中这盏了。
拉着顾秉清远离了花灯塔,另一条街上都是卖吃食的,白白胖胖的元宵团子,又香又甜的糖人,蒸腾着热气的馄饨,看上去都十足诱人。
路过元宵摊时苏远矜多看了一眼,就被热情的跑堂迎了坐下,两人便要了一份元宵并一份糖不甩。
元宵一份四个,馅料除了经典的黑芝麻和花生,还有豆沙馅和桂花馅。
糖不甩是糯米团煮熟后裹上了炒香的花生碎和芝麻碎,外头淋了糖浆。两种吃食原材料差异不大,却因为做法不同有了不同的口感。
苏远矜和顾秉清分食了元宵和糖不甩,跑堂来结账见状嘴甜说起了吉祥话:“您二位夫妻感情真好,吃了咱这元宵,今后定是和美甜蜜,承惠半钱银子。”
虽知道这话跑堂肯定也旁人说过数次,但顾秉清就是高兴,直接留了一两,跑堂拿了赏银更是殷勤,笑眯眯送了财神爷出门。
吃过元宵出来,街上的人明显更多,有一家老小出来玩的,爹爹扛起孩儿在肩头,娘亲帮孩儿提着花灯,挨挨挤挤在人群里看杂耍。
有年轻男女结伴同行,两人间的氛围羞涩又紧张,被舞龙舞狮的突然凑上来吓一跳,男子稳住被吓得差点摔倒的女子,放开后两人羞得手脚都不知往哪放,在旁人善意的取笑中红着脸走远。
苏远矜沉浸在热闹的氛围中,不自觉露出盈盈笑意,突然有只大手覆上她的手背,身旁的顾秉清面上装得一片坦然,仿佛牵她手的不是他:“人多,别走散了。”
苏远矜被他牵着,瞥见他微红的耳廓,余光瞧见路人揶揄的眼神,脸上也染上淡淡的红晕。
两人牵着手走了许久,苏远矜甚至觉得自己手心都热的微微出汗,在卖枣糕的小店前才找到借口抽出手来:“不知道晚月她们玩得如何,我们买点枣糕带回去给她们尝尝吧。”
顾秉清跟在苏远矜身后进了枣糕铺子,小二包好了苏远矜要的几包枣糕、马蹄糕和桃花酥,正打算交到苏远矜手上,顾秉清伸手接了过来,另一只手拿了银子递过去。
这家枣糕名气很大,各色糕点瞧着好看吃着美味,招牌的枣糕更是香甜湿润又软和,因而卖得并不便宜。
顾秉清递了三两银子,小二接过低头找钱,找了二钱银,顾秉清接了过来,提着糕点与苏远矜出了铺子。
苏远矜看顾秉清一手提了那么多糕点,便想着自己接过来一点,才说完顾秉清立马毫不犹豫拒绝了:“为人夫君,出门在外,唯二的作用便是付银钱和拎包裹,夫人何必剥夺我的这一点小小乐趣。”
苏远矜不知道顾秉清哪里听来的这理论,看他一幅信誓旦旦的模样,忍不住有些想笑,又见他另一只手中还握着两钱碎银便道:“我还以为你不会要那找的两钱银呢,毕竟刚刚可是大方得很呢。”
顾秉清知道苏远矜是打趣他元宵摊跑堂赏银的事,本想借口说钱袋里最少也是一两,找了碎银不好拿。
捏了捏手中的二钱银,顾秉清压低了些声音在苏远矜耳边笑着开口:“元宵摊的跑堂会说话,赏银是他应得的,夫人说是也不是?”
苏远矜回想那跑堂的话,无非是他们夫妻感情好、和美甜蜜之类,苏远矜没好意思接话,两人慢慢走着回了梨树巷。
回到小院,晚月她们还未归,元宵佳节,苏远矜不想拘着她们,索性把丫鬟婢女们都放了出去玩,顾秉清也交代手底下不当值的侍卫们一同去了。
苏远矜坐下喝了一盏茶的工夫,外头嬉笑打闹的声音远远传来,进了院门声音便收敛了,只安静的脚步声近了,是晚月同四五个婢女手中提了花灯进来。
几人上前请安,苏远矜把带回来的枣糕点心让她们拿去一齐分了。
片刻后留守小院的丫鬟婆子烧好了水,苏远矜沐浴梳洗过后便上了榻。
顾秉清沐浴后进了寝屋,外头还热闹着,远远有烟火声和喧闹声传来,他上了榻一时也睡不着,便和苏远矜讲起了日程:“安州的事差不多了,阿矜是想多留两日,还是启程前往定州?”
安定两州相邻,安州州府到定州州府,快马走官道半日便够了。
苏远矜虽觉得安州不错,建筑和街道都和京中不同,但定州是她外祖家所在之地,她母亲在定州长大,她实在很想去瞧瞧生养母亲的地方。
苏远矜把心中所想如实同顾秉清说了,顾秉清决定第二日一早就收拾东西往定州去。
第二天一早,吃过朝食顾秉清便吩咐开始收拾,下人们手脚麻利,且此次他们在安州也没待许久,之前马车上的许多东西只要再放上去即可,是以中午前便出发了。
定州的建筑和植被同安州其实很相似,但进入了定州的地界,苏远矜无端就是觉得定州更亲切。
随着马车前行,离定州府城越近,苏远矜心中的期待和紧张就越甚。
到了定州州府,穿过市坊的喧闹和嘈杂,马车停下,苏远矜掀开车帘,看到马车停在挂着“沈府”二字的大宅前,鼻头就突然有些酸。
下了马车,苏远矜更是生出一种近乡情更怯的踌躇和犹豫。
顾秉清牵了她的手下马车:“这是沈家老宅,舅父知道我们要来定州,特意写信嘱咐过,要我们一定要住这。”
苏远矜知道舅父沈翰思的为人,若非顾秉清主动提起,他绝不会置喙太子殿下的任何决定,这次来定州住沈府,多半是太子体恤她。
苏远矜回握住顾秉清的手,朝他露出个感激的笑。
那边沈府早已经开了府门,沈翰思留在定州守着老宅的老伯上前请安:“给小姐姑爷请安,卑下沈甫安,是御史中丞沈翰思大人留在定州的管家,恭迎小姐姑爷入府。”
苏远矜的外祖父母当年离京外任定州,她母亲沈从南和舅父沈翰思皆是在定州长大,这宅院是苏远矜外祖父母一手置办的,她生母沈从南所住的院落至今还保存完好。
苏远矜只在三岁那年被沈从南带回来过一次,关于定州沈府的一切在她的记忆中早已模糊。
只是进了府中,路过前院,苏远矜会觉得墙角的那棵桂花树眼熟,到了后院,池塘眼熟,池塘旁边的亭子和秋千也眼熟。
似乎在她年幼时,她与母亲沈从南曾闻过前院的桂花香,她曾坐着秋千越荡越高,也曾拉着在亭子里喝茶纳凉的母亲,非要她带她去池边喂锦鲤。
苏远矜知道这一切只是她的想象,自母亲去世,这样平凡琐碎的午后也成了奢望,现在也早已经不是金桂飘香的季节。
在沈府住下的第二日,顾秉清出门参加定州学子的集会去了,等他回来,派人来找苏远矜时,她正待在沈从南从前住的院子里。
“小姐,姑爷归家带了朋友,特意让奴婢来请您到前院见客。”
苏远矜一头雾水,顾秉清不是没分寸的人,怎的出门参加个集会便带了外人回来?
不过虽然心头疑虑,苏远矜面上却没表现出来:“你且去回话,我先回去更衣,片刻就来。”
丫鬟依言回话去了,苏远矜回去更衣后便去了前院,还未到正屋,就见正屋前的院子里堆了几个箱笼。
苏远矜心下更是好奇,直到进了正屋,里头三皇子顾秉言正与顾秉清喝茶,这才明白过来。
见苏远矜进来,顾秉言起身欲拜,一句“参加太子妃”还未出口,苏远矜便先开口:“三弟来了,我先前不知,怠慢之处还望见谅。”
顾秉言闻言收起了拜见太子妃的架势,从善如流笑道:“是我贸然来访未曾先告知,嫂嫂哪里的话。”
简单寒暄后双方又坐下,顾秉清开口解释,顾秉言来南方巡查铺子产业,今日遇见了顾秉清,知道他们夫妇也到了定州,便来拜访一番。
至于外头院子里的箱笼,顾秉言说自己也只是个跑腿的,那里头的东西都是五公主顾灵思要他带来给太子妃嫂嫂的礼物。
苏远矜自是谢过,说起来她也搜罗了些有趣的小玩意给五公主,就是不知道是三皇子先归京还是他们先回去。
若是她和顾秉清先回还好,若是三皇子先回去,少不得要麻烦他给五公主带东西。
三皇子并未在沈府多留,喝了盏茶便说外头还有应酬,起身告辞后自顾离去,顾秉清也没留他用夕食。
苏远矜本有些担忧,恐失了礼数,顾秉清却让她不必在意,顾秉言这人随性得很,不必在意这些,说罢又吩咐人把前院的箱笼抬到后院去。
两人用过夕食,苏远矜正打算打开那些箱笼看看,就听门房来报,外头又有访客。
今日沈府倒是热闹,眼见着天都快黑了,又有人来访。
苏远矜猜测来人是找顾秉清的,不成想那访客却是冲着她来的。来人也不是旁人,正是季文端。
季文端也带了几个箱笼过来,说是受苏远矜舅母和表妹的嘱托来送东西。
苏远矜只在他们在安州下船、梨树巷安顿的那日见过季文端,往后便没再见过他。
听季文端言下之意,是他回京给太子办事时去了京中沈家,舅母和表妹托他带了东西,另有表妹沈音的一封书信给苏远矜。
苏远矜接了书信谢过,顾秉清和季文端有事到书房去了,苏远矜自个先回了院子。
苏远矜先拆了沈音的信来看,信中沈音先是抱怨京中无聊,冬日里一片萧瑟,不像定州还有常青树的绿色点缀。
又说天寒了舅母拘着她,她连院子都甚少出,羡慕苏远矜能同太子出远门游玩。
之后又说苏远矜既然在定州,等回京的时候,叫苏远矜千万别忘了给她带东西,单子她都列好了。沈音毕竟在定州待了六年,定州她可比苏远矜熟悉得多。
最后信中最重要的,是沈音说今年本以为能亲自给苏远矜庆贺生辰,结果她又不在京中,希望季文端不要太慢,能赶得上苏远矜生辰前把她的生辰礼送到。
不必说,季文端带来的箱笼里,装的必定就是舅母和表妹为她准备的礼物了。
往年舅父一家不在京中,每逢苏远矜生辰,总有来自定州的礼物,如今舅父一家回了京中,自己却偏巧来了定州,虽路线变了,生辰礼却没缺过。
苏远矜打开箱笼看了,果不其然如往年一样,里头不论是镶金缀玉的簪子,成套的头面耳环,水头极好的玉镯,舅父舅母是真把她当女儿疼。
除却可以傍身的珍贵之物,舅母和表妹亲手绣的帕子香囊也不缺,沈音还另外赠了一本古籍,她知晓苏远矜素来喜爱读书,直言是她从舅父那软磨硬泡才得来的。
看完了这边,苏远矜索性又叫人开了五公主送来的箱笼。
里头也都是精挑细选的精美物件,有几件机巧有趣的手工艺品,还附上了五公主手书,仔细交待了能工巧匠设置的机关在哪。
苏远矜失笑,这倒是符合五公主爱玩的心性。目光错开,却见大的箱子里还有个小的,包裹得十分严实。
苏远矜亲手抱了出来,揭开层层包裹,里头的木盒没太多花哨的纹饰,瞧着也不大起眼。
苏远矜好奇里头到底装了什么,打开一看竟是几本书,书本装帧精美却并不新。
一本一本看过去,竟是成套的《列州游》,与先前来时马车上,顾秉清借给苏远矜看过的那本安州的地方志是一套。
《列州游》据传全本共计十二册,乃是前人周游国境时所记,年老归家后慢慢编纂成书,书肆老板恐销路不畅,只堪堪印发了几套,后经几十年渐渐遗失散落。
苏远矜小心翼翼翻看了几册,心头高兴却又有些犹豫,五公主顾灵思多喜欢机巧之物,却是没听过她还收藏了这套书。
况且苏远矜回忆了下几次与五公主相处,她也没透露过自己喜欢这些书,怎的五公主会老远送了这书来?
联想来时马车上顾秉清的那两本安定两州地方志,苏远矜心中有所怀疑,但不管谁送的,送书的目的为何,苏远矜不得不承认这书简直送到了她心坎上。
长在京都多年,苏远矜去的地方却不多,之前没出嫁的时候祖母拘着,在府内行事都格外小心,最远也不过到京郊的寺庙上香祈福。
此次随顾秉清出门,苏远矜面上看不大出什么,实则心底是极其欣喜的。
苏远矜从未同任何人说过,她对这世间的山川河流、异地风俗是极其感兴趣的,绝不希望一生见过的只有京都的风景。
但世道对女子向来苛刻,男子尚有外出的机会,女子却被困在宅院之中,终其一生都难以走出。
选了本蜀地地方志来看,苏远矜读得入迷,连顾秉清回来都没怎么在意,真恨不得长出十双眼睛十个脑袋,能一夜看尽了这几本书。
顾秉清回来见苏远矜看书看得入迷,知道她开了五公主送来的箱笼,定是看到那套书了,欣喜于她果真喜欢,便笑着道:“早知阿矜如此喜欢这套书,早该找出来给你的,也省得放在东宫的书库里吃灰。”
苏远矜闻言心道果然是他的藏书,介于他割爱相赠,勉强移开看书的目光看了顾秉清一眼:“多谢殿下,我真的很喜欢。”
说完也不待顾秉清反应,复又沉到书中去了,直到顾秉清洗漱好上榻安寝,言说烛火幽微不及日光明亮,恐伤了眼睛,才半哄骗半强硬的收了苏远矜手中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