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疏朗,长风春信。
钟离清的目光先众人一步落到孟昭窈身旁静静坐着的女娘身上。
那位青楸色裙裳的女娘似有些怔愣。
她抬眸看向陈婉,初桃似的雪腮轻颤:“我方才听仇将军一行回京路上逢遇敌匪徒,心下一惊,而后又闻红妆姑娘带兵剿匪,心中正感叹将门勇义呢。”
“陈姑娘问我什么,请再说一遍吧?”
陈婉咬牙哼道:“我能说什么,不过只是觉得有人扫兴罢了。”
见钟离清看了一眼自己,陈婉忙别开眼。
她虚虚合拢右手五指,垂眼数着手腕上金玉镯子的条数,待平复好心思,又缓缓说道:“我可没说仇将军不好。只不过是怕席上有人瞧不起我们这些只会诗书作画的柔弱女娘呢。”
“也不怪陈姐姐多想,只怪我们这些人自小便长在上京,从未见过边关漫天的黄沙,”杜疏月捋了一缕被风吹散的额发,柔声又向孟昭音笑道,“昭音妹妹就与我们不同了。”
陈婉“噗嗤”一声,引得旁人也跟着没忍住笑了起来。
“等仇姑娘剿匪归来,昭音妹妹也算寻到能谈上几句话的好友了。”陈婉不屑地瞥向孟昭音。
孟昭音澄明的眉眼却无半分恼意,她笑了笑:“我若有缘与红妆姑娘相识,陈姑娘可不要羡慕呀。”
陈婉目露不解,皱眉疑道:“好笑,与粗人相识,又有什么好羡慕的?”
孟昭音看一眼陈婉,稍稍提声,叫众人皆能听清:“红妆姑娘剿匪归来,那定是女英豪杰。待我与她相识,按陈姑娘的性子,想来又要说我攀附。”
“这不是羡慕是什么?”
陈婉急了,半边身子直往前倾:“这怎么是羡慕!”
孟昭音悠声道:“因为——我攀附上了,你没有。”
她又偏首,有些疑惑地反问陈婉:“但你为何总觉得别人会看不起你,难不成你本身就是半桶水晃荡?”
钟离清这回是真没忍住笑出声来,教习嬷嬷昔年常讲的笑不露齿早因这几年在外的恣意而被她抛到脑后。
陈婉被这笑气红了眼,她跺跺脚,指着孟昭音半晌也说不出话。
孟昭窈再不能恍若无知了。
待行香园中一片和洽后,她才起身走到陈婉身前。
她特寻了一处无人静谧处软声抚道:“我姐姐心直口快,想来你是最大度不过的。”
“阿窈,孟昭音当真可恶!”
陈婉本拉不下脸面。
直到孟昭窈挽着她的手,夸她腕上新镯貌美,陈婉才容色稍霁,与孟昭窈一同回去。
……
若非陈婉先来故意撩拨,孟昭音只满心想着罗茵,一句话也不会多说。
纪氏唯得一女,出身二房,单名芙。
她猜到孟昭窈今日此举本意相助,但没料想到会因陈婉而引来一群香衣女娘围凑眼前。
“昭音,听说你与小谢公子定亲了?”
“昭音,你见过谢殊世子了么?”
“昭音,陈婉可不是个好惹的……”
“昭音,你方才那番话说得真好!戍边武将保家卫国本就值得多加敬重!”
……
孟昭音抿唇,有些艰难地起身:“你好、你也好、你也生得十分貌美……小谢公子与谢殊?可能有点相像吧……我当真不认识红妆姑娘呀。”
她神出天外地想,今日说了这般多,此后仇红妆要是与陈婉成了知己好友就好笑了……
待声声藏有好奇的恭维寒暄结束,香衣也随之离去后,孟昭音终有闲时松下一口气。
明珺堂停学,女娘们好不容易才得空聚上一聚,加上久未回京的钟离清,席上自有说不完的玩笑话。
香茶清润,孟昭音喝下几口,忽而听到有人压低嗓音轻轻说道:“你们可知书院为何停学?”
这正是几日中最叫人抓心挠肝的事情。
杜疏月忙说道:“我昨日到东宫去寻我阿姐,正好碰见太子殿下,他也问我这件事呢!”
“啊!这件事都惊动到东宫了!”
“毕竟天子脚下,出事的还是圣人学处呢!”
陈婉方才归来,此时落座席中。
她矜傲抬眉,半垂眼眸赏看手上娇艳丹蔻:“有什么好讲的?不过死了个戏子,停学几日祛祛晦气罢了。”
“可我有位兄长在大理寺任职,前两日听他说这事和纪二公子有关系呢。”
孟昭音的一双眼藏在盏后,紧紧盯着不远处坐着的纪芙。
纪芙面无不妥,只安静听着。
“纪二公子不就是……”说话的人看了一眼纪芙,声音渐渐弱下。
与她坐在一处的容珠微微蹙眉,语气有些冷:“你那位兄长在大理寺任职,可有告诉你这桩案子是纪衡修亲自派人到大理寺状告的?”
那人尴尬地闭上了嘴。
纪芙开口,她温声只道:“我也不太清楚。”
孟昭音心下叹气,纪芙就算知道什么,也不会拿到明面上来说。
“哎呀算了,别说这些了。”
陈婉满意地放下丹蔻,才知围绕这个无趣话题还差点起了矛盾:“纪二公子定是无辜的,哪有犯了错事的人还到大理寺?又不是吃撑了闲的。”
“聊点别的,阿芙生辰要到了,纪府明日设宴吧?”
说起这个,席上气氛复又活络。
纪芙有些羞赧:“明日还请诸位姐姐妹妹们赏脸。”
“我们赏不赏脸的不知道,”钟离清看向容珠,又谈笑揶揄,“但有一位宝珠定是会如约而至的。”
钟离清与容姝自幼相识,对容家最小的女儿自也当作亲生妹妹来疼。
“清姐姐,”容珠被打趣地只能嘟嘴撒娇,“没准信的事呢!”
她脾性一向好,年岁又是最轻的,钟离清总爱逗着哄玩。
钟离清问:“阿芙,你家长兄成亲没?”
待纪芙摇头,钟离清又笑道:“怎么还没成亲呀——难不成在等天上落个宝宝珠?”
众人跟着笑,笑得容珠脸颊生烫,她双手作扇,上下挥了好几下。
一直盯着纪芙不动的孟昭音却觉奇怪,纪芙分明也扬唇在笑,为何眼里却半点笑意也无?
……
夕照斜山,正是酉时。
花席散去,孟昭音掐着点也随之离开侯府。
跟在孟昭音身后,翠珠是平生头一回来到露华浓。
她近乎是渴求地盯着露华浓的一笔一画,一砖一瓦。
“姑娘,好几年前的露华浓,都只有上京贵女和女官娘子才能来的呢!”
“虽说没落,可一点旧颜色都没瞧见!”翠珠小心翼翼捧着一盒胭脂,亮着眼眸看向孟昭音。
孟昭音想,那是因为这些摆出来的胭脂已经都被阿绣姐姐换成时兴的了。
“你若是喜欢,便多挑些拿走吧。”
翠珠被欢喜砸得没回过神:“啊?”
孟昭音向她颔首笑道:“我也被这些香香的胭脂勾走了魂,所以连着好几日来呢。”
想到孟昭音一连几日不在侯府,翠珠真觉得此话十分合理。
若她也有露华浓,那定是要日日来,夜夜想的。
“姑娘,你左眉略微高挑,我替你修整一下?”
一道人声闯进翠珠耳边,她随之转身,看到一袭烟紫。
翠珠抬手讶异地摸了下左眉,皱眉道:“还请娘子帮我!”
罗绣一走进露华浓,便被站在螺黛前小声惊叹的翠珠引了去。
她看一眼孟昭音,孟昭音冲她眨了一下眼,罗绣便领下意会,拥着翠珠往里间走去。
待两道身影拂开珠帘消散至里间后,花想容才睁着惺忪眼眸走出来。
春衫轻薄,花想容慵身靠桌,支着下颌,好似才睡醒。
她分明只薄施粉黛,轻点朱唇,孟昭音却觉她举手投足皆尽风情。
“这几日罗绣的事情,多谢你相助。”
花想容望向孟昭音那双清姝的眉眼,忽十分直白地问道:“你初回上京,一时势单力薄,如何敢和纪氏作对?”
她与孟昭音静静相视。
孟昭音那双向来轻含笑意的眼眸在此时宛若冬雪缓缓落下那般漫上冷寂,可叫人看来又实在澄净至极。
“罗茵可怜,但与你无关。”
“你大可不蹚浑水、作壁上观。”
碧空透亮,软云团团,恰风过拂柳。
孟昭音无意偏首,只见一阵轻悄柳风。
柳风倏入轩窗,不意窥得这满堂清寂。
青楸色的裙裳下摆微微扬起,孟昭音垂下眼帘,遮住眼中情愫。
“因为我私心有所图。”
“嗯?”
花想容狐似的眸子眯起,眼尾上挑,心下却无端松一口气——凡世上的人情往来,无所图才最可怕。
“露华浓,我比任何都需要露华浓——一个较昔日更为鼎盛、能助我在上京站稳步子的露华浓。”
穿堂风过,撩开轻袖,露出桌上花想容半边藕白似的小臂:“为什么?”
为什么?
孟昭音想了想,眼中才扬起半扇笑意:“权势,能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的权势。”
在青州那间窄小的庵庙下,不知多少红颜因权势而怜作枯骨。
权势真是个可怕的东西,孟昭音想。
妙仁庵主将它握在手里,即使比一只木鱼还要渺小,却仍旧胜过无数人命。
“父亲靠不住,因为那是侯府的权势。女娘只作貌美珠花点缀,供人瞻仰。”
“郎婿靠不住,借夫姓攀附而得的权势——千古来不过镜花水月,多落得一场空。”
孟昭音目光定定:“我不愿命如草芥。”
所以,我能靠住的——只有自己。
钟离清的目光先众人一步落到孟昭窈身旁静静坐着的女娘身上。
那位青楸色裙裳的女娘似有些怔愣。
她抬眸看向陈婉,初桃似的雪腮轻颤:“我方才听仇将军一行回京路上逢遇敌匪徒,心下一惊,而后又闻红妆姑娘带兵剿匪,心中正感叹将门勇义呢。”
“陈姑娘问我什么,请再说一遍吧?”
陈婉咬牙哼道:“我能说什么,不过只是觉得有人扫兴罢了。”
见钟离清看了一眼自己,陈婉忙别开眼。
她虚虚合拢右手五指,垂眼数着手腕上金玉镯子的条数,待平复好心思,又缓缓说道:“我可没说仇将军不好。只不过是怕席上有人瞧不起我们这些只会诗书作画的柔弱女娘呢。”
“也不怪陈姐姐多想,只怪我们这些人自小便长在上京,从未见过边关漫天的黄沙,”杜疏月捋了一缕被风吹散的额发,柔声又向孟昭音笑道,“昭音妹妹就与我们不同了。”
陈婉“噗嗤”一声,引得旁人也跟着没忍住笑了起来。
“等仇姑娘剿匪归来,昭音妹妹也算寻到能谈上几句话的好友了。”陈婉不屑地瞥向孟昭音。
孟昭音澄明的眉眼却无半分恼意,她笑了笑:“我若有缘与红妆姑娘相识,陈姑娘可不要羡慕呀。”
陈婉目露不解,皱眉疑道:“好笑,与粗人相识,又有什么好羡慕的?”
孟昭音看一眼陈婉,稍稍提声,叫众人皆能听清:“红妆姑娘剿匪归来,那定是女英豪杰。待我与她相识,按陈姑娘的性子,想来又要说我攀附。”
“这不是羡慕是什么?”
陈婉急了,半边身子直往前倾:“这怎么是羡慕!”
孟昭音悠声道:“因为——我攀附上了,你没有。”
她又偏首,有些疑惑地反问陈婉:“但你为何总觉得别人会看不起你,难不成你本身就是半桶水晃荡?”
钟离清这回是真没忍住笑出声来,教习嬷嬷昔年常讲的笑不露齿早因这几年在外的恣意而被她抛到脑后。
陈婉被这笑气红了眼,她跺跺脚,指着孟昭音半晌也说不出话。
孟昭窈再不能恍若无知了。
待行香园中一片和洽后,她才起身走到陈婉身前。
她特寻了一处无人静谧处软声抚道:“我姐姐心直口快,想来你是最大度不过的。”
“阿窈,孟昭音当真可恶!”
陈婉本拉不下脸面。
直到孟昭窈挽着她的手,夸她腕上新镯貌美,陈婉才容色稍霁,与孟昭窈一同回去。
……
若非陈婉先来故意撩拨,孟昭音只满心想着罗茵,一句话也不会多说。
纪氏唯得一女,出身二房,单名芙。
她猜到孟昭窈今日此举本意相助,但没料想到会因陈婉而引来一群香衣女娘围凑眼前。
“昭音,听说你与小谢公子定亲了?”
“昭音,你见过谢殊世子了么?”
“昭音,陈婉可不是个好惹的……”
“昭音,你方才那番话说得真好!戍边武将保家卫国本就值得多加敬重!”
……
孟昭音抿唇,有些艰难地起身:“你好、你也好、你也生得十分貌美……小谢公子与谢殊?可能有点相像吧……我当真不认识红妆姑娘呀。”
她神出天外地想,今日说了这般多,此后仇红妆要是与陈婉成了知己好友就好笑了……
待声声藏有好奇的恭维寒暄结束,香衣也随之离去后,孟昭音终有闲时松下一口气。
明珺堂停学,女娘们好不容易才得空聚上一聚,加上久未回京的钟离清,席上自有说不完的玩笑话。
香茶清润,孟昭音喝下几口,忽而听到有人压低嗓音轻轻说道:“你们可知书院为何停学?”
这正是几日中最叫人抓心挠肝的事情。
杜疏月忙说道:“我昨日到东宫去寻我阿姐,正好碰见太子殿下,他也问我这件事呢!”
“啊!这件事都惊动到东宫了!”
“毕竟天子脚下,出事的还是圣人学处呢!”
陈婉方才归来,此时落座席中。
她矜傲抬眉,半垂眼眸赏看手上娇艳丹蔻:“有什么好讲的?不过死了个戏子,停学几日祛祛晦气罢了。”
“可我有位兄长在大理寺任职,前两日听他说这事和纪二公子有关系呢。”
孟昭音的一双眼藏在盏后,紧紧盯着不远处坐着的纪芙。
纪芙面无不妥,只安静听着。
“纪二公子不就是……”说话的人看了一眼纪芙,声音渐渐弱下。
与她坐在一处的容珠微微蹙眉,语气有些冷:“你那位兄长在大理寺任职,可有告诉你这桩案子是纪衡修亲自派人到大理寺状告的?”
那人尴尬地闭上了嘴。
纪芙开口,她温声只道:“我也不太清楚。”
孟昭音心下叹气,纪芙就算知道什么,也不会拿到明面上来说。
“哎呀算了,别说这些了。”
陈婉满意地放下丹蔻,才知围绕这个无趣话题还差点起了矛盾:“纪二公子定是无辜的,哪有犯了错事的人还到大理寺?又不是吃撑了闲的。”
“聊点别的,阿芙生辰要到了,纪府明日设宴吧?”
说起这个,席上气氛复又活络。
纪芙有些羞赧:“明日还请诸位姐姐妹妹们赏脸。”
“我们赏不赏脸的不知道,”钟离清看向容珠,又谈笑揶揄,“但有一位宝珠定是会如约而至的。”
钟离清与容姝自幼相识,对容家最小的女儿自也当作亲生妹妹来疼。
“清姐姐,”容珠被打趣地只能嘟嘴撒娇,“没准信的事呢!”
她脾性一向好,年岁又是最轻的,钟离清总爱逗着哄玩。
钟离清问:“阿芙,你家长兄成亲没?”
待纪芙摇头,钟离清又笑道:“怎么还没成亲呀——难不成在等天上落个宝宝珠?”
众人跟着笑,笑得容珠脸颊生烫,她双手作扇,上下挥了好几下。
一直盯着纪芙不动的孟昭音却觉奇怪,纪芙分明也扬唇在笑,为何眼里却半点笑意也无?
……
夕照斜山,正是酉时。
花席散去,孟昭音掐着点也随之离开侯府。
跟在孟昭音身后,翠珠是平生头一回来到露华浓。
她近乎是渴求地盯着露华浓的一笔一画,一砖一瓦。
“姑娘,好几年前的露华浓,都只有上京贵女和女官娘子才能来的呢!”
“虽说没落,可一点旧颜色都没瞧见!”翠珠小心翼翼捧着一盒胭脂,亮着眼眸看向孟昭音。
孟昭音想,那是因为这些摆出来的胭脂已经都被阿绣姐姐换成时兴的了。
“你若是喜欢,便多挑些拿走吧。”
翠珠被欢喜砸得没回过神:“啊?”
孟昭音向她颔首笑道:“我也被这些香香的胭脂勾走了魂,所以连着好几日来呢。”
想到孟昭音一连几日不在侯府,翠珠真觉得此话十分合理。
若她也有露华浓,那定是要日日来,夜夜想的。
“姑娘,你左眉略微高挑,我替你修整一下?”
一道人声闯进翠珠耳边,她随之转身,看到一袭烟紫。
翠珠抬手讶异地摸了下左眉,皱眉道:“还请娘子帮我!”
罗绣一走进露华浓,便被站在螺黛前小声惊叹的翠珠引了去。
她看一眼孟昭音,孟昭音冲她眨了一下眼,罗绣便领下意会,拥着翠珠往里间走去。
待两道身影拂开珠帘消散至里间后,花想容才睁着惺忪眼眸走出来。
春衫轻薄,花想容慵身靠桌,支着下颌,好似才睡醒。
她分明只薄施粉黛,轻点朱唇,孟昭音却觉她举手投足皆尽风情。
“这几日罗绣的事情,多谢你相助。”
花想容望向孟昭音那双清姝的眉眼,忽十分直白地问道:“你初回上京,一时势单力薄,如何敢和纪氏作对?”
她与孟昭音静静相视。
孟昭音那双向来轻含笑意的眼眸在此时宛若冬雪缓缓落下那般漫上冷寂,可叫人看来又实在澄净至极。
“罗茵可怜,但与你无关。”
“你大可不蹚浑水、作壁上观。”
碧空透亮,软云团团,恰风过拂柳。
孟昭音无意偏首,只见一阵轻悄柳风。
柳风倏入轩窗,不意窥得这满堂清寂。
青楸色的裙裳下摆微微扬起,孟昭音垂下眼帘,遮住眼中情愫。
“因为我私心有所图。”
“嗯?”
花想容狐似的眸子眯起,眼尾上挑,心下却无端松一口气——凡世上的人情往来,无所图才最可怕。
“露华浓,我比任何都需要露华浓——一个较昔日更为鼎盛、能助我在上京站稳步子的露华浓。”
穿堂风过,撩开轻袖,露出桌上花想容半边藕白似的小臂:“为什么?”
为什么?
孟昭音想了想,眼中才扬起半扇笑意:“权势,能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的权势。”
在青州那间窄小的庵庙下,不知多少红颜因权势而怜作枯骨。
权势真是个可怕的东西,孟昭音想。
妙仁庵主将它握在手里,即使比一只木鱼还要渺小,却仍旧胜过无数人命。
“父亲靠不住,因为那是侯府的权势。女娘只作貌美珠花点缀,供人瞻仰。”
“郎婿靠不住,借夫姓攀附而得的权势——千古来不过镜花水月,多落得一场空。”
孟昭音目光定定:“我不愿命如草芥。”
所以,我能靠住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