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这天傍晚,赵婉依旧在夕阳西下时回到郑家。
和往常不同的是,今天回家时,赵婉的肚子特别饿,饿得前胸贴后背,饿得脑子里除了饿之外想不到其他。
明明她今天没比往常多干什么,就只是给郑青讲了三个故事而已。
赵婉强忍饥饿把羊群赶回羊舍,下一秒直冲厨房,赵氏正在灶台边给奴仆分粥,赵婉扶着灶台,眼巴巴看着母亲:“阿母,什么时候有饭吃啊?我好饿。”
眼睛眨呀眨,眨出两滴豆大的眼泪。
赵氏立马心疼了,“怎么今天这么饿?”手里刚舀满的粟米粥端给赵婉,跟后头排队的奴仆道不是:“孩子饿了,这碗先给孩子,下一碗再给你啊。”
排第一的大奴唯唯应是,不就是多等一会儿,等就是了。他还能为这点事得罪厨娘?
赵婉双手捧着陶碗,“阿母,我先去吃饭了。”肚子瘪的好难受,她现在只想快些吃饭,快些填饱肚子。
赵氏忙着为后面的奴婢分粥,分身乏术,只能看一眼女儿,见她稳稳当当端着碗走出大门,才稍稍安心。
赵婉来到厨房外的院子,在院子一角的水缸旁找到一块青石板——这是平时洗菜用的青石板,非常干净——一屁股坐下,开始享用自己的晚饭。
汉代还没有出现桌椅,这时的人们吃饭大多采用分食制,郑家奴婢吃饭,随便哪里找到一块空地坐下就能吃,像赵婉这样特地找块干净的石头垫屁股的已经算讲究了。
今天的晚饭是粟米粥,用只脱壳没去皮的粟米加水熬煮成粥,快出锅时添一点当天采摘的野菜,煮成一锅清汤寡水的野菜粥,这是郑家奴婢最常见的晚饭。
今天的粟米粥却不同,粥面浮着细小的油花,粟米的清香里陡然跳出肉的荤香,香气扑鼻。
粥里放了肉?
这个念头一跑出来,就被赵婉打碎。
怎么可能?汉代什么生产力,地里种出来的粮食都不够吃,用粮食喂养的家禽家畜更是珍贵无比,郑家人自己吃肉还嫌不够,怎么可能分给奴婢?
赵婉用勺子在碗里捞了捞,捞出一块沾着肉碎的羊棒骨,棒骨被砍成小段,骨腔里白色的骨髓露在外头,粥底油汪汪,香喷喷,勾得她肚里馋虫大发,肚子咕咕叫得更欢了。
原来是骨头粥。
赵婉来不及探究熬粥的羊骨从何而来,就被饥焰中烧的肚子催促着埋头大吃,呼噜吃光一整碗粥,捞起碗底的羊棒骨,窸窸窣窣嘬起骨头来。
“阿淖!”一个小婢坐到赵婉身边,一屁股占去一半青石板,“你阿母人真好!”
赵婉瞥对方一眼,“嗯”一声,继续吮羊髓。她穿越这么久,这还是第一次吃到荤腥,谁都不能妨碍她吃肉(骨头)!
不知道母亲是怎么处理的,羊骨也好羊髓也好,一点也不膻,吃进嘴里只有满嘴羊油香。
小婢继续说:“以前陈孃掌勺,主人吃剩的肉骨头都只有她和上头的管事可以吃,我们都没份,赵孃掌勺就人人有份,赵孃人真好。”
赵婉咬在棒骨上的乳牙僵住,这些骨头,是郑季一家子吃剩的肉骨头?
对啊!昨天郑季一家才吃过烤全羊,这些骨头当然是他们吃剩的!她明明想到郑家不会舍得给奴婢吃肉了,怎么还想不到这些肉骨头是哪里来的?
真是饿昏头了么?!
小婢还在嘚吧嘚吧说她母亲有多好,赵婉一嘴羊髓噎在喉咙里,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
最后还是艰难地咽了下去,没嚼完的羊棒骨却无论如何嚼不下去了。
小婢机灵,见赵婉扔下半块没啃完的羊骨,立马问:“阿淖,你不吃了?”
赵婉摸摸肚皮,刚才那种饿得烧心烧肺的感觉已经没了,现在肚皮鼓着呢,今晚应该是不怕饿了。
于是摇头:“不吃了,羊骨太硬,吃得我牙好累。”没敢说自己是嫌弃主家吃剩的羊骨。
小婢立刻伸手抓起她碗里那半块羊骨:“给我吃,可以吗?”
赵婉无奈:“你吃吧。”抓在手里才来问,真是别具一格的“礼貌”。
小婢对她笑笑,沾着尘土的小脸笑出一朵花,赵婉心里那点不舒服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小孩子都嘴馋,一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六十四天没肉吃的孩子更嘴馋,不讲礼貌又怎么了?她一个现代成年人好意思要求饿肚子的孩子温良恭俭让?
“你碗里没有羊骨吗?是不是我阿母漏舀了?”赵婉问她。
小婢赶紧摇头:“不是不是,我也有,我有一块羊排骨呢!”
赵婉瞄一眼她吃得精光的陶碗,碗里一粒米、一滴米汤,甚至一点骨头渣子都没有。这孩子吃饭吃这么干净?
小婢讷讷解释:“排骨给我阿兄吃了,阿母说我阿兄正在长身体,要多吃荤腥。”说完,她站起来想走。
小婢姓彭名米,父母都是郑家奴婢,家里还有一个比她稍大的兄长,一家四口都在郑家讨饭吃。
赵婉听得火大。
这个时代处于封建社会早期,男尊女卑不仅不是封建糟粕,而且是人们公认的天理。
并且,以目前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一千年甚至两千年内,男尊女卑都会是社会的主流,也是每个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但是,她不认。
赵婉攥住彭米的衣袖:“你坐下来,吃完再走。”
彭米很惊讶:“阿淖?”
赵婉言简意赅:“吃。不然就给回我。”
彭米犹豫一下,还是坐回青石板,拈起新鲜到手的半块棒骨,用自己没长齐的恒牙慢慢磨,一点一点嘬骨髓,眯起眼睛的模样好像在吃什么珍馐美馔。
赵婉不适地移开眼,视线在院子里转一圈,目之所及每一个奴婢都拿着一块剩骨,享受地啃骨头。
一时间,赵婉分不清涌上自己心头的是心酸更多,还是屈辱更多。
**
月上柳梢,赵婉躺在秸秆床上,翻来覆去,迟迟无法入睡。
傍晚吃下的羊骨髓在她的胃里翻腾,想吐又吐不出来。
借着从木条窗射进屋的月光,赵婉看见头顶爬满蜘蛛网的房梁,看见墙上灰一块黑一块的墙泥,也看见床头在岁月磨洗下严重开裂的金柱,心里沉甸甸的,如同压下一块重石。
打从她穿越到古代,她便很少想自己的未来,也甚少做什么计划。
不是因为她想得过且过,而是因为一旦想得深了,她便要陷入绝望。因为她根本看不见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她看不见变好的希望,也想不到自己究竟要怎样做,才能摆脱为人奴婢的枷锁。
今天傍晚的骨头粥,把她之前一直试图躲避的现实用最难堪的方式呈现在她面前。
她现在,是一个奴婢。一个身家性命系于他人之手的奴婢,一个靠吃主人的泔水为生的奴婢。
想回现代,回不去。
想留在古代奋斗,奋斗无门。
前途是死胡同,身后是断头路,要想活下去,只能留在原地把头埋进沙子里,假装看不见无望的未来,假装看不见残酷的现在。可一辈子低头俯首给人做牛马,摒弃为人的尊严和原则,这样活着有意义吗?
赵婉沉沉叹气。
女儿的长吁短叹吵醒了赵氏。
赵氏醒来,第一反应是摸摸身边的床铺,摸到女儿温温软软的身体,她心里陡然一松,然后强撑睡意,问:“阿淖睡不着?”
赵婉张嘴,又闭上,最后说:“我没事,阿母睡吧。”
赵氏揉眼睛,揉开缠住她的瞌睡虫,睁眼看着她的女儿。
月光下,她的女儿眉心轻锁,嘴角下撇。似乎从进了郑家开始,她的女儿眉间就染上化不开的愁绪。小孩子不该为任何事忧愁的,为现实发愁是大人的专利,小孩子就应该天真无邪,每天无忧无虑地玩耍。
如果她们母女没有被赶出韩家,如果阿淖还是韩家的小娘子,她就不会有说不尽的忧愁。
说到底,是她这个母亲拖累了女儿。
赵氏轻轻揉开女儿的眉心,像女儿婴孩时一样,轻轻拍抚女儿的背脊,“淖淖乖,告诉阿母你为什么不开心,别瞒着阿母,好不好?”
那么温柔,那么和蔼,完美符合赵婉心目中对母亲这个角色的想象。
她从来没有真正体会过母亲对自己的爱。
她在现代的母亲,不是她真正的母亲,只是她的后母。她真正的母亲早在生她的时候,就已难产身亡,父亲在她一岁那年续娶。自她有记忆以来,“母亲”这个称谓就被她的后母占据。
而她的后母,从来不会这样温柔慈祥地和她说话,也从来不会把她放在心尖爱着护着,恨不能把一切艰难困苦扛在自己肩上,生怕她受委屈。
那些赵婉牢牢锁在心底的情绪找到了突破口,一窝蜂来到这个被赵氏钻开的缝隙,叫嚣着要喷薄而出。
赵婉把脸埋在赵氏怀里,低声请求:“阿母,以后你做骨头粥,别给我舀骨头好不好?”
赵氏长叹一声,说:“淖淖听话,你正在长身体,不能不吃荤腥。阿母暂时没办法给你挣肉吃,只能先吃点油水补身子。等以后阿母长本事了,在主父主母面前有体面了,到时再给我们淖淖吃肉,好不好?”
赵婉吸气,声音有点哽咽:“不好。我不用吃肉。我不想吃剩骨。”她不想吃别人的残羹剩饭。不想。
赵氏也难过起来:“是阿母的错,阿母出身低贱,人又笨,讨不了你阿父喜欢,连累我们淖淖受委屈了。”
从前她们母女还在韩家时,尽管阿淖不是韩家正经小娘子,每逢韩家人吃肉,阿淖还是可以沾光吃些肉碎。韩家奴婢不拿阿淖当小主子看待,但也绝不敢欺负她,更不敢支使她做奴婢才做的贱活。
哪里像现在,居然要阿淖吃别人吃剩的肉骨头,跟着奴婢一起干活。
是她没用,是她护不住女儿,是她拖累了她的女儿。
赵婉吸鼻子,瓮声瓮气:“不是阿母的错,是阿父不慈,是周夫人狠心卖掉我,跟阿母没关系。要不是阿母跟着我一起离开韩家,我早不知道死在哪条沟壑了。真要说拖累,也是我拖累阿母。”
一番话,让赵氏被夜风吹凉的心再度变得火热。
她抱紧自己的珍宝,“淖淖,阿母的宝贝,阿母以后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阿母发誓。”
赵婉在母亲怀里点头,“我相信阿母,你一定能做到。”
这一刻,赵氏心中有说不出的雄心壮志,她的身体里仿佛生出无尽的力气,能劈波斩浪,能踏平前路上每一块绊脚石。
空气中的睡意逐渐浓重,蝉鸣声也渐渐遥远,这个方寸之地的小耳房即将恢复寂静。
忽然,赵婉再一次打破宁静:“阿母,我想改名。”
赵氏酝酿已久的瞌睡虫再一次被赶跑,直觉开口:“好,好。”随口应完,忽地脑子一激灵,“什么?”
赵婉重复一遍:“我要改名。”
从穿越来的第一天,赵婉就很讨厌“韩淖”这个名字。人如其名,名字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多重要不言而喻,可她穿越的这个孩子,竟然以烂泥为名。
只是讨厌归讨厌,她一直没想过对此做什么改变。因为这不是她的人生,名字也不是她的名字。
也因为,她不想接受自己穿越的现实,更不想接受自己回不到现代的可能。
不改名,她还是21世纪的赵婉,汉朝的韩淖与她毫不相干。改了名,她就是汉朝的赵婉,汉朝就是她的时代,韩淖的人生也就是她赵婉的人生。
可她穿越过来已经一个月,要能回现代,她早就回了。到今时今日还没回去,她应该是回不去了。她接受现实也好,不愿接受也罢,总归是回不去了。
既然现代回不去,那她就要想方设法让自己在古代活下去。
第一步,就是改名。
赵氏为难:“这是你父亲为你取的名字。”这个名字是女儿和韩家唯一的联系了,若是连名字都改了,她的女儿往后还怎么回归韩家?
赵婉纠正:“这是周夫人为我取的名字,与阿父无关。”离开韩家以前,韩淖的嫡姊曾无数次拿这件事取笑韩淖。
赵氏:“可……”
赵婉打断母亲的犹豫:“‘淖’是烂泥的意思。周夫人为我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一辈子做一坨烂泥。阿母,你也想要女儿做一辈子烂泥吗?”
绝杀!
赵氏摇头:“当然不!”她果断做出决定:“我明白了。明天我就请陈嫂帮忙,请郑管家帮你取个好名字。”
厨房管米粮的陈嫂,是郑家管家郑昌的妻子。郑昌也是郑家奴仆中少有的读书人。
虽然郑昌所谓的“读书”只是年少侍奉主人郑季读书时,从旁听过一耳朵,并没有真正读过圣贤书,也未曾正式开蒙。
赵婉拒绝:“不用麻烦陈孃,我已经想好了,我以后跟阿母姓赵,名字改为‘婉’,意思是美好。我以后就叫赵婉。”
这样就和她真正的名字相同了。
这可不行!
赵氏强烈反对:“你是韩家人,怎么能不姓韩?”
赵婉:“阿父不愿做我的父亲,我何必死死纠缠做他的女儿?”说到这里,她自嘲一笑,“韩家应该也不想和我一个奴婢有任何关系。”
赵氏心酸得无以复加,心中再度充满对自己的怨怼。
怪她,都怪她,是她没用,不能讨主父欢心,不能让主父纳她做妾。要是她能当上主父的侍妾,她的女儿就会是韩家名正言顺的小娘子,主母就不会因为一个巫医的妄言而赶她的女儿出门,她们母女就不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都是她的错。
赵氏泪眼朦胧地抱着女儿:“是阿母不好,阿母对不起你。”
赵婉伸长双臂回抱母亲,双手在母亲后背轻轻拍抚,像安慰小孩一样安慰这个年龄上只比前世的她大一两岁的年轻母亲:“阿母最好了,阿母是世上最好的母亲。我这辈子最幸运就是有阿母做我的母亲。”
她现在的母亲很擅长自我PUA,擅长反思自己,从不知道指责别人。这么善良的人放在现代职场,会被人欺负到死吧?
保护我方柔弱母亲是她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一刻,现代老油条赵婉心中洋溢着无限豪情。
赵氏牢牢抱住女儿,她年纪小小,就已承受了说不尽的苦难,却还毫不介怀地爱护她这个没用的母亲。
有阿淖,不,有阿婉做女儿,她才是世上最幸运的母亲。
和往常不同的是,今天回家时,赵婉的肚子特别饿,饿得前胸贴后背,饿得脑子里除了饿之外想不到其他。
明明她今天没比往常多干什么,就只是给郑青讲了三个故事而已。
赵婉强忍饥饿把羊群赶回羊舍,下一秒直冲厨房,赵氏正在灶台边给奴仆分粥,赵婉扶着灶台,眼巴巴看着母亲:“阿母,什么时候有饭吃啊?我好饿。”
眼睛眨呀眨,眨出两滴豆大的眼泪。
赵氏立马心疼了,“怎么今天这么饿?”手里刚舀满的粟米粥端给赵婉,跟后头排队的奴仆道不是:“孩子饿了,这碗先给孩子,下一碗再给你啊。”
排第一的大奴唯唯应是,不就是多等一会儿,等就是了。他还能为这点事得罪厨娘?
赵婉双手捧着陶碗,“阿母,我先去吃饭了。”肚子瘪的好难受,她现在只想快些吃饭,快些填饱肚子。
赵氏忙着为后面的奴婢分粥,分身乏术,只能看一眼女儿,见她稳稳当当端着碗走出大门,才稍稍安心。
赵婉来到厨房外的院子,在院子一角的水缸旁找到一块青石板——这是平时洗菜用的青石板,非常干净——一屁股坐下,开始享用自己的晚饭。
汉代还没有出现桌椅,这时的人们吃饭大多采用分食制,郑家奴婢吃饭,随便哪里找到一块空地坐下就能吃,像赵婉这样特地找块干净的石头垫屁股的已经算讲究了。
今天的晚饭是粟米粥,用只脱壳没去皮的粟米加水熬煮成粥,快出锅时添一点当天采摘的野菜,煮成一锅清汤寡水的野菜粥,这是郑家奴婢最常见的晚饭。
今天的粟米粥却不同,粥面浮着细小的油花,粟米的清香里陡然跳出肉的荤香,香气扑鼻。
粥里放了肉?
这个念头一跑出来,就被赵婉打碎。
怎么可能?汉代什么生产力,地里种出来的粮食都不够吃,用粮食喂养的家禽家畜更是珍贵无比,郑家人自己吃肉还嫌不够,怎么可能分给奴婢?
赵婉用勺子在碗里捞了捞,捞出一块沾着肉碎的羊棒骨,棒骨被砍成小段,骨腔里白色的骨髓露在外头,粥底油汪汪,香喷喷,勾得她肚里馋虫大发,肚子咕咕叫得更欢了。
原来是骨头粥。
赵婉来不及探究熬粥的羊骨从何而来,就被饥焰中烧的肚子催促着埋头大吃,呼噜吃光一整碗粥,捞起碗底的羊棒骨,窸窸窣窣嘬起骨头来。
“阿淖!”一个小婢坐到赵婉身边,一屁股占去一半青石板,“你阿母人真好!”
赵婉瞥对方一眼,“嗯”一声,继续吮羊髓。她穿越这么久,这还是第一次吃到荤腥,谁都不能妨碍她吃肉(骨头)!
不知道母亲是怎么处理的,羊骨也好羊髓也好,一点也不膻,吃进嘴里只有满嘴羊油香。
小婢继续说:“以前陈孃掌勺,主人吃剩的肉骨头都只有她和上头的管事可以吃,我们都没份,赵孃掌勺就人人有份,赵孃人真好。”
赵婉咬在棒骨上的乳牙僵住,这些骨头,是郑季一家子吃剩的肉骨头?
对啊!昨天郑季一家才吃过烤全羊,这些骨头当然是他们吃剩的!她明明想到郑家不会舍得给奴婢吃肉了,怎么还想不到这些肉骨头是哪里来的?
真是饿昏头了么?!
小婢还在嘚吧嘚吧说她母亲有多好,赵婉一嘴羊髓噎在喉咙里,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
最后还是艰难地咽了下去,没嚼完的羊棒骨却无论如何嚼不下去了。
小婢机灵,见赵婉扔下半块没啃完的羊骨,立马问:“阿淖,你不吃了?”
赵婉摸摸肚皮,刚才那种饿得烧心烧肺的感觉已经没了,现在肚皮鼓着呢,今晚应该是不怕饿了。
于是摇头:“不吃了,羊骨太硬,吃得我牙好累。”没敢说自己是嫌弃主家吃剩的羊骨。
小婢立刻伸手抓起她碗里那半块羊骨:“给我吃,可以吗?”
赵婉无奈:“你吃吧。”抓在手里才来问,真是别具一格的“礼貌”。
小婢对她笑笑,沾着尘土的小脸笑出一朵花,赵婉心里那点不舒服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小孩子都嘴馋,一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六十四天没肉吃的孩子更嘴馋,不讲礼貌又怎么了?她一个现代成年人好意思要求饿肚子的孩子温良恭俭让?
“你碗里没有羊骨吗?是不是我阿母漏舀了?”赵婉问她。
小婢赶紧摇头:“不是不是,我也有,我有一块羊排骨呢!”
赵婉瞄一眼她吃得精光的陶碗,碗里一粒米、一滴米汤,甚至一点骨头渣子都没有。这孩子吃饭吃这么干净?
小婢讷讷解释:“排骨给我阿兄吃了,阿母说我阿兄正在长身体,要多吃荤腥。”说完,她站起来想走。
小婢姓彭名米,父母都是郑家奴婢,家里还有一个比她稍大的兄长,一家四口都在郑家讨饭吃。
赵婉听得火大。
这个时代处于封建社会早期,男尊女卑不仅不是封建糟粕,而且是人们公认的天理。
并且,以目前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一千年甚至两千年内,男尊女卑都会是社会的主流,也是每个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但是,她不认。
赵婉攥住彭米的衣袖:“你坐下来,吃完再走。”
彭米很惊讶:“阿淖?”
赵婉言简意赅:“吃。不然就给回我。”
彭米犹豫一下,还是坐回青石板,拈起新鲜到手的半块棒骨,用自己没长齐的恒牙慢慢磨,一点一点嘬骨髓,眯起眼睛的模样好像在吃什么珍馐美馔。
赵婉不适地移开眼,视线在院子里转一圈,目之所及每一个奴婢都拿着一块剩骨,享受地啃骨头。
一时间,赵婉分不清涌上自己心头的是心酸更多,还是屈辱更多。
**
月上柳梢,赵婉躺在秸秆床上,翻来覆去,迟迟无法入睡。
傍晚吃下的羊骨髓在她的胃里翻腾,想吐又吐不出来。
借着从木条窗射进屋的月光,赵婉看见头顶爬满蜘蛛网的房梁,看见墙上灰一块黑一块的墙泥,也看见床头在岁月磨洗下严重开裂的金柱,心里沉甸甸的,如同压下一块重石。
打从她穿越到古代,她便很少想自己的未来,也甚少做什么计划。
不是因为她想得过且过,而是因为一旦想得深了,她便要陷入绝望。因为她根本看不见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她看不见变好的希望,也想不到自己究竟要怎样做,才能摆脱为人奴婢的枷锁。
今天傍晚的骨头粥,把她之前一直试图躲避的现实用最难堪的方式呈现在她面前。
她现在,是一个奴婢。一个身家性命系于他人之手的奴婢,一个靠吃主人的泔水为生的奴婢。
想回现代,回不去。
想留在古代奋斗,奋斗无门。
前途是死胡同,身后是断头路,要想活下去,只能留在原地把头埋进沙子里,假装看不见无望的未来,假装看不见残酷的现在。可一辈子低头俯首给人做牛马,摒弃为人的尊严和原则,这样活着有意义吗?
赵婉沉沉叹气。
女儿的长吁短叹吵醒了赵氏。
赵氏醒来,第一反应是摸摸身边的床铺,摸到女儿温温软软的身体,她心里陡然一松,然后强撑睡意,问:“阿淖睡不着?”
赵婉张嘴,又闭上,最后说:“我没事,阿母睡吧。”
赵氏揉眼睛,揉开缠住她的瞌睡虫,睁眼看着她的女儿。
月光下,她的女儿眉心轻锁,嘴角下撇。似乎从进了郑家开始,她的女儿眉间就染上化不开的愁绪。小孩子不该为任何事忧愁的,为现实发愁是大人的专利,小孩子就应该天真无邪,每天无忧无虑地玩耍。
如果她们母女没有被赶出韩家,如果阿淖还是韩家的小娘子,她就不会有说不尽的忧愁。
说到底,是她这个母亲拖累了女儿。
赵氏轻轻揉开女儿的眉心,像女儿婴孩时一样,轻轻拍抚女儿的背脊,“淖淖乖,告诉阿母你为什么不开心,别瞒着阿母,好不好?”
那么温柔,那么和蔼,完美符合赵婉心目中对母亲这个角色的想象。
她从来没有真正体会过母亲对自己的爱。
她在现代的母亲,不是她真正的母亲,只是她的后母。她真正的母亲早在生她的时候,就已难产身亡,父亲在她一岁那年续娶。自她有记忆以来,“母亲”这个称谓就被她的后母占据。
而她的后母,从来不会这样温柔慈祥地和她说话,也从来不会把她放在心尖爱着护着,恨不能把一切艰难困苦扛在自己肩上,生怕她受委屈。
那些赵婉牢牢锁在心底的情绪找到了突破口,一窝蜂来到这个被赵氏钻开的缝隙,叫嚣着要喷薄而出。
赵婉把脸埋在赵氏怀里,低声请求:“阿母,以后你做骨头粥,别给我舀骨头好不好?”
赵氏长叹一声,说:“淖淖听话,你正在长身体,不能不吃荤腥。阿母暂时没办法给你挣肉吃,只能先吃点油水补身子。等以后阿母长本事了,在主父主母面前有体面了,到时再给我们淖淖吃肉,好不好?”
赵婉吸气,声音有点哽咽:“不好。我不用吃肉。我不想吃剩骨。”她不想吃别人的残羹剩饭。不想。
赵氏也难过起来:“是阿母的错,阿母出身低贱,人又笨,讨不了你阿父喜欢,连累我们淖淖受委屈了。”
从前她们母女还在韩家时,尽管阿淖不是韩家正经小娘子,每逢韩家人吃肉,阿淖还是可以沾光吃些肉碎。韩家奴婢不拿阿淖当小主子看待,但也绝不敢欺负她,更不敢支使她做奴婢才做的贱活。
哪里像现在,居然要阿淖吃别人吃剩的肉骨头,跟着奴婢一起干活。
是她没用,是她护不住女儿,是她拖累了她的女儿。
赵婉吸鼻子,瓮声瓮气:“不是阿母的错,是阿父不慈,是周夫人狠心卖掉我,跟阿母没关系。要不是阿母跟着我一起离开韩家,我早不知道死在哪条沟壑了。真要说拖累,也是我拖累阿母。”
一番话,让赵氏被夜风吹凉的心再度变得火热。
她抱紧自己的珍宝,“淖淖,阿母的宝贝,阿母以后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阿母发誓。”
赵婉在母亲怀里点头,“我相信阿母,你一定能做到。”
这一刻,赵氏心中有说不出的雄心壮志,她的身体里仿佛生出无尽的力气,能劈波斩浪,能踏平前路上每一块绊脚石。
空气中的睡意逐渐浓重,蝉鸣声也渐渐遥远,这个方寸之地的小耳房即将恢复寂静。
忽然,赵婉再一次打破宁静:“阿母,我想改名。”
赵氏酝酿已久的瞌睡虫再一次被赶跑,直觉开口:“好,好。”随口应完,忽地脑子一激灵,“什么?”
赵婉重复一遍:“我要改名。”
从穿越来的第一天,赵婉就很讨厌“韩淖”这个名字。人如其名,名字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多重要不言而喻,可她穿越的这个孩子,竟然以烂泥为名。
只是讨厌归讨厌,她一直没想过对此做什么改变。因为这不是她的人生,名字也不是她的名字。
也因为,她不想接受自己穿越的现实,更不想接受自己回不到现代的可能。
不改名,她还是21世纪的赵婉,汉朝的韩淖与她毫不相干。改了名,她就是汉朝的赵婉,汉朝就是她的时代,韩淖的人生也就是她赵婉的人生。
可她穿越过来已经一个月,要能回现代,她早就回了。到今时今日还没回去,她应该是回不去了。她接受现实也好,不愿接受也罢,总归是回不去了。
既然现代回不去,那她就要想方设法让自己在古代活下去。
第一步,就是改名。
赵氏为难:“这是你父亲为你取的名字。”这个名字是女儿和韩家唯一的联系了,若是连名字都改了,她的女儿往后还怎么回归韩家?
赵婉纠正:“这是周夫人为我取的名字,与阿父无关。”离开韩家以前,韩淖的嫡姊曾无数次拿这件事取笑韩淖。
赵氏:“可……”
赵婉打断母亲的犹豫:“‘淖’是烂泥的意思。周夫人为我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一辈子做一坨烂泥。阿母,你也想要女儿做一辈子烂泥吗?”
绝杀!
赵氏摇头:“当然不!”她果断做出决定:“我明白了。明天我就请陈嫂帮忙,请郑管家帮你取个好名字。”
厨房管米粮的陈嫂,是郑家管家郑昌的妻子。郑昌也是郑家奴仆中少有的读书人。
虽然郑昌所谓的“读书”只是年少侍奉主人郑季读书时,从旁听过一耳朵,并没有真正读过圣贤书,也未曾正式开蒙。
赵婉拒绝:“不用麻烦陈孃,我已经想好了,我以后跟阿母姓赵,名字改为‘婉’,意思是美好。我以后就叫赵婉。”
这样就和她真正的名字相同了。
这可不行!
赵氏强烈反对:“你是韩家人,怎么能不姓韩?”
赵婉:“阿父不愿做我的父亲,我何必死死纠缠做他的女儿?”说到这里,她自嘲一笑,“韩家应该也不想和我一个奴婢有任何关系。”
赵氏心酸得无以复加,心中再度充满对自己的怨怼。
怪她,都怪她,是她没用,不能讨主父欢心,不能让主父纳她做妾。要是她能当上主父的侍妾,她的女儿就会是韩家名正言顺的小娘子,主母就不会因为一个巫医的妄言而赶她的女儿出门,她们母女就不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都是她的错。
赵氏泪眼朦胧地抱着女儿:“是阿母不好,阿母对不起你。”
赵婉伸长双臂回抱母亲,双手在母亲后背轻轻拍抚,像安慰小孩一样安慰这个年龄上只比前世的她大一两岁的年轻母亲:“阿母最好了,阿母是世上最好的母亲。我这辈子最幸运就是有阿母做我的母亲。”
她现在的母亲很擅长自我PUA,擅长反思自己,从不知道指责别人。这么善良的人放在现代职场,会被人欺负到死吧?
保护我方柔弱母亲是她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一刻,现代老油条赵婉心中洋溢着无限豪情。
赵氏牢牢抱住女儿,她年纪小小,就已承受了说不尽的苦难,却还毫不介怀地爱护她这个没用的母亲。
有阿淖,不,有阿婉做女儿,她才是世上最幸运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