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父跪在公堂上,红着眼眶诉说自己的女儿不见了,指不定就是被亲家给谋害了。
一旁的马母心情悲痛,哭得泪流满面。
他俩的孩子不多,只有这一儿一女。儿子在身边,女儿远嫁到了县城,平时最为牵挂。
马父说完,呯呯呯磕了三个头:“大人,小人的女儿性情温顺,绝不可能无缘无故逃离夫家。就算要逃,也不可能不跟爹娘说一声。如今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求大人作主啊!”
安嘉乐立刻吩咐衙役去传周家母子俩来衙门问话。
两人很快到了。走到公堂外,看着里面一派威严肃穆,周老太太眼里慌乱了一瞬。
一直搀扶着她的周承宁察觉到了,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慰道:“娘,别害怕,我们又没做过,身正不怕影子斜,安大人绝对不会冤枉了好人的。”
他这话说得并不小声,甚至还稍微提高了音量。得知衙门又要审案,特意赶来看热闹的百姓们也都听见了,不由地纷纷议论起来。
“看他这副样子,可能这事真的跟他没关系。”
“好端端的一个大活人,怎么会无缘无故不见了?”
“周秀才一脸坦荡,看起来不像做过亏心事。”
听到很大一部分人都站在自己这边,周承宁心中大定,挺直胸膛,扶着周老太太上了公堂。
周承宁是秀才,可以不用跪,周老太太却不行,她和马家人跪到了一起,然后两家人彼此相互指责。
周老太太有个秀才儿子,自觉高人一等,她直接冲马家人喊道:“你们女儿不是个安分守己的,说是回娘家,这都多少天了,也没见半个人影。她嫁过来六年了,连个孩子都生不出来,这要是在别人家,早就被休掉了!”
马母上了公堂就很害怕,一直低着头流泪,不敢多说半个字,她对官府有一种骨子里的畏惧。听了这话,她实在忍不住了,反驳道:“亲家母,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什么叫不是个安分守己的?我女儿自从嫁去你家,孝顺婆婆,伺候丈夫,家里家外都是她一个人在忙活。这样贤惠的儿媳妇,去哪里找?再说生不出孩子,也不能全怪她。”
“还叫什么亲家母!”马父气得双眼发红,朝上磕了一个头,“禀大人,小人的女儿也曾有孕,只因太过劳累,落了胎。别家的妇人若是落胎小产,至少也要躺十天半个月来休养。周家倒好,次日就催着小人的女儿下床干活。”
“当初小人的女儿嫁去周家,也带了一份嫁妆,虽然微薄,好歹也供周承宁读了几年书,不然他怎么考得上秀才!”
周父显然是气得狠了,连“女婿”两个字都不肯说,直呼其名。
“小人是个木匠,这些年因做事勤快,也积攒下一些银子。小人的女儿出嫁时,小人亲手打造了全套的家具给她做嫁妆,另外还给了二十两压箱底银子。小人的女儿一成亲,也不藏私,把嫁妆拿出来供夫家使用。成亲几年,嫁妆也花得七七八八,如今连一口箱子都不剩了!”
说完,他转头看向周承宁,怒喝道:“我女儿对你那么好,你要是还想休掉她,那岂不是连猪狗都不如?”
周承宁的脸微微发红。岳父当众说破他是靠花妻子的嫁妆来读书,这让他有些下不来台,但岳父说的是事实,他无话可辩。
周老太太护儿心切,回道:“她都嫁进我家了,就得跟夫家一条心。既是一条心了,暂时花一点她的嫁妆又有何妨?再说我儿争气,已考上秀才,她走出去别人也叫她一声秀才娘子,这难道不是她的脸面?”
周承宁跟着说道:“岳父岳母,你们放心,我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
周老太太冷哼道:“我儿仁义,不然凭她嫁进来六年,连个蛋都没有,早就休了她了!换成别家,谁能忍受儿媳不能给夫家开枝散叶?”
围观的百姓看到这里,又开始议论了,有的说:“她说得也有道理,娶媳妇不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吗?”
“六年都没生孩子,哪个婆家受得了?”
“这话不对,人家说了,他女儿曾经怀过,只是不小心小产了,又不是一开始就不能生。”
“小产也是她的责任,她连个孩子都护不住,这样的儿媳妇要来何用?就算有再多的嫁妆,那也不能让夫家绝后啊!”
安嘉乐眼看围观百姓们的议论声越来越大,赶紧拍了一下惊堂木:“肃静!”
百姓们立刻闭口不语,继续看接下来的发展。
安嘉乐问周承宁:“家里的家务活儿都是谁在干?”
周承宁:“回大人,是学生的妻子。因家母年老体弱,学生的妻子向来很孝顺。”
“嗯。”安嘉乐点点头,又问,“这些年你一直读书,你妻子的嫁妆有限,花完了以后家里靠什么维持生计?”
周承宁闻言,默了默才回答道:“学生的妻子找了个帮人洗衣服的活计,勉强能够维持家用。”
周承宁不敢撒谎,因为这事只要稍微一打听就能知道。
安嘉乐又问周老太太:“这份活计挣得不多,想维持家用,就得一刻也不停歇。既然如此,你怎么舍得放儿媳妇回娘家去?”
洗衣服挣的是散碎的铜板,一家人既要吃吃喝喝,丈夫又要读书。正常来讲,马氏应该是不敢歇息的,毕竟少干一天就要少挣一天的钱。
周老太太见县令问话,她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大人,民妇为人厚道,待儿媳极好,简直把她当成亲生的一般,从来不曾苛刻。她说想回娘家一趟,看望爹娘,民妇便同意了,正好也叫她歇一歇,免得把人累坏了。哪知道她一走就不回来,民妇没了儿媳妇,往后可怎么办。”
“大胆!公堂之上还敢撒谎!”安嘉乐拍了下惊堂木,吩咐掌嘴二十。
袁桥上前,左右开弓,啪啪啪打了周老太太二十个嘴巴子。
周老太太被打蒙了,眼前直冒金星,安嘉乐怒道:“本官已经查明,你待儿媳最是苛刻。马氏平时干活稍微慢了一点,你就要叉着腰大骂,骂得左邻右舍人人都知道,你可要本官叫他们上来与你对质?”
周老太太平时很爱耍威风,好彰显自己身为婆婆的威严,骂儿媳时从不刻意降低音量,甚至巴不得人人都知道。万万没想到,这竟成了回旋镖,扎到了她自己身上。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民妇再也不敢了!”周老太太挨了顿嘴巴子,赶紧连连磕头求饶。
安嘉乐:“老实说,你儿媳马氏究竟去了哪里?”
周老太太身子发抖,战战兢兢回道:“那日一大早,我儿就出门了,要去见他的同窗。他走后不久,儿媳就说想回娘家一趟。”
周承宁在一旁做证:“大人,学生确实不知此事,回家后才听说妻子回娘家去了。”
安嘉乐又问周老太太:“你儿媳走时是什么模样,有没有带什么东西?”
“她穿一身深蓝色衣裙,走时还挺高兴的,拎着一个小包裹,说是装了一身换洗的衣服。”周老太太趴在地上,头也不敢抬。
围观的百姓又开始议论了:“走时还带着包裹,说不定真的是跑了。”
“也未必,女子出门带换洗衣服不是很常见么?”
马父忍不住冲围观的人群说道:“不可能,我女儿根本就没回娘家。”
周老太太抬起头,顶着被打肿的脸,对马父道:“你女儿就是回娘家了,她是这么跟我说的。”
马父气愤道:“她没回来!说不定就是被你们给谋害了,现在还想推卸责任,冤枉娘家。”
周老太太大声道:“她是我真金白银娶进门的,害了她,我有什么好处?虽然她还没生出孩子,但也是一个劳力,家里家外都指着她。害了她,你来替我做家务活儿,供我儿读书?”
两方争执不下,周老太太一口咬定儿媳就是回娘家去了,马家人却又说没回来。安嘉乐叫来周家的邻居,问他们可曾见到马氏出门,个个都回答说没看见。
这也正常,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谁会一直盯着别人家看呢?
最后没办法,安嘉乐只好先将周老太太收监,周老太太不服气,当即大吵大闹起来:“大人,民妇的儿媳是自己走掉的,为何要将民妇关起来?”
“肃静!”安嘉乐狠狠一拍惊堂木,“你是最后一个见到马氏的人,等查明了本案,若你是清白的,自然会放你出来。”
退堂后,安嘉乐回到书房,思索这个案子。
不久后,袁桥进来禀报:“大人,周老太太被关进大牢,周承宁去探望,跟她说无论案子最后能不能查明,只要衙门没有真凭实据,最多也只能关她一个月,叫她放宽心。”
周承宁是秀才,懂得本朝律法也是很正常的。
“是啊,我们最多只能关她一个月。”安嘉乐叹了口气,“这个案子,你怎么看?我觉得周老太太的嫌疑最大。”
袁桥想了想,道:“确实她最有嫌疑,毕竟她一直跟儿媳不睦,又嫌弃对方不能开枝散叶。可是周老太太说的也有一些道理,如今整个周家都靠马氏给人洗衣服来养活。害了马氏,周家母子俩怎么办?”
“除非他们已经找好了下家,或者不小心发了一笔横财?”安嘉乐来回走了几步,“多派些人手出去查,范围扩大一些,城里城外都打听一下,看有没有人曾经见过马氏。再查查看周承宁最近的行为可有异常之处。”
一旁的马母心情悲痛,哭得泪流满面。
他俩的孩子不多,只有这一儿一女。儿子在身边,女儿远嫁到了县城,平时最为牵挂。
马父说完,呯呯呯磕了三个头:“大人,小人的女儿性情温顺,绝不可能无缘无故逃离夫家。就算要逃,也不可能不跟爹娘说一声。如今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求大人作主啊!”
安嘉乐立刻吩咐衙役去传周家母子俩来衙门问话。
两人很快到了。走到公堂外,看着里面一派威严肃穆,周老太太眼里慌乱了一瞬。
一直搀扶着她的周承宁察觉到了,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慰道:“娘,别害怕,我们又没做过,身正不怕影子斜,安大人绝对不会冤枉了好人的。”
他这话说得并不小声,甚至还稍微提高了音量。得知衙门又要审案,特意赶来看热闹的百姓们也都听见了,不由地纷纷议论起来。
“看他这副样子,可能这事真的跟他没关系。”
“好端端的一个大活人,怎么会无缘无故不见了?”
“周秀才一脸坦荡,看起来不像做过亏心事。”
听到很大一部分人都站在自己这边,周承宁心中大定,挺直胸膛,扶着周老太太上了公堂。
周承宁是秀才,可以不用跪,周老太太却不行,她和马家人跪到了一起,然后两家人彼此相互指责。
周老太太有个秀才儿子,自觉高人一等,她直接冲马家人喊道:“你们女儿不是个安分守己的,说是回娘家,这都多少天了,也没见半个人影。她嫁过来六年了,连个孩子都生不出来,这要是在别人家,早就被休掉了!”
马母上了公堂就很害怕,一直低着头流泪,不敢多说半个字,她对官府有一种骨子里的畏惧。听了这话,她实在忍不住了,反驳道:“亲家母,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什么叫不是个安分守己的?我女儿自从嫁去你家,孝顺婆婆,伺候丈夫,家里家外都是她一个人在忙活。这样贤惠的儿媳妇,去哪里找?再说生不出孩子,也不能全怪她。”
“还叫什么亲家母!”马父气得双眼发红,朝上磕了一个头,“禀大人,小人的女儿也曾有孕,只因太过劳累,落了胎。别家的妇人若是落胎小产,至少也要躺十天半个月来休养。周家倒好,次日就催着小人的女儿下床干活。”
“当初小人的女儿嫁去周家,也带了一份嫁妆,虽然微薄,好歹也供周承宁读了几年书,不然他怎么考得上秀才!”
周父显然是气得狠了,连“女婿”两个字都不肯说,直呼其名。
“小人是个木匠,这些年因做事勤快,也积攒下一些银子。小人的女儿出嫁时,小人亲手打造了全套的家具给她做嫁妆,另外还给了二十两压箱底银子。小人的女儿一成亲,也不藏私,把嫁妆拿出来供夫家使用。成亲几年,嫁妆也花得七七八八,如今连一口箱子都不剩了!”
说完,他转头看向周承宁,怒喝道:“我女儿对你那么好,你要是还想休掉她,那岂不是连猪狗都不如?”
周承宁的脸微微发红。岳父当众说破他是靠花妻子的嫁妆来读书,这让他有些下不来台,但岳父说的是事实,他无话可辩。
周老太太护儿心切,回道:“她都嫁进我家了,就得跟夫家一条心。既是一条心了,暂时花一点她的嫁妆又有何妨?再说我儿争气,已考上秀才,她走出去别人也叫她一声秀才娘子,这难道不是她的脸面?”
周承宁跟着说道:“岳父岳母,你们放心,我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
周老太太冷哼道:“我儿仁义,不然凭她嫁进来六年,连个蛋都没有,早就休了她了!换成别家,谁能忍受儿媳不能给夫家开枝散叶?”
围观的百姓看到这里,又开始议论了,有的说:“她说得也有道理,娶媳妇不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吗?”
“六年都没生孩子,哪个婆家受得了?”
“这话不对,人家说了,他女儿曾经怀过,只是不小心小产了,又不是一开始就不能生。”
“小产也是她的责任,她连个孩子都护不住,这样的儿媳妇要来何用?就算有再多的嫁妆,那也不能让夫家绝后啊!”
安嘉乐眼看围观百姓们的议论声越来越大,赶紧拍了一下惊堂木:“肃静!”
百姓们立刻闭口不语,继续看接下来的发展。
安嘉乐问周承宁:“家里的家务活儿都是谁在干?”
周承宁:“回大人,是学生的妻子。因家母年老体弱,学生的妻子向来很孝顺。”
“嗯。”安嘉乐点点头,又问,“这些年你一直读书,你妻子的嫁妆有限,花完了以后家里靠什么维持生计?”
周承宁闻言,默了默才回答道:“学生的妻子找了个帮人洗衣服的活计,勉强能够维持家用。”
周承宁不敢撒谎,因为这事只要稍微一打听就能知道。
安嘉乐又问周老太太:“这份活计挣得不多,想维持家用,就得一刻也不停歇。既然如此,你怎么舍得放儿媳妇回娘家去?”
洗衣服挣的是散碎的铜板,一家人既要吃吃喝喝,丈夫又要读书。正常来讲,马氏应该是不敢歇息的,毕竟少干一天就要少挣一天的钱。
周老太太见县令问话,她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大人,民妇为人厚道,待儿媳极好,简直把她当成亲生的一般,从来不曾苛刻。她说想回娘家一趟,看望爹娘,民妇便同意了,正好也叫她歇一歇,免得把人累坏了。哪知道她一走就不回来,民妇没了儿媳妇,往后可怎么办。”
“大胆!公堂之上还敢撒谎!”安嘉乐拍了下惊堂木,吩咐掌嘴二十。
袁桥上前,左右开弓,啪啪啪打了周老太太二十个嘴巴子。
周老太太被打蒙了,眼前直冒金星,安嘉乐怒道:“本官已经查明,你待儿媳最是苛刻。马氏平时干活稍微慢了一点,你就要叉着腰大骂,骂得左邻右舍人人都知道,你可要本官叫他们上来与你对质?”
周老太太平时很爱耍威风,好彰显自己身为婆婆的威严,骂儿媳时从不刻意降低音量,甚至巴不得人人都知道。万万没想到,这竟成了回旋镖,扎到了她自己身上。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民妇再也不敢了!”周老太太挨了顿嘴巴子,赶紧连连磕头求饶。
安嘉乐:“老实说,你儿媳马氏究竟去了哪里?”
周老太太身子发抖,战战兢兢回道:“那日一大早,我儿就出门了,要去见他的同窗。他走后不久,儿媳就说想回娘家一趟。”
周承宁在一旁做证:“大人,学生确实不知此事,回家后才听说妻子回娘家去了。”
安嘉乐又问周老太太:“你儿媳走时是什么模样,有没有带什么东西?”
“她穿一身深蓝色衣裙,走时还挺高兴的,拎着一个小包裹,说是装了一身换洗的衣服。”周老太太趴在地上,头也不敢抬。
围观的百姓又开始议论了:“走时还带着包裹,说不定真的是跑了。”
“也未必,女子出门带换洗衣服不是很常见么?”
马父忍不住冲围观的人群说道:“不可能,我女儿根本就没回娘家。”
周老太太抬起头,顶着被打肿的脸,对马父道:“你女儿就是回娘家了,她是这么跟我说的。”
马父气愤道:“她没回来!说不定就是被你们给谋害了,现在还想推卸责任,冤枉娘家。”
周老太太大声道:“她是我真金白银娶进门的,害了她,我有什么好处?虽然她还没生出孩子,但也是一个劳力,家里家外都指着她。害了她,你来替我做家务活儿,供我儿读书?”
两方争执不下,周老太太一口咬定儿媳就是回娘家去了,马家人却又说没回来。安嘉乐叫来周家的邻居,问他们可曾见到马氏出门,个个都回答说没看见。
这也正常,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谁会一直盯着别人家看呢?
最后没办法,安嘉乐只好先将周老太太收监,周老太太不服气,当即大吵大闹起来:“大人,民妇的儿媳是自己走掉的,为何要将民妇关起来?”
“肃静!”安嘉乐狠狠一拍惊堂木,“你是最后一个见到马氏的人,等查明了本案,若你是清白的,自然会放你出来。”
退堂后,安嘉乐回到书房,思索这个案子。
不久后,袁桥进来禀报:“大人,周老太太被关进大牢,周承宁去探望,跟她说无论案子最后能不能查明,只要衙门没有真凭实据,最多也只能关她一个月,叫她放宽心。”
周承宁是秀才,懂得本朝律法也是很正常的。
“是啊,我们最多只能关她一个月。”安嘉乐叹了口气,“这个案子,你怎么看?我觉得周老太太的嫌疑最大。”
袁桥想了想,道:“确实她最有嫌疑,毕竟她一直跟儿媳不睦,又嫌弃对方不能开枝散叶。可是周老太太说的也有一些道理,如今整个周家都靠马氏给人洗衣服来养活。害了马氏,周家母子俩怎么办?”
“除非他们已经找好了下家,或者不小心发了一笔横财?”安嘉乐来回走了几步,“多派些人手出去查,范围扩大一些,城里城外都打听一下,看有没有人曾经见过马氏。再查查看周承宁最近的行为可有异常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