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冯两家定下亲事,安嘉乐也算是有未婚妻的人了。虽然两边距离遥远,暂时不能见面,但为了培养感情,安嘉乐决定给未婚妻写信。
他先去首饰铺子里,精心挑选了一只簪子。回家后,铺开纸张,提笔写了几句问候语,接下来就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了。
沉思一阵,既然不知道写什么,那不如就讲讲之前破获的几起案子。
提起案子,那就有说不完的话了。他讲的第一个就表哥杜聪健被冤枉的那一件案子,秉持着细水长流的原则,安嘉乐用两页纸,才只写了案子的开头部分。
京城,冯清瑶收到信和礼物,不由地羞红了脸。
对着铜镜,她先试了试簪子,很漂亮,非常适合她。没想到安少爷竟如此心细,难得他有这份心意。感动之余,她忙把簪子取下来,仔细收好。
信纸不厚,也就两页,打开之前,她很好奇对方会在信里说些什么。看完之后,她只想问对方什么时候再寄第二封来?
倒不是盼着他的来信,主要是想知道案子的后续发展。
接下来的几天,冯清瑶有事没事就把那封信拿出来看,看过许多遍以后,也越发好奇起来,心里就跟猫抓似的。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顾不上羞涩,去问冯显:“二哥,你跟他接触最多,你有没有听说过这件案子?后来查清楚了没?凶手究竟是谁?”
她试图从二哥这里打探案子的真相,但冯显怎么会轻易满足她,他只是哈哈大笑:“没有,什么案子?我怎么不知道?妹妹,我劝你别着急,过几天他肯定还会写信给你,到时不就知道了?”
冯显巴不得妹妹与准妹夫多多联系,好培养感情,他不可能做破坏者,因此便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冯清瑶拿他没办法,只好失望地走了,然后日日盼着安嘉乐能再次写信给她。
过了几天,终于收到了第二封信。安嘉乐首先在信里表达了歉意,他因为公务繁忙,没办法每天都写信给她,希望她能谅解。接着,他才讲起了案情。
冯清瑶自然能够理解,身为县令,不可能每天无所事事,只顾着儿女情长。但是,这封信为什么还没有把案子讲完,她仍然不知道凶手究竟是谁。
冯清瑶既高兴又遗憾,夜里无人时甚至还有点恨得牙痒痒。
他就不能一口气把整个案子讲完吗?
即使夜里又气又恨,次日醒来,还是要接着做针线活儿。她打算绣个精致的荷包,随着她的回信一起给安嘉乐寄过去。
希望他能看在荷包的份上,下次写信时痛快一点,一口气把这个案子讲完。
安嘉乐收到来信,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她的意难平。他忍不住偷笑,接着欣赏起对方亲手绣的荷包,针线活儿确实不错,花样雅致,针脚细密。
这一次回信,安嘉乐特意抽出时间,满足了她,一口气将剩下的讲完了。
看到真凶被查出,表哥从牢里放了出来,冯清瑶缓缓吐出一口气,终于舒服了,然后她继续往下看。
可恶,又是一个新案子的开头!而且,仅仅只有一个开头,后面的又没了!
冯清瑶每天都盼着安嘉乐的来信,这可比那些讲情情爱爱的话本子有趣多了。
而安嘉乐呢,始终保持着每月三封信的速度。他倒也没有吊对方太久的胃口,一个月里总能讲完一件案子。
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亲身经历的几起案子已经讲完了。从冯清瑶的来信中可以看出她对这些案子很有兴趣,为了不叫她失望,安嘉乐便把从别处看来的案子讲给她听。
随着书信交流的增多,两人对彼此也逐渐了解,倒是有了几分恋爱中的模样。
不知不觉就要过年了,安家提前准备了一份厚厚的年礼,叫管家进京送到冯家去。冯家那边也备了丰厚的年礼,使人送过来。
从冬月起,天上就下起了雪粒子,进入腊月,外面天寒地冻,河面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本朝规定,官员的春假有七天,年前三天,年后四天,年初五正式恢复办公。到了日子,安排好值班的衙役等人手,安嘉乐就封了印,回家开始休假的美好日子。
每天睡觉可以睡到自然醒,喝喝茶,赏赏花,看看书,悠闲极了。
等春假一过,安嘉乐就要为每年一度的童试开始忙碌起来了。
想当初他还是个考生,如今却成为了主考官。站在考场里,看着下方认真作答的考生们,安嘉乐心里一阵感慨。
这些考生们数年寒窗苦读,就为了能在考场上脱颖而出,光宗耀祖。安嘉乐自己也是一路考过来的,自然知道考试公平公正的重要性,他严格执行着,严防死守各种作弊行为,一旦抓住,绝不轻饶。
等忙完童试,天气也渐渐暖和起来了。
这天,下衙后回到家,在饭桌上安永兴提起了一桩新鲜事:“有人贴出了寻妻告示,说他的妻子不见了。”
衙门的告示一般都贴在县衙外面的墙上,民间的寻人寻物则张贴在城门口的告示栏。
安嘉乐闻言,挑眉问道:“他怎么不来报官?”
安永兴摇了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
安嘉乐立刻吩咐明月去城门口瞧瞧。明月去了,很快就回来,手里还拿着一份他抄写的告示内容。
安嘉乐接过来一看,这人的妻子已经不见了二十多天,因此特意张贴寻人告示,上面详细描写了他妻子的形体相貌以及当时的衣着等等,末尾还承诺若有知情者,等找到了人就有五两银子的酬谢。
安嘉乐看完,没有说话,只是把这事记在了心里。
次日上衙,没过多久就有人来报官了,正是昨天张贴寻妻告示的那位。
“学生周承宁,见过大人。”
周承宁身上有秀才功名,因此见官可以不跪。他站在堂下,朝着上方的安嘉乐弯腰作揖。
“大人,学生的妻子于二十日前说要回娘家一趟,至今仍然未归,学生向岳父家询问,却说妻子从未回去过,因此学生特来报失。”
安嘉乐又向他询问了一些细节,然后说道:“本官已经知道了,会立刻派人着手调查。”
“多谢大人。”周承宁慢慢退出大堂。
周承宁走后,安嘉乐回想他方才的言行,虽然妻子失踪了,他的脸上却并没有多少焦急之色。
要么这案子另有隐情,妻子的失踪与他有关。要么就是夫妻感情不睦,因此丈夫才显得有些漠不关心,只不过碍于情面,走个过程似的张贴寻人告示以及报官。
按捺下这些想法,安嘉乐立刻派了袁桥出去查访此事。
袁桥带着人手,来到周承宁所住的巷子,向左邻右舍打听周家的情况。
一见到是差爷要问话,朴实的老百姓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将周家的事情打探得七七八八了,袁桥回到衙门向安嘉乐回话。
“大人,周家一共三口人,周老太太,周承宁,以及周承宁的妻子马氏。周承宁成亲好几年,至今没有子嗣,据邻居们所说,他们夫妻二人平时感情倒还好,从未红过脸,只是周老太太很不好相处,嫌弃儿媳妇不能开枝散叶,常常骂她是不下蛋的鸡。”
“哦?”安嘉站起身,来回走了几步,“这么说,周老太太平时待儿媳妇很刻薄?”
“是的,大人。”袁桥点头,“周老太太的丈夫去世得早,她靠着给别人洗衣服,独自一个将儿子拉扯大,把儿子看得极重,如同眼珠子一般。周承宁跟马氏成亲时,他身上还没有功名,成亲后才考上秀才。从那以后,周老太太自觉腰板硬了,又见儿媳妇迟迟不孕,于是便看不顺眼,常常借题发挥,有时候甚至会从早骂到晚。”
安嘉乐:“周承宁知不知道此事?他是如何做的?”
“他知道。周家隔壁的大婶说,马氏曾向她诉过苦,周承宁不仅不会劝自己的母亲,反而要妻子顺着她,说这才是为人妇该有的孝道。”
袁桥又道:“大人,周老太太对儿媳妇非打即骂,丈夫又不站在马氏这一边,说不定她真是跑了呢?”
“有这种可能。”安嘉乐沉思,“可是她一个弱女子,就算想跑,又能跑哪里去?”
正说着,衙役进来禀报又有人来报案了,安嘉乐出去一看,来报案的竟然是马氏的娘家。
马氏的爹娘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县衙报官,说自己嫁去周家的女儿不见了,一定是被周家母子俩给谋害了。
“大人,小人的女婿周承宁前些天曾托人带口信,叫我女儿赶紧回婆家去。可是,小人的女儿并未回娘家,这话从何说起?后来小人越想越不对劲,恐怕是女儿出了什么事,于是安排好家里的事情,赶紧过来了。”
“小人来报官之前,先去了一趟周家,问他们要人。没想到周家母子俩一口咬定是小人的女儿妇德败坏,抛弃夫家,跑回娘家偷懒了。”
“明明是他们弄丢了我的女儿,说不定早被他们谋害了,如今却把脏水泼到小人女儿头上,小人实在气不过,离开周家就来衙门报官了。”
“大人,大家都说你是青天大老爷,一定要为小人作主啊!”
马父跪在公堂上,一边说一边红了眼眶。
他先去首饰铺子里,精心挑选了一只簪子。回家后,铺开纸张,提笔写了几句问候语,接下来就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了。
沉思一阵,既然不知道写什么,那不如就讲讲之前破获的几起案子。
提起案子,那就有说不完的话了。他讲的第一个就表哥杜聪健被冤枉的那一件案子,秉持着细水长流的原则,安嘉乐用两页纸,才只写了案子的开头部分。
京城,冯清瑶收到信和礼物,不由地羞红了脸。
对着铜镜,她先试了试簪子,很漂亮,非常适合她。没想到安少爷竟如此心细,难得他有这份心意。感动之余,她忙把簪子取下来,仔细收好。
信纸不厚,也就两页,打开之前,她很好奇对方会在信里说些什么。看完之后,她只想问对方什么时候再寄第二封来?
倒不是盼着他的来信,主要是想知道案子的后续发展。
接下来的几天,冯清瑶有事没事就把那封信拿出来看,看过许多遍以后,也越发好奇起来,心里就跟猫抓似的。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顾不上羞涩,去问冯显:“二哥,你跟他接触最多,你有没有听说过这件案子?后来查清楚了没?凶手究竟是谁?”
她试图从二哥这里打探案子的真相,但冯显怎么会轻易满足她,他只是哈哈大笑:“没有,什么案子?我怎么不知道?妹妹,我劝你别着急,过几天他肯定还会写信给你,到时不就知道了?”
冯显巴不得妹妹与准妹夫多多联系,好培养感情,他不可能做破坏者,因此便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冯清瑶拿他没办法,只好失望地走了,然后日日盼着安嘉乐能再次写信给她。
过了几天,终于收到了第二封信。安嘉乐首先在信里表达了歉意,他因为公务繁忙,没办法每天都写信给她,希望她能谅解。接着,他才讲起了案情。
冯清瑶自然能够理解,身为县令,不可能每天无所事事,只顾着儿女情长。但是,这封信为什么还没有把案子讲完,她仍然不知道凶手究竟是谁。
冯清瑶既高兴又遗憾,夜里无人时甚至还有点恨得牙痒痒。
他就不能一口气把整个案子讲完吗?
即使夜里又气又恨,次日醒来,还是要接着做针线活儿。她打算绣个精致的荷包,随着她的回信一起给安嘉乐寄过去。
希望他能看在荷包的份上,下次写信时痛快一点,一口气把这个案子讲完。
安嘉乐收到来信,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她的意难平。他忍不住偷笑,接着欣赏起对方亲手绣的荷包,针线活儿确实不错,花样雅致,针脚细密。
这一次回信,安嘉乐特意抽出时间,满足了她,一口气将剩下的讲完了。
看到真凶被查出,表哥从牢里放了出来,冯清瑶缓缓吐出一口气,终于舒服了,然后她继续往下看。
可恶,又是一个新案子的开头!而且,仅仅只有一个开头,后面的又没了!
冯清瑶每天都盼着安嘉乐的来信,这可比那些讲情情爱爱的话本子有趣多了。
而安嘉乐呢,始终保持着每月三封信的速度。他倒也没有吊对方太久的胃口,一个月里总能讲完一件案子。
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亲身经历的几起案子已经讲完了。从冯清瑶的来信中可以看出她对这些案子很有兴趣,为了不叫她失望,安嘉乐便把从别处看来的案子讲给她听。
随着书信交流的增多,两人对彼此也逐渐了解,倒是有了几分恋爱中的模样。
不知不觉就要过年了,安家提前准备了一份厚厚的年礼,叫管家进京送到冯家去。冯家那边也备了丰厚的年礼,使人送过来。
从冬月起,天上就下起了雪粒子,进入腊月,外面天寒地冻,河面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本朝规定,官员的春假有七天,年前三天,年后四天,年初五正式恢复办公。到了日子,安排好值班的衙役等人手,安嘉乐就封了印,回家开始休假的美好日子。
每天睡觉可以睡到自然醒,喝喝茶,赏赏花,看看书,悠闲极了。
等春假一过,安嘉乐就要为每年一度的童试开始忙碌起来了。
想当初他还是个考生,如今却成为了主考官。站在考场里,看着下方认真作答的考生们,安嘉乐心里一阵感慨。
这些考生们数年寒窗苦读,就为了能在考场上脱颖而出,光宗耀祖。安嘉乐自己也是一路考过来的,自然知道考试公平公正的重要性,他严格执行着,严防死守各种作弊行为,一旦抓住,绝不轻饶。
等忙完童试,天气也渐渐暖和起来了。
这天,下衙后回到家,在饭桌上安永兴提起了一桩新鲜事:“有人贴出了寻妻告示,说他的妻子不见了。”
衙门的告示一般都贴在县衙外面的墙上,民间的寻人寻物则张贴在城门口的告示栏。
安嘉乐闻言,挑眉问道:“他怎么不来报官?”
安永兴摇了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
安嘉乐立刻吩咐明月去城门口瞧瞧。明月去了,很快就回来,手里还拿着一份他抄写的告示内容。
安嘉乐接过来一看,这人的妻子已经不见了二十多天,因此特意张贴寻人告示,上面详细描写了他妻子的形体相貌以及当时的衣着等等,末尾还承诺若有知情者,等找到了人就有五两银子的酬谢。
安嘉乐看完,没有说话,只是把这事记在了心里。
次日上衙,没过多久就有人来报官了,正是昨天张贴寻妻告示的那位。
“学生周承宁,见过大人。”
周承宁身上有秀才功名,因此见官可以不跪。他站在堂下,朝着上方的安嘉乐弯腰作揖。
“大人,学生的妻子于二十日前说要回娘家一趟,至今仍然未归,学生向岳父家询问,却说妻子从未回去过,因此学生特来报失。”
安嘉乐又向他询问了一些细节,然后说道:“本官已经知道了,会立刻派人着手调查。”
“多谢大人。”周承宁慢慢退出大堂。
周承宁走后,安嘉乐回想他方才的言行,虽然妻子失踪了,他的脸上却并没有多少焦急之色。
要么这案子另有隐情,妻子的失踪与他有关。要么就是夫妻感情不睦,因此丈夫才显得有些漠不关心,只不过碍于情面,走个过程似的张贴寻人告示以及报官。
按捺下这些想法,安嘉乐立刻派了袁桥出去查访此事。
袁桥带着人手,来到周承宁所住的巷子,向左邻右舍打听周家的情况。
一见到是差爷要问话,朴实的老百姓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将周家的事情打探得七七八八了,袁桥回到衙门向安嘉乐回话。
“大人,周家一共三口人,周老太太,周承宁,以及周承宁的妻子马氏。周承宁成亲好几年,至今没有子嗣,据邻居们所说,他们夫妻二人平时感情倒还好,从未红过脸,只是周老太太很不好相处,嫌弃儿媳妇不能开枝散叶,常常骂她是不下蛋的鸡。”
“哦?”安嘉站起身,来回走了几步,“这么说,周老太太平时待儿媳妇很刻薄?”
“是的,大人。”袁桥点头,“周老太太的丈夫去世得早,她靠着给别人洗衣服,独自一个将儿子拉扯大,把儿子看得极重,如同眼珠子一般。周承宁跟马氏成亲时,他身上还没有功名,成亲后才考上秀才。从那以后,周老太太自觉腰板硬了,又见儿媳妇迟迟不孕,于是便看不顺眼,常常借题发挥,有时候甚至会从早骂到晚。”
安嘉乐:“周承宁知不知道此事?他是如何做的?”
“他知道。周家隔壁的大婶说,马氏曾向她诉过苦,周承宁不仅不会劝自己的母亲,反而要妻子顺着她,说这才是为人妇该有的孝道。”
袁桥又道:“大人,周老太太对儿媳妇非打即骂,丈夫又不站在马氏这一边,说不定她真是跑了呢?”
“有这种可能。”安嘉乐沉思,“可是她一个弱女子,就算想跑,又能跑哪里去?”
正说着,衙役进来禀报又有人来报案了,安嘉乐出去一看,来报案的竟然是马氏的娘家。
马氏的爹娘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县衙报官,说自己嫁去周家的女儿不见了,一定是被周家母子俩给谋害了。
“大人,小人的女婿周承宁前些天曾托人带口信,叫我女儿赶紧回婆家去。可是,小人的女儿并未回娘家,这话从何说起?后来小人越想越不对劲,恐怕是女儿出了什么事,于是安排好家里的事情,赶紧过来了。”
“小人来报官之前,先去了一趟周家,问他们要人。没想到周家母子俩一口咬定是小人的女儿妇德败坏,抛弃夫家,跑回娘家偷懒了。”
“明明是他们弄丢了我的女儿,说不定早被他们谋害了,如今却把脏水泼到小人女儿头上,小人实在气不过,离开周家就来衙门报官了。”
“大人,大家都说你是青天大老爷,一定要为小人作主啊!”
马父跪在公堂上,一边说一边红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