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凌月微微一愣,很快回想起那日在长生观的见闻,睁大眼睛道,“我和长公主去济安院看望那些女孩的时候,曾听香客们谈论过关于仙人显灵的传言,说是此前太乙山有猎户因困于迷雾而误入狼窝,蒙一位白衣仙人指路,才化解了危机。莫非长生观来的这个仙人,就是太乙山显灵的那位?”
“此事我倒是初次听闻……”江风之对上她的视线,凝眸思忖,倏然间猜及她当日未对他提起此事的原由,立时耳廓微热,不动声色地移开了目光,强将自己的心神汇聚于仙人之事上。
默然片刻,他吩咐道:“长英去西街维护秩序,祁连去东郊领飞凤军二部入城,先派一队人马去长生观管控人流,再快速与兵部完成交接。沈夜留在东街巡视,与兵部差吏一同维系东街的通达,凌月便随我一道去长生观看看,防止观内因人潮拥挤发生事端。”
分工很是清晰,几人立即响应,分头行动,凌月随着江风之乘车,因事发紧急,便破例沿着禁止百姓通行的运盐专道广运街快速抵达了长生观外,才过山门,两人眼见人潮汹涌难以通行,便当即决定将车马停在角落,下车步行。
前方人头济济,摩肩接踵,黑压压一片几乎淹没了兵部差吏的身影,就在扫视之时,凌月眼尖地发现夹杂在人龙之中的一名老妇,被身旁急流撞得踉跄一下,眼看就要摔倒在地,被上涌的人流踩踏,她心间一凛,当即身形掠起,迅疾如电地将老妇带至一旁的安全之地。
崔翊随即奉江风之命令率珏王府侍卫上前,高声示警协助维持着秩序:“道门净地,善行结善果!请善人们按次序入观,不要推搡,以防摔伤踩踏,功德亏失!”
狂热的情绪因着不断高响的警戒之言有了片刻冷却,那些百姓们皆是为了得仙人庇护和指点而来,自然不愿犯下罪过惹仙人降怒,心中生了敬畏之心,手脚动作也都自发地收敛了不少。
望见堵塞的人流渐渐通畅,江风之上前查看老妇的情况,那名老妇原本吓得腿软,瘫在凌月怀中,捂着心口抬眼一看,面上不由一喜:“……凌校尉,珏王殿下?”
凌月擢升参将之事还未传开,她也不刻意开口纠正,见老妇人挣扎着起来行礼,连忙止住,热切地问:“老人家,您是一个人来的么,我扶您过去排队吧?“”
“谢谢,谢谢,凌校尉当真是人美人心啊……”老妇人连声道谢,一边靠着凌月缓缓走回队伍,一边回应着她方才的问话,“我确实是一个人来的,儿女都大了,有了自己的家,都不在身边喽……我老婆子呢,原本是和老头子一起住的,可他前阵子自己一个人先去了……”
因为思及永别的爱人,那张布满尘霜的面容涌上哀绝之色,苦笑着汇入进观的队伍后方,因为人们各依次序,队伍行进的速度反而畅快许多,她眺望着越来越近的巍峨观宇,目中闪烁起希望的亮光:“所以我就想去求求仙人,问问他能不能让我的老头子回来……如果不能,那可不可以让我到了地下后寻到他,跟他团聚,在地下再做一回伴儿。”
凌月心中触动,不由偏头看了一眼伴在身旁的青年,他的眼眸如同落入石子的湖面,清晰地倒映着她的面容,泛起圈圈动人心魄的涟漪。她静静看了看,心神如同他眼中的倒影轻轻摇曳。想说些什么宽慰的话,可一切话语在生死别离前皆显得太过轻飘,凌月默默握了片刻老人粗粝的手掌,不由问出了心中疑惑:“老人家可知道这个仙人是什么来头?他竟有如此大的本领,可以起死回生,黄泉引路么?”
提起此事,老妇人脸上那道失去的哀伤被热切的期许替代,立即倒豆子般讲述起来:“其实婆子我也是才刚听闻街坊们在传仙人之事,说是今晨有一位白衣道人到长生观寻有缘人,竟寻到了在长生殿内打坐修行的静王头上。更巧的是,围观香客中有人认出,那白衣道人正是他二十多年前在太乙山下遇见过的空空道人,当年他们还年纪相仿,可如今香客已近花甲之年,垂垂老矣,那空空道人却半点不见衰老,甚至更显得神采卓然,仙风道骨,跟如今的香客倒像是差了一辈,你们说神不神奇?”
凌月听到此处,与江风之对视一眼,立即想到了同一个人。
老妇人越说越兴起,并未留意他们细微的神情变化,玄之又玄的内容引得前后排队的百姓都加入讨论,有人立即附言道:“可不是,但这还不是最神的,最神的是,听说那空空道人虽忘却尘事,不记得香客姓甚名谁,却能指出他心中关切之事,为他指点迷津,那些道观里的香客见了,也都求着空空道人为他们指点,结果怎么着,他们竟然都被空空道人说中了心事!也是因为这样,香客们才确信空空道人已经得道成仙,忙不迭地顶礼膜拜,场面一度混乱,静王殿下便立即派人请来东街官兵维持秩序,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在城内传开了来,所以我们才都匆匆赶来!”
“是啊是啊,大家都说,这位空空道人鹤发白衣,必定就是传闻中猎户在太乙山碰见的白衣仙人!”
对话一时热火朝天,众人红光满面,满是崇信,唯有凌月与江风之的目中更添粼粼冷意。她虽希望天上有体恤人间疾苦,实现真挚心愿的神仙,可对于这个将静王视为有缘人的仙人却不大相信,一是因为长公主所述的那些往事,二是因位他们对静王的推测和怀疑,如果真的是仙人,怎么也不该将这样心思叵测的人当成有缘人吧?再加上仙人找上静王的时机也太及时了,种种疑点汇集在一起,她便更倾向于认为这是静王苦心设计的一场戏。
可还有一点让她很是疑虑,便问:“仙人真的能指出所有人心中关切之事,为所有人指点迷津么?”
热烈的交谈戛然中止,老妇与其他百姓脸上皆染上几许忧愁,老妇人叹道:“听说仙人只为开了慧根的有缘人点化,所以不是人人都能得仙人指点迷津,可能得仙人言者,听说各个都正切心事,灵验得不行,所以尽管未必能蒙仙人指点,大家也都想赶去碰碰运气。唉,只是不知道我老婆子的这番诚心,能不能感动仙人……”
另一人回道:“总要试试才知道不是?只要我们能在仙人跟前拜拜,心怀至诚,兴许真能得偿所愿呢?”
这样说着,众人便又宽慰了几分,话语间满是期盼。
一路入了观内,队伍依旧蜿蜒,凌月麻烦前后的叔婶帮着照看老妇人,与江风之行至一旁,有些焦心地道:“这样排队进去太慢了,让殿下挤进去也不好,不如我去把崔统领换过来,殿下在外面稍待片刻,我翻入长生殿看看?”
“我随你一起去。”
凌月一怔,明白了他的意思,略带迟疑地打量他一眼:“可殿下的身体可以么……”
江风之却未有犹豫,微颔首道:“此处距离长生殿不远,应当无碍。”
见他坚持,凌月也不好再说反对的话,便先拱手为礼:“那凌月便失礼了。”
她朝着他的方向伸出手,却在将要触及他斗篷的时刻忽而一顿,觉察到眼前的尴尬处境——若是直接将殿下连人带斗篷圈住,便像是扛起什么物件一般,不太雅观。可若是她将手伸进斗篷里面……似乎,更为不妥。
正为难着,江风之却抬手撩开斗篷一角,露出了底下束扎蹀躞带的腰身,好似全不介意眼下状况般望了望长生殿的方向:“……我们得快些行动了。”
“啊——是,”凌月急急应诺一声,依令将手掌探入斗篷之内,寻上他的腰肢,掌心下的肌肤微微一颤,让她也陡然生出许多紧张,摒了摒脑海中的杂思,她收力圈稳他的腰,咬咬牙道,“殿下也抓紧我。”
感受到一抹微凉漫上自己的腰间,她提气一纵,飞掠而起,寒风鼓进他们的衣袍,拂起如墨的发丝,凌月下意识将手拢得更紧,身形紧贴以阻挡掠过的凉意,听见他稍显紊乱的气息落入她的发心。
周遭的嘈杂皆如潮水退得很远很远,她只能听见猎猎的风声,以及彼此轻促吐出,又在空气中交缠融化的呼吸,好似天地之间只剩下他们二人,乘着无拘的风相偎前行。
片刻之后,翻飞的衣袍倏然落下,他们稳稳停在长生殿外,凌月缓缓松开覆在对方腰间的指节,退了半步,为了打破那份绮思,开口问道:“殿下……感觉还好么?”
“嗯……”江风之以手掩唇,轻轻咳了一声,微垂眼睫,飞快敛去对方才那阵悠扬长风的眷恋,轻忽地道,“无碍。”
凌月不放心地查看一眼他的面色,直觉那份局促的微红不是因风吹而致,心有所动地移了移目。
视线扫过面前那方殿宇,不由微愣,长生殿前的人流虽绵延不绝,却只分了左右两队,百姓无论年纪几何,皆虔诚地跪拜在地,双手合十望向殿宇,念念有词,如神仙座下的芸芸童子一般,蔚为壮观。也因为这个缘故,这里比之方才一路要整肃有序得多。
兵部尚书颜宣见二人款步走来,立即踏着凝重的步伐迎上前去,江风之简单说明来由之后,颜宣有些惊讶,忙请二人移步,努力压低声道:“陛下居然这么快便让飞凤军接管了凤临东街,而且……还下了立储的决心?”
“是。”
颜宣面上划过一丝喜色,可思及眼下的情况,嘴角又沉了下来,满布愁云地道:“殿下,老臣是因得知东街人潮骚乱,才特地赶来长生观把控局面,原本来之前绝不信什么仙人之说,可看长生殿内仙人点津的情况,确实是让百姓不得不信。就连微臣,也一时看不出其中端倪。”
江风之知晓他在担心什么,如今威王才刚倒台,东宫之位有了定主倾向,可静王偏在此时与仙人结缘,引起轰动,若不出意外,接下来便是静王将仙人献入宫中,得天子褒奖。可让他忧虑的并非东宫之位,而是静王这个人,以及他背后的意图。
他微微凝眉,道:“先进去看看。”
“此事我倒是初次听闻……”江风之对上她的视线,凝眸思忖,倏然间猜及她当日未对他提起此事的原由,立时耳廓微热,不动声色地移开了目光,强将自己的心神汇聚于仙人之事上。
默然片刻,他吩咐道:“长英去西街维护秩序,祁连去东郊领飞凤军二部入城,先派一队人马去长生观管控人流,再快速与兵部完成交接。沈夜留在东街巡视,与兵部差吏一同维系东街的通达,凌月便随我一道去长生观看看,防止观内因人潮拥挤发生事端。”
分工很是清晰,几人立即响应,分头行动,凌月随着江风之乘车,因事发紧急,便破例沿着禁止百姓通行的运盐专道广运街快速抵达了长生观外,才过山门,两人眼见人潮汹涌难以通行,便当即决定将车马停在角落,下车步行。
前方人头济济,摩肩接踵,黑压压一片几乎淹没了兵部差吏的身影,就在扫视之时,凌月眼尖地发现夹杂在人龙之中的一名老妇,被身旁急流撞得踉跄一下,眼看就要摔倒在地,被上涌的人流踩踏,她心间一凛,当即身形掠起,迅疾如电地将老妇带至一旁的安全之地。
崔翊随即奉江风之命令率珏王府侍卫上前,高声示警协助维持着秩序:“道门净地,善行结善果!请善人们按次序入观,不要推搡,以防摔伤踩踏,功德亏失!”
狂热的情绪因着不断高响的警戒之言有了片刻冷却,那些百姓们皆是为了得仙人庇护和指点而来,自然不愿犯下罪过惹仙人降怒,心中生了敬畏之心,手脚动作也都自发地收敛了不少。
望见堵塞的人流渐渐通畅,江风之上前查看老妇的情况,那名老妇原本吓得腿软,瘫在凌月怀中,捂着心口抬眼一看,面上不由一喜:“……凌校尉,珏王殿下?”
凌月擢升参将之事还未传开,她也不刻意开口纠正,见老妇人挣扎着起来行礼,连忙止住,热切地问:“老人家,您是一个人来的么,我扶您过去排队吧?“”
“谢谢,谢谢,凌校尉当真是人美人心啊……”老妇人连声道谢,一边靠着凌月缓缓走回队伍,一边回应着她方才的问话,“我确实是一个人来的,儿女都大了,有了自己的家,都不在身边喽……我老婆子呢,原本是和老头子一起住的,可他前阵子自己一个人先去了……”
因为思及永别的爱人,那张布满尘霜的面容涌上哀绝之色,苦笑着汇入进观的队伍后方,因为人们各依次序,队伍行进的速度反而畅快许多,她眺望着越来越近的巍峨观宇,目中闪烁起希望的亮光:“所以我就想去求求仙人,问问他能不能让我的老头子回来……如果不能,那可不可以让我到了地下后寻到他,跟他团聚,在地下再做一回伴儿。”
凌月心中触动,不由偏头看了一眼伴在身旁的青年,他的眼眸如同落入石子的湖面,清晰地倒映着她的面容,泛起圈圈动人心魄的涟漪。她静静看了看,心神如同他眼中的倒影轻轻摇曳。想说些什么宽慰的话,可一切话语在生死别离前皆显得太过轻飘,凌月默默握了片刻老人粗粝的手掌,不由问出了心中疑惑:“老人家可知道这个仙人是什么来头?他竟有如此大的本领,可以起死回生,黄泉引路么?”
提起此事,老妇人脸上那道失去的哀伤被热切的期许替代,立即倒豆子般讲述起来:“其实婆子我也是才刚听闻街坊们在传仙人之事,说是今晨有一位白衣道人到长生观寻有缘人,竟寻到了在长生殿内打坐修行的静王头上。更巧的是,围观香客中有人认出,那白衣道人正是他二十多年前在太乙山下遇见过的空空道人,当年他们还年纪相仿,可如今香客已近花甲之年,垂垂老矣,那空空道人却半点不见衰老,甚至更显得神采卓然,仙风道骨,跟如今的香客倒像是差了一辈,你们说神不神奇?”
凌月听到此处,与江风之对视一眼,立即想到了同一个人。
老妇人越说越兴起,并未留意他们细微的神情变化,玄之又玄的内容引得前后排队的百姓都加入讨论,有人立即附言道:“可不是,但这还不是最神的,最神的是,听说那空空道人虽忘却尘事,不记得香客姓甚名谁,却能指出他心中关切之事,为他指点迷津,那些道观里的香客见了,也都求着空空道人为他们指点,结果怎么着,他们竟然都被空空道人说中了心事!也是因为这样,香客们才确信空空道人已经得道成仙,忙不迭地顶礼膜拜,场面一度混乱,静王殿下便立即派人请来东街官兵维持秩序,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在城内传开了来,所以我们才都匆匆赶来!”
“是啊是啊,大家都说,这位空空道人鹤发白衣,必定就是传闻中猎户在太乙山碰见的白衣仙人!”
对话一时热火朝天,众人红光满面,满是崇信,唯有凌月与江风之的目中更添粼粼冷意。她虽希望天上有体恤人间疾苦,实现真挚心愿的神仙,可对于这个将静王视为有缘人的仙人却不大相信,一是因为长公主所述的那些往事,二是因位他们对静王的推测和怀疑,如果真的是仙人,怎么也不该将这样心思叵测的人当成有缘人吧?再加上仙人找上静王的时机也太及时了,种种疑点汇集在一起,她便更倾向于认为这是静王苦心设计的一场戏。
可还有一点让她很是疑虑,便问:“仙人真的能指出所有人心中关切之事,为所有人指点迷津么?”
热烈的交谈戛然中止,老妇与其他百姓脸上皆染上几许忧愁,老妇人叹道:“听说仙人只为开了慧根的有缘人点化,所以不是人人都能得仙人指点迷津,可能得仙人言者,听说各个都正切心事,灵验得不行,所以尽管未必能蒙仙人指点,大家也都想赶去碰碰运气。唉,只是不知道我老婆子的这番诚心,能不能感动仙人……”
另一人回道:“总要试试才知道不是?只要我们能在仙人跟前拜拜,心怀至诚,兴许真能得偿所愿呢?”
这样说着,众人便又宽慰了几分,话语间满是期盼。
一路入了观内,队伍依旧蜿蜒,凌月麻烦前后的叔婶帮着照看老妇人,与江风之行至一旁,有些焦心地道:“这样排队进去太慢了,让殿下挤进去也不好,不如我去把崔统领换过来,殿下在外面稍待片刻,我翻入长生殿看看?”
“我随你一起去。”
凌月一怔,明白了他的意思,略带迟疑地打量他一眼:“可殿下的身体可以么……”
江风之却未有犹豫,微颔首道:“此处距离长生殿不远,应当无碍。”
见他坚持,凌月也不好再说反对的话,便先拱手为礼:“那凌月便失礼了。”
她朝着他的方向伸出手,却在将要触及他斗篷的时刻忽而一顿,觉察到眼前的尴尬处境——若是直接将殿下连人带斗篷圈住,便像是扛起什么物件一般,不太雅观。可若是她将手伸进斗篷里面……似乎,更为不妥。
正为难着,江风之却抬手撩开斗篷一角,露出了底下束扎蹀躞带的腰身,好似全不介意眼下状况般望了望长生殿的方向:“……我们得快些行动了。”
“啊——是,”凌月急急应诺一声,依令将手掌探入斗篷之内,寻上他的腰肢,掌心下的肌肤微微一颤,让她也陡然生出许多紧张,摒了摒脑海中的杂思,她收力圈稳他的腰,咬咬牙道,“殿下也抓紧我。”
感受到一抹微凉漫上自己的腰间,她提气一纵,飞掠而起,寒风鼓进他们的衣袍,拂起如墨的发丝,凌月下意识将手拢得更紧,身形紧贴以阻挡掠过的凉意,听见他稍显紊乱的气息落入她的发心。
周遭的嘈杂皆如潮水退得很远很远,她只能听见猎猎的风声,以及彼此轻促吐出,又在空气中交缠融化的呼吸,好似天地之间只剩下他们二人,乘着无拘的风相偎前行。
片刻之后,翻飞的衣袍倏然落下,他们稳稳停在长生殿外,凌月缓缓松开覆在对方腰间的指节,退了半步,为了打破那份绮思,开口问道:“殿下……感觉还好么?”
“嗯……”江风之以手掩唇,轻轻咳了一声,微垂眼睫,飞快敛去对方才那阵悠扬长风的眷恋,轻忽地道,“无碍。”
凌月不放心地查看一眼他的面色,直觉那份局促的微红不是因风吹而致,心有所动地移了移目。
视线扫过面前那方殿宇,不由微愣,长生殿前的人流虽绵延不绝,却只分了左右两队,百姓无论年纪几何,皆虔诚地跪拜在地,双手合十望向殿宇,念念有词,如神仙座下的芸芸童子一般,蔚为壮观。也因为这个缘故,这里比之方才一路要整肃有序得多。
兵部尚书颜宣见二人款步走来,立即踏着凝重的步伐迎上前去,江风之简单说明来由之后,颜宣有些惊讶,忙请二人移步,努力压低声道:“陛下居然这么快便让飞凤军接管了凤临东街,而且……还下了立储的决心?”
“是。”
颜宣面上划过一丝喜色,可思及眼下的情况,嘴角又沉了下来,满布愁云地道:“殿下,老臣是因得知东街人潮骚乱,才特地赶来长生观把控局面,原本来之前绝不信什么仙人之说,可看长生殿内仙人点津的情况,确实是让百姓不得不信。就连微臣,也一时看不出其中端倪。”
江风之知晓他在担心什么,如今威王才刚倒台,东宫之位有了定主倾向,可静王偏在此时与仙人结缘,引起轰动,若不出意外,接下来便是静王将仙人献入宫中,得天子褒奖。可让他忧虑的并非东宫之位,而是静王这个人,以及他背后的意图。
他微微凝眉,道:“先进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