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那张老脸当即拉了下来。
另一侧,傅莽亦冷着脸,提刀匆匆从内院出来。在见到丞相的身影时,又转而满脸谦恭有礼。
“百里相国,下官,拜见相国大人。”
百里丞相面色不悦道:“光禄卿,这是在做什么?翻几块地,需要连人也扣起来吗?”
“相国赎罪,都怪下官处事不周”,说着,他转脸厉色训斥以周义为首的那几个看守道,“还不退下!”
“哼!”百里丞相怒而拂袖,从面上看,端的是性志孤高,绝不折节,委屈不已。
“相国夫人,百里娘子,让诸位受此惊吓,实在抱歉。都怪傅生入仕尚浅,失了分寸。回头,我让管家挑几样时兴之物送来,权当给夫人娘子赔罪。万望莫怪!”
绾夫人心中本也不悦,但在这风口浪尖的当头,还是少生事的好。
她抬手拍拍傅莽肩头,浅笑道:“贤侄啊,不是什么大事,这哪有人生来,便是当官的料,只要一心为民就好。”
绾夫人边说边瞟丞相,发现后者面色尤其不好,连忙应付几句便带着女儿走了。
傅莽又留下陪着百里丞相寒暄一会儿,方才离去。
待出相府,疾风赶忙问他:“世子,可有发现公主的踪迹?”
傅莽猛然回头,眼神凶狠,犹一支淬了剧毒的箭直直射向相府。
“没有,这个老狐狸,或许真的没有将人带回府,但也不会离得太远。”
“昨夜已经将大牢与相府途中搜过一遍,那我再去吩咐,要他们重搜?”疾风问道。
傅莽点头应好。
北风卷来清爽好闻的气息,像青松,又有几分苍兰的余味。
傅莽仰头,微眯上眼,深嗅着这冬日里残存的生机。睁开时,强光刺得他迷眼。
是太阳。云,终于散了!
疾风有些心酸,好言相劝道:“世子,要不眯一会儿吧,都三日未曾合眼了。”
三日?都有三日未见过她了吗?早知如此,怎么也该抽空回家见一见的。
他摆摆头。
现在她身陷囹圄,叫他怎么安得下心休憩?
“走!”他想着,这于心难安的苦,怎么能就他一个人受着,那些始作俑者也该体会体会。
倘若他们还有心的话!
“去哪儿?”疾风糊里糊涂地问道。
“先去趟大牢,再入宫。”
温暖的阳光穿过那扇小窗,斜斜打在阴冷的地上,打在一双蜷缩的腿上。
“太阳出来了。”
别允的声音极轻,轻得好像空中漂浮着的那些细细小小的微尘,轻轻挥手,便能拂散。
百里皇后仍在她对面。圣旨来之前,她也只能委屈自己,继续委身在这牢里。
只是二人所处的环境天差地别。
彼端是狱,此端却像女子闺房,不过简陋些。
此端之人惺忪睁眼,瞥了彼端之人一眼,又毫不在意地阖上。
“去将那光堵上,看得我心烦。”她随口吩咐道。
在旁边侍候的狱卒得了令,即刻去办。不多会儿,便拿了件衣裳回来,用刀柄举上去将窗口遮住。
狱卒晃晃悠悠,看的百里皇后直皱眉。
“废物!”她叱着。
另一边的狱卒立即跑过去,“走开,这点事儿都办不好。”
待经过别允身旁时,嫌她挡路,还重重踢了一脚。
她吃痛,连连吸气。
皇后忙道:“不知轻重的东西,这可是今上最宠爱的清平公主,傅太后的心头肉,若是踢坏了,便是将你们十八代祖宗请来,都赔不起这罪。”
闻言,狱卒装模作样地道歉道:“请皇后恕罪,公主恕罪,小人无心之过。”
皇后满意地点点头。
别允又饿又冷,头昏眼花,狱卒那一脚倒是让她短暂地清醒过来。
“皇后。”她气若游丝。
“嗯?”百里皇后好整以暇地望着她。
“丞相有没有与你说过,我不能死?”她在赌,赌皇后的杀心和理智,哪一个更强。
百里皇后气得咬牙切齿。
“去,拿点吃的过来。”
别允苍白的脸上溢出一个心满意足的笑,她就知道,她没那么轻易死。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几个狱卒抬来满满的三桌食案,放在皇后身旁。
“请皇后享用!”
百里皇后挑来挑去,最后,从中拿起一块白饼,蹲在牢前,问她:“想吃吗?”
别允用力点头。
“想!”
“想,就过来,爬过来!”
别允从没觉得自己这具身体如此沉重,像个累赘,被踢到的腹部也如撕裂般,可她好饿,从未像今天这般觉得饿过。
就在她咬着牙拼尽全力爬到围栏边时,那张白饼像流星一样,从她眼前一闪而过。
百里皇后起身,拍拍手上并不存在的碎屑,得意地俯视着脚下没有任何表情的女子。
“拿走吧。这种东西,本宫光是闻着,就觉得恶心。”
别允不理她,循着刚刚划过的方向找去,转身爬向那块闪闪发光的白饼,抓在手里,大快朵颐起来。
“咳,咳咳咳!”饼太干,她吃得又急,呛得她剧烈咳嗽起来。
“还不快给她拿水?她若呛死,皆是你们的罪过。”
狱卒听令,忙出去端水。
别允才不管这是哪里的水,又什么样的碗装的,她接过来,咕咚咕咚地小口喝着。
然后,就着剩下的水,慢条斯理地吃完整张饼。
她坐在地上,与皇后隔着栏杆对视,眼神幽若深不见底的寒潭。
“干嘛这么看我?我对你已经算不错了。毕竟,那些人的下场,你不是知道吗?”皇后说这话时,脸上还噙着笑。
她觉得,现在的别允,才真正像笼中雀,卑贱地嗟食,任她挑逗。
别允腹中还饿着,但比起先前,已好过太多。她不知想起什么好笑的事,眉眼弯弯,看向百里皇后。
“舅母,有一件事情,困惑阿允许久,总归也逃不出您的掌心了,舅母为我解解惑,可好?”她问。
皇后上下打量她一番,而后正色道:“说。”
“舅母,有没有爱过人?”
别允转身,仰躺在一旁的稻草堆上。
“天地广阔,少年情长。像舅母这样生来尊贵的人,有没有什么憾事呢?”
女子声音清浅,勾起皇后一段段嬉笑怒骂的往事。
遗憾吗?皇后想着。
年近不惑,她确实常常想起往事。
人们都说,只有上了年级的人,才会经常回忆以前的事情。因为前路尽了,只有往事可追。
“说我做什么,不如说说你那个好郎君。”皇后不愿被她牵着鼻子走,打岔道。
别允欣然接下这个话茬。
“傅莽?他也没什么好说的。若非要说,他今日应是去搜府了吧。”
“你猜,他是先找你呢,还是先办事?”
“无所谓,我不在意!”她脸上笑着,眼中尽是淡然与无谓。
“你倒豁达,不枉我常要清和与你好好学一学。就是不知,是真不在意,还是装不在意!”
皇后从容地饮着茶,时不时抬眼与她聊上两句,若非此地是牢狱,这一幕不知有多和谐。
清和吗?
别允忽然想起,不知清和现在在做什么?
她不知,早在皇后被下狱时,便有口谕同时送到安乐宫,要清和公主禁足一月,名曰修身养性。
清和急得在宫里转圈圈,然圣上金口玉言,百米之内,不得有一丝流言蜚语。
她便只能干等着。
另一头,傅莽策马往大牢赶,却在行至半路,被太子府上的幕僚叫走。
万春园后院,傅莽拱手道:“微臣怠惰,不知太子何时归府,自请责罚。”
太子王翼当即快步至他身前,扶着他的手抬起。
“快些起来,你我之间,何须如此!”
傅莽顺着力道起身,见屋中除了太子,还有将来的太子妃孟氏朝颜,而她的身旁,竟站着一个熟人,是瑾夫人。
可她,不该在长公主府吗?
再一想,这会面的地点为何恰好是她的万春园,难道,这也是她的计策?
他如是想着,可当着一众的面,他不好问。
时间紧迫,好在太子主动问起。
太子问道:“相府西园,有挖出什么吗?”
“还未。”他答。
“那我阿允姊姊,找到了吗?”太子抓着傅莽的胳膊问他,眼神恳切,关切之情不言而喻。
“也没有。”他摇摇头。
太子眼神瞬间黯淡,手臂失力,慢慢脱垂下来。
这时,一旁的孟娘子说话了。
“今早婶婶来我府门前,与我说百里丞相将清平公主抓走了,求我帮一帮她”,她看着瑾夫人,说道,“我本还不信,只说让她随我一道来求求太子。如今看来,这事竟是真的?”
瑾夫人眼含热泪,重重点头。
“公主深夜担忧狱中的皇后,故而去探望,谁知竟是有去无还。”
傅莽见瑾夫人这样,便知此间并非别允的计谋。
难道说,她这一行,竟是未给自己留下任何后路?
他心里忽然好痛,像是被揪住了攥紧了,痛得上不来气。
“那怎么办,她孤零零一个女子,那狗东西究竟会将她弄到哪里去?”
屋中之人无不垂头丧气。
忽而,太子怒问道:“相府查过了吗?一砖一瓦,都查过了吗?”
傅莽阴沉回他:“我亲自带人去搜的。”
如此,太子再不言。
傅莽的为人,他再清楚不过,倘若连他都找不到,要么藏得十分之深,要么,就是真的没有。
“昔日,音音邀我去府上,途径相府书房时,曾在那后面见到一片齐人高的莲花,我甚为惊。”孟娘子适时出声,众人均看向她。
听她继续道:“音音笑我没见过世面,说那池子的花养得极好,她幼时与人躲猫猫不慎掉入池中,还好当时丞相就在不远处,再后来,家中就不允她去书房附近了。”
说完,她将目光投向傅莽道:“不知世子今日搜查时,可曾见到那莲池?”
另一侧,傅莽亦冷着脸,提刀匆匆从内院出来。在见到丞相的身影时,又转而满脸谦恭有礼。
“百里相国,下官,拜见相国大人。”
百里丞相面色不悦道:“光禄卿,这是在做什么?翻几块地,需要连人也扣起来吗?”
“相国赎罪,都怪下官处事不周”,说着,他转脸厉色训斥以周义为首的那几个看守道,“还不退下!”
“哼!”百里丞相怒而拂袖,从面上看,端的是性志孤高,绝不折节,委屈不已。
“相国夫人,百里娘子,让诸位受此惊吓,实在抱歉。都怪傅生入仕尚浅,失了分寸。回头,我让管家挑几样时兴之物送来,权当给夫人娘子赔罪。万望莫怪!”
绾夫人心中本也不悦,但在这风口浪尖的当头,还是少生事的好。
她抬手拍拍傅莽肩头,浅笑道:“贤侄啊,不是什么大事,这哪有人生来,便是当官的料,只要一心为民就好。”
绾夫人边说边瞟丞相,发现后者面色尤其不好,连忙应付几句便带着女儿走了。
傅莽又留下陪着百里丞相寒暄一会儿,方才离去。
待出相府,疾风赶忙问他:“世子,可有发现公主的踪迹?”
傅莽猛然回头,眼神凶狠,犹一支淬了剧毒的箭直直射向相府。
“没有,这个老狐狸,或许真的没有将人带回府,但也不会离得太远。”
“昨夜已经将大牢与相府途中搜过一遍,那我再去吩咐,要他们重搜?”疾风问道。
傅莽点头应好。
北风卷来清爽好闻的气息,像青松,又有几分苍兰的余味。
傅莽仰头,微眯上眼,深嗅着这冬日里残存的生机。睁开时,强光刺得他迷眼。
是太阳。云,终于散了!
疾风有些心酸,好言相劝道:“世子,要不眯一会儿吧,都三日未曾合眼了。”
三日?都有三日未见过她了吗?早知如此,怎么也该抽空回家见一见的。
他摆摆头。
现在她身陷囹圄,叫他怎么安得下心休憩?
“走!”他想着,这于心难安的苦,怎么能就他一个人受着,那些始作俑者也该体会体会。
倘若他们还有心的话!
“去哪儿?”疾风糊里糊涂地问道。
“先去趟大牢,再入宫。”
温暖的阳光穿过那扇小窗,斜斜打在阴冷的地上,打在一双蜷缩的腿上。
“太阳出来了。”
别允的声音极轻,轻得好像空中漂浮着的那些细细小小的微尘,轻轻挥手,便能拂散。
百里皇后仍在她对面。圣旨来之前,她也只能委屈自己,继续委身在这牢里。
只是二人所处的环境天差地别。
彼端是狱,此端却像女子闺房,不过简陋些。
此端之人惺忪睁眼,瞥了彼端之人一眼,又毫不在意地阖上。
“去将那光堵上,看得我心烦。”她随口吩咐道。
在旁边侍候的狱卒得了令,即刻去办。不多会儿,便拿了件衣裳回来,用刀柄举上去将窗口遮住。
狱卒晃晃悠悠,看的百里皇后直皱眉。
“废物!”她叱着。
另一边的狱卒立即跑过去,“走开,这点事儿都办不好。”
待经过别允身旁时,嫌她挡路,还重重踢了一脚。
她吃痛,连连吸气。
皇后忙道:“不知轻重的东西,这可是今上最宠爱的清平公主,傅太后的心头肉,若是踢坏了,便是将你们十八代祖宗请来,都赔不起这罪。”
闻言,狱卒装模作样地道歉道:“请皇后恕罪,公主恕罪,小人无心之过。”
皇后满意地点点头。
别允又饿又冷,头昏眼花,狱卒那一脚倒是让她短暂地清醒过来。
“皇后。”她气若游丝。
“嗯?”百里皇后好整以暇地望着她。
“丞相有没有与你说过,我不能死?”她在赌,赌皇后的杀心和理智,哪一个更强。
百里皇后气得咬牙切齿。
“去,拿点吃的过来。”
别允苍白的脸上溢出一个心满意足的笑,她就知道,她没那么轻易死。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几个狱卒抬来满满的三桌食案,放在皇后身旁。
“请皇后享用!”
百里皇后挑来挑去,最后,从中拿起一块白饼,蹲在牢前,问她:“想吃吗?”
别允用力点头。
“想!”
“想,就过来,爬过来!”
别允从没觉得自己这具身体如此沉重,像个累赘,被踢到的腹部也如撕裂般,可她好饿,从未像今天这般觉得饿过。
就在她咬着牙拼尽全力爬到围栏边时,那张白饼像流星一样,从她眼前一闪而过。
百里皇后起身,拍拍手上并不存在的碎屑,得意地俯视着脚下没有任何表情的女子。
“拿走吧。这种东西,本宫光是闻着,就觉得恶心。”
别允不理她,循着刚刚划过的方向找去,转身爬向那块闪闪发光的白饼,抓在手里,大快朵颐起来。
“咳,咳咳咳!”饼太干,她吃得又急,呛得她剧烈咳嗽起来。
“还不快给她拿水?她若呛死,皆是你们的罪过。”
狱卒听令,忙出去端水。
别允才不管这是哪里的水,又什么样的碗装的,她接过来,咕咚咕咚地小口喝着。
然后,就着剩下的水,慢条斯理地吃完整张饼。
她坐在地上,与皇后隔着栏杆对视,眼神幽若深不见底的寒潭。
“干嘛这么看我?我对你已经算不错了。毕竟,那些人的下场,你不是知道吗?”皇后说这话时,脸上还噙着笑。
她觉得,现在的别允,才真正像笼中雀,卑贱地嗟食,任她挑逗。
别允腹中还饿着,但比起先前,已好过太多。她不知想起什么好笑的事,眉眼弯弯,看向百里皇后。
“舅母,有一件事情,困惑阿允许久,总归也逃不出您的掌心了,舅母为我解解惑,可好?”她问。
皇后上下打量她一番,而后正色道:“说。”
“舅母,有没有爱过人?”
别允转身,仰躺在一旁的稻草堆上。
“天地广阔,少年情长。像舅母这样生来尊贵的人,有没有什么憾事呢?”
女子声音清浅,勾起皇后一段段嬉笑怒骂的往事。
遗憾吗?皇后想着。
年近不惑,她确实常常想起往事。
人们都说,只有上了年级的人,才会经常回忆以前的事情。因为前路尽了,只有往事可追。
“说我做什么,不如说说你那个好郎君。”皇后不愿被她牵着鼻子走,打岔道。
别允欣然接下这个话茬。
“傅莽?他也没什么好说的。若非要说,他今日应是去搜府了吧。”
“你猜,他是先找你呢,还是先办事?”
“无所谓,我不在意!”她脸上笑着,眼中尽是淡然与无谓。
“你倒豁达,不枉我常要清和与你好好学一学。就是不知,是真不在意,还是装不在意!”
皇后从容地饮着茶,时不时抬眼与她聊上两句,若非此地是牢狱,这一幕不知有多和谐。
清和吗?
别允忽然想起,不知清和现在在做什么?
她不知,早在皇后被下狱时,便有口谕同时送到安乐宫,要清和公主禁足一月,名曰修身养性。
清和急得在宫里转圈圈,然圣上金口玉言,百米之内,不得有一丝流言蜚语。
她便只能干等着。
另一头,傅莽策马往大牢赶,却在行至半路,被太子府上的幕僚叫走。
万春园后院,傅莽拱手道:“微臣怠惰,不知太子何时归府,自请责罚。”
太子王翼当即快步至他身前,扶着他的手抬起。
“快些起来,你我之间,何须如此!”
傅莽顺着力道起身,见屋中除了太子,还有将来的太子妃孟氏朝颜,而她的身旁,竟站着一个熟人,是瑾夫人。
可她,不该在长公主府吗?
再一想,这会面的地点为何恰好是她的万春园,难道,这也是她的计策?
他如是想着,可当着一众的面,他不好问。
时间紧迫,好在太子主动问起。
太子问道:“相府西园,有挖出什么吗?”
“还未。”他答。
“那我阿允姊姊,找到了吗?”太子抓着傅莽的胳膊问他,眼神恳切,关切之情不言而喻。
“也没有。”他摇摇头。
太子眼神瞬间黯淡,手臂失力,慢慢脱垂下来。
这时,一旁的孟娘子说话了。
“今早婶婶来我府门前,与我说百里丞相将清平公主抓走了,求我帮一帮她”,她看着瑾夫人,说道,“我本还不信,只说让她随我一道来求求太子。如今看来,这事竟是真的?”
瑾夫人眼含热泪,重重点头。
“公主深夜担忧狱中的皇后,故而去探望,谁知竟是有去无还。”
傅莽见瑾夫人这样,便知此间并非别允的计谋。
难道说,她这一行,竟是未给自己留下任何后路?
他心里忽然好痛,像是被揪住了攥紧了,痛得上不来气。
“那怎么办,她孤零零一个女子,那狗东西究竟会将她弄到哪里去?”
屋中之人无不垂头丧气。
忽而,太子怒问道:“相府查过了吗?一砖一瓦,都查过了吗?”
傅莽阴沉回他:“我亲自带人去搜的。”
如此,太子再不言。
傅莽的为人,他再清楚不过,倘若连他都找不到,要么藏得十分之深,要么,就是真的没有。
“昔日,音音邀我去府上,途径相府书房时,曾在那后面见到一片齐人高的莲花,我甚为惊。”孟娘子适时出声,众人均看向她。
听她继续道:“音音笑我没见过世面,说那池子的花养得极好,她幼时与人躲猫猫不慎掉入池中,还好当时丞相就在不远处,再后来,家中就不允她去书房附近了。”
说完,她将目光投向傅莽道:“不知世子今日搜查时,可曾见到那莲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