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晴小时候也当过几年家里的掌上明珠。

    爸爸高大帅气,妈妈娇小美丽,像老话说的,夫妻恩爱时,生下的孩子也聪明伶俐,于晴打小出了名的活泼机灵。

    一家三口路过的地方总留下欢声笑语,一度是街坊四邻里的佳话。

    她爸妈都有点学历,爱看杂书爱看剧,妈妈王春枝尤其爱看琼瑶,于晴差一点就要成为婉君、紫菱、含烟中的一个,适逢《青青河边草》上映,王春枝对演员何晴的美貌心动不已,心服口服承认她的美貌在自己之上。

    在于晴和于又琳之间摇摆了些时日,于晴这个名字终于尘埃落定,王春枝希望女儿生得和何晴一样美。

    爸爸于彦辉那时候惟老婆命是从,他也不管家里老辈的异议,等到了日子,火速登记好,回来找老婆邀功。

    老于家本来就看不惯王春枝仗着于彦辉宠爱,加上自己好姿色,还有点学问,成天在他们面前自命清高,现在生了个闺女不说,又不让孙女叫他们老家有讲究的“招娣”,简直罪加一等。

    而先前唯一能共情她的大嫂,看着被于彦辉捧在手心的于晴,再看看自己怀里的来娣,上小学的若男,一口怨气无处撒,连带着再看不惯享受特殊待遇的王春枝。

    好了,这下老于家老老少少没一个不厌恶王春枝的了。不过王春枝也不在乎,她是仗着于彦辉的爱,也只图于彦辉的爱,旁的根本她就看不上。

    公婆和王春枝本就关系不好,农村地里活儿多,老大老三家的孩子也要带,他们不愿意也腾不出手来城里帮忙。王春枝只能冒着风险,辞职在家带娃。

    好在她性格外向,开朗积极,让家里整天充满快乐气息,于晴也被养得古灵精怪,时常顽劣。于彦辉那时候工资还算够用,王春枝老父亲尚在世,娘家虽说不能来帮忙,各种补贴是常有的。

    于晴四岁的时候,于彦辉放弃了当时难得十分稳定的工人岗位,选择出来单干。王春枝问娘家借了钱,于彦辉自己也凑了钱,夫妻两人也确实轰轰烈烈地大干了一场。

    那两年,于晴很多次被很多人调侃,说她很快会成为大老板家的千金小姐。

    她还记得自己开心地问王春枝,大老板家的千金是什么派头。

    王春枝笑了笑,说,这还不知道啊,就和你看的还珠格格一样,你想要什么有什么,所有人都宠你都爱你,别人都得听你的,你啥也不用做,你只要天天开心就行了。

    于晴说,还珠格格也不开心啊,进了宫里小燕子常常哭。

    于彦辉说,格格多不自由,等爸爸妈妈成了大老板,保证让晴儿以后当个比格格还厉害的大小姐。

    那时候于晴多骄纵,除了总也不爱理她的沈家小哥哥,家属院这一片地方于晴到哪儿都是众星捧月的小公主,到哪儿都一呼百应。

    于晴记事早,很多幸福片段她都记得,印象里上一年级之前日子都顺风顺水,爸爸妈妈偶有小吵小闹,但没啥大情况。

    后来,也就半年里,他们有声有色蒸蒸日上的事业说失败就失败了。

    那年以前家里源源不断新添置的东西,在那年统统摔了个稀碎,有王春枝摔的,有于彦辉摔的,于晴叽叽喳喳小鸟一样的脾性也在那一年被两个人呵斥着摔了个稀碎。

    他们互相骂着难听的话,女人骂男人没骨头,男人骂女人浪蹄子,屋里头的人大声骂,屋外头的人小声骂,两人这一段佳话此时仍为人津津乐道,只不过变笑话。

    爱情没了,爱情的结晶于晴也理所当然沦为小白菜,爹不疼娘不爱,多看一眼都立马从中看出对方讨厌的脸,各奔前程的两个人谁都不想要这个拖油瓶。

    但相爱过的人或许还是有默契。

    在说好正式商榷抚养问题的日子里,两个人不约而同的爽约。

    两夫妻这段日子时常不归家,塞给邻居大姐两张大面额的,托她每日照看着点小孩的饭食,这钱不少,吴玉英不敢要,王春枝硬塞。自那之后,吴玉英带于晴回家吃顿晚饭也是常有的事儿。

    而这一回,连着一日三餐给锁在家里的于晴,送了小半个月的饭,还等不回那两夫妻中的任一个,吴玉英便知道这孩子惨了,没人要了。

    吴玉英心肠软,也看在那两百块钱的份上,费心费力给孩子联系上农村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说养不起,甚至都没来看一眼。

    后来,孩子住邻市的姥姥来了。王春枝是老幺,这姥姥看着,在那时候可以当王春枝的姥姥。她把那两百块钱塞给孩子姥姥,老人家不要,让她安心自己收着。

    一年还没凑整,吴玉英赶巧听邻居八卦,说于晴那姥姥突然发病走了,家里小辈要把她送人。还说老太太是气死的,从把人领回去就挨旁人笑话,挨自家数落,毕竟痴鸡母抱鸭儿,痴家母养外孙。

    老太太最小的儿子离异后一直和娘住,原本也愿意搭把手,照看这孩子,但今年,这位小舅舅好不容易又成了家,说什么也不愿出面把这小累赘带到新家里去。

    人们又想起孩子爸妈辉煌的那两年,牌桌上动辄就是旁人几个月的薪水,或笑或叹这孩子就不是小姐命。

    吴玉英愣了愣,才意识到这说的是从前邻居家的小闺女。

    也不知道隔着几百公里,八卦怎么还能跑这么快,好像人家还在这小院儿里住着,他们就搁人门口偷听到了似的。

    早先她还羡慕王春枝命好,出生就是家里老幺,打小没吃过苦,还能上学,人长得漂亮,性子天真热闹,嫁人又遇着好丈夫,长得俊能赚钱疼媳妇,现在她是一点不羡慕了,回头瞧瞧自己没大本事,胜在老实忠厚的丈夫,想想两个聪颖儿子,再看看自家这两年走上正途的小卖铺,不由暗自庆幸。

    本来她也就是随大流叹一叹这孩子命苦。

    她承认,可能确实比别人多叹了两句。

    于彦辉夫妇把于晴锁在家里的日子里,她回回送饭,都能听见小姑娘无助的哭声。爸爸,妈妈,她哭哑了嗓子,也得不到回应。

    最后,防盗门上的纱网都被小姑娘掏了个洞,小脸在铁门上压到变形,边哭边往外看,仿佛恨不得从那坚硬的花纹里钻出来。

    吴玉英也是个做母亲的,这些记忆一想起,心脏便要揪成一团,那几日更是常常涌进她脑海。

    而后来,那年夏天的再遇,常让她感慨命运无巧不成书。

    当时她带着刚刚中考完的老大去邻市探亲,来回搭乘朋友的顺风车,下午为了早点回家,母子俩帮着一起上货。

    炎炎夏日,两人帮忙上完货,汗衫都能拧出水。她给儿子买来雪糕和冰汽水,叮嘱他慢点吃,俩人回车旁边等朋友忙完出发。

    其他年级的学生还没放暑假,这个点正好放学,街上大大小小的学生三五成群结伴回家。

    她一眼就看见那个身上仨书包,落了单的小孩,心想这谁家孩子,怕不是挨欺负了。仔细一看,这不就是小于晴。

    她又瘦又小,面如菜色,一头短发湿哒哒贴头皮上,微驼着背,在平地上爬坡一样垂头走路。三个硕大的书包似乎快把她压垮了。

    这哪还是曾经那个小公主,这简直像个小乞丐。

    吴玉英震惊于她的变化。

    她跑过去喊她,小姑娘眼神怯生生不敢应,抱着书包快走几步,吴玉英追着说了好多话,她才停下脚步同她说话。

    听吴玉英不断提醒,终于想起来眼前是谁,小姑娘竟然主动喊了她一声“姨”,弱弱地,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喜悦。

    吴玉英心里一软,开心应下。她带她到自己车边休息,给她买饮料,拉着儿子给她认,问她现在的生活。出乎意料的是,小姑娘怎么都说好,不多说话,有问有答,只是不肯放下身上的包,总紧紧抱着。

    没聊几句,几个大点的小孩找过来,凶巴巴喊于晴快走。

    于晴立马站起身,沉甸甸的大书包坠得她一晃,吴玉英忙扶住她,喊她稍等等。于晴摇摇头,脆生生地说“谢谢姨,姨再见”,然后吃力地跑走。

    吴玉英回头,看见她买给她的饮料原封不动躺在小马扎上。她追上去,把刚买的一袋吃食塞给于晴。

    于晴不要,吴玉英性子急,一皱眉脸色就不好看,于晴明显是害怕了不敢再拒绝,朝她道谢。

    吴玉英总算心里踏实了,让于晴快回家,正好司机朋友远远喊她出发。

    他们的车也走于晴的方向,吴玉英下意识寻找她的身影,在转角看见灰头土脸的于晴,正费力地把不知怎么掉到地上的书包背回去。

    不远处几个小孩子提着袋子分食的零嘴,不就是她刚买给于晴的。

    吴玉英气不打一处来,让朋友停车,她气哄哄走过去想给那几个小孩一个教训,走近了对上小于晴水汪汪的眼睛,又冷静下来,她揍那些小孩,那些小孩的家长说不定会揍于晴。

    她让于晴等着,去附近的小卖铺又买了点糖果零食,夹藏着总数20块的零钱塞进于晴兜里,虎着脸嘱咐她要自己偷偷吃,不准给别人。于晴呆呆地仰望她,没反应。

    儿子过来催她,再不赶紧天一黑路难走,她急急忙忙回车上,扒在车窗前跟于晴摆手。于晴不肯走,眼巴巴看了她一路。

    她回家把这事跟丈夫沈有成一说,两个人轮流唉声叹气,私语到深夜,骂着于彦辉夫妇睡过去。

    吴玉英隐隐有些别的念头,自己都不敢相信。直到有一天,她又在夜里说起于晴,沈有成默了默,忽然问她是不是想收养于晴。

    吴玉英语塞,而后支支吾吾地承认,很快自己找出很多理由来证明这个想法的不可行。沈有成怅然地应和她一声,没再说话。两人翻个身,赶紧睡下。

    事情转折在秋日。

    吴玉英常搭那个朋友的顺风车,那天路上闲聊,给她说听邻市朋友传的,于晴那小丫头偷钱,叫她大舅打到骨折住院了,怕是很快就要被送到福利院去。

    听得吴玉英一惊,她觉得于晴也不像会偷钱的孩子,这里头别有什么隐情。

    朋友说,就是咱们去进货那时候,没两天,她大舅还是谁,从她兜里零零碎碎翻出20块钱来,问她哪来的,小孩估计吓着了,也说不明白,不就气得大人给她一顿揍,不知道怎么打的都去住院了,看样下手不轻。

    吴玉英心跳得厉害,激动地说了一大通,朋友也没听明白,只能安慰她回家再想办法。

    吴玉英回家跟丈夫说,说着说着哭起来,这不就是自己害了这个孩子,她哭诉自己脑子笨,没想那么多,给人孩子害成这样,愧疚得喘不过气。

    沈有成安抚她,说陪她去看看那孩子,顺便给那家大人把事情解释清楚。

    两个人走那么一趟,见了病歪歪的于晴,回来都很沉默。

    她乖巧懂事又不受待见的样子,着实让两个老实人揪心。

    沉默了好几个夜晚,吴玉英开口,话说到一半,沈有成就说支持她。

    吴玉英感动得抹眼泪,沈有成抱抱她,说,怎么还养活不了一个孩子,明天就忙活起来,打听打听手续流程,该沟通的沟通,该准备的准备。

    最重要的是问问孩子意见。一切的前提是孩子愿意。

    事情远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法律和手续上一道道坎儿,吴玉英夫妻也不符合当时的收养条件,夫妻俩轮流各处跑动,寻求解决办法。

    “每天两眼一睁,就是求爷爷告奶奶,”排队期间,吴玉英和人唠起嗑。

    等轮到她的号,吴玉英迫不及待小跑过去,心慌又激动,“怎么样?可以了吗?”

    已然熟识的办理人员摇摇头,几分无奈,“你这个条件就是不符合啊,我替你问了一圈,就没这个先例。要不还是算了,就让孩子在舅舅家住着吧。”

    吴玉英急得直拍大腿,“哎哟,那哪能一样啊。”

    对面见她着实诚心,左右扫视过后,道,“那你下班再来找我。”

    中午,吴玉英掐点带着饭盒来了,就在门口守人,见人家往外走,她扬起笑脸跟过去,送上饭盒。

    对面客套两轮接过去,盖一掀,热气腾腾鲜香扑鼻,笑脸骤现,“姐啊,你真是客气了!”

    吴玉英摇头,笑着说好话,耐心等人饱餐后指点一二。

    对面也不拿腔作势,边吃边和她聊起来,“这事儿其实不用那么较真,收养不行,但收留行呐,只要征得家属同意,把孩子寄养在你家就是了,这么好的事,也没有家属不同意的。”

    见吴玉英面上忧愁,她忖度又道:“你是不是怕孩子白养了,将来长大就跑了?这个说实话操心也没用,有法律关系跑了的也不少,再说你俩儿子,还缺一个小丫头养老不成?”

    吴玉英听到这,挥手不赞同地“哎”一声,“我可不图她啥,我就是想她好,那不走收养以后孩子上学啥的手续咋整?”

    两个人就于晴户口问题仔细探讨过,吴玉英千恩万谢地把人送回去休息,拿着空饭盒骑车往家赶。

    关关难过关关过,马不停蹄地到处周旋,腊月十九那天,吴玉英夫妻俩终于把于晴健健康康接回了家。

章节目录

拿不下的小于老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壮壮不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壮壮不胖并收藏拿不下的小于老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