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一座座店铺门面,迎着还算和煦的阳光,邹漪和乐康就这么悠哉悠哉的走着,既像散步,又像是赶路。

    眼看就要到了,一路走来,邹漪的眼睛将四周看了个遍,越靠近目的地,沿路的铺子越少,果真如乐康所说,给她找了个远离闹市的铺面。

    到了地方,留竹茹和护卫在门口,只有乐康和邹漪两个人进去了,竹茹本想跟随,但邹漪用眼神制止了她的举动,因此她也就在门口守着了,但时不时的还是会将目光望向里面,仿佛这不是间铺子,而是危机四伏的绝地。

    邹漪跟在乐康身后,慢慢走近这间绸缎铺子,只见这铺子里还剩下许多未被拿走的新绸缎,她走上前去用手轻轻摸了摸,本想开口问询,不料乐康这时开口了。

    “这家绸缎铺子的前主人是我的一位朋友,这家店卖的布料也曾深得京城妇人追捧,但他家后来遭了变故,这家铺子也因为经营不善不久就关张了,之后他又急需用钱,就把这铺子折价卖给了别人。”乐康在前面转过头来,平静的说道。

    邹漪也停了脚步,静静的听着他的叙述。

    “可接手那人又不是做绸缎生意的,就只好将这铺子租给别人继续做绸缎生意。但不知怎的,似是自那以后这家店就犯了星煞,租户做生意屡屡亏钱,前后换了好几位租客,到最后都无人敢租了。前些时日我到东市寻宅子,碰巧听说了这家铺子的东家急着找租客,连租金都降了三成,我瞧着这里地段还行,价格公道,就租下来了。”说到这里,他的声音逐渐变小。

    他偷眼去瞧邹漪,心里有点心虚,担心邹漪觉得自己拿个晦气的店铺敷衍她,但天地良心,他仔细找人打听了前几任租客的事,还用心分析了那几个租客为什么血本无归的原因。究其根本,那几位租客都是想蹭这家店前任主人的关系,没一个有自己的人脉客源,而这家店的老主顾见不是以前的店主,布料又不似以前那般精致,渐渐的都不再来了,绝对不是这里的风水有问题(他特地找堪舆师看过,那堪舆师满是自信的跟他打包票说这里的风水绝对没有问题),将这里改成医馆给人看病,想来应该是可行的。

    但邹漪的脸上没有半分不满,而是兴致勃勃的看着这里剩下的布匹,冷不丁的冒出来一句“敢问公子,这家店的前任主人是位女子吧?”

    乐康摸不准她的态度,闻言愣了一下,“邹姑娘何出此言?”

    邹漪放下手里的布料,平静说道:“小女子虽见识不广,但在北地时也曾给一些官宦人家的小姐夫人治过病,这里的妆花锻,浮光锦,月华锦都是如今官家女子喜欢的种类,如此看来,这家店的前任店主是要时时和那些夫人小姐打交道的,若是个男子时刻在侧,想来会有些不方便吧?”

    乐康仔细琢磨她这一番话,感觉她的逻辑没问题,若是个不知情的肯定也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但事实却截然相反,“姑娘的一番推论在下十分佩服,但恐怕要让姑娘失望了,这家店的前任主人是位男子,货真价实的男子。”

    邹漪只觉得惊讶,能将一家绸缎铺子经营的风生水起,闻名京城贵妇圈的人物,想来应当是位女子,不曾想竟然是个男人。但转念一想,都说女为悦己者容,女子穿衣不单是为了美观好看,让自己赏心悦目,大多数已婚妇人穿衣打扮多半都是为了讨自家夫君欢心,得自家夫君赞赏,而男人的心思自然是男人最懂,所以一个男子能将绸缎生意做的这么好,也不是不能理解了。

    邹漪没有丝毫猜错答案的尴尬,反而跳过这个话题,由衷的对乐康表达内心的感谢:“这间店铺远离闹市,环境安宁,甚合小女子的心意,多谢公子,今后若有相召,小女子定会全力以赴,以表对公子的感激之情。”

    “姑娘切莫这样说,本就是在下邀姑娘进京的,为姑娘安排好一切是在下的分内之事,担不起姑娘的谢字,只望姑娘今后能在京城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乐康满脸严肃,同样回以衷心的祝福。

    接下来乐康又陪邹漪好好的逛了逛这家店的内部环境,回程途中又打道京兆府,在里面找庄宅部出具租赁文书,明确的写明了邹漪与乐康之间的租赁关系和以后医馆赚钱之后的分成关系,邹漪此时胸口的大石头放下了大半,今后也不怕乐康反悔了,于是发出了会心的笑容,但是这种神情在一旁的乐康看来却是无比的刺眼,想想自己这么多天费心费力地为她找房宅,不由得在心里暗自骂一句你个没良心的。

    三天后,邹漪就与竹茹和南星搬出了乐康的府邸,一行三人搬去了安居坊的宅院里居住,纵使乐康苦苦挽留邹漪也不为所动。

    乐康虽然万般不舍(心里十分后悔这么早找到房子,早知道就该多拖一些日子),但临行前乐康还是赠了邹漪许多点心和一笔银子,这把邹漪都弄的不好意思了,最终含泪收下(她的钱花的就剩下几吊铜板了,就连碎银子也没了),抬眼看到乐康看自己的目光时身子不由一抖,暗思乐康昨晚难道熬通宵了?怎么眼睛这么红。

    宅子早就打扫好了,里面的家具用品都是现成的,不需要邹漪再花钱买新家具,三人又没多少行李,稍微收拾一下就入住了,乐康一路跟了过来,全程都黑着一张脸,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

    邹漪思虑再三,又带着两个丫头去东市的牙行找人帮忙介绍几个洒扫奴婢,以她现在的财力,买丫头是不可能的,她的钱还要留着开医馆,所以她只能雇几个丫头,工钱好说,最后在自己的仔细挑选以及一直尾随的乐康的帮助下,她挑了两个十岁出头的小丫头。

    这两个丫头她们都是家里兄弟姐妹众多,粮食不够吃想出来卖身为奴补贴家用的,可听说邹漪只愿签活契不愿买她们时心里本来有些不愿意,但当她们听了今后要做的事以及报酬后,又马上心动了。

    邹漪说的是,她们要做的只是每日照常打扫一下庭院,看护一下宅子,每日管两顿饭而且每月有九百文的工钱,春秋两季有衣服补贴,逢年过节还有假期和赏赐,干的好可以涨工钱等等,还没等邹漪说完,那两个小丫头当及跪下,磕头答应了。邹漪连忙让她们起身,然后当场和她们签了三年的活契。

    国朝物产丰饶,京城是一国之都,更是不可能短了日常的衣食供应。以如今的银价来估计,一两银子大概能换一贯钱,也就是一千到一千二百文铜钱,这中间的差距随国朝每年经济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以如今的米价来算,一斗米只卖五文钱,一两银子保守估计可以买大概两百斗米。这两个丫头不算其他,单算工钱,一年就能拿将近十一两银子,若再算上其他的补贴和赏赐,她们两个每人一年总共大概能拿十七两银子,也就相当于三千四百斗米。

    这算是十分不错的待遇了,要知道,国朝的官员分为九品十八级,一般的从九品官每年也就二十多两银子的俸禄,当然,朝廷还有除俸禄外其他方面的补贴,比如禄米、职田、月杂给等方面的福利,但这也十分吓人了,一个普通的洒扫奴婢的工钱竟然都快比的上一个从九品官了。

    其实这也算是常态,在这京城,高官显爵之家有身份的奴仆每年的工钱比外放的六七品官员俸禄还高的比比皆是,所以京城里也曾有官员感叹自己十年寒窗竟还比不上别人的一介家奴,这其中的苦涩不足为外人道也。

    回家的路上,邹漪又有些后悔了,她有点厚颜无耻的觉得自己的待遇太高了,自己大手一挥,完全不考虑自己的真实财力,要是到时候医馆赚不到钱,开不了工钱,那就真是丢脸丢大了。

    后面几天里,邹漪安排新招的两个丫头好好看家,要是闷了就打扫完宅子后出去逛逛,但也叮嘱她们不能跑的太远太偏了,免得被歹人拐跑了。她还分别给两人起了名字,一个叫季夏,一个叫伏月——因为她们俩都是在六月招进邹家的,这名字既好记又好听,更重要的是,有特别的纪念意义。

    绸缎铺子已经被乐康改造好了,里面的布匹都被清空了,店堂之内,是一排宽大的柜台将店堂大厅分为内外两部分。外侧是坐堂大夫设台诊病的地方,内侧有着许多中药柜存放药材(这些也是乐康的资助,邹漪深感压力山大,要是不能赚钱她真的得羞愧死),连门口的牌匾都换成了“百草堂”三个醒目的大字。

    医馆周围的人见这破落已久的绸缎铺被改造成了医馆,都深感稀奇,但是几天过去,常常是一整天下来,就没几个进来找邹漪看病的,盖因邹漪年纪轻还是个女子,别人信不过不说,找她看病的人在她看完后还会再找其他大夫问问,生怕她给自己看病看错了,这让邹漪弱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历朝历代以来,大夫郎中通常只有艺业精且名气大的资深老大夫,才能被达官贵人请去府上为自家人看病,那么报酬自然不会低。既然不用操心没钱用,又有多少大夫会闲得无聊在家里开个医馆全天等待病人上门赚取诊金呢?要知道,有那个闲工夫赚身份普通的病人的小钱,还不如多去研究医书、配配草药医方什么的来得实在。

    与之相反,开医馆的大夫大都是有本事但名气不大的人,名气不大,自然也就没什么人上门了。

    另外,身份高的,看病自然找“好”(名气大)大夫,身份低的,自身穷困,舍不得花看病的“闲钱”,通常情况下,患病之人都只喝姜汤白水什么的,自己咬咬牙挺过去。如此一来,医馆冷冷清清,许多大夫便做起了药铺老板的“兼职”,但医馆开不下去的还是大有人在,于是,历朝以来天下的医馆少之又少。

    邹漪就是那种有真本事但是名气不大的人,但这也不能全怪她,她初来京城乍到,从未在京城之人面前展露过自己的医术,要想扬名就只能等待机会,所以她也没有气馁,这才刚开始而已,后面总会变好的。

章节目录

吾为山海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马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马舟并收藏吾为山海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