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哥哥,他到底怎么了?”江衡几乎是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李昭旭的办公室,她气喘吁吁,言辞中充斥着过分的迫切和担忧。
“衡,你先冷静一下”李昭旭也同样神色凝重,却仍在竭力克制住内心泛滥着的躁动不安,艰难地维持着自己最后的理智。
“就在刚才,我收到了凌恒城许英才同志的来信,
他说,他刚刚处分了两个犯了错误的同志,罚他们去做义务劳动,其中一个叫作刘空山。”
“刘空山?!”骤然间听到那个熟悉的名字,江衡感到万分惊异,“衡,你认识他?”
“认识,我和他是高中同学,唉,这个刘空山在学校里面的时候就不太老实,总喜欢搞那些投机取巧的事情,之前张尚文同志被举报开除,就是他在幕后推波助澜搞的好事。
后来,蒋经纬搞那个流氓政策,他们家跟着一起遭了殃,他才稍稍收敛了一点,跟着我们这些最早觉醒的人一起搞宣传运动,也算是走到正路上了一一怎么,他又犯什么事了?”
“唉,他带着一帮学生,把江衍同志的家给砸了!”
“啊?他怎么敢!”江衡倾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直都是个特别胆小的人,爱出风头又害怕给自己惹麻烦,之前我们叫他一起去上街游行他都不敢,现在,他怎么能……”
“因为他在打砸之前,就已经知道江衍同志不会伤害他了。”
“唉,又是一个欺软怕硬的社会败类!之前我还真的以为他会变的好起来,原来是我看走了眼!”
“许同志告诉我,这个刘空山在高中毕业之后,也就是今年年初,带着自己的爱人,一位姓连的女士加入了他们的真理主义组织。
刘空山非常擅长于花言巧语,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也毫不紧张,说的却都是些言之无物的大话空话,只是听起来比较好听,比较震撼,比较吸引人而已,至于那些真正有用的理论知识,他是完全一窍不通。
我们的许同志哪里都好,就是耳根子软,缺乏判断能力,错误地把刘空山当作一位积极,热情,值得信任的好同志,放心地把许多重要的任务都交给他去完成。
当时,张尚文同志一连劝了他好几次他都不为所动,一直认为刘空山是个好人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成百上千的学生,一一他们都是刘空山的同龄人,选择了为一直被压抑着的命运进行反抗,加入了“真理派”的队伍中。
这些年轻人固然是斗争中的核心力量和新鲜血液,却也正因为他们的年轻而容易受到别有用心看的诱导和欺骗。
刘空山就是那个骗子,成百上千的人一一尤其是学生,沦为了他花言巧语引诱之下的牺牲品和受害者
他说要砸掉一切象征着‘权威派’反动思想的落后事物,砸掉警察局、监狱、市政府大楼和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豪华宅邸,就像叶泽霖曾经做的那样,许同志竟然也同意了,
可是,刘空山他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材实学,缺乏斗争的谋略,只会用看似慷慨激昂的言语去给学生们洗脑,让他们死心塌地地听从臣服于自己的个人魅力。
他所率领的队伍,简直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盘散沙,毫无规矩可言
而且,他根本没有自己向外人宣扬的那样,舍生忘死无所畏惧。
本质上,他确实像你说的那样,只是爱面子,好风头,一点勇气都没有,对方一开枪,本该冲锋在最前方的他早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他们的队伍本就缺乏纪律,刘空山又总是临阵脱逃,那帮反动分子还都是那么的穷凶极恶、丧失人性,许多的有志青年——他们本可以成为祖国的未来,本可以健康、快乐的活下去,却都倒在了反动分子的枪口下,在激昂的呐喊声中流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
‘刘空山这个人,每次喊口号的时候总是喊的最大声,对面枪声一响,他又总是躲的最快的那一个。’
有一个幸存下来的孩子,叫作高宇峥,把刘空山贪生怕死的行径汇报给了许同志,他却仍然不愿相信一一刘空山实在是太擅长于伪装了!”
“唉,这可真是……可惜了那么多的同志们啊!”
“后来,这个刘空山又开始带头闹事,他也实在是怕死,专挑那些‘安全’的地方去砸,江衍同志家就是这么遭殃的。
当时,他们一帮学生,大概有四、五百人,包围了江衍家的院子,刘空山说江衍是教育局副局长,是“权威派”的走狗,他一声令下,那帮人就开始不要命地砸…·
简直是一场浩劫……能砸烂的东西都被他们砸烂了,一件都不剩下,他们本来都应该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好同志,刘空山一煽风点火,他们就都做起强盗来了,
不光打砸,他们还放火,把院里的花草树木全都给烧得一干二净,因为它们长在“反动分子”的院子里,这些花花草草也都是“反动”的东西。
江衍同志根本就不敢还手——他们的人太多了,又像一群失去理智的疯子,打也打不过,讲理也讲不清,他能怎么办呢?只能任着他们为所欲为地胡来,把整个房子给搅得天翻地覆
后来,江衍同志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许英才,他这才意识到同题的严重性,把刘空山叫过来问话,刘空山还在那里狡辩,说他根本不知道江衍是自己人,只知道他是‘权威派”的官员,
张尚文同志直接把这堆狗屁不通的东西给拆穿了,说他知道江衍是江衡的哥哥,也知道对方是和自己一路的同志,就是为了在学生们中间给自己立威才这么干的,单纯是为了出风头要面子,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正义的斗争。
许英才很是愤怒,懊悔不已,认为自己一直没有认清这个小人的卑劣品性,才解除刘空山的职务,罚他去做义务劳动,也勉强算是亡羊补牢了。”
“唉,那些无法挽回的伤害,哪里是那么容易弥补的呢?”
“江衍是那么好的一个同志,为了我们吃了那么多的苦,承担着比一般人都要多得多的风险,实在是再忠诚负责不过了。
那个刘空山明知故犯,为了自己的名誉声望干下这种无耻的事情,唉,他简直就是个,就是个…实在是不可理喻啊!”
“后来,他们又是怎么处理的?我哥哥他现在怎么样了?”
“出了这件事之后,许英才也是非常自责,总认为是自己害了他,想把他们一家人都收留到组织里面——他们已经无处可去了。
正好,江衍同志也已经准备和自己从前和“权威派”分子们打交道的工作彻底一刀两断,也就答应了。
他带着妻子和女儿搬了家,顺理成章地进了组织。”
“许同志也是个好人,当时张尚文被开除了,也是他出面收留的,只可惜他就那么轻信了一个根本不可信任的小人,那么多同志因之丧生,又犯下了这么一个无法弥补的严重错误,”
“唉,谁没有犯过错误呢?现在许同志倒是自我反思了许多,也不知那个刘空山将来会不会从此改过——但愿他还能知错就改。”
“这大概是不可能了,他那个人,就跟叶泽霖一样顽固。”
本质上,刘空山其人的品行比叶泽霖还要恶劣上几个档次,想当年,叶泽霖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热血青年,只是有些固执倔强的毛病,。
至于变的自私自利,欺软怕硬,那都是后来的“污染”。
而刘空山从一开始就用心不纯、又坏又狠,一直在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为半径,画出一个损人利己的圆。
叶泽霖的固执主要体现在他的“举动自专由”上面,只要是他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无论它本身是对是错,他都会在这一条路上走到黑,但可能并不是为了从中谋求什么利益,只是单纯想让自己满足高兴,快意而已。
刘空山则完全不一样,他评判一个事物可否实施的标准不是它本身的对错与否,而是自己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是否有利可图。
就比如说在江衍家打砸的这位事情,它本身自然是错的,刘空山也知道它是错的,但他并不在乎,他只需要考虑到自己能够从中获取利益,能够在学生群体之间更好的树立权威,能够维护自己的“领袖”地位,。
至于其他的伤害和负面影响,这一切都和他无关。
毕竟,斟酌是非、权衡利弊那都是君子应该考虑的,而刘空山偏偏就是那样一个不可救药的小人。
1871年,对于蒋经纬等“权威派”反动分子们而言,是动荡不安,日夜提心吊胆,寝食难安的“混乱之年”,对于陵山国的平民百姓和“真理派”的同志们来说,则是充满了斗争热情,热火朝天、激情澎湃的“希望之年”。
立场不同,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各不相同。
到了1872年,陵山国里发生了几件“大事,”让李昭旭又喜又忧。
在那一年的4月17日,江衡生下了他和李昭旭的第一个孩子,是一个健康而可爱的女孩。
“衡,你觉得我们该给她取什么名字好?”
“在这样一个时代,处事谨慎是最为重要的,我认为‘李谨’会是一个很好的名字。”
“确实很好,”李昭旭点了点头,灿烂地笑了。
此外,林肃川和朱红的儿子林愉生,叶泽霖和刘亦楠的女儿叶凝,也都在那一年诞生。
1872年也是多灾多难的一年,蒋经纬为了遏制陵山国各城市的“真理化”,不惜派遣大量的“正规军队”,前往镇压正义的真理主义运动。
蒋经纬手下的士兵就是一帮穷凶极恶的强盗和流氓,性情残暴,毫无人性,就是豺狼虎豹也没有这般凶残。
他们横行霸道,不可一世,肆意地屠戮着那些渴望变革社会的真理主义者,烧杀抢掠,无恶不做。
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丧命于这群暴徒之手,各地的真理主义组织,也在武力镇压下有了几分即将破裂分散的迹象。
“自己人伤害自己人,简直是丧尽天良了!”
这世界上最为纯粹且深刻的恶意,往往都是自己人针对自己人,直接或是间接,粗暴或是怀柔,以武力镇压或是以谎言粉饰,无法掩抑的恶意,在千百年的历史上洪水般泛滥着,淹没了世间的真相。
局势发展到如此紧张的地步,李昭旭也是焦虑不已。
至少,他还能在这不利的局势之中,竭力保持着自己的理智和冷静,不会被困难轻易吓倒,而是尽力想办法去应对问题,解决问题。
“现在,我们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偏安在这片‘世外桃源’了,容楚城是陵山国最西边的城市,‘天高皇帝远’,蒋经纬才没那么容易把手伸过来,其他地方的同志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他们遭到迫害,他们受到镇压,他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随时都有可能牺牲,我们怎么能够袖手旁观,坐视不管?
更何况,我们的‘世外桃源’也不是什么刀枪不入的铜墙铁壁,那些狼子野心的反动分子们随时可以打进来,像迫害外面的同志那样迫害我们,让我们处于被动地位
所以啊,我们应当争取主动权,积极有力地进行反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那些‘权威区’的同志们联结、组织到一起,形成一个以与蒋经纬政府相抗衡的统一整体。
现在,我们该行动起来了。”
在市政厅的大会议室中,李昭旭将“处于核心地位”的同志们召集到一起,和他们讨论“主动出击”的可行性,征求意见和建议。
江衡表示完全赞同:“属于我们的时机已经到了,我们应当积极争取主动权。”
何怜世似乎仍有几分顾虑:“这样去做,自然是极好的,只是我们这样做,会不会有点过于急于求成了?我们还是谨慎些为好。”
林肃川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我早就看那帮反动分子不顺眼了,真要打仗了,我保准冲在最前头,看他们还能得意到什么时候!”
叶泽霖却是一改常态,默然不语,沉寂的像一潭泛不起半点波纹的死水。
江衡感到十分纳闷,这要是在平时,叶泽霖早就第一个跳出来发表意见了。
怎么,难道这个一向固执倔强的“顽固分子”也知道这个会议的严重性,学会审时度势了?
“叶泽霖同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叶泽霖摇摇头,神色和从前相比显得阴沉了许多,又冷静了许多,他目光低垂,似乎已经失掉了原先溢于言表的过度自信。
“我?我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既然,既然您认为这件事情是对的,那就去这样做吧。”
“昭旭,你说叶泽霖他怎么好像变了一个人?”散会之后,江衡跟着李昭旭去到他的办公室,万分不解的问道。
“人总是会变的,叶泽霖在南墙上撞了那么多次,总不可能一直不回头。
况且,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无所顾忌的孩子了,就算他不自己负责,也得对叶凝负责。”
“原来如此,”江衡恍然大悟,在有了李谨之后,她的性格也比从前温和了许多,不再那么锋芒毕露、,意气用事了。
“唉,这样也好,至少,他现在这样子能少惹不少麻烦。”
“衡,你先冷静一下”李昭旭也同样神色凝重,却仍在竭力克制住内心泛滥着的躁动不安,艰难地维持着自己最后的理智。
“就在刚才,我收到了凌恒城许英才同志的来信,
他说,他刚刚处分了两个犯了错误的同志,罚他们去做义务劳动,其中一个叫作刘空山。”
“刘空山?!”骤然间听到那个熟悉的名字,江衡感到万分惊异,“衡,你认识他?”
“认识,我和他是高中同学,唉,这个刘空山在学校里面的时候就不太老实,总喜欢搞那些投机取巧的事情,之前张尚文同志被举报开除,就是他在幕后推波助澜搞的好事。
后来,蒋经纬搞那个流氓政策,他们家跟着一起遭了殃,他才稍稍收敛了一点,跟着我们这些最早觉醒的人一起搞宣传运动,也算是走到正路上了一一怎么,他又犯什么事了?”
“唉,他带着一帮学生,把江衍同志的家给砸了!”
“啊?他怎么敢!”江衡倾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直都是个特别胆小的人,爱出风头又害怕给自己惹麻烦,之前我们叫他一起去上街游行他都不敢,现在,他怎么能……”
“因为他在打砸之前,就已经知道江衍同志不会伤害他了。”
“唉,又是一个欺软怕硬的社会败类!之前我还真的以为他会变的好起来,原来是我看走了眼!”
“许同志告诉我,这个刘空山在高中毕业之后,也就是今年年初,带着自己的爱人,一位姓连的女士加入了他们的真理主义组织。
刘空山非常擅长于花言巧语,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也毫不紧张,说的却都是些言之无物的大话空话,只是听起来比较好听,比较震撼,比较吸引人而已,至于那些真正有用的理论知识,他是完全一窍不通。
我们的许同志哪里都好,就是耳根子软,缺乏判断能力,错误地把刘空山当作一位积极,热情,值得信任的好同志,放心地把许多重要的任务都交给他去完成。
当时,张尚文同志一连劝了他好几次他都不为所动,一直认为刘空山是个好人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成百上千的学生,一一他们都是刘空山的同龄人,选择了为一直被压抑着的命运进行反抗,加入了“真理派”的队伍中。
这些年轻人固然是斗争中的核心力量和新鲜血液,却也正因为他们的年轻而容易受到别有用心看的诱导和欺骗。
刘空山就是那个骗子,成百上千的人一一尤其是学生,沦为了他花言巧语引诱之下的牺牲品和受害者
他说要砸掉一切象征着‘权威派’反动思想的落后事物,砸掉警察局、监狱、市政府大楼和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豪华宅邸,就像叶泽霖曾经做的那样,许同志竟然也同意了,
可是,刘空山他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材实学,缺乏斗争的谋略,只会用看似慷慨激昂的言语去给学生们洗脑,让他们死心塌地地听从臣服于自己的个人魅力。
他所率领的队伍,简直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盘散沙,毫无规矩可言
而且,他根本没有自己向外人宣扬的那样,舍生忘死无所畏惧。
本质上,他确实像你说的那样,只是爱面子,好风头,一点勇气都没有,对方一开枪,本该冲锋在最前方的他早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他们的队伍本就缺乏纪律,刘空山又总是临阵脱逃,那帮反动分子还都是那么的穷凶极恶、丧失人性,许多的有志青年——他们本可以成为祖国的未来,本可以健康、快乐的活下去,却都倒在了反动分子的枪口下,在激昂的呐喊声中流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
‘刘空山这个人,每次喊口号的时候总是喊的最大声,对面枪声一响,他又总是躲的最快的那一个。’
有一个幸存下来的孩子,叫作高宇峥,把刘空山贪生怕死的行径汇报给了许同志,他却仍然不愿相信一一刘空山实在是太擅长于伪装了!”
“唉,这可真是……可惜了那么多的同志们啊!”
“后来,这个刘空山又开始带头闹事,他也实在是怕死,专挑那些‘安全’的地方去砸,江衍同志家就是这么遭殃的。
当时,他们一帮学生,大概有四、五百人,包围了江衍家的院子,刘空山说江衍是教育局副局长,是“权威派”的走狗,他一声令下,那帮人就开始不要命地砸…·
简直是一场浩劫……能砸烂的东西都被他们砸烂了,一件都不剩下,他们本来都应该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好同志,刘空山一煽风点火,他们就都做起强盗来了,
不光打砸,他们还放火,把院里的花草树木全都给烧得一干二净,因为它们长在“反动分子”的院子里,这些花花草草也都是“反动”的东西。
江衍同志根本就不敢还手——他们的人太多了,又像一群失去理智的疯子,打也打不过,讲理也讲不清,他能怎么办呢?只能任着他们为所欲为地胡来,把整个房子给搅得天翻地覆
后来,江衍同志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许英才,他这才意识到同题的严重性,把刘空山叫过来问话,刘空山还在那里狡辩,说他根本不知道江衍是自己人,只知道他是‘权威派”的官员,
张尚文同志直接把这堆狗屁不通的东西给拆穿了,说他知道江衍是江衡的哥哥,也知道对方是和自己一路的同志,就是为了在学生们中间给自己立威才这么干的,单纯是为了出风头要面子,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正义的斗争。
许英才很是愤怒,懊悔不已,认为自己一直没有认清这个小人的卑劣品性,才解除刘空山的职务,罚他去做义务劳动,也勉强算是亡羊补牢了。”
“唉,那些无法挽回的伤害,哪里是那么容易弥补的呢?”
“江衍是那么好的一个同志,为了我们吃了那么多的苦,承担着比一般人都要多得多的风险,实在是再忠诚负责不过了。
那个刘空山明知故犯,为了自己的名誉声望干下这种无耻的事情,唉,他简直就是个,就是个…实在是不可理喻啊!”
“后来,他们又是怎么处理的?我哥哥他现在怎么样了?”
“出了这件事之后,许英才也是非常自责,总认为是自己害了他,想把他们一家人都收留到组织里面——他们已经无处可去了。
正好,江衍同志也已经准备和自己从前和“权威派”分子们打交道的工作彻底一刀两断,也就答应了。
他带着妻子和女儿搬了家,顺理成章地进了组织。”
“许同志也是个好人,当时张尚文被开除了,也是他出面收留的,只可惜他就那么轻信了一个根本不可信任的小人,那么多同志因之丧生,又犯下了这么一个无法弥补的严重错误,”
“唉,谁没有犯过错误呢?现在许同志倒是自我反思了许多,也不知那个刘空山将来会不会从此改过——但愿他还能知错就改。”
“这大概是不可能了,他那个人,就跟叶泽霖一样顽固。”
本质上,刘空山其人的品行比叶泽霖还要恶劣上几个档次,想当年,叶泽霖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热血青年,只是有些固执倔强的毛病,。
至于变的自私自利,欺软怕硬,那都是后来的“污染”。
而刘空山从一开始就用心不纯、又坏又狠,一直在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为半径,画出一个损人利己的圆。
叶泽霖的固执主要体现在他的“举动自专由”上面,只要是他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无论它本身是对是错,他都会在这一条路上走到黑,但可能并不是为了从中谋求什么利益,只是单纯想让自己满足高兴,快意而已。
刘空山则完全不一样,他评判一个事物可否实施的标准不是它本身的对错与否,而是自己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是否有利可图。
就比如说在江衍家打砸的这位事情,它本身自然是错的,刘空山也知道它是错的,但他并不在乎,他只需要考虑到自己能够从中获取利益,能够在学生群体之间更好的树立权威,能够维护自己的“领袖”地位,。
至于其他的伤害和负面影响,这一切都和他无关。
毕竟,斟酌是非、权衡利弊那都是君子应该考虑的,而刘空山偏偏就是那样一个不可救药的小人。
1871年,对于蒋经纬等“权威派”反动分子们而言,是动荡不安,日夜提心吊胆,寝食难安的“混乱之年”,对于陵山国的平民百姓和“真理派”的同志们来说,则是充满了斗争热情,热火朝天、激情澎湃的“希望之年”。
立场不同,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各不相同。
到了1872年,陵山国里发生了几件“大事,”让李昭旭又喜又忧。
在那一年的4月17日,江衡生下了他和李昭旭的第一个孩子,是一个健康而可爱的女孩。
“衡,你觉得我们该给她取什么名字好?”
“在这样一个时代,处事谨慎是最为重要的,我认为‘李谨’会是一个很好的名字。”
“确实很好,”李昭旭点了点头,灿烂地笑了。
此外,林肃川和朱红的儿子林愉生,叶泽霖和刘亦楠的女儿叶凝,也都在那一年诞生。
1872年也是多灾多难的一年,蒋经纬为了遏制陵山国各城市的“真理化”,不惜派遣大量的“正规军队”,前往镇压正义的真理主义运动。
蒋经纬手下的士兵就是一帮穷凶极恶的强盗和流氓,性情残暴,毫无人性,就是豺狼虎豹也没有这般凶残。
他们横行霸道,不可一世,肆意地屠戮着那些渴望变革社会的真理主义者,烧杀抢掠,无恶不做。
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丧命于这群暴徒之手,各地的真理主义组织,也在武力镇压下有了几分即将破裂分散的迹象。
“自己人伤害自己人,简直是丧尽天良了!”
这世界上最为纯粹且深刻的恶意,往往都是自己人针对自己人,直接或是间接,粗暴或是怀柔,以武力镇压或是以谎言粉饰,无法掩抑的恶意,在千百年的历史上洪水般泛滥着,淹没了世间的真相。
局势发展到如此紧张的地步,李昭旭也是焦虑不已。
至少,他还能在这不利的局势之中,竭力保持着自己的理智和冷静,不会被困难轻易吓倒,而是尽力想办法去应对问题,解决问题。
“现在,我们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偏安在这片‘世外桃源’了,容楚城是陵山国最西边的城市,‘天高皇帝远’,蒋经纬才没那么容易把手伸过来,其他地方的同志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他们遭到迫害,他们受到镇压,他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随时都有可能牺牲,我们怎么能够袖手旁观,坐视不管?
更何况,我们的‘世外桃源’也不是什么刀枪不入的铜墙铁壁,那些狼子野心的反动分子们随时可以打进来,像迫害外面的同志那样迫害我们,让我们处于被动地位
所以啊,我们应当争取主动权,积极有力地进行反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那些‘权威区’的同志们联结、组织到一起,形成一个以与蒋经纬政府相抗衡的统一整体。
现在,我们该行动起来了。”
在市政厅的大会议室中,李昭旭将“处于核心地位”的同志们召集到一起,和他们讨论“主动出击”的可行性,征求意见和建议。
江衡表示完全赞同:“属于我们的时机已经到了,我们应当积极争取主动权。”
何怜世似乎仍有几分顾虑:“这样去做,自然是极好的,只是我们这样做,会不会有点过于急于求成了?我们还是谨慎些为好。”
林肃川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我早就看那帮反动分子不顺眼了,真要打仗了,我保准冲在最前头,看他们还能得意到什么时候!”
叶泽霖却是一改常态,默然不语,沉寂的像一潭泛不起半点波纹的死水。
江衡感到十分纳闷,这要是在平时,叶泽霖早就第一个跳出来发表意见了。
怎么,难道这个一向固执倔强的“顽固分子”也知道这个会议的严重性,学会审时度势了?
“叶泽霖同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叶泽霖摇摇头,神色和从前相比显得阴沉了许多,又冷静了许多,他目光低垂,似乎已经失掉了原先溢于言表的过度自信。
“我?我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既然,既然您认为这件事情是对的,那就去这样做吧。”
“昭旭,你说叶泽霖他怎么好像变了一个人?”散会之后,江衡跟着李昭旭去到他的办公室,万分不解的问道。
“人总是会变的,叶泽霖在南墙上撞了那么多次,总不可能一直不回头。
况且,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无所顾忌的孩子了,就算他不自己负责,也得对叶凝负责。”
“原来如此,”江衡恍然大悟,在有了李谨之后,她的性格也比从前温和了许多,不再那么锋芒毕露、,意气用事了。
“唉,这样也好,至少,他现在这样子能少惹不少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