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朗瞅着闻雁,半晌没吭声,捡起一块饼吃了,悻悻然出了菡亭苑。
闻雁并不是对夺储的事全然没想法,相反,她知道的不少,越懂得才越心惊。
所谓吃斋念佛的齐王谢容谦,字善成,是她幼时好友。犹记儿时模样,红墙黛瓦赏星为欢,可惜时过境迁,旧人已是多年不诉衷肠。
“江随。”她轻声唤道。
暗影里闪出瘦长人影,立在不远处应道:“主子。”
“你跟着我多少年了?”
青年微微抬头,声音似有笑意:“乾和六年至今,翻年就八年了。”
“不知为何,忽然记起镇国军。”
青年答:“确实多年不见,下意识又不愿再见。”
闻雁讶然,回头望他。江随看着她,面部线条冷峻眼神却温和。
“我们都不愿战事又起了,不是吗?”他走近些,蹲下身与她平视。
“谁也揣度不了那个人的心思。”闻雁默然垂眼,面有戚戚怜悯。
“就算不是那个人,也有别的人。”江随说,“当年你的一念之善救了我,我信闻三姑娘,也信定国公府。”
“定国公府为生民立命,闻氏子孙愿为南明国士。”
江随平静看着闻雁喃喃自语,好像一瞬间看透了她,就像当年看见火场中那双手一般通彻。这个人其实不难懂,一直很纯粹。
“我家长辈没来的及给我起字,今日风月正好,你帮我想一个。”
闻雁怔松一瞬,下意识望向渐沉天幕中那弯弦月,左思右想许久,没找到十分合适的典故,惴惴笔画:“余年,可以吗?年年有今朝,岁岁有余年。”
也算符合心境了,江随满意点头:“好,江余年。”
闻雁复思考了下,觉得还算不错,心里放下琢磨,认同这个决定。
天色昏暗,江随把灯笼点亮挂在檐下,自己退回暗处矮凳上坐下,不近不远陪着闻雁。朦胧灯火下,雪白素衣的女子似妖似魅,给人强烈的不真实感。
她倚在栏杆上看着一池幽碧的荷,目光深沉投向黑暗处,久久不语。
久到仿佛天地定格,江随听见她轻声说:“余年,替我去趟江南,庸王反叛没那么简单。我怀疑旻山尚有余部,只是陛下下令此案了结,没人敢查罢了。如今混迹旻山的应当只有三教九流,不会有世家光明正大驻扎。至于那几位皇亲——手底下的人该不会认得你。”
江随看着她被灯火映照的侧脸,不知是想到了什么,手指摩挲掌心一道疤痕,神色不明,应:“好。”
闻雁回身敛裾与他对坐,翻过酒杯倒了两杯清酒,倾身递给他:“平安。”
江随接过酒杯,依旧答:“好。”
“要回来。”她凝视青年一饮而尽的动作,指尖微白。
“好。”江随放下酒杯,微笑答。
*
“什么?你把江随派出去了!?”闻朗掸着祠堂案面的尘灰,震惊得说不出话,“你你······!!”
他把鸡毛掸子搁在一边,一手叉腰一手食指乱点。
“你!······”少年面色白了红,红了白,索性袖手,“谁人不知现在盛京正值多事之秋,堪称龙潭虎穴,你是闻家唯一的姑娘,不是那些杂七杂八的宗室女!”
他双唇颤颤了几下,忍不住叉腰吼道:“不出半月边境几国使臣就要入京,不出一月各路藩王就要到齐,十几天功夫河西道、淮南道的世家就能赶到,这种时候你把身边唯一的护卫派出去做事,是明面上告诉那些看不惯你的人你想找死吗!!!”
“定国公府的人官场上做事素来直白,到处得罪人,全仰仗威望和圣宠过日子,你是忘记几年前那个陈姓女人害你了!?现在还有秦王回京、立储争斗这种麻烦事,你真是怕那些人看不上你闻雁的价值,你闻雁哪天能像一个柔弱女子一样躲在后面!”
“疯了,真是疯了!”
闻雁素手在烛台旁立着,声音不咸不淡:“别说什么定国公府的人,你也是定国公府闻氏子孙。再说我本就是一届弱女子,不争不抢不嫉不恨,顶多也就是婚事有些供人摆布的价值罢了,其余都是虚名。”
闻朗要气疯了:“盛京皇都对人口把控极严,只在新年诸国来贺时稍微包容,我们只谈这段时间,从你十岁随军回盛京,第一次上广陵台开始——”
“乾和七年,广陵台夺魁,汝阳魏子君半夜找你论剑,伤败,卧床五天。”
“乾和九年,西京使臣进献美酒,皇帝亲赐学府儒生第一名,结果酒中成分与当晚殿中熏香合成一种毒,你躲到御花园,让江随把你背到别院找魏知礼。魏知礼学术不精,叫来师兄祁子正才想到办法,你差点半身不遂!”
“十年,爹平叛南疆,巫山圣女怀恨在心,以本命毒炼制十一柄飞箭,欲杀你我。你把我骗走,和江随将其击杀,江随剑心通明百毒不侵,你受其影响境界从破虚跌至入虚。”
说至此处,闻朗气不打一处,恶狠狠瞪若无其事的闻雁。白衣女子眉头微皱,并没有什么别的表示。
“然后就是去年,及笄后不用上广陵台卖艺,太后给你相看婚事,恰好看上荣臻郡主心上人!”他简直要气笑,“那男子与人苟且私通,要把过错推说到女子身上,虽未成功,却使你和郡主结怨。河西道、淮南道的女儿家与郡主交好,莫名奇妙找你说仇。”
少年抹了把表情扭曲的脸,侧过身去,不想说了。
闻雁蹙眉沉默半晌,竟觉得某些事有些难评,一时也不好开口。
“总之,虽然江随出现在外都是遮面,但他人高马大很有威慑力,起码能免去一些不必要的祸端。你把他安排出去,真不是明智之举!”顿了半晌,闻朗如是总结。
“他要去的地方也是龙潭虎穴,或许不比盛京好。”闻雁辩解道。
“我说这是同一件事吗?!!”
“不是,但就如你说马上就新年,查旻山的事是最好的时机。”
闻朗哑然。
“旻山确实危险。”少年干巴巴说。
“这本就不是寻常的事。庸王疑似通敌,折子应当递到陛下那而不是半夜出现在兵部,爹以兵部尚书之职不得不亲查此案。去到旻山封地,发现庸王养的私兵,领兵的还是镇国军原副将曹寅。陛下大怒,偏偏大哥在边境抓到庸王府前往北齐送信的人,坐实了‘通敌、叛国’两项罪名。这种时候,谁会想到原本诛九族的重罪,陛下只是要求庸王一人到盛京伏诛?”
闻雁眉头皱的更紧:“若是人能到盛京也就罢了,结果圣旨未到,庸王府在一夜之间被屠满门,上下三百多人无一活口。事情是在爹眼皮子底下出的,这是很严重的过失,陛下不仅不让人接着查,还直接给了定国公府平叛有功的赏赐,草草宣布结案。”
“皇室对定国公府的倚重有目共睹,但再宠信也应该给莫名灭门的事一个交代,只是死个曹寅未免太轻率。旻山封地偌大一个,凶手不可能手脚那么干净,总是能找到线索。”
“朝廷不查,叛军残部就在附近江南道作乱,江南四姓联合上书——”
话很难听,简直不像笔墨传世的世家写出来的东西,直指着皇帝的鼻子骂昏庸无能了,文武上下听见恨不能变成聋子。于是定国公再领着人去江南扫尾,顺便带去朝廷的慰问。
“——事情成了闹剧,人们的视线从旻山转到江南,定国公府的人也被困在江南,至今未了结此事。”
闻雁眉宇一松,绷紧的指节有节奏地敲击:“兵部守备森严,寻常人进不去,本朝规定的册页宣纸也不是随便买得到的。而且——这件事有人做推手,做的这么明显还没什么纰漏,不可能没内应!定国公府天天查别人,换到自己迟迟不自查,就算有事务绊身,也会有人觉得有猫腻。清白在恶意面前不值一提。”
闻朗愣怔听着,末了叹气:“爹叫我们不琢磨。大哥也是这么说的。陛下叫停既顾全孪生兄弟情分又护住了心爱的臣子,还免了一场朝野上下的动荡,都有解释。”
“庸王死的不明不白,隐患不是掩耳盗铃就能规避的。”闻雁很冷静。
道理谁都明白,可最亲近的孪生兄弟要造反是帝王心尖一根刺,事还没过多久,谁敢去触这个霉头,除非——他是夺嫡之争的磨刀石,是进入东宫的一道准令、一道门槛。都知道有这个可能,可惜胆大不能代替手长。
皇帝近年处事比较宽和,不危及家国大业的都轻拿轻放,百官不认同,自有定国公府领头陈情,什么奸臣逆贼之流都难逃法网。可这回定国公府自顾不暇,大家就算觉得不对也囫囵着轻飘飘处理了。
但不论如何,一旦此事再起波澜,定国公府这个两手空空的吉祥物一定处于劣势,当然不会致命,但搞不好失去圣心,得失就难讲了。
如果是猜想真的,皇室一定会盯紧在职的闻家人,有机会动作的只有两个孩子。而闻雁想替闻家先握住一部分底牌,她是女儿,必要时可以成为被抛弃的对象。
闻朗知道,可愤怒无用。他知道这个带大他的人有多倔,对自己有多狠绝。
罢了,大不了自己陪她,也好过姐姐一个人孤零零的······
少年探手入了三炷香,后退一步对列祖列宗行了大礼,叩首三拜,心绪难平。
他从蒲团上半立起身,仰首看到如山如海黑压压排位上方的题字:识忠良,立正法,开万世之太平。这是族训,现在是家训。老祖武将出身,年少下山随高祖闯荡,没读过什么书,就浅薄地表达了自己的希冀。
世世代代,闻姓人就背负这样的夙愿走尽一生。
“我心清静,则礼仪无拘束;我身正直,则公道自在人心。”闻朗喃喃低语。
两人踏着夜色,合上祠堂的木门。
一片烛火辉煌中,越烧越短的三支香其中一根,悄无声息,灭了,余烬落在空白里。
闻雁并不是对夺储的事全然没想法,相反,她知道的不少,越懂得才越心惊。
所谓吃斋念佛的齐王谢容谦,字善成,是她幼时好友。犹记儿时模样,红墙黛瓦赏星为欢,可惜时过境迁,旧人已是多年不诉衷肠。
“江随。”她轻声唤道。
暗影里闪出瘦长人影,立在不远处应道:“主子。”
“你跟着我多少年了?”
青年微微抬头,声音似有笑意:“乾和六年至今,翻年就八年了。”
“不知为何,忽然记起镇国军。”
青年答:“确实多年不见,下意识又不愿再见。”
闻雁讶然,回头望他。江随看着她,面部线条冷峻眼神却温和。
“我们都不愿战事又起了,不是吗?”他走近些,蹲下身与她平视。
“谁也揣度不了那个人的心思。”闻雁默然垂眼,面有戚戚怜悯。
“就算不是那个人,也有别的人。”江随说,“当年你的一念之善救了我,我信闻三姑娘,也信定国公府。”
“定国公府为生民立命,闻氏子孙愿为南明国士。”
江随平静看着闻雁喃喃自语,好像一瞬间看透了她,就像当年看见火场中那双手一般通彻。这个人其实不难懂,一直很纯粹。
“我家长辈没来的及给我起字,今日风月正好,你帮我想一个。”
闻雁怔松一瞬,下意识望向渐沉天幕中那弯弦月,左思右想许久,没找到十分合适的典故,惴惴笔画:“余年,可以吗?年年有今朝,岁岁有余年。”
也算符合心境了,江随满意点头:“好,江余年。”
闻雁复思考了下,觉得还算不错,心里放下琢磨,认同这个决定。
天色昏暗,江随把灯笼点亮挂在檐下,自己退回暗处矮凳上坐下,不近不远陪着闻雁。朦胧灯火下,雪白素衣的女子似妖似魅,给人强烈的不真实感。
她倚在栏杆上看着一池幽碧的荷,目光深沉投向黑暗处,久久不语。
久到仿佛天地定格,江随听见她轻声说:“余年,替我去趟江南,庸王反叛没那么简单。我怀疑旻山尚有余部,只是陛下下令此案了结,没人敢查罢了。如今混迹旻山的应当只有三教九流,不会有世家光明正大驻扎。至于那几位皇亲——手底下的人该不会认得你。”
江随看着她被灯火映照的侧脸,不知是想到了什么,手指摩挲掌心一道疤痕,神色不明,应:“好。”
闻雁回身敛裾与他对坐,翻过酒杯倒了两杯清酒,倾身递给他:“平安。”
江随接过酒杯,依旧答:“好。”
“要回来。”她凝视青年一饮而尽的动作,指尖微白。
“好。”江随放下酒杯,微笑答。
*
“什么?你把江随派出去了!?”闻朗掸着祠堂案面的尘灰,震惊得说不出话,“你你······!!”
他把鸡毛掸子搁在一边,一手叉腰一手食指乱点。
“你!······”少年面色白了红,红了白,索性袖手,“谁人不知现在盛京正值多事之秋,堪称龙潭虎穴,你是闻家唯一的姑娘,不是那些杂七杂八的宗室女!”
他双唇颤颤了几下,忍不住叉腰吼道:“不出半月边境几国使臣就要入京,不出一月各路藩王就要到齐,十几天功夫河西道、淮南道的世家就能赶到,这种时候你把身边唯一的护卫派出去做事,是明面上告诉那些看不惯你的人你想找死吗!!!”
“定国公府的人官场上做事素来直白,到处得罪人,全仰仗威望和圣宠过日子,你是忘记几年前那个陈姓女人害你了!?现在还有秦王回京、立储争斗这种麻烦事,你真是怕那些人看不上你闻雁的价值,你闻雁哪天能像一个柔弱女子一样躲在后面!”
“疯了,真是疯了!”
闻雁素手在烛台旁立着,声音不咸不淡:“别说什么定国公府的人,你也是定国公府闻氏子孙。再说我本就是一届弱女子,不争不抢不嫉不恨,顶多也就是婚事有些供人摆布的价值罢了,其余都是虚名。”
闻朗要气疯了:“盛京皇都对人口把控极严,只在新年诸国来贺时稍微包容,我们只谈这段时间,从你十岁随军回盛京,第一次上广陵台开始——”
“乾和七年,广陵台夺魁,汝阳魏子君半夜找你论剑,伤败,卧床五天。”
“乾和九年,西京使臣进献美酒,皇帝亲赐学府儒生第一名,结果酒中成分与当晚殿中熏香合成一种毒,你躲到御花园,让江随把你背到别院找魏知礼。魏知礼学术不精,叫来师兄祁子正才想到办法,你差点半身不遂!”
“十年,爹平叛南疆,巫山圣女怀恨在心,以本命毒炼制十一柄飞箭,欲杀你我。你把我骗走,和江随将其击杀,江随剑心通明百毒不侵,你受其影响境界从破虚跌至入虚。”
说至此处,闻朗气不打一处,恶狠狠瞪若无其事的闻雁。白衣女子眉头微皱,并没有什么别的表示。
“然后就是去年,及笄后不用上广陵台卖艺,太后给你相看婚事,恰好看上荣臻郡主心上人!”他简直要气笑,“那男子与人苟且私通,要把过错推说到女子身上,虽未成功,却使你和郡主结怨。河西道、淮南道的女儿家与郡主交好,莫名奇妙找你说仇。”
少年抹了把表情扭曲的脸,侧过身去,不想说了。
闻雁蹙眉沉默半晌,竟觉得某些事有些难评,一时也不好开口。
“总之,虽然江随出现在外都是遮面,但他人高马大很有威慑力,起码能免去一些不必要的祸端。你把他安排出去,真不是明智之举!”顿了半晌,闻朗如是总结。
“他要去的地方也是龙潭虎穴,或许不比盛京好。”闻雁辩解道。
“我说这是同一件事吗?!!”
“不是,但就如你说马上就新年,查旻山的事是最好的时机。”
闻朗哑然。
“旻山确实危险。”少年干巴巴说。
“这本就不是寻常的事。庸王疑似通敌,折子应当递到陛下那而不是半夜出现在兵部,爹以兵部尚书之职不得不亲查此案。去到旻山封地,发现庸王养的私兵,领兵的还是镇国军原副将曹寅。陛下大怒,偏偏大哥在边境抓到庸王府前往北齐送信的人,坐实了‘通敌、叛国’两项罪名。这种时候,谁会想到原本诛九族的重罪,陛下只是要求庸王一人到盛京伏诛?”
闻雁眉头皱的更紧:“若是人能到盛京也就罢了,结果圣旨未到,庸王府在一夜之间被屠满门,上下三百多人无一活口。事情是在爹眼皮子底下出的,这是很严重的过失,陛下不仅不让人接着查,还直接给了定国公府平叛有功的赏赐,草草宣布结案。”
“皇室对定国公府的倚重有目共睹,但再宠信也应该给莫名灭门的事一个交代,只是死个曹寅未免太轻率。旻山封地偌大一个,凶手不可能手脚那么干净,总是能找到线索。”
“朝廷不查,叛军残部就在附近江南道作乱,江南四姓联合上书——”
话很难听,简直不像笔墨传世的世家写出来的东西,直指着皇帝的鼻子骂昏庸无能了,文武上下听见恨不能变成聋子。于是定国公再领着人去江南扫尾,顺便带去朝廷的慰问。
“——事情成了闹剧,人们的视线从旻山转到江南,定国公府的人也被困在江南,至今未了结此事。”
闻雁眉宇一松,绷紧的指节有节奏地敲击:“兵部守备森严,寻常人进不去,本朝规定的册页宣纸也不是随便买得到的。而且——这件事有人做推手,做的这么明显还没什么纰漏,不可能没内应!定国公府天天查别人,换到自己迟迟不自查,就算有事务绊身,也会有人觉得有猫腻。清白在恶意面前不值一提。”
闻朗愣怔听着,末了叹气:“爹叫我们不琢磨。大哥也是这么说的。陛下叫停既顾全孪生兄弟情分又护住了心爱的臣子,还免了一场朝野上下的动荡,都有解释。”
“庸王死的不明不白,隐患不是掩耳盗铃就能规避的。”闻雁很冷静。
道理谁都明白,可最亲近的孪生兄弟要造反是帝王心尖一根刺,事还没过多久,谁敢去触这个霉头,除非——他是夺嫡之争的磨刀石,是进入东宫的一道准令、一道门槛。都知道有这个可能,可惜胆大不能代替手长。
皇帝近年处事比较宽和,不危及家国大业的都轻拿轻放,百官不认同,自有定国公府领头陈情,什么奸臣逆贼之流都难逃法网。可这回定国公府自顾不暇,大家就算觉得不对也囫囵着轻飘飘处理了。
但不论如何,一旦此事再起波澜,定国公府这个两手空空的吉祥物一定处于劣势,当然不会致命,但搞不好失去圣心,得失就难讲了。
如果是猜想真的,皇室一定会盯紧在职的闻家人,有机会动作的只有两个孩子。而闻雁想替闻家先握住一部分底牌,她是女儿,必要时可以成为被抛弃的对象。
闻朗知道,可愤怒无用。他知道这个带大他的人有多倔,对自己有多狠绝。
罢了,大不了自己陪她,也好过姐姐一个人孤零零的······
少年探手入了三炷香,后退一步对列祖列宗行了大礼,叩首三拜,心绪难平。
他从蒲团上半立起身,仰首看到如山如海黑压压排位上方的题字:识忠良,立正法,开万世之太平。这是族训,现在是家训。老祖武将出身,年少下山随高祖闯荡,没读过什么书,就浅薄地表达了自己的希冀。
世世代代,闻姓人就背负这样的夙愿走尽一生。
“我心清静,则礼仪无拘束;我身正直,则公道自在人心。”闻朗喃喃低语。
两人踏着夜色,合上祠堂的木门。
一片烛火辉煌中,越烧越短的三支香其中一根,悄无声息,灭了,余烬落在空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