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龄正急速奔跑在下舱室通往甲板的窄道。
这是自卧底镔铁局以来,她最兴奋的一刻——从设局告知江秋棠巴图林与春芳的私情,到引导她递交状告;从岳棋恰到好处地在福船即要起锚时截住巴图林,再到他几次激怒江秋棠,成功登上福船…
一切环环相扣,往荣龄设想的行进——除了爆破时的意外。
方才,三人潜入底舱,意外发现底舱之下仍有一层中空的隔舱。
阿卯轻扣,“惊蛰娘子,若不撬开将火药塞下去,怕是炸不穿。”
赫哲自小长在草原,虽勉强学会游水,但对船只的建造一窍不通,“这是什么鬼把戏?为何空着一层不装货?”他不解问。
荣龄也不明白。
她想,若小时候遇到的阿蒙哥哥在便好了。他有一箱杂书,专讲楼阁车船的营造法式。他若在,定知道福船为何这般构造。
不过,这念头只在脑中转了一瞬便自觉散去。
此时没有阿蒙哥哥,只有荣龄自个。
她很快打定主意,“行,撬开板子,将身上的火药都丢下去。”
猛烈的爆炸撕开静默的大清河。
待烟尘散去,阿卯自掩体钻出,他撩着火种一照,倒吸一口凉气:“这又是什么?!”
爆炸的气浪顶翻一小半底板,露出下头如鱼骨复杂的隔舱板。隔舱板互不透水,隔出十余个独立的密舱。
而因隔舱板的阻挡,火药仅毁去船艏的三个密舱。
冰冷河水涌上,水汽很快消散爆炸带来的热浪。
船舱中又冷至冰点。
荣龄在冰寒中快速思考眼前的变故。
或许因想起了阿蒙哥哥,她的脑海中忽然浮现一段儿时的对话。
“阿木尔,行船最怕什么?”
“怕船坏了,怕漏水!”
“没错,阿木尔真聪明!”
最怕…漏水?
荣龄脑中忽地灵光一现。
她在紧张中混杂兴奋,“我知道了,福船航行远海,最怕船壳受损。因而造船时,船工便将最末的一层封作水密舱。可若只是一个囫囵的密舱,一处渗水,整层仍会浸入水中。是故,他们又借用隔舱板将一整个水密舱隔作独立的多处。因互不透水,即便一两处有损,其余的仍能正常使用。如此,福船就有充足的浮力到达下一靠岸点。”
“即便一两处有损…”因船艏密舱进水,福船变得前重后轻,赫哲努力保持自身的平衡,“说得不就是现在!咱们岂非白忙活了?”
荣龄在想清福船的构造时已发现当下的棘手,“火药都用完了?”
“一点不剩!”阿卯答道,“惊蛰娘子,现下怎么办?”
是啊,怎么办?
火药因福船意外的结构并未一击即中。眼下,船工正快速下行,若他们在短时内补全底板,福船渗水的危机即可暂解。
如此一来,在双佛口阻击独孤氏的计划便要落空…
纷乱的脚步越来越近,留给荣龄的时间只在毫厘。
她猛地吸入几口夹杂火硝与水腥味的空气,闭目片刻。
越是危急,便越要冷静,周遭定还有可为己所用的条件——这是南漳王教会荣龄的头一样领兵之法。
凭借它,荣龄无数次反败为胜。
她想,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去甲板,卸帆!”下一息,荣龄睁眼,简短道。
“是!”
“好!”
不知不觉间,阿卯与赫哲早已信服于她,事事由她指令。
再奔过一道矮门,三人骤然出现在甲板。
江风迎面扑来的同时,刀光也至鼻尖。
荣龄还未看清那星寒芒,身体便已本能跃起。刀尖堪堪擦过腰间,竟发出金属摩擦的啸响。
待她再次舒展身体,手中已如变戏法般持一柄软剑。
阿卯紧跟着踢翻那人,赫哲则手中刀光一闪,取了那人的命。
江天一色的黑幕下,软剑如灵蛇狂舞,溅出霜雪一般的银光与红梅一样的鲜血。
荣龄三人且战且进,很快便至头桅底座。
她快速打量联接桅杆与风帆的绳索,思考截断哪截绳索便可放倒整面大帆。
这时,与桅杆垂直的一截横木印入眼帘——那上头缠满麻绳…荣龄一喜,以破竹之势一剑劈裂被船工称为缭绞车的横木。
绳索散落,洁白的头帆如一片巨大的花瓣凋零。
“拦住他们,他们定还要毁了主桅与尾桅。”有人反应过来,忙招呼其余同伴。
三人很快被团团围住。
他们后背相贴,呈一枚三角锋矢警惕戒备。
对峙中,柁楼传来冰冷的视线与问话:“你究竟是何人?我以为你当真是个可怜人,待你不薄。”
荣龄抬头,直视独孤氏,嘲道:“可惜了,我与独孤娘子既有新仇也有旧恨,你的些许恩惠,消解不了既往的仇怨。”
独孤氏蹙眉,回忆究竟何时、何地戕害过这个在脑海中绝无印象的女人。“在此之前我从未见过你。”
荣龄点头,“确实,我与独孤娘子缘悭一面。可那又如何?”
独孤氏也颔首,“确实,那又如何。”她眸中一利,厉声道,“抓住她,生死不论。”
语落,甲板上人影翻飞。
独孤氏手中私兵虽多,但荣龄三人也是军中难逢一敌的好手。
双方缠斗多番仍又僵持。
福船兀自前行,很快便能望见双佛口。
阿卯于打斗中远眺——立佛山与卧佛山沉默静立,其间的双佛口如深渊等候途径的猎物。
“惊蛰娘子,快至双佛口了。”他有些急。
荣龄一面辗转腾挪,一面向二人打出手势。
恰逢私兵攻势逾猛,三角锋矢的阵型终被拆散。
因独孤氏的一句“生死不论”,落单后的荣龄成为众矢之的。
又一批私兵如潮水涌来。
不同的是,他们弃刀剑,只持一排古怪的武器——那是半丈长的蜡木棍,棍头绑上锋利至极的弯头鱼叉。
以长攻短,这是守势一方惯用的法子。
若身边有南漳三卫,荣龄能想出一百个法子破了这稀烂的阵法,可此时的她只一人,手中又仅持一柄软剑。
于是,一时是她逼退众人,一时又是弯头鱼叉挑破她的外衣。
又一柄鱼叉自眼前掠过,荣龄看清其上密布的倒刺,心中一寒。
她知道,若刺中一记,那倒刺便牢牢勾住骨肉,持棍人再一绞一拉,她不死也得重伤。
荣龄仰面避过,整个人如一片落叶倒卷。再次落地时,视野中出现一抹白色。
正是叫她放倒的头帆。
她眼中一亮。
下一瞬,荣龄踢起头帆往前纵去。
一时间,帆在下,人在上。
半空如生起一片雪白的浪,密密罩在私兵头顶。
那船帆由浸油的厚麻布所制,绝难叫长柄鱼叉刺破。
趁此机会,荣龄终于跃至主桅。
主桅较头桅粗壮许多,联接的绞缭车也更坚固、复杂。
荣龄一剑只劈毁小半,她不得不再次感叹,今日只带一柄软剑当真失策。
可正当她欲出手缴一把独孤氏偷运出的镔铁刀以摧毁缭绞车时,一条乌黑的鞭影隐在夜色中急速而来。
荣龄发现它时,鞭头栓的赤金缀已至自个腕间。那赤金缀呈锥形,金光一闪,四片锥片展开,露出其中如蛇牙一般的金针。
她腕子急坠,拼着以手掌内侧的一片擦伤险而又险地避开沉猛一击。
荣龄在心中暗骂,又是鱼叉,又是长鞭,独孤氏只会以长攻短这一招?
可鞭子并听不懂她的啐骂,还未等她旋身回击,鞭影便如长蛇猛地昂起蛇首,又朝她攻来。
她一时气笑,世人只知南漳郡主叫“余霞散绮,明河翻雪”的玉苍刀,却鲜有人见过令“春烟断,山月落”的沉水软剑。
这长鞭咄咄逼人,当真不知沉水剑虽无法与刚猛的武器硬拼,却最长以柔克柔?
她轻抖右腕,软剑便如藤蔓绕树,死死咬住长鞭。
荣龄持剑回撤,将鞭子扥得笔直。
她这才得了空当打量持鞭之人——那人像是不怕冷,仅用一袭黑纱将全身裹得曲线毕露。
至于那人的脸…荣龄只瞟一眼便放弃。
她总归是认不出、记不住的。
可待那人开口,荣龄却惊讶地发现,她与这人虽接触不多,但绝非全然陌生——
她常年位居巴图林与贺方之后,在镔铁局三大管事中最不引人注意。
不错,眼前一身妖娆的持鞭之人正是常年素衣荆钗,全身无一分装饰的神耀局管事高四娘!
“沉水剑…”她的唇边露出冷笑。
而与她装扮上的天翻地覆相比,高四娘的下一句话更让人心惊——
“郡主驾临小小福船,咱们未曾远迎,实在失礼。”她不仅认得沉水剑,更知道沉水剑的主人。
“郡…郡主?”
“哪个郡主?”
人群因她的话哄地炸开。
这时,柁楼上的独孤氏攀着栏杆急切探身。
她紧紧盯着那道叫人团团围住却无一丝惧色的身影——既有尊荣身份,又有如此胆识与气度,那她只能是…
“可是荣信的独女荣龄郡主?”独孤氏问道。
高四娘听见她冷到极致的问话,仍是一记冷笑,“是啊独孤氏,正是害了你男人,毁了你一生的荣信,是他的独女。”
甲板上下因高四娘的这句话忽地安静下来。
荣龄直觉大事不妙,后颈汗毛根根炸起。
未待独孤氏怒喝“抓了她,我要她的命!”,荣龄已紧绷全身往左侧栏杆纵去。
她的身份似一道巨雷,轰得众人心潮澎湃又双目眩晕。
若抓了南漳三卫的统帅荣龄郡主,那将是何等的无上荣光?
旁观的阿卯只觉私兵们如眼冒绿光的饿狼,汹涌着朝荣龄扑去。
他是太子麾下密探,自然深知郡主之于太子殿下的重要性。
于是,他拼了命地向荣龄靠拢,欲助她撕开口子逃生。
柁楼上,秀儿陪着独孤氏一错不错地注视下方。
“花神主别担心,高四娘可是司主座下梧桐院的顶尖高手,定能拿下惊…不,是荣龄郡主。”她深知独孤氏对荣信的恨意。
独孤氏未回答,只盯着荣龄与阿卯如两条逆游的鮰鱼,在人群中左突右击。
两条鮰鱼…两条?
她忽觉不对,“秀儿,方才他们可有三人登船?”
秀儿也于瞬间反应过来,“确是三人,可剩的那人呢?”
双佛口已在咫尺。
因河道迅速变窄,水流生出急旋,吐出大量的水汽。
由此而生的薄雾自峡谷间漫漫涌来,于须臾笼上福船甲板。
此时的福船虽已被荣龄一行毁了船艏密舱与头帆,可凭借艉部双舵的设计,船工仍能在复杂的水况中精密操纵航行方向。
然而,就在独孤氏与秀儿发觉不妥的当口,一道黑影攀上艉部露台。
几息间,匕首寒光四闪。
船工的呼救与哀号被四周的水声、风声与厮杀掩去。
隔空相望的独孤氏与秀儿如见一场沉默的屠杀。
一道刺目的信号烟升空。
伴随这一方撕破暗夜的骤亮,福船开始失控打旋,直直往双佛口伸出的险滩撞去。
这便是三人散开时,荣龄打出的手势涵义。
她记得,阿蒙哥哥曾告诉她,大船前行,一靠帆,二靠舵。在如双佛口这般风急浪高又暗流密布的险地,舵比帆更重要。
因而,她以身做饵,只让独孤氏错以为她的目的是卸帆。如此,她便将大部分兵力牵制在主帆左右,阿卯与赫哲可趁机潜去艉部摧毁船舵。
巨船在水流的夹击中发出恐怖的“吱嘎”声。众人惊惧地抱紧身旁一切固定的装置,只怕一个巨浪袭来,他们便被甩入湍急的水中。
然而,荣龄他们不这样想。
几息后,信号烟的光芒黯去,如神兵天降的三个大梁人也宛若轻烟,倏地消失在船舷。
卧佛山下,荣宗阙又如一尊静立的青铜法器。
一片紧张的寂静中,他对一旁的王序川冷声道:“待此间事了,我便是给了太子交代。日后你们若再越界,当心我翻脸。”
王序川躬身一拜,并无回话。
也不知他是不便回,还是不敢回。
可只有他自个知道,他敷衍一拜,只因心不在此。
他一瞬不瞬盯着视野中的巨轮。
待信号烟升起,他更是不自觉地前迈一步。
忽然,船舷处陆续落下三道黑影。
与高大的福船相比,那些黑影渺小如黑子、似孤星。
他的心弦高高悬起,只将其中一粒略小的黑影印在眼中、心中。
可下一刻,他的瞳孔骤然紧缩——
一道笔直细长的阴影下探,金光微闪,那道略小的黑影被狠狠击中。
她的四肢柔软下垂,似毫无知觉地坠入大清河中。
这是自卧底镔铁局以来,她最兴奋的一刻——从设局告知江秋棠巴图林与春芳的私情,到引导她递交状告;从岳棋恰到好处地在福船即要起锚时截住巴图林,再到他几次激怒江秋棠,成功登上福船…
一切环环相扣,往荣龄设想的行进——除了爆破时的意外。
方才,三人潜入底舱,意外发现底舱之下仍有一层中空的隔舱。
阿卯轻扣,“惊蛰娘子,若不撬开将火药塞下去,怕是炸不穿。”
赫哲自小长在草原,虽勉强学会游水,但对船只的建造一窍不通,“这是什么鬼把戏?为何空着一层不装货?”他不解问。
荣龄也不明白。
她想,若小时候遇到的阿蒙哥哥在便好了。他有一箱杂书,专讲楼阁车船的营造法式。他若在,定知道福船为何这般构造。
不过,这念头只在脑中转了一瞬便自觉散去。
此时没有阿蒙哥哥,只有荣龄自个。
她很快打定主意,“行,撬开板子,将身上的火药都丢下去。”
猛烈的爆炸撕开静默的大清河。
待烟尘散去,阿卯自掩体钻出,他撩着火种一照,倒吸一口凉气:“这又是什么?!”
爆炸的气浪顶翻一小半底板,露出下头如鱼骨复杂的隔舱板。隔舱板互不透水,隔出十余个独立的密舱。
而因隔舱板的阻挡,火药仅毁去船艏的三个密舱。
冰冷河水涌上,水汽很快消散爆炸带来的热浪。
船舱中又冷至冰点。
荣龄在冰寒中快速思考眼前的变故。
或许因想起了阿蒙哥哥,她的脑海中忽然浮现一段儿时的对话。
“阿木尔,行船最怕什么?”
“怕船坏了,怕漏水!”
“没错,阿木尔真聪明!”
最怕…漏水?
荣龄脑中忽地灵光一现。
她在紧张中混杂兴奋,“我知道了,福船航行远海,最怕船壳受损。因而造船时,船工便将最末的一层封作水密舱。可若只是一个囫囵的密舱,一处渗水,整层仍会浸入水中。是故,他们又借用隔舱板将一整个水密舱隔作独立的多处。因互不透水,即便一两处有损,其余的仍能正常使用。如此,福船就有充足的浮力到达下一靠岸点。”
“即便一两处有损…”因船艏密舱进水,福船变得前重后轻,赫哲努力保持自身的平衡,“说得不就是现在!咱们岂非白忙活了?”
荣龄在想清福船的构造时已发现当下的棘手,“火药都用完了?”
“一点不剩!”阿卯答道,“惊蛰娘子,现下怎么办?”
是啊,怎么办?
火药因福船意外的结构并未一击即中。眼下,船工正快速下行,若他们在短时内补全底板,福船渗水的危机即可暂解。
如此一来,在双佛口阻击独孤氏的计划便要落空…
纷乱的脚步越来越近,留给荣龄的时间只在毫厘。
她猛地吸入几口夹杂火硝与水腥味的空气,闭目片刻。
越是危急,便越要冷静,周遭定还有可为己所用的条件——这是南漳王教会荣龄的头一样领兵之法。
凭借它,荣龄无数次反败为胜。
她想,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去甲板,卸帆!”下一息,荣龄睁眼,简短道。
“是!”
“好!”
不知不觉间,阿卯与赫哲早已信服于她,事事由她指令。
再奔过一道矮门,三人骤然出现在甲板。
江风迎面扑来的同时,刀光也至鼻尖。
荣龄还未看清那星寒芒,身体便已本能跃起。刀尖堪堪擦过腰间,竟发出金属摩擦的啸响。
待她再次舒展身体,手中已如变戏法般持一柄软剑。
阿卯紧跟着踢翻那人,赫哲则手中刀光一闪,取了那人的命。
江天一色的黑幕下,软剑如灵蛇狂舞,溅出霜雪一般的银光与红梅一样的鲜血。
荣龄三人且战且进,很快便至头桅底座。
她快速打量联接桅杆与风帆的绳索,思考截断哪截绳索便可放倒整面大帆。
这时,与桅杆垂直的一截横木印入眼帘——那上头缠满麻绳…荣龄一喜,以破竹之势一剑劈裂被船工称为缭绞车的横木。
绳索散落,洁白的头帆如一片巨大的花瓣凋零。
“拦住他们,他们定还要毁了主桅与尾桅。”有人反应过来,忙招呼其余同伴。
三人很快被团团围住。
他们后背相贴,呈一枚三角锋矢警惕戒备。
对峙中,柁楼传来冰冷的视线与问话:“你究竟是何人?我以为你当真是个可怜人,待你不薄。”
荣龄抬头,直视独孤氏,嘲道:“可惜了,我与独孤娘子既有新仇也有旧恨,你的些许恩惠,消解不了既往的仇怨。”
独孤氏蹙眉,回忆究竟何时、何地戕害过这个在脑海中绝无印象的女人。“在此之前我从未见过你。”
荣龄点头,“确实,我与独孤娘子缘悭一面。可那又如何?”
独孤氏也颔首,“确实,那又如何。”她眸中一利,厉声道,“抓住她,生死不论。”
语落,甲板上人影翻飞。
独孤氏手中私兵虽多,但荣龄三人也是军中难逢一敌的好手。
双方缠斗多番仍又僵持。
福船兀自前行,很快便能望见双佛口。
阿卯于打斗中远眺——立佛山与卧佛山沉默静立,其间的双佛口如深渊等候途径的猎物。
“惊蛰娘子,快至双佛口了。”他有些急。
荣龄一面辗转腾挪,一面向二人打出手势。
恰逢私兵攻势逾猛,三角锋矢的阵型终被拆散。
因独孤氏的一句“生死不论”,落单后的荣龄成为众矢之的。
又一批私兵如潮水涌来。
不同的是,他们弃刀剑,只持一排古怪的武器——那是半丈长的蜡木棍,棍头绑上锋利至极的弯头鱼叉。
以长攻短,这是守势一方惯用的法子。
若身边有南漳三卫,荣龄能想出一百个法子破了这稀烂的阵法,可此时的她只一人,手中又仅持一柄软剑。
于是,一时是她逼退众人,一时又是弯头鱼叉挑破她的外衣。
又一柄鱼叉自眼前掠过,荣龄看清其上密布的倒刺,心中一寒。
她知道,若刺中一记,那倒刺便牢牢勾住骨肉,持棍人再一绞一拉,她不死也得重伤。
荣龄仰面避过,整个人如一片落叶倒卷。再次落地时,视野中出现一抹白色。
正是叫她放倒的头帆。
她眼中一亮。
下一瞬,荣龄踢起头帆往前纵去。
一时间,帆在下,人在上。
半空如生起一片雪白的浪,密密罩在私兵头顶。
那船帆由浸油的厚麻布所制,绝难叫长柄鱼叉刺破。
趁此机会,荣龄终于跃至主桅。
主桅较头桅粗壮许多,联接的绞缭车也更坚固、复杂。
荣龄一剑只劈毁小半,她不得不再次感叹,今日只带一柄软剑当真失策。
可正当她欲出手缴一把独孤氏偷运出的镔铁刀以摧毁缭绞车时,一条乌黑的鞭影隐在夜色中急速而来。
荣龄发现它时,鞭头栓的赤金缀已至自个腕间。那赤金缀呈锥形,金光一闪,四片锥片展开,露出其中如蛇牙一般的金针。
她腕子急坠,拼着以手掌内侧的一片擦伤险而又险地避开沉猛一击。
荣龄在心中暗骂,又是鱼叉,又是长鞭,独孤氏只会以长攻短这一招?
可鞭子并听不懂她的啐骂,还未等她旋身回击,鞭影便如长蛇猛地昂起蛇首,又朝她攻来。
她一时气笑,世人只知南漳郡主叫“余霞散绮,明河翻雪”的玉苍刀,却鲜有人见过令“春烟断,山月落”的沉水软剑。
这长鞭咄咄逼人,当真不知沉水剑虽无法与刚猛的武器硬拼,却最长以柔克柔?
她轻抖右腕,软剑便如藤蔓绕树,死死咬住长鞭。
荣龄持剑回撤,将鞭子扥得笔直。
她这才得了空当打量持鞭之人——那人像是不怕冷,仅用一袭黑纱将全身裹得曲线毕露。
至于那人的脸…荣龄只瞟一眼便放弃。
她总归是认不出、记不住的。
可待那人开口,荣龄却惊讶地发现,她与这人虽接触不多,但绝非全然陌生——
她常年位居巴图林与贺方之后,在镔铁局三大管事中最不引人注意。
不错,眼前一身妖娆的持鞭之人正是常年素衣荆钗,全身无一分装饰的神耀局管事高四娘!
“沉水剑…”她的唇边露出冷笑。
而与她装扮上的天翻地覆相比,高四娘的下一句话更让人心惊——
“郡主驾临小小福船,咱们未曾远迎,实在失礼。”她不仅认得沉水剑,更知道沉水剑的主人。
“郡…郡主?”
“哪个郡主?”
人群因她的话哄地炸开。
这时,柁楼上的独孤氏攀着栏杆急切探身。
她紧紧盯着那道叫人团团围住却无一丝惧色的身影——既有尊荣身份,又有如此胆识与气度,那她只能是…
“可是荣信的独女荣龄郡主?”独孤氏问道。
高四娘听见她冷到极致的问话,仍是一记冷笑,“是啊独孤氏,正是害了你男人,毁了你一生的荣信,是他的独女。”
甲板上下因高四娘的这句话忽地安静下来。
荣龄直觉大事不妙,后颈汗毛根根炸起。
未待独孤氏怒喝“抓了她,我要她的命!”,荣龄已紧绷全身往左侧栏杆纵去。
她的身份似一道巨雷,轰得众人心潮澎湃又双目眩晕。
若抓了南漳三卫的统帅荣龄郡主,那将是何等的无上荣光?
旁观的阿卯只觉私兵们如眼冒绿光的饿狼,汹涌着朝荣龄扑去。
他是太子麾下密探,自然深知郡主之于太子殿下的重要性。
于是,他拼了命地向荣龄靠拢,欲助她撕开口子逃生。
柁楼上,秀儿陪着独孤氏一错不错地注视下方。
“花神主别担心,高四娘可是司主座下梧桐院的顶尖高手,定能拿下惊…不,是荣龄郡主。”她深知独孤氏对荣信的恨意。
独孤氏未回答,只盯着荣龄与阿卯如两条逆游的鮰鱼,在人群中左突右击。
两条鮰鱼…两条?
她忽觉不对,“秀儿,方才他们可有三人登船?”
秀儿也于瞬间反应过来,“确是三人,可剩的那人呢?”
双佛口已在咫尺。
因河道迅速变窄,水流生出急旋,吐出大量的水汽。
由此而生的薄雾自峡谷间漫漫涌来,于须臾笼上福船甲板。
此时的福船虽已被荣龄一行毁了船艏密舱与头帆,可凭借艉部双舵的设计,船工仍能在复杂的水况中精密操纵航行方向。
然而,就在独孤氏与秀儿发觉不妥的当口,一道黑影攀上艉部露台。
几息间,匕首寒光四闪。
船工的呼救与哀号被四周的水声、风声与厮杀掩去。
隔空相望的独孤氏与秀儿如见一场沉默的屠杀。
一道刺目的信号烟升空。
伴随这一方撕破暗夜的骤亮,福船开始失控打旋,直直往双佛口伸出的险滩撞去。
这便是三人散开时,荣龄打出的手势涵义。
她记得,阿蒙哥哥曾告诉她,大船前行,一靠帆,二靠舵。在如双佛口这般风急浪高又暗流密布的险地,舵比帆更重要。
因而,她以身做饵,只让独孤氏错以为她的目的是卸帆。如此,她便将大部分兵力牵制在主帆左右,阿卯与赫哲可趁机潜去艉部摧毁船舵。
巨船在水流的夹击中发出恐怖的“吱嘎”声。众人惊惧地抱紧身旁一切固定的装置,只怕一个巨浪袭来,他们便被甩入湍急的水中。
然而,荣龄他们不这样想。
几息后,信号烟的光芒黯去,如神兵天降的三个大梁人也宛若轻烟,倏地消失在船舷。
卧佛山下,荣宗阙又如一尊静立的青铜法器。
一片紧张的寂静中,他对一旁的王序川冷声道:“待此间事了,我便是给了太子交代。日后你们若再越界,当心我翻脸。”
王序川躬身一拜,并无回话。
也不知他是不便回,还是不敢回。
可只有他自个知道,他敷衍一拜,只因心不在此。
他一瞬不瞬盯着视野中的巨轮。
待信号烟升起,他更是不自觉地前迈一步。
忽然,船舷处陆续落下三道黑影。
与高大的福船相比,那些黑影渺小如黑子、似孤星。
他的心弦高高悬起,只将其中一粒略小的黑影印在眼中、心中。
可下一刻,他的瞳孔骤然紧缩——
一道笔直细长的阴影下探,金光微闪,那道略小的黑影被狠狠击中。
她的四肢柔软下垂,似毫无知觉地坠入大清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