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紫金城,今朝香正浓。
八重樱烂漫,光照九重宫。
阳春三月,城外春耕正兴,战火稍歇。城内春樱漫烂,香风溢流,在这紫金城里,实在是难得的胜景。城中的纨绔公子们,早早呼朋引伴起来。
其中,有一个白家的儿子,叫白正则的,在这起子浪荡子中,可谓地位殊异,拔得头筹。
因他的父亲虽蒙祖上荫翼得了一个长水侯,但如今这大明朝几废几立,人心离散,乱军流民四起。白家始终是军备薄弱,屡受波及。早自四年前,便来投张家,用三座城做了嫁妆,献了一个女儿给张家的独子。又连儿子也早早送来紫金城中,由张家代为抚育。
城主张长政对待这个白家的儿子,自然备为关爱,令他在城中横行无忌。
这个白正则,即使是与张家手下重臣狭路相逢,也敢与这大臣争道,打烂了对方的乌纱帽。事后还受长政赐下的宝马香车。
自此争道事发,除了城中一干浪荡子愈觉得与他臭味相投。另外只有几个怀有隐秘春情的闺中女子并寂寞的贵妇人,爱他有一副好相貌,常有来往。其他一概正经人物,都不轻易与他来往。
他今日已在一个交往的情人处吃了一回赏樱酒,正有三分醉意。于是也不乘车,打马施施然地自这贵妇人府中出来,醉眼惺忪地看道旁云霞般的樱花。
这样穿花拂柳地行到一处,忽然勒了马,指了一个随侍的武士,指了一处门扉,令他求取了一枝樱花。
擎在手中,又细细玩赏了一回,只觉得这株白樱别有意趣。令人只疑冰雪凝成般,令人怕处之即化,不敢亲近。这紫金城中,大家著姓如过江之鲫,众人皆以朱紫最高,又随城主长政喜好,最喜追捧红樱。竟至这白樱颇受冷落了。
看到这株樱花,倒令上杉正则想到一个独爱白樱的人。这人既是他的至交好友,又可以算作他的通家之好。
这人正是张家的少主张云汉,因求娶了白家的女儿而做了他的妹夫。两人虽性情迥异,然而彼此间毕竟有些奇妙的渊源,另有一番竹马情谊,不同于流俗的酒肉好友。
只可惜这人如今新丧了母。因他父亲尊贵,轻易不理这些杂事。又这香消玉殒的夫人留下一个可怜的小女公子,年方五六岁,在母亲去后,日日不得安宁,常常暗自啼哭,形容竟变得消损起来。他这好友,身为长兄,心中暗怀不安。于是早在几月前,就禀告了祖父父亲,携了娇妻幼妹,奉命往城外自在山中的菩提寺做道场,为母亲祈福去了。算一算日子,也差不多到了他除服回城的时候了,何不前往迎接呢?
白正则一贯是随心所欲,没有半点规矩的。索性一夹马腹,也不听旁人的劝,一马当先径直往自在山,寻他这好友去了。
自在山近紫金城,一路几乎看不到战火留下的痕迹,一派农忙,诚为可贵。
水田中忙碌的多是黝黑的农妇,纵有几个留着头的童子,也没有马腿高。
这等小民,上一世不知做了什么孽,今生投了一个乱世中的女胎,生下来运气好没有被溺死,也没有被拉去发卖,好容易长大嫁人,从泥中讨得一口饭来吃,何曾看过这样的贵公子哩?
窥见这贵人高头大马,盛气凌人,不由自觉形秽,羞得无处躲藏,纷纷把脸藏在胳膊肘里,看不够似的盯着这一行人看。
白正则看了颇觉有趣,令几个伴当去探路,自己强行扯住了马,踱到农妇跟前问到:“此处去往菩提寺,可有什么胜景?“
骏马不耐烦的打着响鼻,四蹄乱踏,唬得这群农妇有如呆头鹅一般,往泥中、水中栽倒。
直问了三四遍。方有一个老成些的妇人,嗫嚅着说些粗野刺耳的村话,却令这个听惯了雅言的高贵公子,听得直接皱起了眉头。再看这妇人的形容,胸前挂着一个吸血虫似的婴儿,没有半点儿圆润可爱之处,倒活像是从曾经看过的地狱饿鬼图里爬出来的。
可恼可恨!好兴致全被扫了。
随侍的几个人都是机灵人,素来知他的脾性,向来是以高人雅士自居。回来复命,看他兴致稍减,便也不说几条路的平坦便捷。只捡了一条花树葳蕤的小径告与公子。
果然这公子换转了脸色,捡这小径走了。果然,草木葱茏,颇为可爱。正则懒散地甩着空鞭,与左右玩笑。
“去岁西域来的地狱图的画师,如今还留在城里罢?可恨叫他看不到这等人,不然画上恶鬼行里哪里少得了呢?”
说说笑笑间,豁然开朗。但见一处高崖,蕴着一片碧绿的蒲草地,洋洋洒洒地滚在晴日下。新绿吐芽,可贵竟是一点乱花也无,浑似一块儿碧玉。
早有一个眼尖的伴当引着这公子登高望远。
只见不远处,果有一座寺院。深林掩映,看不清全貌。只是地势十分优美,有高峰矗立护卫,好似佛主掌中一瓣莲,开在山腰。
正恰逢山岚缭绕,如梦似幻。隐约可以窥见几处塔舍林立,精妙异常,令人见之忘俗。更有一痕瀑布,从雾中飞流直。这处佛家净土,简直像是从世人的幻梦中,被菩萨取出来的道场,只少了一片紫竹林。
诸人见了纷纷赞叹,唱和不绝。
白正则也赞叹,“好一个菩提寺!”
不由忘了疲惫,重新鼓起劲来,往山门去了。他虽轻衣简从,但是风采过人,却骑着打了白家徽记的骏马,叫人一望就知身份高贵。护卫在山脚的甲士有认得他的,因此并不拦他。早有知客僧等候,引他入了寺中。
此时太阳已经高升,见正殿供奉着千手观音像,由白檀整块雕成,有如生人,庄严可亲。殿前水陆经幡,香烟袅袅。一边是麻衣的僧人默默诵经,十分整齐。另一边则是几个戴了白帽子的家臣并披了轻甲的几个将士,都端坐在案几旁,簇拥着一个披了丧服的高大的男人。正是他这友人—张云汉。
白正则见了不由一肃,他自己是个远离父母的游子,早早被父亲送到张家来,经年不见母亲的音容笑貌。所以这会子不禁物伤其类了。
他十分有礼地交代左右,洁身净手,在一旁等待,不可扰了仪式。再看自己虽然装束简朴,到底是为幽会赏樱选的,颜色虽不鲜艳,但到底不像样。于是也不往殿上去,只身一人,只叫一个小僧引他去看瀑布。
走了不多时便见到了一处殿宇,十分轩丽宏伟,围着甲士。上杉正则正暗想“这是谁的屋子?” 忽然见开了小门,走出几个女尼来,遣退了甲士,汲了水,擦洗露台。
他心中却有了一个猜想,便藏身在花木后,掩住了身形,不远不近。那僧人也不敢催他,一时间驻足不前。
不多时,又有几个清秀的女子,引着几个扎着双髻的男童女童出来,在露台上走进走出的做游戏。那种天真可爱的样子,着实引人微笑。
其中独有一个幼小的女孩子,大约四五岁的样子。身着白色的丧服,底下露着淡紫色的两袖,坐在廊下,摇着脚,也不去做游戏。只看得到她的一个背影。虽然年岁尚小,身材小巧玲珑,一头丰丽的乌发尚且遮不住身体,却也教人可爱可怜。
旁边有一个体态纤瘦的侍女劝她:“女公子,也去看一回樱花罢。”又奉了一瓶灿烂的樱花给她看:“烟花云幕重,榴艳朝景侵。”这稚女却不为所动,把脸朝这边扭过来,叹息:“华实各自好,可惜芳意沉。”
这叫女孩生得粉雕玉琢,如她的言辞般令人见之忘俗,叫这厢窥视的人一见,立时如梦初醒。
原来竟是她。
八重樱烂漫,光照九重宫。
阳春三月,城外春耕正兴,战火稍歇。城内春樱漫烂,香风溢流,在这紫金城里,实在是难得的胜景。城中的纨绔公子们,早早呼朋引伴起来。
其中,有一个白家的儿子,叫白正则的,在这起子浪荡子中,可谓地位殊异,拔得头筹。
因他的父亲虽蒙祖上荫翼得了一个长水侯,但如今这大明朝几废几立,人心离散,乱军流民四起。白家始终是军备薄弱,屡受波及。早自四年前,便来投张家,用三座城做了嫁妆,献了一个女儿给张家的独子。又连儿子也早早送来紫金城中,由张家代为抚育。
城主张长政对待这个白家的儿子,自然备为关爱,令他在城中横行无忌。
这个白正则,即使是与张家手下重臣狭路相逢,也敢与这大臣争道,打烂了对方的乌纱帽。事后还受长政赐下的宝马香车。
自此争道事发,除了城中一干浪荡子愈觉得与他臭味相投。另外只有几个怀有隐秘春情的闺中女子并寂寞的贵妇人,爱他有一副好相貌,常有来往。其他一概正经人物,都不轻易与他来往。
他今日已在一个交往的情人处吃了一回赏樱酒,正有三分醉意。于是也不乘车,打马施施然地自这贵妇人府中出来,醉眼惺忪地看道旁云霞般的樱花。
这样穿花拂柳地行到一处,忽然勒了马,指了一个随侍的武士,指了一处门扉,令他求取了一枝樱花。
擎在手中,又细细玩赏了一回,只觉得这株白樱别有意趣。令人只疑冰雪凝成般,令人怕处之即化,不敢亲近。这紫金城中,大家著姓如过江之鲫,众人皆以朱紫最高,又随城主长政喜好,最喜追捧红樱。竟至这白樱颇受冷落了。
看到这株樱花,倒令上杉正则想到一个独爱白樱的人。这人既是他的至交好友,又可以算作他的通家之好。
这人正是张家的少主张云汉,因求娶了白家的女儿而做了他的妹夫。两人虽性情迥异,然而彼此间毕竟有些奇妙的渊源,另有一番竹马情谊,不同于流俗的酒肉好友。
只可惜这人如今新丧了母。因他父亲尊贵,轻易不理这些杂事。又这香消玉殒的夫人留下一个可怜的小女公子,年方五六岁,在母亲去后,日日不得安宁,常常暗自啼哭,形容竟变得消损起来。他这好友,身为长兄,心中暗怀不安。于是早在几月前,就禀告了祖父父亲,携了娇妻幼妹,奉命往城外自在山中的菩提寺做道场,为母亲祈福去了。算一算日子,也差不多到了他除服回城的时候了,何不前往迎接呢?
白正则一贯是随心所欲,没有半点规矩的。索性一夹马腹,也不听旁人的劝,一马当先径直往自在山,寻他这好友去了。
自在山近紫金城,一路几乎看不到战火留下的痕迹,一派农忙,诚为可贵。
水田中忙碌的多是黝黑的农妇,纵有几个留着头的童子,也没有马腿高。
这等小民,上一世不知做了什么孽,今生投了一个乱世中的女胎,生下来运气好没有被溺死,也没有被拉去发卖,好容易长大嫁人,从泥中讨得一口饭来吃,何曾看过这样的贵公子哩?
窥见这贵人高头大马,盛气凌人,不由自觉形秽,羞得无处躲藏,纷纷把脸藏在胳膊肘里,看不够似的盯着这一行人看。
白正则看了颇觉有趣,令几个伴当去探路,自己强行扯住了马,踱到农妇跟前问到:“此处去往菩提寺,可有什么胜景?“
骏马不耐烦的打着响鼻,四蹄乱踏,唬得这群农妇有如呆头鹅一般,往泥中、水中栽倒。
直问了三四遍。方有一个老成些的妇人,嗫嚅着说些粗野刺耳的村话,却令这个听惯了雅言的高贵公子,听得直接皱起了眉头。再看这妇人的形容,胸前挂着一个吸血虫似的婴儿,没有半点儿圆润可爱之处,倒活像是从曾经看过的地狱饿鬼图里爬出来的。
可恼可恨!好兴致全被扫了。
随侍的几个人都是机灵人,素来知他的脾性,向来是以高人雅士自居。回来复命,看他兴致稍减,便也不说几条路的平坦便捷。只捡了一条花树葳蕤的小径告与公子。
果然这公子换转了脸色,捡这小径走了。果然,草木葱茏,颇为可爱。正则懒散地甩着空鞭,与左右玩笑。
“去岁西域来的地狱图的画师,如今还留在城里罢?可恨叫他看不到这等人,不然画上恶鬼行里哪里少得了呢?”
说说笑笑间,豁然开朗。但见一处高崖,蕴着一片碧绿的蒲草地,洋洋洒洒地滚在晴日下。新绿吐芽,可贵竟是一点乱花也无,浑似一块儿碧玉。
早有一个眼尖的伴当引着这公子登高望远。
只见不远处,果有一座寺院。深林掩映,看不清全貌。只是地势十分优美,有高峰矗立护卫,好似佛主掌中一瓣莲,开在山腰。
正恰逢山岚缭绕,如梦似幻。隐约可以窥见几处塔舍林立,精妙异常,令人见之忘俗。更有一痕瀑布,从雾中飞流直。这处佛家净土,简直像是从世人的幻梦中,被菩萨取出来的道场,只少了一片紫竹林。
诸人见了纷纷赞叹,唱和不绝。
白正则也赞叹,“好一个菩提寺!”
不由忘了疲惫,重新鼓起劲来,往山门去了。他虽轻衣简从,但是风采过人,却骑着打了白家徽记的骏马,叫人一望就知身份高贵。护卫在山脚的甲士有认得他的,因此并不拦他。早有知客僧等候,引他入了寺中。
此时太阳已经高升,见正殿供奉着千手观音像,由白檀整块雕成,有如生人,庄严可亲。殿前水陆经幡,香烟袅袅。一边是麻衣的僧人默默诵经,十分整齐。另一边则是几个戴了白帽子的家臣并披了轻甲的几个将士,都端坐在案几旁,簇拥着一个披了丧服的高大的男人。正是他这友人—张云汉。
白正则见了不由一肃,他自己是个远离父母的游子,早早被父亲送到张家来,经年不见母亲的音容笑貌。所以这会子不禁物伤其类了。
他十分有礼地交代左右,洁身净手,在一旁等待,不可扰了仪式。再看自己虽然装束简朴,到底是为幽会赏樱选的,颜色虽不鲜艳,但到底不像样。于是也不往殿上去,只身一人,只叫一个小僧引他去看瀑布。
走了不多时便见到了一处殿宇,十分轩丽宏伟,围着甲士。上杉正则正暗想“这是谁的屋子?” 忽然见开了小门,走出几个女尼来,遣退了甲士,汲了水,擦洗露台。
他心中却有了一个猜想,便藏身在花木后,掩住了身形,不远不近。那僧人也不敢催他,一时间驻足不前。
不多时,又有几个清秀的女子,引着几个扎着双髻的男童女童出来,在露台上走进走出的做游戏。那种天真可爱的样子,着实引人微笑。
其中独有一个幼小的女孩子,大约四五岁的样子。身着白色的丧服,底下露着淡紫色的两袖,坐在廊下,摇着脚,也不去做游戏。只看得到她的一个背影。虽然年岁尚小,身材小巧玲珑,一头丰丽的乌发尚且遮不住身体,却也教人可爱可怜。
旁边有一个体态纤瘦的侍女劝她:“女公子,也去看一回樱花罢。”又奉了一瓶灿烂的樱花给她看:“烟花云幕重,榴艳朝景侵。”这稚女却不为所动,把脸朝这边扭过来,叹息:“华实各自好,可惜芳意沉。”
这叫女孩生得粉雕玉琢,如她的言辞般令人见之忘俗,叫这厢窥视的人一见,立时如梦初醒。
原来竟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