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几日后,黎绾头上的伤好得差不多了。
这段时间,她反复思量后,决定找个好地段租个铺子继续她的糕饼事业。
可连看了好几家铺子,租金都高得吓人。即便现在手头握有二十两现银,也不能贸然投资。
如若竹篮打水一场空,岂不是雪上加霜。
黎绾心里的念头不得不暂时作罢。
回到家里,她认真查看这处小院。
院子除了东西两间厢房,旁边还有个独立的小厨房。小厨房还算宽敞,中间是个简易大灶台,刘氏平时就在这里蒸米糕。
里面的厨具倒还齐备,就连大蒸笼、小竹屉都一应俱全。
打开后院的小门,黎绾探出脑袋四处张。
当年黎大治购置的房屋虽处小巷,但后门是一条通往街坊集市的必经之路,人来人往频繁,逐渐形成了一条街道。
周围除了粥铺,面馆,还有好几家胭脂水粉和首饰衣衫店。
淡淡的胭脂香和琳琅满目的衣衫首饰吸引不少小娘子们前来闲逛,家里有妻室的郎君路过,也会忍不住买上些,拿回家去哄妻女开心。
黎绾心想,若能在此做些精致可口的点心来卖,生意必定不会差。
只是,如此一来,还需在后门处辟出一个售卖档口。
此举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十分麻烦,要不然刘杏枝也不会放着这么好的位置不用,而是选择在门可罗雀的前门摆摊。
不过,开个档口既省了店铺租子,又能保证顾客第一时间买到刚出炉的糕点。
可谓一举两得。
晚饭时,黎绾将心里的想法说给爹娘听。
二人沉默了半晌后,黎大治率先点头道:“绾儿,只要你想做,爹爹都支持你。”
刘杏枝打心底是不赞成女儿此举的。
她若真想做买卖,大可跟着自己做米糕,然后拿到集市上售卖。在后院劈个档口,既折腾又费钱。
再者,她自己的女儿什么样,她比任何人都清楚。
没主见又娇弱,如今她却说自己要开个糕饼铺,并亲手制作各式糕点,简直痴人说梦。
黎大治向来对女儿都百依百顺,刘杏枝可不能在这种关键时候跟着犯迷糊。
“不行,你从小就十指不沾阳春水,最多就是读过几日书,习得几个字,哪里会做什么糕饼买卖,简直胡闹!”
黎绾一听,手里的筷子停在半空。
作为一个灵魂穿越者,短时间里,她前后表现差异过大的确会引人生疑。
而穿书这种事即便她满身是嘴也解释不清楚。
好在,通过原主记忆,黎绾得知她的外祖父就是个手艺不错的糕点师傅,只是刘杏枝没有传承到而已。
“阿娘,你别担心。咱家外祖父的手艺天赋摆在那里,你没有继承到,并不代表我也不行啊。”
一句话不禁戳中母亲心窝。
想当年,刘杏枝一家也是在父亲的庇护下,日子过得富足美满。
若不是娘家人少,二老又过世得早,她的日子万万不会没落到这般田地。
当初,人人都夸赞她父亲的糕饼手艺,到她手里却失传了,想来当真惭愧不已。
刘杏枝看向女儿,认真道:“你当真要开糕饼铺?”
“嗯。”黎绾使劲点头。
“行吧。”刘杏枝松口道:“反正日子都过成这样了,就让你折腾一次吧,又不是输不起。”
次日,黎绾便拿出纸笔,在上面罗列了一堆事宜。
接下来的几日,她先是请工匠前来,在后门处开出一道长型的窗口,能同时满足两到三人并立而站。
档口还做了一块能上下开合的厚木板,打开时可以当摆放东西的台面,关上就与院墙合二为一。
如此,往后每日开张时更加省时省力。
硬件设施搞定,她又同母亲一起采购食材,面粉、糯米、红豆、紫薯、山药、栗子……杂七杂八的东西足足装了小半车。而她也赶在开张前做了好几个糕点样品。有栗子酥,牛舌饼,糯米紫薯团和红豆山药糕。
黎大治和刘杏枝看着摆在面前的糕饼,眼珠子都差点瞪出来,二人不敢相信这些东西均出自女儿之手。
黎大治端详着一块牛舌饼,质疑道:“绾儿,这当真不是你从外面买来诓我们的?”
看着这些糕饼做得精致可口,有模有样,几乎和黎绾外祖父的手艺如出一辙。
刘杏枝便不再对女儿有所怀疑,反而回怼黎大治:“肯定是遗传她祖父的天赋呗,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那咋不见得她遗传我的木工天赋?”
“你看哪家女儿去当木工,四处搬搬扛扛,爬上爬下的呀?”
黎大治顿了一下,回道:“也对!”
听着二人拌嘴,黎绾不禁笑起来:“爹,娘,你们赶紧尝尝女儿的手艺如何吧?”
夫妇二人听了,斗嘴瞬间作罢,各自拿起糕饼品尝起来。
栗子酥入口化渣,牛舌饼酥香浓郁,紫薯团软糯香甜,山药糕则清香绵柔。
“没错,就是这个味道!”刘杏枝突然惊呼道:“绾儿,你果然得了外祖父真传。”
几块糕点下肚,黎大治对此也表示赞赏,“看来绾儿真的块是做糕饼的好料子。”
糕饼铺开张那日是个大晴天,左邻右舍都过来凑热闹。
其中,隔壁的马婶扬着粗嗓子嚷道:“哎哟,刘婶,几日功夫不见,你就这般悄没声的弄出个小糕饼铺?”
“对呀,东西都是我女儿亲手做的,你们要不买点尝尝?”
众人一听要自掏腰包,原本被糕饼香味拉长的脖子瞬间缩了回去。
“啊,这……”马婶顿时为难道:“你女儿做的就算了吧,估计还不如你做的米糕好吃。”
黎绾那个娇小姐的性子,左邻右舍都知道,不相信她有此手艺也正常。
刘杏枝替女儿挽尊道:“她以前是娇养些,不过因遗传了她外祖的手艺,对做糕饼这事能无师自通。”
马婶啧了两声后,仍然不信。
这时,黎绾将一筛子刚出炉的栗子酥端出来。
面对大家的质疑,她索性用竹夹夹起一块栗子酥,爽快道:“开业首日,为了感谢各位邻居街坊的关照,我请大家免费品尝。”
刘杏枝一听,急得就差跺脚。
这么多人,每人都尝一块,得吃去一大半呢。
经营成本本来就高,关键女儿后半夜就起来忙活到现在,早饭都没吃上两口,她心疼啊。
一旁的黎绾瞧出了她的心思,悄声宽慰道:“阿娘,有舍才有得,再说女儿也不觉得累。”
刘杏枝闻言,又多看了女儿几眼,不禁感慨以前对女儿的认知太过于表面。
现下,落落大方,沉稳伶俐才是黎绾最真实的一面。
围观的人群听见可以免费品尝,大家开始低声议论。
天下哪有免费的东西?
只怕其中有诈,万一尝过以后,又要掏钱,那岂不是闹得大家难堪。
于是,好半天都没人敢上前来接黎绾夹起的那块酥饼。
黎绾眼明心亮,知晓这群人在想什么,遂将手里的东西递给马婶。
马婶虽是个嘴碎的人,但心性不坏。加上一副有什么说什么的直肠子,她在左邻右舍也算说得上话的人。
要不然,当初怎么能撺掇动刘杏枝干那种荒唐事?
“马婶,你来尝一块吧,好不好吃你直说无妨。”
看着眼前烘烤金黄的酥饼还隐隐散发着栗子的香味,马婶忍不住咽了两下嗓,最终还是接过来,一口咬了下去。
“嗯,好吃!”马婶是个粗人,讲不出那些头头是道的感受,只觉得这酥饼入口即化,油润香甜。
她不禁竖起大拇指,向众人频频点头,表示认可。
黎绾趁机喊话道:“各位邻里街坊,大家都来尝尝吧!”
随后,众人纷纷上前,拿起黎绾分发的糕饼吃起来。
面对大家的称赞,黎绾原以为自己的糕饼事业即将迎来开门红。孰料,一连几日,糕饼的销量越来越糟。
后街这条路的行人依旧你来我往,但买她糕饼的却屈指可数。
期间,她还增加了几个新品,销量依旧卖不动。
黎绾想不明白为什么,明明自己都是按照传统糕点的方法和配比来做的,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难道古人根本就不爱吃这些糕点,都是书里杜撰的?
就在她百思不得其解时,终于有个老奶奶忍不住前来解疑。
“丫头,不是你做得不好吃,而是你这些糕饼的种类、口感,甚至价格皆与稻香坊的相似。相比之下,别人当然会选人尽皆知的老字号了。”
老人家此言一出,黎绾瞬间醍醐灌顶。
其实,她早就知道稻香坊是有口皆碑的经典老字号。
正因如此,自己才会按照其留下的配方一比一复刻各类糕点,希望借此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共鸣,没成想竟弄巧成拙。
过于同质化的东西只会让人们越加信赖大品牌的影响力。
这个观点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最基本的商业常识。
黎绾竟在这种简单的问题上犯错。
她应该做的是将现代烘焙知识与传统糕点相结合,在传统糕点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新品。
这样不仅能丰富古代糕饼的种类,没准还能靠新颖的口味获得食客青睐,而不是一味的跟风模仿。
“唉,瞧我这榆木脑袋!”黎绾忍不住轻轻敲了自己的头两下。
第二日晨起,黎绾并没有开门营业,而是在档口上贴了一张告示:店面升级中,请耐心等候……
左邻右舍看了皆一头雾水,不知这黎家小丫头又在搞什么鬼。
院子里,黎绾换了身粗布麻衣,连衣袖都用襻搏束起来。
整个人看起来干净利落,俨然一副当家小娘子的派头。
刘杏枝刚起床便听见院子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她打开门一看,女儿正搬着石块,不知在垒什么东西。
“绾儿,你这是干嘛呀?”
“我就是想垒个灶台。”黎绾抬手撩了一下耳边的碎发,脸蛋瞬间被和的黄泥蹭了一小块,跟只小花猫似的。
刘杏枝忍不住笑起来,“厨房里那么大个灶台还不够你用啊?”
“阿娘,你先别问。待我弄好了,你就明白了。”
刘杏枝听了,嘴里絮絮叨叨的走开了。
“这丫头怕不是因糕饼滞销的事打击到信心,疯魔了。”
黎绾懒得管母亲说什么,现在的她只想将这个双层灶台搭好,利用里面的空间来模拟现代烤箱的烘焙功能。
这段时间,她反复思量后,决定找个好地段租个铺子继续她的糕饼事业。
可连看了好几家铺子,租金都高得吓人。即便现在手头握有二十两现银,也不能贸然投资。
如若竹篮打水一场空,岂不是雪上加霜。
黎绾心里的念头不得不暂时作罢。
回到家里,她认真查看这处小院。
院子除了东西两间厢房,旁边还有个独立的小厨房。小厨房还算宽敞,中间是个简易大灶台,刘氏平时就在这里蒸米糕。
里面的厨具倒还齐备,就连大蒸笼、小竹屉都一应俱全。
打开后院的小门,黎绾探出脑袋四处张。
当年黎大治购置的房屋虽处小巷,但后门是一条通往街坊集市的必经之路,人来人往频繁,逐渐形成了一条街道。
周围除了粥铺,面馆,还有好几家胭脂水粉和首饰衣衫店。
淡淡的胭脂香和琳琅满目的衣衫首饰吸引不少小娘子们前来闲逛,家里有妻室的郎君路过,也会忍不住买上些,拿回家去哄妻女开心。
黎绾心想,若能在此做些精致可口的点心来卖,生意必定不会差。
只是,如此一来,还需在后门处辟出一个售卖档口。
此举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十分麻烦,要不然刘杏枝也不会放着这么好的位置不用,而是选择在门可罗雀的前门摆摊。
不过,开个档口既省了店铺租子,又能保证顾客第一时间买到刚出炉的糕点。
可谓一举两得。
晚饭时,黎绾将心里的想法说给爹娘听。
二人沉默了半晌后,黎大治率先点头道:“绾儿,只要你想做,爹爹都支持你。”
刘杏枝打心底是不赞成女儿此举的。
她若真想做买卖,大可跟着自己做米糕,然后拿到集市上售卖。在后院劈个档口,既折腾又费钱。
再者,她自己的女儿什么样,她比任何人都清楚。
没主见又娇弱,如今她却说自己要开个糕饼铺,并亲手制作各式糕点,简直痴人说梦。
黎大治向来对女儿都百依百顺,刘杏枝可不能在这种关键时候跟着犯迷糊。
“不行,你从小就十指不沾阳春水,最多就是读过几日书,习得几个字,哪里会做什么糕饼买卖,简直胡闹!”
黎绾一听,手里的筷子停在半空。
作为一个灵魂穿越者,短时间里,她前后表现差异过大的确会引人生疑。
而穿书这种事即便她满身是嘴也解释不清楚。
好在,通过原主记忆,黎绾得知她的外祖父就是个手艺不错的糕点师傅,只是刘杏枝没有传承到而已。
“阿娘,你别担心。咱家外祖父的手艺天赋摆在那里,你没有继承到,并不代表我也不行啊。”
一句话不禁戳中母亲心窝。
想当年,刘杏枝一家也是在父亲的庇护下,日子过得富足美满。
若不是娘家人少,二老又过世得早,她的日子万万不会没落到这般田地。
当初,人人都夸赞她父亲的糕饼手艺,到她手里却失传了,想来当真惭愧不已。
刘杏枝看向女儿,认真道:“你当真要开糕饼铺?”
“嗯。”黎绾使劲点头。
“行吧。”刘杏枝松口道:“反正日子都过成这样了,就让你折腾一次吧,又不是输不起。”
次日,黎绾便拿出纸笔,在上面罗列了一堆事宜。
接下来的几日,她先是请工匠前来,在后门处开出一道长型的窗口,能同时满足两到三人并立而站。
档口还做了一块能上下开合的厚木板,打开时可以当摆放东西的台面,关上就与院墙合二为一。
如此,往后每日开张时更加省时省力。
硬件设施搞定,她又同母亲一起采购食材,面粉、糯米、红豆、紫薯、山药、栗子……杂七杂八的东西足足装了小半车。而她也赶在开张前做了好几个糕点样品。有栗子酥,牛舌饼,糯米紫薯团和红豆山药糕。
黎大治和刘杏枝看着摆在面前的糕饼,眼珠子都差点瞪出来,二人不敢相信这些东西均出自女儿之手。
黎大治端详着一块牛舌饼,质疑道:“绾儿,这当真不是你从外面买来诓我们的?”
看着这些糕饼做得精致可口,有模有样,几乎和黎绾外祖父的手艺如出一辙。
刘杏枝便不再对女儿有所怀疑,反而回怼黎大治:“肯定是遗传她祖父的天赋呗,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那咋不见得她遗传我的木工天赋?”
“你看哪家女儿去当木工,四处搬搬扛扛,爬上爬下的呀?”
黎大治顿了一下,回道:“也对!”
听着二人拌嘴,黎绾不禁笑起来:“爹,娘,你们赶紧尝尝女儿的手艺如何吧?”
夫妇二人听了,斗嘴瞬间作罢,各自拿起糕饼品尝起来。
栗子酥入口化渣,牛舌饼酥香浓郁,紫薯团软糯香甜,山药糕则清香绵柔。
“没错,就是这个味道!”刘杏枝突然惊呼道:“绾儿,你果然得了外祖父真传。”
几块糕点下肚,黎大治对此也表示赞赏,“看来绾儿真的块是做糕饼的好料子。”
糕饼铺开张那日是个大晴天,左邻右舍都过来凑热闹。
其中,隔壁的马婶扬着粗嗓子嚷道:“哎哟,刘婶,几日功夫不见,你就这般悄没声的弄出个小糕饼铺?”
“对呀,东西都是我女儿亲手做的,你们要不买点尝尝?”
众人一听要自掏腰包,原本被糕饼香味拉长的脖子瞬间缩了回去。
“啊,这……”马婶顿时为难道:“你女儿做的就算了吧,估计还不如你做的米糕好吃。”
黎绾那个娇小姐的性子,左邻右舍都知道,不相信她有此手艺也正常。
刘杏枝替女儿挽尊道:“她以前是娇养些,不过因遗传了她外祖的手艺,对做糕饼这事能无师自通。”
马婶啧了两声后,仍然不信。
这时,黎绾将一筛子刚出炉的栗子酥端出来。
面对大家的质疑,她索性用竹夹夹起一块栗子酥,爽快道:“开业首日,为了感谢各位邻居街坊的关照,我请大家免费品尝。”
刘杏枝一听,急得就差跺脚。
这么多人,每人都尝一块,得吃去一大半呢。
经营成本本来就高,关键女儿后半夜就起来忙活到现在,早饭都没吃上两口,她心疼啊。
一旁的黎绾瞧出了她的心思,悄声宽慰道:“阿娘,有舍才有得,再说女儿也不觉得累。”
刘杏枝闻言,又多看了女儿几眼,不禁感慨以前对女儿的认知太过于表面。
现下,落落大方,沉稳伶俐才是黎绾最真实的一面。
围观的人群听见可以免费品尝,大家开始低声议论。
天下哪有免费的东西?
只怕其中有诈,万一尝过以后,又要掏钱,那岂不是闹得大家难堪。
于是,好半天都没人敢上前来接黎绾夹起的那块酥饼。
黎绾眼明心亮,知晓这群人在想什么,遂将手里的东西递给马婶。
马婶虽是个嘴碎的人,但心性不坏。加上一副有什么说什么的直肠子,她在左邻右舍也算说得上话的人。
要不然,当初怎么能撺掇动刘杏枝干那种荒唐事?
“马婶,你来尝一块吧,好不好吃你直说无妨。”
看着眼前烘烤金黄的酥饼还隐隐散发着栗子的香味,马婶忍不住咽了两下嗓,最终还是接过来,一口咬了下去。
“嗯,好吃!”马婶是个粗人,讲不出那些头头是道的感受,只觉得这酥饼入口即化,油润香甜。
她不禁竖起大拇指,向众人频频点头,表示认可。
黎绾趁机喊话道:“各位邻里街坊,大家都来尝尝吧!”
随后,众人纷纷上前,拿起黎绾分发的糕饼吃起来。
面对大家的称赞,黎绾原以为自己的糕饼事业即将迎来开门红。孰料,一连几日,糕饼的销量越来越糟。
后街这条路的行人依旧你来我往,但买她糕饼的却屈指可数。
期间,她还增加了几个新品,销量依旧卖不动。
黎绾想不明白为什么,明明自己都是按照传统糕点的方法和配比来做的,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难道古人根本就不爱吃这些糕点,都是书里杜撰的?
就在她百思不得其解时,终于有个老奶奶忍不住前来解疑。
“丫头,不是你做得不好吃,而是你这些糕饼的种类、口感,甚至价格皆与稻香坊的相似。相比之下,别人当然会选人尽皆知的老字号了。”
老人家此言一出,黎绾瞬间醍醐灌顶。
其实,她早就知道稻香坊是有口皆碑的经典老字号。
正因如此,自己才会按照其留下的配方一比一复刻各类糕点,希望借此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共鸣,没成想竟弄巧成拙。
过于同质化的东西只会让人们越加信赖大品牌的影响力。
这个观点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最基本的商业常识。
黎绾竟在这种简单的问题上犯错。
她应该做的是将现代烘焙知识与传统糕点相结合,在传统糕点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新品。
这样不仅能丰富古代糕饼的种类,没准还能靠新颖的口味获得食客青睐,而不是一味的跟风模仿。
“唉,瞧我这榆木脑袋!”黎绾忍不住轻轻敲了自己的头两下。
第二日晨起,黎绾并没有开门营业,而是在档口上贴了一张告示:店面升级中,请耐心等候……
左邻右舍看了皆一头雾水,不知这黎家小丫头又在搞什么鬼。
院子里,黎绾换了身粗布麻衣,连衣袖都用襻搏束起来。
整个人看起来干净利落,俨然一副当家小娘子的派头。
刘杏枝刚起床便听见院子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她打开门一看,女儿正搬着石块,不知在垒什么东西。
“绾儿,你这是干嘛呀?”
“我就是想垒个灶台。”黎绾抬手撩了一下耳边的碎发,脸蛋瞬间被和的黄泥蹭了一小块,跟只小花猫似的。
刘杏枝忍不住笑起来,“厨房里那么大个灶台还不够你用啊?”
“阿娘,你先别问。待我弄好了,你就明白了。”
刘杏枝听了,嘴里絮絮叨叨的走开了。
“这丫头怕不是因糕饼滞销的事打击到信心,疯魔了。”
黎绾懒得管母亲说什么,现在的她只想将这个双层灶台搭好,利用里面的空间来模拟现代烤箱的烘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