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昭偏过头看着跪地不起的齐丞相。“大人若是有旁的解决之法,也可说出,草民愿闻其详!”

    阿昭不知道这人为何一直阻挠她。

    “只是大人若有治水之法,为何此前不说,非要在陛下张贴皇榜之后说出?”阿昭顿了顿,轻笑道,“难道是大人心中藏了不可告人之事,怕草民这等莽撞少年看出什么?”

    阿昭这样的平民顶撞当朝一品大臣,照理说是死罪。

    可她如今心急,早就顾不得这些。

    不过,皇帝对齐丞相积怨已久,阿昭此时说出了他的心里话,他面上颇为赞许。

    齐丞相一党全都跪下,请求他三思。

    永封帝双手紧握成拳,一个个忤逆犯上的混账东西,待水患平定,社稷安定下来,他定要一一处置了他们。

    “陛下,这黄口小儿,在朝堂之上便敢大放厥词,焉知心性如何?只怕是为图高官厚禄,信口雌黄之辈!”齐丞相跪在地上,老泪纵横,一副陛下冤枉忠臣,偏信谗言的模样。

    永封帝心中恼恨,面上却不显,齐丞相话里话外都像是在说他偏听偏信,不是圣明之君,才会让老臣寒心。

    永封帝见他这副模样,心中觉得有些膈应,他轻描淡写地劝慰齐丞相:“齐丞相既已知晓他是小儿,又何必同一个少年计较?”

    齐丞相在朝堂上向来都是有一席之地的,只是最近,他总觉得陛下似乎与他君臣离心了。

    “少年,你且说说,你所求为何?也让齐丞相看看,我东曌国的少年,是否是沽名钓誉之辈。”永封帝开口说道,他像是一个和善的长辈一般,温和地笑着。

    阿昭却知道这只是假象,如今国库似乎有些空虚,陛下年前新修宫殿,花了许多国库的银两。

    她说是狮子大张口要一堆金银财宝,定然无法活着走出朝堂。

    阿昭跪在地上,叩首,朗声回答:“陛下,草民不求高官厚禄,不求金银财宝,只求陛下放一个人。”

    永封帝没想到这个少年的愿望竟然这般简单,“你说,朕必然应允。”

    阿昭面露喜色,又重重磕了一个响头,她朗声说道:“草民从前曾蒙受太常寺少卿沈顾之沈大人救命之恩,如今草民恳请陛下放人,草民定当平定水患,恳请陛下恩准!”

    一瞬间,皇帝脸上喜悦的笑容僵持住,他脸色阴沉,但是君无戏言,说出去的话怎有收回的道理。

    “救命之恩?”永封帝脸色阴沉,言语冰冷,目光审视着朝堂上跪着的少年,想看看他是否也会如那沈二一般,不识好歹。

    阿昭如实回答道:“只是年少时的一次救命之恩,草民此次还清,此生也与沈大人再无干系了。”

    “只是为了报恩?”皇帝皱着眉头,心中在想着此言的可信度。

    “只是为了报恩。”阿昭抬头,声音清朗明亮。

    她目光恳切,一双如同黑曜石般明亮的双眸闪烁着光亮。

    少年的目光真切灼热,只凭一腔热血做自己想做之事,救自己想救之人。

    永封帝看着言辞恳切的少年,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那时候定北王沈楚珩也是如同这个少年一般热血,不计后果,做想做之事,救想救之人。

    而且沈楚珩十分优秀,惊才艳艳,不过十几岁便已经名动锦都城。

    只是可惜……

    “陛下!万万不可!那沈顾之,可是写了谋逆犯上的诗文!”齐丞相跪地,他派人去偷了沈顾之的诗文,派人临摹字迹写了一篇辱骂当今皇帝的诗文。

    若是那沈二还能活着走出天牢,沈家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届时他向陛下表明忠心的证据,将会成为自己的催命符。

    想到这里,齐丞相汗流浃背,冷汗连连,握着玉笏的手也止不住地发抖。

    他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被一个少年逼到如此田地。

    想到这里,齐丞相一口老血吐出来,两腿一蹬,晕在地上。

    永封帝只是冷冷的看了一眼,命人将他抬下去,找了一个太医为他医治。

    “国师以为如何?”永封帝的心中已经松动,其实他不懂治水之法,但是也隐隐觉得这个少年所言有可取之处。

    因为这个少年所说的办法,许多年前,他的元后也曾说过。

    那时他只觉得那个女子过于聪慧,他觉得自己的威严被挑战了,并不理会。

    如今失去了元后,永封帝回想起来,才觉得那个女子是多么的蕙质兰心,聪慧过人。

    国师听到阿昭的请求,眸光微微闪动,在陛下问话之时,应答道:“方法可行。”

    “右相觉得呢?”皇帝又客套性地问了一下右相的想法。

    右相平常借口身体不好,鲜少来上朝,今日前来上朝,不过是因为忧心澧南的百姓,所以想看看朝堂上这群大臣是否有应对之策。

    右相万万没想到,这上百位同僚,居然还没有一个报恩的少年郎勇敢。

    而且这少年所说的言论也都是有可行之处的。

    但是实践出真知……

    右相因为看不惯皇帝日日求仙问道,所以时常称病,如今他最厌恶的那个整日神神叨叨的神棍居然说可行。

    哼!

    右相气的吹胡子瞪眼,心中暗骂国师是个混球,嘴上却道:“臣也以为,此法兴许可行。”

    永封帝当即下旨,“曹全德,拟朕旨意,封云笺为赈灾大臣,前往澧南郡,平定水患。”

    帝王又下了一道旨意,“曹全德,将太常寺少卿沈顾之放出天牢,令其返回沈府,闭门思过,无诏,不得外出。””

    永封帝坐在龙椅上,不怒自威,“少年,你可要想好了,若是失败,以命相偿,莫要辜负朕的期望。”

    帝王身上的欺压顿时铺天盖地席卷而来,阿昭不曾见过这样的阵仗,她不敢在殿前失仪,跪地磕头道:“草民领旨。”

    翌日清晨,阿昭与一众士兵在城门口聚集,她穿着一身轻便的衣裳,骑着高头大马,身后是一众官兵。

    与她共同前行的人,还有右相的孙子,谢遥。

    传言他是锦都城中第一大纨绔子弟,吃喝嫖赌,一样不沾,但是溜猫逗狗,他样样都会。

    他不知怎的,向皇帝求了一个赈灾使的名号,屁颠屁颠地跟了过来。

    一行人紧赶慢赶,一连过了七日,阿昭他们终于抵达澧南。

    阿昭先是实地探查了一番澧南的水患情况,宣布几日后开设祭坛,祈求天神停雨,谢遥则是去施粥放粮了。

    夜里,阿昭划了一叶小舟,慢慢地前往落光海,她在古书上看见落光海中有一小岛,她猜测是因为岛屿的阻挠,致使洪水无法泄去。

    阿昭去小岛上布置好所需用到的炸药,只要将巨型海礁炸毁,澧南临海水患便可退去。

    月落星沉之时,阿昭从落光海中返回郡守府,在入门时遇见双手环臂,依靠下屋檐下的谢遥。

    “谢大人。”阿昭所做的事都是避开他人,谢遥昨日忙着赈灾,也鲜少与她交谈了。

    “云大人,信神明?”谢遥皱眉,看着府邸中的官兵忙上忙下,只是为了今日的祭祀仪式。

    他不信天神,若是天神有用,这些百姓便不会在苦海中苦苦挣扎,不得解脱。

    谢遥一脸写着“我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少年脸上隐隐有些担忧,似是想要开口劝她,又见她一意孤行,他不好阻挠。

    阿昭看见谢遥眸中的关切,她轻轻一笑,眸中满是自信,言谈自若,“若是我说,今日祭祀,可使得天晴,水灾退却。谢大人,会信在下吗?”

    谢遥看着对面的少年目光恳切,脸上满是自信的风采,面容虽还是稍显稚嫩,但从未面露胆怯。

    他虽不知对方的自信从何而来,不过能说服当今多疑的陛下,从右相门下的羽翼中夺过赈灾大臣的官位,自然有过人之处。

    看着对方自信的神采,谢遥自知多说无益,“云大人心意已决,我再劝也是白费口舌。”

    “怎会?还要多谢谢大人关怀。”阿昭眸光一闪,微微一笑,笑容也多了几分真切。

    谢遥轻声哼了一声,脸上看不出半分心安。

    少年的心思都写在脸上,单纯又可爱,饮完一盏茶便起身离开了,这几天他都在忙着赈济灾民,偶尔闲暇之时会到新川渠附近巡视。

    以工代赈,百姓们开凿水渠,就能获得银两,也让不少自诩不受嗟来之食的文弱书生能果腹。

    到了午时,阿昭前往祭台。

    祭台便设置在新川渠的堤岸上,一方从当地寺庙借来香案。

    祭拜的楠木长桌,上面摆放着三牲六畜,牛羊猪的头摆放在祭台上,下方放了两个蒲团。

    一方偌大的紫金色的宝鼎,鼎身上镌刻着祈求天灵地佑的上古祭文,宝鼎之中放着澧南郡各地寺院送来的香灰,宝鼎中上燃着一炷香。

    香案上点燃着两只忽明忽灭的蜡烛。

    阿昭站在祭台之上,堤岸下方站着诸多百姓,身后也站了许多百姓。

    她一身红色滚金镶边的官袍,脚踩从四品官员的官靴,三千墨发高高束起,虽只是一副少年模样,但却不怒自威。

    阿昭手中拿着一炷香,朗声说道:“今日本官在此设置祭台,只为祈求天神保佑,护我澧南郡水灾早日退却,佑我东曌国风调雨水,百姓安乐,海晏河清!”

    阿昭跪在蒲团上,双手举着一炷香,三拜后将一炷香插到香案上。

    “祈求天神保佑!佑我东曌国风调雨水,百姓安乐,海晏河清!”人群中身穿常服的官兵跪地叩拜,高呼祈求神灵保佑。

    这些个官兵的阿昭提前安排好的,在暗中提防有人搅乱这次祭天仪式。

    周遭的百姓信奉天神,也被连年的水灾吓怕了,连忙跪地叩拜,异口同声地祈求水灾退却,风调雨水。

    诸多百姓下跪叩拜,神色虔诚,信奉着他们心中的天神。

    “求天神赐福!”百姓们异口同声,跪地哀求。地上的积水浸湿了他们的布衣麻衫,寒风吹过,虽冻得声音颤抖仍满心虔诚。

    阿昭双手合十,跪在蒲团上叩拜,一脸虔诚模样。

    这些日子她在澧南郡,看见百姓穷苦窘迫,年少时她也曾过过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心中感伤。

    一路前来,看见不少灾民因为天灾人祸不得已背井离乡,长途跋涉一路北去,许多百姓因为饥寒交迫化作冻死骨。

    阿昭心中颇有些触动,一场天灾,足以将百姓原本平静安宁的生活毁去,将所有的美好毁灭撕碎。

    若真有天神,她倒真希望天神能够显灵,使百姓免受连年水灾之苦,不受背井离乡之痛。

    可倘若这世上真有真神,为何善恶无轮回?使善心者不得好报,作恶多端者遗害万年。

    虽是如此,如今为了稳定民心,让百姓相信今日的一切是天神显灵,她必须要祈祷天神。

    “永封二十年,今我东曌国澧南郡百姓,聚集于落光海岸。祥符宝鼎,谨以牲醴之奠,恭献天神之灵。”

    阿昭再次叩拜,朗声说出心中所愿,这也是澧南郡百姓心中所愿。

    “愿天神赐福,令水灾退却,庇佑我澧南郡百姓免受水灾之苦。祈祷澧南郡风调雨水,佑东曌国世代繁荣昌盛,千秋万代,永垂不朽。”

    澧南郡的百姓跪地叩拜,满心虔诚,“求天神赐福,使水灾退却!”

    百姓声音浩大,其中却有着饱经水灾摧残的颤抖。

    人力在天灾面前是如此渺小,连年的水灾,还有朝廷发下的赈灾粮被苛扣,让这些百姓苦不堪言。

    阿昭跪在蒲团上,身前放着一个燃烧着火焰的铜盆,在这样寒风阵阵的阴雨天里,让她身子暖和了不少。

    她不断往燃烧着写着吉祥符文的朱砂符纸,一边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神灵赐福,庇佑百姓。

    阿昭低头燃烧着符纸,并未注意到天边出现一道闪电。

    瞬息之后……

    “轰隆——”雷声轰鸣,如同天神的怒语,胆小者跪地叩拜,心中惊慌,两股颤颤。

    阿昭慢慢地抬起眸子,看着天边的景象。

    原本还算明亮的天空忽然间变得电闪雷鸣,阴云彻底遮挡了阳光,整个天地变得暗沉一片,如同被黑暗吞噬了一般。

    电闪雷鸣,轰隆作响,雷声声势浩大,震天动地,如同天崩地裂,让人双耳嗡嗡作。

    蓝色的闪电在天空劈开一层裂缝,打落在宝鼎之上,将宝鼎打翻,鼎中的香灰翻滚。

    阿昭暗红的官袍沾染香灰,她心中并不在意。

    只是今日的天公似乎并不作美,狂风阵阵,强风袭来,将香案上的蜡烛和香吹灭。

    阿昭垂眸,白皙如玉的手攥紧了符文,心神有些不宁。

    她想假借天神显灵,用火药炸开海中岛屿上阻挠积水流逝的巨型海礁,所以带领百姓开设祭坛,祈请神灵停止降雨。

    这个计划,需要老天爷相助。

    今日午时,似乎并不如国师所料,天晴雨停……

章节目录

同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浅云栖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浅云栖月并收藏同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