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操纵棋局的人,根本就没有想过让他活着走出天牢。
阿昭再三嘱咐,“我会想办法帮你,他们送来的膳食,千万别吃,万事小心。”我一定会想办法救你出去。
沈墨在她转身离开之时,终究是忍不住开口,低声轻语,“此事与你无关,莫要牵扯进来,置身事外即可。”
“我自有分寸。”阿昭此时已经方寸大乱,她匆忙地戴上风帽,将自己的面容遮挡住。
阿昭夜半三更,纵马从小路出城,在城郊外的小院里试验着火药的威力,细细的计算着,到底用多少火药才不至于波及周边的百姓。
阿昭双手握紧的拳头,她只觉得全身发寒。
把她带出大山的兄长,和她共同生活了整整三年的兄长,如今面临死期。
而她,却无力搭救……
无力感压在阿昭身上,她鼻头一酸,眼泪如珠串般落下,一滴一滴,落在地上。
她想要救兄长,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
她看了一夜关于澧南地貌的书卷,发现水灾迟迟不退,除了数月降雨,还有澧南临近落光海的缘故。
落光海有一座岛屿,上面有偌大的海礁,可阻挡洪水泄去。
阿昭彻夜未眠,看了一夜的书卷,又备下了许多火药。
第二日黎明之时,阿昭骑马进入锦都城城中。
入城之时看见城门上高高挂着的人头,血淋淋的鲜血一滴一滴往下掉落,人头的脸上都挂着恐惧的面容。
阿昭瞧见了,心中有些恐惧。
她担心下一个被挂在城头上的脑袋,会是她的兄长……
阿昭沉默不语,看来救出兄长一事,要尽快了。
街口的告示栏张贴了一张明晃晃的皇榜,阿昭脑海中回想起昨日听到的闲话,便下马一看。
皇榜上面清清楚楚的写明了,澧南水患一事,陛下寻求有治水能力之人,不论家世如何,只要能平定澧南水患,即可加官进爵,还可以向陛下提一个请求。
可最后皇榜上也明确的写上了,若是无能之辈,胡乱揭皇榜,立即斩首示众,格杀勿论。
想来方才在城门口看见的高挂起的项上人头,应当就是一些揭了皇榜的百姓吧。
“澧南水患吗?”阿昭看着皇榜陷入了沉默。
她从未去过澧南,但也在书上看见过澧南的地理位置,她知道应当如何治水,只是……若那位陛下不信她,纵使她有八成的把握,也只剩下五成。
若是不成功,她不但救不了兄长,自己的性命也会葬送……
阿昭伸出手,内心却在纠结,她感激沈墨救她离开深山,让她也能够读书习字,参加科举。
可是……兄长他真的值得她不顾性命去搭救吗?
阿昭指尖微微颤抖,眸光无比纠结。
救,还是不救……
皇宫之中,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匍匐在帝王脚下。
永封帝依然愤怒,他每年花了这么多银两,养了这些大臣,如今国家有难,个个就像缩头乌龟一般。
“都是一群无能之人!”永封帝愤怒地说着。
朝臣们依旧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
这几日,陛下又杀了几十个百姓。
朝臣跪在地上,请求帝王息怒。
永封帝愤怒地斥骂群臣,他心中恼怒,特别是澧南那些揭竿起义之人,竟然未被镇压下去?甚至还引起周遭的灾民共同起义!
说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可在永封帝看来,那分明是一群刁民!
可恨至极!
“陛下……国师前来觐见。”曹公公弯着腰,在皇帝身边低声提醒道。
皇帝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痛骂朝臣整整一炷香的时间,就连国师到了,都未曾发现。
永封帝听闻国师来了,只觉得救星来了,他慢慢收起怒容,这脸色依然凝重。
永封帝眼中带着希冀,客气地询问:“国师昨夜夜观星象,可有发现何处有治水患的能才?”
国师行礼作揖,缓缓说道:“启禀陛下,臣昨夜夜观星象,角木蛟指向城南方向。若陛下能将此良才寻来,我东曌国的国运必将否极泰来,澧南水患一事,也必将迎刃而解。”
永封帝一听闻有解决之法,脸上的愁容也一扫而空,面带微笑地问道:“那国师可知此人是谁?”
国师对着永封帝作揖,回答道:“臣昨夜夜观星象,应当是位于城南的……”话语刚落,国师还未来得及说完。
朝堂之外的禁军就大声来报:“报!启禀陛下,有人揭了皇榜!”
永封帝面色不愉,这些日子被那些平民戏耍的回忆涌上心头,他的心头一阵怒火。
永封帝刚想说不见,可是皇榜已经张贴出去,君无戏言。
不过转念一想,国师说,可治水的能才在城南,焉知不是能人异士主动上门求见?
永封帝沉重的脸色渐渐和缓,冷着声说道:“宣!”
阿昭手中拿着皇榜,一步一步走入朝堂之中,在入殿之时跪下,她朗声说道:“草民云笺,拜见陛下。”
为了掩人耳目,她和兄长更换了户籍,兄长沈墨化名沈顾之,阿昭她化名云笺。
“抬起头来。”永封帝声音厚重浑浊,目光带着上位者的审视,赤裸裸的阿昭。
昨日来的那些贱民,还都是些年长者。
可今日来的,竟然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
真当他老眼昏花,是个昏君了吗?
“国师,他可是你所说之人?”永封帝转头望向国师,开头问道,眼中有些困惑。
永封帝的眼神似乎在说:这样的乳臭未干的小子,就是你所说的能人吗?
国师看着阿昭的脸,觉得有些熟悉,却又说不上来,一时心中疑惑,倒是没有听见皇帝的问话。
永封帝见国师不说话,以为隐士高人都这般神秘莫测,他没有多疑。
不过,他心中依旧不信任阿昭。
朝中的老臣尚且对此次水患无能为力,这个相貌清秀的年轻人,看起来不过十几岁,能有什么真本事?
“你家住何方?”永封帝冷声问道。
“城南。”阿昭如实回答道,云府是记在她的名下的,只要这位陛下有心去查,便能够查到自己家住何方。
这一点没必要隐瞒,是她不知道,这位陛下不考她治水的才能,反而问她家住何方。
这倒是有些奇怪。
不过阿昭只敢将疑惑藏在心里,这位陛下生性多疑,喜怒无常,城门口上挂着的人头便是最好的证明。
她不敢多言,只是抱着必死的心态前来觐见。
她现在在锦都城中根基不深,只能赌一把,冒死前来觐见,赌这位陛下会派她前去治水。
永封帝记得国师所说的有才能之辈,所居住的地方,正是城南。
永封帝虽有些不相信这样的年轻人会有治水的才能,不过他相信国师,国师所说的话,从未有假。
“你且说说,应当如何治水?”永封帝目光带着审视,他记得,从前的沈远也是年少时惊才艳艳,名动四方。
“启禀陛下,草民年幼时,曾去过澧南,澧南位处我国东南,此处地势低平,故每每到了潮水翻涌之时,都会引发洪灾。”
“从前的治水大臣,都会采用以填代堤的方法,阻塞洪水,让洪水淹及一城,以保全周遭的城池。”
“可草民以为,洪水应疏导,不宜堵塞。”阿昭慢慢地说着自己的想法,她只说了一部分,却没有完全说完。
永封帝听着有些与众不同的言论,心中有些猜疑,但也有一部分相信。
“陛下不可轻信这等贱民所言。”齐丞相跪在地上叩首说道。
“齐丞相,是要越俎代庖吗?你且听他说完。还是齐丞相觉得自己有治水之能?”永封帝皱着眉头质问道,他心中对齐丞相有些不满。
“少年,你且接着说下去。”永封帝虽然不怎么相信阿昭,但是她与众不同的言论,确实引起了他的注意。
永封帝摆了摆手,“起来说吧。”
阿昭站起身。
皇帝的目光一开始带着审视,如今慢慢变得柔和。
阿昭不知道他想到了什么,只是如今兄长身陷囹圄,她不愿他死,即使心中恐惧,也必须让自己冷静下来。
她深呼吸,侃侃而谈,澧南一地呈现半月牙形状,共有九郡,此次洪灾比往年都要严重。
“可采用疏导之法,将清河城中的积水疏导至护城河中,再带领官兵百姓,将护城河的河堤一侧凿开,连通新川渠,可保潮水得以疏通。”
“新川渠连通落光海,将潮水导入海中,可保潮水退却。”朝堂上的少年面容秀美,面如冠玉,她傲立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
诸多大臣窃窃私语,在商讨此法是否可行,可是从未有人尝试过,所以无人知晓。
但是齐丞相一党却坚持说疏导之法,绝无可能让洪灾退却。
国师听着阿昭的言论,眉头却渐渐紧锁,对方所说的疏解之法,确实可以应对洪灾。
若是往年的小型洪灾,此法确实可用,但是今年的洪灾却是由海水引发的,而且已经殃及澧南全郡,若使用疏通之法,百姓们饥寒交迫,还要被抓来当壮丁。
只怕又会因为饥寒交迫死去不少人……
而且此法,没办法在短时间内让洪水退去。
更何况,他总觉得,这个少年并未去过澧南,但是对方的言论,却仿佛真正从澧南长大的人。
这个少年的身上有一种矛盾之感,若感觉他不懂澧南的风土人情,似乎确实如此,但是大臣们问及治水之法,他却能一一解答。
国师听着少年巧言善辩,右相提出的疑惑都能被他轻易解决。
少年独自一人站在朝堂之上,对答如流,不论是怎样的刁难问题,都能被他四两拨千斤应付过去。
这个少年似乎在发光……
可是这样的人才,为何没有参加科举?
他若是参加科举,只怕今年的状元郎就要换人了。
不过少年终究是少年,可莫要因为一时意气,揽下了不属于自己的负担。
国师看见这位名叫云笺的少年,只觉得有种熟悉感在心中环绕,私心里,他并不想打断他的治水理念。
国师在心里暗暗摇头,只是少年的想法还是过于稚嫩,就连他也没有办法保证解决此次洪灾,所以不敢妄言。
这个少年的言论,虽然理论上成立,可是似乎要耗费的时间实在太多。
当今这位陛下又是一个没什么耐心的人。
澧南是他的故乡,他的乡民正在水生火热之中,他又怎能让这一个少年用一套也许只有理论上可以成立的言论,去做试验。
那些被血腥镇压的百姓,流下的血已经够多了,又怎能再让他们被一套不成熟的理论,当做试验品。
国师忍不住开口说道:“陛下……”
“陛下,万万不可!此少年不知是从何处跑出来的竖子,巧舌如簧,陛下万万不可将澧南诸郡的百姓生死安危放置在一个少年手中!”齐丞相跪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
“还望陛下三思!”齐丞相一党都跪在地上,请求皇帝三思。
阿昭再三嘱咐,“我会想办法帮你,他们送来的膳食,千万别吃,万事小心。”我一定会想办法救你出去。
沈墨在她转身离开之时,终究是忍不住开口,低声轻语,“此事与你无关,莫要牵扯进来,置身事外即可。”
“我自有分寸。”阿昭此时已经方寸大乱,她匆忙地戴上风帽,将自己的面容遮挡住。
阿昭夜半三更,纵马从小路出城,在城郊外的小院里试验着火药的威力,细细的计算着,到底用多少火药才不至于波及周边的百姓。
阿昭双手握紧的拳头,她只觉得全身发寒。
把她带出大山的兄长,和她共同生活了整整三年的兄长,如今面临死期。
而她,却无力搭救……
无力感压在阿昭身上,她鼻头一酸,眼泪如珠串般落下,一滴一滴,落在地上。
她想要救兄长,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
她看了一夜关于澧南地貌的书卷,发现水灾迟迟不退,除了数月降雨,还有澧南临近落光海的缘故。
落光海有一座岛屿,上面有偌大的海礁,可阻挡洪水泄去。
阿昭彻夜未眠,看了一夜的书卷,又备下了许多火药。
第二日黎明之时,阿昭骑马进入锦都城城中。
入城之时看见城门上高高挂着的人头,血淋淋的鲜血一滴一滴往下掉落,人头的脸上都挂着恐惧的面容。
阿昭瞧见了,心中有些恐惧。
她担心下一个被挂在城头上的脑袋,会是她的兄长……
阿昭沉默不语,看来救出兄长一事,要尽快了。
街口的告示栏张贴了一张明晃晃的皇榜,阿昭脑海中回想起昨日听到的闲话,便下马一看。
皇榜上面清清楚楚的写明了,澧南水患一事,陛下寻求有治水能力之人,不论家世如何,只要能平定澧南水患,即可加官进爵,还可以向陛下提一个请求。
可最后皇榜上也明确的写上了,若是无能之辈,胡乱揭皇榜,立即斩首示众,格杀勿论。
想来方才在城门口看见的高挂起的项上人头,应当就是一些揭了皇榜的百姓吧。
“澧南水患吗?”阿昭看着皇榜陷入了沉默。
她从未去过澧南,但也在书上看见过澧南的地理位置,她知道应当如何治水,只是……若那位陛下不信她,纵使她有八成的把握,也只剩下五成。
若是不成功,她不但救不了兄长,自己的性命也会葬送……
阿昭伸出手,内心却在纠结,她感激沈墨救她离开深山,让她也能够读书习字,参加科举。
可是……兄长他真的值得她不顾性命去搭救吗?
阿昭指尖微微颤抖,眸光无比纠结。
救,还是不救……
皇宫之中,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匍匐在帝王脚下。
永封帝依然愤怒,他每年花了这么多银两,养了这些大臣,如今国家有难,个个就像缩头乌龟一般。
“都是一群无能之人!”永封帝愤怒地说着。
朝臣们依旧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
这几日,陛下又杀了几十个百姓。
朝臣跪在地上,请求帝王息怒。
永封帝愤怒地斥骂群臣,他心中恼怒,特别是澧南那些揭竿起义之人,竟然未被镇压下去?甚至还引起周遭的灾民共同起义!
说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可在永封帝看来,那分明是一群刁民!
可恨至极!
“陛下……国师前来觐见。”曹公公弯着腰,在皇帝身边低声提醒道。
皇帝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痛骂朝臣整整一炷香的时间,就连国师到了,都未曾发现。
永封帝听闻国师来了,只觉得救星来了,他慢慢收起怒容,这脸色依然凝重。
永封帝眼中带着希冀,客气地询问:“国师昨夜夜观星象,可有发现何处有治水患的能才?”
国师行礼作揖,缓缓说道:“启禀陛下,臣昨夜夜观星象,角木蛟指向城南方向。若陛下能将此良才寻来,我东曌国的国运必将否极泰来,澧南水患一事,也必将迎刃而解。”
永封帝一听闻有解决之法,脸上的愁容也一扫而空,面带微笑地问道:“那国师可知此人是谁?”
国师对着永封帝作揖,回答道:“臣昨夜夜观星象,应当是位于城南的……”话语刚落,国师还未来得及说完。
朝堂之外的禁军就大声来报:“报!启禀陛下,有人揭了皇榜!”
永封帝面色不愉,这些日子被那些平民戏耍的回忆涌上心头,他的心头一阵怒火。
永封帝刚想说不见,可是皇榜已经张贴出去,君无戏言。
不过转念一想,国师说,可治水的能才在城南,焉知不是能人异士主动上门求见?
永封帝沉重的脸色渐渐和缓,冷着声说道:“宣!”
阿昭手中拿着皇榜,一步一步走入朝堂之中,在入殿之时跪下,她朗声说道:“草民云笺,拜见陛下。”
为了掩人耳目,她和兄长更换了户籍,兄长沈墨化名沈顾之,阿昭她化名云笺。
“抬起头来。”永封帝声音厚重浑浊,目光带着上位者的审视,赤裸裸的阿昭。
昨日来的那些贱民,还都是些年长者。
可今日来的,竟然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
真当他老眼昏花,是个昏君了吗?
“国师,他可是你所说之人?”永封帝转头望向国师,开头问道,眼中有些困惑。
永封帝的眼神似乎在说:这样的乳臭未干的小子,就是你所说的能人吗?
国师看着阿昭的脸,觉得有些熟悉,却又说不上来,一时心中疑惑,倒是没有听见皇帝的问话。
永封帝见国师不说话,以为隐士高人都这般神秘莫测,他没有多疑。
不过,他心中依旧不信任阿昭。
朝中的老臣尚且对此次水患无能为力,这个相貌清秀的年轻人,看起来不过十几岁,能有什么真本事?
“你家住何方?”永封帝冷声问道。
“城南。”阿昭如实回答道,云府是记在她的名下的,只要这位陛下有心去查,便能够查到自己家住何方。
这一点没必要隐瞒,是她不知道,这位陛下不考她治水的才能,反而问她家住何方。
这倒是有些奇怪。
不过阿昭只敢将疑惑藏在心里,这位陛下生性多疑,喜怒无常,城门口上挂着的人头便是最好的证明。
她不敢多言,只是抱着必死的心态前来觐见。
她现在在锦都城中根基不深,只能赌一把,冒死前来觐见,赌这位陛下会派她前去治水。
永封帝记得国师所说的有才能之辈,所居住的地方,正是城南。
永封帝虽有些不相信这样的年轻人会有治水的才能,不过他相信国师,国师所说的话,从未有假。
“你且说说,应当如何治水?”永封帝目光带着审视,他记得,从前的沈远也是年少时惊才艳艳,名动四方。
“启禀陛下,草民年幼时,曾去过澧南,澧南位处我国东南,此处地势低平,故每每到了潮水翻涌之时,都会引发洪灾。”
“从前的治水大臣,都会采用以填代堤的方法,阻塞洪水,让洪水淹及一城,以保全周遭的城池。”
“可草民以为,洪水应疏导,不宜堵塞。”阿昭慢慢地说着自己的想法,她只说了一部分,却没有完全说完。
永封帝听着有些与众不同的言论,心中有些猜疑,但也有一部分相信。
“陛下不可轻信这等贱民所言。”齐丞相跪在地上叩首说道。
“齐丞相,是要越俎代庖吗?你且听他说完。还是齐丞相觉得自己有治水之能?”永封帝皱着眉头质问道,他心中对齐丞相有些不满。
“少年,你且接着说下去。”永封帝虽然不怎么相信阿昭,但是她与众不同的言论,确实引起了他的注意。
永封帝摆了摆手,“起来说吧。”
阿昭站起身。
皇帝的目光一开始带着审视,如今慢慢变得柔和。
阿昭不知道他想到了什么,只是如今兄长身陷囹圄,她不愿他死,即使心中恐惧,也必须让自己冷静下来。
她深呼吸,侃侃而谈,澧南一地呈现半月牙形状,共有九郡,此次洪灾比往年都要严重。
“可采用疏导之法,将清河城中的积水疏导至护城河中,再带领官兵百姓,将护城河的河堤一侧凿开,连通新川渠,可保潮水得以疏通。”
“新川渠连通落光海,将潮水导入海中,可保潮水退却。”朝堂上的少年面容秀美,面如冠玉,她傲立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
诸多大臣窃窃私语,在商讨此法是否可行,可是从未有人尝试过,所以无人知晓。
但是齐丞相一党却坚持说疏导之法,绝无可能让洪灾退却。
国师听着阿昭的言论,眉头却渐渐紧锁,对方所说的疏解之法,确实可以应对洪灾。
若是往年的小型洪灾,此法确实可用,但是今年的洪灾却是由海水引发的,而且已经殃及澧南全郡,若使用疏通之法,百姓们饥寒交迫,还要被抓来当壮丁。
只怕又会因为饥寒交迫死去不少人……
而且此法,没办法在短时间内让洪水退去。
更何况,他总觉得,这个少年并未去过澧南,但是对方的言论,却仿佛真正从澧南长大的人。
这个少年的身上有一种矛盾之感,若感觉他不懂澧南的风土人情,似乎确实如此,但是大臣们问及治水之法,他却能一一解答。
国师听着少年巧言善辩,右相提出的疑惑都能被他轻易解决。
少年独自一人站在朝堂之上,对答如流,不论是怎样的刁难问题,都能被他四两拨千斤应付过去。
这个少年似乎在发光……
可是这样的人才,为何没有参加科举?
他若是参加科举,只怕今年的状元郎就要换人了。
不过少年终究是少年,可莫要因为一时意气,揽下了不属于自己的负担。
国师看见这位名叫云笺的少年,只觉得有种熟悉感在心中环绕,私心里,他并不想打断他的治水理念。
国师在心里暗暗摇头,只是少年的想法还是过于稚嫩,就连他也没有办法保证解决此次洪灾,所以不敢妄言。
这个少年的言论,虽然理论上成立,可是似乎要耗费的时间实在太多。
当今这位陛下又是一个没什么耐心的人。
澧南是他的故乡,他的乡民正在水生火热之中,他又怎能让这一个少年用一套也许只有理论上可以成立的言论,去做试验。
那些被血腥镇压的百姓,流下的血已经够多了,又怎能再让他们被一套不成熟的理论,当做试验品。
国师忍不住开口说道:“陛下……”
“陛下,万万不可!此少年不知是从何处跑出来的竖子,巧舌如簧,陛下万万不可将澧南诸郡的百姓生死安危放置在一个少年手中!”齐丞相跪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
“还望陛下三思!”齐丞相一党都跪在地上,请求皇帝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