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屋里木桌上烛火晃动,光影落在门扉上一跳一跳,杏桃拿着把剪子,将那晃动的烛火芯子一剪,光影跃动一瞬,屋中更明亮了。
“事情不都已经办好了吗?小妹也不用再嫁过去。”杏桃朝桌边喝着闷酒的王方正道,“你还在愁什么呢?”
“宋平没答应。”王方正叹口气,“你不是平安村的人,不知道宋平这个人!”
“空有一把子力气,一言不合就提着他那把砍刀上,早些年宋皎皎阿娘被人轻薄,这人不管不顾,提着刀就砍,被关进府衙里挨了板子出来后,不依不饶的又找上那轻薄汉子家,又痛打了人一顿。”
“他这人,横起来也是不要命!”
王方正将碗中酒喝尽,面上也有了些薄红:“你说他要是横起来,这事没成,到头来不还是小妹上?”
杏桃用剪子拨弄着蜡烛的芯绳,闻言才抬了头,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夫君你杞人忧天了。”
剪子在烛火中烧出了一点焦黑,杏桃抽出帕子,将剪子轻轻一擦,声音也轻轻的:“无权无势的人,可不只能横么?可对上的一旦是有权有势的人,光会横,可没什么用处。”
她眸光定定的盯着那摇晃的烛火,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忽扯起了一个笑,只是笑意却未达眼底。
“大户人家,可有的是压人的法子,平民百姓,又如何与这些人相对?”
“豪横,那也是要看人的啊。”
咔嚓一声,跳动燃尽的灯芯再一次被剪断,伴随着杏桃幽幽的声音:“夫君且放宽了心,宋皎皎啊,必定会嫁进去。”
“嫁个屁!”
宋平一巴掌拍在木桌上,吓得桌角下的旺旺一个哆嗦,呜咽了两声。
“大不了老子跟他们拼命!”
“哎呦!你说的是个什么胡话!”刘寡妇指着院子外的宋皎皎,“你以为你刀枪不入呢?那一人砍你一刀你受得住?退一万步讲,你真杀了他们又如何呢?杀人偿命,你死了,之后就没人将主意打到皎皎身上了?”
“那你说当如何!”宋平瞪圆了眼,气得黑脸都红了,“真让皎皎嫁给那病秧子不成!”
“你朝我凶干什么!”刘寡妇气笑了,“当时说好的给皎皎和宴礼先定亲,你非要去问问你家皎皎的意见!你当时要是同意了可不就没有今天这事了!”
“那这是我闺女的终身大事,不得问问她喜欢不喜欢!再说了,你家宴礼不也一直不愿意吗?咱俩一板子是拍定了,到时候他俩成了一对怨偶,又怪谁?”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刘寡妇脖子一昂,“老娘说是什么就是什么!按他的心意?”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刘寡妇冷哼一声,“老娘活一天,婚姻之事就不可能按他的心意!”
宋平瞧她越说越远,急道:“你不是过来帮忙想办法的吗?枉皎皎叫你一声干娘,你紧扯些已经过去的事!”
“什么叫已经过去的事?”刘寡妇道,“趁还有时间,将皎皎嫁了出去,那徐府还能有什么办法?”
“我早已修书去了镇上学堂,宴礼明日一早就能回来。”刘寡妇端坐在了椅子上,悠悠的倒了口水喝:“宋平,你仔细想想,是嫁给我家宴礼好,还是那跋扈短命的小霸王?”
“我还是那句话,皎皎嫁过来,我当亲闺女疼的!她也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绝不会让她受一点委屈。”刘寡妇拍着胸脯保证,“至于感情嘛,日久见人心,处着处着,那感情不就有了吗?”
宋平沉默,只盯着院外逗着旺旺的闺女背影沉思。
刘寡妇跟着看过去,幽幽叹口气:“我知你和二娘伉俪情深,也想给皎皎找个两情相悦之人,可情爱这种东西,向来飘忽不定,与其执着于此,不如乱世中求得一方安稳太平。”
“人活着,多的是诸般不如意。”
人走了,桌上茶早已凉透,宋平仍旧坐在桌前,愣愣不知在想些什么。
宋皎皎推了门进来,拉过一旁的椅子,坐在阿爹身旁,唤道:“阿爹。”
宋平唤回了神,朝着自己闺女担忧的眼露出一个安抚的笑:“皎皎别怕,有阿爹在。”
说的是阿爹在,可真遇着了事,宋平才觉得一阵无力,和当年被强抓着去修楼一样的无力。
枉他仗着自己一身力气,觉得不怕事,可一旦事情和权贵们沾了边,小事也总是变得千难万难。
他有心留皎皎在家几年,却偏逢乱世,自己尚且朝不保夕,想着精挑细选,到头来却被别人惦记。
倒真是,人生在世,多的是不如意。
宋皎皎伸手抚平阿爹紧蹙的眉头,轻声道:“阿爹,我听见了。”
宋皎皎其实并不想嫁人,她灵魂深处骨子里还保留着上一世的教育,私心里一直觉得自己一人也能过得很好,只是古代封建世界里活了十五年,也知晓此间女子的艰难。
若不嫁人,当真是寸步难行。
陈国律法,女子最多十八便要嫁人,超过年龄者而未婚的女子将由官府强行婚配,未婚女子不得私自出门做买卖,街上那些独掌门户的女子,大多都是寡妇,邻里间风言风语倒是小事,多得是仗着孤儿寡母的上门作威作福,日子都是艰难的过。
宋皎皎时常给阿爹送饭,镇上村上看过的闹剧多得是,更何况当年阿爹被抓去修楼,阿娘带着她也是受尽了欺负的。
其实想来,除了没有感情,刘宴礼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宋皎皎正要开口说话,屋门外旺旺忽的叫唤了起来。
宋皎皎抬头朝外一看,见着一个穿着青衫的疏朗身影站在院口。
她愣了一下,站起了身走过去。
门外站着的少年身姿端正,相貌俊秀,安安静静站在门口等着宋皎皎靠近,这才开口:“我已知晓事情起因。”
宋皎皎默了默,才道:“你回来的倒挺快。”
刘宴礼抬了头:“母亲一大早来信,我就赶着回来了。”
宋皎皎低头,这才发现他衣角略微凌乱,确实像是赶忙回来的。
她张了张嘴,忽然说不出话来了。
她说不出,但刘宴礼能说:“强行求娶,有违礼法。”
宋皎皎嗤笑:“咱们镇的顾县令,可不是个青天大老爷,更不会和你讲礼法。”
刘宴礼顿了下,继续道:“为官者当以民为重,当公平廉洁。总有好官。”
宋皎皎嘲讽笑道:“官员亦有管辖范围,且远水救不了近火。刘铁柱,你是要当官的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些。”
她抬起头,问道:“我知道你不愿...”
“不是。”
宋皎皎被打断了话,诧异看向他,刘宴里低垂了头,重复了一遍:“不是不愿意。”
这回换宋皎皎诧异了:“可你不是...”
“是。”刘宴礼再次打断她的话,“我对你并无儿女私情,但事出紧急,我愿意。”
“婚姻大事不是儿戏。”宋皎皎叹道,“我谢谢你愿意帮忙,但总归,还有别的法子吧。”
后半句话说的她自己都有些不确定。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你肯同意,我并无异议。”刘宴礼道,说这话时那张秀气的脸上也依旧没有一点表情波动。
宋皎皎哽了下,心情有点复杂,最后只得低低骂了一句:“刘铁柱,你还真是一如既往...”迂腐二字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叹道:“我再想想吧......”
徐员外府后院,佛堂前烟雾袅袅,蒲团上一位老妇人正虔诚跪坐其上,双手捻着一串佛珠。
董婆子轻推了门进来,瞧见里面老妇人仍旧低声诵经,安静垂首站立一旁,等着老妇人礼佛完毕。
檀木香落下一点灰烬,蒲团上的老妇人才终于睁了眼,董婆子连忙上前,搀扶起老夫人起身。
出了佛堂,拐过两间屋子,进了一间正堂,上了首座,一旁丫鬟赶紧端了一杯热茶来。
徐老夫人端过喝了一口,挥了挥手,除了董婆子外,其余丫鬟都退出了房间。
董婆婆上前两步,垂首道:“今日少爷状态好了些许,中午还吃完了一整碗粥,老爷那边已经请到了黎老医师,过两日就能到永乐镇了。”
“至于冲喜,老爷虽然不太赞成,但昨日已经派了楼俞去提亲,只是...”董婆子说到这里抬头看了一眼徐老夫人,见她依旧神情平缓的喝茶,这才继续道,“只是那姑娘家里不太愿意。”
徐老夫人不太在意:“是礼还不够?那就让楼俞再多加些银子添里头去。”
“不是礼的问题。”董婆子摇摇头,顿了一下,还是说了,“平安村那边有人探到消息,说那姑娘正在匆匆定亲事,就这两日的事情。”
喝茶的手停下,徐老夫人转过了头,却说的是另一件事情:“禅林寺的佛子无了传言能窥天机,因算出当今天子乃龙凤双胎而名声大噪,后又算出裴家女凤命,无一不成真,但十余年前皇上重病,宫中来人宣他,不知何原因触犯皇上,被打断了腿,此后又自请离了禅林寺,开始云游天下,行踪不定。”
“十几年前平安村的那个乞丐,也是个跛脚和尚。”徐老夫人吹了吹茶,抿了一口,才道:“虽不知真假,但舟儿如今命悬一线,但有一丝可能,我绝不放过。”
“若我家舟儿康健,哪能让她一个屠户之女进门?”徐老夫人语音忽的拔高,眉眼间拢了一层戾色,“倒轮得到她在这里挑三拣四。”
董婆子垂着头站在下面,恭敬听着,并不言语。
徐老夫人放下了手中茶盏,冷冷的笑了笑:“若真是无了,只愿她逢凶化吉的命格也能带给舟儿些许,若不是,左不过娶进来多了张嘴。”
她看向下面站着的董婆子:“小姑娘心气太高,进门前还需要再磨一磨。”
董婆子这才抬起了头,应了声“是”。
“事情不都已经办好了吗?小妹也不用再嫁过去。”杏桃朝桌边喝着闷酒的王方正道,“你还在愁什么呢?”
“宋平没答应。”王方正叹口气,“你不是平安村的人,不知道宋平这个人!”
“空有一把子力气,一言不合就提着他那把砍刀上,早些年宋皎皎阿娘被人轻薄,这人不管不顾,提着刀就砍,被关进府衙里挨了板子出来后,不依不饶的又找上那轻薄汉子家,又痛打了人一顿。”
“他这人,横起来也是不要命!”
王方正将碗中酒喝尽,面上也有了些薄红:“你说他要是横起来,这事没成,到头来不还是小妹上?”
杏桃用剪子拨弄着蜡烛的芯绳,闻言才抬了头,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夫君你杞人忧天了。”
剪子在烛火中烧出了一点焦黑,杏桃抽出帕子,将剪子轻轻一擦,声音也轻轻的:“无权无势的人,可不只能横么?可对上的一旦是有权有势的人,光会横,可没什么用处。”
她眸光定定的盯着那摇晃的烛火,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忽扯起了一个笑,只是笑意却未达眼底。
“大户人家,可有的是压人的法子,平民百姓,又如何与这些人相对?”
“豪横,那也是要看人的啊。”
咔嚓一声,跳动燃尽的灯芯再一次被剪断,伴随着杏桃幽幽的声音:“夫君且放宽了心,宋皎皎啊,必定会嫁进去。”
“嫁个屁!”
宋平一巴掌拍在木桌上,吓得桌角下的旺旺一个哆嗦,呜咽了两声。
“大不了老子跟他们拼命!”
“哎呦!你说的是个什么胡话!”刘寡妇指着院子外的宋皎皎,“你以为你刀枪不入呢?那一人砍你一刀你受得住?退一万步讲,你真杀了他们又如何呢?杀人偿命,你死了,之后就没人将主意打到皎皎身上了?”
“那你说当如何!”宋平瞪圆了眼,气得黑脸都红了,“真让皎皎嫁给那病秧子不成!”
“你朝我凶干什么!”刘寡妇气笑了,“当时说好的给皎皎和宴礼先定亲,你非要去问问你家皎皎的意见!你当时要是同意了可不就没有今天这事了!”
“那这是我闺女的终身大事,不得问问她喜欢不喜欢!再说了,你家宴礼不也一直不愿意吗?咱俩一板子是拍定了,到时候他俩成了一对怨偶,又怪谁?”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刘寡妇脖子一昂,“老娘说是什么就是什么!按他的心意?”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刘寡妇冷哼一声,“老娘活一天,婚姻之事就不可能按他的心意!”
宋平瞧她越说越远,急道:“你不是过来帮忙想办法的吗?枉皎皎叫你一声干娘,你紧扯些已经过去的事!”
“什么叫已经过去的事?”刘寡妇道,“趁还有时间,将皎皎嫁了出去,那徐府还能有什么办法?”
“我早已修书去了镇上学堂,宴礼明日一早就能回来。”刘寡妇端坐在了椅子上,悠悠的倒了口水喝:“宋平,你仔细想想,是嫁给我家宴礼好,还是那跋扈短命的小霸王?”
“我还是那句话,皎皎嫁过来,我当亲闺女疼的!她也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绝不会让她受一点委屈。”刘寡妇拍着胸脯保证,“至于感情嘛,日久见人心,处着处着,那感情不就有了吗?”
宋平沉默,只盯着院外逗着旺旺的闺女背影沉思。
刘寡妇跟着看过去,幽幽叹口气:“我知你和二娘伉俪情深,也想给皎皎找个两情相悦之人,可情爱这种东西,向来飘忽不定,与其执着于此,不如乱世中求得一方安稳太平。”
“人活着,多的是诸般不如意。”
人走了,桌上茶早已凉透,宋平仍旧坐在桌前,愣愣不知在想些什么。
宋皎皎推了门进来,拉过一旁的椅子,坐在阿爹身旁,唤道:“阿爹。”
宋平唤回了神,朝着自己闺女担忧的眼露出一个安抚的笑:“皎皎别怕,有阿爹在。”
说的是阿爹在,可真遇着了事,宋平才觉得一阵无力,和当年被强抓着去修楼一样的无力。
枉他仗着自己一身力气,觉得不怕事,可一旦事情和权贵们沾了边,小事也总是变得千难万难。
他有心留皎皎在家几年,却偏逢乱世,自己尚且朝不保夕,想着精挑细选,到头来却被别人惦记。
倒真是,人生在世,多的是不如意。
宋皎皎伸手抚平阿爹紧蹙的眉头,轻声道:“阿爹,我听见了。”
宋皎皎其实并不想嫁人,她灵魂深处骨子里还保留着上一世的教育,私心里一直觉得自己一人也能过得很好,只是古代封建世界里活了十五年,也知晓此间女子的艰难。
若不嫁人,当真是寸步难行。
陈国律法,女子最多十八便要嫁人,超过年龄者而未婚的女子将由官府强行婚配,未婚女子不得私自出门做买卖,街上那些独掌门户的女子,大多都是寡妇,邻里间风言风语倒是小事,多得是仗着孤儿寡母的上门作威作福,日子都是艰难的过。
宋皎皎时常给阿爹送饭,镇上村上看过的闹剧多得是,更何况当年阿爹被抓去修楼,阿娘带着她也是受尽了欺负的。
其实想来,除了没有感情,刘宴礼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宋皎皎正要开口说话,屋门外旺旺忽的叫唤了起来。
宋皎皎抬头朝外一看,见着一个穿着青衫的疏朗身影站在院口。
她愣了一下,站起了身走过去。
门外站着的少年身姿端正,相貌俊秀,安安静静站在门口等着宋皎皎靠近,这才开口:“我已知晓事情起因。”
宋皎皎默了默,才道:“你回来的倒挺快。”
刘宴礼抬了头:“母亲一大早来信,我就赶着回来了。”
宋皎皎低头,这才发现他衣角略微凌乱,确实像是赶忙回来的。
她张了张嘴,忽然说不出话来了。
她说不出,但刘宴礼能说:“强行求娶,有违礼法。”
宋皎皎嗤笑:“咱们镇的顾县令,可不是个青天大老爷,更不会和你讲礼法。”
刘宴礼顿了下,继续道:“为官者当以民为重,当公平廉洁。总有好官。”
宋皎皎嘲讽笑道:“官员亦有管辖范围,且远水救不了近火。刘铁柱,你是要当官的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些。”
她抬起头,问道:“我知道你不愿...”
“不是。”
宋皎皎被打断了话,诧异看向他,刘宴里低垂了头,重复了一遍:“不是不愿意。”
这回换宋皎皎诧异了:“可你不是...”
“是。”刘宴礼再次打断她的话,“我对你并无儿女私情,但事出紧急,我愿意。”
“婚姻大事不是儿戏。”宋皎皎叹道,“我谢谢你愿意帮忙,但总归,还有别的法子吧。”
后半句话说的她自己都有些不确定。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你肯同意,我并无异议。”刘宴礼道,说这话时那张秀气的脸上也依旧没有一点表情波动。
宋皎皎哽了下,心情有点复杂,最后只得低低骂了一句:“刘铁柱,你还真是一如既往...”迂腐二字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叹道:“我再想想吧......”
徐员外府后院,佛堂前烟雾袅袅,蒲团上一位老妇人正虔诚跪坐其上,双手捻着一串佛珠。
董婆子轻推了门进来,瞧见里面老妇人仍旧低声诵经,安静垂首站立一旁,等着老妇人礼佛完毕。
檀木香落下一点灰烬,蒲团上的老妇人才终于睁了眼,董婆子连忙上前,搀扶起老夫人起身。
出了佛堂,拐过两间屋子,进了一间正堂,上了首座,一旁丫鬟赶紧端了一杯热茶来。
徐老夫人端过喝了一口,挥了挥手,除了董婆子外,其余丫鬟都退出了房间。
董婆婆上前两步,垂首道:“今日少爷状态好了些许,中午还吃完了一整碗粥,老爷那边已经请到了黎老医师,过两日就能到永乐镇了。”
“至于冲喜,老爷虽然不太赞成,但昨日已经派了楼俞去提亲,只是...”董婆子说到这里抬头看了一眼徐老夫人,见她依旧神情平缓的喝茶,这才继续道,“只是那姑娘家里不太愿意。”
徐老夫人不太在意:“是礼还不够?那就让楼俞再多加些银子添里头去。”
“不是礼的问题。”董婆子摇摇头,顿了一下,还是说了,“平安村那边有人探到消息,说那姑娘正在匆匆定亲事,就这两日的事情。”
喝茶的手停下,徐老夫人转过了头,却说的是另一件事情:“禅林寺的佛子无了传言能窥天机,因算出当今天子乃龙凤双胎而名声大噪,后又算出裴家女凤命,无一不成真,但十余年前皇上重病,宫中来人宣他,不知何原因触犯皇上,被打断了腿,此后又自请离了禅林寺,开始云游天下,行踪不定。”
“十几年前平安村的那个乞丐,也是个跛脚和尚。”徐老夫人吹了吹茶,抿了一口,才道:“虽不知真假,但舟儿如今命悬一线,但有一丝可能,我绝不放过。”
“若我家舟儿康健,哪能让她一个屠户之女进门?”徐老夫人语音忽的拔高,眉眼间拢了一层戾色,“倒轮得到她在这里挑三拣四。”
董婆子垂着头站在下面,恭敬听着,并不言语。
徐老夫人放下了手中茶盏,冷冷的笑了笑:“若真是无了,只愿她逢凶化吉的命格也能带给舟儿些许,若不是,左不过娶进来多了张嘴。”
她看向下面站着的董婆子:“小姑娘心气太高,进门前还需要再磨一磨。”
董婆子这才抬起了头,应了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