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上)

    这本书,钱穆老师选取汉唐宋明清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朝代构成五讲。

    我想,作者叙述此书时,正处在国人比较迷信西方政治制度的时代,所以作者在书中不时地提到,把西方的制度直接搬到中国,是极其不适用的,是愚昧的。

    任何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西方的制度之所以在西方行之有效,是因为那段时间顺应了西方的人事。

    而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到现在仍然存在且发展得很好,足以证明中国古代的制度绝不是用黑暗专.制、无理性等几个词一带而过。

    谈到制度,一定是有利有弊的,而这个“利”也绝对不是经久不衰,一直好下去。不符合当下的人事,就需要在原有的制度上进行不断地改进,甚至被另外的制度给推翻。总之,没有永恒不变的制度。

    五讲中的每一朝代基本上都是按照政府的组织、考试和选举、政府的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役这个范围来论述。

    我们看历史上一切制度,都应该注意到每一制度之当事人的观念和理论。政治是文化中重要一机构,决不会随便无端产生出某一制度的。

    一项好制度,若能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再不需后代人来努力政治了。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好下去,才使我们在政治上要继续努力,永久改进。

    要讲中国的经济思想史,必须注意到历史上种种实际制度之措施。而讲中国经济制度,却又该注意此项制度之所由演变完成的一种历史真相。

    中国很少有专讲政治理论的书,也很少有专以政治思想而成名的人物。中国读书人多半做了官,他们对政治上的理论和思想,可在实际政治中表现,不需要专门著书立说。所以说,中国人的政治理论,早和现实政治融化合一了。

    另说一个小点,我之前一直误认为清朝之前都是封建社会,其实先秦才是。比较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先秦是封建贵族参与政治。从秦汉以后,封建制度早已被推翻,贵族也就不存在了。

    一、汉代

    秦汉开始,中国正式有统一的政府。从此时起,皇帝可以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除此之外的官员不能把官职世袭给后代,否则就是贵族政治了。

    古代的中国让皇帝得以存在,是合理的,中国的国情等决定了需要一个统一的领袖,而西方所搞的民主政治那一套在古代中国是不适用的。

    由此,组织政府的班底不再是贵族家庭,而是任用各地的人才。汉代兴办太学,这里的学生考试毕业分两等:甲等出身为郎,乙等出身为吏。

    郎官属于光禄勋下面的皇宫里的侍卫,他们相当于在皇宫里实习个几年,等政府需要用人时,就从这群人中挑选(我想起在皇宫里上蹿下跳的尔康,对不起我有罪……)。乙等的吏是地方长官的掾属,即佐治的官吏。

    汉代官吏任用,地方长官定要由中央派,如太守、县令。而郡县掾属,必得本地人充当。

    说到汉代的选举制度,历史上称之为乡举里选。这样选举出来的人,多半称为贤良,进而由政府提出几个政治上重大问题,这叫做策问。请教贤良们发表意见,这叫对策。还有一种是特殊的选举,比如你精通外语,也可自行报名参加应选。以上是无定期的选举。

    后来有一种有定期的选举,即选举孝廉。每郡的地方官员每年要举出一两个孝子廉吏给朝廷。这些人不能像贤良般有较快的出身,大抵还是去皇宫做一个郎。自武帝以后,汉代逐渐形成了一年一举的郡国孝廉。到了东汉,仕途只有孝廉察举的一条路。

    通过以上的考试与选举,武帝以后,汉代做官人渐渐变成都是读书出身了。

    由此可见,在汉代想成一名公务员,需会合教育、行政实习、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也是从汉代起,中国的政府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只许这些人跑上政治舞台,政府由他们组织,一切政权也都分配在他们手上。

    汉代中央政府的组织,有所谓三公九卿,这是政府里的最高官。

    三公指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长;御使大夫掌监察,辅助丞相来监察一切政治设置,即副丞相;太尉管军事,不预闻其他政事。

    九卿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前七个卿,照名义都是管皇家私事的,不是政府的公务。由这七卿可以看出汉代政治,还有很多是古代封建制度下遗留的陈迹,但因为“化家为国”,后来也管国家大事了。丞相也是同理,本来是皇帝的管家,后来演变成政府的领袖。

    至此,皇权和相权、皇室与政府在这几千年来,一直是一种博弈的状态。从历史大趋势来看,皇室和政府是应该分开的,而且也确实在依照此原则而演进。皇帝是国家唯一的领袖,而实际政权则不再皇室而在政府。代表政府的是宰相。皇帝是国家的元首,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

    说回汉代,地方政府共分两级:郡与县。中国历史上讲到地方行政,一向推崇汉朝,所谓两汉吏治,永为后世称美。郡太守和九卿的地位平等。可见,汉代官级分得少,升转极灵活。

    郡每年要向中央上计簿,即各项统计表册,也就是地方的行政成绩,如财政、经济、教育、民事等,分项分类呈报到中央,叫做上计。中央同样也会派专员,即刺史到地方来调查,政府规定根据六条考察,其余不多管。地方时机行政责任是由太守负责,刺史只是个小官。而官小,所以敢说敢讲,无所避忌。

    汉代的经济制度,主要谈赋税制度。汉代可以称得上轻徭薄赋,三十税一,甚至文帝时,有十一年免收田租,这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但这种优待,实际上是给了地主很大的便宜,农名没有太多的好处。因为汉代税制,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当时对土地政策,是比较自由的。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农民私有,可以自由使用、买卖,这就形成了兼并。原耕户变成了佃农。

    封建时代,土地为贵族所有,现在封建破坏,土地归民间私有。政府只管按田收税,不管田地归谁。全国田地,除了耕地,还有山海池泽。自汉武帝开始,国家将全国的山海池泽一切非耕地收还,由政府来经营,这便是有名的盐铁政策。所得利息收入全部归给政府,盐铁变成国营与官卖。

    汉代的国民兵役分三种:一种是到中央做“卫”兵,一种是到边郡做“戍”卒,一种是在原地方服兵“役”。每一国民都该轮到这三种,第三种从二十岁便开始了。中央有南北军(南军是皇帝的卫队,北军是首都的卫戍部队),边疆有戍卒,地方上有国民兵,国家一旦有事,这三种军队都可以调用。

    国民除了服兵役,还要服力役。力役是每个壮丁替国家做义务的劳工。

    除了上述三种兵役和一种力役外,每个国民还须纳人口税,连小孩都有。这就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当时政府并没有为民众安排一个生活的基础,全国土地并不是平均分配的,也没有设法使国民人人就业,却要国民人人向国家尽职责。

    不这么做就是犯法,犯法就得被抓去充当官奴,或者出卖自己做私人家的奴隶。因此,汉代的奴隶特别多。汉代的奴隶制度和西方罗马帝国的农奴完全不同,罗马的农奴多半是战争的来的俘虏,汉代的奴隶是农民自己游离耕地,来参加大规模的工商新生产集合。

    由此,可总结一下汉代制度的缺点。

    首先,经济方面,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形成兼并,贫富差距拉大。其次军事上,军队多而不精。另外,在政府组织上,皇权和相权、皇室和政府是分开的,但中国一向似乎看重不成文法,往往遇到最大关节,反而没有严格明白的规定。长处是随机应变,灵活度高,短处是遇到好大喜功的皇帝,相权就会被极大地削弱。

    最后,汉代选举,就大体言,最先必进学校读书,才获补吏。补吏以后,才获察举。这由教育而行政实习,由行政实习而选举,再由选举而考试,由考试而任用的几个阶段,看似合情合理,实则不然。唐宋才开始有印刷,所以汉代读书是件很贵的事,因此读书求学对穷人来说,有很大的限制。但若你生在一个读书家庭,那一切困难就易解决了。汉代没有贵族世袭,却有书本世袭,虽不是世代簪缨,却是世代经学。世代经学便可世代跑进政治圈子,便无异于一封建传袭的贵族了。因此,逐渐形成世族门第,封建贵族变为书生贵族。

    二、唐代

    汉和唐是历史上最能代表中国的两个朝代,唐较之汉,皇室变化不大,政府、制度有变化。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称为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此三省职权会合才等于一个汉朝的宰相,而检察权还并不在内。

    中国政治上的传统观念,对一意见之从违抉择,往往并不取决于多数,如西方所谓之民主精神。中国人传统则常求取决于贤人。春秋时就有“贤均从中”之说。贤属质,众属量,中国传统重质不重量。所以国家的选举权,并不付托与社会一般民众,而径由地方长官行使之。

    唐代,中书省拟诏,皇帝画敕,门下省复核,有“涂归”权 ,即将原诏书涂改后送还中书省重拟之意。而尚书省仅有执行命令之权,而于决定命令则无权过问。故唐人眼中,中书门下才是真宰相。当时的尚书省,大概等于现在的行政院,而且是名副其实的行政院。因它只管行政,不管出命。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

    尚书省是政府里最高最大的行政机构,分为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此六部制度,自唐代以至清代末年,,推行了一年多年,不过六部次序有时略有改动。

    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代已渐尖进到中央集权的地步,逐渐内重外轻。中国历史上的地方行政,最像样的还该推汉代。

    唐代地方行政最低一级为县,和汉代一样。县级以上为“州”,唐之“州”与汉“郡”是平等的。州设刺史,在汉最先本为监察官,唐刺史则为地方高级行政首长。唐代的州是郡的两倍多,县分上中下三等,而汉仅分两级,即此可见唐代地方长官,其职权之重,较之汉代差逊甚远。

    地方长官之掾属,在汉代由郡太守县令长自行辟署任用,唐代则任用之权集中于中央之吏部。州县长官无权任用部属,全由中央分发。政府通过升迁来奖励地方官,于是把州县多分级次,升了几级,还如没有升。

    汉制三年考绩一次,三考始定黜陟,因阶级少,升迁机会优越,故能各安于位,人事变动不大,而行政效率也因之提高。唐代则迁调虽速,下级的永远沉沦在下级,轻易不会升迁到上级去。于是官品中渐分清浊,影响行政实际效力极大。

    唐代设御史台,所谓三省六部一台,御史台成为一独立之机构,不属于三省。换言之,监察权是脱离相权而独立了。

    唐代监察使,论其本源,是一御史官,而属于监察之职者,但逐渐演变成了地方长官之最高一级,把地方官压抑在下面。如是则地方行政,本来只有二级,而后来变成三级。然其最高一级则名不正,言不顺,遂形成一种中央集权,对地方行政,极有流弊。

    假使此项监察使巡视边疆,在边防重地停驻下来,中央要他对地方事务随宜应付,临时得以全权支配,这即成为节度使。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节度使在其地域,可以指挥军事,管理财政,甚至可以掌握该地区用人大权,于是便形成“藩镇”。而且唐代边疆节度使逐渐擢用武人,于是形成一种军人割据。本意在中央集权,而演变所极,却成为尾大不掉。中国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必须得统一,但不宜过分的中央集权。

    到了唐代,由考试制度代替汉代的选举制。考试的原始意义,考是指的考绩,试指的是试用。

    汉代规定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人亦不能经商,乡举里选是由地方政府察举呈报。而唐代则相对自由,唯一限制就是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因为工商是专门为私家谋利的,现在所考试求取者则须专心为公家服务。这种限制在当时称为身家清白。

    地方官申送中央,由尚书吏部举行考试。考试及格,即为进士及第。进士及第便有资格做官了。至于实际分发任用,则须经过吏部之再考试,所考重于其人之仪表及口试,乃及行政公文等。大抵礼部考的是才学,吏部考的是干练。又因礼部试有进士、明经诸科,故此制又称科举制。自唐至清,此制推行勿辍。

    凭事实讲,科举制度显然在开放政权,这是科举制度的内在意义和精神生命。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开放的范围,较诸汉代更广大,更自由。所以就此点论,我们可以说唐代的政治又进步了。

    科举录取虽有人数限制,但报考投考却没有限制。于是因为报考人数的激增,录取名额也不得不增加。政府无法安插,只有扩大政府的组织范围。这是政权开放中的大流弊。

    若要解决中国社会之大积弊,则当使知识分子不再集中到政治一途,便该奖励工商业。然而这么做,容易变成资本主义。

    自两汉以来,早已把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而同时又压抑工商资本。只鼓励人为大学者,当大官,却不奖励人为大商人,发大财。节制资本,平均地权,大体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策。

    政治措施,存心在引导民间聪明才智,不许其为私家财力打算无限制地发展。于是知识分子竞求上政治舞台去做官,仕途充斥,造成了政治上的臃肿。读书人成为政治脂肪。

    唐代的田赋制度称为“租”“庸”“调”。“租”是配给人民以耕种的田地,年老乃交还政府,在其受田时期,令其负担相当的租额。这是一种均田制度,承北魏而来。均田制和井田制不同,井田分属于封建贵族,而均田则全属中央政府,即国家。“庸”即是役,乃人民对国家之义务劳役。“调”是一种土产贡输,各地人民须以其各地土产贡献给中央,一般就是丝织物和麻织物。

    唐代租庸调制,大体比汉代定额更轻,说得上是一种轻徭薄赋的制度。而且租庸调项目分明,有田才有租,有身才有庸,有家才有调。此制的最高用意,在使有身者同时比有田有家。

    依照历史来讲,租庸调制之所以能推行,全要靠账籍的整顿。政府的租调,全都以户籍为根据。但由于人事的松懈,地方豪强大门第从中舞弊,阻扰了此项制度进展。

    即就账籍制度言,可见每一项制度的推行与继续,也必待有一种与之相当的道德意志与服务忠诚之贯注。而且任何一制度,也必与其他制度发生交叉影响。故凡一制度之成立,也决非此项制度可以单独成立的。

    唐代的租庸调制,可说结束了古代井田均田一脉相传的经济传统,而两税制则开浚了此后自由经济之先河。直到今天,中国田赋,大体上还是沿袭这制度。因其一年分夏秋两次税收,故称两税。如此,人口流徙较为自由,义务劳役等种种负担也获得解放了。

    然而政府不再授田,民间自由兼并,所以两税制一行,便把中国古代传统的井田、王田、均田、租庸调,这一贯的平均地权、还受田亩的做法打破。这样一解放,直到清代,都是容许田亩自由买卖,自由兼并。

    自唐代两税制创世,中国全国各地,遂不再有田租额一律平等的现象,地区间贫富差距拉大。

    唐代两税制还规定不收米谷而改收货币,因此农民必须拿米粮卖出,换钱纳税。如是则商人可以上下其手,造成农民很大的损失。这一项田租改征货币的手续,也从两税制起延续到现在。最主要的,则是政府为了财政收支以及征收手续的方便,即土地平均分配的理想。

    自两税制推行,政府便任由民间农田自由转移,失去为民制产的精神。结果自然会引起土地兼并,贫富不平等,耕者不能有其田,而奖励了地主的剥削。

    总之,这一制度的变更,是中国田赋制度上的最大变更,这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制度土地制度古今之变的一个大项目。两税制结束了历史上田赋制度之上半段,而以后也就只能沿着这个制度稍事修改,继续运用下去。

    对比汉唐两代的经济财政政策,汉代是在社会上层节制资本,而下层则没有力量管理;唐代注意社会下层,由国家来计划分配,而让上层的富民能自由发展。这一情形,似乎唐代人更要高明些。他可以许你过富,却不让你过穷。因为唐代租庸调的主要精神不仅在于轻徭薄赋,更在于为民制产。

    唐以前,中国兵役制度遍及全民众,可以说是一种兵农合一制。汉代的兵农合一,是寓兵于农,即是全农皆兵,把国防武装寄托于农民的生产集团,生产集团同时即是武装集团。唐代的兵农合一,则是寓农于兵,在武装集团里寄托生产,不是在生产集团里寄托武装。所以只能说是全兵皆农,而并非全农皆兵。这一点,唐比汉好,这种全兵皆农制,在当时称之为府兵。

    所以唐代养兵,既不花一文钱,而养将,也不使预问政事。除却战事外,也并不统带军队。武官立功,以勋名奖励。文官分品级,武官分勋阶。故武官又称勋官,勋官有爵号而无实职。

    武官有勋无职,因此并不干预政治,而自有其尊荣。唐代就根据这个府兵制度来统治全国,同时向外发展,变成当时全世界第一个强大的国家。

    但后来府兵制失败了。正因为勋位仅仅是一种荣誉,而不和实职挂钩,换言之,他们还是一个兵,政府要员有时还要派他们去服力役。因此勋位在身,不为荣而转为辱。武官的勋名被人看不起,军人的地位也就堕落了。

    后来,唐代的府兵一变而成为藩镇,军阀割据,胡族临制。

    综上,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最大的转捩中枢。专就中国历史论,唐以后再也没有像汉唐那样有声色,那样值得我们欣羡的朝代或时期了。

    ---

    《读书系列》是想记录一些我所看过的书。像钱穆老师的这本书,因为里面的知识点庞杂,同时还有很多价值观的输出,所以这一篇的读书记录有很多句子,直接摘录于原文。因为本身足够好,所以无法割舍。

    但十几万的书记录了10k以上的文字,我认为是件很可怕的事。

    这就不得不让我产生怀疑与反思:是不是有些地方摘录得太详细了?是不是不该这么做读书笔记?这样做是不是在浪费时间?这件事是有意义的吗?

    今天读刘军强老师的那本《写作是门手艺》,老师说能简单就不要复杂,“简单是最高级的复杂”(达·芬奇)。又说,简单分为低级的简单和高级的简单,写作是按照“简单——绚丽——简单”的发展脉络,没有经历绚丽多彩的过程,就无法达到第二个简单,直接写出来的多半是简陋。

    我想写《读书系列》是写作、实践探索的过程,所以我从“简陋”和“绚丽”中选择了有进步空间的“绚丽”。“简陋”对于本就没有硬性任务的我来说,是一种极其敷衍、无意义的行为。

    那就先老老实实得绚丽下去吧,下篇见。

章节目录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洋蒜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洋蒜头并收藏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