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行程走向尾声,机场内挤满了人的疲惫。在把相机收纳进行李箱之前,云卓忍不住重新察看起白天的成果。
她将片音拉过来。
“这部分是我最满意的。”
屏幕上,两只白腿小隼依偎着立在树枝上,暂停几秒后,视线切换出一只罕见的仙八色鸫。
“我就说吧,咱们运气好。”
“有些鸟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片音表达着认同。
浏览完照片,从托运点出来,两人走进一家茶水铺,在靠窗的位置面对面坐了下来。
刚一落座,精力充沛的云卓就先打开了话匣,由此,两人有了如下对话。
“前几次在严老师那的谈话,你都只是听,几乎很少发言。这让我觉得好遗憾,我原本很期待能多听听你的观点,同一件事情,你总能有与众不同的看法。”
“我其实没多想,当时大家谈论的内容,大多都很吸引我,可能就光顾着听了吧。”
“你是怎么抓住那些想法的?我的意思是,想法在你脑海中形成的过程通常是怎样的?我很好奇,这过程依靠的是什么?思考吗?”
“它们通常是自己跳出来的,速度很快,越过了思考,而更像是一种本能。你往往在很短暂的一瞬间就已经获得了,就好像人伸出手指触碰到温度过高的铁片时,会条件反射地迅速撤回,这两种状态有几分类似。”
“我以为主要是因为思考。”
“思考也是有效的,但大部分情况下,还是条件反射性的想法更先抵达你。思考也许可以弥补置身于其他状态下想法中的空白,或者在以后的时间里逐渐更新,逐渐完善,甚至是推翻先前的看法。”
“一开始,我想你一定是读了很多书,但后面才知道,你的阅读量其实并不算大。”
“哪里只是不大,要是和康景澜那样的人比起来,甚至可以说是约等于没有阅读量了。确实,我曾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只是当时没有意识到罢了。”
“坦白说,我的阅读量差不多是你的五倍,但我觉得,我的新想法产生的效率,还远不及你的五分之一。”
“你太夸张了。”
“我是认真的。”
“我从最近两三年时间里才开始自愿读一些书,随着年岁的推移,能直观感受到内里有某些东西陆续苏醒了,但它们并不是完全靠阅读激发出来的,反而是这种变化事先在我的内在萌发,让我做出了改变,突然愿意去阅读了。伴随着阅读的推进,这部分苏醒,也自然受到了更丰富的滋养。这种经历,更像是原本生命适时延展出的一条路径,和树木凭借着纯粹的植物本能,遵循固有的循环周期生长出悬挂在枝干上的花朵和树叶,差不多是一回事。”
“你是说,这些其实都不是你自己决定的吗?”
“从无限宏观的角度来说,人能决定的东西,真的有存在过吗?”片音虽这样反问着,语气却十分干脆。“人什么时候思考,思考的内容和结果,都很像是无数生命轨迹向前延伸的一个细微节点,连灵感也是,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降临,也无法将其控制,乃至即便它永不现身,你也无可奈何。总之,细节越深入,就越容易让人联想到:一切都有固定的终点,在朝那里奔去,仅此而已。”
“可总是思考这类问题,会不会激发出人身上的无力感。”
“恰恰相反,如果一个人能相对清晰地看到自身所处道路的质地和脉络,内心会更倾向于安定吧,毕竟行动和感受倒可以说是真真切切属于人自己的。”
“你这么一说,我更想问那个问题了。”
“你说。”
“我们在书店聊天,谈及一些话题时,我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你有没有在哪个问题上,明显跟我有不同的想法?”
“有。”
“告诉我吧,我想听。”云卓请求着,像是揣测到片音的顾虑,连忙补充道,“时间还来得及,我们还有一个多小时呢。”
服务生端上来两杯茶饮,片音看着杯面浮动的热气,犹豫了几秒,最终还是返回到了云卓期望的话题。
“我记得有一次,大家谈论了关于纳粹执行人员的审理案件。你当时说,你同意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种平庸的恶,你说他们消除了自己的思想,只是盲目服从,因而参与制造了惨剧。”
“对,这确实是我的看法。”
“我无法认同。事实上,在涉及这个话题时,我意识中最先跳出的想法是:他不会告诉你,真实的情况是,如果要去杀一两个人,我会感到害怕并果断拒绝,因为这是不道德的,这是屠杀,是犯罪;但一想到要杀一百万乃至一千万人,我将浑身颤栗,而后无法抗拒。”
“又是我之前从未听到过的观点!”疲惫仿佛突然一扫而光,云卓说话时明显带了些兴奋的腔调。“你能不能,再详细说说?”
“在这类事件中,人们总是说,他们不思考,感受力平庸且浅薄,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实际情况可能正相反:他们思考了,而且是不断亢奋地思考着,在他们将要做的事情上思考得不比周围任何人少,并做出了自己最真实的判断和抉择。存在着这样一种思维惯性,即沉溺于将人视为思想单一且扁平的理想化生物,以至于连人作为哺乳动物的基本兽性都遗忘得一干二净。人能够努力去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但能够完全摆脱自己的兽性吗?也许你们眼中不思考的犯罪者在实施暴力前,内在的思维活动比你们预想中要复杂成百上千倍。也许在促使其做出选择的驱动力中,有一条是这样的:‘这是屠杀三百万人不是三个人啊,没有谁能拒绝!能够拒绝前者的,比能够拒绝后者的人要少得多得多!’在这种境况下,他们脑海中也即刻充斥着类似‘开端’和‘历史’这样宏大且令人心潮澎湃的词汇。‘一旦参与,我将成为新开端的一员,开凿并创建新的历史。’无论在后人看来最终成功与否,只要身入其中,这开端性和历史性在他们眼中都照旧是不可摧毁且不受影响的,是已经完成了的。因为是一种极大的恶,涉及的人数众多,范围面极广,对他们反而更具有无法割舍的强烈的吸引力,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思考。你还可以想象,参与者在事态发展之前就已经兴奋地预判了这种极恶将在自我内心掀起的各层感受,并对此充满渴望。在审判庭上,他说,哦,我没有选择,我没有多想就做了,这件事情即使我不做,即便我没有按下那个按钮,他们也会找别人来做,结局也还会一样,我只是个齿轮,是一把刀具,我是被迫参与其中的。当他说出这类讬辞的时候,竟有不少人信以为真,认为这就是招致他们行为的真正原因,认为以上就是犯罪者行恶时真实的心理活动。可大家有没有想过,受审者往往不可能在法庭上将他们犯罪的真正动机披露出来,尤其在这种极大的罪恶事件中,不仅仅是出于自保,有时候也是因为不屑。也许在审判席上,当人们听犯罪者描述出他的行为动机并全盘照收时,他内心的真实活动是:‘你们这些蠢货,简直比白痴还白痴,竟想要窥探我内心的真实图景?就凭你们也配?这群泥一样的老鼠!你们可不配!那可将是我要带到坟墓里世世代代陪伴我的东西。你们这些凡庸的老鼠,连偷偷摸摸看上一眼都不配!’”
“你所判定的那种平庸的恶,当然也是存在的。但这种机械的、被迫的、无思想之恶在整个罪恶集团中完全不占据决定性力量,只是微小的附庸部分。真正的行恶者永远知道自己在作恶,也不可能不明白自身的行为践踏了人类的道德原则。只是在那种特定的境况下,有对他来说更迷人的东西俘获了他,使他全身搅动的激情时刻都躁动不安,持续沸腾着。人内在的复杂心理活动,光靠文字和书籍永远无法描述详尽。时空也本就是生命不可分割的部分,也许前一秒还是安分克己的普通人,一旦进入到那种特定的时空环境,立马能激活许多不仅不为他人所知,就连他自己先前也不可能在自我身上预料到的秉性。一位在此时此地的圣人,倘若进入到另一种时空当中,也可能立马变成人人称魔的刽子手,反之亦然。复杂的人性与其它社会中诸多因素不断缠绕在一起,彼此演化,组成天幕般多变的织网,不可能像数学推导题一样,经过精密计算就得出确凿的结论。或许有人会义正词严,不,无论如何,我绝不会做那样的事,可一旦置身于那种特定的情境,他立马就做了。这类可能性并不难理解,只是大多数人尚未身处那种特殊境况,因而不用做出选择而已。就像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喝着热茶聊着天,也是因为跳脱出了那种无法安定的时空限制。和其他人一样,这些可都不是靠我们的努力得来的,而只是因为我们恰好被放置在了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而已。”
“啊,我怎么就完全没想到!”卓云激动地拍了下桌子,好在动静不算太大,并没有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再说,再说!你还有什么想法,我都想听!”
“我内心有这一类理解:人对那种规模宏大的集体的恶,有一种出于原始本能所激发的动物性的向往。这也是在那种大规模恶行的清算中,几乎没有罪犯真正感受到丝毫忏悔的重要原因,毕竟,这可是他们心目中永恒的骄傲,无论他们表面上说什么,伪装成何种姿态,都几乎不可能再有改变;因为早在那种兽性本能激发他行动的那一刻,主流社会所推行的道德准则在他心里就全都已经被推倒了,变成了受其鄙视,不值一提的死物。让我们拓展一步来说,即便在一部分施暴者内心,悔恨感曾像彩虹般短暂涌现,但与同时存在的渴望相比,力量也是微不足道的,它显然无法改变受审判者最终的抉择。有一件事是不难猜测的,惨剧过后,纵使在一个心灵曾被恐惧和懊悔冲刷过的屠杀者心中,较为‘乐观’的心理活动预期充其量也只能是:我犯下了深重的罪孽,这很可怕,但如果一切重来,我必将做出同样的抉择。说到底,人对恶的总体预警始终过于脆弱且滞后,人们会想,这太恐怖了,所以不太可能发生;而真实情况是:这太罪恶了,所以极有可能成真。就好比人们说纳粹时代结束了,其实从来就没有结束,也永远不会结束,它没有一刻不在角落里埋伏着。导致这种集权主义的根源,不是从特定政权时期才开始生发在人心中的,这种根源从人类最初诞生以来就固然存在了,也必然会陪伴我们走到最后一刻,这一点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如同无法根除善一样,想要通过教育、法律及其它任何手段来消除人身上这种恶的天性,也是痴人说梦。更有效的方法是,意识到这种极恶不是一个人的‘壮举’,而是各方力量在特定时空境况下博弈的结果。意识到在所有大规模极恶事件发生的情境中,共同点在于:其所属社会中有相当大比例的民众被同一驯化,变得麻木不仁了。集体之恶实施的前提条件是集体的奴役,其实这也可以和严老师关于个人天赋的揭示相关联,因为没有任何有关人的话题能够与其毫不相干。越多人找到自我,脱离麻木的心灵,就越能够有效抵御那种恶的极端的扩散,从而阻止极恶演变成现实;各种力量在处于文化、社会,乃至政治旋涡的博弈变得越均衡,越具有多样性,滑向那种极端状态的可能性自然也就紧跟着变得更小。我记得你也说过,失去主客体的群众,就是完美罪行的社会等价物。比起善与恶,现实更偏向于站在各种时空博弈力量总和中的胜利方。毕竟是善或恶,正义与否,这些统统都只是人的观念,只对人有限制作用及影响,而在造物主,也即是此刻把我们放置在这个位置上的那双手‘面前’,是毫无意义,乃至根本就无需拥有存在感的。所以说,在真正能够决定事件推行走向的‘幕后之手’的划分规则中,无论是纳粹或法西斯,还是其它任何现象或主义,本质上都不是什么道德和正义的问题,而只是能量博弈的问题。难道历史没有用它所写出的每一行字迹,来告诉我们:人类世界中最大的恐怖故事,就是觉得和平理所当然。”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你不是人性本恶论者,对吧?”
片音神情更严肃了,她略微皱了皱眉。
“我只是说,恶是存在的,如同善存在一样。因为我们在这里主要谈论的是恶,尤其是那种大规模的极恶,所以我反复说,时空环境和博弈力量分配的重要性。我当然不是在阐明,所有人都是恶的,不是说施暴者的内心活动都一定和我前面所提及的如出一辙,也不是说这些就是他们思维轨迹中的全部图景。而是说上述情形包含了我眼里的极恶事件中施暴者精神内在的一项重要运行规律。我避开了那些众所周知的作恶动机,因为你肯定对那部分也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我想要强调的是,只要那种极恶的时空环境一旦成形,就永远会有足够酿成惨剧的恶从潜隐状态中源源不断地显露出来,顺势扑上去。所以重点是时刻在博弈中避免力量的单一和僵化,需要从大众中发掘出更多的力量,而不是过分寄希望于一小部分最上层建筑,或妄想彻底消除人性中的恶,这显然违背了自然规律。恶在人身上隐藏得深不可测,能对恶做出万全判决的法官也是不可能存在的。有时候,我还会想到一种可能性:极大的恶和善在人心里掀起的是同一种感受——极度的平静。为什么总有人无法理解,如同星际的存在一般,那类喜好抬头仰望天空感受其中的静谧与美好的人,可能也同样热衷于屠杀和罪恶,并且能在这两种看似迥然的行为领域中,感受到同一种美。”
“美?又是美,难道,美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云卓脱口问道。
“你没有发现吗,所有天才中的天才,几乎都是美的囚徒,他们就是通过成为美的囚徒得到了自己的自由,这正是他们最独到的特性。在这些天才中,即便是在最肆意不拘的类型中,即便是那种对道德、善恶标准、法律、名利等诸多因素都不在乎,甚至是打从心底厌弃人类,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的天才,也无一不心甘情愿地沉湎于自己心目中的美。美贯穿灵魂,人能在其中窥见自由,也就谈不上罕见了。你能想象,一场战争或屠杀的根源可能仅仅在于美,或者说在于某些个人的审美观念吗?谈到大范围罪行的施暴者,有没有可能,成百上千万受害者血液浸染大地的红色,在他眼中其实是世间最美的颜料?无数冤魂的惨叫,在他眼中却是震撼心灵的最动人乐曲?能够从破坏和不幸的景象中汲取到美的灵魂,远没有多数人想象中那般稀少。如果情况与此相符,那么在这类人当中,恶在心灵中的地位更是无法磨灭的,人也许可以抛弃其它一切,但至死也很难割舍自身的审美。往更细节的方面去想,行恶者可能被作恶后产生的那种不确定性,那种失控的、鲜嫩的美感所吸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罪念一旦演化为罪行,罪行的体现就总是大于犯罪者原本的期待;罪行产生于罪念,实际效力又超越了罪念。无数受害个体的出现在与更大的社会权力、文化等进行冲突的脉络中交织出新的东西,施暴者可能会预料到这一点,他想看看未来究竟会发生什么,对此充满好奇。”
“太了不起了!你每次都能让我受到新的启发!”
“你总这样,未免也太浮夸了。”
“我要剽窃!我要赤裸裸地剽窃!我要搬走你的思想!”云卓纵声叫喊道。
“我看你更像是被什么邪教附了身。”
“是被你的思想引入了魔道!”
“看你激动成这样,茶都要凉了。”
“早就凉透了!”讲到这里,云卓忍不住开起玩笑来。“不过,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激动嘛?”
片音一时没有回答,显然在等她说下去。
“不仅仅是因为现在,还因为我突然想到了以前。”
“以前?”
“两年前,我还只是个对一切都懵懵懂懂,每天按部就班,被课程安排推着走的学生。大二时,有一次在课堂上,老师忽然提及到有关收益的话题,包括他对我们学成后所抱有的期望,内容大概是要在某座城市拥有较为体面的生活,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收入水平。我很清楚他当时用了‘体面’这个词,并且反复说了好几遍。其实这类话我向来都是不陌生的,教师和家长们都从小就在我们耳边提及,我也早就听习惯了,以前也从没有觉得大人说这些有什么不对,好像就是天经地义的,毕竟我想他们也是为了我好。但那一刻,和以往不同,在听到体面这个词的时候,我的内心很自然地生出一种厌恶感,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那种感觉非常强烈,非常真切,我没法忽视它。以至于现在都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场景,我坐在靠前的座位上,看着讲台上的教授,他穿着一整套西装,系了灰色的领带,还是平日里我已经熟悉了的样子。但我知道,从那个下午开始,有些东西在起着变化。当我收回目光,发现书本上有几行字迹不停在眼前跳动,但一下子什么也看不到了。我忍不住在心里反复念着:体面,体面,啊,体面。也就是从那时起,讲台上向来受我崇拜的知名教授,身上的光芒好像也随之黯淡下去,我开始质疑一切。”
“那后来呢?”片音问。
“大概是天意吧,怀疑期最开始,因为找不到出口,痛苦和烦闷自然就增多了。但没过多久,我在很偶然的情况下,听到了严老师的讲座。你知道吗,那真是终生难忘的经历。我完全没有预想到,当时,严老师只用了三句话,就揪出了我内心困惑的根源。从那以后,我对世界的感受渐渐变得与以往不同,这自然也改变了我对未来职业的期许。在质疑开始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将会进入金融领域,学业完成后在一家大型公司任职,如同父母期望的那样。但在听完严老师的讲座后,许多更内在的东西在我心里被激活了,我开始质疑自己最初的理想,渴望将生命消耗在一些对我来说更具有吸引力,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开始思考我能为他人、为这个社会,同时也是为我自己做些什么。有一次,我说,理性厌恶结果,总是一再将其消解。严老师听了,很认真地看着我说,那是康德的看法,不是你的。我有幸认识了严老师,然后通过严老师,我又遇见了你。”
“人生真的很神奇。”片音受到了感动。
“这也正是我想要表达的。”云卓微笑起来,“你知道我第一次看到你时,心里想的是什么吗?”
片音看着她,没有要开口的意思,显然又一次在等待对方继续说下去。
“那天,我在严老师的书店里看见你,内心的第一反应是:哇,好亮的一双眼睛!我想我找到不到词汇来描述它,得亲眼去看。再凑近一些,才能看得更清楚,我这么想着,就真的走过去跟你打招呼了。”
“一开始,我以为你需要导购。”
两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又过了几分钟,片音说,“时间不早了,我送你进去吧。”
迎面扑来的冷气像是在皮肤上散开一层冰凉的水雾。临近起飞节点,整个出发厅变得嘈杂起来。片音在原地等待着,视线聚焦在云卓的背包正往前移动的场景,看着她走向自动售卖机。人群擦肩而过,好似匆忙归帆的游船。没有任何预兆,大概只是为了放空,她无意识转过头去,朝左上方那个发光体看了一眼。
像是有什么被折断了,在空中挥舞着。她望着那幅巨形的立体广告牌,只觉得心悸加快。那句曾在她耳边成百上千次不断回绕的话语,再度发出声响。
“他不会再回来了。”
“他不会再回来了。”
好在云卓及时奔向她,将一瓶水递了过来。
“给你。”
片音接过水,猛地喝了一大口。
“一起往里走吧,我再送送你。”
云卓没拒绝,茶饮店招牌在身后变得越来越小,直至消失不见。在进入安检前,云卓转身朝她大喊:“我会每天都想你的!记得要想我啊!别忘了给我写信!等我一到,会立马给你寄明信片的!”
听到这里,片音跟着又往前走了几步,心中流露出不舍。
两人的距离近了,大概是刚才的情形提醒了她,云卓像是突然记起什么重要的事情,凑过来低声道。
“你听说了吗?树誉竟要回来了。”
她将片音拉过来。
“这部分是我最满意的。”
屏幕上,两只白腿小隼依偎着立在树枝上,暂停几秒后,视线切换出一只罕见的仙八色鸫。
“我就说吧,咱们运气好。”
“有些鸟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片音表达着认同。
浏览完照片,从托运点出来,两人走进一家茶水铺,在靠窗的位置面对面坐了下来。
刚一落座,精力充沛的云卓就先打开了话匣,由此,两人有了如下对话。
“前几次在严老师那的谈话,你都只是听,几乎很少发言。这让我觉得好遗憾,我原本很期待能多听听你的观点,同一件事情,你总能有与众不同的看法。”
“我其实没多想,当时大家谈论的内容,大多都很吸引我,可能就光顾着听了吧。”
“你是怎么抓住那些想法的?我的意思是,想法在你脑海中形成的过程通常是怎样的?我很好奇,这过程依靠的是什么?思考吗?”
“它们通常是自己跳出来的,速度很快,越过了思考,而更像是一种本能。你往往在很短暂的一瞬间就已经获得了,就好像人伸出手指触碰到温度过高的铁片时,会条件反射地迅速撤回,这两种状态有几分类似。”
“我以为主要是因为思考。”
“思考也是有效的,但大部分情况下,还是条件反射性的想法更先抵达你。思考也许可以弥补置身于其他状态下想法中的空白,或者在以后的时间里逐渐更新,逐渐完善,甚至是推翻先前的看法。”
“一开始,我想你一定是读了很多书,但后面才知道,你的阅读量其实并不算大。”
“哪里只是不大,要是和康景澜那样的人比起来,甚至可以说是约等于没有阅读量了。确实,我曾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只是当时没有意识到罢了。”
“坦白说,我的阅读量差不多是你的五倍,但我觉得,我的新想法产生的效率,还远不及你的五分之一。”
“你太夸张了。”
“我是认真的。”
“我从最近两三年时间里才开始自愿读一些书,随着年岁的推移,能直观感受到内里有某些东西陆续苏醒了,但它们并不是完全靠阅读激发出来的,反而是这种变化事先在我的内在萌发,让我做出了改变,突然愿意去阅读了。伴随着阅读的推进,这部分苏醒,也自然受到了更丰富的滋养。这种经历,更像是原本生命适时延展出的一条路径,和树木凭借着纯粹的植物本能,遵循固有的循环周期生长出悬挂在枝干上的花朵和树叶,差不多是一回事。”
“你是说,这些其实都不是你自己决定的吗?”
“从无限宏观的角度来说,人能决定的东西,真的有存在过吗?”片音虽这样反问着,语气却十分干脆。“人什么时候思考,思考的内容和结果,都很像是无数生命轨迹向前延伸的一个细微节点,连灵感也是,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降临,也无法将其控制,乃至即便它永不现身,你也无可奈何。总之,细节越深入,就越容易让人联想到:一切都有固定的终点,在朝那里奔去,仅此而已。”
“可总是思考这类问题,会不会激发出人身上的无力感。”
“恰恰相反,如果一个人能相对清晰地看到自身所处道路的质地和脉络,内心会更倾向于安定吧,毕竟行动和感受倒可以说是真真切切属于人自己的。”
“你这么一说,我更想问那个问题了。”
“你说。”
“我们在书店聊天,谈及一些话题时,我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你有没有在哪个问题上,明显跟我有不同的想法?”
“有。”
“告诉我吧,我想听。”云卓请求着,像是揣测到片音的顾虑,连忙补充道,“时间还来得及,我们还有一个多小时呢。”
服务生端上来两杯茶饮,片音看着杯面浮动的热气,犹豫了几秒,最终还是返回到了云卓期望的话题。
“我记得有一次,大家谈论了关于纳粹执行人员的审理案件。你当时说,你同意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种平庸的恶,你说他们消除了自己的思想,只是盲目服从,因而参与制造了惨剧。”
“对,这确实是我的看法。”
“我无法认同。事实上,在涉及这个话题时,我意识中最先跳出的想法是:他不会告诉你,真实的情况是,如果要去杀一两个人,我会感到害怕并果断拒绝,因为这是不道德的,这是屠杀,是犯罪;但一想到要杀一百万乃至一千万人,我将浑身颤栗,而后无法抗拒。”
“又是我之前从未听到过的观点!”疲惫仿佛突然一扫而光,云卓说话时明显带了些兴奋的腔调。“你能不能,再详细说说?”
“在这类事件中,人们总是说,他们不思考,感受力平庸且浅薄,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实际情况可能正相反:他们思考了,而且是不断亢奋地思考着,在他们将要做的事情上思考得不比周围任何人少,并做出了自己最真实的判断和抉择。存在着这样一种思维惯性,即沉溺于将人视为思想单一且扁平的理想化生物,以至于连人作为哺乳动物的基本兽性都遗忘得一干二净。人能够努力去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但能够完全摆脱自己的兽性吗?也许你们眼中不思考的犯罪者在实施暴力前,内在的思维活动比你们预想中要复杂成百上千倍。也许在促使其做出选择的驱动力中,有一条是这样的:‘这是屠杀三百万人不是三个人啊,没有谁能拒绝!能够拒绝前者的,比能够拒绝后者的人要少得多得多!’在这种境况下,他们脑海中也即刻充斥着类似‘开端’和‘历史’这样宏大且令人心潮澎湃的词汇。‘一旦参与,我将成为新开端的一员,开凿并创建新的历史。’无论在后人看来最终成功与否,只要身入其中,这开端性和历史性在他们眼中都照旧是不可摧毁且不受影响的,是已经完成了的。因为是一种极大的恶,涉及的人数众多,范围面极广,对他们反而更具有无法割舍的强烈的吸引力,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思考。你还可以想象,参与者在事态发展之前就已经兴奋地预判了这种极恶将在自我内心掀起的各层感受,并对此充满渴望。在审判庭上,他说,哦,我没有选择,我没有多想就做了,这件事情即使我不做,即便我没有按下那个按钮,他们也会找别人来做,结局也还会一样,我只是个齿轮,是一把刀具,我是被迫参与其中的。当他说出这类讬辞的时候,竟有不少人信以为真,认为这就是招致他们行为的真正原因,认为以上就是犯罪者行恶时真实的心理活动。可大家有没有想过,受审者往往不可能在法庭上将他们犯罪的真正动机披露出来,尤其在这种极大的罪恶事件中,不仅仅是出于自保,有时候也是因为不屑。也许在审判席上,当人们听犯罪者描述出他的行为动机并全盘照收时,他内心的真实活动是:‘你们这些蠢货,简直比白痴还白痴,竟想要窥探我内心的真实图景?就凭你们也配?这群泥一样的老鼠!你们可不配!那可将是我要带到坟墓里世世代代陪伴我的东西。你们这些凡庸的老鼠,连偷偷摸摸看上一眼都不配!’”
“你所判定的那种平庸的恶,当然也是存在的。但这种机械的、被迫的、无思想之恶在整个罪恶集团中完全不占据决定性力量,只是微小的附庸部分。真正的行恶者永远知道自己在作恶,也不可能不明白自身的行为践踏了人类的道德原则。只是在那种特定的境况下,有对他来说更迷人的东西俘获了他,使他全身搅动的激情时刻都躁动不安,持续沸腾着。人内在的复杂心理活动,光靠文字和书籍永远无法描述详尽。时空也本就是生命不可分割的部分,也许前一秒还是安分克己的普通人,一旦进入到那种特定的时空环境,立马能激活许多不仅不为他人所知,就连他自己先前也不可能在自我身上预料到的秉性。一位在此时此地的圣人,倘若进入到另一种时空当中,也可能立马变成人人称魔的刽子手,反之亦然。复杂的人性与其它社会中诸多因素不断缠绕在一起,彼此演化,组成天幕般多变的织网,不可能像数学推导题一样,经过精密计算就得出确凿的结论。或许有人会义正词严,不,无论如何,我绝不会做那样的事,可一旦置身于那种特定的情境,他立马就做了。这类可能性并不难理解,只是大多数人尚未身处那种特殊境况,因而不用做出选择而已。就像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喝着热茶聊着天,也是因为跳脱出了那种无法安定的时空限制。和其他人一样,这些可都不是靠我们的努力得来的,而只是因为我们恰好被放置在了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而已。”
“啊,我怎么就完全没想到!”卓云激动地拍了下桌子,好在动静不算太大,并没有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再说,再说!你还有什么想法,我都想听!”
“我内心有这一类理解:人对那种规模宏大的集体的恶,有一种出于原始本能所激发的动物性的向往。这也是在那种大规模恶行的清算中,几乎没有罪犯真正感受到丝毫忏悔的重要原因,毕竟,这可是他们心目中永恒的骄傲,无论他们表面上说什么,伪装成何种姿态,都几乎不可能再有改变;因为早在那种兽性本能激发他行动的那一刻,主流社会所推行的道德准则在他心里就全都已经被推倒了,变成了受其鄙视,不值一提的死物。让我们拓展一步来说,即便在一部分施暴者内心,悔恨感曾像彩虹般短暂涌现,但与同时存在的渴望相比,力量也是微不足道的,它显然无法改变受审判者最终的抉择。有一件事是不难猜测的,惨剧过后,纵使在一个心灵曾被恐惧和懊悔冲刷过的屠杀者心中,较为‘乐观’的心理活动预期充其量也只能是:我犯下了深重的罪孽,这很可怕,但如果一切重来,我必将做出同样的抉择。说到底,人对恶的总体预警始终过于脆弱且滞后,人们会想,这太恐怖了,所以不太可能发生;而真实情况是:这太罪恶了,所以极有可能成真。就好比人们说纳粹时代结束了,其实从来就没有结束,也永远不会结束,它没有一刻不在角落里埋伏着。导致这种集权主义的根源,不是从特定政权时期才开始生发在人心中的,这种根源从人类最初诞生以来就固然存在了,也必然会陪伴我们走到最后一刻,这一点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如同无法根除善一样,想要通过教育、法律及其它任何手段来消除人身上这种恶的天性,也是痴人说梦。更有效的方法是,意识到这种极恶不是一个人的‘壮举’,而是各方力量在特定时空境况下博弈的结果。意识到在所有大规模极恶事件发生的情境中,共同点在于:其所属社会中有相当大比例的民众被同一驯化,变得麻木不仁了。集体之恶实施的前提条件是集体的奴役,其实这也可以和严老师关于个人天赋的揭示相关联,因为没有任何有关人的话题能够与其毫不相干。越多人找到自我,脱离麻木的心灵,就越能够有效抵御那种恶的极端的扩散,从而阻止极恶演变成现实;各种力量在处于文化、社会,乃至政治旋涡的博弈变得越均衡,越具有多样性,滑向那种极端状态的可能性自然也就紧跟着变得更小。我记得你也说过,失去主客体的群众,就是完美罪行的社会等价物。比起善与恶,现实更偏向于站在各种时空博弈力量总和中的胜利方。毕竟是善或恶,正义与否,这些统统都只是人的观念,只对人有限制作用及影响,而在造物主,也即是此刻把我们放置在这个位置上的那双手‘面前’,是毫无意义,乃至根本就无需拥有存在感的。所以说,在真正能够决定事件推行走向的‘幕后之手’的划分规则中,无论是纳粹或法西斯,还是其它任何现象或主义,本质上都不是什么道德和正义的问题,而只是能量博弈的问题。难道历史没有用它所写出的每一行字迹,来告诉我们:人类世界中最大的恐怖故事,就是觉得和平理所当然。”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你不是人性本恶论者,对吧?”
片音神情更严肃了,她略微皱了皱眉。
“我只是说,恶是存在的,如同善存在一样。因为我们在这里主要谈论的是恶,尤其是那种大规模的极恶,所以我反复说,时空环境和博弈力量分配的重要性。我当然不是在阐明,所有人都是恶的,不是说施暴者的内心活动都一定和我前面所提及的如出一辙,也不是说这些就是他们思维轨迹中的全部图景。而是说上述情形包含了我眼里的极恶事件中施暴者精神内在的一项重要运行规律。我避开了那些众所周知的作恶动机,因为你肯定对那部分也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我想要强调的是,只要那种极恶的时空环境一旦成形,就永远会有足够酿成惨剧的恶从潜隐状态中源源不断地显露出来,顺势扑上去。所以重点是时刻在博弈中避免力量的单一和僵化,需要从大众中发掘出更多的力量,而不是过分寄希望于一小部分最上层建筑,或妄想彻底消除人性中的恶,这显然违背了自然规律。恶在人身上隐藏得深不可测,能对恶做出万全判决的法官也是不可能存在的。有时候,我还会想到一种可能性:极大的恶和善在人心里掀起的是同一种感受——极度的平静。为什么总有人无法理解,如同星际的存在一般,那类喜好抬头仰望天空感受其中的静谧与美好的人,可能也同样热衷于屠杀和罪恶,并且能在这两种看似迥然的行为领域中,感受到同一种美。”
“美?又是美,难道,美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云卓脱口问道。
“你没有发现吗,所有天才中的天才,几乎都是美的囚徒,他们就是通过成为美的囚徒得到了自己的自由,这正是他们最独到的特性。在这些天才中,即便是在最肆意不拘的类型中,即便是那种对道德、善恶标准、法律、名利等诸多因素都不在乎,甚至是打从心底厌弃人类,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的天才,也无一不心甘情愿地沉湎于自己心目中的美。美贯穿灵魂,人能在其中窥见自由,也就谈不上罕见了。你能想象,一场战争或屠杀的根源可能仅仅在于美,或者说在于某些个人的审美观念吗?谈到大范围罪行的施暴者,有没有可能,成百上千万受害者血液浸染大地的红色,在他眼中其实是世间最美的颜料?无数冤魂的惨叫,在他眼中却是震撼心灵的最动人乐曲?能够从破坏和不幸的景象中汲取到美的灵魂,远没有多数人想象中那般稀少。如果情况与此相符,那么在这类人当中,恶在心灵中的地位更是无法磨灭的,人也许可以抛弃其它一切,但至死也很难割舍自身的审美。往更细节的方面去想,行恶者可能被作恶后产生的那种不确定性,那种失控的、鲜嫩的美感所吸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罪念一旦演化为罪行,罪行的体现就总是大于犯罪者原本的期待;罪行产生于罪念,实际效力又超越了罪念。无数受害个体的出现在与更大的社会权力、文化等进行冲突的脉络中交织出新的东西,施暴者可能会预料到这一点,他想看看未来究竟会发生什么,对此充满好奇。”
“太了不起了!你每次都能让我受到新的启发!”
“你总这样,未免也太浮夸了。”
“我要剽窃!我要赤裸裸地剽窃!我要搬走你的思想!”云卓纵声叫喊道。
“我看你更像是被什么邪教附了身。”
“是被你的思想引入了魔道!”
“看你激动成这样,茶都要凉了。”
“早就凉透了!”讲到这里,云卓忍不住开起玩笑来。“不过,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激动嘛?”
片音一时没有回答,显然在等她说下去。
“不仅仅是因为现在,还因为我突然想到了以前。”
“以前?”
“两年前,我还只是个对一切都懵懵懂懂,每天按部就班,被课程安排推着走的学生。大二时,有一次在课堂上,老师忽然提及到有关收益的话题,包括他对我们学成后所抱有的期望,内容大概是要在某座城市拥有较为体面的生活,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收入水平。我很清楚他当时用了‘体面’这个词,并且反复说了好几遍。其实这类话我向来都是不陌生的,教师和家长们都从小就在我们耳边提及,我也早就听习惯了,以前也从没有觉得大人说这些有什么不对,好像就是天经地义的,毕竟我想他们也是为了我好。但那一刻,和以往不同,在听到体面这个词的时候,我的内心很自然地生出一种厌恶感,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那种感觉非常强烈,非常真切,我没法忽视它。以至于现在都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场景,我坐在靠前的座位上,看着讲台上的教授,他穿着一整套西装,系了灰色的领带,还是平日里我已经熟悉了的样子。但我知道,从那个下午开始,有些东西在起着变化。当我收回目光,发现书本上有几行字迹不停在眼前跳动,但一下子什么也看不到了。我忍不住在心里反复念着:体面,体面,啊,体面。也就是从那时起,讲台上向来受我崇拜的知名教授,身上的光芒好像也随之黯淡下去,我开始质疑一切。”
“那后来呢?”片音问。
“大概是天意吧,怀疑期最开始,因为找不到出口,痛苦和烦闷自然就增多了。但没过多久,我在很偶然的情况下,听到了严老师的讲座。你知道吗,那真是终生难忘的经历。我完全没有预想到,当时,严老师只用了三句话,就揪出了我内心困惑的根源。从那以后,我对世界的感受渐渐变得与以往不同,这自然也改变了我对未来职业的期许。在质疑开始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将会进入金融领域,学业完成后在一家大型公司任职,如同父母期望的那样。但在听完严老师的讲座后,许多更内在的东西在我心里被激活了,我开始质疑自己最初的理想,渴望将生命消耗在一些对我来说更具有吸引力,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开始思考我能为他人、为这个社会,同时也是为我自己做些什么。有一次,我说,理性厌恶结果,总是一再将其消解。严老师听了,很认真地看着我说,那是康德的看法,不是你的。我有幸认识了严老师,然后通过严老师,我又遇见了你。”
“人生真的很神奇。”片音受到了感动。
“这也正是我想要表达的。”云卓微笑起来,“你知道我第一次看到你时,心里想的是什么吗?”
片音看着她,没有要开口的意思,显然又一次在等待对方继续说下去。
“那天,我在严老师的书店里看见你,内心的第一反应是:哇,好亮的一双眼睛!我想我找到不到词汇来描述它,得亲眼去看。再凑近一些,才能看得更清楚,我这么想着,就真的走过去跟你打招呼了。”
“一开始,我以为你需要导购。”
两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又过了几分钟,片音说,“时间不早了,我送你进去吧。”
迎面扑来的冷气像是在皮肤上散开一层冰凉的水雾。临近起飞节点,整个出发厅变得嘈杂起来。片音在原地等待着,视线聚焦在云卓的背包正往前移动的场景,看着她走向自动售卖机。人群擦肩而过,好似匆忙归帆的游船。没有任何预兆,大概只是为了放空,她无意识转过头去,朝左上方那个发光体看了一眼。
像是有什么被折断了,在空中挥舞着。她望着那幅巨形的立体广告牌,只觉得心悸加快。那句曾在她耳边成百上千次不断回绕的话语,再度发出声响。
“他不会再回来了。”
“他不会再回来了。”
好在云卓及时奔向她,将一瓶水递了过来。
“给你。”
片音接过水,猛地喝了一大口。
“一起往里走吧,我再送送你。”
云卓没拒绝,茶饮店招牌在身后变得越来越小,直至消失不见。在进入安检前,云卓转身朝她大喊:“我会每天都想你的!记得要想我啊!别忘了给我写信!等我一到,会立马给你寄明信片的!”
听到这里,片音跟着又往前走了几步,心中流露出不舍。
两人的距离近了,大概是刚才的情形提醒了她,云卓像是突然记起什么重要的事情,凑过来低声道。
“你听说了吗?树誉竟要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