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格勒《作家之旅》

    1. 核心问题

    克里斯托弗·沃格勒在《千面英雄》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写作了《作家之旅》,结合了荣格的原型理论,提出了更加精确的“英雄之旅”的十二个阶段和八个原型,成为了编剧们更加细致的工具书。在前言当中,沃格勒补充了关于本书和“英雄之旅”的一些说明。

    首先,是“英雄之旅”过于公式化的批评。在坎贝尔提出“英雄之旅”之后,不乏此类批评——倘若故事的本质被一套富含全人类心理结构的模型所概括,就不免陷入流水线和工业化生产的窠臼当中。

    20世纪新媒体浪潮下产生的受荣格、坎贝尔影响形成的原型学派,就试图提炼神话、传说、通话中的集体无意识下产生的普遍功能和整体结构,来对小说写作和影视创作提供蓝本。工业化的生产理论模型固然能够提供指导,但是这种先验的阐释不免会忽略大量的创作细节。基于此,沃格勒在开篇就鲜明地提出,模型“是格式,而非公式”,我们可以“采取批量生产的技巧,比如标准化——但使用的时候必须有所节制,而且得敏感地区别对待每个故事的需求”。

    其次,沃格勒回应了一个为全世界所关注的问题:英雄之旅是不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

    在统一标准将文化差异进行大量消弭的同时,就极有可能出现文化入侵。沃格勒认为,如果盲目进行模式化创作,不可避免文化帝国主义的危险,但若是编剧能够对其进行改写和本土化,则“英雄之旅”只是一种工具和方式,不能达成文化入侵的目的。

    第三点,则是针对《千面英雄》写作完成后就拥有的质疑,即性别问题。抨击英雄之旅的人认为它代表的是男性主导的战争文化,或者是鼓励年轻男性参军的宣传机器,“武士英雄”的存在确实有军事用途,但是不能对其进行全盘的否定。

    沃格勒对男性和女性不同的“英雄之旅”进行了尝试说明:男性之旅更加线性,从一条直线指向下一条,而女性之旅接近罗旋转,在内外之间盘旋和转动,朝着同心圆的圆心行进再拓展出来。

    最后,沃格勒将英雄之旅的描绘更换了一种方式,采取一种钻石形的结构进行说明。

    2. 主要内容

    《作家之旅》全书也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旅程概览,实际上是对英雄之旅中八种常见人物原型——英雄、导师、边界护卫、信使、变形者、阴影、伙伴、骗徒——的阐释。

    与坎贝尔不同的是,坎贝尔认为,英雄之旅是一个“再发现”的过程,英雄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渐发现自身的特质。而沃格勒则认为,这八种人物原型分别象征了英雄身上的某种特质,英雄之旅是与这些特质“再相遇”的过程,只有通过这样的填补,才能够成就完整的人格。

    下部讲述旅途的十二个阶段,与《千面英雄》中基本相似,只是分出了明确的事件。

    这十二个阶段的冒险经历,与布莱克·斯奈德的电影节拍表能够形成部分对照:

    1 开场画面(1)——第一阶段:正常世界

    2 主题呈现(5)——第二阶段:冒险召唤

    3 铺垫(1-10)——第三阶段:拒斥召唤

    4 推动(催化剂 12)——第四阶段:见导师

    5 争执(辩论 12-25)

    6 第二幕衔接点(25)——第五阶段:跨越第一道边界

    7 B故事(30)——第六阶段:考验、伙伴、敌人

    8 游戏(30-55)

    9 中点(55)——第七阶段:接近最深的洞穴

    10 坏蛋逼近(55-75)

    11 一无所有(75)

    12 灵魂暗夜(75-85)——第八阶段:磨难

    13 第三幕衔接点(85)——第九、十阶段:报酬与返回的路

    14 结局(85-110)——第十一阶段:复活

    15 终场(110)——第十二阶段:携万能药回归

章节目录

一个读书笔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雾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雾圆并收藏一个读书笔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