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房子里,几乎什么物什也没有,但仍旧显得促狭非常。

    幼瑛看不见里边儿蜷坐着多少人,女女男男、男男女女,因为木门被用力地推开,黄土沙子就窸窸窣的从房顶落下来一层。

    恶臭味就是来自于那群人。

    门板咣当一声撞在墙上,她们如惊弓之鸟,除了在那儿粟粟自危,将身子往里缩得更紧之后就再也做不出多余的动作。

    她们大多二十岁不到,却无一例外,眼睛都被剜了,有的是黑魆魆睁着,怔怔在那儿,不知是死是活;有的是紧紧黏贴在一起,从她们眼角眼尾流落出来的不是血迹。

    她们眼四周是灰黑色的,生长出大块大块的死肉,或深或浅,淌出大量的黄绿色脓液。

    莫高的天气干燥、日光毒,经过这样的晒来晒去,就像是巷子中挂着的衣物,一日一日的被炙烤,已经发干发白发出臭味了。

    蝇虫乱飞,在这座湫隘中,也在她们的身体上。

    阿难压着青年的身子死贴在墙壁上,她们的伤痕给他多添了一份仁慈,从青年的手中夺回钱袋子后便一把将他甩开,不再多言的踏步出去。

    “真倒楣,追到了这里来。”

    阿难皱了皱鼻子,身子撞到了幼瑛,幼瑛被撞得仿佛脚下软绵绵的,扶上旁边有木刺有裂纹的门框。

    瞽姬。

    幼瑛的脑子中冒出这个词。

    因为双眼看不见,感官便被放大,别有一番趣味。

    她们的眼珠子被连根剜走,但还是留下来残肉,只能愈发不被制止的溃烂脓肿,无可奈何的败坏相貌。

    “求你不要将我送去官府…”

    青年是这里唯一睁着眼睛的人,他被甩在阴暗潮湿的地上,泪流满面。

    “我只是想让她们最后的日子好受一些,我阿姐也是乐人,”青年说,“我怕在这里见到她,求你不要将我送去官府,我偷你的钱,愿意用我日后的命来相抵。”

    茅草干瘪瘪的,被稀稀疏疏铺在地上,在墙角躺着几人,她们的脸色是灰白的,双手双脚上都敷着草药。

    草药干巴得发绿,她们干巴得发白,别有一番凄况。

    幼瑛的十三两银子被意料之外的用到她们身上,反而觉得庆幸,庆幸之后就觉得很空,因为自己似乎除了十三两银子,也救不了她们。

    她们有很多人。

    毁了一个瞽姬,还能再造千千万万个。

    且这在卫朝的贱籍中,也是特殊的需求,特殊的有些畅行。

    畅行于天子脚下,也畅行于边疆僻壤。

    臭味熏天,所幸她们不喊救。

    幼瑛收敛视线,从袖袋里掏出所有的钱两,低身放在门框边上,声音也不由变得涩滞起来。

    “蝇虫很多,还是去买一些艾草给她们吧。”

    节衙六街往这边过来,驿站的掌柜也随在他们身旁,显然是在四处张望窃贼。

    越往这条巷子走,他们便越紧紧捂上口鼻,节衙的面上露出嫌恶,佩刀咣当当地响,恨不能走得再快一些。

    幼瑛还未走出门,便撞见她们的身影。

    掌柜似乎朝这边看过来。

    “嗳——那个乞索儿抢了你的钱袋,你看见他往哪儿去了吗?”她出声向阿难喊道。

    幼瑛陡然向后退一步,关上木门后便用手抵着。

    她不单单是因为这个青年,他本就偷了钱,还伤了人。

    隔着几条巷子的乐坊中似乎在唱戏,远远听着,戏腔和哭声很像,都在咿咿呀呀、呜呜咽咽。

    “没看见!”

    阿难不客气地回。

    佩刀嘡嘡嘡的,似乎没有走到门前便折身返回。

    屋里顿时很寂然,门上的木刺不知何时刺进幼瑛的手心里。

    青年低声道:“多谢。”

    幼瑛因为这一步徘徊,心里有些惭愧。

    即使今日回去,也会心心念念、挥之不去。

    天上的颜色变成深紫色,月亮的影子更深。

    屋子里唯一的桌几上就放着许多袋药,旁边的炉子、水壶似乎还像是偷来的,缺边缺角缺盖。

    幼瑛看向地上的青年:“这些药是你买的吗?”

    魏净慈点点头,泪水被擦干后,灰痕乱七八糟的,一点儿也没有了方才呼之欲出的狠劲。

    幼瑛抬步过去翻看药袋,十三两远远不止买这些,他买得少,且多是消炎止血的,没有清创便直接敷草药,情形不见好转反而更糟。

    “她们呢?”幼瑛看看一直躺在墙边的几人。

    “她们已经死了,还没有人来埋。”

    幼瑛动作不停,随后应了一声:“在我回来之前,不论你去何处,都要打来几盆水烧好。”

    莫高县中有许多寺庙,除了佛庙以外,还有景教、袄教、摩尼教,庙外在此时还熬煮施粥。

    幼瑛经过高大的魁星阁,过去药肆,药肆里点着灯,刚巧没有病人,便显得很空大,药童在舂捣,抱厦在书案后用木质偶人行针刺穴。

    “抱厦,我要买一副刀具。”

    “月牙刀、柳叶刀、刮匙,还有钳子、镊子、绷带、针线。”

    幼瑛闲来时翻记过在榆灵无意买来的医书,里面记载了去除腐肉,医治脓肿的法子,其实纵使母亲教习过,幼瑛也没有把握,但她站在案前看看坐在案后的抱厦,州县有乐户禁医令。

    她早在榆灵县时就深切体会。

    “还有六钱的乳香,十二钱的紫草,十八钱的黄连、黄柏,三十钱的金银花、连翘,五束艾草,”幼瑛还是往多里说了一些,“蜡烛也能再卖给我两只吗?”

    抱厦有一瞬间诧异,但还是一面听幼瑛说,一面提笔蘸墨在麻纸上记着,等她说完了才问:“这么多剂量,病人很多么,受了什么伤?”

    幼瑛知晓有些药材贵,且买得多,即使是掏空阿难的钱袋子,她也付不起。于是她也用笔写了一张欠条:“这可以去睢园给一位叫谢临恩的乐人,他会暂且代付,明后几日,我也会给药肆送来。”

    “阿还郡主,”抱厦想了想,起身去药柜拿药,“我看你今日与往日不同,现在店中无事,我家师父也回来了,我可同你一齐去看看。”

    “她们是乐户。”幼瑛如是说道。

    抱厦会意,又看了看记着药名的纸张:“这些用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那你为何还要用刀具呢?”

    “刮开脓液、切除腐肉常用,我怕你一人应付不来,”抱厦道,将称量好的一剂药放进药箱里,“乐户患病了也是病人,我同你一起去吧。”

    抱厦的话似乎没有出乎幼瑛意料,因为她极热心,她才会在雪翠岭遇见她时,为她引路去找灵芝与杉树。

    “我同我阿娘学过医,慢慢来也是可以的。你同你师父在药肆行医,禁医令无眼,莫要因此不太平。”幼瑛道。

    抱厦用方寸匕称量着药材,还轻柔着压实了些,多量取了打包。

    “这些药多,我担心你一人拿不动,我送你过去。”抱厦道。

    幼瑛不知这是不是她的委婉说法,还未回话,便见药肆后门的蓝布帘子被一下子掀开:“你哪儿也不许去!”

    是那日坠楼的晚上,过来给她诊治的鹤发大夫,今日一见,他在朝她微微躬身后,面上便多了一些严冷。

    “你若是那些散医便罢了,乐户碰不得,禁医令沾不得。”他过去抱厦身边,低声说。

    幼瑛见大夫的面上有些避讳她,便背过身去,到门外站着,尽量不听她们讲话。

    天在慢慢暗下来,月亮轮廓越来越清晰,药童在煮药。

    “师父,那张禁医令本就不合理,长安没有,洛阳没有,偏偏这里有。我们在边地行医,不就是为了她们能少点苦头吃?何况这位郡主就是那日在雪翠岭护住我的人,我不说,你不说,没有人会知晓我救得是乐人。”抱厦道。

    “你师姐便是像你这么想,学医不易,又正值妙龄,偏偏要去救那些乐人。你以为莫高县里真的就你我这几双眼睛吗?”大夫的声量大了些,“你师姐落了何下场,你没有瞧见吗?全家都被绞杀在城门外。”

    “师父,如若她就在你的眼前,你当真不会救吗?”抱厦问,“救人是天性,何况是医者。这些年死了多少无辜乐人,明明一剂小小的药方便能得治,偏偏不能治。若我真要赴师姐的路,到时绝不会牵连师父,赴也赴得值当了!”

    “你当真要去?”大夫拍桌厉问。

    抱厦装盛好药材,又利索的拿上刀具蜡烛,阖上药箱:“凡大医治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也不得瞻前顾后、自处吉凶、护惜身命。师姐是苍生大医。”(1)

    “师父,如若没有你,我也不能成材,你是心存大道者,我刚好无母无父。看这些药的剂量,我便能知晓她们身患重症,明明可以医治,就不能再平白无故的丧命了。”

    “你若去了,就别再回来我这药肆,地方小,供不起你!”

    药炉里的药味浓馥地蒸腾满室,幼瑛闻见后,便仿佛闻到那处黄土屋里的腐臭,腐臭味不止让她想到她们的眼睛,也想到她们生脓生疮的身子,味道直冲口鼻,便后知后觉地呕吐出来。

    墓葬在发掘的时候,气味也极其难闻,尤其是在开棺之时,棺液里的味道熏在人身上三天三夜也洗不干净。

    但从未这么难闻。

    两三百年后,当莫高这座小城被滚滚黄沙掩埋时,有多少人会被活生生地吞噬。

    “武思为今日不知怎么了,一早就买来一批树种和滋养肥料,还雇我们这些人去学怎么栽种、要在何处栽种,月钱值两石小麦。”

    “今日在度厄湖那边,有许多人瞅见武思为与莫高军的军使说了好半天话,头一回见他这么不避让,当初就是他带人砸了魁星阁里的将军像。”

    “今年有大计,哪个官员不想争着升迁?何况是这最边的边地,武思为也要在别处的官人前矮一大截。”

    过路人唧唧哝哝地谈,幼瑛用扫帚清理完黄土地上的呕吐物,胃里还有些不适,使得胸口心口都变得狭闷。

    “快快过去吧。”

    抱厦对幼瑛说道,清瘦的身上背着药箱、抱着艾草,从药肆里大步流星地走出来。

    幼瑛拿过她的药箱和艾草,向后看看吃油饼的阿难,喊了一声,阿难不情愿地迈步过来。

    “你先送过去,让那人点上艾草,”幼瑛交代道,然后对抱厦说,“他力气大,也跑得快。”

    这些日子要入夏,晚风里也捎上些热气,不再那么寒凉。

    临近着下钥,沿街有许多店肆开始歇业,堂倌在店外一一捧着那长长的木板搭上门。

    “让你见笑了,师父其实很心善,这些年一直在义诊。”抱厦道。

    幼瑛点点头,只是想着抱厦与大夫的谈话,有些后悔实在不应当告诉她,她与大夫都是互为对方好,大夫此时应是伤心她与那位师姐,伤心自己也将会护不住她。

    佛庙的暮鼓还是照常敲响,几乎是响彻莫高的每个角落,风刮过布告栏上的黑字红印,那张为首的禁医令还像是簇新的:

    乐户若有病痛,自有官府安排,无需医者插手;

    医者,当为百姓解忧,无论公私,不允为乐户医病;

    ——以免累及自身、自取其辱。

    前边儿有一队长长的商旅才入县,正在骑马拖车的过来,那长旗上挂着的铃铛噔噔响。

    “阿还郡主,是在哪个坊,过会儿要往哪里走?我看那位郎君已经跑得都没有影子了。”

    “抱厦,我还要回睢园一趟,我会快去快回。那些乐人便在右手边这个坊,你进去在第一个巷口右拐,一直走到头便是。”

    铃铛擦肩而过,商旅行在街道正中,幼瑛跑回黄土屋子里,艾草被点燃了两束,清香味与腐臭糅杂在一起。

    若是抱厦进坊后往右走,便是另一个坊门,与药肆离得近,来得及赶回去。

    “我烧好水了。”魏净慈拘谨在一边,生怕她走了。

    幼瑛擦擦头上的汗,将一大包芭蕉叶放到案上,打开药箱,拿出蜡烛用火折子点好,屋里才有了亮光。

    “我买了些干粮回来,你先把手洗干净,将糌粑分给她们吃了,再给我倒盆水来,将金银花放去壶里煮。”

章节目录

治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珍珠浪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珍珠浪涌并收藏治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