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姜为何要走?傅儿的身子刚巧养好,她舍得下傅儿吗?”
“走不走不要紧,那贺员外到底是脾性不好的,平时喜怒无常惯了,一言不合便会动粗,康姜何至于同他走?我看她便是在与郎君置气,气他惩戒傅儿。”
“岐林正在同贺员外清点买身钱,莫不是郎君真的打算让康姜走吗?”
“唯有傅儿劝得动她了,她应当拎得清的。”
乐人抱着金石丝竹嘁嘁促促走在廊下,往中堂去,碰上幼瑛后,便低身行了一个礼,步子走得又轻又快,衣袂飘飘的,很快便没有了身影。
东边厢房中传出声响。
“阿姐,属你最清楚贺员外的为人,你便是为了让我不用去伺候他,狠心划伤了我的脸。你为何要同他走?”傅儿淌眼抹泪的,哭腔中又悲戚、又不解、暗含着几分对自己的怨愤,糅杂在一起似问非问。
康姜身穿水红色罗裙,旋即斜睨了她一眼,长身站在那儿无动于衷:“我不同他走,难道要与你在睢园过一辈子吗?”
“我也有在积蓄,愿意同你回去蜀乡。阿姐,我们本就同住在青城山脚,偏偏是在睢园相逢,适才佛陀让我们一见如故。我记着青城山有一爿冷淘面肆,人人都爱在晌午黄昏吃上一碗解闷,你也定是尝过,我一时也想不起来它究竟是何味道。阿姐,你莫要走。”傅儿的声音沙沙的,悲戚与不解稍淡下去。
“我生来就是奴婢,从未尝吃过冷淘,”康姜在她话落,便立马接道,“我与你不同,你还当过几年主子,使唤过几声奴婢。你说你在积攒银钱吗?”
她转眸冷笑了一声:“你吃用都在我,你平时在睢园都做了些什么?留着给你安稳度日吧,我无福消受。”
傅儿走到她的面前,不由得鼻腔酸涩,两行泪交流在一起:“那你告诉我,你明明在睢园好端端的,为何要跟贺员外走?他如今是心仪你,那往后呢?他会一直心仪你吗,他会年年又一年的真心待你吗?”她连声问道。
康姜双手环胸,抬眼看她,眼里情绪冷冷的:“你们这些当过主子的,是不是以为只要给奴婢一条性命、让她好端端活着,便是过得好了?”
“傅儿,你流落了这么久,还以主子的身份自居吗?当为秋霜,无为槛羊,我不想再以奴婢的身份回去蜀乡。贺员外愿意买,我愿意卖,剩下的真心与否,与你两不相干。”
傅儿柳眉细眼,几乎是头一回素面朝天,似乎是早就知晓康姜去意已决,便连连哭了好几日,眼睛肿得像是杏仁,看见她冷言冷语还是不免蹙额,神情中满是心疼。
“阿姐,我从未以主子身份自居,世间于我唯你是至亲。若不是你,我谈何主子?我不过是地上的一抔泥泞,只有你将我珍视,告诉我即便是一滩烂泥,也藏外柔内刚之质。你若是跟随贺员外走了,我今后还能去何处见你?”
“我的伤早便好了,莫要再因为我勉强自己。只要是与你在一起,我便无所畏、无所求。”
“收起你这副模样,我们早就不该为彼此活着,”康姜的面色镇定,与她坦言后一刻不歇地望向齐得宜,“管事,郎君让我与你说,我已经决意好了。”说这话时,她稍稍垂了垂眼。
齐得宜靠着凭几,散坐在长案后的红褐色坐褥上,盏中的茶已经凉了,但在莫高的天气里尚好,她撇撇茶沫未喝,一双狭长的眼睛看向康姜:“依照常理,睢园不涉买卖之事。贺员外为了你的身契,特意恳请了长史郎君说情,令官府批了许可文牒。你若是深思熟虑、心意已决,我自是不会横加阻拦。康姜,你应当明白,离了睢园便再难回来。”
东边厢房与中堂离得相近,安静下来便能听见靡靡舞乐。
今日弹唱的却也是一曲灞桥柳送别曲: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1)
康姜看着齐得宜,一字一句道:“往后前程我一人担负,不会牵连睢园,也望管事莫要挂念我。”
齐得宜点点头,还是坐在褥上,未起身:“那你便随贺员外去吧。”
康姜闻声,眉头微动,似乎要向身旁看,却很快止住了动作,抬步往门口走。
因是入了夏,莫高便黑得更晚,太阳还是悬在解玉山上,院子里的杨柳枝被照成金色的,给苍蓝的天里多了一丝异样,显得天色很黯淡。
门外长廊仍旧是长长的、很空寂,未被点亮的金缕灯暗暗的,显出灯纸的苍黄旧白。
傅儿随在她的身后,她在朱漆门槛前停下步子,听着她的啜泣流露出明晃晃的厌烦。
“你胆小如鼠、贪生怕死,我临走前奉劝你一句,要么藏好自己蜷起来过活;要么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事,莫要再畏畏缩缩,只会由得旁人更欺赖你,偶尔无赖耍滑一些也是好的。”
“还有管事…”她的语气稍缓,微微停顿,“我愿你少饮酒,多安康,心想事成。”
康姜的水红色长裙踏出门槛,傅儿的眼泪滚落在面颊上,被齐得宜轻轻喝住:“此事已定,莫要再跟着她。”
傅儿便真的止住了步子,只在廊下看着她远去。
灞桥柳送别曲过后,却是一首扬袖鼓舞,乐人的红履边沿缝制金银铜钱,足蹬之间叮当作响,台下观客哄然叫好、声震云霄。
“康姜——”
贺员外交完钱、拿来身契,已然抚着康姜的腰肢在诸人目光中踏出翩跹大堂,幼瑛快步迈下青石长阶喊住她。
康姜转过身子,朝贺员外低脸低身说了几句后,贺员外才拍拍她的肩,微微笑着稳踏在仆役的脊背上上去马车,车轭上挂着的金铃铛清脆响了几声。
“郡主殿下。”康姜面色平静,朝她行礼。
幼瑛看看马车,她没有看清楚那人的脸,只见他很瘦削,康姜与他走得太过于突然。
“我听闻这位员外非良善之辈,你可是因为山静郎君打伤傅儿一事才执意如此?”她直接问道,“若是这样,你大可不用离去,傅儿在睢园最需要你,我那边的金银细软多,变卖之后也是一笔钱,可以同郎君说说情。”
康姜的双手负于身前,闻声后摇头:“正是因为傅儿需要奴婢,奴婢才心生离开乐坊的念头。”
“为何?”幼瑛想要倾听她说。
康姜与她交谈甚少,所以还是缄默不言,只低低身:“贺员外该等急了,奴婢先行一步,与郡主有缘再见,祝郡主凤体康健。”
她说得有条不紊,话落便转身抬步,幼瑛走去她的身前,再问道:“康姜,你的心意定了吗?”
“定了。”康姜也再次从容不迫地回道。
幼瑛从袖袋里掏出青玉令牌,握上她的手,放稳在她的掌心:“莫要觉得我多事。”
“我很喜爱你与傅儿之间的情谊,这是郡主令牌,若你幸福无忧,这便是我赠你的礼;若你想要回来,便能拿着令牌回来;若你觉得害怕,也能拿着自保护身。灞陵送别总要折柳寄思,我便送你这件吧。”
青玉温润有温度,贴在康姜的掌心,康姜的面上出现一时的诧异,又很快消失,语气寻常:“郡主殿下,此物太过于贵重,不适奴婢,还望郡主收回。”
“我也是代傅儿相送,若你不收,我便不会由你踏出睢园的门。”贺员外恶名在外,且府舍离莫高的脚程远,幼瑛不知康姜究竟为何要执意屈身于他,但要见她收了才能勉强安心。
她来此已有两月有余,也曾日日夜夜都能与康姜碰面,心虽隔着一道道的墙,但总能生出一点点的情。在她看来,康姜绝非恶人。
“奴婢…谢过郡主。”康姜这才微微低面答覆,任凭幼瑛握着她的手,让她握紧令牌。
康姜终于握紧后,才面色难明的朝幼瑛再颔颔首,目光顺着青石长阶,微微仰望朱红高楼,檐角风铎的声音不如金铃铛的清脆,日日听来、夜夜听来早便听腻了。
幼瑛看着康姜抬步离去,在临近镶金嵌银的马车后,又折身回来。
“郡主殿下,”她说道,从袖子里取出绣着莲花忍冬纹的圆形布袋,“这里面有八两银子,奴婢信萧女之事,还请郡主代奴婢供奉给萧女。用来修像也好,用来栽树也好,不过还请郡主买一壶香油、一把香,惟愿傅儿平安无虞。”
“最后,奴婢恳请郡主莫要将此事告知傅儿。”
马车消失在取国城门,睢园的高楼在夜里点亮烛火,一片浮红、一片沉黑,像是风中摇曳的鬼火。
在最难过和最高兴之时,往往最最适合一人独处消受,而傅儿的身边围着一群呈完艺的乐人,她们知晓她与康姜要好,便如何都不能松心。
这般关切着,傅儿的眼睛又红又肿,一会儿哭诉,一会儿勉强欢笑。
幼瑛在门外静静地看着,睢园里的西域护卫少了一大半,都布着面庞刚毅、寡言少语的中原部曲,哭腔里都带了几分冷清冷落。
“要不我们喝些酒来驱驱伤心事儿,毕竟一醉解千愁呵。”不知阿泥何时过来,在另一扇门旁向里探了半个身子说道。
“你净胡说,哪里来的酒酿?”屋里有乐人轻声斥他。
阿泥的面上涂着白粉,唇上沾着口脂,眉目间轻轻笑着,仍旧爽朗清逸,隔着幼瑛的衣袖握上她的手,高高举起:“郡主殿下有——郡主殿下今日刚巧拿回来一壶,我都看在眼中。”
他露出半截手腕,看上去白净纤细,被幼瑛轻轻拍开:“那壶是果酒,像你这样酒性好的人,解不了千愁。”
“嗳——殿下的厢房中还有谢郎君的酒,搬过来一坛便是,总是能解愁,”阿泥半倚着门槛,一面说,一面看向傅儿,眼神安静些许,“我上月过来,傅儿娘子正巧受伤,尚经不起这样的哭法。莫要再哭了呀,等改日,我替你上几天工,你去看望康姜娘子也是极好的。人生尚在世,还未到死别时。”
“走不走不要紧,那贺员外到底是脾性不好的,平时喜怒无常惯了,一言不合便会动粗,康姜何至于同他走?我看她便是在与郎君置气,气他惩戒傅儿。”
“岐林正在同贺员外清点买身钱,莫不是郎君真的打算让康姜走吗?”
“唯有傅儿劝得动她了,她应当拎得清的。”
乐人抱着金石丝竹嘁嘁促促走在廊下,往中堂去,碰上幼瑛后,便低身行了一个礼,步子走得又轻又快,衣袂飘飘的,很快便没有了身影。
东边厢房中传出声响。
“阿姐,属你最清楚贺员外的为人,你便是为了让我不用去伺候他,狠心划伤了我的脸。你为何要同他走?”傅儿淌眼抹泪的,哭腔中又悲戚、又不解、暗含着几分对自己的怨愤,糅杂在一起似问非问。
康姜身穿水红色罗裙,旋即斜睨了她一眼,长身站在那儿无动于衷:“我不同他走,难道要与你在睢园过一辈子吗?”
“我也有在积蓄,愿意同你回去蜀乡。阿姐,我们本就同住在青城山脚,偏偏是在睢园相逢,适才佛陀让我们一见如故。我记着青城山有一爿冷淘面肆,人人都爱在晌午黄昏吃上一碗解闷,你也定是尝过,我一时也想不起来它究竟是何味道。阿姐,你莫要走。”傅儿的声音沙沙的,悲戚与不解稍淡下去。
“我生来就是奴婢,从未尝吃过冷淘,”康姜在她话落,便立马接道,“我与你不同,你还当过几年主子,使唤过几声奴婢。你说你在积攒银钱吗?”
她转眸冷笑了一声:“你吃用都在我,你平时在睢园都做了些什么?留着给你安稳度日吧,我无福消受。”
傅儿走到她的面前,不由得鼻腔酸涩,两行泪交流在一起:“那你告诉我,你明明在睢园好端端的,为何要跟贺员外走?他如今是心仪你,那往后呢?他会一直心仪你吗,他会年年又一年的真心待你吗?”她连声问道。
康姜双手环胸,抬眼看她,眼里情绪冷冷的:“你们这些当过主子的,是不是以为只要给奴婢一条性命、让她好端端活着,便是过得好了?”
“傅儿,你流落了这么久,还以主子的身份自居吗?当为秋霜,无为槛羊,我不想再以奴婢的身份回去蜀乡。贺员外愿意买,我愿意卖,剩下的真心与否,与你两不相干。”
傅儿柳眉细眼,几乎是头一回素面朝天,似乎是早就知晓康姜去意已决,便连连哭了好几日,眼睛肿得像是杏仁,看见她冷言冷语还是不免蹙额,神情中满是心疼。
“阿姐,我从未以主子身份自居,世间于我唯你是至亲。若不是你,我谈何主子?我不过是地上的一抔泥泞,只有你将我珍视,告诉我即便是一滩烂泥,也藏外柔内刚之质。你若是跟随贺员外走了,我今后还能去何处见你?”
“我的伤早便好了,莫要再因为我勉强自己。只要是与你在一起,我便无所畏、无所求。”
“收起你这副模样,我们早就不该为彼此活着,”康姜的面色镇定,与她坦言后一刻不歇地望向齐得宜,“管事,郎君让我与你说,我已经决意好了。”说这话时,她稍稍垂了垂眼。
齐得宜靠着凭几,散坐在长案后的红褐色坐褥上,盏中的茶已经凉了,但在莫高的天气里尚好,她撇撇茶沫未喝,一双狭长的眼睛看向康姜:“依照常理,睢园不涉买卖之事。贺员外为了你的身契,特意恳请了长史郎君说情,令官府批了许可文牒。你若是深思熟虑、心意已决,我自是不会横加阻拦。康姜,你应当明白,离了睢园便再难回来。”
东边厢房与中堂离得相近,安静下来便能听见靡靡舞乐。
今日弹唱的却也是一曲灞桥柳送别曲: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1)
康姜看着齐得宜,一字一句道:“往后前程我一人担负,不会牵连睢园,也望管事莫要挂念我。”
齐得宜点点头,还是坐在褥上,未起身:“那你便随贺员外去吧。”
康姜闻声,眉头微动,似乎要向身旁看,却很快止住了动作,抬步往门口走。
因是入了夏,莫高便黑得更晚,太阳还是悬在解玉山上,院子里的杨柳枝被照成金色的,给苍蓝的天里多了一丝异样,显得天色很黯淡。
门外长廊仍旧是长长的、很空寂,未被点亮的金缕灯暗暗的,显出灯纸的苍黄旧白。
傅儿随在她的身后,她在朱漆门槛前停下步子,听着她的啜泣流露出明晃晃的厌烦。
“你胆小如鼠、贪生怕死,我临走前奉劝你一句,要么藏好自己蜷起来过活;要么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事,莫要再畏畏缩缩,只会由得旁人更欺赖你,偶尔无赖耍滑一些也是好的。”
“还有管事…”她的语气稍缓,微微停顿,“我愿你少饮酒,多安康,心想事成。”
康姜的水红色长裙踏出门槛,傅儿的眼泪滚落在面颊上,被齐得宜轻轻喝住:“此事已定,莫要再跟着她。”
傅儿便真的止住了步子,只在廊下看着她远去。
灞桥柳送别曲过后,却是一首扬袖鼓舞,乐人的红履边沿缝制金银铜钱,足蹬之间叮当作响,台下观客哄然叫好、声震云霄。
“康姜——”
贺员外交完钱、拿来身契,已然抚着康姜的腰肢在诸人目光中踏出翩跹大堂,幼瑛快步迈下青石长阶喊住她。
康姜转过身子,朝贺员外低脸低身说了几句后,贺员外才拍拍她的肩,微微笑着稳踏在仆役的脊背上上去马车,车轭上挂着的金铃铛清脆响了几声。
“郡主殿下。”康姜面色平静,朝她行礼。
幼瑛看看马车,她没有看清楚那人的脸,只见他很瘦削,康姜与他走得太过于突然。
“我听闻这位员外非良善之辈,你可是因为山静郎君打伤傅儿一事才执意如此?”她直接问道,“若是这样,你大可不用离去,傅儿在睢园最需要你,我那边的金银细软多,变卖之后也是一笔钱,可以同郎君说说情。”
康姜的双手负于身前,闻声后摇头:“正是因为傅儿需要奴婢,奴婢才心生离开乐坊的念头。”
“为何?”幼瑛想要倾听她说。
康姜与她交谈甚少,所以还是缄默不言,只低低身:“贺员外该等急了,奴婢先行一步,与郡主有缘再见,祝郡主凤体康健。”
她说得有条不紊,话落便转身抬步,幼瑛走去她的身前,再问道:“康姜,你的心意定了吗?”
“定了。”康姜也再次从容不迫地回道。
幼瑛从袖袋里掏出青玉令牌,握上她的手,放稳在她的掌心:“莫要觉得我多事。”
“我很喜爱你与傅儿之间的情谊,这是郡主令牌,若你幸福无忧,这便是我赠你的礼;若你想要回来,便能拿着令牌回来;若你觉得害怕,也能拿着自保护身。灞陵送别总要折柳寄思,我便送你这件吧。”
青玉温润有温度,贴在康姜的掌心,康姜的面上出现一时的诧异,又很快消失,语气寻常:“郡主殿下,此物太过于贵重,不适奴婢,还望郡主收回。”
“我也是代傅儿相送,若你不收,我便不会由你踏出睢园的门。”贺员外恶名在外,且府舍离莫高的脚程远,幼瑛不知康姜究竟为何要执意屈身于他,但要见她收了才能勉强安心。
她来此已有两月有余,也曾日日夜夜都能与康姜碰面,心虽隔着一道道的墙,但总能生出一点点的情。在她看来,康姜绝非恶人。
“奴婢…谢过郡主。”康姜这才微微低面答覆,任凭幼瑛握着她的手,让她握紧令牌。
康姜终于握紧后,才面色难明的朝幼瑛再颔颔首,目光顺着青石长阶,微微仰望朱红高楼,檐角风铎的声音不如金铃铛的清脆,日日听来、夜夜听来早便听腻了。
幼瑛看着康姜抬步离去,在临近镶金嵌银的马车后,又折身回来。
“郡主殿下,”她说道,从袖子里取出绣着莲花忍冬纹的圆形布袋,“这里面有八两银子,奴婢信萧女之事,还请郡主代奴婢供奉给萧女。用来修像也好,用来栽树也好,不过还请郡主买一壶香油、一把香,惟愿傅儿平安无虞。”
“最后,奴婢恳请郡主莫要将此事告知傅儿。”
马车消失在取国城门,睢园的高楼在夜里点亮烛火,一片浮红、一片沉黑,像是风中摇曳的鬼火。
在最难过和最高兴之时,往往最最适合一人独处消受,而傅儿的身边围着一群呈完艺的乐人,她们知晓她与康姜要好,便如何都不能松心。
这般关切着,傅儿的眼睛又红又肿,一会儿哭诉,一会儿勉强欢笑。
幼瑛在门外静静地看着,睢园里的西域护卫少了一大半,都布着面庞刚毅、寡言少语的中原部曲,哭腔里都带了几分冷清冷落。
“要不我们喝些酒来驱驱伤心事儿,毕竟一醉解千愁呵。”不知阿泥何时过来,在另一扇门旁向里探了半个身子说道。
“你净胡说,哪里来的酒酿?”屋里有乐人轻声斥他。
阿泥的面上涂着白粉,唇上沾着口脂,眉目间轻轻笑着,仍旧爽朗清逸,隔着幼瑛的衣袖握上她的手,高高举起:“郡主殿下有——郡主殿下今日刚巧拿回来一壶,我都看在眼中。”
他露出半截手腕,看上去白净纤细,被幼瑛轻轻拍开:“那壶是果酒,像你这样酒性好的人,解不了千愁。”
“嗳——殿下的厢房中还有谢郎君的酒,搬过来一坛便是,总是能解愁,”阿泥半倚着门槛,一面说,一面看向傅儿,眼神安静些许,“我上月过来,傅儿娘子正巧受伤,尚经不起这样的哭法。莫要再哭了呀,等改日,我替你上几天工,你去看望康姜娘子也是极好的。人生尚在世,还未到死别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