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方采舟抱着我在雪地里走了多久,我感到他显得略微有些吃力起来,于是轻声道:“方采舟,放我下来吧,我大约勉强还能走。”
他抿抿唇,并没有应我的话,只是固执地继续走着。
好在不久便寻到了一处山洞,有些逼仄,也捡不到未被雪水浸湿的树枝来生火,但相较外头的荒山野岭已经安全许多,最不济也能防些风。
这山洞其实并不大,也不深,只是入口极为曲折,是以风雪灌不进去。
一路走来时我能感受到方采舟的紧张,他的身体绷得紧紧的,面上故作轻松,但掩盖不掉眼神里的警惕。那些黑暗中辨不清种类的鸟叫声着实令人骨寒毛竖,未知带来的恐惧远远超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万幸没遇上些大个头的走兽,否则以我当下毫无还手之力的模样,怕是两人都要被拆吃入腹。
方采舟将我放下后,竟从怀里袖中掏出好些药来,我不由得惊叹道:“你……一直都随身带着……”
“谁让我是神医呢?”他挑了挑眉头,神色好不骄矜,从一个青瓷小瓶中倒出粒丸药送到我嘴边,“不想疼死就吃了它。”
这看上去实在是一颗再普通不过的药丸,我抬手接到了自己手中,然后吃了下去。
方采舟却并没有立刻去看我的腿伤,而是有条不紊地从荷包中掏出一卷裁得很整齐的细布,他撕下一截,又拿起另一个瓶子——我猜里头装的是药酒。
“忍着点。”
他说着,拉起了我的手腕,我这才发现我的手上横亘着许许多多细小杂乱的伤口。
但我早已习惯了受伤,这样小的伤口在我十几载的人生中委实是太过微不足道,冰凉的药酒触及伤口带起尖锐的刺痛,我却只是面不改色地问道:“方采舟,你总是将包扎用的细布带在身上吗?若真是伤得突然,撕一截衣料草草裹上便是。”
“脏。”
方采舟垂着双眸,仔细地清理了我手上的伤口,然后上药包扎,动作十分熟练而流畅,我还从未在他脸上见过这样认真的神情,虽说我们也没见过几次,但印象中他这个人就是时时刻刻都嬉皮笑脸的。
我撇撇嘴,正要移开目光时却突然瞥见他面颊左侧靠近耳朵的地方有一道不长不短的血痕,还挂着几颗小血珠,大约已经干涸了。
方采舟是最在意他那张脸的,我于是伸手指了指他那处伤口:“你的脸……”
话还未说完,他便像被烫到似的立马弹开,抬手捂住了我所指的地方,可我分明并没有触碰到他。
看着他这夸张的动作以及眸中迅速滑过的慌张神色,我有些不解,但也只当他是怕那张自诩美色的脸挂彩破相,心下暗道此生从未见过将容貌看得如此之重的人。
方采舟摸了摸自己的脸,大概是觉得并无大碍,神色又恢复如常,还有些不自在地轻咳了两声。
我开始逐渐涌上一股挡不住的困意,惊觉自己快要睡着时才又出声问道:“我们……何时才能回去?至少回去了还能让人去……”
我眸色忽而黯淡下来,也未将话说完。
沉默了多时的方采舟终于在听到这句话后开口:“我的小祖宗,你知道尧光山是座多大的山吗?咱们现下都不知是跑到哪来了,你瞧瞧,这天边都泛起鱼肚白了。”
我心烦意乱地缓缓呼出一口气,阖眼将头轻轻靠到石壁上,没多久便沉睡了过去。
我做了噩梦,梦中的卫珩走在一条逆光的窄桥上,只留给我一个寂寥的背影,凭我如何叫喊都不曾停住脚步,我于是追上去抓住了他的衣袖低声哭道:“卫珩……别走。”
再睁眼时天色已然大亮,身体各处的疼痛减轻了许多,腿也已经细心包扎过,只是若要动起来还是疼得紧,我皱了皱眉,看见方采舟正百无聊赖地拿着块石头在地上写写画画些什么。
他见我醒来,随手扔了手中的石头走到我面前蹲下,露出个明朗的笑容,看上去很是得意:“怎么样?这医术,可真是空前绝后啊!”
“多谢。”
方采舟像是一下子泄了气似的,瞬间皱起眉头颇为不满地嚷嚷:“小没良心的,怎的只会多谢多谢,你就不能夸夸我吗?”
“该谢。何况你也不缺我这一句夸奖。”
我挣扎着要从地上站起身,方采舟一边去将一根笔直的粗树枝拿过来递给了我,一边没好气地扶我起来:“还真缺!这世上可没人不喜欢被夸奖,我巴不得天天有人夸我呢。”
我抬眸留给他一个古怪的神情,他则轻哼一声别过头去,活像个闹别扭的小孩子。
“方采舟,你贵庚?”我淡淡出声问道。
他回眸看了过来,俊俏的脸上显现出几分疑惑,但还是老老实实地答道:“二十有一。”
“我还以为十二。”
方采舟反应过来我的言外之意,一时间绷紧了腮帮子,双手往腰际一插,深吸了一口气,随即又轻笑两声:“那说明我长得好看,显年轻,多谢夸奖啊。”
我没再理他,拄着那根用树棍充作的拐杖走到洞口,呜呜的狂风卷着几乎是成团下落的雪吹到了我的身上,而我们来时的足迹已经被尽数掩埋,这风雪……太大了。
只要走出去,即刻便会迷失在其中。
“哎,你说,咱们不会被困死在这吧?既生不起火也找不见吃的,我可不想英年早逝啊!”方采舟抱着双臂在一旁装模作样地说起了丧气话。
我垂下双眸,没有答话,抬手拍了拍身上沾染的雪花,转身缓步走了回去。
他见我默然,便跟过来偏头看着我继续问道:“有些好奇,你有没有什么愿望?换言之……想做什么?”
想做什么?
我顺着他的言语思忖起来,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那夜于塔顶所见的烟花,绽放时如同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宝石镶嵌于低垂夜幕中,比满天星辰还要闪烁耀眼,漫天华彩,美不胜收。
俯瞰下去可见万家灯火,人潮涌动,那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好看的一场烟花。
一想到这里,我仿佛都能感受到夏夜里热热的风和空气中若有似无的淡淡栀香。
于是眸子里的光也柔软了下来,声音很轻地回答道:“烟花,我想看烟花。”
方采舟眨眨眼,显然对这个答案有些诧异:“如此唾手可得之事,也能称之为心愿?”
不一样的,我在心里暗说。
“那你可知我有何心愿?”他与我面对面席地而坐,一双眸子亮亮的,我能从中看出期冀之色,于是示意他接着说,“我愿能治好这世间所有的病症,愿世人不再受病痛困扰,愿九州一统、河清海晏,还愿能到处看看山川湖海,于是江海寄余生。”
我还从未想过他竟是个如此心怀天下之人,于是微微睁大了双眼,不过很快便敛下眸子,用再平静不过的声音说道:“谁都希望能如此。只是心愿太多,难免落空。”
大约是觉得我这话扫兴,他张张嘴正欲说些什么,我却只自顾自地继续说:“若如你所说,我想在一间最普通的小院子里种上许多栀花。谢庭就有一棵很大的栀树,我从未见过那样大的栀树,像是和我一同长大似的。”
我意识到自己正被方采舟的聒噪带偏,于是戛然而止,拢了拢袖子开始闭目养神。
“你这都是小菜一碟,说不定哪天爷一高兴,全都帮你实现!”
方采舟大手一挥,开始说些豪言壮语,语气中带着一贯的揶揄轻浮,这大概才是我认识的那个出手阔绰的纨绔方采舟罢。
“聒噪。”
“……”
我虽闭着眼,但能感觉他靠过来了些,噼里啪啦地吐出几句话:“怎么能是聒噪呢?若真要死在这,死之前还有一肚子话未曾说……”
“嘘!”我猛地睁眼打断了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隐约察觉到一些声响,又仔细听了须臾,勉强能听出是离得很远的马蹄声和人声,“像是有人来了,我出去看看,你……既是偷偷进山的,莫要被发现了。”
方采舟被我这么一打断,倒也未生气,站在原地愣愣地应了一声,然后看着我一瘸一拐地从山洞里走了出去。
才走到洞口,我便被夹着雪花的大风刮得睁不开眼,陡然打了个冷颤。
我抬起空着的那只手在嘴边哈了口气,鼻尖一时冻得像块冰,唇齿正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着,真冷啊。
循着耳朵听到的细小声音,我顶着风在深及小腿的雪地中艰难地走了一会儿,随着离声源越来越近,我于大雪中看见了好些模糊的人影,但漫山遍野白茫茫的一片刺得我眼睛一阵酸痛。
风大得几乎要淹没我叫喊的声音,但我确信他们听到并发现了我。
抬头看清为首的骑马之人时,我却一时晃了神,有短短一瞬以为自己看错了。
是卫珩,是他,他没有事。
卫珩迅速翻身下马,我竟在他面上看到了一些近似于慌乱的神色,他此时的仪容实在说不上得体,衣服上还有斑斑血迹与破损,甚至脸上也有些已经干涸的血液尚未来得及擦掉。
可就是这样的他,也仍是满身的贵气,总能令人移不开眼,我想这大概便是世人常说的,即便披块破布也是好看的。
他抿抿唇,并没有应我的话,只是固执地继续走着。
好在不久便寻到了一处山洞,有些逼仄,也捡不到未被雪水浸湿的树枝来生火,但相较外头的荒山野岭已经安全许多,最不济也能防些风。
这山洞其实并不大,也不深,只是入口极为曲折,是以风雪灌不进去。
一路走来时我能感受到方采舟的紧张,他的身体绷得紧紧的,面上故作轻松,但掩盖不掉眼神里的警惕。那些黑暗中辨不清种类的鸟叫声着实令人骨寒毛竖,未知带来的恐惧远远超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万幸没遇上些大个头的走兽,否则以我当下毫无还手之力的模样,怕是两人都要被拆吃入腹。
方采舟将我放下后,竟从怀里袖中掏出好些药来,我不由得惊叹道:“你……一直都随身带着……”
“谁让我是神医呢?”他挑了挑眉头,神色好不骄矜,从一个青瓷小瓶中倒出粒丸药送到我嘴边,“不想疼死就吃了它。”
这看上去实在是一颗再普通不过的药丸,我抬手接到了自己手中,然后吃了下去。
方采舟却并没有立刻去看我的腿伤,而是有条不紊地从荷包中掏出一卷裁得很整齐的细布,他撕下一截,又拿起另一个瓶子——我猜里头装的是药酒。
“忍着点。”
他说着,拉起了我的手腕,我这才发现我的手上横亘着许许多多细小杂乱的伤口。
但我早已习惯了受伤,这样小的伤口在我十几载的人生中委实是太过微不足道,冰凉的药酒触及伤口带起尖锐的刺痛,我却只是面不改色地问道:“方采舟,你总是将包扎用的细布带在身上吗?若真是伤得突然,撕一截衣料草草裹上便是。”
“脏。”
方采舟垂着双眸,仔细地清理了我手上的伤口,然后上药包扎,动作十分熟练而流畅,我还从未在他脸上见过这样认真的神情,虽说我们也没见过几次,但印象中他这个人就是时时刻刻都嬉皮笑脸的。
我撇撇嘴,正要移开目光时却突然瞥见他面颊左侧靠近耳朵的地方有一道不长不短的血痕,还挂着几颗小血珠,大约已经干涸了。
方采舟是最在意他那张脸的,我于是伸手指了指他那处伤口:“你的脸……”
话还未说完,他便像被烫到似的立马弹开,抬手捂住了我所指的地方,可我分明并没有触碰到他。
看着他这夸张的动作以及眸中迅速滑过的慌张神色,我有些不解,但也只当他是怕那张自诩美色的脸挂彩破相,心下暗道此生从未见过将容貌看得如此之重的人。
方采舟摸了摸自己的脸,大概是觉得并无大碍,神色又恢复如常,还有些不自在地轻咳了两声。
我开始逐渐涌上一股挡不住的困意,惊觉自己快要睡着时才又出声问道:“我们……何时才能回去?至少回去了还能让人去……”
我眸色忽而黯淡下来,也未将话说完。
沉默了多时的方采舟终于在听到这句话后开口:“我的小祖宗,你知道尧光山是座多大的山吗?咱们现下都不知是跑到哪来了,你瞧瞧,这天边都泛起鱼肚白了。”
我心烦意乱地缓缓呼出一口气,阖眼将头轻轻靠到石壁上,没多久便沉睡了过去。
我做了噩梦,梦中的卫珩走在一条逆光的窄桥上,只留给我一个寂寥的背影,凭我如何叫喊都不曾停住脚步,我于是追上去抓住了他的衣袖低声哭道:“卫珩……别走。”
再睁眼时天色已然大亮,身体各处的疼痛减轻了许多,腿也已经细心包扎过,只是若要动起来还是疼得紧,我皱了皱眉,看见方采舟正百无聊赖地拿着块石头在地上写写画画些什么。
他见我醒来,随手扔了手中的石头走到我面前蹲下,露出个明朗的笑容,看上去很是得意:“怎么样?这医术,可真是空前绝后啊!”
“多谢。”
方采舟像是一下子泄了气似的,瞬间皱起眉头颇为不满地嚷嚷:“小没良心的,怎的只会多谢多谢,你就不能夸夸我吗?”
“该谢。何况你也不缺我这一句夸奖。”
我挣扎着要从地上站起身,方采舟一边去将一根笔直的粗树枝拿过来递给了我,一边没好气地扶我起来:“还真缺!这世上可没人不喜欢被夸奖,我巴不得天天有人夸我呢。”
我抬眸留给他一个古怪的神情,他则轻哼一声别过头去,活像个闹别扭的小孩子。
“方采舟,你贵庚?”我淡淡出声问道。
他回眸看了过来,俊俏的脸上显现出几分疑惑,但还是老老实实地答道:“二十有一。”
“我还以为十二。”
方采舟反应过来我的言外之意,一时间绷紧了腮帮子,双手往腰际一插,深吸了一口气,随即又轻笑两声:“那说明我长得好看,显年轻,多谢夸奖啊。”
我没再理他,拄着那根用树棍充作的拐杖走到洞口,呜呜的狂风卷着几乎是成团下落的雪吹到了我的身上,而我们来时的足迹已经被尽数掩埋,这风雪……太大了。
只要走出去,即刻便会迷失在其中。
“哎,你说,咱们不会被困死在这吧?既生不起火也找不见吃的,我可不想英年早逝啊!”方采舟抱着双臂在一旁装模作样地说起了丧气话。
我垂下双眸,没有答话,抬手拍了拍身上沾染的雪花,转身缓步走了回去。
他见我默然,便跟过来偏头看着我继续问道:“有些好奇,你有没有什么愿望?换言之……想做什么?”
想做什么?
我顺着他的言语思忖起来,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那夜于塔顶所见的烟花,绽放时如同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宝石镶嵌于低垂夜幕中,比满天星辰还要闪烁耀眼,漫天华彩,美不胜收。
俯瞰下去可见万家灯火,人潮涌动,那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好看的一场烟花。
一想到这里,我仿佛都能感受到夏夜里热热的风和空气中若有似无的淡淡栀香。
于是眸子里的光也柔软了下来,声音很轻地回答道:“烟花,我想看烟花。”
方采舟眨眨眼,显然对这个答案有些诧异:“如此唾手可得之事,也能称之为心愿?”
不一样的,我在心里暗说。
“那你可知我有何心愿?”他与我面对面席地而坐,一双眸子亮亮的,我能从中看出期冀之色,于是示意他接着说,“我愿能治好这世间所有的病症,愿世人不再受病痛困扰,愿九州一统、河清海晏,还愿能到处看看山川湖海,于是江海寄余生。”
我还从未想过他竟是个如此心怀天下之人,于是微微睁大了双眼,不过很快便敛下眸子,用再平静不过的声音说道:“谁都希望能如此。只是心愿太多,难免落空。”
大约是觉得我这话扫兴,他张张嘴正欲说些什么,我却只自顾自地继续说:“若如你所说,我想在一间最普通的小院子里种上许多栀花。谢庭就有一棵很大的栀树,我从未见过那样大的栀树,像是和我一同长大似的。”
我意识到自己正被方采舟的聒噪带偏,于是戛然而止,拢了拢袖子开始闭目养神。
“你这都是小菜一碟,说不定哪天爷一高兴,全都帮你实现!”
方采舟大手一挥,开始说些豪言壮语,语气中带着一贯的揶揄轻浮,这大概才是我认识的那个出手阔绰的纨绔方采舟罢。
“聒噪。”
“……”
我虽闭着眼,但能感觉他靠过来了些,噼里啪啦地吐出几句话:“怎么能是聒噪呢?若真要死在这,死之前还有一肚子话未曾说……”
“嘘!”我猛地睁眼打断了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隐约察觉到一些声响,又仔细听了须臾,勉强能听出是离得很远的马蹄声和人声,“像是有人来了,我出去看看,你……既是偷偷进山的,莫要被发现了。”
方采舟被我这么一打断,倒也未生气,站在原地愣愣地应了一声,然后看着我一瘸一拐地从山洞里走了出去。
才走到洞口,我便被夹着雪花的大风刮得睁不开眼,陡然打了个冷颤。
我抬起空着的那只手在嘴边哈了口气,鼻尖一时冻得像块冰,唇齿正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着,真冷啊。
循着耳朵听到的细小声音,我顶着风在深及小腿的雪地中艰难地走了一会儿,随着离声源越来越近,我于大雪中看见了好些模糊的人影,但漫山遍野白茫茫的一片刺得我眼睛一阵酸痛。
风大得几乎要淹没我叫喊的声音,但我确信他们听到并发现了我。
抬头看清为首的骑马之人时,我却一时晃了神,有短短一瞬以为自己看错了。
是卫珩,是他,他没有事。
卫珩迅速翻身下马,我竟在他面上看到了一些近似于慌乱的神色,他此时的仪容实在说不上得体,衣服上还有斑斑血迹与破损,甚至脸上也有些已经干涸的血液尚未来得及擦掉。
可就是这样的他,也仍是满身的贵气,总能令人移不开眼,我想这大概便是世人常说的,即便披块破布也是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