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卫珩带我回了硕州,且再未主动提及此事。
而方采舟则因城中疫病的干系没有同我们一道,说要多留几日,走前他向我问起事发缘由,我自然无法言明,只好说那些人皆被埋没于泥流之中,无一生还。
那时的他隐去素来明朗的笑容,微红着眼圈转头望向雨雾濛濛中的那座山,半晌才叹惋道:“纵然我有一身医术,可在天灾面前,又能救得了几人?”
我一时哽住,说不出任何安慰之言,若非我执意要查卫令姜一事,或许他们都不用死。
方采舟难得地寡言了起来,只撑着把伞道了句保重,目送我与卫珩、萦回策马离去。
此后的一段时日,卫珩都以纱带遮目示人,那是流风回雪阁特制的一条纱带,取自举之若无的轻容纱,但因其是极为特殊的墨色,故而能遮光却又不大挡视线。
他总将覆目纱松松垮垮地系在脸上,我知道那是因为他的睫毛太纤长,若系得紧些会压眼睛,自然不适。
但卫珩从不宣之于口。
虽在养病,他也丝毫未闲着,入主折砚楼仅一年,他便已完全掌权,将楼主之位坐得稳如泰山,对于偌大的折砚楼来说,犹如将数十年间流散九州各处的水全然收回瓶内,握于手中。
除此之外他似乎还在暗地里办些什么旁的事,我无从知悉,但若是不可假手于人的,想必是十分重视之事。
从回到硕州一直到双目痊愈,卫珩都忙得不可开交,不知不觉便忙过了栀子的花期,我常常不知卫珩是夜半何时回的折砚楼。
期间戚夷光还曾遣人来求见过几次,都被卫珩拒之门外了。
……
彼时雍宁侯夫人正三句话不离戚夷光,字字句句都意在促成其与卫珩的婚事,卫珩多次回绝无果,此番又是三两句话推脱了过去。
近来琐事应接不暇,他也无心过多寒暄,只明确表示这门亲事不能成,便颔首作揖匆忙离府,半刻也未多留。
不料没走出多远便被一位略上了些年纪的侍从迎面拦下,卫珩一眼认出那是跟随自己父亲多年的亲信,他毕恭毕敬地垂首躬身行礼,没有丝毫多余的动作。
卫珩淡淡瞟他一眼,少有地流露出些许不耐神色:“何事。”
“公子,爵爷有要事请您回府商谈。”
话音刚落,卫珩便抬步欲走,不假思索地冷声说道“折砚楼事务繁忙——”
“请公子立即回府。”
那人却后退一步再次拦在了卫珩跟前,卫珩乍被人打断,精致而又动人的眉眼间登时浮现出有几分慑人的不悦,再度将目光落到面前之人身上,作出一副审视的姿态。
后者则依旧没有抬头直起身子,而是双手举过额际捧上一只轻薄的信封。
卫珩停顿须臾,随意地伸出手以两指夹住信封边缘将其拿到手中,打开一看却只有一片枯黄的落叶。
准确来说是一片梧桐叶,上头用朱砂墨剑拔弩张地画了个赤红的叉。
卫珩长眉微挑,极轻地眯了眯双眸,略显清冷的声音中听不出喜怒,明知故问道:“这是何意?”
“爵爷说您一看便知。”
闻言,他满不在意地松了修长白净的手指,那片叶便左摇右摆着缓缓飘落到地上。接着将手一垂,面不改色地绕过挡在自己身前的人。
那人还想继续出声阻拦,却被卫珩垂眸一个轻瞥震住,他连头也未回,只是稍作停顿微侧过脸,于是狐裘带起一阵轻微的小风,翩然走远。
在许多人眼中卫珩是温柔谦逊、有礼有节的翩翩君子,但很多时候,他依旧仅凭淡淡两眼便令人莫名地心生畏惧,那眼神中分明并无什么狠戾阴鸷之类的情绪,甚至只是隐约动动睫毛,微转清眸。
见到卫乔时他正负手笔直地立在木绣球树下,这棵树从遥远的魏国移栽而来,耗费了许多银钱与时间,然而木绣球喜暖不耐寒,种在此处长得并不算好。
那里原是棵高大的合欢花树,卫珩的母亲很是喜欢,却在她仙逝后不久的一个夏日里被卫乔下令砍去,零零散散的花叶掉了满地,被来往的匠人杂役踩得惨不忍睹。
那一天,四岁的卫珩跪在他脚边哭喊着求他收回成命,他却仍不为所动,反而命下人将其拉回书房锁起了门。卫珩拼命地拍打书房的木门,将一双小手拍到透出丝丝血色,却只听见合欢树轰然倒地之声,比母亲下葬那日盖棺的声音还要响。
卫乔转过身来,居然冷笑道:“珩儿,为父知道你会来。”
卫珩没有再往前走,神色有些漠然地看着这个所谓的父亲。
见他不作言语,卫乔也不生气,反而递出一只雕着蝶鱼穿莲的金丝楠木匣子,开门见山地说道:“婚书我已命人拟好,你亲自誊写一份,请媒人送去戚府。”
卫珩这才走近了些,却并未伸手接那木匣,他的个头比卫乔还要高出半头,因而半垂着眼帘对上那道犀利凉薄的目光,语气不容置喙:“我不会娶戚夷光。”
“这门亲你必须应下,最晚后日我要见到戚家淑女的庚帖。”
卫乔冷哼一声,上前两步再次将木匣递了过来,却不见卫珩有半点动作,只有声音从容传来:“娶她,然后重蹈你与母亲的覆辙?没有任何人可以强迫我娶不爱之人。”
不成想卫乔不怒反笑,挑眉反问:“是吗?若我以卫家世代功勋去请陛下赐婚,你又当如何。”
“那便抗旨。”
卫珩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扬扬唇角发出一声颇为不屑的轻笑,竟主动伸手接过了那只雕工精细的木匣。
他单手将木匣抬高打量了两眼,然后微微含笑地直视卫乔的眼睛,手下却逐渐用力,生生将木匣捏得断裂开来,断处参差细密的木刺如同尖锐茂密的荆棘,又像猛虎的利齿,肆无忌惮地刺入他白玉竹节一般的手指。
殷红的血液霎时染了满手,透过指缝滴落到地面,还有一些顺着手背蔓延到腕处,饶是如此也未能将他波澜不惊的神色撕裂分毫。
卫乔不再装模作样,眸光霎时冷了下来:“男女婚嫁自古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若执意抗婚……别忘了那小丫头是怎么死的。”
“我的母亲已经仙去十余年,而你,不配为人父,”听到此处,卫珩垂垂眼帘低笑起来,随手丢弃掉被毁的木匣,尔后逼近了两步,将满手的鲜血缓缓抹到卫乔银灰色的衣襟上,“你还真以为靠着一个李代桃僵的‘姑母’那点虚情假意的施舍,就能掌控我一辈子?”
卫乔的双目蓦然瞪大,其中惊愕不言而喻,甚至未曾出声叫住转身走掉的卫珩。
而卫珩却在走出几步后突然驻足背身说了句话,将最后二字咬得格外清晰缓慢:“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您做的可并不好啊,父亲。”
……
后来有一日夜里,卫珩才刚信步走入谢庭,似乎总算有了片刻闲暇,他温柔的眉眼还没来得及弯出最好看的弧度,还未与我说上半句话,萦回便步伐紧促地跑来禀报了些消息,两人又神色匆匆地踏雪离去。
那夜他顿住步子冲我回眸,却微凝长眉欲言叉止,直至许久以后我才读懂那须臾一眼究竟是何含义。
数日后我方得知陈王夤夜密诏云麾将军公子岚往西去汀州平定狸羌之乱。
在此节骨眼上,很难说这封密诏不是个烂摊子。为除雍宁侯不惜赌上国祚,实在是荒唐至极,卫珩定是在因此种种而焦头烂额罢。
狸羌一族向来凶悍,男子个个虎背熊腰勇猛善战,毫不夸张地说,九州近百年屡生战火,其中恐有近一半是狸羌在到处兴风作浪。
然而其与陈邻近小国后梁开战也早已是数月前,我还记得曾在楼中看来消息称后梁王几次三番向陈传信求援,但那些沾染着血泪的信函却都被当今陛下若无其事地扔在了桌案一角。
不成想如今竟已打到陈国边境了。
两国开战非同小可,此战凶险,卫珩自是不能同往,他吩咐图珠在楼中挑选了数十位身手顶尖的死士暗中随白寒笑一同前往汀州,其中便有姬略的姐姐姬恪。我鲜少见到姬恪,只是回回都觉得她与姬略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唯一不同的是姬恪身上没有那股子浑然天成的清冷气息,她虽也不大爱笑,但有几丝不易察觉的媚态。
出征那日,卫珩并未相送,只跟我与萦回登上承霄塔凭栏远眺,目送白寒笑策马出了城门。
塔上风大,将他斗篷上雪白柔软的雀翎吹得如同阵阵沉浮的海浪,时而规律时而胡乱地翻飞。
上一次这样静静地待在一处已是许久之前了吧,我有些出神地从侧后方盯着他长长的睫毛看,卫珩眨了眨眼微微侧目:“这一仗他会胜的,而且会胜得很快。如此……”
他未将话说完,眉目带笑地望进我的双眼,眸光流转似秋水,只一眼便能让人醉生梦死,更何况早已不止这一眼。
而方采舟则因城中疫病的干系没有同我们一道,说要多留几日,走前他向我问起事发缘由,我自然无法言明,只好说那些人皆被埋没于泥流之中,无一生还。
那时的他隐去素来明朗的笑容,微红着眼圈转头望向雨雾濛濛中的那座山,半晌才叹惋道:“纵然我有一身医术,可在天灾面前,又能救得了几人?”
我一时哽住,说不出任何安慰之言,若非我执意要查卫令姜一事,或许他们都不用死。
方采舟难得地寡言了起来,只撑着把伞道了句保重,目送我与卫珩、萦回策马离去。
此后的一段时日,卫珩都以纱带遮目示人,那是流风回雪阁特制的一条纱带,取自举之若无的轻容纱,但因其是极为特殊的墨色,故而能遮光却又不大挡视线。
他总将覆目纱松松垮垮地系在脸上,我知道那是因为他的睫毛太纤长,若系得紧些会压眼睛,自然不适。
但卫珩从不宣之于口。
虽在养病,他也丝毫未闲着,入主折砚楼仅一年,他便已完全掌权,将楼主之位坐得稳如泰山,对于偌大的折砚楼来说,犹如将数十年间流散九州各处的水全然收回瓶内,握于手中。
除此之外他似乎还在暗地里办些什么旁的事,我无从知悉,但若是不可假手于人的,想必是十分重视之事。
从回到硕州一直到双目痊愈,卫珩都忙得不可开交,不知不觉便忙过了栀子的花期,我常常不知卫珩是夜半何时回的折砚楼。
期间戚夷光还曾遣人来求见过几次,都被卫珩拒之门外了。
……
彼时雍宁侯夫人正三句话不离戚夷光,字字句句都意在促成其与卫珩的婚事,卫珩多次回绝无果,此番又是三两句话推脱了过去。
近来琐事应接不暇,他也无心过多寒暄,只明确表示这门亲事不能成,便颔首作揖匆忙离府,半刻也未多留。
不料没走出多远便被一位略上了些年纪的侍从迎面拦下,卫珩一眼认出那是跟随自己父亲多年的亲信,他毕恭毕敬地垂首躬身行礼,没有丝毫多余的动作。
卫珩淡淡瞟他一眼,少有地流露出些许不耐神色:“何事。”
“公子,爵爷有要事请您回府商谈。”
话音刚落,卫珩便抬步欲走,不假思索地冷声说道“折砚楼事务繁忙——”
“请公子立即回府。”
那人却后退一步再次拦在了卫珩跟前,卫珩乍被人打断,精致而又动人的眉眼间登时浮现出有几分慑人的不悦,再度将目光落到面前之人身上,作出一副审视的姿态。
后者则依旧没有抬头直起身子,而是双手举过额际捧上一只轻薄的信封。
卫珩停顿须臾,随意地伸出手以两指夹住信封边缘将其拿到手中,打开一看却只有一片枯黄的落叶。
准确来说是一片梧桐叶,上头用朱砂墨剑拔弩张地画了个赤红的叉。
卫珩长眉微挑,极轻地眯了眯双眸,略显清冷的声音中听不出喜怒,明知故问道:“这是何意?”
“爵爷说您一看便知。”
闻言,他满不在意地松了修长白净的手指,那片叶便左摇右摆着缓缓飘落到地上。接着将手一垂,面不改色地绕过挡在自己身前的人。
那人还想继续出声阻拦,却被卫珩垂眸一个轻瞥震住,他连头也未回,只是稍作停顿微侧过脸,于是狐裘带起一阵轻微的小风,翩然走远。
在许多人眼中卫珩是温柔谦逊、有礼有节的翩翩君子,但很多时候,他依旧仅凭淡淡两眼便令人莫名地心生畏惧,那眼神中分明并无什么狠戾阴鸷之类的情绪,甚至只是隐约动动睫毛,微转清眸。
见到卫乔时他正负手笔直地立在木绣球树下,这棵树从遥远的魏国移栽而来,耗费了许多银钱与时间,然而木绣球喜暖不耐寒,种在此处长得并不算好。
那里原是棵高大的合欢花树,卫珩的母亲很是喜欢,却在她仙逝后不久的一个夏日里被卫乔下令砍去,零零散散的花叶掉了满地,被来往的匠人杂役踩得惨不忍睹。
那一天,四岁的卫珩跪在他脚边哭喊着求他收回成命,他却仍不为所动,反而命下人将其拉回书房锁起了门。卫珩拼命地拍打书房的木门,将一双小手拍到透出丝丝血色,却只听见合欢树轰然倒地之声,比母亲下葬那日盖棺的声音还要响。
卫乔转过身来,居然冷笑道:“珩儿,为父知道你会来。”
卫珩没有再往前走,神色有些漠然地看着这个所谓的父亲。
见他不作言语,卫乔也不生气,反而递出一只雕着蝶鱼穿莲的金丝楠木匣子,开门见山地说道:“婚书我已命人拟好,你亲自誊写一份,请媒人送去戚府。”
卫珩这才走近了些,却并未伸手接那木匣,他的个头比卫乔还要高出半头,因而半垂着眼帘对上那道犀利凉薄的目光,语气不容置喙:“我不会娶戚夷光。”
“这门亲你必须应下,最晚后日我要见到戚家淑女的庚帖。”
卫乔冷哼一声,上前两步再次将木匣递了过来,却不见卫珩有半点动作,只有声音从容传来:“娶她,然后重蹈你与母亲的覆辙?没有任何人可以强迫我娶不爱之人。”
不成想卫乔不怒反笑,挑眉反问:“是吗?若我以卫家世代功勋去请陛下赐婚,你又当如何。”
“那便抗旨。”
卫珩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扬扬唇角发出一声颇为不屑的轻笑,竟主动伸手接过了那只雕工精细的木匣。
他单手将木匣抬高打量了两眼,然后微微含笑地直视卫乔的眼睛,手下却逐渐用力,生生将木匣捏得断裂开来,断处参差细密的木刺如同尖锐茂密的荆棘,又像猛虎的利齿,肆无忌惮地刺入他白玉竹节一般的手指。
殷红的血液霎时染了满手,透过指缝滴落到地面,还有一些顺着手背蔓延到腕处,饶是如此也未能将他波澜不惊的神色撕裂分毫。
卫乔不再装模作样,眸光霎时冷了下来:“男女婚嫁自古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若执意抗婚……别忘了那小丫头是怎么死的。”
“我的母亲已经仙去十余年,而你,不配为人父,”听到此处,卫珩垂垂眼帘低笑起来,随手丢弃掉被毁的木匣,尔后逼近了两步,将满手的鲜血缓缓抹到卫乔银灰色的衣襟上,“你还真以为靠着一个李代桃僵的‘姑母’那点虚情假意的施舍,就能掌控我一辈子?”
卫乔的双目蓦然瞪大,其中惊愕不言而喻,甚至未曾出声叫住转身走掉的卫珩。
而卫珩却在走出几步后突然驻足背身说了句话,将最后二字咬得格外清晰缓慢:“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您做的可并不好啊,父亲。”
……
后来有一日夜里,卫珩才刚信步走入谢庭,似乎总算有了片刻闲暇,他温柔的眉眼还没来得及弯出最好看的弧度,还未与我说上半句话,萦回便步伐紧促地跑来禀报了些消息,两人又神色匆匆地踏雪离去。
那夜他顿住步子冲我回眸,却微凝长眉欲言叉止,直至许久以后我才读懂那须臾一眼究竟是何含义。
数日后我方得知陈王夤夜密诏云麾将军公子岚往西去汀州平定狸羌之乱。
在此节骨眼上,很难说这封密诏不是个烂摊子。为除雍宁侯不惜赌上国祚,实在是荒唐至极,卫珩定是在因此种种而焦头烂额罢。
狸羌一族向来凶悍,男子个个虎背熊腰勇猛善战,毫不夸张地说,九州近百年屡生战火,其中恐有近一半是狸羌在到处兴风作浪。
然而其与陈邻近小国后梁开战也早已是数月前,我还记得曾在楼中看来消息称后梁王几次三番向陈传信求援,但那些沾染着血泪的信函却都被当今陛下若无其事地扔在了桌案一角。
不成想如今竟已打到陈国边境了。
两国开战非同小可,此战凶险,卫珩自是不能同往,他吩咐图珠在楼中挑选了数十位身手顶尖的死士暗中随白寒笑一同前往汀州,其中便有姬略的姐姐姬恪。我鲜少见到姬恪,只是回回都觉得她与姬略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唯一不同的是姬恪身上没有那股子浑然天成的清冷气息,她虽也不大爱笑,但有几丝不易察觉的媚态。
出征那日,卫珩并未相送,只跟我与萦回登上承霄塔凭栏远眺,目送白寒笑策马出了城门。
塔上风大,将他斗篷上雪白柔软的雀翎吹得如同阵阵沉浮的海浪,时而规律时而胡乱地翻飞。
上一次这样静静地待在一处已是许久之前了吧,我有些出神地从侧后方盯着他长长的睫毛看,卫珩眨了眨眼微微侧目:“这一仗他会胜的,而且会胜得很快。如此……”
他未将话说完,眉目带笑地望进我的双眼,眸光流转似秋水,只一眼便能让人醉生梦死,更何况早已不止这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