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好可爱的狗!”郁茵的脸贴在玻璃橱窗前,逗弄窗内晃着尾巴的幼犬。
“中沛,咱们把它买下怎么样?”郁茵回过头望向宋中沛,
她小时候就想养只动物,可惜父母不答应,如今好不容易独立出来,她总希望自己把曾经的遗憾全都圆满。
郁茵回头的瞬间,宋中沛正靠着不远的的玻璃窗打电话。商场的声音喧嚣,郁茵听不到宋中沛说话的声音,但从宋中沛时而仰头微笑时而振振有词的情况来看,宋中沛的心情估摸很好。
郁茵没有上前打搅,她知道宋中沛工作忙,压力也大。她在公司能做的也就是帮宋中沛订点餐做些杂事,至于其他的,宋中沛总喜欢独自承担,郁茵想插也插不进手。
好像从大学开始就是这样。
郁茵回忆起最初见到宋中沛的模样。宋中沛就穿着一件灰白格的衬衫,框架眼镜戴在鼻尖,除去五官的加成,装扮朴素的看上去不像个学艺术的人。
可珠玉不会因蒙尘而失去自己的光彩,宋中沛也不需要靠那些外在证明自己的优秀。在校期间稳拿专业前三,对待师友亲切和蔼,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宋中沛永远顶着副笑容,让人看了就安心。
郁茵观察了宋中沛很久,从最初的好奇到后来的心动,她大胆向宋中沛表白,然后被拒,沮丧后又重振精神再来,重复几次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这期间不是没人劝过郁茵放弃,去找一个喜欢自己条件又更好的男生,毕竟她又不是灰姑娘,阔绰的家境给予她向上选择的资本,总会有更好的。郁茵也听身边人的劝告,尝试过放下宋中沛。
可她还是做不到。
宋中沛就像郁茵衣柜里的白衬衫,素色的衬衫不一定适合自己,可她要是缺了它就不行。郁茵的执念让她放不下,甚至让她妥协,哪怕这不合身的衣杉永远只能放置在柜子里也没关系,只要能够触碰到它的存在,郁茵就感到安心,进而感到自己的灵魂圆满。
好在她最终得到了这件白衫,纵使这件白衫算不上适配。郁茵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错觉——松垮的下摆宽大到能盛得住刮过的狂风,肚脐以上被吹翻,肌肤无依的裸露在外,人被生生夹住裹起,时刻不得自如。
但这没有关系,郁茵懂宋中沛,她知道宋中沛对感情就是这样,不是说不在乎,但,永远不可能最在乎。
郁茵追了宋中沛那么多年,见过他几个前任,都只是平淡的分合,她从未见过宋中沛为爱狼狈的样子。
所以哪怕宋中沛对自己也是淡淡的态度,郁茵也能接受。她长这么大也早就明白两情相悦只在画本,宋中沛虽不够炙热,可他也为这段感情付出过,尽心维护过。
两个人是在二十七岁时在一起的。
郁茵想起大学毕业后她曾因无乐团聘用而消沉过很长一段时间,当时恰逢宋中沛攻读商科硕士的关键时刻,每天任务都很重,闲暇下来的周末依旧无怨的陪同郁茵找新乐团投新简历。
“没有关系。”在迷茫无措的夜里,宋中沛拢住郁茵的脸,冰凉的指尖拭去温热的眼泪,“一定可以的。”宋中沛轻声安抚。
后来郁茵也问过宋中沛当时坚定认可的理由,宋中沛只是笑着,道:“因为我觉得,除了音乐,其他的对你都是将就。”
郁茵不想要将就。
这是她喜欢的人,他是那么的相信她,也愿意陪伴她。郁茵有信心和他度过静水流深的生活。
“想养它啊。”宋中沛终于挂断电话,将手机放入裤兜,复述郁茵的话语。
“可以吗?”郁茵扯过宋中沛的西服衣袖,说话的尾音像是在撒娇。
宋中沛顺着郁茵的目光看向玻璃橱柜里的狗,似乎是只柴犬。
“你要是喜欢就养吧,毕竟是你自己的决定。”宋中沛话音平淡,情绪莫辨。郁茵想确认宋中沛的态度,可隔着灯光和眼镜,郁茵看不清宋中沛的神情。
“那你会帮我养吗?”
怀揣着不安,郁茵又追问:“或者说,咱们将来要是真成家了,你会喜欢它吗?”
“帮你养个一两天没事。”宋中沛的修长的手指贴在玻璃橱窗上,左手小拇指蜷缩起来,“但我确实不喜欢狗。”
宋中沛转过头来,带着温和的笑。
郁茵知道这是变相拒绝了。
宋中沛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可以不喜欢一个事物,却会允许甚至认同这件事情的存在。可允许这件事情的存在对郁茵来讲没有意义,宋中沛始终不会因为她而改变。
郁茵又想起过年时候回宋家老宅的事情。她只是稍微失言,本无意贬低宋中沛的侄女,宋中沛却反常的面带严肃,不满全挂在脸上。
郁茵想,或许家人是宋中沛的底线。如果可以的话,就像宋中沛不会勉强她,她同样不想触犯宋中沛的底线。
“那……算了吧。”
“养狗也挺耗费精力的,而且也不一定跟我亲……”
一番犹豫后,郁茵选择接过宋中沛的话头,左手抚过右手中指上的情侣素戒,企图在空虚中寻觅安全感的浮木。
沈时锦背过身拿起半块松香涂抹琴弓,极力抑制住自己不翻白眼的冲动。
谭棣隔着排练室透明的玻璃瞧着自己,他明明有180+的身高,身边也没有什么人挡住视线,仍还是把脚尖稍稍立起,生怕没人发现他在偷看。
有那么一瞬间,沈时锦误以为自己还是个上幼稚园的小朋友,父母放心不下又不能不让孩子成长,只好隔着玻璃偷偷观察孩子的情况。
又丢人又温暖的。
沈时锦别过头,没有搭理谭棣。
她太久没有正式参与乐团演练过,此刻的心绪还像根绷紧的弦,一板一眼做着动作,惶恐自己成为乐团的不和谐杂音。
“今天就练习到这!”担任总指挥的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头,早年到国外艺校进修过,还给自己取了个洋名——Steve。
沈时锦也曾经加入过几个不错的乐团,看得出Steve有些本事在身上。大概是退休后闲暇无事,钱也赚够了,Steve倒也愿意来这义演乐团打白工。
沈时锦收好小提琴,准备背着琴盒随大流离开,Steve却突然把她叫住。
“小沈啊,咱们这就是义演,又不是到什么顶级舞台演出,没必要搞得那么紧张。”Steve耳尖,一下便听出来沈时锦拉琴时转音干涩,他拍了拍沈时锦作安抚,“要相信你的能力呀。”
Steve不止一次提过沈时锦拉琴紧张,沈时锦自己也清楚,可又无法立即改善,只好尴尬点头,舌尖顶住上颚。
“你的能力不止于此,这些对你来说不算压力的,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你还可以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这本宣传册给你,有兴趣的话,我帮你引荐。”Steve收起笑,将宣传册递过去。
册子上写着国外几大著名艺校,沈时锦有些诧异地望向Steve,还以为是在开什么玩笑。
“你和乐团其他人不同。”Steve神色认真道。
他一直有在暗中关注乐团的排练情况。
说实话,作为一个不赚钱的乐团,里边成员的水平有参差实属正常,一些半路出家的人甚至连基本的演奏指法都有问题,只保持着一种快乐演奏的想法。
但沈时锦不是这样。Steve总是能看到沈时锦在散场后给自己加练,一点点抠演奏的细节。
Steve瞥过沈时锦锁骨上的久久不消的红痕,那是拉琴太用力所导致的压痕,艺术家给了它个浪漫的名字——琴吻。
Steve在不少比沈时锦更加优秀、更加机灵的乐手上见过这个痕迹,可每次见到,他都觉得格外亲切。
沈时锦是真心喜欢小提琴的。
“我相信你可以。”Steve对上沈时锦漆黑的眼眸,在对方的瞳孔中看到自己的倒影。
谭棣蹲在乐团排练地的大门口,看着下过雨的地面积起水泊,倒映出背后形形色色的面孔。
终于见着沈时锦的身影,谭棣开心得跳起来,后知后觉才感知脚上密密麻麻的酸痛。酸胀像电流窜过他的神经中枢,谭棣来不及站稳,只好踉踉跄跄摔到水泊中间。
“丢脸丢大发了,哈哈哈……”谭棣还保持着向前倒的姿势,他的膝盖正中泊内,冰凉的水浸湿秋裤,看上去狼狈至极。
“你在我面前犯的蠢还少吗。”沈时锦无奈笑笑,从口袋掏出手帕纸,递给谭棣。
谭棣站起身来憨笑:“话说你刚刚演奏得好棒,虽然我不懂什么技术,但我弟说了,你是个特别好的老师。”
“他还说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能看上一场你的演奏。”谭棣说话向来直球,话中永远带着鼓励。甚至于人家只是口头上加油,谭棣则一定要付诸于行动上。
沈时锦撇了撇嘴。
估摸又是夏樊怡给谭棣透露的消息,沈时锦来乐团排练还不到一周,谭棣就屁颠屁颠赶来。
沈时锦还记得第一天在排练地见到谭棣,他开口就是一副女孩子太晚回去不好的说辞,接着往后边一指,展现他新买的大奔。
“坐我的车回去,又拉风又快速。”谭棣拍着胸膛表示。
结果不到二公里的距离,车子开了小半个小时。
沈时锦看着地铁步行15分钟的导航,对此见怪不怪。
“我真没想到这么堵,下回我换个方便点的交通工具。”谭棣心虚的挠头。
于是就有了沈时锦眼前这幕。
谭棣骑了辆自行车过来接他,就连后座的漆都像刚干过的样子。
沈时锦问为什么不是更快的小电驴,谭棣的官方解释是说不安全,而且骑行的距离不远,沈时锦又只允许自己送到地铁口,骑单车还是小电驴都差不多。
沈时锦点头表示赞同,懒得戳穿谭棣压根就不会骑小电驴的事实。
“这位贵宾请上座。”初春深夜,隆冬未散。谭棣拖长音调发车,沈时锦背着琴盒,捏住他的衣角,顺便躲在躲在谭棣的身后避风。
两人和自行车一并在灯火中前行。城市辉煌里,灯红酒绿中,两边的风景往后撤去,像是一部文艺片的夜景,缓缓拉开记忆的帷幕。
很多年前也是这样——谭棣晃晃悠悠骑着自行车,背后载着抽背课文的沈时锦。
那天的气温突破零度,算得上南城最冷的时候。沈时锦的手裸在外边,渐渐失去知觉。
“这个给你。”原本在好好背诵的谭棣突然停下,将自行车往人行道靠,望沈时锦的怀里塞过一双手套。
是谭棣骑车时带的防寒手套。
沈时锦瞧着谭棣同样冻得发紫的脸,把手套重新还回去。
“你手要是冻僵翻车怎么办?我这人惜命。”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沈时锦牢记于心。
“这点冷算什么?你要是感冒了我也同样心疼!”谭棣又将手套丢回去。
“让你戴你就带着!”
“我是堂堂男子汉!”
两人僵持不下,最终想了个折中的法子。
墨色渐浓的夜,自行车的铃不断作响。沈时锦的左手拿着课本,谭棣的右手把着车柄。
两人一人一只。
有些愚蠢,但没人觉得不温暖。
“中沛,咱们把它买下怎么样?”郁茵回过头望向宋中沛,
她小时候就想养只动物,可惜父母不答应,如今好不容易独立出来,她总希望自己把曾经的遗憾全都圆满。
郁茵回头的瞬间,宋中沛正靠着不远的的玻璃窗打电话。商场的声音喧嚣,郁茵听不到宋中沛说话的声音,但从宋中沛时而仰头微笑时而振振有词的情况来看,宋中沛的心情估摸很好。
郁茵没有上前打搅,她知道宋中沛工作忙,压力也大。她在公司能做的也就是帮宋中沛订点餐做些杂事,至于其他的,宋中沛总喜欢独自承担,郁茵想插也插不进手。
好像从大学开始就是这样。
郁茵回忆起最初见到宋中沛的模样。宋中沛就穿着一件灰白格的衬衫,框架眼镜戴在鼻尖,除去五官的加成,装扮朴素的看上去不像个学艺术的人。
可珠玉不会因蒙尘而失去自己的光彩,宋中沛也不需要靠那些外在证明自己的优秀。在校期间稳拿专业前三,对待师友亲切和蔼,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宋中沛永远顶着副笑容,让人看了就安心。
郁茵观察了宋中沛很久,从最初的好奇到后来的心动,她大胆向宋中沛表白,然后被拒,沮丧后又重振精神再来,重复几次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这期间不是没人劝过郁茵放弃,去找一个喜欢自己条件又更好的男生,毕竟她又不是灰姑娘,阔绰的家境给予她向上选择的资本,总会有更好的。郁茵也听身边人的劝告,尝试过放下宋中沛。
可她还是做不到。
宋中沛就像郁茵衣柜里的白衬衫,素色的衬衫不一定适合自己,可她要是缺了它就不行。郁茵的执念让她放不下,甚至让她妥协,哪怕这不合身的衣杉永远只能放置在柜子里也没关系,只要能够触碰到它的存在,郁茵就感到安心,进而感到自己的灵魂圆满。
好在她最终得到了这件白衫,纵使这件白衫算不上适配。郁茵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错觉——松垮的下摆宽大到能盛得住刮过的狂风,肚脐以上被吹翻,肌肤无依的裸露在外,人被生生夹住裹起,时刻不得自如。
但这没有关系,郁茵懂宋中沛,她知道宋中沛对感情就是这样,不是说不在乎,但,永远不可能最在乎。
郁茵追了宋中沛那么多年,见过他几个前任,都只是平淡的分合,她从未见过宋中沛为爱狼狈的样子。
所以哪怕宋中沛对自己也是淡淡的态度,郁茵也能接受。她长这么大也早就明白两情相悦只在画本,宋中沛虽不够炙热,可他也为这段感情付出过,尽心维护过。
两个人是在二十七岁时在一起的。
郁茵想起大学毕业后她曾因无乐团聘用而消沉过很长一段时间,当时恰逢宋中沛攻读商科硕士的关键时刻,每天任务都很重,闲暇下来的周末依旧无怨的陪同郁茵找新乐团投新简历。
“没有关系。”在迷茫无措的夜里,宋中沛拢住郁茵的脸,冰凉的指尖拭去温热的眼泪,“一定可以的。”宋中沛轻声安抚。
后来郁茵也问过宋中沛当时坚定认可的理由,宋中沛只是笑着,道:“因为我觉得,除了音乐,其他的对你都是将就。”
郁茵不想要将就。
这是她喜欢的人,他是那么的相信她,也愿意陪伴她。郁茵有信心和他度过静水流深的生活。
“想养它啊。”宋中沛终于挂断电话,将手机放入裤兜,复述郁茵的话语。
“可以吗?”郁茵扯过宋中沛的西服衣袖,说话的尾音像是在撒娇。
宋中沛顺着郁茵的目光看向玻璃橱柜里的狗,似乎是只柴犬。
“你要是喜欢就养吧,毕竟是你自己的决定。”宋中沛话音平淡,情绪莫辨。郁茵想确认宋中沛的态度,可隔着灯光和眼镜,郁茵看不清宋中沛的神情。
“那你会帮我养吗?”
怀揣着不安,郁茵又追问:“或者说,咱们将来要是真成家了,你会喜欢它吗?”
“帮你养个一两天没事。”宋中沛的修长的手指贴在玻璃橱窗上,左手小拇指蜷缩起来,“但我确实不喜欢狗。”
宋中沛转过头来,带着温和的笑。
郁茵知道这是变相拒绝了。
宋中沛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可以不喜欢一个事物,却会允许甚至认同这件事情的存在。可允许这件事情的存在对郁茵来讲没有意义,宋中沛始终不会因为她而改变。
郁茵又想起过年时候回宋家老宅的事情。她只是稍微失言,本无意贬低宋中沛的侄女,宋中沛却反常的面带严肃,不满全挂在脸上。
郁茵想,或许家人是宋中沛的底线。如果可以的话,就像宋中沛不会勉强她,她同样不想触犯宋中沛的底线。
“那……算了吧。”
“养狗也挺耗费精力的,而且也不一定跟我亲……”
一番犹豫后,郁茵选择接过宋中沛的话头,左手抚过右手中指上的情侣素戒,企图在空虚中寻觅安全感的浮木。
沈时锦背过身拿起半块松香涂抹琴弓,极力抑制住自己不翻白眼的冲动。
谭棣隔着排练室透明的玻璃瞧着自己,他明明有180+的身高,身边也没有什么人挡住视线,仍还是把脚尖稍稍立起,生怕没人发现他在偷看。
有那么一瞬间,沈时锦误以为自己还是个上幼稚园的小朋友,父母放心不下又不能不让孩子成长,只好隔着玻璃偷偷观察孩子的情况。
又丢人又温暖的。
沈时锦别过头,没有搭理谭棣。
她太久没有正式参与乐团演练过,此刻的心绪还像根绷紧的弦,一板一眼做着动作,惶恐自己成为乐团的不和谐杂音。
“今天就练习到这!”担任总指挥的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头,早年到国外艺校进修过,还给自己取了个洋名——Steve。
沈时锦也曾经加入过几个不错的乐团,看得出Steve有些本事在身上。大概是退休后闲暇无事,钱也赚够了,Steve倒也愿意来这义演乐团打白工。
沈时锦收好小提琴,准备背着琴盒随大流离开,Steve却突然把她叫住。
“小沈啊,咱们这就是义演,又不是到什么顶级舞台演出,没必要搞得那么紧张。”Steve耳尖,一下便听出来沈时锦拉琴时转音干涩,他拍了拍沈时锦作安抚,“要相信你的能力呀。”
Steve不止一次提过沈时锦拉琴紧张,沈时锦自己也清楚,可又无法立即改善,只好尴尬点头,舌尖顶住上颚。
“你的能力不止于此,这些对你来说不算压力的,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你还可以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这本宣传册给你,有兴趣的话,我帮你引荐。”Steve收起笑,将宣传册递过去。
册子上写着国外几大著名艺校,沈时锦有些诧异地望向Steve,还以为是在开什么玩笑。
“你和乐团其他人不同。”Steve神色认真道。
他一直有在暗中关注乐团的排练情况。
说实话,作为一个不赚钱的乐团,里边成员的水平有参差实属正常,一些半路出家的人甚至连基本的演奏指法都有问题,只保持着一种快乐演奏的想法。
但沈时锦不是这样。Steve总是能看到沈时锦在散场后给自己加练,一点点抠演奏的细节。
Steve瞥过沈时锦锁骨上的久久不消的红痕,那是拉琴太用力所导致的压痕,艺术家给了它个浪漫的名字——琴吻。
Steve在不少比沈时锦更加优秀、更加机灵的乐手上见过这个痕迹,可每次见到,他都觉得格外亲切。
沈时锦是真心喜欢小提琴的。
“我相信你可以。”Steve对上沈时锦漆黑的眼眸,在对方的瞳孔中看到自己的倒影。
谭棣蹲在乐团排练地的大门口,看着下过雨的地面积起水泊,倒映出背后形形色色的面孔。
终于见着沈时锦的身影,谭棣开心得跳起来,后知后觉才感知脚上密密麻麻的酸痛。酸胀像电流窜过他的神经中枢,谭棣来不及站稳,只好踉踉跄跄摔到水泊中间。
“丢脸丢大发了,哈哈哈……”谭棣还保持着向前倒的姿势,他的膝盖正中泊内,冰凉的水浸湿秋裤,看上去狼狈至极。
“你在我面前犯的蠢还少吗。”沈时锦无奈笑笑,从口袋掏出手帕纸,递给谭棣。
谭棣站起身来憨笑:“话说你刚刚演奏得好棒,虽然我不懂什么技术,但我弟说了,你是个特别好的老师。”
“他还说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能看上一场你的演奏。”谭棣说话向来直球,话中永远带着鼓励。甚至于人家只是口头上加油,谭棣则一定要付诸于行动上。
沈时锦撇了撇嘴。
估摸又是夏樊怡给谭棣透露的消息,沈时锦来乐团排练还不到一周,谭棣就屁颠屁颠赶来。
沈时锦还记得第一天在排练地见到谭棣,他开口就是一副女孩子太晚回去不好的说辞,接着往后边一指,展现他新买的大奔。
“坐我的车回去,又拉风又快速。”谭棣拍着胸膛表示。
结果不到二公里的距离,车子开了小半个小时。
沈时锦看着地铁步行15分钟的导航,对此见怪不怪。
“我真没想到这么堵,下回我换个方便点的交通工具。”谭棣心虚的挠头。
于是就有了沈时锦眼前这幕。
谭棣骑了辆自行车过来接他,就连后座的漆都像刚干过的样子。
沈时锦问为什么不是更快的小电驴,谭棣的官方解释是说不安全,而且骑行的距离不远,沈时锦又只允许自己送到地铁口,骑单车还是小电驴都差不多。
沈时锦点头表示赞同,懒得戳穿谭棣压根就不会骑小电驴的事实。
“这位贵宾请上座。”初春深夜,隆冬未散。谭棣拖长音调发车,沈时锦背着琴盒,捏住他的衣角,顺便躲在躲在谭棣的身后避风。
两人和自行车一并在灯火中前行。城市辉煌里,灯红酒绿中,两边的风景往后撤去,像是一部文艺片的夜景,缓缓拉开记忆的帷幕。
很多年前也是这样——谭棣晃晃悠悠骑着自行车,背后载着抽背课文的沈时锦。
那天的气温突破零度,算得上南城最冷的时候。沈时锦的手裸在外边,渐渐失去知觉。
“这个给你。”原本在好好背诵的谭棣突然停下,将自行车往人行道靠,望沈时锦的怀里塞过一双手套。
是谭棣骑车时带的防寒手套。
沈时锦瞧着谭棣同样冻得发紫的脸,把手套重新还回去。
“你手要是冻僵翻车怎么办?我这人惜命。”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沈时锦牢记于心。
“这点冷算什么?你要是感冒了我也同样心疼!”谭棣又将手套丢回去。
“让你戴你就带着!”
“我是堂堂男子汉!”
两人僵持不下,最终想了个折中的法子。
墨色渐浓的夜,自行车的铃不断作响。沈时锦的左手拿着课本,谭棣的右手把着车柄。
两人一人一只。
有些愚蠢,但没人觉得不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