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当空,进出三榆镇的人络绎不绝。
岑申立在城楼默默看着,他依旧穿着昨日巡看集市的白袍,下巴泛着点点胡渣。
一名队长请岑申去值房用饭,并请将军放心,说一定能守好南城门。
岑申拍拍队长的肩膀,期许地点点头,随即步下梯阶,示意小兵牵雪飞龙过来。
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岑申抬头,却是袁胜,他一手扬鞭,一口大喊,让路人快快避让。
就算军务急情,兵士也不可惊扰民众。
岑申瞧着,眸色不由黯了几分,上前几步,抬手示意袁胜停下。
袁胜勒缰,跳下马,不等岑申询问,急急开口:“将军,桥扁鹊走了,这家伙不辞而别,我得追上她,骂她一顿才是。”说着从怀里拿出那封信,交给岑申。
信很短,只有一句: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惟愿诸君安泰,长欢喜。
落款是“桥清拜笔”。
岑申读毕,把信揣进怀里,沉声道:“她不辞而别,自有缘由,莫追!”
袁胜不肯:“桥扁鹊走不远!没骑马,没带银子,就算卯初一开城门就出南门,现在顶多走到五里亭。我得给她送些盘缠。”
又把桥清留下所有赏赐的事说了一遍,“还有那匹黑马,也没骑。”
岑申愕然,不喜钱财的人很多,但这般分文不取的女子却是少见,此去京城千里迢迢,她要怎么办呢?
这时几辆马车经过,街面更加拥挤,小兵们立刻挡在岑申袁胜前面,防止两人被挤到。
岑申扭头望向城门,人流如织,却没有那个白色身影,他忽然说:“她没走这边。”
袁胜惊然:“没走南门?那她能走哪里,我刚刚在城里转了一圈,没见她人——哦,那是东门,从角山下的小路穿过去,能近不少。”
说罢复又恳请,“将军,让我去吧。一个时辰内保证回来,耽搁不了练兵。”
岑申没再阻拦,袁胜急急登马,赶往东门。
日光下,岑申默默站立,沉脸如冰,右手按住刀鞘。小兵大气不敢出,悄悄送上雪飞龙。
也好,了无牵挂。岑申按下翻涌的心绪,拍拍马颈,就要踩镫,那雪飞龙忽地扭头,冲着城门方向,长嘶一声。
岑申握紧缰绳,示意坐骑安稳,就在这时,惊觉有人在瞧看自己,立即按刀环视四周。
只见上官泰骑马近前,低声道:“将军,请您回府,老将军的信到了。”
马车上,桥清轻轻掩好布帘,对面的沈夫人笑问:“可是熟人,不妨下车说几句话,今日出城人多,一时半会还走不了。”
桥清一早离开军营,路见一个粮铺伙计歪头僵脖地在装车,当即上前,说针灸能治落枕。
伙计半信半疑,让她试试,果然针到症状全消。
伙计感谢不已,问费用多少。桥清不要钱,伙计不肯,两人讲说间,一个妇人从铺中步出,却是沈夫人。
之前在大梨河畔,桥清的举动,令沈夫人印象深刻。
见桥清一副赶路模样,沈夫人立即问她要去哪里。
“回京城。”
“可巧,我今儿回枣县,你若方便,就跟我一起到三岔路口。”
桥清拜谢,等伙计装好车,沈夫人收整利落,辞别沈老板,方才登程。
没成想,三榆镇南门甚是拥挤,马车行得极慢,两人坐在车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
“不是熟人。”桥清轻声道,说自己只是看看清晨的三榆镇。
“桥大夫可是第一次来三榆镇,怎么不多待些日子?五月正是好时节呢,不冷不热,无有蚊虫,很是惬意。”
桥清如实以告,答说自己的路引丢了,得回京城补领。
沈夫人恍然,又推荐镇上好吃的,“特别是城北老牛家的胡饼,你再来时,一定得尝尝,配着羊肉汤,美极了。”
说话间,马车终于驶出南门,沈夫人掀起帘子,瞥一眼城门上的“三榆镇”,叹声道:“我再回来,也不是何年何月。”她婆母身体不好,她要回去侍奉。
桥清宽慰几句,亦抬眼望向城门,此一别,她将不再回来,也没跟袁胜当面道别,他怕是要生气,但也只能这样了。
马车驶上官道,匀速前进,于日中时分到达三岔口。
桥清下车,谢过沈夫人,目送马车拐上西去枣县的路,这才回头望向东侧通往京城的大路,路上无有行人,日光灼灼,路侧柳叶蔫头耷脑。
桥清不敢耽搁,提步就走,却忽地瞧见南向米县路侧的柳树上,贴着一张求医告示。
“犬子被邪灵附体,昏迷不醒,若得神医疗愈,当奉千金拜谢。梁承继叩首”
桥清看毕,伸手刚要揭下告示,就见一个家仆模样的男丁从对面柳树后转出,急声道:“你做什么!这可是梁员外家的救命告示,你个姑娘家家,凑什么热闹!惹恼了梁员外,你小命都没了!还不快走!”
“我是大夫。”桥清道,一手撕下那红纸,“这病我能治。”
男仆狐疑万分,上下打量桥清,一身白布袍,纤细身量,模样却是好的,但既没带药箱,也没拿摇铃,比那些走江湖的郎中看起来更不靠谱。
“就你?”
“一切后果,我自会承担。若梁员外得知,是你阻拦,耽搁了梁公子的救治,你会——”
“走走走,且看你本事。”
男仆打断桥清的话,一把抢过那红纸,当前引路,桥清跟在后面,一时两人来到座凉亭,亭中坐着个车夫,一辆马车停在柳树荫下。
男仆让桥清上车,自己坐在车厢外,车夫扬鞭。一个时辰后,马车驶入米县县城。
听见人声喧嚷,桥清睁开眼睛,隔着竹帘,打量外面。
只见商铺林立,大商小贩来来往往,驴车骡车不断,车上皆是粮袋。
果是粮米大县。桥清心道,记起师兄裴旭,裴旭正是米县人,不过他自幼父母双亡,五岁时由玄青道长带回白云观长大,自此再没回来。
“吁——”车夫勒马,车子稳稳停住,桥清视线里出现了一座高门大宅,上挂楠木匾,楷书鎏金大字“梁府”。
只见男仆跳下车,把那张红纸交给守门小厮,说了几句什么,小厮立刻飞奔进大门,很快回来,冲男仆连连点头,男仆这才走到车前,请桥清下车。
男仆将桥清送至二门,交给一个婆子,便退了下去。
婆子引着桥清穿廊过桥,来至一所小院。
院中花木扶疏,还有一方小池,池中红荷含苞待放,红鲤游来游去。
桥清至此,顿觉神清气爽,疲乏全消。
“姑娘这边请。”婆子掀起厅门外的细竹帘,请桥清入内。
厅上陈设讲究,焚着沉水香,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端坐在上首太师椅中,身穿酱色绸袍,脸色忧郁,一把浓密长髯垂至腹前,手侧八仙桌上,放着那张红纸黑字的告示。
“老爷,大夫到了。”婆子行礼道,又给桥清奉上香茶,随后便退了下去。
梁承继细细打量桥清一遍,见她年纪轻轻,却敢揭榜,心下甚是惊诧,遂问她师承何处,行医几载。
桥清如实以告,答说自己是玄青道长弟子,十二岁独立行医,至今已满八载。
“尊师可是京城白云观的主持?”
“正是。”
“那你就是他唯一的女徒弟,人称桥扁鹊的神医!”梁承继大喜,“当年拙荆难产,还是吃了玄清道长的灵药,才得母子平安。”遂再不怀疑,立刻请桥清诊视儿子。
桥清未动,而是问询梁公子病况。
“十天前,仓儿去乡下农庄看视麦苗,正逢农人灌水,一不小心跌落水坑,当时只觉心惊,好在无有受伤,便没放在心上。谁知回来后,渐渐饮食不进,五日前躺卧不醒。米县大大小小郎中皆看过,和尚神婆也请过,但就是不见好转。”
梁承继长叹一声,“老夫只此一个儿子,偌大家业还等他支撑,桥大夫千万请救他性命。”
桥清表示自当尽力。
梁承继起身,亲自引着桥清去了院中东侧厢房。
房中红木架子床上,一个男子安然沉睡。床侧绣凳上,一个雍容老妇连连拭泪。四个婢女侍立一侧,窗扇半掩,微风漫入,墙角高几花瓶里插有一束蔷薇。
梁承继让婢女扶妻子去一侧榻上歇息。
“桥大夫,有劳了。”
桥清上前,从锦被下取出病人手,仔细诊过左右双脉,随即取出四根银针,刺入左掌。
半盏茶的功夫,只见病人猛地睁开眼睛,抬起右手就要拔下银针。
一直在床尾静观的梁承继一惊,桥清已摁住病人右手,轻声道:“仓儿,你醒了,可是要喝水?”
病人不答,却是大张开口,双目直瞪,清秀的面盘变得扭曲,仿佛要生啖面前人。
桥清不惧,只是继续唤他:“仓儿,你在家里,不要害怕!”
“仓儿,你的双亲都在等你,你快回来!”
话音未落,只见病人眨了眨眼,表情回归平静,右手垂落,如大梦初醒般,打量着桥清,嘶声道:“你是?”
“你可是梁公子?”桥清问。
“我是梁满仓,你是谁?你怎么在我房里?”
闻言,梁承继再忍不住,插言道:“儿子,你可醒了!”说着急步上前,梁夫人亦是挣扎起身,扶着婢女到了床前。
桥清快快取下银针,退到侧旁。
梁家一家三口喜泪直流,好半天才记起跟桥清道谢。
桥清说梁公子还需静静调养七日,方可痊愈,说罢取了纸笔,留下一个补气血的方子。
“可否请桥大夫多留七日,我怕小儿再有——”梁承继道。
桥清说自己需回京城补领路引,不能多留,“员外请放心,令郎一定无虞。”
“那你至少今晚住下,现在已过申时,你也赶不了多少路。”梁满仓靠坐在床上,接口道,脸颊两抹淡淡红晕。
“是啊,桥大夫,家里房间多着呢,随你住。”梁夫人也道。
桥清依旧拒绝,说自己住客栈即可。
“师父有命,诊治完毕,即可离开,不得延误。”
“你师父又不在这儿,你干嘛死心眼?”梁满仓急道。
“不得无礼。”梁承继瞪了儿子一眼,又对桥清道,“当年,玄清道长也是,怎么都不肯留宿,你们师徒,真是一模一样!也罢,就听你的。”
说罢,让婢女取来千金,作为谢礼。
桥清不收,说十两足矣。
梁承继不依,双方推让半天,最后以百两定准。
梁承继亲自送桥清到大门外,一再叮嘱,若他日再来米县,一定到梁府做客。
桥清轻声应着,道谢后快步离开,寻了家干净客栈住下。
岑申立在城楼默默看着,他依旧穿着昨日巡看集市的白袍,下巴泛着点点胡渣。
一名队长请岑申去值房用饭,并请将军放心,说一定能守好南城门。
岑申拍拍队长的肩膀,期许地点点头,随即步下梯阶,示意小兵牵雪飞龙过来。
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岑申抬头,却是袁胜,他一手扬鞭,一口大喊,让路人快快避让。
就算军务急情,兵士也不可惊扰民众。
岑申瞧着,眸色不由黯了几分,上前几步,抬手示意袁胜停下。
袁胜勒缰,跳下马,不等岑申询问,急急开口:“将军,桥扁鹊走了,这家伙不辞而别,我得追上她,骂她一顿才是。”说着从怀里拿出那封信,交给岑申。
信很短,只有一句: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惟愿诸君安泰,长欢喜。
落款是“桥清拜笔”。
岑申读毕,把信揣进怀里,沉声道:“她不辞而别,自有缘由,莫追!”
袁胜不肯:“桥扁鹊走不远!没骑马,没带银子,就算卯初一开城门就出南门,现在顶多走到五里亭。我得给她送些盘缠。”
又把桥清留下所有赏赐的事说了一遍,“还有那匹黑马,也没骑。”
岑申愕然,不喜钱财的人很多,但这般分文不取的女子却是少见,此去京城千里迢迢,她要怎么办呢?
这时几辆马车经过,街面更加拥挤,小兵们立刻挡在岑申袁胜前面,防止两人被挤到。
岑申扭头望向城门,人流如织,却没有那个白色身影,他忽然说:“她没走这边。”
袁胜惊然:“没走南门?那她能走哪里,我刚刚在城里转了一圈,没见她人——哦,那是东门,从角山下的小路穿过去,能近不少。”
说罢复又恳请,“将军,让我去吧。一个时辰内保证回来,耽搁不了练兵。”
岑申没再阻拦,袁胜急急登马,赶往东门。
日光下,岑申默默站立,沉脸如冰,右手按住刀鞘。小兵大气不敢出,悄悄送上雪飞龙。
也好,了无牵挂。岑申按下翻涌的心绪,拍拍马颈,就要踩镫,那雪飞龙忽地扭头,冲着城门方向,长嘶一声。
岑申握紧缰绳,示意坐骑安稳,就在这时,惊觉有人在瞧看自己,立即按刀环视四周。
只见上官泰骑马近前,低声道:“将军,请您回府,老将军的信到了。”
马车上,桥清轻轻掩好布帘,对面的沈夫人笑问:“可是熟人,不妨下车说几句话,今日出城人多,一时半会还走不了。”
桥清一早离开军营,路见一个粮铺伙计歪头僵脖地在装车,当即上前,说针灸能治落枕。
伙计半信半疑,让她试试,果然针到症状全消。
伙计感谢不已,问费用多少。桥清不要钱,伙计不肯,两人讲说间,一个妇人从铺中步出,却是沈夫人。
之前在大梨河畔,桥清的举动,令沈夫人印象深刻。
见桥清一副赶路模样,沈夫人立即问她要去哪里。
“回京城。”
“可巧,我今儿回枣县,你若方便,就跟我一起到三岔路口。”
桥清拜谢,等伙计装好车,沈夫人收整利落,辞别沈老板,方才登程。
没成想,三榆镇南门甚是拥挤,马车行得极慢,两人坐在车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
“不是熟人。”桥清轻声道,说自己只是看看清晨的三榆镇。
“桥大夫可是第一次来三榆镇,怎么不多待些日子?五月正是好时节呢,不冷不热,无有蚊虫,很是惬意。”
桥清如实以告,答说自己的路引丢了,得回京城补领。
沈夫人恍然,又推荐镇上好吃的,“特别是城北老牛家的胡饼,你再来时,一定得尝尝,配着羊肉汤,美极了。”
说话间,马车终于驶出南门,沈夫人掀起帘子,瞥一眼城门上的“三榆镇”,叹声道:“我再回来,也不是何年何月。”她婆母身体不好,她要回去侍奉。
桥清宽慰几句,亦抬眼望向城门,此一别,她将不再回来,也没跟袁胜当面道别,他怕是要生气,但也只能这样了。
马车驶上官道,匀速前进,于日中时分到达三岔口。
桥清下车,谢过沈夫人,目送马车拐上西去枣县的路,这才回头望向东侧通往京城的大路,路上无有行人,日光灼灼,路侧柳叶蔫头耷脑。
桥清不敢耽搁,提步就走,却忽地瞧见南向米县路侧的柳树上,贴着一张求医告示。
“犬子被邪灵附体,昏迷不醒,若得神医疗愈,当奉千金拜谢。梁承继叩首”
桥清看毕,伸手刚要揭下告示,就见一个家仆模样的男丁从对面柳树后转出,急声道:“你做什么!这可是梁员外家的救命告示,你个姑娘家家,凑什么热闹!惹恼了梁员外,你小命都没了!还不快走!”
“我是大夫。”桥清道,一手撕下那红纸,“这病我能治。”
男仆狐疑万分,上下打量桥清,一身白布袍,纤细身量,模样却是好的,但既没带药箱,也没拿摇铃,比那些走江湖的郎中看起来更不靠谱。
“就你?”
“一切后果,我自会承担。若梁员外得知,是你阻拦,耽搁了梁公子的救治,你会——”
“走走走,且看你本事。”
男仆打断桥清的话,一把抢过那红纸,当前引路,桥清跟在后面,一时两人来到座凉亭,亭中坐着个车夫,一辆马车停在柳树荫下。
男仆让桥清上车,自己坐在车厢外,车夫扬鞭。一个时辰后,马车驶入米县县城。
听见人声喧嚷,桥清睁开眼睛,隔着竹帘,打量外面。
只见商铺林立,大商小贩来来往往,驴车骡车不断,车上皆是粮袋。
果是粮米大县。桥清心道,记起师兄裴旭,裴旭正是米县人,不过他自幼父母双亡,五岁时由玄青道长带回白云观长大,自此再没回来。
“吁——”车夫勒马,车子稳稳停住,桥清视线里出现了一座高门大宅,上挂楠木匾,楷书鎏金大字“梁府”。
只见男仆跳下车,把那张红纸交给守门小厮,说了几句什么,小厮立刻飞奔进大门,很快回来,冲男仆连连点头,男仆这才走到车前,请桥清下车。
男仆将桥清送至二门,交给一个婆子,便退了下去。
婆子引着桥清穿廊过桥,来至一所小院。
院中花木扶疏,还有一方小池,池中红荷含苞待放,红鲤游来游去。
桥清至此,顿觉神清气爽,疲乏全消。
“姑娘这边请。”婆子掀起厅门外的细竹帘,请桥清入内。
厅上陈设讲究,焚着沉水香,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端坐在上首太师椅中,身穿酱色绸袍,脸色忧郁,一把浓密长髯垂至腹前,手侧八仙桌上,放着那张红纸黑字的告示。
“老爷,大夫到了。”婆子行礼道,又给桥清奉上香茶,随后便退了下去。
梁承继细细打量桥清一遍,见她年纪轻轻,却敢揭榜,心下甚是惊诧,遂问她师承何处,行医几载。
桥清如实以告,答说自己是玄青道长弟子,十二岁独立行医,至今已满八载。
“尊师可是京城白云观的主持?”
“正是。”
“那你就是他唯一的女徒弟,人称桥扁鹊的神医!”梁承继大喜,“当年拙荆难产,还是吃了玄清道长的灵药,才得母子平安。”遂再不怀疑,立刻请桥清诊视儿子。
桥清未动,而是问询梁公子病况。
“十天前,仓儿去乡下农庄看视麦苗,正逢农人灌水,一不小心跌落水坑,当时只觉心惊,好在无有受伤,便没放在心上。谁知回来后,渐渐饮食不进,五日前躺卧不醒。米县大大小小郎中皆看过,和尚神婆也请过,但就是不见好转。”
梁承继长叹一声,“老夫只此一个儿子,偌大家业还等他支撑,桥大夫千万请救他性命。”
桥清表示自当尽力。
梁承继起身,亲自引着桥清去了院中东侧厢房。
房中红木架子床上,一个男子安然沉睡。床侧绣凳上,一个雍容老妇连连拭泪。四个婢女侍立一侧,窗扇半掩,微风漫入,墙角高几花瓶里插有一束蔷薇。
梁承继让婢女扶妻子去一侧榻上歇息。
“桥大夫,有劳了。”
桥清上前,从锦被下取出病人手,仔细诊过左右双脉,随即取出四根银针,刺入左掌。
半盏茶的功夫,只见病人猛地睁开眼睛,抬起右手就要拔下银针。
一直在床尾静观的梁承继一惊,桥清已摁住病人右手,轻声道:“仓儿,你醒了,可是要喝水?”
病人不答,却是大张开口,双目直瞪,清秀的面盘变得扭曲,仿佛要生啖面前人。
桥清不惧,只是继续唤他:“仓儿,你在家里,不要害怕!”
“仓儿,你的双亲都在等你,你快回来!”
话音未落,只见病人眨了眨眼,表情回归平静,右手垂落,如大梦初醒般,打量着桥清,嘶声道:“你是?”
“你可是梁公子?”桥清问。
“我是梁满仓,你是谁?你怎么在我房里?”
闻言,梁承继再忍不住,插言道:“儿子,你可醒了!”说着急步上前,梁夫人亦是挣扎起身,扶着婢女到了床前。
桥清快快取下银针,退到侧旁。
梁家一家三口喜泪直流,好半天才记起跟桥清道谢。
桥清说梁公子还需静静调养七日,方可痊愈,说罢取了纸笔,留下一个补气血的方子。
“可否请桥大夫多留七日,我怕小儿再有——”梁承继道。
桥清说自己需回京城补领路引,不能多留,“员外请放心,令郎一定无虞。”
“那你至少今晚住下,现在已过申时,你也赶不了多少路。”梁满仓靠坐在床上,接口道,脸颊两抹淡淡红晕。
“是啊,桥大夫,家里房间多着呢,随你住。”梁夫人也道。
桥清依旧拒绝,说自己住客栈即可。
“师父有命,诊治完毕,即可离开,不得延误。”
“你师父又不在这儿,你干嘛死心眼?”梁满仓急道。
“不得无礼。”梁承继瞪了儿子一眼,又对桥清道,“当年,玄清道长也是,怎么都不肯留宿,你们师徒,真是一模一样!也罢,就听你的。”
说罢,让婢女取来千金,作为谢礼。
桥清不收,说十两足矣。
梁承继不依,双方推让半天,最后以百两定准。
梁承继亲自送桥清到大门外,一再叮嘱,若他日再来米县,一定到梁府做客。
桥清轻声应着,道谢后快步离开,寻了家干净客栈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