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牡丹拧挂在铁架上,浑身紫黑,大睁的双目中尽是愤怒与恐惧。

    相比之下,骆魁则安然得多,嘴角扯起,仿佛在笑。

    岑申扫一眼两具僵硬的躯体,走到水桶前,舀起一瓢,细看后问道:“谁打的水?”

    报信的小校垂首应声:“敢问将军,这水?”

    “水中加了十步倒。”

    小校肩头大颤,这十步倒乃是剧毒,伤口沾上,不出十步即会血液凝固而亡。

    岑申把水瓢仍回桶里,走到小校面前,拍拍其肩,“我知道不是你。你仔细想想,还有谁动过这水?”

    “没有,我自己从院中井中打的,拎着走回来,”小校摇头,忽地顿住,“遇到了孙婆婆,她提着食盒,说是上官大人给兄弟们的,让我先吃一口。我的确饿了,就停下,拿了个肉包子……”

    听到这里,袁胜看岑申一眼,立即冲了出去。

    “孙婆婆,怎么是她!”一侧的上官泰只觉后背冷湿得厉害,将军府所有人员,他都做了详细调查,谁知百密一疏,居然捅了这么大的娄子。

    “将军,属下——”

    “是好事,”岑申沉声道,“他们急了,急着杀人灭口,说明我们的推测是对的。”说完,让小校带人仔细清理地牢。

    岑申与上官泰回到院中,见袁胜急急奔来,一脸懊恼与气愤。

    “去晚了一步,人吊死在房中。”

    “上官,她家在哪里,我这就带人去搜。”袁胜又道。

    不等上官泰回答,岑申摆手:“休得惊扰镇民。”

    “将军,你就是顾虑太多,他们才这般肆无忌惮,都到将军府杀人了,下一步他们该拿刀——”

    “袁胜!”上官泰急声喝道,“将军是思虑周全。孙婆婆个死士,已然得手,那主人还会留在镇上,等你去抓?”

    袁胜一怔,嘴上不服:“但他们欺人太甚,再不出手教训,他们以为咱们是软蛋,是孬种。”

    “行啊,你也学会激将法了。”岑申望着袁胜,“只是用错了地方。你要做的是激怒对方,而不是被对方激怒。”

    “将军,您给个痛快话!”

    “还不是时候。”岑申道,“与北鞑的和谈在即,谷王尚在六阳镇,此事干涉甚多,须等他离开。”

    “那得多久?”

    上官泰道:“还有四天谈判,按照礼数,谈判结束三日内,使臣当启程回京复命。”

    岑申抬头,望着红红旭日:“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说着,示意袁胜近前,低声吩咐了几句,袁胜当即转怒为喜,高高兴兴地去了。

    上官泰听完,却是连连摇头:“这样不好,请将军三思。——等陶锐信来,若将军坚持,属下定当执行。”

    日头慢慢西沉,桥清送走最后一位病患,去院中杏树下挖出黑瓷坛。

    甫一打开,淡淡的药香扑鼻,她嗅了嗅,满意地点头,取出香丸与线香,分成数份,准备第二日送给病患试用。

    “还有将军。”桥清心头浮现那张时不时就拧眉的黑脸,心主神明,心喜则气和,他显然忧思操劳,劳心伤神,而养心的第一要务便是好眠。

    桥清不再耽搁,当即去了将军府,府前护卫欢欢喜喜地引着她去了书房。

    岑申正在写信,见她进来,一侧研墨的上官泰立即告退,临走前还悄悄给岑申递了个眼色。

    岑申没有看她,也没有请她坐,只是一个劲地写。

    桥清顿觉自己唐突,刚要告辞,却见他搁笔,头也不抬地问什么事。

    “打扰将军了,我来是想请您试香。”

    桥清把手里的青布小包放在书案上,打开,里面是一个白瓷瓶,一个长木匣,“这是助眠香,将军晚上安歇时,燃一支或熏一丸,三日后告诉我效果,若效用不大,我再调方。”

    “我用不着,你拿回去。”

    “您试试,这是道家古方,很有用的。”

    “不必。”

    桥清怔然,却也知道他的脾气,不再多说,垂眸收拾布包。

    岑申静静看着,费了好大劲才压下握住那双手的冲动,冷冷开口:“明天,你离开三榆镇,回京城。”

    “嗯?”桥清抬头,以为自己听错了,问道,“回京城,我吗?”

    “是,太医院缺人手,我就荐举了你。”

    “可我是营中大夫,要在镇上待三年。”桥清脱口道,“陛下也知道,我有文契在身——”

    “没关系,镇上还有别的大夫,你回去就是。”岑申再坐不住,起身走到墙侧,瞧看那尚国边境城防图。

    “这是圣旨吗?”

    “这是军令!”

    “恕我不能从令。”

    “你敢——”岑申猛然回头,就见桥清正望着自己,目光闪动,似有水光。

    “将军说过,文契的废续在我。”桥清忍住心头的锥痛,一字一顿道,“从现在起,我不是三榆镇军营的大夫。您无权决定我的去留!”

    “桥清!”岑申上前一步,桥清已转身离开,那匆忙的样子,如惊兔乱奔。

    一直守在廊下的上官泰急步进来,“将军,咱不是说好了,慢慢说嘛,您这,哎!”

    岑申不语,目光落在桌案的青布小包上,她第一次过来寻他,他却赶她走,他真是猪油蒙心,欠抽!

    可是,岑申捏紧双拳,半响吐出两字:“也好!”

    不记得怎么走回医馆的,桥清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正在榻上痛哭,涕泗横流的那种。

    印象中,这是第二次。

    第一次是十二岁那年,她临下山,师父将她的身世告诉她。

    她虽隐隐知道,但当亲耳听见,还是难以自持,当晚哭了个雨打梨花。

    那时起,她就对“形单影只”有了深切的体悟。

    这么多年了,早该习惯了,此刻却又嚎啕,好不丢人。她不允许自己这般。

    桥清抹抹泪水,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师父说的对,人都是独个活的,她不该贪心。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他不能决定自己的去留,自己也不会继续留下,这三榆镇毕竟是他的地盘,主人都下逐客令了,她脸皮没那么厚。

    走就走。

    桥清当即打点行装,没什么可收拾的,随身换洗的衣衫,加上点零七碎八,一个包袱都不满。

    她想了想,开始写信。

    一封给许晓诺,请他给那六位伤兵调理饮食,内含化毒丹的方子;一封给梁满仓,开铺之事不能履约,请他原谅,推荐他与师兄裴旭合作;一封给袁胜,告诉他自己离开,并请他转交金丝软甲与匕首并钱袋,一封给房东,请他转租屋舍。

    忙完这些,已是深夜,桥清抬头,见一牙月亮挂在天际,群星簇嚷,好似给自己饯行,忍不住步到院中,细细瞧看。

    听说,天上一星,人间一魂,她望着天际一颗孤星,怅然一笑。

    薄雾笼起,她抱紧双臂,慢慢走回卧房。

    第二天一早,桥清摘下窗扇上的葫芦招幌,锁好门,去对面脚行托人把信送出,便牵了白玉骢上路。

    走到街头即将转弯时,她忍不住回头,其时尚早,街上空空静静的,太阳尚未升起,她看不见自己的影子。细风吹过,有铃铛声响。

    医馆从开业起就没有名字,也许注定开不下去。她瞥一眼那紧闭的木门,告诉自己要习惯。

    “走!”

    桥清骑着白玉骢出西门,绕上官道,直奔甘州。

    这是临时起意,她也不知该去哪儿好,昨晚太匆忙,没顾上掷红豆,但回京城进太医院,是她不愿意的。

    而甘州是白玉骢的故乡,此刻只有它陪着她,那就去看唯一伙伴的家乡,见识那里的药草。

    桥清想着,连连加鞭,不觉到了虎口坡。

    忽然,一道黑影映入眼帘,桥清凝眸,发现路中躺卧个老翁,衣衫褴褛,浑身抽搐,口吐白沫,手边一根扁担,两只粗黑坛子翻滚在地,洒出不少萝卜条。

    桥清急急下马,取了银针,刺入其百会、人中、内关三穴。

    抽搐渐止,桥清拿布巾擦掉那唇边白沫,试着唤醒老翁。

    忽然,冷风骤起,桥清只觉后背寒毛倒竖,六月暑日,只有夜半的风沾了水汽有些许凉意,这清早日出之际,正是升温添热之时。

    桥清想着,忍不住回头,就见一只羽箭直直射来。

    她大惊,本能地想躲,却又迈不开步,她急急回身,扑挡住老翁,闭上眼睛,静待那致命一击。

    当——金属撞击的清脆传入耳中,桥清肩膀一抖,未有疼痛袭来,她悄悄睁眼,发现那箭落在地上,距离她的腿五寸。

    箭侧一把匕首,她刚要细看,一只手抢先一步捡起了它,接着一个嘶哑的声音响起:“桥大夫,小心!”

    居然是上官泰。

    看着那张熟悉的面孔,桥清甚是惊讶,刚要说什么,对方却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看一眼她的身后,闪身进了路旁的柳林。

    那老翁已然醒转,只有些呆愣,浑浊的眸子缓缓转动,如将燃尽的灯烛,但在看到萝卜条的瞬间,亮了起来。

    “我可是又犯病了?”老翁说着,注意到手臂上的银针,诧异万分,又看见桥清手边的针包,当即笑道,“可是姑娘救了老叟?”

    桥清问了他几个问题,都答得清清楚楚,便取了针,叮嘱其多加休息。

    老翁应着,道谢后,挑着扁担离开。

    待那苍老的身影消失不见,桥清这才轻声唤道:“上官大人!”

    柳叶簌簌,那人如飞燕般现身,抱拳俯首:“在下上官平,上官泰是家兄。”

    原来两人乃孪生兄弟,一习文,一学武,样貌完全一致,只上官平是个天生哑嗓。

    “多谢……”

    “我是奉将军之命护送大夫,”上官平截断桥清的话,低声道,“敢问大夫是要去何处,能不能晚两天再行?”

    桥清怔然,心下却是一动,问为什么。

    “在下担心——”

    “我有个法子——”

章节目录

神明都知道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清荣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荣丰并收藏神明都知道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