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一路闲聊,一路上了山顶。
青云观所在山头并不高,可这一路爬上来,还是把柳月影累够呛。
春语是个相当贴心敏感的孩子,虽然是柳月影领着她,可到后来,便成她扶着柳月影了。
毕竟是快要十一岁的大姑娘了,懂事又聪慧,柳月影当真打从心底里喜欢这孩子。
攀上了山顶,便见一座小小的道观耸立在山顶崖边,“青云观”几个大字飘逸又俊秀,带着岁月沉淀后的古朴宁静,不知在此多少个春秋,遥观潮起潮落,静看云卷云舒……
站在道观的门前,柳月影方觉自己心跳得有些快,不知是紧张,还是方才爬山上来有些气喘。
她深呼吸了几息,平了平自己莫名的心跳。
还不待她领着孩子们进门,便见一老妇拎着把笤帚,正走出道观大门,看那架势似是要打扫一下门口的落叶杂草。
柳月影心头一跳,细细端详,失声唤道:“吴妈妈?”
吴妈妈闻声抬头,当看到柳月影时,不自觉地瞪大了眼睛,惊喜道:“大小姐?!”
吴妈妈喜得扔了手中的笤帚,迈步上前,握住柳月影的手。
一双苍老的眼眸上下打量着她,不禁红了眼眶,连声道:“大小姐来了,真的是大小姐啊!”
柳月影内心有些感慨,经年不见,吴妈妈也苍老了许多。
本只是寥寥数根白发,如今已是满头霜雪,手上的茧子也多了不少,一身灰蓝色的道袍,朴素无华。
“吴妈妈,我娘她……”
还不待柳月影说完,吴妈妈忙点头道:“在的在的,大小姐快进来!来来!”
吴妈妈还如小时候一般,好似此处不是青云观,还是柳家老宅。
每每她回家,吴妈妈总是殷切又开怀,嘘寒问暖,就似自家闺女回门一般。
柳月影被吴妈妈拉着进了道观,绕过前面的三清大殿,直接入了后院的厢房处。
站在院子中,吴妈妈便欣喜的叫嚷道:“夫人,夫人快出来看看,谁来啦!”
柳林氏闻声推开房门,边走边埋怨道:“多大年岁了,还如此这般咋咋呼呼的,莫要大呼小叫的惊扰了三尊……”
话音方落,柳林氏便瞧见了立于院中的柳月影。
她愣怔住了,一时竟忘了言语。
多年不见,柳林氏于这青云观中静修,图个修身养性,远离红尘世俗。
今日乍然见到了“红尘中人”,她竟一时有些失语,可眼眶却不自觉地红了,隐于袖中的手在微微发抖。
柳月影看着眼前的亲娘,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往事一幕幕已随云烟散去,娘亲老了许多。
养尊处优多年的富商贵妇,如今和吴妈妈一样,一身灰蓝色的道袍,洗得都有些泛白了,双鬓染寒霜,华发绾成发髻,未有朱钗金饰,只一根被磨得油亮的木钗簪住。
不知是道法自然,当真能渡人于红尘七苦,还是这身装扮加持,如今的柳林氏看起来确实宁静祥和了不少,眉眼间是柳月影不曾见过的温柔慈祥。
母女俩对视良久,时光静静流淌,连山上的风都停下了脚步。
柳月影抿了抿唇,哑声道:“娘亲,这是锦桃和瑾阳,是我的孩子,这是春语,是……星儿的女儿。”
她将孩子们拢在身前,轻声道:“孩子们,这是外祖母,叫人。”
三个孩子乖巧的行礼问安:“见过外祖母!”
柳林氏抬手抚上心口,好似要压住那狂跳生疼的一颗心,泪意上涌,她却笑了,连连点头,道:“哎,好好!都是好孩子!”
说着,她有些手足无措,又带着殷勤的吩咐道:“吴妈妈,去拿些点心来,给孩子们吃!哦,前几日你下山带回的桃花酥可还有,统统都拿来!”
吴妈妈哽咽道:“哎哎,老奴这就去。”
柳月影有些心酸的垂下眼眸,聚芳斋的桃花酥,以前她和星儿都爱吃,可星儿体弱,不宜吃太多甜食,容易积食,小时候的桃花酥几乎都进了柳月影的肚子。
如今,春语也爱吃桃花酥。
只是不知,柳林氏记着那桃花酥,到底是惦记哪个女儿呢?
孩子们最是天真烂漫,瞧见外祖母亲和慈祥,自然亲昵的围绕上去。
柳林氏从未享受过儿孙绕膝之乐,乍然瞧着几个孩子都这么大了,不免感慨岁月匆匆。
她拉着孩子们坐到院中的石桌旁,吴妈妈端来好几样糕点,还备了些茶水。
柳林氏看着桌上的点心,有些局促道:“道观中清贫,不知你们都爱吃什么?凑合着吃一点吧,或是告诉外祖母,你们爱吃什么,外祖母下回一定都备着!”
锦桃捏起一块佛手酥,直接塞进瑾阳的嘴里,懂事的道:“外祖母,这个就很好,我很喜欢吃的,这个臭小子什么都爱吃,甭管他!”
瑾阳毕竟还小,被塞了一嘴的佛手酥都顾不上说话了,自己也伸手去够桌上的糕点。
春语捏起一块桃花酥,娇怯怯的道:“谢谢外祖母,春语喜欢吃这个。”
柳林氏看着孩子们,欣慰的连连点头,看瑾阳吃成了个小花猫,她不由得笑起来,拿着帕子给瑾阳擦小脸儿。
柳月影静静地看着她,好似头一回从柳林氏的眼中看到了慈爱和温柔。
柳林氏似是想起什么,看了眼柳月影,将桌上的一盘芝麻糖往她眼前推了推,柔声道:“我记得你小时候很喜欢吃这个,你爹总不让你多吃,怕你吃坏了牙,如今还喜欢吃吗?若是不喜欢吃,我、我下回给你准备别的,可好?”
柳月影有些惊讶的抬头,却看到柳林氏有些小心翼翼的眼神,她心下一酸,泪便漫上了眼眶。
她咬了咬下唇,强忍住泪意,点头道:“还喜欢吃,谢谢娘亲。”
柳林氏似是放心了一般,笑着点点头。
吴妈妈看着这一幕,没忍住,背过身去,拿衣袖偷摸的擦眼角。
锦桃最是机灵,小小年纪便会察言观色,如小精灵一样通透又知心。
她能感觉到娘亲的情绪有些起伏不定,虽然爹爹从未多说外祖母如何,可她那般聪慧,怎会猜不到?
若娘亲同外祖母毫无芥蒂,感情亲厚,又怎会待到他们都这么大了才头一回见外祖母呢?
锦桃笑眯眯道:“外祖母待娘亲真好,还记得她小时候爱吃什么呢!以后我们常来看望外祖母,外祖母也要记得我们爱吃什么啊!”
柳林氏有些心虚的看了眼柳月影,见她默默地往嘴里塞了一块芝麻糖。
她承认,这个女儿打小她就没怎么费过心,比之待柳星辰的用心,简直十之一二都没有。
她也不知自己当年是怎么了,心底明知一切都不是月儿的错,却还是忍不住将所有都怨怪到她的头上,彻底伤了孩子的心。
清醒过后,她一直在愧疚、在反省,亦在自责,久居道观是修身养性,也是自惩赎罪,更是为了家人祈求祝祷,愿儿孙们都能健康太平,顺遂无忧。
今日再见,单从柳月影的气色上,柳林氏便知这些年,她该是过得很好的,被疼着、被爱着,有可爱的儿女。
这对儿女啊……柳林氏看向一旁的锦桃和瑾阳,这两个孩子当真像极了他们的爹爹,容貌出众,长大后定然是人中龙凤,一表人才,天人之姿,神清秀骨。
柳林氏看了良久,哑声道:“以后,外祖母都会好好记得的。”
这话不知是对自己说,还是对锦桃说,亦或者是对柳月影说的。
春语一直默默地在一旁吃点心,一只手不方便,要吃完了一块才能端起茶盏喝口水。
柳月影怕她噎着,待她吃两口,便喂她喝口水。
柳林氏直到现在才想起,这孩子天生没长右手。
因着春语穿着广袖襦裙,是以旁人一时都瞧不见。
柳林氏心下叹息,怪不得这孩子性子有些怯懦,不似锦桃那般开朗明媚。
看着她,柳林氏似是看到了曾经的柳星辰,她摸了摸春语的头发,慈爱的说道:“春语可有读书?”
春语连忙点头道:“外祖母,春语有读书,爹爹会教春语。”
“好,女儿家也要识文断字,多读书是为了明理。春语不要自卑,要多同锦桃在一处玩,学着开朗一些,不要总自己闷在房间里。”
春语有些羞怯的抿了抿唇,点头应下。
瑾阳边往嘴里塞点心,边嘟囔道:“外祖母,春语姐姐文静,哪里像锦桃似的,您不知道,她天天上树摘枣、下河捞鱼,我们寨中的小子都没她皮,哪有个女儿家的样子!”
锦桃叉腰怒道:“洛狗剩!你讨打是不是!”
“你又叫我狗剩!我不理你了!哼!”
柳林氏被两个孩子逗得笑出了声,道:“淘气一些有什么打紧,你们娘亲小时候也上房揭瓦,顽皮的孩子聪慧,否则你们娘亲哪能做起那么大的生意呢?”
柳月影有些感慨的看着柳林氏,自小娘亲最是看不惯她没个女儿家的样子,一点都不娴静沉稳,如今看锦桃倒是哪哪儿都好了。
这就是所谓的隔辈亲吗?
柳林氏似是能猜到柳月影在想什么,她看向她,含笑道:“你爹从前说的对,女儿家自由自在的年岁也就这么几年,没必要用礼教规矩拘着她,便由她喜欢吧!”
柳月影抿唇一笑,道:“锦桃她爹也是这般说的。”
柳林氏叹了口气,道:“怪不得是咱们家的女婿,竟是和他老丈人一个样。”
柳月影笑了,母女俩难得如此平和的聊着天,享受宁静的午后,山风习习,温而不燥,吹拂过道观小院,带起一片温馨和乐。
临近傍晚时分,柳月影准备带着孩子们告辞了,毕竟待到日头落山,夜里山路就不好走了。
柳林氏有些不舍的将他们送到大门口。
孩子们纷纷同柳林氏道别,瑾阳甚至抱住柳林氏的腿,撒娇着下回还来看她。
柳林氏慈爱的摸了这个,又摸摸那个,个个都不舍得。
柳月影领着孩子们要下山时,柳林氏没忍住,轻唤道:“月儿……”
柳月影闻声驻足,回眸看向柳林氏。
柳林氏抿了抿唇,轻声道:“还会来看娘亲吗?”
站在山道台阶下,柳月影微微仰起头,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点头道:“还会带孩子们来的,娘亲往日里要照顾好自己,若缺了什么,便让吴妈妈往鹿鸣山传个话。”
柳林氏笑着点头应道:“好,你别操心我,路上小心些,下回……让贤婿陪你一道来,在观中住两日也好,青云观的日出,很美!”
柳月影笑眯了眼,点头应下。
她们之间,谁也未说抱歉,谁也未言原谅。
血亲之间没有解不开的深仇大恨,往事如烟,总会随风而去。
柳月影领着孩子们一路走到了半山腰,再回眸,依稀能看到,山顶处还立着一道灰蓝色的身影,如每一位盼着儿女归家,又目送孩子远行的母亲……
青云观所在山头并不高,可这一路爬上来,还是把柳月影累够呛。
春语是个相当贴心敏感的孩子,虽然是柳月影领着她,可到后来,便成她扶着柳月影了。
毕竟是快要十一岁的大姑娘了,懂事又聪慧,柳月影当真打从心底里喜欢这孩子。
攀上了山顶,便见一座小小的道观耸立在山顶崖边,“青云观”几个大字飘逸又俊秀,带着岁月沉淀后的古朴宁静,不知在此多少个春秋,遥观潮起潮落,静看云卷云舒……
站在道观的门前,柳月影方觉自己心跳得有些快,不知是紧张,还是方才爬山上来有些气喘。
她深呼吸了几息,平了平自己莫名的心跳。
还不待她领着孩子们进门,便见一老妇拎着把笤帚,正走出道观大门,看那架势似是要打扫一下门口的落叶杂草。
柳月影心头一跳,细细端详,失声唤道:“吴妈妈?”
吴妈妈闻声抬头,当看到柳月影时,不自觉地瞪大了眼睛,惊喜道:“大小姐?!”
吴妈妈喜得扔了手中的笤帚,迈步上前,握住柳月影的手。
一双苍老的眼眸上下打量着她,不禁红了眼眶,连声道:“大小姐来了,真的是大小姐啊!”
柳月影内心有些感慨,经年不见,吴妈妈也苍老了许多。
本只是寥寥数根白发,如今已是满头霜雪,手上的茧子也多了不少,一身灰蓝色的道袍,朴素无华。
“吴妈妈,我娘她……”
还不待柳月影说完,吴妈妈忙点头道:“在的在的,大小姐快进来!来来!”
吴妈妈还如小时候一般,好似此处不是青云观,还是柳家老宅。
每每她回家,吴妈妈总是殷切又开怀,嘘寒问暖,就似自家闺女回门一般。
柳月影被吴妈妈拉着进了道观,绕过前面的三清大殿,直接入了后院的厢房处。
站在院子中,吴妈妈便欣喜的叫嚷道:“夫人,夫人快出来看看,谁来啦!”
柳林氏闻声推开房门,边走边埋怨道:“多大年岁了,还如此这般咋咋呼呼的,莫要大呼小叫的惊扰了三尊……”
话音方落,柳林氏便瞧见了立于院中的柳月影。
她愣怔住了,一时竟忘了言语。
多年不见,柳林氏于这青云观中静修,图个修身养性,远离红尘世俗。
今日乍然见到了“红尘中人”,她竟一时有些失语,可眼眶却不自觉地红了,隐于袖中的手在微微发抖。
柳月影看着眼前的亲娘,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往事一幕幕已随云烟散去,娘亲老了许多。
养尊处优多年的富商贵妇,如今和吴妈妈一样,一身灰蓝色的道袍,洗得都有些泛白了,双鬓染寒霜,华发绾成发髻,未有朱钗金饰,只一根被磨得油亮的木钗簪住。
不知是道法自然,当真能渡人于红尘七苦,还是这身装扮加持,如今的柳林氏看起来确实宁静祥和了不少,眉眼间是柳月影不曾见过的温柔慈祥。
母女俩对视良久,时光静静流淌,连山上的风都停下了脚步。
柳月影抿了抿唇,哑声道:“娘亲,这是锦桃和瑾阳,是我的孩子,这是春语,是……星儿的女儿。”
她将孩子们拢在身前,轻声道:“孩子们,这是外祖母,叫人。”
三个孩子乖巧的行礼问安:“见过外祖母!”
柳林氏抬手抚上心口,好似要压住那狂跳生疼的一颗心,泪意上涌,她却笑了,连连点头,道:“哎,好好!都是好孩子!”
说着,她有些手足无措,又带着殷勤的吩咐道:“吴妈妈,去拿些点心来,给孩子们吃!哦,前几日你下山带回的桃花酥可还有,统统都拿来!”
吴妈妈哽咽道:“哎哎,老奴这就去。”
柳月影有些心酸的垂下眼眸,聚芳斋的桃花酥,以前她和星儿都爱吃,可星儿体弱,不宜吃太多甜食,容易积食,小时候的桃花酥几乎都进了柳月影的肚子。
如今,春语也爱吃桃花酥。
只是不知,柳林氏记着那桃花酥,到底是惦记哪个女儿呢?
孩子们最是天真烂漫,瞧见外祖母亲和慈祥,自然亲昵的围绕上去。
柳林氏从未享受过儿孙绕膝之乐,乍然瞧着几个孩子都这么大了,不免感慨岁月匆匆。
她拉着孩子们坐到院中的石桌旁,吴妈妈端来好几样糕点,还备了些茶水。
柳林氏看着桌上的点心,有些局促道:“道观中清贫,不知你们都爱吃什么?凑合着吃一点吧,或是告诉外祖母,你们爱吃什么,外祖母下回一定都备着!”
锦桃捏起一块佛手酥,直接塞进瑾阳的嘴里,懂事的道:“外祖母,这个就很好,我很喜欢吃的,这个臭小子什么都爱吃,甭管他!”
瑾阳毕竟还小,被塞了一嘴的佛手酥都顾不上说话了,自己也伸手去够桌上的糕点。
春语捏起一块桃花酥,娇怯怯的道:“谢谢外祖母,春语喜欢吃这个。”
柳林氏看着孩子们,欣慰的连连点头,看瑾阳吃成了个小花猫,她不由得笑起来,拿着帕子给瑾阳擦小脸儿。
柳月影静静地看着她,好似头一回从柳林氏的眼中看到了慈爱和温柔。
柳林氏似是想起什么,看了眼柳月影,将桌上的一盘芝麻糖往她眼前推了推,柔声道:“我记得你小时候很喜欢吃这个,你爹总不让你多吃,怕你吃坏了牙,如今还喜欢吃吗?若是不喜欢吃,我、我下回给你准备别的,可好?”
柳月影有些惊讶的抬头,却看到柳林氏有些小心翼翼的眼神,她心下一酸,泪便漫上了眼眶。
她咬了咬下唇,强忍住泪意,点头道:“还喜欢吃,谢谢娘亲。”
柳林氏似是放心了一般,笑着点点头。
吴妈妈看着这一幕,没忍住,背过身去,拿衣袖偷摸的擦眼角。
锦桃最是机灵,小小年纪便会察言观色,如小精灵一样通透又知心。
她能感觉到娘亲的情绪有些起伏不定,虽然爹爹从未多说外祖母如何,可她那般聪慧,怎会猜不到?
若娘亲同外祖母毫无芥蒂,感情亲厚,又怎会待到他们都这么大了才头一回见外祖母呢?
锦桃笑眯眯道:“外祖母待娘亲真好,还记得她小时候爱吃什么呢!以后我们常来看望外祖母,外祖母也要记得我们爱吃什么啊!”
柳林氏有些心虚的看了眼柳月影,见她默默地往嘴里塞了一块芝麻糖。
她承认,这个女儿打小她就没怎么费过心,比之待柳星辰的用心,简直十之一二都没有。
她也不知自己当年是怎么了,心底明知一切都不是月儿的错,却还是忍不住将所有都怨怪到她的头上,彻底伤了孩子的心。
清醒过后,她一直在愧疚、在反省,亦在自责,久居道观是修身养性,也是自惩赎罪,更是为了家人祈求祝祷,愿儿孙们都能健康太平,顺遂无忧。
今日再见,单从柳月影的气色上,柳林氏便知这些年,她该是过得很好的,被疼着、被爱着,有可爱的儿女。
这对儿女啊……柳林氏看向一旁的锦桃和瑾阳,这两个孩子当真像极了他们的爹爹,容貌出众,长大后定然是人中龙凤,一表人才,天人之姿,神清秀骨。
柳林氏看了良久,哑声道:“以后,外祖母都会好好记得的。”
这话不知是对自己说,还是对锦桃说,亦或者是对柳月影说的。
春语一直默默地在一旁吃点心,一只手不方便,要吃完了一块才能端起茶盏喝口水。
柳月影怕她噎着,待她吃两口,便喂她喝口水。
柳林氏直到现在才想起,这孩子天生没长右手。
因着春语穿着广袖襦裙,是以旁人一时都瞧不见。
柳林氏心下叹息,怪不得这孩子性子有些怯懦,不似锦桃那般开朗明媚。
看着她,柳林氏似是看到了曾经的柳星辰,她摸了摸春语的头发,慈爱的说道:“春语可有读书?”
春语连忙点头道:“外祖母,春语有读书,爹爹会教春语。”
“好,女儿家也要识文断字,多读书是为了明理。春语不要自卑,要多同锦桃在一处玩,学着开朗一些,不要总自己闷在房间里。”
春语有些羞怯的抿了抿唇,点头应下。
瑾阳边往嘴里塞点心,边嘟囔道:“外祖母,春语姐姐文静,哪里像锦桃似的,您不知道,她天天上树摘枣、下河捞鱼,我们寨中的小子都没她皮,哪有个女儿家的样子!”
锦桃叉腰怒道:“洛狗剩!你讨打是不是!”
“你又叫我狗剩!我不理你了!哼!”
柳林氏被两个孩子逗得笑出了声,道:“淘气一些有什么打紧,你们娘亲小时候也上房揭瓦,顽皮的孩子聪慧,否则你们娘亲哪能做起那么大的生意呢?”
柳月影有些感慨的看着柳林氏,自小娘亲最是看不惯她没个女儿家的样子,一点都不娴静沉稳,如今看锦桃倒是哪哪儿都好了。
这就是所谓的隔辈亲吗?
柳林氏似是能猜到柳月影在想什么,她看向她,含笑道:“你爹从前说的对,女儿家自由自在的年岁也就这么几年,没必要用礼教规矩拘着她,便由她喜欢吧!”
柳月影抿唇一笑,道:“锦桃她爹也是这般说的。”
柳林氏叹了口气,道:“怪不得是咱们家的女婿,竟是和他老丈人一个样。”
柳月影笑了,母女俩难得如此平和的聊着天,享受宁静的午后,山风习习,温而不燥,吹拂过道观小院,带起一片温馨和乐。
临近傍晚时分,柳月影准备带着孩子们告辞了,毕竟待到日头落山,夜里山路就不好走了。
柳林氏有些不舍的将他们送到大门口。
孩子们纷纷同柳林氏道别,瑾阳甚至抱住柳林氏的腿,撒娇着下回还来看她。
柳林氏慈爱的摸了这个,又摸摸那个,个个都不舍得。
柳月影领着孩子们要下山时,柳林氏没忍住,轻唤道:“月儿……”
柳月影闻声驻足,回眸看向柳林氏。
柳林氏抿了抿唇,轻声道:“还会来看娘亲吗?”
站在山道台阶下,柳月影微微仰起头,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点头道:“还会带孩子们来的,娘亲往日里要照顾好自己,若缺了什么,便让吴妈妈往鹿鸣山传个话。”
柳林氏笑着点头应道:“好,你别操心我,路上小心些,下回……让贤婿陪你一道来,在观中住两日也好,青云观的日出,很美!”
柳月影笑眯了眼,点头应下。
她们之间,谁也未说抱歉,谁也未言原谅。
血亲之间没有解不开的深仇大恨,往事如烟,总会随风而去。
柳月影领着孩子们一路走到了半山腰,再回眸,依稀能看到,山顶处还立着一道灰蓝色的身影,如每一位盼着儿女归家,又目送孩子远行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