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将至,京城的旨意传来,要薛容准备好参加正旦宴。旨意的最后,意味深长地提到陈秀锦,说可以让她也跟着一同前去。
本来薛容并不打算去的。他不喜欢京城,也不想见皇帝。可这次皇帝的话语十分恳切,提及自己刚得了一场大病,甚是想念薛容,要他务必入宫一见。
薛容问陈秀锦是否想去,陈秀锦迎上他的目光,笑着说,正好去京城见一见世面。
陈秀锦在想甄家和高家的事情。
前日甄衡之事,永嘉公主绝非只是简单路过。此次进京,不知道会面对什么,说不定还会卷入到政治争斗之中。
可她跟在薛容身边,迟早要面对那些人,总不能一直逃避下去。
就是不知道该如何与薛容说清楚。
思忖间,周管家撑着伞推门而入:“王爷、陈姑娘,已经备好了。”
陈秀锦点头应是,挽着薛容的手出门。
说起来,这是两个人第一次逛街同游。
陈秀锦不喜欢大张旗鼓,薛容本来说只他们二人出去就好,可桂芳和周管家怎么都不同意。
詹华说,上次就是因为他疏忽大意,才让张永禄钻了空子,他们万不敢再远离薛容。
最后的结果就是,薛容和陈秀锦两个人在前面行走,詹华带上三无名卫兵乔传打扮,远远地跟在后面。
隆冬腊月,洛阳城内落了雪。路上百姓行色匆匆,街边的摊子很多都准备收起来。
也有些不甘心的小贩,见薛容和陈秀锦这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吆喝着跑到前面推销。
他卖的是些小巧的饰品,甜言蜜语张口就来:“哎哟,两位一看就是了不得的贵人!这位公子,买些首饰送给夫人可好?正映衬这大好雪景!”
薛容被他说得心花怒放,让陈秀锦留在原地,自己上前认真地挑选起来。
陈秀锦见他开心,也就由他去了。
她看别处,想起自己之前打算攒够了钱,也开一家小店绣些绣品。没想到世事难料,竟然和薛容扯到一起,也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开店。
“想什么呢?”
薛容走到她身后,手上多了一件不知从哪里买来了兜帽,顺势披在陈秀锦身上。
今日天冷,陈秀锦出门之前就被丫鬟们套了好几层衣服,现下又多了帽子,当真是整个人都被裹住。
她失笑道:“没什么。”
薛容又将买来的步摇插在陈秀锦鬓上,满意道:“不错。”
陈秀锦左右晃了晃脑袋,忽然道:“停燕,我们先去一个地方吧。”
*
凌家打金铺。
凌铁山正打量着几个弟子打磨刚切好的首饰。
三个弟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自己的比对方强,暗自比量起来。
最后,凌铁山拿出一件相较于其他的显得尤为小巧的银器,问这个是谁打的。几个弟子瞪大眼了眼睛去看,都知道不是自己的,那还能是谁的?
于是三个人不约而同的看向早就打好、在一旁休息的凌小芸,不情不愿地说:“这应该是师姐的。”
自从嵩县回来之后,凌小芸显而易见的成为了打金铺的下一任接班人。
当时因为叛徒出卖,剩下的三个人都不敢太明目张胆的表示反对,但其实心里还是不服气,是以一有机会就要求大家一起比试谁的技艺更好。
四个人打好之后匿名放进盒子里,然后让凌铁山挑选出最好的,到如今,已经比了能有七八次了,每次都是凌小芸的获胜。
凌铁山原还有些担心出丑,现在看到女儿的能力确实非同一般,也越发得意起来,逗弄似的将上上银器挨个给几个弟子看,问他们服不服气。
三个弟子活像霜打了的茄子低垂着头,有气无力地说服气。他们心里暗自加把劲,觉得下一次一定能超过凌小芸。
也有人怀疑是凌铁山偏心,否则怎么每次都不偏不倚地选中凌小芸的作品呢?
凌小芸将三个师弟的表情看在眼里,哼了一声。
这时,门外的铃铛响了一下,有客人进门。凌铁山连忙瞪了他们一眼,将师门内部斗争压下去,随即摆出笑脸欢迎。
而后发现,这两位新来的客人可不一般,身上的料子就不说了,那那腰带剑鞘并肩的簪子等等等等,成色上好,他一眼就瞧出来绝非凡品。
意识到是大主顾,凌铁山脸上的笑容多了几分谄媚讨好,热情地和客人们介绍自己这间铺子的历史和自己在洛阳城的地位。
几个弟子也知道这是一单大生意,老老实实地站在一旁等待吩咐。只有凌小芸盯着那位带着兜帽的女客,有些错愕。
陈秀锦也在看凌小芸,眼睛含笑,微微摇了摇头。
她轻轻咳嗽一声,对凌铁山说:“我和夫君想要一套首饰,金银材料都已经带来了,钱不是问题,但要你们明天就交给我。”
詹华将银锭和一张图纸摆到柜上。
“明天?”
这可让凌铁山犯了难。他现在还能打铁,但速度已经是大不如前,平日里主顾们都会提前打招呼,还能勉强应对。但若思让他一天就打完一套首饰,这如何能完成?
凌铁山为难地说:“这位夫人能否宽限几日?打金都是提前说好,您只给一天时间,也太急了……”
陈秀锦含笑:“行,我知您年纪大,也不为难您。后面的那些是您的弟子吧?你问问他们可不可行,能不能做。”
“可要想好了,若送来晚了耽误时间,或者出了瑕疵让我和夫君没面子,你们这店儿也别想开下去了。”
她这番话的最后显示出威胁的意味。
几个弟子年轻气盛,本还想争取一下,毕竟这是一个表现自己的好机会。但听陈秀锦这么一说,看看她身边面无表情的男子,再看看后面几个凶悍的家丁,又都默默后退几步。
最后,陈秀锦的目光再度与凌小芸重合。
“你要应下吗?”
众人都看向凌小芸。
凌铁山担心自己这女儿不会说话惹怒客人,也怕她盲目硬下给自己带来麻烦,连忙说:“客人,这丫头还未出师,可不敢让她来给您打这种贵重的东西!您还是去其他的店铺问一问吧。”
凌小芸已经看出来陈秀锦在玩什么把戏,惊讶之余,又觉感动。
她的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对着陈秀锦重重的点头说:“这有何难?当然没问题。”
陈秀锦说:“还是姑娘家有魄力。我记住你了,明天这个时候,你亲自送到我府上来。”
薛容全程一言不发,他知道陈秀锦这是在帮她的朋友。因为陈秀锦这一声夫君,他可以耐下心来演这个戏。
此时,薛容冷不丁地开口:“若是出了什么差错,本王拿你试问。”
陈秀锦忙牵住他的手,对凌小芸说:“那你先做着,我们走了。”
直到一行人离开了,凌铁山才反应过来,呆呆地问:“那人刚才自称什么?什么王?
要知道,整个洛阳城内可只有一个人能自称王,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宁王殿下。若非是他,还有谁人敢在洛阳冒充王公贵族?
想到这里,凌铁山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那个人是宁王殿下,他们家店接下这单生意,可真是分外沉重啊!
*
走出凌家打金铺,陈秀锦半是埋怨地问薛容:“不是说好了帮我忙的吗?为什么突然又不高兴了?”
薛容冷哼着说:“你和他们说太多话,冷落了我。”
这般幼稚又明显吃醋的话语,宁王殿下就这么堂而皇之地说了出来。
詹华几人听了都暗暗在心里感叹,不少酸儒都说女子善妒,如今看来,宁王殿下若是女子,妒、悍妇之名肯定已经声名远扬了。
自打甄衡那件事发生后,薛容本就不大的心眼又重新小了回去,如今连女子接近都要生出三分酸气来。
陈秀锦知道自己理亏在先,拿他没办法,也不好再问,便转移话题:“嗯……停燕,我饿了。”
外面的街道冷冷清清,各大饭馆却热闹非凡。
毕竟,这样冷的日子里,大家都想喝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饭馆生意自然红火。
陈秀锦坐下之后环顾来往客人,怀念起陈家父母做的面,特意点了几份,让侍卫们也一起吃。
詹华坐立难安,为难地看向薛容。
薛容摆手,打发他们去隔壁的镯子。侍卫们如蒙大赦,欢天喜地地去了。
这家饭馆中间有个说书人,正高声吆喝着当今天下的新鲜事,断断续续地传入众人耳中。
先是说祁王殿下惩治贪腐有功,当地百姓一片赞颂之声。又有人提到洛阳城的宁王殿下,说书人便压低声音:“要我说,足以见得宁王殿下不如祁王殿下。”
陈秀锦心念一动。祁王惩治贪腐之事,就连他们也是才知道不久,竟然在民间传开了。想来,祁王一党也知道要在民间积蓄好名声。
“哎,那是以前。今年不是有位陈姑娘进了宁王府?自那之后,宁王殿下可是改变不少。上个月香馆出事,就是陈姑娘救的人。由此等贤内助,我看宁王殿下错不了。”
“那又如何?这位宁王殿下只知吃喝玩乐,朝政是一窍不通,当个闲散王爷也就罢了,如何能……”
也不知是谁,可能是喝多了酒,也可能是借机发牢骚,竟然开始置喙起薛容来,说了些难听话。他一旁的人连忙劝阻,低声提醒:“你不要命了?敢讨论这种事情!”
人群吵讨论的声音停了片刻,似乎是怕自己刚才的话被别人听去,但很快又接着议论起来。
这次,他们的声音小了些,内容却更大胆了,都是些讨论祁王、宁王二人优劣的话语。
虽说这洛阳是宁王的地盘,但每个百姓心中都有一把尺子,计量着哪个皇子登基会对自己的生活更好一些。
说到最后,大多数人都认为祁王有身份有能力,相较于荒唐地靖王,更得百姓们的支持。
詹华几人吃得心不在焉,耳朵竖起来将百姓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听得进去,深感如坐针毡。
这些话,宁王殿下平日里肯定是听不到的。詹华心向薛容,心里烦躁,拼命忍着才没有起身喝止他们,便想着劝薛容快点离开。
可当他转身一看,身后哪里还有薛容和陈秀锦的踪影?
隔壁桌子空空如也。
詹华噌地一下站起来,其余的几个侍卫也吓得够呛,慌慌张张四处寻找,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直到找来饭馆的掌柜,对方才传话说,那两位客人要我转告各位,他们有事要单独逛一逛,你们不用担心。
詹华没想到薛容会甩开他们,陈姑娘竟然也跟着一起胡闹!
这是能说不管就不管的事情吗?身为薛容的贴身护卫,他必须得保证薛容的安全。
于是几个人在城内到处打探,找了半个时辰,发现薛容和陈秀锦竟然已经出城了。
詹华一个头两个大,赶紧回府带上人手出城寻找。
本来薛容并不打算去的。他不喜欢京城,也不想见皇帝。可这次皇帝的话语十分恳切,提及自己刚得了一场大病,甚是想念薛容,要他务必入宫一见。
薛容问陈秀锦是否想去,陈秀锦迎上他的目光,笑着说,正好去京城见一见世面。
陈秀锦在想甄家和高家的事情。
前日甄衡之事,永嘉公主绝非只是简单路过。此次进京,不知道会面对什么,说不定还会卷入到政治争斗之中。
可她跟在薛容身边,迟早要面对那些人,总不能一直逃避下去。
就是不知道该如何与薛容说清楚。
思忖间,周管家撑着伞推门而入:“王爷、陈姑娘,已经备好了。”
陈秀锦点头应是,挽着薛容的手出门。
说起来,这是两个人第一次逛街同游。
陈秀锦不喜欢大张旗鼓,薛容本来说只他们二人出去就好,可桂芳和周管家怎么都不同意。
詹华说,上次就是因为他疏忽大意,才让张永禄钻了空子,他们万不敢再远离薛容。
最后的结果就是,薛容和陈秀锦两个人在前面行走,詹华带上三无名卫兵乔传打扮,远远地跟在后面。
隆冬腊月,洛阳城内落了雪。路上百姓行色匆匆,街边的摊子很多都准备收起来。
也有些不甘心的小贩,见薛容和陈秀锦这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吆喝着跑到前面推销。
他卖的是些小巧的饰品,甜言蜜语张口就来:“哎哟,两位一看就是了不得的贵人!这位公子,买些首饰送给夫人可好?正映衬这大好雪景!”
薛容被他说得心花怒放,让陈秀锦留在原地,自己上前认真地挑选起来。
陈秀锦见他开心,也就由他去了。
她看别处,想起自己之前打算攒够了钱,也开一家小店绣些绣品。没想到世事难料,竟然和薛容扯到一起,也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开店。
“想什么呢?”
薛容走到她身后,手上多了一件不知从哪里买来了兜帽,顺势披在陈秀锦身上。
今日天冷,陈秀锦出门之前就被丫鬟们套了好几层衣服,现下又多了帽子,当真是整个人都被裹住。
她失笑道:“没什么。”
薛容又将买来的步摇插在陈秀锦鬓上,满意道:“不错。”
陈秀锦左右晃了晃脑袋,忽然道:“停燕,我们先去一个地方吧。”
*
凌家打金铺。
凌铁山正打量着几个弟子打磨刚切好的首饰。
三个弟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自己的比对方强,暗自比量起来。
最后,凌铁山拿出一件相较于其他的显得尤为小巧的银器,问这个是谁打的。几个弟子瞪大眼了眼睛去看,都知道不是自己的,那还能是谁的?
于是三个人不约而同的看向早就打好、在一旁休息的凌小芸,不情不愿地说:“这应该是师姐的。”
自从嵩县回来之后,凌小芸显而易见的成为了打金铺的下一任接班人。
当时因为叛徒出卖,剩下的三个人都不敢太明目张胆的表示反对,但其实心里还是不服气,是以一有机会就要求大家一起比试谁的技艺更好。
四个人打好之后匿名放进盒子里,然后让凌铁山挑选出最好的,到如今,已经比了能有七八次了,每次都是凌小芸的获胜。
凌铁山原还有些担心出丑,现在看到女儿的能力确实非同一般,也越发得意起来,逗弄似的将上上银器挨个给几个弟子看,问他们服不服气。
三个弟子活像霜打了的茄子低垂着头,有气无力地说服气。他们心里暗自加把劲,觉得下一次一定能超过凌小芸。
也有人怀疑是凌铁山偏心,否则怎么每次都不偏不倚地选中凌小芸的作品呢?
凌小芸将三个师弟的表情看在眼里,哼了一声。
这时,门外的铃铛响了一下,有客人进门。凌铁山连忙瞪了他们一眼,将师门内部斗争压下去,随即摆出笑脸欢迎。
而后发现,这两位新来的客人可不一般,身上的料子就不说了,那那腰带剑鞘并肩的簪子等等等等,成色上好,他一眼就瞧出来绝非凡品。
意识到是大主顾,凌铁山脸上的笑容多了几分谄媚讨好,热情地和客人们介绍自己这间铺子的历史和自己在洛阳城的地位。
几个弟子也知道这是一单大生意,老老实实地站在一旁等待吩咐。只有凌小芸盯着那位带着兜帽的女客,有些错愕。
陈秀锦也在看凌小芸,眼睛含笑,微微摇了摇头。
她轻轻咳嗽一声,对凌铁山说:“我和夫君想要一套首饰,金银材料都已经带来了,钱不是问题,但要你们明天就交给我。”
詹华将银锭和一张图纸摆到柜上。
“明天?”
这可让凌铁山犯了难。他现在还能打铁,但速度已经是大不如前,平日里主顾们都会提前打招呼,还能勉强应对。但若思让他一天就打完一套首饰,这如何能完成?
凌铁山为难地说:“这位夫人能否宽限几日?打金都是提前说好,您只给一天时间,也太急了……”
陈秀锦含笑:“行,我知您年纪大,也不为难您。后面的那些是您的弟子吧?你问问他们可不可行,能不能做。”
“可要想好了,若送来晚了耽误时间,或者出了瑕疵让我和夫君没面子,你们这店儿也别想开下去了。”
她这番话的最后显示出威胁的意味。
几个弟子年轻气盛,本还想争取一下,毕竟这是一个表现自己的好机会。但听陈秀锦这么一说,看看她身边面无表情的男子,再看看后面几个凶悍的家丁,又都默默后退几步。
最后,陈秀锦的目光再度与凌小芸重合。
“你要应下吗?”
众人都看向凌小芸。
凌铁山担心自己这女儿不会说话惹怒客人,也怕她盲目硬下给自己带来麻烦,连忙说:“客人,这丫头还未出师,可不敢让她来给您打这种贵重的东西!您还是去其他的店铺问一问吧。”
凌小芸已经看出来陈秀锦在玩什么把戏,惊讶之余,又觉感动。
她的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对着陈秀锦重重的点头说:“这有何难?当然没问题。”
陈秀锦说:“还是姑娘家有魄力。我记住你了,明天这个时候,你亲自送到我府上来。”
薛容全程一言不发,他知道陈秀锦这是在帮她的朋友。因为陈秀锦这一声夫君,他可以耐下心来演这个戏。
此时,薛容冷不丁地开口:“若是出了什么差错,本王拿你试问。”
陈秀锦忙牵住他的手,对凌小芸说:“那你先做着,我们走了。”
直到一行人离开了,凌铁山才反应过来,呆呆地问:“那人刚才自称什么?什么王?
要知道,整个洛阳城内可只有一个人能自称王,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宁王殿下。若非是他,还有谁人敢在洛阳冒充王公贵族?
想到这里,凌铁山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那个人是宁王殿下,他们家店接下这单生意,可真是分外沉重啊!
*
走出凌家打金铺,陈秀锦半是埋怨地问薛容:“不是说好了帮我忙的吗?为什么突然又不高兴了?”
薛容冷哼着说:“你和他们说太多话,冷落了我。”
这般幼稚又明显吃醋的话语,宁王殿下就这么堂而皇之地说了出来。
詹华几人听了都暗暗在心里感叹,不少酸儒都说女子善妒,如今看来,宁王殿下若是女子,妒、悍妇之名肯定已经声名远扬了。
自打甄衡那件事发生后,薛容本就不大的心眼又重新小了回去,如今连女子接近都要生出三分酸气来。
陈秀锦知道自己理亏在先,拿他没办法,也不好再问,便转移话题:“嗯……停燕,我饿了。”
外面的街道冷冷清清,各大饭馆却热闹非凡。
毕竟,这样冷的日子里,大家都想喝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饭馆生意自然红火。
陈秀锦坐下之后环顾来往客人,怀念起陈家父母做的面,特意点了几份,让侍卫们也一起吃。
詹华坐立难安,为难地看向薛容。
薛容摆手,打发他们去隔壁的镯子。侍卫们如蒙大赦,欢天喜地地去了。
这家饭馆中间有个说书人,正高声吆喝着当今天下的新鲜事,断断续续地传入众人耳中。
先是说祁王殿下惩治贪腐有功,当地百姓一片赞颂之声。又有人提到洛阳城的宁王殿下,说书人便压低声音:“要我说,足以见得宁王殿下不如祁王殿下。”
陈秀锦心念一动。祁王惩治贪腐之事,就连他们也是才知道不久,竟然在民间传开了。想来,祁王一党也知道要在民间积蓄好名声。
“哎,那是以前。今年不是有位陈姑娘进了宁王府?自那之后,宁王殿下可是改变不少。上个月香馆出事,就是陈姑娘救的人。由此等贤内助,我看宁王殿下错不了。”
“那又如何?这位宁王殿下只知吃喝玩乐,朝政是一窍不通,当个闲散王爷也就罢了,如何能……”
也不知是谁,可能是喝多了酒,也可能是借机发牢骚,竟然开始置喙起薛容来,说了些难听话。他一旁的人连忙劝阻,低声提醒:“你不要命了?敢讨论这种事情!”
人群吵讨论的声音停了片刻,似乎是怕自己刚才的话被别人听去,但很快又接着议论起来。
这次,他们的声音小了些,内容却更大胆了,都是些讨论祁王、宁王二人优劣的话语。
虽说这洛阳是宁王的地盘,但每个百姓心中都有一把尺子,计量着哪个皇子登基会对自己的生活更好一些。
说到最后,大多数人都认为祁王有身份有能力,相较于荒唐地靖王,更得百姓们的支持。
詹华几人吃得心不在焉,耳朵竖起来将百姓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听得进去,深感如坐针毡。
这些话,宁王殿下平日里肯定是听不到的。詹华心向薛容,心里烦躁,拼命忍着才没有起身喝止他们,便想着劝薛容快点离开。
可当他转身一看,身后哪里还有薛容和陈秀锦的踪影?
隔壁桌子空空如也。
詹华噌地一下站起来,其余的几个侍卫也吓得够呛,慌慌张张四处寻找,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直到找来饭馆的掌柜,对方才传话说,那两位客人要我转告各位,他们有事要单独逛一逛,你们不用担心。
詹华没想到薛容会甩开他们,陈姑娘竟然也跟着一起胡闹!
这是能说不管就不管的事情吗?身为薛容的贴身护卫,他必须得保证薛容的安全。
于是几个人在城内到处打探,找了半个时辰,发现薛容和陈秀锦竟然已经出城了。
詹华一个头两个大,赶紧回府带上人手出城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