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传旨的太监,薛容神色凝重,即刻吩咐人去通知洛阳的地方官员,准备进京事宜。
还未等陈秀锦开口,薛容便已转过身来,语气沉稳:“秀锦,你这次不用去,留在洛阳就好。”
饶是他神情无异,陈秀锦却并不放心,眉间蹙起,眼中满是担忧。她上前一步,轻声道:“我想与你一同进京。”
但薛容态度坚决,只淡淡丢下一句:“不必。”
说罢便不再看她,径直离开。
詹华见状,虽不明所以,却也不敢多问,只匆匆向陈秀锦行了一礼,便紧随薛容而去。
陈秀锦站在原地,心中隐隐不安。
她分明瞧见那太监在宣读完圣旨后,悄悄递给了薛容一张纸条。
那纸条上究竟写了什么?
*
夜深人静,陈秀锦本打算等薛容回房后再与他细细商议,却不料这一夜,薛容并未回到春和居。
周管家前来传话:“宁王殿下说有事要忙,今夜就近宿在别院,还请陈姑娘不必挂心。”
陈秀锦心中一沉,叫住欲离去的管家,语气少见地严厉:“殿下近来究竟在瞒我什么?你如实告诉我。”
周管家见她神色凛然,他见识过陈秀锦的性子,也没隐瞒,语重心长地说:“京城局势复杂,殿下嘱咐我不必打扰您,也是为您着想,不愿您再牵扯进什么事情。”
“前次武家谋反之事,我虽未亲历,却也知其中凶险。姑娘,您且安心,待殿下归来,自会与您解释。”
陈秀锦管家的态度不似作伪,心中虽仍有疑虑,却也没再逼迫,只淡淡道:“如此说来,停燕是铁了心不让我随行了?”
周管家点头,语气诚恳:“姑娘放心,此次老奴会随殿下进京,定会尽心照料,绝不让殿下有半分闪失。”
话说到这个地步,陈秀锦也知道无法强求,不再多言,只挥了挥手:“好,我知道了。你告诉停燕,留在洛阳便是。”
“多谢陈姑娘体谅。”
待周管家离去,陈秀锦独自坐在床榻上,心中那股不安却愈发浓烈。
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总觉得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却又说不清道不明。
翌日清晨,陈秀锦才从床上起身,就听到夏蝉在门外禀报:“姑娘,京城来信了。”
陈秀锦一怔,随即想起什么,忙道:“快拿来。”
正是位于京城的沈世真寄来的信。
沈世贞的女婿蒋仁和原是京官,数月前外派到地方,奉命巡查西南,却不幸遭遇土司叛乱,生死未卜。
直到一个月前,宁远伯张宏终于平定叛乱,调查当地官员行踪,才得知蒋仁和已然为叛军所杀,尸骨无存。
蒋仁和科举入仕、出身平平,此番意外身亡,蒋家因其身后事闹得不可开交,这才急于回京为女儿奔走。
按规定,蒋仁和是四品文官,不够资格请恤,蒋家的请求也被朝廷驳回。沈世真便让柳纨以未亡人的身份亲自上疏,强调其丈夫是在平定地方生事的过程中不幸殉国,死于任上。
最终,朝廷下发了柳纨的请求,特赐祭葬,并荫其子入国子监读书,总算保住了母子二人的地位与家产。
读到此处,陈秀锦稍稍松了口气。
在信的末尾,沈世真语重心长地提醒:“名分一事,至关重要。若你与宁王殿下情意已定,当尽早完婚,以免夜长梦多。”
此外,沈世真还透露,皇帝近来已不再上朝,宫中传言其大限将至,恐不过一月之数。一旦皇帝驾崩,新帝登基、诸事繁杂,陈秀锦与薛容的婚事恐将遥遥无期。
陈秀锦放下信,沉思良久,终是下定决心。她唤来夏蝉,吩咐道:“陪我去书房,我要见殿下。”
然而,当陈秀锦行至书房院外,却被詹华拦下。
詹华满脸为难,低声道:“陈姑娘,殿下吩咐谁也不见,您……莫要为难属下。”
陈秀锦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冷声道:“他就这般不愿见我?连一句解释都不肯给?”
詹华低头不语。陈秀锦抓紧袖子,转身离去。
夏蝉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后,轻声劝慰:“姑娘莫急,方才我见有官员前来拜见,殿下或许真有要事处理,并非有意冷落您。”
“是这样吗?”陈秀锦面露疲惫之色,“我倒是觉得,他是故意找理由搪塞我。”
夏蝉小声道:“我听闻近来皇帝不豫,殿下虽做事荒唐了些,对陛下还是十分有感情的,或许殿下也在担心陛下,才如此……”
“或许吧。”
陈秀锦不再想谈这个话题,抬起头,发觉自己已不知不觉走到了花园。
她见不到薛容,知道对方是在有心躲着自己,索性不再白费力气,趁着春色到花园内散一散心情。
早春时节,花园内一片青绿,玉兰花开得正盛。
陈秀锦驻足树下,仰头望着那洁白如玉的花朵,心中渐渐平静下来。
她想起了许多往事——幼时,甄氏曾抱着陈秀锦游走于玉兰花从。到了陈家后,小小的她照着手帕上的花朵,寻到一株玉兰树,那棵树从别人家的院内探出头,似乎在和她打招呼。再后来,正是罗敷院中的玉兰树,才让她在那种孤立无援的地方寻得一点安心。
而如今,宁王府中也有这样一株玉兰。
陈秀锦又想到了薛容,轻轻抚摸着树干,心中感慨万千。
他们的相遇始于两年前的春天,恰如此时此刻。
她想,一路经历了那么多事情,怎能在此刻退缩?明明在嵩县之时就已经做好了决定,怎么如今只遇到一点挫折,就踌躇不前呢?
回去的路上,桂芳不知等候了多久。
她神色复杂,欲言又止。
陈秀锦道:“姑姑有话不妨直说。”
桂芳道:“陈姑娘,听我一句劝,宁王府是非之地,不宜久留。您还是……趁早离去吧。”
陈秀锦眉头一皱,问道:“这是殿下的意思?”
桂芳摇头苦笑:“不,殿下只希望您暂且留在府中。是我自作主张,劝您离开。”
她顿了顿,语气沉重,“皇帝病重,太子就在京城,何必千里迢迢召殿下前去?殿下此番进京,恐凶多吉少。”
“我陪伴殿下这么多年,早已将他视如己出,生死皆可相随。但您不同,您还有大好年华,何必卷入这场纷争?”
陈秀锦听完,心中已明了七八分。
她平静地说:“多谢姑姑坦言相告,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但我既已决定与停燕共进退,便不会轻易退缩。我要听他亲口对我说,而不是被旁人安排。”
随后,陈秀锦径直去了薛容所在的露重馆。
薛容正独自坐在那盆逢春枯木前,轻轻抚摸枝叶,分外珍惜,好似在告别。
一道鹅黄色的身影掠过眼角,停留在枯木旁,感慨道:“原来你在这里。”
像是对花说,又像是在对面前的人说。
薛容闻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恢复平静:“你怎么来了?”
陈秀锦直视他的眼睛,语气温柔却坚定:“你有意想让我离开。我便来找你,听你亲口对我说。”
薛容看了一眼远处的桂芳,而后道:“我并没有对她说过。”
陈秀锦轻声问:“那么停燕,你是那样想的吗?你想让我离开吗?”
薛容沉默片刻,终是摇头:“不,我不想你走。秀锦,我想你一直陪着我,这个念头从未变过。”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沙哑:“可我是个疯子,我的病从未痊愈。那日刑部官员带我走时,我说要你陪葬,并非气话,而是真心。我太孤独了,总想抓住什么,偏偏你出现了。我曾想过带你一起死。”
“可我也知道,你是活生生的人,怎能随我坠入深渊?在我得知你欺骗我时候,我好像找到了杀掉你的理由……是姑姑劝住了我。秀锦,我不想伤害你,所以我放你走。”
薛容握紧拳头,艰难地说:“在叶家的时候,你便想要自由,既然已经得到了,为什么还要回来找我?和我在一起有什么好的,我这种人只会给你带来麻烦……。
陈秀锦闻言,笑着摇头:“停燕,我向往的生活一向遵从我的内心,心在何处,我便在何处。我喜欢你,愿意与你共度此生。你为何不肯信我?”
薛容的神情有些动容,眼睛渐渐泛红:“你大约是产生了错觉。我是疯子,并非良人,心胸狭隘、喜怒无常,从来对你不好,你怎么能喜欢我?你不该喜欢我……因为我……”
陈秀锦笑了一下:“谁说不是呢,这么难相处的人我都喜欢上了,怕是真要变怪人了。”
薛容几乎退无可退,他闭上眼睛,说:“秀锦,你走吧,算我负了你。我不想让你想文赞一样……”
陈秀锦看着这样的薛容,睫毛一颤,语气却难掩悲伤。
她上前一步,轻轻握住薛容的手,声音略微提高:“停燕,你究竟在害怕什么?是什么在阻碍我们?是……皇帝吗?”
提到皇帝,薛容的神情骤然一变,眼中的痛苦与挣扎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般的平静。
他终于看着陈秀锦,明明眼角还有泪光,语气却是出奇的冷。
薛容说:“那我就告诉你理由。秀锦,我是不祥之人,你与我在一起,注定没有未来。”
还未等陈秀锦开口,薛容便已转过身来,语气沉稳:“秀锦,你这次不用去,留在洛阳就好。”
饶是他神情无异,陈秀锦却并不放心,眉间蹙起,眼中满是担忧。她上前一步,轻声道:“我想与你一同进京。”
但薛容态度坚决,只淡淡丢下一句:“不必。”
说罢便不再看她,径直离开。
詹华见状,虽不明所以,却也不敢多问,只匆匆向陈秀锦行了一礼,便紧随薛容而去。
陈秀锦站在原地,心中隐隐不安。
她分明瞧见那太监在宣读完圣旨后,悄悄递给了薛容一张纸条。
那纸条上究竟写了什么?
*
夜深人静,陈秀锦本打算等薛容回房后再与他细细商议,却不料这一夜,薛容并未回到春和居。
周管家前来传话:“宁王殿下说有事要忙,今夜就近宿在别院,还请陈姑娘不必挂心。”
陈秀锦心中一沉,叫住欲离去的管家,语气少见地严厉:“殿下近来究竟在瞒我什么?你如实告诉我。”
周管家见她神色凛然,他见识过陈秀锦的性子,也没隐瞒,语重心长地说:“京城局势复杂,殿下嘱咐我不必打扰您,也是为您着想,不愿您再牵扯进什么事情。”
“前次武家谋反之事,我虽未亲历,却也知其中凶险。姑娘,您且安心,待殿下归来,自会与您解释。”
陈秀锦管家的态度不似作伪,心中虽仍有疑虑,却也没再逼迫,只淡淡道:“如此说来,停燕是铁了心不让我随行了?”
周管家点头,语气诚恳:“姑娘放心,此次老奴会随殿下进京,定会尽心照料,绝不让殿下有半分闪失。”
话说到这个地步,陈秀锦也知道无法强求,不再多言,只挥了挥手:“好,我知道了。你告诉停燕,留在洛阳便是。”
“多谢陈姑娘体谅。”
待周管家离去,陈秀锦独自坐在床榻上,心中那股不安却愈发浓烈。
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总觉得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却又说不清道不明。
翌日清晨,陈秀锦才从床上起身,就听到夏蝉在门外禀报:“姑娘,京城来信了。”
陈秀锦一怔,随即想起什么,忙道:“快拿来。”
正是位于京城的沈世真寄来的信。
沈世贞的女婿蒋仁和原是京官,数月前外派到地方,奉命巡查西南,却不幸遭遇土司叛乱,生死未卜。
直到一个月前,宁远伯张宏终于平定叛乱,调查当地官员行踪,才得知蒋仁和已然为叛军所杀,尸骨无存。
蒋仁和科举入仕、出身平平,此番意外身亡,蒋家因其身后事闹得不可开交,这才急于回京为女儿奔走。
按规定,蒋仁和是四品文官,不够资格请恤,蒋家的请求也被朝廷驳回。沈世真便让柳纨以未亡人的身份亲自上疏,强调其丈夫是在平定地方生事的过程中不幸殉国,死于任上。
最终,朝廷下发了柳纨的请求,特赐祭葬,并荫其子入国子监读书,总算保住了母子二人的地位与家产。
读到此处,陈秀锦稍稍松了口气。
在信的末尾,沈世真语重心长地提醒:“名分一事,至关重要。若你与宁王殿下情意已定,当尽早完婚,以免夜长梦多。”
此外,沈世真还透露,皇帝近来已不再上朝,宫中传言其大限将至,恐不过一月之数。一旦皇帝驾崩,新帝登基、诸事繁杂,陈秀锦与薛容的婚事恐将遥遥无期。
陈秀锦放下信,沉思良久,终是下定决心。她唤来夏蝉,吩咐道:“陪我去书房,我要见殿下。”
然而,当陈秀锦行至书房院外,却被詹华拦下。
詹华满脸为难,低声道:“陈姑娘,殿下吩咐谁也不见,您……莫要为难属下。”
陈秀锦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冷声道:“他就这般不愿见我?连一句解释都不肯给?”
詹华低头不语。陈秀锦抓紧袖子,转身离去。
夏蝉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后,轻声劝慰:“姑娘莫急,方才我见有官员前来拜见,殿下或许真有要事处理,并非有意冷落您。”
“是这样吗?”陈秀锦面露疲惫之色,“我倒是觉得,他是故意找理由搪塞我。”
夏蝉小声道:“我听闻近来皇帝不豫,殿下虽做事荒唐了些,对陛下还是十分有感情的,或许殿下也在担心陛下,才如此……”
“或许吧。”
陈秀锦不再想谈这个话题,抬起头,发觉自己已不知不觉走到了花园。
她见不到薛容,知道对方是在有心躲着自己,索性不再白费力气,趁着春色到花园内散一散心情。
早春时节,花园内一片青绿,玉兰花开得正盛。
陈秀锦驻足树下,仰头望着那洁白如玉的花朵,心中渐渐平静下来。
她想起了许多往事——幼时,甄氏曾抱着陈秀锦游走于玉兰花从。到了陈家后,小小的她照着手帕上的花朵,寻到一株玉兰树,那棵树从别人家的院内探出头,似乎在和她打招呼。再后来,正是罗敷院中的玉兰树,才让她在那种孤立无援的地方寻得一点安心。
而如今,宁王府中也有这样一株玉兰。
陈秀锦又想到了薛容,轻轻抚摸着树干,心中感慨万千。
他们的相遇始于两年前的春天,恰如此时此刻。
她想,一路经历了那么多事情,怎能在此刻退缩?明明在嵩县之时就已经做好了决定,怎么如今只遇到一点挫折,就踌躇不前呢?
回去的路上,桂芳不知等候了多久。
她神色复杂,欲言又止。
陈秀锦道:“姑姑有话不妨直说。”
桂芳道:“陈姑娘,听我一句劝,宁王府是非之地,不宜久留。您还是……趁早离去吧。”
陈秀锦眉头一皱,问道:“这是殿下的意思?”
桂芳摇头苦笑:“不,殿下只希望您暂且留在府中。是我自作主张,劝您离开。”
她顿了顿,语气沉重,“皇帝病重,太子就在京城,何必千里迢迢召殿下前去?殿下此番进京,恐凶多吉少。”
“我陪伴殿下这么多年,早已将他视如己出,生死皆可相随。但您不同,您还有大好年华,何必卷入这场纷争?”
陈秀锦听完,心中已明了七八分。
她平静地说:“多谢姑姑坦言相告,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但我既已决定与停燕共进退,便不会轻易退缩。我要听他亲口对我说,而不是被旁人安排。”
随后,陈秀锦径直去了薛容所在的露重馆。
薛容正独自坐在那盆逢春枯木前,轻轻抚摸枝叶,分外珍惜,好似在告别。
一道鹅黄色的身影掠过眼角,停留在枯木旁,感慨道:“原来你在这里。”
像是对花说,又像是在对面前的人说。
薛容闻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恢复平静:“你怎么来了?”
陈秀锦直视他的眼睛,语气温柔却坚定:“你有意想让我离开。我便来找你,听你亲口对我说。”
薛容看了一眼远处的桂芳,而后道:“我并没有对她说过。”
陈秀锦轻声问:“那么停燕,你是那样想的吗?你想让我离开吗?”
薛容沉默片刻,终是摇头:“不,我不想你走。秀锦,我想你一直陪着我,这个念头从未变过。”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沙哑:“可我是个疯子,我的病从未痊愈。那日刑部官员带我走时,我说要你陪葬,并非气话,而是真心。我太孤独了,总想抓住什么,偏偏你出现了。我曾想过带你一起死。”
“可我也知道,你是活生生的人,怎能随我坠入深渊?在我得知你欺骗我时候,我好像找到了杀掉你的理由……是姑姑劝住了我。秀锦,我不想伤害你,所以我放你走。”
薛容握紧拳头,艰难地说:“在叶家的时候,你便想要自由,既然已经得到了,为什么还要回来找我?和我在一起有什么好的,我这种人只会给你带来麻烦……。
陈秀锦闻言,笑着摇头:“停燕,我向往的生活一向遵从我的内心,心在何处,我便在何处。我喜欢你,愿意与你共度此生。你为何不肯信我?”
薛容的神情有些动容,眼睛渐渐泛红:“你大约是产生了错觉。我是疯子,并非良人,心胸狭隘、喜怒无常,从来对你不好,你怎么能喜欢我?你不该喜欢我……因为我……”
陈秀锦笑了一下:“谁说不是呢,这么难相处的人我都喜欢上了,怕是真要变怪人了。”
薛容几乎退无可退,他闭上眼睛,说:“秀锦,你走吧,算我负了你。我不想让你想文赞一样……”
陈秀锦看着这样的薛容,睫毛一颤,语气却难掩悲伤。
她上前一步,轻轻握住薛容的手,声音略微提高:“停燕,你究竟在害怕什么?是什么在阻碍我们?是……皇帝吗?”
提到皇帝,薛容的神情骤然一变,眼中的痛苦与挣扎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般的平静。
他终于看着陈秀锦,明明眼角还有泪光,语气却是出奇的冷。
薛容说:“那我就告诉你理由。秀锦,我是不祥之人,你与我在一起,注定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