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最近的科考搞的京城人心浮动,殿试也已经提上了日程,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和朝廷的肱骨大臣,他们还是要稳住心神处理国家大事的。
好在除了林州的旱灾,最近朝堂之上并无大事。
而且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取证,林州的那些贪污的官员该下狱该押解入京的也都有了结果。
皇帝周平之处理完林州的事,又道:“眼看着春耕要开始了,林州现在旱情依旧未有转圜的迹象,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派人去林州各县处理百姓们的生计问题,诸位爱卿可有推荐人选?”
只是周平之问过之后,整个朝堂却是一片安静,毕竟现在的林州是一个烂摊子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谁也不想去接手一个烂摊子,也很正常。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朝堂之上浸淫多年的这帮老狐狸自然也精明的很,这个时候举荐人不是在得罪人吗?
周平之看着往日管天管地的爹们今天集体噤了声,心里不恼火那是假的。
这帮人走了平时一个比一个能说,一到个人利益面前就个个成了哑巴:“既然你们没有人推荐,那就由朕点了。”
周平之说完看了看站在最前面的高丞相和韩太师,随后目光看向他们身后低着头的百官。
接着周平之点了两个人的名字,这两个人分别是通政使司副使李尚和大理寺少卿孙尧。
别看这两个人同为四品官员,却是各有其主,周平之对朝堂之上势力的盘根错节自然是心里有数,也因此不想得罪丞相和太师任何一方。
但是今天实在是有些忍无可忍了:“孙尧任林州州牧,李尚任林州太守,诸位爱卿觉得这样的安排如何?”
高望韩熙自然是也是没料到,不过是自己一时不曾出口就被皇帝轻易折去了一臂,要知道,这两地方,他们是好不容易塞人进去的。
可是事已至此,他们显然也不可能反驳皇帝的认命了。
周平之见高韩二人脸色几经转变,正思索着怎么说话便抢先一步问向了被点名的李尚和孙尧:“怎么?两位爱卿似乎对朕的安排有些不太满意?”
李尚和孙尧听罢立马吓的跪了下来:“陛下圣明,微臣谢主隆恩!”
他们两个人被点名后迟迟没有出列,其实是想看高丞相和韩太师会说什么?结果他们二人还没开口,皇帝的责问就先下来了。
周平之逼的那两人认下了任务这才又道:“这次林州旱情闹的甚大,空出来的职位也不少,朕看这大殿之中好似还有几位能臣可以为朕排忧解难。”
这次周平之话音一轮,高望就出列道:“陛下,臣有一言,如今殿试在即,不如等殿试之后,从那些看中的进士之中选人,这样也有利于锻炼这些人的能力,为我安国挑选更多的栋梁之材。”
一旁的韩熙也立马接话道:“丞相大人所言极是,林州之事于那些新晋进士而言,确实是一个好的历练机会。”
朝堂之上的两大首脑都达成了一致的想法,其余官员又有什么干反驳的,且这个主意也并不坏,故而最后大殿之上所有的人都躬身喊道:“臣附议!”
周平之听着满殿一句响亮的臣附议后不禁冷哼了一声,一个个倒是挺会给自己解围的。
不过今日也到此为止了,再逼的紧了怕那两位活爹要狗急跳墙了:“诸位爱卿所言有理,既然如此,林州的其他官员调动就在殿试之后再做安排。”
“不过林州的公事也不能耽误,李爱卿和孙爱卿还是先行一步较好,不知道一个月的时间可够?”
虽然周平之是笑着的,但是李尚和孙尧怎么敢说不够,自然是一边连连称是一边抹汗。
等到散朝之后,众位大臣恭送了皇帝,高望才抬起头看向了大殿后方,眼中的神色一时让人有些难以分辨。
倒是韩熙难得凑到了高望身边,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咱们这位帝王,别看年纪尚轻,心思可不简单啊!”
今日的敲打虽说没有彻底撬动他们的根基,但是多少是损伤了一些元气。
高望冷冷看了一眼韩熙:“这还要多谢韩太师教导有方啊!”
说完人头也不回的走了。
韩熙看着高望远去的背影,暗骂一句老匹夫后,便也带着几个心腹幕僚走了。
而散了的官员们也是三三两两的结伴而行,户部侍郎李峰想着刚和陈奚共事过,又有之前的喝酒情谊,便觉得应该是熟络的。
故而李峰偷偷摸摸凑到陈奚身边闲聊了起来:“陈兄,听说你的前岳家要和你的前妻断绝关系?”
朝前而行的陈奚脚步微顿,最后只道:“李兄既然是在户部任职,想必这些事情知道的比我清楚吧!”
李峰被他这么一说,多少觉得有些尴尬,毕竟他一个大男人去说嘴别人的家事,多少有些不合适:“我只是想问问陈兄对你那位前妻可有别的打算?”
毕竟那姜富真的带着户籍去过户部了,只是他当时觉得和子女断绝关系这种事太大,而且以后对姜越离的名声也不太好,便让他回去再仔细想想。
当然,他这完全是看在了陈奚的面子上,要是普通人这么闹,他一个印章下去,世界清净。
只是不知道,这消息为什么在京城之中越传越广了,大有让所有人都知道的架势。
陈奚闻言眸子微眯了一下,随后才一边走一边低喃了一句:“人只有撞的疼了才会回头,但是前提是她真的撞到了墙。”
李峰听的心里咯噔,看来姜富和姜越离这事,他得同意了。
只是两个人在前面说的热闹,却没有发现走在他们身后的安国公沈鹰。
其实最近姜家的事他也有时刻关注,尤其是姜家父女要断绝关系这件事,从留言一开始出来,他就与自家夫人王然说过。
当时他与夫人一致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是一切都要看姜越离那孩子怎么想。
是沉沦泥潭还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全在她的一念之间。
只是这陈奚,说出这样的话,着实不是个男人。
而回到御书房的周平之心气也是十分不顺,不过作为一个年近三十的皇帝,这么多年下来,他有自己的调节方法。
很快的周平之恢复了冷静,开始审批新的奏折。
虽然朝堂之中势力盘根错节,但好在除此之外无需太多担心,至少每日经由丞相和太师共同筛选过的奏折是如此。
整天不是问好就是册封哪家孩子为世子,要不就是拨款和人事调动。
其实周平之何尝不知道身在庙堂之上容易被遮蔽双眼,就像这林州之祸。
如果不是安国公直接把奏折递到他手里,他怕是要在不知不觉中,像前朝那般,做一个稀里糊涂的亡国之君了。
可是作为一国之君,他也没有办法,尤其是如今他还尚未有合适的继承人。
这倒不是说他没有儿子,只是他如今的儿子最大不过十岁,出生上也不太好,而且一个个也不甚精明,他自己又正值壮年,便没有立储君之心。
审批了几份奏折后,周平之不出意外的又看到了一份给自家孩子请封世子之位的奏折。
安国规定,公侯之家的孩子年满十五岁就可以请封世子,当然也有些恭候会破例请封,但是更多人会选在十五岁之后。
毕竟未来的继承人关乎着将来家族的兴衰,用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和保护一个继承人,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
周平之朱笔一画,写了个准字后,便略有颓然的将奏折扔在了桌子上。
一旁伺候的太监文正是从小跟着他的,皇帝今日心情不佳,实在是明显:“陛下,若是太累,不如您放下手里的活去御花园走走?现在春意正浓,有几种花已经开了,正是赏花的好时节。”
周平之闭眼往后一靠:“四个异姓王之中已经有三个请封了世子了,朕还哪有心情去赏花?”
别看这安国现在是他周平之当皇帝,但无论是兵权还是君权都不完全的在他手中。
高望韩熙是眼前祸患,镇守东南西北四方兵权的异姓王们又何尝不是他的心头之患?
乱世固然需要枭雄,可是和平之世这些人就是隐患,自古皆是如此。
也许在别人眼中这有些狡兔死,走狗烹的意思,但是作为帝王,卧榻之旁又岂容他人安睡?
纵观过往各个朝代,哪个不是平天下之后便开始收拢兵权的?自己这样做也是无可厚非。
可是在他刚刚落下“准”字时,他也清楚这意味什么?
新一代的继承人已经长成了,他以后收拢权力的路只会更艰难,想到这里,周平之道:“说起来,镇南王的儿子应该也大了,你说怎么不见他请封世子的奏折?”
文正细算了一下回道:“应该有十七了,或许镇南王另有打算呢?”
“另有打算?”周平之冷哼,“据朕所知,贺雄只有一个女人,且只有一对双生子,他迟迟不请封世子,还能有什么打算?莫不是想要谋反?”
周平之这话一出,文正自然是不敢接话的,毕竟镇南王在南方拥兵自重,要造反还真的说不准。
周平之则也暗暗下了决心:今年镇南王若是还不请封世子,就别怪他拿他开刀!
好在除了林州的旱灾,最近朝堂之上并无大事。
而且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取证,林州的那些贪污的官员该下狱该押解入京的也都有了结果。
皇帝周平之处理完林州的事,又道:“眼看着春耕要开始了,林州现在旱情依旧未有转圜的迹象,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派人去林州各县处理百姓们的生计问题,诸位爱卿可有推荐人选?”
只是周平之问过之后,整个朝堂却是一片安静,毕竟现在的林州是一个烂摊子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谁也不想去接手一个烂摊子,也很正常。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朝堂之上浸淫多年的这帮老狐狸自然也精明的很,这个时候举荐人不是在得罪人吗?
周平之看着往日管天管地的爹们今天集体噤了声,心里不恼火那是假的。
这帮人走了平时一个比一个能说,一到个人利益面前就个个成了哑巴:“既然你们没有人推荐,那就由朕点了。”
周平之说完看了看站在最前面的高丞相和韩太师,随后目光看向他们身后低着头的百官。
接着周平之点了两个人的名字,这两个人分别是通政使司副使李尚和大理寺少卿孙尧。
别看这两个人同为四品官员,却是各有其主,周平之对朝堂之上势力的盘根错节自然是心里有数,也因此不想得罪丞相和太师任何一方。
但是今天实在是有些忍无可忍了:“孙尧任林州州牧,李尚任林州太守,诸位爱卿觉得这样的安排如何?”
高望韩熙自然是也是没料到,不过是自己一时不曾出口就被皇帝轻易折去了一臂,要知道,这两地方,他们是好不容易塞人进去的。
可是事已至此,他们显然也不可能反驳皇帝的认命了。
周平之见高韩二人脸色几经转变,正思索着怎么说话便抢先一步问向了被点名的李尚和孙尧:“怎么?两位爱卿似乎对朕的安排有些不太满意?”
李尚和孙尧听罢立马吓的跪了下来:“陛下圣明,微臣谢主隆恩!”
他们两个人被点名后迟迟没有出列,其实是想看高丞相和韩太师会说什么?结果他们二人还没开口,皇帝的责问就先下来了。
周平之逼的那两人认下了任务这才又道:“这次林州旱情闹的甚大,空出来的职位也不少,朕看这大殿之中好似还有几位能臣可以为朕排忧解难。”
这次周平之话音一轮,高望就出列道:“陛下,臣有一言,如今殿试在即,不如等殿试之后,从那些看中的进士之中选人,这样也有利于锻炼这些人的能力,为我安国挑选更多的栋梁之材。”
一旁的韩熙也立马接话道:“丞相大人所言极是,林州之事于那些新晋进士而言,确实是一个好的历练机会。”
朝堂之上的两大首脑都达成了一致的想法,其余官员又有什么干反驳的,且这个主意也并不坏,故而最后大殿之上所有的人都躬身喊道:“臣附议!”
周平之听着满殿一句响亮的臣附议后不禁冷哼了一声,一个个倒是挺会给自己解围的。
不过今日也到此为止了,再逼的紧了怕那两位活爹要狗急跳墙了:“诸位爱卿所言有理,既然如此,林州的其他官员调动就在殿试之后再做安排。”
“不过林州的公事也不能耽误,李爱卿和孙爱卿还是先行一步较好,不知道一个月的时间可够?”
虽然周平之是笑着的,但是李尚和孙尧怎么敢说不够,自然是一边连连称是一边抹汗。
等到散朝之后,众位大臣恭送了皇帝,高望才抬起头看向了大殿后方,眼中的神色一时让人有些难以分辨。
倒是韩熙难得凑到了高望身边,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咱们这位帝王,别看年纪尚轻,心思可不简单啊!”
今日的敲打虽说没有彻底撬动他们的根基,但是多少是损伤了一些元气。
高望冷冷看了一眼韩熙:“这还要多谢韩太师教导有方啊!”
说完人头也不回的走了。
韩熙看着高望远去的背影,暗骂一句老匹夫后,便也带着几个心腹幕僚走了。
而散了的官员们也是三三两两的结伴而行,户部侍郎李峰想着刚和陈奚共事过,又有之前的喝酒情谊,便觉得应该是熟络的。
故而李峰偷偷摸摸凑到陈奚身边闲聊了起来:“陈兄,听说你的前岳家要和你的前妻断绝关系?”
朝前而行的陈奚脚步微顿,最后只道:“李兄既然是在户部任职,想必这些事情知道的比我清楚吧!”
李峰被他这么一说,多少觉得有些尴尬,毕竟他一个大男人去说嘴别人的家事,多少有些不合适:“我只是想问问陈兄对你那位前妻可有别的打算?”
毕竟那姜富真的带着户籍去过户部了,只是他当时觉得和子女断绝关系这种事太大,而且以后对姜越离的名声也不太好,便让他回去再仔细想想。
当然,他这完全是看在了陈奚的面子上,要是普通人这么闹,他一个印章下去,世界清净。
只是不知道,这消息为什么在京城之中越传越广了,大有让所有人都知道的架势。
陈奚闻言眸子微眯了一下,随后才一边走一边低喃了一句:“人只有撞的疼了才会回头,但是前提是她真的撞到了墙。”
李峰听的心里咯噔,看来姜富和姜越离这事,他得同意了。
只是两个人在前面说的热闹,却没有发现走在他们身后的安国公沈鹰。
其实最近姜家的事他也有时刻关注,尤其是姜家父女要断绝关系这件事,从留言一开始出来,他就与自家夫人王然说过。
当时他与夫人一致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是一切都要看姜越离那孩子怎么想。
是沉沦泥潭还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全在她的一念之间。
只是这陈奚,说出这样的话,着实不是个男人。
而回到御书房的周平之心气也是十分不顺,不过作为一个年近三十的皇帝,这么多年下来,他有自己的调节方法。
很快的周平之恢复了冷静,开始审批新的奏折。
虽然朝堂之中势力盘根错节,但好在除此之外无需太多担心,至少每日经由丞相和太师共同筛选过的奏折是如此。
整天不是问好就是册封哪家孩子为世子,要不就是拨款和人事调动。
其实周平之何尝不知道身在庙堂之上容易被遮蔽双眼,就像这林州之祸。
如果不是安国公直接把奏折递到他手里,他怕是要在不知不觉中,像前朝那般,做一个稀里糊涂的亡国之君了。
可是作为一国之君,他也没有办法,尤其是如今他还尚未有合适的继承人。
这倒不是说他没有儿子,只是他如今的儿子最大不过十岁,出生上也不太好,而且一个个也不甚精明,他自己又正值壮年,便没有立储君之心。
审批了几份奏折后,周平之不出意外的又看到了一份给自家孩子请封世子之位的奏折。
安国规定,公侯之家的孩子年满十五岁就可以请封世子,当然也有些恭候会破例请封,但是更多人会选在十五岁之后。
毕竟未来的继承人关乎着将来家族的兴衰,用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和保护一个继承人,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
周平之朱笔一画,写了个准字后,便略有颓然的将奏折扔在了桌子上。
一旁伺候的太监文正是从小跟着他的,皇帝今日心情不佳,实在是明显:“陛下,若是太累,不如您放下手里的活去御花园走走?现在春意正浓,有几种花已经开了,正是赏花的好时节。”
周平之闭眼往后一靠:“四个异姓王之中已经有三个请封了世子了,朕还哪有心情去赏花?”
别看这安国现在是他周平之当皇帝,但无论是兵权还是君权都不完全的在他手中。
高望韩熙是眼前祸患,镇守东南西北四方兵权的异姓王们又何尝不是他的心头之患?
乱世固然需要枭雄,可是和平之世这些人就是隐患,自古皆是如此。
也许在别人眼中这有些狡兔死,走狗烹的意思,但是作为帝王,卧榻之旁又岂容他人安睡?
纵观过往各个朝代,哪个不是平天下之后便开始收拢兵权的?自己这样做也是无可厚非。
可是在他刚刚落下“准”字时,他也清楚这意味什么?
新一代的继承人已经长成了,他以后收拢权力的路只会更艰难,想到这里,周平之道:“说起来,镇南王的儿子应该也大了,你说怎么不见他请封世子的奏折?”
文正细算了一下回道:“应该有十七了,或许镇南王另有打算呢?”
“另有打算?”周平之冷哼,“据朕所知,贺雄只有一个女人,且只有一对双生子,他迟迟不请封世子,还能有什么打算?莫不是想要谋反?”
周平之这话一出,文正自然是不敢接话的,毕竟镇南王在南方拥兵自重,要造反还真的说不准。
周平之则也暗暗下了决心:今年镇南王若是还不请封世子,就别怪他拿他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