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随,字安之。
原御史大夫谢玄的嫡长孙。此人生于簪缨世家,少年成名。听说他六岁时与朝中大儒吟诗作对,毫无怯色且信口拈来,凤彩鸾章,一时间人人传唱,洛阳纸贵。十五岁高中状元,春风得意,风头之劲无人能及。
然而,三个月后,御史大夫谢玄因上书,为自三门宫之变后一直被幽禁在岭南的先皇长子求情而获罪流放。
人人称赞不已的谢家大公子,一夜之间,变成了人人喊打的罪臣之子。
冯妙瑜摸了摸那卷边缘早已破损的诗集,不由得有些唏嘘。
可惜了。
纵有盖世才华又如何,有罪臣之子这个身份压在头上,只怕这辈子都无缘再入官场。只能屈居于人下,做个碌碌无名的小幕僚了。
阿玉打开妆台抓了把碎银作为谢礼,她正要出门吩咐去还马的小厮,却被冯妙瑜叫住了。
就算是谢家早已落魄,但士族子弟多多少少有几分自诩高洁,视金钱为粪土的文人气性。若直接拿银钱作谢礼,只怕会落了他的面子,惹得人家心里不痛快。
冯妙瑜便吩咐阿玉换了一套文房四宝送去。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既可以拿来在余闲挥墨诗画,也可以拿去典卖换银钱。
翠珠从法云寺回来时,冯妙瑜才刚刚用过晚膳。
冯妙瑜很早就知道,就像阿玉是父皇派来监视她的眼睛一样,翠珠则是皇后张氏和张家派来的人。
一如既往,冯妙瑜寻了个由头打发走阿玉,十分贴心把安排刺杀“二皇子”的重任委托给翠珠周旋。
张家虽是书香世家,但家中有个比冯妙瑜年长几岁的纨绔表哥张久闵。此人和盛京内外那些市井泼皮有着说不清的干系。专业的事情就该让专业的人去做,这种打家劫舍的事情交给他最妥帖不过,还有大理寺中人暗中帮忙,想失败都难。
这场雨过后,接下来的几日竟都是极好的大晴天。
“二皇子”冯敬武在流放路上遇刺身亡,尸骨无存的消息传开时,冯妙瑜正坐在院子里逗猫玩。通体雪白的蓝眼狸奴,懒洋洋的眯着宝石似的眼睛,任人逗弄。前来传话的仆下才刚刚离开,后脚宫里就来人了。
当今圣上身边的红人刘公公笑眯眯的进了院子,身后还跟着五六个内侍,抬着四五个沉甸甸的大箱子。宫里这些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那些坊间沸沸扬扬的传闻一字不提,只说圣上爱女,特地赏赐新进贡的绸缎珠宝若干。
冯妙瑜一脸平静地谢了恩,待刘公公和内侍们走后,便喊了翠珠过来清点入库。
三件成色极好的墨狐裘大氅,数十匹样式新奇的织金缎,外加珠宝玉器若干,翠珠一面清点入库,一面感慨道:“圣上可真疼您。”
别的不说,就光是那一件墨狐裘便价值千金之数。宫里小妃嫔有的一辈子都见不着这样好的狐裘,更别说外面的人家了。
冯妙瑜却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给翠珠和阿玉各分了几匹织金缎,又转头继续去逗弄她那只蓝眼狸奴了。
她那位父皇冯重明看似对她这个嫡长女宠爱异常,珠玉绸缎时不时流水一样送进来,甚至还破例允许她一个未出阁的女子在宫外自立府邸。
帝王家最是无情。
表面上瞧着鲜花着锦,背地里却是如履薄冰。
那只蓝眼狸奴扭了扭身子,腾的一下从她怀里跳开了。
冯妙瑜在心里冷笑一声。
她要是没耍心眼,阳奉阴违,冯敬武真的被张家害死在流放路上了,这时候只怕送来的就不是绫罗绸缎,而是滚烫的热油了。
就像张氏在一双儿女里,更在乎小儿子一样,她那位父皇也不很在乎她这个嫡长女。
更多是忌惮。
帝王的忌惮可不是开玩笑的。谢家,许家,平远侯……自古以来,功高震主的有几个能落得好下场。
可若无权无势,没个依仗,就会像她那几个庶出的皇妹一样,才刚及笄就被草草嫁出去笼络人心。运气好点的还能留在盛京,运气差点的,就如五皇妹,直接被送到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与一个年纪能当她父亲的男人和亲,临行前,任她伏在天子脚边,哭的泪断肝肠,也无济于事。
左右都是一个难字。
冯妙瑜烦躁的叹了口气。
既收了赏赐,于情于理,都少不了进宫谢恩。
翌日一早,冯妙瑜换了件水红的窄袖衫子,她打了个大大的哈欠,阿玉在给她梳头。鸦青的长发在头顶两侧挽了双髻,冯妙瑜从昨日送来的赏赐里捡了两朵同色的水红宫花别在鬓边,翠珠捧着妆匣过来,细细点了三瓣莲花花钿,遮住那日被碎瓷划到的伤痕,等冯妙瑜收拾停当入宫谢恩时,早朝都已散了。
冯重明换了身蓝绸道袍,正在太极殿中,一面喝茶,一面和刘公公随口聊着天。
冯妙瑜进去后恭恭敬敬的行礼谢恩。
冯重明今年还不到五十,头发花白,精神却很不错,俊朗的面容中带着一种漫不经心的温和感。
任谁第一眼见他,都会觉得他是一个无害的中年人,很难将他与手刃父兄上位的狠辣君主联系在一起。
见冯妙瑜过来,冯重明拍了拍自己旁边的位子,让她坐在自己的身边,笑道:“朕的小狸娘如今出落的越发漂亮了。”
狸娘是冯妙瑜的小名。
冯妙瑜闻言有一瞬的恍惚。父皇很多年没有这样称呼过她了。她一时间也摸不准冯重明的心思,只好笑笑,顺势撒娇道:“父皇神武不凡,母妃美貌动人,儿臣自然差不到哪里去。只是父皇您这话说得,难道儿臣以前不漂亮么?”
这话经女孩儿娇俏的语调说出口,逗得冯重明哈哈大笑,还扭头对刘公公道:“瞧瞧,这丫头这张嘴是越发厉害了,牙尖嘴利,也不知道得给她找个什么样的驸马才能镇得住。”
驸马?
好端端怎么突然提起这个。
冯妙瑜心里突然就咯噔一下。
她这位父皇可不是那种想一出是一出的人,冯妙瑜端起茶抿了一口,只听冯重明道:“前几日,朝中又有人提起你的婚事。你年纪不小了,如今朝中有不少青年才俊,你可有看得顺眼的?”
“这婚姻大事,儿臣哪里能说得上话?父皇可是有钟意的人选?”冯妙瑜眨了眨眼睛,好像有点不好意思似的,微微垂下了头。
“朕这里倒是没有,”冯重明缓缓道,眼底闪过一丝冷意,“不过你母妃好像很钟意林家的世子。林家战功赫赫,手中还握着京畿地区十万大军,配你倒也足够。你怎么想?”
冯妙瑜面色不变,藏在袖子里的手却紧紧握成拳。
张氏,这是疯了么。
就算是给三皇子铺路,想笼络朝中武官,也不是这样铺的!
如今她这个长公主的权势过盛,加上身后还有一个官至丞相的外祖,帝王已是十分忌惮,若她再找一个掌握京畿地区兵权的驸马,父皇晚上还能安寝吗?
更何况,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是靠和武家联姻,发动了三门宫之变,射杀旧皇,又幽禁了原太子,这才坐上了龙椅的。和武将联姻这事,他比谁都要忌讳!
冯妙瑜心里一瞬间转过了很多念头,她撇了撇嘴,毫不犹豫道:“林家的世子?那些将门出身的人只知道舞刀弄枪,一个个都无趣得很,儿臣一点也不喜欢那样的人。”
“这些年朕把你惯的太过,你都没有见过人家,怎么就知道不喜欢人家了?”冯重明嘴上说着责备的话,眼里却没有丝毫的不满。
“儿臣就是知道。”
冯妙瑜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了,她回忆着儿时的样子,轻轻摇着他的衣袖,撒娇道:“父皇,您不会也想让女儿嫁给那样一个武蛮子吧?”
“既然是你的婚事,你不喜欢林家世子那样的就算了。” 冯重明接过刘公公递来的帕子净了手,“这样看来,朕的狸娘是想找一个文官出身的驸马?”
说着,他又漫不经心的举了几家的公子出来,个个都是簪缨世家的出身,听得冯妙瑜直冒冷汗。说到最后,冯重明干脆叫她自己说个名字出来。
这种时候说谁的名字出来都不合适。
冯妙瑜摇了摇头,抱怨似的说:“儿臣总听人家说,成婚和考学问不一样,门第、才学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品和合眼缘,父皇您这会问儿臣这个,儿臣也说不准哪家的公子好。”
冯重明似乎是想了想,道:“既然你这样说,再过半月就到春猎的时候了,盛京中公卿贵族多会随行,到时候你也跟着一起来玩玩。”
冯妙瑜眨了眨眼,轻轻道:“父皇,这不太好吧……?”
虽说本朝风气较历朝历代更为开明,但围猎一连要办好几日,吃喝住宿都在盛京郊外的猎场,鲜有女眷随行,更别说是未出阁的姑娘了。
冯重明笑了两声,他拍了拍冯妙瑜的手,“怕什么?你是朕的女儿,有朕在,他们不敢说什么。”
话说到这份上,冯妙瑜也只好笑着答应下来。眼看着快到午时,冯重明便顺口留她一起用了午膳,等走的时候,还特地吩咐宫人包了几样新制的糕点让她带回府里,冯妙瑜于是笑着全盘收下。
待坐进轿子后,冯妙瑜嘴角那一丝的笑意也没了。
翠珠过来敲了敲车壁,问道:“殿下,您难得进宫一趟,要顺道去凤仪宫那边看看吗?”
她的袖间带着极淡的苏合香气,和父皇谈话用膳的这段时间里,翠珠去了哪里不言而喻。
冯妙瑜淡淡扫了翠珠一眼,“左右也没什么新鲜事,又何必去打扰母妃。回府。”
说完,冯妙瑜便一把拉上了车帘。
车内那盏八角琉璃宫灯散发着柔和的光,冯妙瑜像是被人抽走了骨头一样,瘫在软垫上,闭上了眼睛。
这样的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原御史大夫谢玄的嫡长孙。此人生于簪缨世家,少年成名。听说他六岁时与朝中大儒吟诗作对,毫无怯色且信口拈来,凤彩鸾章,一时间人人传唱,洛阳纸贵。十五岁高中状元,春风得意,风头之劲无人能及。
然而,三个月后,御史大夫谢玄因上书,为自三门宫之变后一直被幽禁在岭南的先皇长子求情而获罪流放。
人人称赞不已的谢家大公子,一夜之间,变成了人人喊打的罪臣之子。
冯妙瑜摸了摸那卷边缘早已破损的诗集,不由得有些唏嘘。
可惜了。
纵有盖世才华又如何,有罪臣之子这个身份压在头上,只怕这辈子都无缘再入官场。只能屈居于人下,做个碌碌无名的小幕僚了。
阿玉打开妆台抓了把碎银作为谢礼,她正要出门吩咐去还马的小厮,却被冯妙瑜叫住了。
就算是谢家早已落魄,但士族子弟多多少少有几分自诩高洁,视金钱为粪土的文人气性。若直接拿银钱作谢礼,只怕会落了他的面子,惹得人家心里不痛快。
冯妙瑜便吩咐阿玉换了一套文房四宝送去。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既可以拿来在余闲挥墨诗画,也可以拿去典卖换银钱。
翠珠从法云寺回来时,冯妙瑜才刚刚用过晚膳。
冯妙瑜很早就知道,就像阿玉是父皇派来监视她的眼睛一样,翠珠则是皇后张氏和张家派来的人。
一如既往,冯妙瑜寻了个由头打发走阿玉,十分贴心把安排刺杀“二皇子”的重任委托给翠珠周旋。
张家虽是书香世家,但家中有个比冯妙瑜年长几岁的纨绔表哥张久闵。此人和盛京内外那些市井泼皮有着说不清的干系。专业的事情就该让专业的人去做,这种打家劫舍的事情交给他最妥帖不过,还有大理寺中人暗中帮忙,想失败都难。
这场雨过后,接下来的几日竟都是极好的大晴天。
“二皇子”冯敬武在流放路上遇刺身亡,尸骨无存的消息传开时,冯妙瑜正坐在院子里逗猫玩。通体雪白的蓝眼狸奴,懒洋洋的眯着宝石似的眼睛,任人逗弄。前来传话的仆下才刚刚离开,后脚宫里就来人了。
当今圣上身边的红人刘公公笑眯眯的进了院子,身后还跟着五六个内侍,抬着四五个沉甸甸的大箱子。宫里这些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那些坊间沸沸扬扬的传闻一字不提,只说圣上爱女,特地赏赐新进贡的绸缎珠宝若干。
冯妙瑜一脸平静地谢了恩,待刘公公和内侍们走后,便喊了翠珠过来清点入库。
三件成色极好的墨狐裘大氅,数十匹样式新奇的织金缎,外加珠宝玉器若干,翠珠一面清点入库,一面感慨道:“圣上可真疼您。”
别的不说,就光是那一件墨狐裘便价值千金之数。宫里小妃嫔有的一辈子都见不着这样好的狐裘,更别说外面的人家了。
冯妙瑜却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给翠珠和阿玉各分了几匹织金缎,又转头继续去逗弄她那只蓝眼狸奴了。
她那位父皇冯重明看似对她这个嫡长女宠爱异常,珠玉绸缎时不时流水一样送进来,甚至还破例允许她一个未出阁的女子在宫外自立府邸。
帝王家最是无情。
表面上瞧着鲜花着锦,背地里却是如履薄冰。
那只蓝眼狸奴扭了扭身子,腾的一下从她怀里跳开了。
冯妙瑜在心里冷笑一声。
她要是没耍心眼,阳奉阴违,冯敬武真的被张家害死在流放路上了,这时候只怕送来的就不是绫罗绸缎,而是滚烫的热油了。
就像张氏在一双儿女里,更在乎小儿子一样,她那位父皇也不很在乎她这个嫡长女。
更多是忌惮。
帝王的忌惮可不是开玩笑的。谢家,许家,平远侯……自古以来,功高震主的有几个能落得好下场。
可若无权无势,没个依仗,就会像她那几个庶出的皇妹一样,才刚及笄就被草草嫁出去笼络人心。运气好点的还能留在盛京,运气差点的,就如五皇妹,直接被送到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与一个年纪能当她父亲的男人和亲,临行前,任她伏在天子脚边,哭的泪断肝肠,也无济于事。
左右都是一个难字。
冯妙瑜烦躁的叹了口气。
既收了赏赐,于情于理,都少不了进宫谢恩。
翌日一早,冯妙瑜换了件水红的窄袖衫子,她打了个大大的哈欠,阿玉在给她梳头。鸦青的长发在头顶两侧挽了双髻,冯妙瑜从昨日送来的赏赐里捡了两朵同色的水红宫花别在鬓边,翠珠捧着妆匣过来,细细点了三瓣莲花花钿,遮住那日被碎瓷划到的伤痕,等冯妙瑜收拾停当入宫谢恩时,早朝都已散了。
冯重明换了身蓝绸道袍,正在太极殿中,一面喝茶,一面和刘公公随口聊着天。
冯妙瑜进去后恭恭敬敬的行礼谢恩。
冯重明今年还不到五十,头发花白,精神却很不错,俊朗的面容中带着一种漫不经心的温和感。
任谁第一眼见他,都会觉得他是一个无害的中年人,很难将他与手刃父兄上位的狠辣君主联系在一起。
见冯妙瑜过来,冯重明拍了拍自己旁边的位子,让她坐在自己的身边,笑道:“朕的小狸娘如今出落的越发漂亮了。”
狸娘是冯妙瑜的小名。
冯妙瑜闻言有一瞬的恍惚。父皇很多年没有这样称呼过她了。她一时间也摸不准冯重明的心思,只好笑笑,顺势撒娇道:“父皇神武不凡,母妃美貌动人,儿臣自然差不到哪里去。只是父皇您这话说得,难道儿臣以前不漂亮么?”
这话经女孩儿娇俏的语调说出口,逗得冯重明哈哈大笑,还扭头对刘公公道:“瞧瞧,这丫头这张嘴是越发厉害了,牙尖嘴利,也不知道得给她找个什么样的驸马才能镇得住。”
驸马?
好端端怎么突然提起这个。
冯妙瑜心里突然就咯噔一下。
她这位父皇可不是那种想一出是一出的人,冯妙瑜端起茶抿了一口,只听冯重明道:“前几日,朝中又有人提起你的婚事。你年纪不小了,如今朝中有不少青年才俊,你可有看得顺眼的?”
“这婚姻大事,儿臣哪里能说得上话?父皇可是有钟意的人选?”冯妙瑜眨了眨眼睛,好像有点不好意思似的,微微垂下了头。
“朕这里倒是没有,”冯重明缓缓道,眼底闪过一丝冷意,“不过你母妃好像很钟意林家的世子。林家战功赫赫,手中还握着京畿地区十万大军,配你倒也足够。你怎么想?”
冯妙瑜面色不变,藏在袖子里的手却紧紧握成拳。
张氏,这是疯了么。
就算是给三皇子铺路,想笼络朝中武官,也不是这样铺的!
如今她这个长公主的权势过盛,加上身后还有一个官至丞相的外祖,帝王已是十分忌惮,若她再找一个掌握京畿地区兵权的驸马,父皇晚上还能安寝吗?
更何况,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是靠和武家联姻,发动了三门宫之变,射杀旧皇,又幽禁了原太子,这才坐上了龙椅的。和武将联姻这事,他比谁都要忌讳!
冯妙瑜心里一瞬间转过了很多念头,她撇了撇嘴,毫不犹豫道:“林家的世子?那些将门出身的人只知道舞刀弄枪,一个个都无趣得很,儿臣一点也不喜欢那样的人。”
“这些年朕把你惯的太过,你都没有见过人家,怎么就知道不喜欢人家了?”冯重明嘴上说着责备的话,眼里却没有丝毫的不满。
“儿臣就是知道。”
冯妙瑜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了,她回忆着儿时的样子,轻轻摇着他的衣袖,撒娇道:“父皇,您不会也想让女儿嫁给那样一个武蛮子吧?”
“既然是你的婚事,你不喜欢林家世子那样的就算了。” 冯重明接过刘公公递来的帕子净了手,“这样看来,朕的狸娘是想找一个文官出身的驸马?”
说着,他又漫不经心的举了几家的公子出来,个个都是簪缨世家的出身,听得冯妙瑜直冒冷汗。说到最后,冯重明干脆叫她自己说个名字出来。
这种时候说谁的名字出来都不合适。
冯妙瑜摇了摇头,抱怨似的说:“儿臣总听人家说,成婚和考学问不一样,门第、才学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品和合眼缘,父皇您这会问儿臣这个,儿臣也说不准哪家的公子好。”
冯重明似乎是想了想,道:“既然你这样说,再过半月就到春猎的时候了,盛京中公卿贵族多会随行,到时候你也跟着一起来玩玩。”
冯妙瑜眨了眨眼,轻轻道:“父皇,这不太好吧……?”
虽说本朝风气较历朝历代更为开明,但围猎一连要办好几日,吃喝住宿都在盛京郊外的猎场,鲜有女眷随行,更别说是未出阁的姑娘了。
冯重明笑了两声,他拍了拍冯妙瑜的手,“怕什么?你是朕的女儿,有朕在,他们不敢说什么。”
话说到这份上,冯妙瑜也只好笑着答应下来。眼看着快到午时,冯重明便顺口留她一起用了午膳,等走的时候,还特地吩咐宫人包了几样新制的糕点让她带回府里,冯妙瑜于是笑着全盘收下。
待坐进轿子后,冯妙瑜嘴角那一丝的笑意也没了。
翠珠过来敲了敲车壁,问道:“殿下,您难得进宫一趟,要顺道去凤仪宫那边看看吗?”
她的袖间带着极淡的苏合香气,和父皇谈话用膳的这段时间里,翠珠去了哪里不言而喻。
冯妙瑜淡淡扫了翠珠一眼,“左右也没什么新鲜事,又何必去打扰母妃。回府。”
说完,冯妙瑜便一把拉上了车帘。
车内那盏八角琉璃宫灯散发着柔和的光,冯妙瑜像是被人抽走了骨头一样,瘫在软垫上,闭上了眼睛。
这样的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