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身上的伤好转了很多,但平日里还需注意保养。”
周大夫将那日告知庄台煦的话重说了一次。
霍青菱当然明白养这个道理,但她现在根本没空休息。
医者嘱咐也是好心,她笑着应承下来:“谢谢周大夫。”
“这是接下来一周的药。”
庄台煦过来的时候,周大夫正在开药方,他将药方递给一旁的侍女。
“告退。”周大夫离开了。
“王爷。”
霍青菱站起身行礼:“王爷这府里待着舒服,再继续下去我都要乐不思蜀了。”
“你想待可以回朝城府邸,这里冬日里太过寒冷,你身子不好,恐怕受不住。”
霍青菱只是开玩笑,没想到庄台煦这么认真的提出建议,她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过边城处于北部,冬日里确实冷得刺骨。
“王爷,冬日凛冽,百姓们如何过活?”
当常州父母官久了,她习惯性第一时间考虑百姓生活。
庄台煦摇头:“每年边城冻死骨不在少数,树木不够,即使砍完了也无济于事。”
难怪这里风沙迷眼,原来是树木砍伐导致的水土流失严重。
“王爷,我有个法子,或许能解百姓苦难。”
“当真?”
看来回常州的日起又要拖延了。
那日和庄台煦说了有方法后,霍青菱便开始画图设计。
煤炉买不起,那土炕还修不起吗?
早知如此,就让公孙沉晚点走了,有他在,土炕肯定事半功倍。
霍青菱将图纸画好,交给庄台煦:“王爷,你找工匠研究如何造成,有火炕在,今年百姓应该会好过许多。”
“原理和修葺方法都详细写在里面。”
庄台煦看着她认真嘱咐的样子,心头荡漾,忍不住一直看。
“王爷,这事可得尽快啊。”
霍青菱沉浸在自己的思维当中,诚恳建议道:“可以培养一批造火炕的工匠出来,让他们去其他县建造火炕赚钱。”
“好。”庄台煦点头应道:“你要离开了吗?”
“是。”
伤也好得差不多了,是时候回去了。
“好,我替你准备马。”
“多谢。”
临别那天,庄台煦亲自来送。
他把缰绳递给霍青菱,温声道:“一路顺风。”
“借你吉言,再见。”
霍青菱一鞭挥下,扬长而去。
-
“驾!”
一匹马奔驰而来,由远及近,常州城门高危耸立。
城墙上巡逻兵一眼看到骑马之人。
马儿到了城门口停下,从马上下来一人。
他一身白蓝劲装,一只玉簪随意挽着高马尾,虽风尘仆仆,但仍不能掩盖英气。
对方拿出路引,为首士兵立刻对他躬身:“参见大人!”
城门打开,青年一跃上马,扬鞭离去。
有新来的士兵好奇问道:“这是哪位大人?”
“这是咱们常州郡守。”
“他就是啊!”新来的士兵惊呼一声:“看起来可真年轻俊朗啊。”
“那是自然,咱们郡守可是一等一的好,或许今年就会回朝了。”本地士兵与有荣焉,但说起离别还是有些不舍。
霍青菱骑马赶回大窑县,回去后第一时间洗澡换衣,倒头就睡。
她几乎是日夜不休赶回来,路上吃的是干粮,睡的是木板床,人都瘦了一大圈。
一觉睡醒,透过窗栏看到外面天色已黑。
她醒后,整个府邸都动了起来。
侍女给她洗脸擦手,送来热水饮下,等她醒神开胃后,红曲端来热腾腾的烧肉面。
闻到香味,她肚子发出轰鸣声,呼噜噜吃了起来。
“饿死我了。”
“这路上就没吃过热食,人都要被马颠散架了。”
霍青菱和红曲说着路上经历,没一会就把一碗面吃完。
“公子,你身上伤好了吗?”
“结痂了,反正没渗血。”
“那就好,我再去给公子热一碗药补补。”
霍青菱欲阻拦,红曲跑得快,没过一会就把药送了过来。
熬都熬好了,还是她的一片心意,霍青菱只好捏着鼻子喝下去。
“苦死了。”她用清水漱口,张嘴哈气的时候,嘴里被塞一块蜜饯。
“公子,在兰国时,我们离开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红曲问起,霍青菱就想起梁维这个神经病。
她将来龙去脉告诉给红曲,苦涩一笑:“此人阴魂不散,我也不知他为何非要我命。”
“当初盐厂他能布下那么多局,将常州、永州、永州局势搅乱的一塌糊涂,此人心机深沉,且眼线众多,如今他盯上我了,只怕有些难对付。”
更何况敌在暗我在明,损招防不胜防。
怎么处理他,霍青菱现在也没想好方法。
“总之我们的生意得严防死守,一些关键处别被别人知道,你到时和玉珠说一声,你们是我身边人,都要注意安全。”
红曲安静听她说话,重重点头:“是。”
“对了,公孙先生以及那两个少年如何了?”
“公孙先生一回来就进入匠人所开始制作,这么长一段时间,应该有所成。”
“明日我亲自去看。”
霍青菱站了好一会,消食得差不多了,困意上涌:“聊了这么久,夜已深,让大家伙儿都回去睡吧。”
“好。”
霍青菱上床睡觉,外面除了守夜人以外都被叫走。
一夜无梦。
霍青菱恢复精神,径直去了匠人所。
刚到门口,就能听到里面人声鼎沸。
“手工这一行,并非全靠天赋,还有努力和打磨。”
“既然没有天赋,那就更应该多练多做,今天的任务是做好这个零件,都过来看看。”
公孙沉的声音嘹亮高亢,一点都不像个暮年之人。
霍青菱心下放松,看来他在常州待的还不错。
“诶!郡守大人来了!”
有人注意到了霍青菱的到来,没收紧音量喊了一嗓子。
匠人所热闹了起来,大家忍不住停下手里活,纷纷朝霍青菱行礼。
“不必多礼。”她笑呵呵摆手。
她对着公孙沉微微颔首:“许久不见,公孙先生。”
两人相视一笑,走进内屋。
公孙毅跑进来倒茶,对着霍青菱深深作揖。
“别在这碍眼,出去练习。”公孙沉赶人。
公孙毅乐呵呵道:“是!”
霍青菱看着他走出去,和廖冲与这里的工匠们打成一团,就知道他们已经适应这里的生活。
“这孩子比以前更加活泼了。”他不禁感慨。
公孙沉摸着胡须呵呵一笑:“是啊,冲小子也比以前开朗了。”
“公孙先生在这住的还习惯吗?若是有什么需要尽可告诉我。”
公孙沉摇头:“能够安全离开兰国,还能教这么多学生,我已经很开心了。”
霍青菱松了口气。
只要过得舒适,能把人留下就好。
“大人这次过来,是为了纺车一事吧?”
霍青菱笑道:“公孙先生料事如神。”
“我也不瞒公孙先生,在路上耽搁这么长时间,年底我即将调回朝城,我想在走之前把纺车做出来,能让百姓们有稳定的生活来源。”
“老夫才来不久,大人就要离开了,当真遗憾。”公孙沉轻叹口气。
霍青菱适时抛出橄榄枝:“若是公孙先生愿意,可以随我一同回城。”
“年纪大了,一连搬两个地方,老骨头要散架咯。”
霍青菱也不勉强:“将来朝城也会如常州一般发展,我也会尽力办成匠人所,若是先生改变主意,到时候再送信给我也不迟。”
公孙沉这次没有直接拒绝:“多谢。”
两人终于说到了正事,公孙沉起身去屋里拿出一个小模型。
打眼看去,就知道这做的是纺车。
“实在抱歉,这么长时间我应该有所进展。但我习惯了先做小的,若是没问题才会做大。”
霍青菱看着缩小版纺车欢喜得很。
“这也太精致了,有试水过吗?”
“自然。”
霍青菱用手动了动:“那便好,直接做大吧,匠人所的工匠公孙先生随便用。”
“做成以后,将来纺车有利,将会给先生分得一成。”
这利润属实不小,公孙沉有两个孩子,他虽是花甲之年,带两个孩子需要用这笔钱,因此没拒绝。
“这件事便交给公司先生负责,若是制好以后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我。”
“好。”
霍青菱和他告别,转头去了府衙。
林画姚听说她来了,放下手里公务,连忙过来会面。
“许久不见啊,霍大人清减了。”
“林大人风采依旧,还是这般风度翩翩。”
两人相互关心,落座后也不废话。
“不知玻璃如今做到什么地步了?”
“打开盒子,这里面便是最近玻璃制作成果。”
周大夫将那日告知庄台煦的话重说了一次。
霍青菱当然明白养这个道理,但她现在根本没空休息。
医者嘱咐也是好心,她笑着应承下来:“谢谢周大夫。”
“这是接下来一周的药。”
庄台煦过来的时候,周大夫正在开药方,他将药方递给一旁的侍女。
“告退。”周大夫离开了。
“王爷。”
霍青菱站起身行礼:“王爷这府里待着舒服,再继续下去我都要乐不思蜀了。”
“你想待可以回朝城府邸,这里冬日里太过寒冷,你身子不好,恐怕受不住。”
霍青菱只是开玩笑,没想到庄台煦这么认真的提出建议,她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过边城处于北部,冬日里确实冷得刺骨。
“王爷,冬日凛冽,百姓们如何过活?”
当常州父母官久了,她习惯性第一时间考虑百姓生活。
庄台煦摇头:“每年边城冻死骨不在少数,树木不够,即使砍完了也无济于事。”
难怪这里风沙迷眼,原来是树木砍伐导致的水土流失严重。
“王爷,我有个法子,或许能解百姓苦难。”
“当真?”
看来回常州的日起又要拖延了。
那日和庄台煦说了有方法后,霍青菱便开始画图设计。
煤炉买不起,那土炕还修不起吗?
早知如此,就让公孙沉晚点走了,有他在,土炕肯定事半功倍。
霍青菱将图纸画好,交给庄台煦:“王爷,你找工匠研究如何造成,有火炕在,今年百姓应该会好过许多。”
“原理和修葺方法都详细写在里面。”
庄台煦看着她认真嘱咐的样子,心头荡漾,忍不住一直看。
“王爷,这事可得尽快啊。”
霍青菱沉浸在自己的思维当中,诚恳建议道:“可以培养一批造火炕的工匠出来,让他们去其他县建造火炕赚钱。”
“好。”庄台煦点头应道:“你要离开了吗?”
“是。”
伤也好得差不多了,是时候回去了。
“好,我替你准备马。”
“多谢。”
临别那天,庄台煦亲自来送。
他把缰绳递给霍青菱,温声道:“一路顺风。”
“借你吉言,再见。”
霍青菱一鞭挥下,扬长而去。
-
“驾!”
一匹马奔驰而来,由远及近,常州城门高危耸立。
城墙上巡逻兵一眼看到骑马之人。
马儿到了城门口停下,从马上下来一人。
他一身白蓝劲装,一只玉簪随意挽着高马尾,虽风尘仆仆,但仍不能掩盖英气。
对方拿出路引,为首士兵立刻对他躬身:“参见大人!”
城门打开,青年一跃上马,扬鞭离去。
有新来的士兵好奇问道:“这是哪位大人?”
“这是咱们常州郡守。”
“他就是啊!”新来的士兵惊呼一声:“看起来可真年轻俊朗啊。”
“那是自然,咱们郡守可是一等一的好,或许今年就会回朝了。”本地士兵与有荣焉,但说起离别还是有些不舍。
霍青菱骑马赶回大窑县,回去后第一时间洗澡换衣,倒头就睡。
她几乎是日夜不休赶回来,路上吃的是干粮,睡的是木板床,人都瘦了一大圈。
一觉睡醒,透过窗栏看到外面天色已黑。
她醒后,整个府邸都动了起来。
侍女给她洗脸擦手,送来热水饮下,等她醒神开胃后,红曲端来热腾腾的烧肉面。
闻到香味,她肚子发出轰鸣声,呼噜噜吃了起来。
“饿死我了。”
“这路上就没吃过热食,人都要被马颠散架了。”
霍青菱和红曲说着路上经历,没一会就把一碗面吃完。
“公子,你身上伤好了吗?”
“结痂了,反正没渗血。”
“那就好,我再去给公子热一碗药补补。”
霍青菱欲阻拦,红曲跑得快,没过一会就把药送了过来。
熬都熬好了,还是她的一片心意,霍青菱只好捏着鼻子喝下去。
“苦死了。”她用清水漱口,张嘴哈气的时候,嘴里被塞一块蜜饯。
“公子,在兰国时,我们离开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红曲问起,霍青菱就想起梁维这个神经病。
她将来龙去脉告诉给红曲,苦涩一笑:“此人阴魂不散,我也不知他为何非要我命。”
“当初盐厂他能布下那么多局,将常州、永州、永州局势搅乱的一塌糊涂,此人心机深沉,且眼线众多,如今他盯上我了,只怕有些难对付。”
更何况敌在暗我在明,损招防不胜防。
怎么处理他,霍青菱现在也没想好方法。
“总之我们的生意得严防死守,一些关键处别被别人知道,你到时和玉珠说一声,你们是我身边人,都要注意安全。”
红曲安静听她说话,重重点头:“是。”
“对了,公孙先生以及那两个少年如何了?”
“公孙先生一回来就进入匠人所开始制作,这么长一段时间,应该有所成。”
“明日我亲自去看。”
霍青菱站了好一会,消食得差不多了,困意上涌:“聊了这么久,夜已深,让大家伙儿都回去睡吧。”
“好。”
霍青菱上床睡觉,外面除了守夜人以外都被叫走。
一夜无梦。
霍青菱恢复精神,径直去了匠人所。
刚到门口,就能听到里面人声鼎沸。
“手工这一行,并非全靠天赋,还有努力和打磨。”
“既然没有天赋,那就更应该多练多做,今天的任务是做好这个零件,都过来看看。”
公孙沉的声音嘹亮高亢,一点都不像个暮年之人。
霍青菱心下放松,看来他在常州待的还不错。
“诶!郡守大人来了!”
有人注意到了霍青菱的到来,没收紧音量喊了一嗓子。
匠人所热闹了起来,大家忍不住停下手里活,纷纷朝霍青菱行礼。
“不必多礼。”她笑呵呵摆手。
她对着公孙沉微微颔首:“许久不见,公孙先生。”
两人相视一笑,走进内屋。
公孙毅跑进来倒茶,对着霍青菱深深作揖。
“别在这碍眼,出去练习。”公孙沉赶人。
公孙毅乐呵呵道:“是!”
霍青菱看着他走出去,和廖冲与这里的工匠们打成一团,就知道他们已经适应这里的生活。
“这孩子比以前更加活泼了。”他不禁感慨。
公孙沉摸着胡须呵呵一笑:“是啊,冲小子也比以前开朗了。”
“公孙先生在这住的还习惯吗?若是有什么需要尽可告诉我。”
公孙沉摇头:“能够安全离开兰国,还能教这么多学生,我已经很开心了。”
霍青菱松了口气。
只要过得舒适,能把人留下就好。
“大人这次过来,是为了纺车一事吧?”
霍青菱笑道:“公孙先生料事如神。”
“我也不瞒公孙先生,在路上耽搁这么长时间,年底我即将调回朝城,我想在走之前把纺车做出来,能让百姓们有稳定的生活来源。”
“老夫才来不久,大人就要离开了,当真遗憾。”公孙沉轻叹口气。
霍青菱适时抛出橄榄枝:“若是公孙先生愿意,可以随我一同回城。”
“年纪大了,一连搬两个地方,老骨头要散架咯。”
霍青菱也不勉强:“将来朝城也会如常州一般发展,我也会尽力办成匠人所,若是先生改变主意,到时候再送信给我也不迟。”
公孙沉这次没有直接拒绝:“多谢。”
两人终于说到了正事,公孙沉起身去屋里拿出一个小模型。
打眼看去,就知道这做的是纺车。
“实在抱歉,这么长时间我应该有所进展。但我习惯了先做小的,若是没问题才会做大。”
霍青菱看着缩小版纺车欢喜得很。
“这也太精致了,有试水过吗?”
“自然。”
霍青菱用手动了动:“那便好,直接做大吧,匠人所的工匠公孙先生随便用。”
“做成以后,将来纺车有利,将会给先生分得一成。”
这利润属实不小,公孙沉有两个孩子,他虽是花甲之年,带两个孩子需要用这笔钱,因此没拒绝。
“这件事便交给公司先生负责,若是制好以后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我。”
“好。”
霍青菱和他告别,转头去了府衙。
林画姚听说她来了,放下手里公务,连忙过来会面。
“许久不见啊,霍大人清减了。”
“林大人风采依旧,还是这般风度翩翩。”
两人相互关心,落座后也不废话。
“不知玻璃如今做到什么地步了?”
“打开盒子,这里面便是最近玻璃制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