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异常默契,居然同时开口。
这巧合让彼此不由相视而笑。
霍青菱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对啤酒瓶绿的碗。
“怎么是这个颜色?”
林画姚挑眉:“难不成不对?”
“我所见的玻璃是透明的。”
林画姚感到惊叹:“若是透明的话,岂不是能够窥见茶叶浮动。”
“正是。”霍青菱将碗放了回去:“看来我得亲自去一趟窑厂了。”
林画姚把玩盒子:“起初拿到这对碗的时候,我还以为成品便是如此,还夸了两句。”
“毕竟这个颜色,这个透度的碗也是难见。”
霍青菱哈哈一笑:“那我可更要让你看一下透明的玻璃杯了。”
和林画姚告别,去了窑厂。
工人们看见她以后纷纷跪拜行礼。
霍青菱抬手,径直入了窑内。
里面正在开工,一进去就能感觉到热气,工人们只穿着下裤挥汗如雨。
普通瓷制造和玻璃制造是两个区域。
因为林画姚没有说东西不好,所以玻璃工程暂时停下。
窑厂管事陈真,是林画姚亲自选出来的人。
做事周到细致,且忠心。
“把制作玻璃的几个工人叫来。”
“是。”陈真拱手,转身去叫人。
没过一会儿就有五个师傅走了进来。
“不必多礼。”
“我这次来就是为了改进玻璃一事,我想要的玻璃不应该是暗绿色。”
几个师傅不由感到惶恐,其中一人大着胆子问道:“大人想要的玻璃是什么颜色?可否告知。”
“透色。”
几个师傅面面相觑,眼里是疑惑,但又不敢明说。
“此次前来,并非斥责你们,现在的成品相比于琉璃来说算是合格,但离真正的玻璃还差的远。”
她一边说着一边挽起袖子:“发现问题咱们解决就是,不必想那么多。”
几个师傅尚还在惊讶当中,她挥手道:“快过来试验,看看是哪一步出了问题。”
霍青菱跟着他们一起动手,复原制作玻璃的过程。
她对玻璃没研究,但金桃夭会理论。
因而在来之前,他就和金桃夭开了视频,就是为了找到哪个步骤不对。
“应该是烧制过程中有其他金属,配方比例不对,必须得一一尝试。”
在窑厂待了一下午,金桃夭给出建议。
“啤酒瓶绿那是因为里面加了特定氧化物,如果真的想要纯色玻璃,恐怕得要很长一段时间。”
“没事,这点研究经费现在耗得起。”
霍青菱说着撩下袖子,和金桃夭说了再见。
她重回窑内,对那五个师傅说道:“这段时间你们研究玻璃辛苦了,每人赏五十两。”
应聘他们的时候,开了工资就不低,每月基础工资八两。
本来他们以为没做出霍青菱满意的成品会被扣钱的,没成想反得到一笔这么大的赏金。
“虽然不尽人意,但至少有进展,等你们研究出透色玻璃的时候,自会有更多赏赐等着你们。”
五人齐齐跪下,面上喜色藏不住,齐声道:“多谢大人。”
“我这人向来奖惩分明,若是你们办的好,赏赐自然不会少,但若是泄露机密,你们知道后果的。”
一颗糖一个巴掌,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忠心。
“是!”
走出窑厂,天色已暗。
霍青菱抬头欣赏月色,慢慢走回了府邸。
窑厂的事情办完,她又闲下来。
无事可干,赶路回来立刻办事,趁着现在空闲便休息了三天。
这三天除了吃和睡,谁也不见,什么事也不办。
“真舒服啊这日子。”
霍青菱在床上滚了一圈,起身下床,红曲走了进来。
“今个降温了,公子赶紧把外套穿上。”
“你真贴心,离了你我可怎么办呀。”霍青菱嘿嘿一笑。
说起降温,看来他又有事可做了。
霍青菱去了匠人所,将火炕的图纸交给公孙沉。
“培养一批工匠学会做火炕,等再冷一些的时候,我会想办法宣传火炕好处。”
到时候百姓们在冬日里也有收入。
公孙沉是聪明人,立刻明白其中意思,眼眶不禁湿润。
“有大人在,这里百姓们可真幸福。”
霍青菱听后笑了笑,他曾经也是普通的老百姓一员,经历过良好教育,心存善念。
当她有了能力,就想在有限的范围内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他们也很好,勤劳肯干,心存希望,积极响应我的号召,所以我们是双向奔赴。”
公孙沉听后笑了起来,心里对来到朝国是一百个满意。
说起火炕,就让人忍不住想起之前买到的一处煤矿。
霍青菱当初利用地图在容州探测到了煤矿,想办法把这块地买下。
只是因为后来发生太多事情,还没来得及处理。
是时候好好处理这座矿产了。
霍青菱带着红曲和玉珠去了容州。
“红曲,你去让人帮我招工。”
“玉珠,你去全福楼查账。”
分工明确,大家都有事干。
霍青菱来到容州,玉婉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立刻赶了过来。
“东家!”她激动的喊了一声。
“回来坐,最近如何?”霍青菱笑着递过去一杯水。
玉婉接过后喝了口,脸上浮现喜意:“陈大人自从办了个厂子,招了不少工人,大家有钱以后也都愿意来全福楼和小吃街消费。”
她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现在咱们的全福楼可是容州特色呢,许多外来的商人请客都会来咱们这,办卡的比比皆是。”
其实看每天进账余额,就知道生意火爆。
当面说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霍青菱点头:“辛苦你了,今年过年分红肯定给你封个大红包。”
玉婉眉开眼笑:“多谢东家。”
“其实我这趟回来,也是有事跟你商量。”
“东家请讲。”
霍青菱有意让玉婉和自己回城,届时发展美容生意就交给她。
“今年过年我便回朝城,今后恐怕很难得回来,开年我打算做一门关于夫人们的生意,你细心妥帖,我便有意让你来当这个掌柜。”
玉婉惊喜万分:“东家愿意给我机会,那是我的荣幸。”
“还有件事,便是你弟弟读书的事。”
玉婉弟弟和全福楼小吃街工作人员的孩子们一起由夫子教导,几十个孩子只有一个夫子,确实有些捉襟见肘。
若是有些孩子身负读书天赋,其他孩子耽误了教程,岂不是可惜?
“不知你听说我在常州办了小学宫一事。”
玉婉眼睛一亮:“您在常州做的事,咱们容州百姓可羡慕了,都希望陈大人效仿呢。”
霍青菱摆手:“我能够让容州发展到如今地步,只因大王给我的权利够多,陈大人可不敢随便开科考,要是被发现了可是大不敬。”
“容州若是想开小学宫,一时半会估计是无法办成的,我在这给你透露个消息,全国科考势不可挡。”
读书将是贫寒子弟挣前程的唯一比较公平路子。
“这件事交给你来办,但凡我名下产业工作人员的孩子,只要他们愿意,都可以送到小学宫就学,读书期间我会在那边给他们安排住宿,一学期结束统一安排马车送回。”
“当然不会是免费的,价格也不会高,和常州的孩子们一样,而且他们也可以争取奖学金和助学金。”
玉婉重重点头:“东家放心,这件事交给我来办。”
“至于东家说的和你去朝城,我愿意!”
她曾经家破人亡,当时心里只想把弟弟拉扯长大,但自从跟在霍青菱身边做事,她重新找到了活着的意义,独属于自己的生活意义。
“青果呢?”
说起来霍青菱是比较尴尬的,毕竟青果她抱着不一样的感情。
“她呀,现在可是个小管事。”玉婉夸道:“她办事伶俐,脑子好用,教一遍就会,是我身边的得力干将。”
“就是不知道她对东家你的感情……”玉婉干笑一声:“她听说东家回来了,本来是想跟我一起来的,被我劝住了。”
霍青菱扶额:“那我还是和她保持一些距离,免得引起她的误会。”
“不过人靠谱能重用,到时候你离开时谁接手,你也不是不能考虑。”
“是,东家。”
玉婉离开府邸,红曲那边发布了招工贴,很快就招到了人。
“公子,按照你的要求已经把人叫到了城外,咱们什么时候开工?”
“就今天。”
霍青菱起身,和红曲出门,迎面遇到了个熟人。
这巧合让彼此不由相视而笑。
霍青菱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对啤酒瓶绿的碗。
“怎么是这个颜色?”
林画姚挑眉:“难不成不对?”
“我所见的玻璃是透明的。”
林画姚感到惊叹:“若是透明的话,岂不是能够窥见茶叶浮动。”
“正是。”霍青菱将碗放了回去:“看来我得亲自去一趟窑厂了。”
林画姚把玩盒子:“起初拿到这对碗的时候,我还以为成品便是如此,还夸了两句。”
“毕竟这个颜色,这个透度的碗也是难见。”
霍青菱哈哈一笑:“那我可更要让你看一下透明的玻璃杯了。”
和林画姚告别,去了窑厂。
工人们看见她以后纷纷跪拜行礼。
霍青菱抬手,径直入了窑内。
里面正在开工,一进去就能感觉到热气,工人们只穿着下裤挥汗如雨。
普通瓷制造和玻璃制造是两个区域。
因为林画姚没有说东西不好,所以玻璃工程暂时停下。
窑厂管事陈真,是林画姚亲自选出来的人。
做事周到细致,且忠心。
“把制作玻璃的几个工人叫来。”
“是。”陈真拱手,转身去叫人。
没过一会儿就有五个师傅走了进来。
“不必多礼。”
“我这次来就是为了改进玻璃一事,我想要的玻璃不应该是暗绿色。”
几个师傅不由感到惶恐,其中一人大着胆子问道:“大人想要的玻璃是什么颜色?可否告知。”
“透色。”
几个师傅面面相觑,眼里是疑惑,但又不敢明说。
“此次前来,并非斥责你们,现在的成品相比于琉璃来说算是合格,但离真正的玻璃还差的远。”
她一边说着一边挽起袖子:“发现问题咱们解决就是,不必想那么多。”
几个师傅尚还在惊讶当中,她挥手道:“快过来试验,看看是哪一步出了问题。”
霍青菱跟着他们一起动手,复原制作玻璃的过程。
她对玻璃没研究,但金桃夭会理论。
因而在来之前,他就和金桃夭开了视频,就是为了找到哪个步骤不对。
“应该是烧制过程中有其他金属,配方比例不对,必须得一一尝试。”
在窑厂待了一下午,金桃夭给出建议。
“啤酒瓶绿那是因为里面加了特定氧化物,如果真的想要纯色玻璃,恐怕得要很长一段时间。”
“没事,这点研究经费现在耗得起。”
霍青菱说着撩下袖子,和金桃夭说了再见。
她重回窑内,对那五个师傅说道:“这段时间你们研究玻璃辛苦了,每人赏五十两。”
应聘他们的时候,开了工资就不低,每月基础工资八两。
本来他们以为没做出霍青菱满意的成品会被扣钱的,没成想反得到一笔这么大的赏金。
“虽然不尽人意,但至少有进展,等你们研究出透色玻璃的时候,自会有更多赏赐等着你们。”
五人齐齐跪下,面上喜色藏不住,齐声道:“多谢大人。”
“我这人向来奖惩分明,若是你们办的好,赏赐自然不会少,但若是泄露机密,你们知道后果的。”
一颗糖一个巴掌,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忠心。
“是!”
走出窑厂,天色已暗。
霍青菱抬头欣赏月色,慢慢走回了府邸。
窑厂的事情办完,她又闲下来。
无事可干,赶路回来立刻办事,趁着现在空闲便休息了三天。
这三天除了吃和睡,谁也不见,什么事也不办。
“真舒服啊这日子。”
霍青菱在床上滚了一圈,起身下床,红曲走了进来。
“今个降温了,公子赶紧把外套穿上。”
“你真贴心,离了你我可怎么办呀。”霍青菱嘿嘿一笑。
说起降温,看来他又有事可做了。
霍青菱去了匠人所,将火炕的图纸交给公孙沉。
“培养一批工匠学会做火炕,等再冷一些的时候,我会想办法宣传火炕好处。”
到时候百姓们在冬日里也有收入。
公孙沉是聪明人,立刻明白其中意思,眼眶不禁湿润。
“有大人在,这里百姓们可真幸福。”
霍青菱听后笑了笑,他曾经也是普通的老百姓一员,经历过良好教育,心存善念。
当她有了能力,就想在有限的范围内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他们也很好,勤劳肯干,心存希望,积极响应我的号召,所以我们是双向奔赴。”
公孙沉听后笑了起来,心里对来到朝国是一百个满意。
说起火炕,就让人忍不住想起之前买到的一处煤矿。
霍青菱当初利用地图在容州探测到了煤矿,想办法把这块地买下。
只是因为后来发生太多事情,还没来得及处理。
是时候好好处理这座矿产了。
霍青菱带着红曲和玉珠去了容州。
“红曲,你去让人帮我招工。”
“玉珠,你去全福楼查账。”
分工明确,大家都有事干。
霍青菱来到容州,玉婉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立刻赶了过来。
“东家!”她激动的喊了一声。
“回来坐,最近如何?”霍青菱笑着递过去一杯水。
玉婉接过后喝了口,脸上浮现喜意:“陈大人自从办了个厂子,招了不少工人,大家有钱以后也都愿意来全福楼和小吃街消费。”
她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现在咱们的全福楼可是容州特色呢,许多外来的商人请客都会来咱们这,办卡的比比皆是。”
其实看每天进账余额,就知道生意火爆。
当面说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霍青菱点头:“辛苦你了,今年过年分红肯定给你封个大红包。”
玉婉眉开眼笑:“多谢东家。”
“其实我这趟回来,也是有事跟你商量。”
“东家请讲。”
霍青菱有意让玉婉和自己回城,届时发展美容生意就交给她。
“今年过年我便回朝城,今后恐怕很难得回来,开年我打算做一门关于夫人们的生意,你细心妥帖,我便有意让你来当这个掌柜。”
玉婉惊喜万分:“东家愿意给我机会,那是我的荣幸。”
“还有件事,便是你弟弟读书的事。”
玉婉弟弟和全福楼小吃街工作人员的孩子们一起由夫子教导,几十个孩子只有一个夫子,确实有些捉襟见肘。
若是有些孩子身负读书天赋,其他孩子耽误了教程,岂不是可惜?
“不知你听说我在常州办了小学宫一事。”
玉婉眼睛一亮:“您在常州做的事,咱们容州百姓可羡慕了,都希望陈大人效仿呢。”
霍青菱摆手:“我能够让容州发展到如今地步,只因大王给我的权利够多,陈大人可不敢随便开科考,要是被发现了可是大不敬。”
“容州若是想开小学宫,一时半会估计是无法办成的,我在这给你透露个消息,全国科考势不可挡。”
读书将是贫寒子弟挣前程的唯一比较公平路子。
“这件事交给你来办,但凡我名下产业工作人员的孩子,只要他们愿意,都可以送到小学宫就学,读书期间我会在那边给他们安排住宿,一学期结束统一安排马车送回。”
“当然不会是免费的,价格也不会高,和常州的孩子们一样,而且他们也可以争取奖学金和助学金。”
玉婉重重点头:“东家放心,这件事交给我来办。”
“至于东家说的和你去朝城,我愿意!”
她曾经家破人亡,当时心里只想把弟弟拉扯长大,但自从跟在霍青菱身边做事,她重新找到了活着的意义,独属于自己的生活意义。
“青果呢?”
说起来霍青菱是比较尴尬的,毕竟青果她抱着不一样的感情。
“她呀,现在可是个小管事。”玉婉夸道:“她办事伶俐,脑子好用,教一遍就会,是我身边的得力干将。”
“就是不知道她对东家你的感情……”玉婉干笑一声:“她听说东家回来了,本来是想跟我一起来的,被我劝住了。”
霍青菱扶额:“那我还是和她保持一些距离,免得引起她的误会。”
“不过人靠谱能重用,到时候你离开时谁接手,你也不是不能考虑。”
“是,东家。”
玉婉离开府邸,红曲那边发布了招工贴,很快就招到了人。
“公子,按照你的要求已经把人叫到了城外,咱们什么时候开工?”
“就今天。”
霍青菱起身,和红曲出门,迎面遇到了个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