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就中进士的顾景澜,意气风发,仕途通畅,等到十八九岁,已到婚配年纪的他,年轻有为,又气宇轩昂,想结亲的官宦商贾都不在话下。
顾景澜坚持要看过女子画像,才决定是否可婚配,这张画像就是那时出现的,画中女子十五六岁的样子,坐在一个秋千架上,眼如水杏,裙舞飞扬,灵动娇美,似春日蝴蝶般轻盈,景澜一眼就看中了这位女子,其他的画像都不想再看。
顾景澜看了看名字:林芷儿。
兰芷幽而独芳,芷儿,好美的名字,名如其人。
但,还没来得及向父母禀明心意,父亲就已经和付枢密使一拍即合。
顾家上下知道,能与付家攀上亲家,对顾景澜的仕途自然是百利而无一害,因此,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顾景澜直到新婚之夜才见到自己娘子,付云香落落大方,长得也算是标致,只是和那画中女子比起来,还是少了些娇美,让景澜颇为失落。
顾景澜常常想起这画中女子,今日在城内一见,更觉娇俏灵动,惊为天人,不由觉得惋惜。
原来最终嫁给了田允章,顾景澜心生感慨,那个败家子……
顾景澜如今才二十三四岁,已经是开封府少尹大人,近期才受了嘉奖,又被指派处理淮南水患灾民涌入京城之事,深得官家信任,这些年一路平步青云,可谓年少有为,顺风顺水,唯独是对这个林芷儿念念不忘,遗憾神伤。
顾景澜没想到这女子竟然也在汴京,更觉得颇有缘分,再加上这田允章也绝非良人,不由得一时心猿意马。
便在母亲耳边有意无意总提到苏州,又命人搜寻了些苏州小吃不时送去给母亲,过了几日,顾老夫人果然给林芷儿送去了邀贴。
这日一早,林芷儿便带上白露、白雪以及各色礼物,乘马车去往顾府。
顾老夫人携新妇付云香和女儿顾景宜已经在门口等着。
只见顾老夫人着宽袖紫色衫襦,绣花点缀金线,紫灰色千褶拖地裙,尽显尊贵。
付氏大约二十二三岁,穿着褐黄色罗镶花边袍,小簇团花笼裙,梳着时兴的发髻,也是端庄贤淑的样子。
顾景宜则穿着紫色上襦,内搭白色齐腰襦裙,看着十六七岁,两腮微红、笑起来甜美可人,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是个天真烂漫、明媚动人的姑娘。
林芷儿款步上前,双手交握,向顾老夫人和女眷分别行礼,老夫人赶紧接过芷儿的双手,道:“芷儿怎么才来呀,我数次去请,都只道身子不好,闷闷不乐,不愿出门。”
林芷儿一时红了眼眶,道:“实在是身弱多病,总不见好,唯恐晦气,不敢前来,希望老夫人莫怪。”
“怎会,你与我都是大老远从苏州来,我是时常惦念你,当年我带景宜回乡探亲,可还在你家住过两日呢,你母亲与我如同姐妹,你小时候就唤我姨娘,不必客套。”顾老夫人边说着,边拉着芷儿一行人来到花园,花园早已备好特色苏州果盘茶点,奉好茶。
芷儿感叹道:“看到这些,就想起苏州,久未见父母,实在想念。”
“我又何尝不是想念苏州的家人!”顾老夫人抹着眼泪,又问起芷儿家中父母兄嫂,芷儿一一回答,又都怀念家乡,谈及往事,不时垂泪。
上官玘这日也恰巧在顾府,与顾景澜二人坐在另一院中回廊亭下棋谈天。
“景澜兄,近日李家娘子的事情颇为困扰我。” 上官玘道。
“上吊自杀那位?”顾景澜回说。
“对。”
“不是已经确定了是自行了断吗?”
“是,但仍有些疑惑未能解开。”
“此话怎讲?”
不一会儿,付氏过来了,顾景澜问道:“娘子,怎么没陪客人了?”
付氏道:“田大娘子与婆母在话家常,说起苏州种种,我也插不上话,婆母思念苏州,不时伤心落泪,我就留她们在那多说些体己话。”
顾景澜道:“母亲身子弱,可不要触景生情,伤了身子,你也替母亲分担些罢,大可请来我们屋里,也好让母亲歇息。”
付氏听罢,微蹙眉头,思虑片刻,便出去了。
上官玘听到“田大娘子”,内心微微一怔,不动声色道:“家中有外客?”
“对,正是上次见到的那位田大娘子。”
“顾家怎的会和田家有往来?”
“不是和田家有往来,而是和苏州林家有往来,这田大娘子是从苏州嫁过来,她母亲还委托过我母亲照拂,因此,母亲邀她来府上小坐。”顾景澜道。
上官玘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顾景澜又问道:“上次陈敬之说上官兄曾救过这个女子?”
“哦,不过是意外落水,又恰巧被我碰见,因此有过一面之缘。”上官玘搪塞道。
“对了,上官兄刚刚说起这个自杀的李大娘子?”
上官玘回过神来,道:“是,这李大娘子家里来看,确实是自杀,没有强行进入,也未有打斗痕迹,那妇人悬梁自尽,凳子就倒在脚下,只是,有个地方不太对劲。李大娘子身下的一双绣花鞋,左脚的鞋位于右脚下,右脚的鞋却位于左脚下,方向是反的。”
“这又如何?单凭一双鞋,就能判定她并非自杀么,再说,也许是穿错了?”
“正常情形下,脱鞋时,鞋子应当是依次摆放整齐,景澜兄说的对,也许是穿错了。但……”上官玘摇摇头,边下棋边说道。
“上官兄,是不是有人伪造了现场,把鞋放在了那里而没有在意?”
“不能排除这个可能,不过现场看来,确实更像是自尽。”上官玘道。
“这鞋可是新鞋?”一个声音传来,轻柔婉转。
只见付氏已经领着一个女子翩然而至,女子低下头,行万福礼。
“田大娘子,快无需客气。”顾景澜道。
林芷儿抬起头,一时间,几人都怔住了。
“公子,是你!上次我家姑娘落水,多谢公子相救!”白雪率先认出上官玘,惊喜不已,又拉着芷儿说,“姑娘,就是这位公子!”
上官玘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顾景澜也是微微愣了愣神——虽然上次已远远见过,但未能看的真切,面前这女子身着一条淡青色旋裙、上身是珠白小袖直领对襟衫,清新脱俗,气质淡雅;眉若远山轻雾,眼若皓月星辰,似笑非笑间,眸光潋滟,又似柔情似水,美的让人屏住了呼吸,正如那画中人儿一般。
而这边,芷儿瞥见了上官玘,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人……好像认识,心里没来由的升腾起一丝恨意,脑海中崩出一个词汇:渣男。
又不由思考:渣男,这是何意思?
一时间众人都呆立无话,直到白雪再次扯了扯芷儿衣袖,芷儿才反应过来,立刻行礼,道:“一直想多谢公子相救而不得,今日没曾想这在里碰见。”
“举手之劳罢了,姑娘……田大娘子无需客气。”上官玘也回过神来,赶忙说道。
“刚刚芷儿无意冒犯,只是恰巧听到二位公子讨论,一时没有忍住才搭话,望公子见谅。”芷儿作揖道。
“田大娘子是问那鞋是否是新鞋?”顾景澜问道。
“是,想知道李大娘子所穿是否是新鞋。”
“确实是新鞋。”上官玘道。
“那李家娘子当日装扮如何?”
上官玘略微思索,道:“身着五色绣罗宽袍、青色笼裙,很是隆重。”
“也是新的?”
“也是新的。”上官玘点点头。
“那如公子所述,现场看起来没有打斗,确实像是自尽,我也曾听闻李大官人素喜动粗,李大娘子不堪其辱,自尽也不无可能。李大娘子不仅换了新鞋,也穿了新衣裳,这一点倒是符合寻死之人的特点——希望自己走的体面一些。”芷儿说着想到了自己,苦笑一番。
“是,众人都道这李家娘子已经几次三番说过要悬梁自尽,只是说的次数多了,便没人放在心上,也渐渐无人宽慰。”说道这里,上官玘忍不住一声叹息,停了一停,又道,“只是这鞋子……我这几日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鞋子反向是反的呢!”
看到上官玘的惆怅,芷儿心下有些惊讶,心想,现在还有对这样一个普通百姓的死感到伤感,又生怕让这妇人死的冤屈的官员,可见应当是个好官,上次他救了自己,理应不是坏人。
“这既是新鞋,那就合理了,公子有所不知,女子新鞋偏紧,现今又兴起女子缠足,以小脚为美,更使得不管是不是缠足的女子,都希望鞋子更小一些,导致女子鞋子往往过小,脱下时,需要交叉双脚,把其中一只脚的脚趾踩在另一只鞋的脚跟处,好使力使其脱下,可能就是在这脱的过程中,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才导致两只鞋子位置不一。”
上官玘略一沉思,想起现场情况,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田大娘子聪慧,解了我这好些天的烦闷苦恼。”
不由得对眼前女子增加了几分佩服。
“田大娘子想得好生细致,佩服、佩服。”顾景澜也感叹道。
“二位公子客气,不过是女子更清楚女子的习惯罢了。”芷儿道。
上官玘看着芷儿,有些愣神,总是觉得眼前这张脸似曾相识——不由得想起当日救下芷儿的情形……
顾景澜坚持要看过女子画像,才决定是否可婚配,这张画像就是那时出现的,画中女子十五六岁的样子,坐在一个秋千架上,眼如水杏,裙舞飞扬,灵动娇美,似春日蝴蝶般轻盈,景澜一眼就看中了这位女子,其他的画像都不想再看。
顾景澜看了看名字:林芷儿。
兰芷幽而独芳,芷儿,好美的名字,名如其人。
但,还没来得及向父母禀明心意,父亲就已经和付枢密使一拍即合。
顾家上下知道,能与付家攀上亲家,对顾景澜的仕途自然是百利而无一害,因此,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顾景澜直到新婚之夜才见到自己娘子,付云香落落大方,长得也算是标致,只是和那画中女子比起来,还是少了些娇美,让景澜颇为失落。
顾景澜常常想起这画中女子,今日在城内一见,更觉娇俏灵动,惊为天人,不由觉得惋惜。
原来最终嫁给了田允章,顾景澜心生感慨,那个败家子……
顾景澜如今才二十三四岁,已经是开封府少尹大人,近期才受了嘉奖,又被指派处理淮南水患灾民涌入京城之事,深得官家信任,这些年一路平步青云,可谓年少有为,顺风顺水,唯独是对这个林芷儿念念不忘,遗憾神伤。
顾景澜没想到这女子竟然也在汴京,更觉得颇有缘分,再加上这田允章也绝非良人,不由得一时心猿意马。
便在母亲耳边有意无意总提到苏州,又命人搜寻了些苏州小吃不时送去给母亲,过了几日,顾老夫人果然给林芷儿送去了邀贴。
这日一早,林芷儿便带上白露、白雪以及各色礼物,乘马车去往顾府。
顾老夫人携新妇付云香和女儿顾景宜已经在门口等着。
只见顾老夫人着宽袖紫色衫襦,绣花点缀金线,紫灰色千褶拖地裙,尽显尊贵。
付氏大约二十二三岁,穿着褐黄色罗镶花边袍,小簇团花笼裙,梳着时兴的发髻,也是端庄贤淑的样子。
顾景宜则穿着紫色上襦,内搭白色齐腰襦裙,看着十六七岁,两腮微红、笑起来甜美可人,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是个天真烂漫、明媚动人的姑娘。
林芷儿款步上前,双手交握,向顾老夫人和女眷分别行礼,老夫人赶紧接过芷儿的双手,道:“芷儿怎么才来呀,我数次去请,都只道身子不好,闷闷不乐,不愿出门。”
林芷儿一时红了眼眶,道:“实在是身弱多病,总不见好,唯恐晦气,不敢前来,希望老夫人莫怪。”
“怎会,你与我都是大老远从苏州来,我是时常惦念你,当年我带景宜回乡探亲,可还在你家住过两日呢,你母亲与我如同姐妹,你小时候就唤我姨娘,不必客套。”顾老夫人边说着,边拉着芷儿一行人来到花园,花园早已备好特色苏州果盘茶点,奉好茶。
芷儿感叹道:“看到这些,就想起苏州,久未见父母,实在想念。”
“我又何尝不是想念苏州的家人!”顾老夫人抹着眼泪,又问起芷儿家中父母兄嫂,芷儿一一回答,又都怀念家乡,谈及往事,不时垂泪。
上官玘这日也恰巧在顾府,与顾景澜二人坐在另一院中回廊亭下棋谈天。
“景澜兄,近日李家娘子的事情颇为困扰我。” 上官玘道。
“上吊自杀那位?”顾景澜回说。
“对。”
“不是已经确定了是自行了断吗?”
“是,但仍有些疑惑未能解开。”
“此话怎讲?”
不一会儿,付氏过来了,顾景澜问道:“娘子,怎么没陪客人了?”
付氏道:“田大娘子与婆母在话家常,说起苏州种种,我也插不上话,婆母思念苏州,不时伤心落泪,我就留她们在那多说些体己话。”
顾景澜道:“母亲身子弱,可不要触景生情,伤了身子,你也替母亲分担些罢,大可请来我们屋里,也好让母亲歇息。”
付氏听罢,微蹙眉头,思虑片刻,便出去了。
上官玘听到“田大娘子”,内心微微一怔,不动声色道:“家中有外客?”
“对,正是上次见到的那位田大娘子。”
“顾家怎的会和田家有往来?”
“不是和田家有往来,而是和苏州林家有往来,这田大娘子是从苏州嫁过来,她母亲还委托过我母亲照拂,因此,母亲邀她来府上小坐。”顾景澜道。
上官玘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顾景澜又问道:“上次陈敬之说上官兄曾救过这个女子?”
“哦,不过是意外落水,又恰巧被我碰见,因此有过一面之缘。”上官玘搪塞道。
“对了,上官兄刚刚说起这个自杀的李大娘子?”
上官玘回过神来,道:“是,这李大娘子家里来看,确实是自杀,没有强行进入,也未有打斗痕迹,那妇人悬梁自尽,凳子就倒在脚下,只是,有个地方不太对劲。李大娘子身下的一双绣花鞋,左脚的鞋位于右脚下,右脚的鞋却位于左脚下,方向是反的。”
“这又如何?单凭一双鞋,就能判定她并非自杀么,再说,也许是穿错了?”
“正常情形下,脱鞋时,鞋子应当是依次摆放整齐,景澜兄说的对,也许是穿错了。但……”上官玘摇摇头,边下棋边说道。
“上官兄,是不是有人伪造了现场,把鞋放在了那里而没有在意?”
“不能排除这个可能,不过现场看来,确实更像是自尽。”上官玘道。
“这鞋可是新鞋?”一个声音传来,轻柔婉转。
只见付氏已经领着一个女子翩然而至,女子低下头,行万福礼。
“田大娘子,快无需客气。”顾景澜道。
林芷儿抬起头,一时间,几人都怔住了。
“公子,是你!上次我家姑娘落水,多谢公子相救!”白雪率先认出上官玘,惊喜不已,又拉着芷儿说,“姑娘,就是这位公子!”
上官玘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顾景澜也是微微愣了愣神——虽然上次已远远见过,但未能看的真切,面前这女子身着一条淡青色旋裙、上身是珠白小袖直领对襟衫,清新脱俗,气质淡雅;眉若远山轻雾,眼若皓月星辰,似笑非笑间,眸光潋滟,又似柔情似水,美的让人屏住了呼吸,正如那画中人儿一般。
而这边,芷儿瞥见了上官玘,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人……好像认识,心里没来由的升腾起一丝恨意,脑海中崩出一个词汇:渣男。
又不由思考:渣男,这是何意思?
一时间众人都呆立无话,直到白雪再次扯了扯芷儿衣袖,芷儿才反应过来,立刻行礼,道:“一直想多谢公子相救而不得,今日没曾想这在里碰见。”
“举手之劳罢了,姑娘……田大娘子无需客气。”上官玘也回过神来,赶忙说道。
“刚刚芷儿无意冒犯,只是恰巧听到二位公子讨论,一时没有忍住才搭话,望公子见谅。”芷儿作揖道。
“田大娘子是问那鞋是否是新鞋?”顾景澜问道。
“是,想知道李大娘子所穿是否是新鞋。”
“确实是新鞋。”上官玘道。
“那李家娘子当日装扮如何?”
上官玘略微思索,道:“身着五色绣罗宽袍、青色笼裙,很是隆重。”
“也是新的?”
“也是新的。”上官玘点点头。
“那如公子所述,现场看起来没有打斗,确实像是自尽,我也曾听闻李大官人素喜动粗,李大娘子不堪其辱,自尽也不无可能。李大娘子不仅换了新鞋,也穿了新衣裳,这一点倒是符合寻死之人的特点——希望自己走的体面一些。”芷儿说着想到了自己,苦笑一番。
“是,众人都道这李家娘子已经几次三番说过要悬梁自尽,只是说的次数多了,便没人放在心上,也渐渐无人宽慰。”说道这里,上官玘忍不住一声叹息,停了一停,又道,“只是这鞋子……我这几日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鞋子反向是反的呢!”
看到上官玘的惆怅,芷儿心下有些惊讶,心想,现在还有对这样一个普通百姓的死感到伤感,又生怕让这妇人死的冤屈的官员,可见应当是个好官,上次他救了自己,理应不是坏人。
“这既是新鞋,那就合理了,公子有所不知,女子新鞋偏紧,现今又兴起女子缠足,以小脚为美,更使得不管是不是缠足的女子,都希望鞋子更小一些,导致女子鞋子往往过小,脱下时,需要交叉双脚,把其中一只脚的脚趾踩在另一只鞋的脚跟处,好使力使其脱下,可能就是在这脱的过程中,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才导致两只鞋子位置不一。”
上官玘略一沉思,想起现场情况,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田大娘子聪慧,解了我这好些天的烦闷苦恼。”
不由得对眼前女子增加了几分佩服。
“田大娘子想得好生细致,佩服、佩服。”顾景澜也感叹道。
“二位公子客气,不过是女子更清楚女子的习惯罢了。”芷儿道。
上官玘看着芷儿,有些愣神,总是觉得眼前这张脸似曾相识——不由得想起当日救下芷儿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