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的预告,突然之间就停电了。
小孩子们虽然有些垂头丧气,但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突发情况,很快又开始吵吵闹闹
奶奶去厨房拿出来火柴,轻轻一擦,点亮一根蜡烛放在桌子上,小孩们先是围着蜡烛折纸飞机,很快就心猿意马起来,就对这个蜡烛感兴趣了。
看着蜡烛的油,一点一滴地滴下来,落在把桌面上,过了一会冷却又结成了一圈厚厚的蜡油。
宋海洋把这些蜡油,用指甲铲起来,重新再把它放到蜡烛的顶端
回头笑嘻嘻的说:“姐姐,你看我造的蜡烛”。
这样掉下来铲起来,掉下来铲上来,乐此不疲,周而复始,小孩可以玩一个晚上。
奶奶看见了,就吓唬说:“别玩了,别玩了,玩火的小孩子晚上会尿床的。”
“真的会尿床吗?”宋海洋有点胆怯,真的怕晚上会尿床,被小伙伴知道一定会被嘲笑的。
小时候几乎每个家长都会这样对孩子说,大家都半信半疑,互相之间悄悄求证。长大后就慢慢明白了,那都是大人吓吓小孩子的,不过还有真信了的。
被孩子们闹得不行,奶奶干脆把蜡烛灭了,来到院子里,开启了“露天乘凉”模式
拿张凉席铺在堂屋门口的一条走道上,整齐铺成一排,手里摇着扇子,和孩子们或坐或躺聊着天,越聊越有劲,热也忘记了。
看着天上满天的繁星,听到耳边传来各种小虫子的叫声,空气里传来各种不知名的花香。
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心情也变得无比的舒畅,这就是每个农村孩子关于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
而这个时候,千里之外的广州正是灯火通明,充满了繁华喧嚣。
不同于小山村里的安静和落后,这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变革的城市,也是小山村里的人想象不到的热闹繁华
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在这里,一片灯红酒绿,喧嚣忙碌。
街道上高楼耸立,汽车川流不息,人们忙碌穿梭于繁忙的街道上
到了晚上十二点,刚上完夜班的男男女女从各个大大小小的工厂里涌出来
道路两边到处都是摆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小吃摊子,服装首饰,吃喝玩乐应有尽有。
小贩们热情的招呼,很快摊子上就围满了一堆堆年轻人
宋文学和凌爱华在厂子门口汇合,他们夫妻俩都在广州一家皮鞋厂上班。
这个时候广州鱼龙混杂,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群汇聚在这里,各种小偷小摸,治安是很不好的
尤其是他们当初刚来广州的时候,四周还是一片农田,没想到短短几年就大变样了。
那时候进广州还需要边防证,他们哪里有这个东西?不过老乡早就有门道,教他们花钱请本地人把他们偷偷带进来
刚来的时候租不到房子,就蹲在天桥底下打地铺,吃着硬邦邦的馒头。幸好广州四季如春,也不怕被冻感冒了。
后来终于进了厂上班,他们晚上就呆在厂里加班,也不敢出门随便逛。
厂房夜里大门紧闭,大马路上一群混社会的拿刀火拼,骂骂咧咧,热闹的不行。
隔几天就会有人失踪,要是有人报警,运气好的话可能会在海边的草丛里找到几只断掉的胳膊大腿。
那时候广州的混乱,没亲身经历的人是想象不到的。
……
不过这两年来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治安也是越来越好,晚上出来逛的人越来越多,只要不往偏僻没人的地方去,安全还是有保证的
但是夫妻两人早就被前些年的混乱吓到了,约好每天晚上下班后都是一起回家。
在厂房门口碰了头,夫妻俩打了个招呼后各自骑上一辆自行车。
慢慢的穿过人群后,不一会儿就拐进了城中村一片低矮的小巷子里。
车子在幽深的小巷子里左拐右拐,很快就回到了他们租住的地方。
这是一栋典型的广式民房,四面被围墙围起来
房屋正中一个小铁门挂着锁,高高的屋梁上晒着男士女士的短袖短裤
这种只有一层的老屋里没有一丝阳光能照进来,白天家里有人的话只能开着灯照明。
不过夫妻俩不在乎,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而已
这是一种叫“竹筒屋”的民居房,也就是粤语里所说的“眼镜房”。
“竹筒屋”房屋之间以天井间隔,旁有巷道贯通,那些天井就像是竹筒的节,起间隔作用。
天井多铺石板,因为天井的平面尺寸较小,竖向高度很大,上层被太阳烤得热辣辣,而下层几乎不见阳光,同时十分阴凉
夫妻俩自从进了现在这家皮鞋厂,一直租住在这间老房子里,因为价格便宜舍不得搬走。
为了多挣一些加班费,他们经常从早上八点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二点
夫妻两人结束一天的忙碌,草草的吃了点宵夜就洗漱完躺在床上,互相依偎着聊着天
“咱们今年还是不回家吗?”
“怎么了老婆,是不是又想孩子了?”
“难道你不想吗?咱们已经快五六年没回去了,孩子们估计都忘了爸爸妈妈的样子了。”
“……”
凌爱华忍不住哽咽了起来,伸手拿过床头的照片,捂住嘴,泪水打湿了相框。
这张照片是她离开家的那天找师傅上门拍的
照片里是五岁的宋元元和刚满一岁的弟弟宋海洋
两个孩子身上穿的都是妈妈亲手打的同款紫色菱形毛线衣,毛线鞋,脸上也是圆乎乎,肉嘟嘟的
一个歪歪扭扭地坐在摇椅里面,左右摇摆,这时候他都还不会走路。
照片里的宋元元则是扎着冲天羊角辫,上面扎着两个大红花,站在椅子后面扶着椅背,咧着嘴傻笑着,背后是一颗高大的橘子树,上面一个个红橘挂满了枝头
九十年代从广州到他们川省老家,坐火车要整整三天三夜。
下火车之后还得转大客车到镇上,然后再找摩特车从镇上到附近乡里
最后下车背上背篓装着行李爬山下坎走一个小时才能到家
来回一趟,耗费的时间和金钱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所以这个时候很多在外打工的人几年不回家都是常事
……
夫妻俩刚来广州的时候,几乎每天夜里都会想孩子想的掉眼泪。
去年有一次煮饭的时候忘记关火,不小心高压锅炸了
凌爱华几乎整个手都被烫的皮开肉绽,伤口火辣辣的疼
她为了省钱硬生生的忍者,抹了两只牙膏上去就不管了,然后就在手背上留下了一大片可怖的疤痕
但是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夫妻俩只要在街上看到有卖小孩子的衣服鞋子,好看的头花配饰,都忍不住买下来,有老乡回去的时候拖人家帮忙带回去
有时候很长时间没有老乡回家,买好的衣服只能出租屋里攒着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衣服等送到了宋元元手里都已经小了一圈了
宋文学伸手轻轻拍打着老婆的后背安抚,一手把老婆搂在怀里。开口道:
“咱们今年回去过年吧!”
“可是,过年的时候加班工资比平时高几倍呢”
“不赚这个钱了,今年咱们说什么也要回去。”宋文学下定了决心
“爸妈年纪也越来越大了,咱们也该回去看看他们了”
“真的要回去吗?”凌爱华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回!我下次打电话的时候就跟爸妈说,再问问二姐他们要不要一起回去。他们也好多年没回家了”
“好!咱们今年回家过年去”凌爱华哭着哭着就笑了
她到现在都记得自己走的那天晚上,女儿手脚并用的挂在她身上,紧紧勒着她的脖子说妈妈你不要走
自己骗女儿说妈妈不走了,把孩子哄睡放在床上。
第二天趁着天还没亮就偷偷离开了,都来不及跟孩子们道个别。一转眼都快六年了啊!
“……”
夫妻俩悄悄的聊着一些私房话,声音越来越小,俩人彼此拥抱着,慢慢沉入梦乡。
远在家乡的宋元元也在睡梦中慢慢扯开了笑容,仿佛做了什么美梦。
小孩子们虽然有些垂头丧气,但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突发情况,很快又开始吵吵闹闹
奶奶去厨房拿出来火柴,轻轻一擦,点亮一根蜡烛放在桌子上,小孩们先是围着蜡烛折纸飞机,很快就心猿意马起来,就对这个蜡烛感兴趣了。
看着蜡烛的油,一点一滴地滴下来,落在把桌面上,过了一会冷却又结成了一圈厚厚的蜡油。
宋海洋把这些蜡油,用指甲铲起来,重新再把它放到蜡烛的顶端
回头笑嘻嘻的说:“姐姐,你看我造的蜡烛”。
这样掉下来铲起来,掉下来铲上来,乐此不疲,周而复始,小孩可以玩一个晚上。
奶奶看见了,就吓唬说:“别玩了,别玩了,玩火的小孩子晚上会尿床的。”
“真的会尿床吗?”宋海洋有点胆怯,真的怕晚上会尿床,被小伙伴知道一定会被嘲笑的。
小时候几乎每个家长都会这样对孩子说,大家都半信半疑,互相之间悄悄求证。长大后就慢慢明白了,那都是大人吓吓小孩子的,不过还有真信了的。
被孩子们闹得不行,奶奶干脆把蜡烛灭了,来到院子里,开启了“露天乘凉”模式
拿张凉席铺在堂屋门口的一条走道上,整齐铺成一排,手里摇着扇子,和孩子们或坐或躺聊着天,越聊越有劲,热也忘记了。
看着天上满天的繁星,听到耳边传来各种小虫子的叫声,空气里传来各种不知名的花香。
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心情也变得无比的舒畅,这就是每个农村孩子关于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
而这个时候,千里之外的广州正是灯火通明,充满了繁华喧嚣。
不同于小山村里的安静和落后,这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变革的城市,也是小山村里的人想象不到的热闹繁华
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在这里,一片灯红酒绿,喧嚣忙碌。
街道上高楼耸立,汽车川流不息,人们忙碌穿梭于繁忙的街道上
到了晚上十二点,刚上完夜班的男男女女从各个大大小小的工厂里涌出来
道路两边到处都是摆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小吃摊子,服装首饰,吃喝玩乐应有尽有。
小贩们热情的招呼,很快摊子上就围满了一堆堆年轻人
宋文学和凌爱华在厂子门口汇合,他们夫妻俩都在广州一家皮鞋厂上班。
这个时候广州鱼龙混杂,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群汇聚在这里,各种小偷小摸,治安是很不好的
尤其是他们当初刚来广州的时候,四周还是一片农田,没想到短短几年就大变样了。
那时候进广州还需要边防证,他们哪里有这个东西?不过老乡早就有门道,教他们花钱请本地人把他们偷偷带进来
刚来的时候租不到房子,就蹲在天桥底下打地铺,吃着硬邦邦的馒头。幸好广州四季如春,也不怕被冻感冒了。
后来终于进了厂上班,他们晚上就呆在厂里加班,也不敢出门随便逛。
厂房夜里大门紧闭,大马路上一群混社会的拿刀火拼,骂骂咧咧,热闹的不行。
隔几天就会有人失踪,要是有人报警,运气好的话可能会在海边的草丛里找到几只断掉的胳膊大腿。
那时候广州的混乱,没亲身经历的人是想象不到的。
……
不过这两年来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治安也是越来越好,晚上出来逛的人越来越多,只要不往偏僻没人的地方去,安全还是有保证的
但是夫妻两人早就被前些年的混乱吓到了,约好每天晚上下班后都是一起回家。
在厂房门口碰了头,夫妻俩打了个招呼后各自骑上一辆自行车。
慢慢的穿过人群后,不一会儿就拐进了城中村一片低矮的小巷子里。
车子在幽深的小巷子里左拐右拐,很快就回到了他们租住的地方。
这是一栋典型的广式民房,四面被围墙围起来
房屋正中一个小铁门挂着锁,高高的屋梁上晒着男士女士的短袖短裤
这种只有一层的老屋里没有一丝阳光能照进来,白天家里有人的话只能开着灯照明。
不过夫妻俩不在乎,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而已
这是一种叫“竹筒屋”的民居房,也就是粤语里所说的“眼镜房”。
“竹筒屋”房屋之间以天井间隔,旁有巷道贯通,那些天井就像是竹筒的节,起间隔作用。
天井多铺石板,因为天井的平面尺寸较小,竖向高度很大,上层被太阳烤得热辣辣,而下层几乎不见阳光,同时十分阴凉
夫妻俩自从进了现在这家皮鞋厂,一直租住在这间老房子里,因为价格便宜舍不得搬走。
为了多挣一些加班费,他们经常从早上八点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二点
夫妻两人结束一天的忙碌,草草的吃了点宵夜就洗漱完躺在床上,互相依偎着聊着天
“咱们今年还是不回家吗?”
“怎么了老婆,是不是又想孩子了?”
“难道你不想吗?咱们已经快五六年没回去了,孩子们估计都忘了爸爸妈妈的样子了。”
“……”
凌爱华忍不住哽咽了起来,伸手拿过床头的照片,捂住嘴,泪水打湿了相框。
这张照片是她离开家的那天找师傅上门拍的
照片里是五岁的宋元元和刚满一岁的弟弟宋海洋
两个孩子身上穿的都是妈妈亲手打的同款紫色菱形毛线衣,毛线鞋,脸上也是圆乎乎,肉嘟嘟的
一个歪歪扭扭地坐在摇椅里面,左右摇摆,这时候他都还不会走路。
照片里的宋元元则是扎着冲天羊角辫,上面扎着两个大红花,站在椅子后面扶着椅背,咧着嘴傻笑着,背后是一颗高大的橘子树,上面一个个红橘挂满了枝头
九十年代从广州到他们川省老家,坐火车要整整三天三夜。
下火车之后还得转大客车到镇上,然后再找摩特车从镇上到附近乡里
最后下车背上背篓装着行李爬山下坎走一个小时才能到家
来回一趟,耗费的时间和金钱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所以这个时候很多在外打工的人几年不回家都是常事
……
夫妻俩刚来广州的时候,几乎每天夜里都会想孩子想的掉眼泪。
去年有一次煮饭的时候忘记关火,不小心高压锅炸了
凌爱华几乎整个手都被烫的皮开肉绽,伤口火辣辣的疼
她为了省钱硬生生的忍者,抹了两只牙膏上去就不管了,然后就在手背上留下了一大片可怖的疤痕
但是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夫妻俩只要在街上看到有卖小孩子的衣服鞋子,好看的头花配饰,都忍不住买下来,有老乡回去的时候拖人家帮忙带回去
有时候很长时间没有老乡回家,买好的衣服只能出租屋里攒着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衣服等送到了宋元元手里都已经小了一圈了
宋文学伸手轻轻拍打着老婆的后背安抚,一手把老婆搂在怀里。开口道:
“咱们今年回去过年吧!”
“可是,过年的时候加班工资比平时高几倍呢”
“不赚这个钱了,今年咱们说什么也要回去。”宋文学下定了决心
“爸妈年纪也越来越大了,咱们也该回去看看他们了”
“真的要回去吗?”凌爱华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回!我下次打电话的时候就跟爸妈说,再问问二姐他们要不要一起回去。他们也好多年没回家了”
“好!咱们今年回家过年去”凌爱华哭着哭着就笑了
她到现在都记得自己走的那天晚上,女儿手脚并用的挂在她身上,紧紧勒着她的脖子说妈妈你不要走
自己骗女儿说妈妈不走了,把孩子哄睡放在床上。
第二天趁着天还没亮就偷偷离开了,都来不及跟孩子们道个别。一转眼都快六年了啊!
“……”
夫妻俩悄悄的聊着一些私房话,声音越来越小,俩人彼此拥抱着,慢慢沉入梦乡。
远在家乡的宋元元也在睡梦中慢慢扯开了笑容,仿佛做了什么美梦。